周围型肺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CT诊断
周围型肺癌CT诊断CT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上海200003肖湘生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误诊情况仍不少见。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肺癌的影像研究也从单纯的形态学扩展到分子生物学、细微征像的病理对照等多层次上。
但目前影像科工作中主要还是应用形态学和密度及增强。
一、扫描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研究主要还是应用CT,因为CT有着最佳的空间与对比分辨力的高度统一。
具体的应用技术有薄层扫描、HRCT、动态增强扫描、双能CT扫描、靶扫描等。
这当中我们倡导靶扫描,其含义是窄准直与小FOV相结合,技术参数:小FOV(包括纵隔和一侧肺,20~25cm),扫描层厚约为结节直径的1/3~1/2,根据结节大小而定,取2~5mm,p=1~2,重叠40%~100%,标准算法重建(使用高分辨力或称高频算法,增加了噪声,出现边缘增强效应,高估了象素信息;软组织算法正相反,低估了象素信息,只有标准算法即没有信息的增加,也没有信息的减少,接近结节的本来面目,适合密度测定)。
若FOV 小于20cm,则噪声等的增加将使分辨力不能进一步提高,甚至会降低;若FOV 太大,则分辨力下降,将失去靶的意义。
靶扫描一方面提高了分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详细的密度分析,在靶扫描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完成上述各种扫描,尤其建立时间-密度曲线,同时还可以结合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CTBA和CTPA 的研究。
缺点是覆盖范围较小,常需与常规扫描同时使用。
靶扫描与“靶重建”不同,后者在常规螺旋CT数据的基础上缩小FOV、并重叠重建,虽然图像较常规要好,但较常规螺旋CT并不增加信息,其优点是不需再扫描。
其它技术各有其特点:薄层扫描一方面提高了分辨力(高组织对比度下的空间分辨力),另一方面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增加了密度对比,明显提高钙化等的检出;HRCT则明显提高了空间分辨力,有助于细节分辨,尤其显示结节-肺界面、支气管充气征等最佳,但噪声大、放射剂量大,缺乏容积性;双能CT扫描:通常选用80kv 和120kv或更高,进行同层面扫描和密度对比,密度对比(CT值)改变越大,钙质含量越多,但Swensen等的多中心研究(2000)否定了其作用。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现多样
小结
➢ 50-70岁最多见,男性>女性 ➢ 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其检出及诊断主
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 实性结节观察边缘特征、内部特征及增强特征 ➢ 亚实性结节随访:大小、实性成分 ➢ 根据肿块特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进行TNM
分期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4、空泡征
表现: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多为1~3 mm大小,1个或多个,边界尚清,多个 者呈蜂窝状,仅限于1~2个层面见到,多见于3cm以下的肿瘤。 病理: 系癌灶内部分肺泡未受累及癌细胞呈覆壁生长而使该部肺泡仍保持充 气状。 意义:是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发生率肺泡癌>腺癌>鳞癌。
表现: 偏心、壁较厚且厚薄不均等,向内突起的部位称为壁结 节。
病理:肺癌的供血动脉来自支气管动脉。血管受压或受侵破坏 发生闭塞时,癌组织血供不足而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支气 管排出即形成空洞。
壁厚:最厚<1mm为良性; <5 mm,92%良性; > 15mm或最薄部 分 >10mm ,95%为恶性亦可有薄壁癌性空洞; 最厚部分5–15 mm , 51% 良性, 49% 恶性,故壁厚 5–15 mm 不能作为鉴别 良恶性的可靠依据
周围型肺癌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亚实性结节
病因:感染、炎症、出血或肿瘤 与肺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腺癌常表现亚实性结节 对于亚实性结节, 3月后CT随访观察病灶是否持续存在,因感染性或
炎症性病变通常在此期间消退,对于持续存在的亚实性结节可能代表 惰性生长的肺腺癌,故推荐行至少3年的系列影像学检查评估或获取组 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分类
原位癌(AIS)
微浸润性腺癌( MIA )
病理
CT表现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课件
肿瘤组织可侵犯胸膜, 导致胸膜凹陷征等表 现。
肿瘤多位于肺实质周 边,呈圆形或类圆形, 可单发或多发。
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可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嗽、咳
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症状。
肿瘤侵犯胸膜可引起胸痛,侵犯 骨骼可引起骨痛。
晚期周围型肺癌可出现呼吸困难、 气促、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结核球
结核球通常呈圆形或椭圆 形,边缘光滑,密度较高, 有时中心可出现干酪样坏 死。
错构瘤
错构瘤通常较小,边缘光 滑锐利,密度不均匀,有 时可见脂肪密度区域。
04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 值与限度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值
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
CT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在肺部的位置, 以及肿瘤的大小和形态,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诊断。
03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周围型肺癌的基本CT表现
结节或肿块
在肺实质周围出现结节或肿块 ,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
支气管阻塞
由于肿瘤压迫支气管,导致支 气管狭窄或阻塞,引起阻塞性 肺炎或肺不张。
胸膜侵犯
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膜增厚 或胸腔积液。
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 ,导致淋巴结肿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周围型肺癌的CT分型
磨砂璃型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形似磨砂 玻璃。
空洞型
肿瘤内部出现空洞,形态不规则,有时可见 气液平面。
实体型
肿瘤内部密度较高,边缘相对清晰,形似实 心肿块。
钙化型
肿瘤内部出现钙化灶,形态大小不一,有时 呈簇状分布。
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精品文档
分叶征
肿瘤边缘部分的瘤细胞生长率不一致,瘤内纤 维组织增生收缩或不同生长方向受支气管、 血管阻挡所致,也可由多个致密结节融合而 成
毛刺征
形成基础:①病灶周围的小 叶间隔水肿;②病灶外围的 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气 管周围有癌性或炎性浸润; ③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 气管阻塞或伴阻塞后扩张, 这些结构向肿瘤排列形成毛 刺--表现为瘤周放射状排列 的细短小刺。 细短密----粗长疏
(左上肺叶)中分化腺癌(腺泡样型和乳头状型为 主),侵及周围肺组织,紧邻胸膜。
腺癌
周围型腺癌
磨玻璃+结节
鉴别诊断
结核球:3cm以下,边缘光滑,可有长毛刺和尖角,周围常 可见到卫星病灶,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瘤灶一般轻 度强化,包膜可呈环形强化 肺炎性假瘤:一般位于下肺叶外围,圆形或椭圆形,边界 光滑,增强可有或无明显强化。 肺肉瘤:单发,发生于肺外围,体积较大,多呈分叶,边 界光滑,少见毛糙或毛刺,可有大片坏死,淋巴结转移少 且出现晚。 转移瘤:多发,棉花团样 肺内良性肿瘤(如错构瘤):单发,圆形,边界光滑,典 型者见爆米花样钙化,无强化。
M72-右上叶小结节,分叶、毛刺,强化显著,快进慢出
纵隔淋巴结转移
>1.5cm 融合 强化明显,可环样强化 坏死:绝对低密度 鉴别:
淋巴瘤:弥漫时张力大,全身性,无原发灶 结核:环样强化,相对低密度,融合少 结节病:不坏死,肺门对称,无原发灶
男 48岁 体 检发现右肺 占位
对比增强特征性100%,特
性76.9%)
﹤20HU 提示良性 20+5HU 慎重 ﹥60HU 良性结节 时间-密度曲线:肺癌-快速上升,缓慢下降
周围型肺癌CT影像征(病理基础、影像表现、鉴别诊断)
多边征、浅分叶征、深分叶征
结节聚合CT征
结节聚合征是指肿瘤由多个大小不一结节或结块,聚积堆砌排列而成,通常分三种类型: Ⅰ桑椹样结构:由数个或10个以上类园形结节聚 合而成; Ⅱ葫芦样结构:由多个椭园状结块堆积(砌)排列 而成; 状如宝塔,尖端指向肺门 Ⅲ串珠样结构:由多个小类园形结节,呈球状、串珠样排列而成。
1-9.中心闲置征 该征是对弥漫型肺泡癌的一个征象的描述: 实变病灶中央圆形正常或轻度气肿区.
1-10.假(性)空洞征
是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又一重要征象. 肺窗上表现为均匀的薄壁或厚壁空洞影,直径1-2cm不等,空洞内可见分隔,结节边缘仍可见空泡征、毛刺征等(真性空洞是由于肿瘤快速生长,血供不足,导致肿瘤中心坏死所形成的)。BAC 的非破坏性生长常不破坏受累肺血供,因而很少发生坏死,也就不易形成真性空洞。较合理的解释是:在终末细支气管水平发生活瓣样阻塞。这也可以更好的解释其内部的分隔,即为增厚的细支气管壁。
当肺血管进入结节或终止结节时,血管常狭窄.堵塞.截断等.文献认为其中以肺静脉包被(肺静脉包被征)意义最大,提示肺癌机会增加. CT血管影征最初被认为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征象(特异性92.3%);而最近这一观点受到怀疑,这可能与缺少明确标准有关; CT血管影征见于良性和恶性肺疾病,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肺炎、肺水肿、中心性肺癌导致的阻塞性肺炎、淋巴瘤及消化道肿瘤肺转移;但在其它病变中实变密度多接近胸壁肌肉;
1-8. CT肿瘤微血管征
Ø <2cm肺癌的肿瘤外带微血管多显示为强化的血管丛,呈放射状走行。 Ø >2cm肺癌的肿瘤外带微血管多显示为较紊乱的血管网环绕肿块。 “此微血管成像征”是肿瘤细胞内部的血管生成因子形成的,与“CT血管成像征”和“血管集束征”不属同一来源,是评价周围型小肺癌的又一较特异的CT征象。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1.概述: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病因尚不明确,认为与吸烟、空气污染,长期接触镭等放射性物质有关。
男性>女性,男:女 3~5:1;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50~70岁最多见;近50年来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早期多无症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咯血、刺激性咳嗽和胸痛等,间断性痰中带血是其重要临床表现。
2.病理及组织学分型:病理上以肺组织周边形成肿块或结节为主要特征,大多呈不均衡伏壁式浸润生长。
组织学分型:(1)小细胞肺癌;(2)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最多,鳞癌次之,大细胞癌及类癌);形态学分型:单发/多发结节型(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弥漫型。
3.影像表现:肿块的边缘特征:分叶征(lobular);毛刺征(spicular)/棘突征;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tation sign);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瘤-肺组织交界面;肿块的内部结构:密度、钙化和强化方式;坏死及癌性空洞(cavity);支气管充气征(aerated bronchus sign);空泡征(vacuole sign)。
4.影像表现-分叶征:分浅、深分叶,深分叶主要见于恶性肿瘤;血管或支气管经过相邻分叶之间的凹陷处进入结节内部,分叶之间的凹陷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特异性95.2%)。
病理:肿瘤的瘤细胞生长率不一致瘤内纤维组织增生收缩或不同生长方向受支气管、血管阻挡所致;也可由多个致密结节融合而成。
5.影像表现-毛刺征/棘突征:(1)长毛刺及短毛刺,短毛刺对诊断恶性肿瘤价值较高;(2)短毛刺:长约1-5mm,宽约1mm,数目较多且短而直,围绕肿瘤呈放射状排列。
病理:①病灶周围的小叶间隔水肿;②病灶外围的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气管周围有癌性或炎性浸润;③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支气管阻塞或伴阻塞后扩张;这些结构向肿瘤排列形成毛刺--表现为瘤周放射状排列的细短小刺。
浅析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和评价
空泡征是指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C T上表现为肿瘤内
出现 1 m 的气体密度或低密度影, ~2 m 可单发或多发且上
高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C T提高了对肺部病变的诊断水
平, 是发现肺癌最重要、 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下不相连。 如多个密集的泡聚集在一起可成蜂窝状。 多见于
征9例, 胸膜凹陷征 1 例。 2 病理结果为腺癌 2 例(4 9 ) 2 4. , A o
鳞癌 1 例 (8 8 , 9 3. %)腺鳞癌 2例(. )小细胞癌 5例 41 ,
边缘仍可见到分叶征和毛刺征; 钙化: 周围型肺癌中可形成
( . )大细胞癌 1 2O 。 12 , 0 例(. )
周围型肺癌的C T征象特点主要表现为弧立的肺内结 节或肿块。 T表现多种多样, C 平扫其边缘征象通常表现为分
叶征、 毛刺征、 棘突, 肿瘤体内出现空泡征、 支气管充气征、 坏
死液化或空洞形成。肿瘤在短期内逐渐增大, 还常引起肺门 淋巴结的肿大和胸腔积液, 在诊断中有较重要的价值。 31 肺癌边缘的C . T征象特点 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基本征象。本组 4 例中 9
的提高, 肺部肿瘤的发生率 日益增长 C 诊断肺癌的最重要手段, 完善扫描方
法, 充分利用 C T的性能获取更多、 更准确的信息,T诊断 C
困难时应做加强 C , T 并结合临床, 做出正确诊断, 降低误诊 率, 当通过普通 C T平扫检查发现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时, 应
查。 总之, 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 应对病灶的各种征象和临 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收 稿 日 期 :0 9 1 - 7 2 0 — 2 1
刷样改变, 毛刺呈放射冠, 多在结节或肿块的远侧端。 良性病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报告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种可能: a.真性肺大泡或 支气管囊肿内发生肿瘤;b.肿瘤广泛坏死;c. 肿瘤压迫或堵塞邻近支气管致肺气肿、肺大泡 形成,以后癌组织靠大泡壁生长而成。
空洞壁的厚度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一般认为,壁厚≤4mm偏向于良性,而壁厚 ≥15mm偏向于恶性。不论壁的厚薄,如显示内 壁不规则,尤其是当有壁结节时,则为癌性空 洞的重要依据。
图2
当肿瘤边
图3
缘光滑无分
叶,且密度
均匀,肺癌
征象不典型
时,应当考
虑穿刺活检
明确诊断
肿瘤内
图4
部有坏
死,密
度不均。
肿块后
界生长
受斜裂
阻隔而
显得较
为平直
与光滑。
病理证
实为鳞
癌
钙化:
多数人认为,肿瘤钙化的有无对良恶性 病变的鉴别以及原发与继发性肿瘤的区 分均无帮助。相对重要的是肿瘤内部钙 化灶的形态。
图13
图14
图7
若肿块中心部坏死,经支气管排除后可呈壁厚薄不均 匀的偏心性空洞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6空泡征
图17
图18支气管充气征
图19
同例术后标本扫描,使支气 管走行与扫描层面平行
右下肺外 基底段支气 管充气征
图20胸膜凹陷征
图21
图23
看标本
图24
斑片状钙化多发生在肿瘤的中心部 位,是因肿瘤供血障碍坏死后而发生, 肿瘤直径多在6cm以上。
图6
结节状钙化密度较高,多位于肿瘤边缘部 位,是因肿瘤生长增大过程中将肺原有钙 化包裹到瘤体内。年轮样钙化、爆米花样 钙化基本排除恶性。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结
• 50-70岁最多见,男性>女性。 • 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其检出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
检查。 • 边缘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
征。 • 内部特征:偏心性钙化、坏死及癌性空洞、支气管充气征、
空泡征。
谢谢
鉴别诊断-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 中年女性多见。 • 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滑,少数有分叶。 • 可有钙化,发生率较高。 • 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典型的呈花斑样强化。 • 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晕征或贴边血管征等征象。
鉴别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病灶呈楔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 病灶边缘近肺门侧有支气管引流影,可见长毛刺,粘连呈
• 卫星病灶:少见,多见于腺癌,可呈结节状或小 片状
影像表现-CT
• 强化程度: ➢CT值增高在20Hu以下提示为良性结节。 ➢CT值增高20 ~ 60Hu提示为恶性结节。 ➢CT值增高60Hu以上提示炎性结节可能大。 • 时间-密度曲线(TAC):恶性结节的TAC通常在开始时呈中
等强度升高,再逐渐升高至峰值,然后岀现一平台期。
鉴别诊断-错构瘤
• 肺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滑,可有浅分叶。 • 病灶直径多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等于3cm。 • 典型者有”爆米花样”钙化、脂肪。 • 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结核球
•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 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密度较均匀,可见斑块状或弧形钙化。 • 周围有卫星灶,或纤维条影及肺纹理纠集等慢性纤维化改变。 • 薄、厚壁空洞,内缘光整,空洞多靠近肺门侧。 • 增强CT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 •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亦可钙化。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玻璃 : 肿块 中心 密度稍 高, 边缘 密度呈 毛
玻璃样改变 , 不掩盖肺血管纹理。其病理 基 础 是 肿 瘤 细 胞 沿肺 泡壁 生 长 , 泡 壁 增 肺 厚, 但肺泡腔未闭 塞 , 内可 有少量 黏液或
脱 落 的肿 瘤 。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4年 6月 一 0 8年 4月收治经 手 20 术病理 证 实、 直径 ≤3 m 的周 围型肺 癌 c 5 0例 , 3 例 , 2 男 0 女 O例 , 年龄 4 7 0— 5岁 ,
主要 症 状 :0例 直 径 为 ≤2 r 小 , 症 2 c n大 无 状, 体检 发现 , 咳嗽痰 中带 血丝 2 0例 , 胸 痛 和胸 闷 1 0例 。所 选 择 病 例 均 作 常 规
胸膜凹陷征 , 其各种征象均优越于常规胸 片。在本组病 例 中出现率 较 高的有分 叶
征 、 刺 征 、 膜 凹 陷 征 , S L 的诊 断 毛 胸 对 PC 有 价值 。但血管集束 、 小泡征也具 有一定 特征型 , 组 5 本 0例 中 2 增 强 ,T值 增 8例 C 加 4 7 H 国 内有 不少 研 究 , 出 强化 0— 0 U, 提 值  ̄2 H 高 度 提 示 良 型 ,0 ~6 H 提 < 0U 2 0U 示恶型 , 0 U 以炎 型结 节 可能 型 大 , >6 H 结 果 与 此 一 致 。研 究 还 表 明结 节 强 化 程 度 与直 径 无 关 。
关键 词
0 8.1 8 4
周 围型 肺 癌
C T
气征 : 表现为瘤体 内管状 或分枝状的低密
度影 , 该征多见于 ≤3 m的细支气管肺 泡 c 癌 、 癌 、 分 鳞 癌 及 鳞 腺 混 合 癌 。() 腺 部 7毛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12 c 扫描 方法 . T
也以薄层扫描为佳。 ) ( 血管集束征 : 5 指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 如果聚
例 ,0 【 H 6 ~l 0 U者 1 例。 ) 4
综上所述 , 医师在考 虑早期周 围型肺癌的诊断时 , 应对病灶的边缘
临 床 医 学
早期 周围型肺癌的 CT诊断及分析
邹羽 字 中
( 省新 干县 人 民医院 江西 新干 3 10 ) 江西 3 0 3
【 摘要l目的 探讨 C 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 病理学证实的 5 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 2 T资料 ,分 析 其征 象 。结 论 综合分 析病 灶的 C' 象并密切联 系临床 资料 可提 高对早 期 周围型肺 癌的诊 断准确率 。 1征
毛刺 两类 , 以远肺 门侧 显示概率 最高 。 此征 象对周 围型肺 癌诊断具 有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
上升 , 与吸烟、 、 、 传等多种 因素有关 。 , 啦 查对肺癌的 环境 职业 遗 目前 C 诊 价 值 已得到公 认, 行 但由于早期 周围型肺癌 缺乏专一 陛和特异性均
拢 的血管是肺动脉分支 , 则其相伴 行的支气管结构也受累 , 这种束的聚
拢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多在近肺门侧, 其中以薄层及增强扫描显示率
为高 , 本研究 l例呈血
应 用SE NS IME 公司生 产 的S MA O B C 螺旋 C 机 , O T M AL E T 扫 描参数为 : 、 层厚 层距均为 8 mm; 隔窗 W :5HU, 3HU; 窗w : 纵 30 C:5 肺 80 5HU, C:6 0 U。 5H 行全肺螺 旋扫 描后 , 灶区域进行薄 层螺旋扫 对病 描, 层厚及 层距为2 rm, -3 a 螺距为4 2增强扫描 采用非离子型对 比剂 /。
周围型肺癌CT表现
周围型肺癌CT表现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野外围的结节与肿块,轮廓一般较清楚,是发生在段及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随着CT 等其他先进影像设备的使用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越来越多。
形态大小:周围型肺癌病理学大体分类为: ①球形:体积一般较小,最大直径< 3 cm ,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与支气管无特定关系,肿物边缘有时呈分叶状。
②块型:体积较球形大,最大直径可超过3 cm ,与周围组织有时界线不清,肿块形状不规则。
CT 影像上表现上为圆形、类圆形结节( ≤3 cm) 或肿块( > 3 cm) 阴。
边缘: ①棘状突起:用纵隔窗观察,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尖角状软组织密度影,排列密集时可呈锯齿状态,为毛刺的根基部。
②毛刺征象:用肺窗观察,短细且密集毛刺对周围型肺癌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当短细毛刺数目较多呈放射状排列,并由纵隔窗的锯齿状排列的棘状突起延续为肺窗上的细毛刺时,为周围型肺癌特征。
密度:本组均表现为实性型,即肺窗与纵隔窗图像变换时病变面积及变化,不到一半者。
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肺癌的生长方式之一是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着肺泡壁、肺泡间隔呈伏壁式生长,不破坏肺支架结构,支气管、肺泡腔结构得以保存,并且未造成阻塞性肺不张。
CT 表现为病灶内低密度小管状、小条状影及一个或数个小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影。
有研究发现,65 %的恶性结节内有通畅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而良性中仅5 %有支气管征。
当肺癌出现支气管征时对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空洞均见有气液平面,其内壁不规则,呈偏心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整,其内有结节状突起,属典型癌性空洞。
发生点状钙化,位于瘤体周边部,钙化影直径约3 mm ,肺癌钙化CT 检查阳性率为6 %~7 %。
其机制为: ①由于营养障碍所致,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生钙化。
②肺原有钙化包裹到瘤体内。
③瘢痕癌:在瘢痕或肉芽肿基础上发生钙化。
分析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
分析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2-11-18T07:10:34.81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巩孝文张轶英[导读] 目的:评价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巩孝文张轶英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评价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进入本院诊治的82例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包含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45例炎性假瘤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差异。
结果:分叶征、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象周围型肺癌发生率高于炎性假瘤,长毛刺、切线征和尖角征周围型肺癌发生率低于炎性假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多项征象中显示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有较大的差异,通过CT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炎性假瘤的价值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鉴别诊断;价值肺疾病使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肺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炎性假瘤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诱发的一种疾病,并且其发病率逐年在增长,据有关研究显示,由于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内实性占位性病变,所以,其与结核、肺癌或者其他肺部良性病变的征象较相似,例如周围型肺癌[1]。
由于炎性假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应用CT检查显示出的肺内球形病灶常常会和周围型肺癌混淆,出现误诊,导致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影响。
所以,本次就针对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入院诊治的82例肺疾病患者参与研究,包含周围型肺癌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在34岁到71岁,平均年龄为(47.34±5.75)岁,炎性假瘤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33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47.24±5.41)岁。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1 材料 与方法
收集我 院 2 0 0 2 ~2 0 0 6年的术前 C T诊 断为周围型肺癌 的病 人3 7例 , 其 中男性 2 4例 , 女性 1 3例 ; 年龄在 3 8~7 0岁 , 平均 年
( 见封三图 5 ) 。 但影 响 用。
4 0~6 0 H U 多 为 恶 性 ,而 良性 结 节 大 多 数 强 化 幅 度 小 或 无 强 化
癌中最棘手 的问题之一翻 。尽管多种方法可 以应用 , 但 目前仍首
推C T , 特别 是 螺 旋 C T的开 发 和应 用 对 周 围 型 肺 癌 的诊 断 、 研究 起 很 大 的作 用 。
龄为 5 4 . 6 岁 。采用螺旋 C T扫描 , 必要时薄层及增强扫描 并辅 以
计算机工作站的后处理。
除此之外 , 病灶周 围的征 象同样对 鉴别诊断有用 , 首先是胸 膜 凹陷征是 区分 良、 恶性 重要 依据。本组 中有 8例有 此征象 , 均 为恶性( 见封三 图 6 ) 。 其次 , 结节周围的变化对诊 断亦有帮助 , 恶
性 结 节 周 围 的小 支 气 管 及 动 静 脉 可 以 出 现 聚 拢 或 中断 征 象 。而
2 结 果
本组 中病理恶性 的与术前 C T诊断符合 3 1 例 ,其 中男性 2 1 例 中鳞癌 1 0例 , 腺癌 6例 , 未分化 癌 5例 ; 女性 1 0例 中鳞癌 3 例, 腺癌 5例 , 未分化癌 2例 。另有 6例误诊 , 炎性假瘤 3例 , 结 核2 例, 慢性炎症 1 例。
[ 1 ] 董悦. 女性生殖道淋病【 J J . 实用妇产科杂志, 1 9 8 8 , 4 ( 3 ) : 1 1 4
[ 2 ] 乐杰. 妇产科学【 M] . 第 6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4: 1 7 8 . [ 3 ] 叶顺章 . 淋 球菌产青霉素酶 菌株的测定 【 J J . 中华 皮肤科 杂 志 , 1 9 9 0,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例 , 1 . ; 钙 化 : 般 为斑 点 状 或 针 尖 状 , 漫 分 布 或 偏 占 88 ⑤ % 一 弥
于一 侧 , 2例 , 63 。 占 - %
、
胸 膜 凹 陷征
23肿 瘤周 围 改 变 .
注射造影剂后立 即强化 , 2i m n内形 成 峰 值 以后 逐渐 下
周 围 型 肺 癌 是 较 常 见 的恶 性 肿 瘤 目前 , 围 肺 癌 的 发 我 病 率 和死 率 已经 排 存 各种 恶 性 肿 瘤 的第 一 位 。 C T是 日前
降 。 首先 , 病 灶 边 缘 部 现 边 缘 清 楚 的 点 状 、 形 高密 度 弧
① 血 管 支气 管 集 束 } :肿瘤 剧 同 的 血 管 l E
向病 灶 聚 集 ,4例 , 4 .% ; 胸 膜 凹 陷 征 : 瘤 与邻 近 胸 1 占 38 ② 肿
膜 间三 角 形 影 或 喇 叭 口样 影 ,4例 , 7 % ; 阻 塞 性 炎 症 : 2 占 5 ⑧
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影 , 2例 , 63 , 占 .% 为细 支气 管 阻 塞 的 征 像。
发 现早 期 周 围 型肺 癌最 重要 、 叮靠 的检 查 方 法 。 外 科 统 计 最 表 明 . 的恶 性 肿 瘤 早 期 切 除 的 5年 仔 活 率 达 7 % , 期 切 肺 0 晚 除 5年存 活 率 仅 为 1%。 所 以 , 0 周 型 肺癌 的 期 诊 断 及 鉴 别对 临床 有 重 要 意 义 。作 者 收 集 了 近儿 年 来 我 院经 手 术 病 理 证实的 3 2例 周 同 型 肺 癌 , 进行 回 顾性 分 析 , 以期 提 高 周 围 型
周围型肺癌影像征象
周围型肺癌影像征象1、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是指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
肿瘤分叶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向各个方向生长的速度不均衡和肺支架结构制约,它代表肿瘤的生长方式为堆集式或膨胀性生长。
2、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有数量众多的线条状影,呈放射状或毛刺状改变。
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毛刺征在CT扫描肺部时显示清晰,且高分辨率CT较普通CT显示更清楚。
3、棘状突起是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
棘状突起的病理基础是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浸润的肿瘤组织,也有可能是肿瘤突出部分与CT扫描层面部分相切而成尖角状改变。
棘状突起是分叶征的一部分,和分叶征一样,棘状突起是肺癌的的重要征象。
4、血管集中征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其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
血管集中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
5、胸膜凹陷征又称胸膜牵拉征。
典型的胸膜凹陷征是近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三角形的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结节与三角形影之间可为线状影相连。
胸膜凹陷征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拉和局部胸膜无增厚粘连。
肿瘤牵拉的动力来自瘤体内反应性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力通过肺的纤维支架结构传导到游离的脏层胸膜而引起凹陷。
三角影内的密度为水样密度。
由于肿瘤的牵拉,邻近脏层胸膜内凹,与壁层胸膜间形成负压空间,吸引生理性液体向该处积聚;线状影为凹入的脏层胸膜相粘形成。
斜裂胸膜凹陷在CT上仅表现为局部向病灶侧移位,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胸膜凹陷征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影像学征象之一,典型的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6、癌性淋巴管炎在结节内侧与肺门之间、结节与胸壁之间或结节旁出现肺纹理增多、呈线状或网状改变,为扩张的淋巴管所致,称癌性淋巴管炎。
几种CT征象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周燕发
在诊断周围型肺癌时,应综合分析CT图像上的多种征 象,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动态观察
对可疑肿块进行动态观察,观察其变化情况,有助于 诊断。
结合临床资料
在诊断周围型肺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 等临床资料,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未来 可探索将新技术应用于周围型肺 癌的诊断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钙化征象通常表现为散在或弥漫的点 状、块状或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晰 或不清晰。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地观 察到钙化征象,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 质和病理类型。
分叶征象
分叶征象是指肿瘤边缘出现分叶的现象。这种征象在周围型肺癌中较为常见,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 要依据之一。
分叶征象通常表现为肿瘤边缘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叶间裂呈凹陷或凸起。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地观 察到分叶征象,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浸润范围。
呼吸困难
随着肿瘤增大,可 出现呼吸困难、气 促等症状。
体重下降
患者可出现体重下 降、乏力等症状。
02 CT征象在肺癌诊断中的应 用
CT征象的定义
01
CT征象:是指在CT图像上显示的 异常改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 据。
02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主要包括分 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 管集束征等。
CT征象在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
肺癌的分类
非小细胞肺癌
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 胞癌等。
小细胞肺癌
恶性程度最高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 癌的15%,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
肺癌的症状
胸痛
常为钝痛或刺痛, 咳嗽或深呼吸时加 重。
发热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课件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
肿块的边缘特征 u 1.分叶征 u 2.毛刺征 u 3.棘突征 u 4.胸膜凹陷征 u 5.支气管血管集中征
肿块的内部结构 u 1.密度 u 2.钙化 u 3.癌性空洞 u 4.支气管充气征 u 5.空泡征
在增强形态上,肺癌多表现为瘤体完全强化
1、分叶征
指肿块外表常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形似多个结节 融合而成,通常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是周围型肺癌最 常见的征象,发生率约为80~90%。
毛刺征
细短毛刺
细长毛刺
3、棘突征
影像上指介于分叶与毛刺之间的一种较粗大而钝 的结构,在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 有时也称为一种特殊的分叶。
病理根底: 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根底上向外
先行浸润的肿瘤组织。
17
腺癌
18
4.胸膜凹陷征--胸膜尾征、兔耳征
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三角形的 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结节与三角形影之间可为线状 影相连。
4、支气管充气征
是指病变内出现含空气的支气管,CT表现为气体密度 小管影。
病理根底
癌细胞沿着支气管呈伏壁生长,肺的支架结构未被破坏, 肿瘤内的支气管结构仍保存。
多见于中高分化的腺癌,有此征象的肿瘤与无此征象的 肿瘤相比,具有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5.空泡征
为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大小多为2~3 mm,1个 或多个,CT扫描仅限于1~2个层面见到。
钙化发生的机制: ①癌灶内固有的瘢痕钙化; ②坏死区营养不良性钙化; ③肿瘤异位内分泌导致钙盐沉着等。
3、癌性空洞
肺癌的供血动脉来自支气管动脉。血管 受压或受侵破坏发生闭塞时,癌组织血供 缺乏而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 出即形成空洞。2%~4%肿瘤发生空洞,偏 心,洞壁厚而不规,其内缘凹凸不平,可见 壁结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
患者,男,52岁,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入院。
影像学检查:如图1-3
图1 纵膈窗轴位增强动脉期
图2 纵膈窗轴位增强静脉期
图3 肺窗轴位基础解剖影像:
图4
图5
图6
图4-6所示为正常人纵膈窗增强静脉期轴位,显示纵膈内强化血管影、气管、支气管、食管、胸腺、肋骨、肌肉影,可见主动脉弓(黄色箭头)、上腔静脉(蓝色箭头)、肺动脉主干(绿色箭头)、升主动脉(棕色箭头)、左心室(白色箭头)。
图7
图8
图9
图7-9所示为正常人肺窗轴位,显示双肺支气管、血管、叶间裂胸膜影。
右肺上叶分为前段、尖段、后段,清晰显示支气管分叉走行(蓝色箭头)。
右肺中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清晰显示支气管分叉走行(黄色箭头)。
双侧斜裂胸膜区分下叶与上中叶,部分层面无肺纹理(棕色箭头)。
诊断及分析:
影像描述:
胸廓对称,纵膈、气管居中,右肺下叶前基底段局部显示欠清,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蓝色箭头),呈分叶状生长,大小约3.4x3.5cm,密度欠均,边界尚清,见多个短毛刺。
增强病灶呈中等不均强化(绿色箭头)。
局部胸膜牵拉。
影像诊断:
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
分析思路:
从临床病史、年龄、部位、大小、形态、增强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临床病史和年龄:老年男性,提示恶性肿瘤可能,炎症不除外。
年轻人提示炎症及结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提示炎症。
临床病史高热提示炎症,低热、盗汗提示肺结核。
咳血提示恶性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2、部位及大小:周围型肺癌位于肺周边。
中心型肺癌位于段以上,本例可以排除。
肺结核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肺脓肿无特殊。
本例右肺下叶前基底段支气管走行局部截断,高度提示肿瘤。
3、形态:病灶呈分叶生长,边界尚清,可见短毛刺、胸膜牵拉。
中心型肺癌直接征象可见软组织影致支气管闭塞、截断,本例可以排除。
周围型肺癌病灶多类圆形,浅分叶生长,边界清晰,可见短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本例符合。
肺结核球多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周围可见卫星病灶,其内见钙化影,本例可以排除。
肺脓肿早期呈大片状影,密度可不均,形态可不规整,边界模糊;晚期可见液气平面、空洞形成,内外壁光整。
本例概率减低。
4、增强:增强对实性结节占位病变有鉴别意义,一般认为增强10Hu 以下无强化,10-20Hu轻度强化,提示良性病变;20-40Hu中度强化,提示恶性病变;40Hu以上明显强化,提示良性病变,但不除外恶性病变。
肺结核球增强包膜强化,中心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中心型肺癌增强中等以上不均强化,坏死多见。
周围型肺癌整体均匀中等强化,本例强化不均,中心似见小片状低强化区,整体概率减低。
肺脓肿明显强化,因中心液性坏死无强化,呈单房或多房环形明显强化,本例不太符合。
5、临近结构:与胸膜局部粘连。
纵膈淋巴结肿大(未给图)。
6、小结:老年男性,因呼吸系统不适并痰中带血就诊。
影像表现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类圆形高密度影,呈分叶生长,边界尚清,增强呈中等以上强化,密度略不均,中心小片状低强化区。
局部与胸膜粘连。
术后诊断:周围型肺癌(腺癌)。
周围型肺癌
1、临床表现:定义为远离肺门、起源于段以下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的肺癌。
呈单发或多发结节,以单发多见,早期小于3cm,后期进展体积
差异较大。
病理以腺癌多见,其次为鳞癌。
临床表现老年人多见,近年有年轻化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可为体检发现,晚期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严重出现转移和侵犯临近结构表现,如上腔静脉综合征等。
2、影像表现:肺周边及上叶多见,边界清楚、分叶状类圆形结节或肿物,边缘不规则,可见毛刺状突出。
多为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呈GGO 或亚实性结节,早期可见偏心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腺癌多见)。
约10%病变可见偏心性或边缘模糊钙化,16%可见厚壁空洞,内外壁均不光滑。
血管集束征提示病变血供丰富,胸膜牵拉征(也称为胸膜尾征、凹陷征)提示与胸膜粘连。
增强病灶不均匀强化,CT值增加20Hu 以上。
倍增时间30-400天。
胸内转移征象明显,如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癌性淋巴管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壁侵犯或转移、溶骨性或成骨性转移。
鉴别诊断:
1、肺脓肿:
临床表现:定义为化脓性细菌所致肺化脓性疾病。
分为吸入性与血源性肺脓肿,以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病理早期为炎性改变与小血管栓塞,进展后病变中央出血坏死及液化,周围环绕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
临床症状高热或低热、畏寒、咳嗽、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影像表现:吸入性脓肿以近地侧多见,包括下叶背段与上叶后段,因右侧主支气管短且直更多见。
早期呈大片状实变影,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不均强化。
进展后形成具有气液平面的脓腔,其内包含水样密度或出血高密度,脓肿壁厚且光整,多较厚。
增强因脓肿壁富含血管明显强化,中心无强化,呈环形改变。
脓肿引流淋巴结增大,若临近胸膜可见胸膜增厚、粘连,破入胸膜腔后形成脓胸或脓气胸。
2、中央型肺癌:
定义为肺段及以上支气管粘膜和腺体的肿物。
病理肿物多阻塞支气管引起远端肺组织空气潴留、肺不张及肺炎、支气管内粘液潴留。
因临近肺门,易侵犯肺门及纵膈结构。
临床表现包括刺激性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及继发感染。
影像表现:直接征象肿物所致支气管内肿物、管壁增厚、支气管截断、以及肺门区肿物,肿瘤向外生长炎症可累及整个肺段,包绕肺门血管使之狭窄或闭塞。
间接征象因肿物所致阻塞性改变,未完全阻塞时因远端肺组织活瓣性充气引起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粘液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粘液潴留形成指套征。
完全阻塞后远端肺内气体吸收形成肺不张,边缘呈S型。
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壁及骨质结构转移等。
3、肺结核球:
定义为纤维包裹的干酪病灶,直径大于2cm。
病理可以为单个病灶纤维包裹或多个病灶融合,或者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及空洞内非液性物质充填而成。
结核球非真性肿瘤。
临床可无异常表现,也可呈低热、咳嗽、盗汗、胸闷等结核病变表现。
影像表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无分叶或浅分叶,其内点状、条状、弧形或粗大钙化多见,周围可见卫星病灶,呈结节、斑片状炎症,与胸膜临近可以胸膜牵拉、凹陷或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增强包膜强化,中心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病灶变化缓慢。
病例小结
本例主要讲述周围型肺癌的鉴别分析方法,重点讲解了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