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九章 压强培优固体压强题比例计算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4.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A.P A=P B B.P A>P B C.F A=F B D.F A>F B7.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计算
3.梳理已知条件
F
2、P=
S
m=0.4kg S=2X10-3㎡
4.带入相应数据求解
解:在水平桌面上压力F=G=mg=0.4kg×10N/kg=4N
接触面积S= 2X10-3㎡
F
4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P= =
=2X103Pa
S 2X10−3㎡
一、例题分析
2、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里面盛有水,已知B端
4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75m=0.75×103Pa
(2)木块底面积S=(0.1m)2= 0.01m2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0.75×103Pa×0.01m2=7.5N
五、分层训练
(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对桌面压强。
1.辨别压强类型:
知识梳理
F
1.压强P=
S
F 压力
牛(N)
S 受力面积 平方米(m2)
p 压强
牛每平方米(N/m2)(即帕斯卡Pa)
变形公式: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
知识梳理
2.液体压强P=ρ液gh
深度h:从自由液面到被
p
测点的竖直距离。
ρ液
h
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帕斯卡(Pa)
千克每立方米(kg/m3)
(2)水杯水平静止,
桌面受到的压力F杯=G总=G杯+G水=1N+3N=4N
杯子的底面积S=20cm2 =2×10-3m2
杯对桌面压强
五、分层训练变式1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 20 N,桶的底面积为100 cm2,往桶里倒人 8 kg
中考物理复习第九章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法 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如在冰面行走时,丢弃一些负重并爬行.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返回思 维导图
返回 目录
提分必练
2. 一名质量为50 kg的同学,她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200 cm2.她双脚站立时对 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__小___(选填“大”或“小”),这位同学双脚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为___1_.2_5_×__1_0_4__Pa.(g取10 N/kg)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大气压强
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 标准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阅读面能对力面““1对过1””考辅点导
考点 1 压力、压强(铜仁必考)
1. 压力
定义
__垂__直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方向 垂直受力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结论,应如何进行实验,说出实验步骤和应看到的现象. (2020北京27题改编)
(RJ八下P38图9.2-10)
(1)在容器的左、右两部分装入不同深度的水,会看到橡皮膜凹向深度小的一侧
(2)在容器的左部分装入水,右部分装入相同深度的酒精,会看到橡皮膜凹向酒精一侧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返回目录
考点 2 液体压强(铜仁必考)
产生原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 因 向都有压强. p=__ρ_g_h____ ρ表示液体的__密__度____,单位必须为__k_g_/m__3__ h表示液体中某点的深度,单位必须为___m_____ 公式 p表示压强,单位为___P_a____ 注:公式中“h”指研究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与容器的粗细、形状 和是否倾斜均无关.(铜仁必考)
中考物理 固体压强复习
所示直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切去部分1此25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_1__5_0_0__Pa.
解题关键点 横切特点:根据 p= F ,S 不变,由F的变化确定P的变化
S
根据p=ρgh,ρ不变,由h的变化确定P的变化
叠加切割综合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质量为7.8 kg,底面积为0.01 m2,放在水平桌面 上时对桌面的压力是___7_8____N;若沿虚线去掉一半(如图乙所示),其余 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7_._8_×_1_0_3_Pa,若将切掉部分叠放在剩 余部分的上方,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1_._5_6_×_1_0_4___Pa.(g取10 N/kg)
B对A的压强为:
PB
F SA
GB SA
240 N 0.01m 2
2.4 10 4 Pa
A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F SA
G A GB SA
60 N 240 N 0.01m2
310 4 Pa
题型三 切割问题 (竖向切割)
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地面上,且它们 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在两个正方体的左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 同厚度(或相同体积),则两正方体的密度__不__变____,高度___不__变___, 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__不__变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PA
F S
GA S
6Kg 10 N
0.01m2
Kg 6000Pa
由p gh可知,A、B的密度之比为2∶1,
高度之比为1:2,即pA:pB 1:1。
可用结论直接得到
题型二 物体叠加问题(上小下大) 例1. A的质量为6 kg,边长为0.1 m,B的质量为24 kg,若A、B的高度 之比为1∶2。如图所示,若将A叠放在B上,此时A对B上表面的压强 是__6_×_1_0_3__Pa,B对地面的压强为_7_._5_×_1_0_3_Pa.(g取10 N/kg)
初三物理《压强总复习》-课件
固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能够传递压强的特点。
实验器材
木板、砝码、海绵。
固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1. 将木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实验结论:固体能够传递压强,且压 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 越大。
2. 在木板上放上一定数量的砝码, 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详细描述
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不断撞击容器壁而产生的力。气体 的温度越高、体积越小,其产生的压强越大。气体压强的应 用非常广泛,如气瓶压力、气瓶压力表等都涉及到气体压强 的知识。
固体压强
总结词
固体压强是固体对接触面的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
详细描述
固体压强是由于固体受到压力作用而产生的力。固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 积越小,其产生的压强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如压力机、压力传感器等都涉及 到固体压强的知识。
01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固体产生的压强也越大
。
固体压强随受力面积减小而增大
02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固体产生的压强也越大
。
固体压强随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
03
固体的弹性模量越大,在同一压力下产生的形变越小,从而压
强越大。
04
压强的实验探究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 移动砝码到木板的一端,观察海 绵的凹陷程度。
05
压强的实际应用
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01
02
03
深水压力计
利用液体压强原理,测量 水深和水下压力。
液压机
利用液体压强的传递,实 现大力的传递和集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训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3)当无人机载着40 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
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解:(1)无人机上货物的最大重力
G=F-G机=260 N-160 N=100 N, 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的货物质量
m=
G g
100N 10N/kg
=10
kg。
(2)t=
s v
27km 54km/h
=0.5
h=30
min。
(3)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
F'=G机+G货=160 N+40 N=200 N,
对地面的压强p=
F' S
200N 102 m2
=2×104Pa。
训练角度 2 压强的计算——找准受力面积
例2 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 s内滑行了80 m,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 kg,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 触面积为10 cm2,g取10 N/kg,求: (1)小红对冰面的压力; (2)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和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 压强。
(2)水泥板水平放置在沟面上时,其对沟面的压力F压= G板=7 128 N, 受力面积S压=1.8m×0.9m-1.0m×0.9m=0.72 m2, 水泥板对沟面的压强p=F压/S压=7 128 N/(0.72 m2) =9 900 Pa。
训练角度 3 液体压强的计算
例3【中考·兰州】如图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 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 的水,已知g取10 N/kg,ρ水取1.0×103 kg/m3,求: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 【中考·柳州】如图所示,在修建水沟时,常用水泥 板进行铺设,这种水泥板长1.8 m、宽0.9 m、高 0.2 m。g取10 N/kg,则: (1)起重机将一块水泥板匀速吊起时, 所用的拉力是7 128 N,假设水泥 板的密度是均匀的,求它的密度。 (2)按照水泥板的长边与水沟两平行边线垂直的要求 铺设水泥板,已知水沟宽1.0 m,求水泥板对沟面 的压强。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压强计算类问题(学生版)
专题09 压强计算类问题一、固体压强及其计算类问题基础知识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 =F Sp ——压强——帕斯卡(Pa);F ——压力——牛顿(N)S ——受力面积——米2(m 2)。
4.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5.对压强公式P=F/S 的理解:(1)压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 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 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 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二、液体压强计算类问题基础知识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1)应用的公式是P=ρgh;(2)g=9.8N/kg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上海初三物理 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知识要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1 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公式一:p = F,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p = ρgh,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
例题精讲【例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分析】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化大。
所以倒入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小;抽出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大。
但是倒入或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是无法判断谁的压强变化大。
【答案】A1【例题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A和P B,其中可能使P A = P B的是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甲A乙BA①B①与②与③C①与③D①与③与④【分析】甲液体质量等于乙液体质量,又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
由公式p = FS,可知,起初甲液体对A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B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固体、液体压强计算的技巧
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P2= P3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 F2 =F3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1 F2 F>3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 P2 P> 3 >
P gh
F PS F G
P F S
例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
重视为1N ,内装有5N的水,水面高 为8cm,容器高为10cm,容器底面 积为50cm2。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 于水和容器的总重,用这个力与受力面 积相除即可求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ρgh =1.0×103kg/m3×10N/kg ×8×10-2m
= 8×102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 = PS = 8×102Pa×50×10-4m2= 4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
二、求规则容器中液体对 容器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由于液 体受到重力,如果是求水平放置的规则容器 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由于在规则容器中 液体的重力是全部作用在容器底部,因此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那 么就可以利用压强的定义式P = F/S直接求出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例2: 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容器里装有 1kg的水,求水对圆柱体容器的压强。
【解析】本题常规方法是先由水的质量和密 度求出水的体积,再根据水的体积和容器的 底面积求容器中水的深度,最后运用液体压
强公式P =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由于 本题中的容器是规则的,且水平放置,因此 可以利用压强定义式P = F/S直接求出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
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9章-压强(一)固体压强液体压强课件
同时⑳__减_小____压力 在易碎的冰面行走,采用爬行 和21 _增_大____受力面积 并丢掉一些负重等
类型
方法
实例
增大 压强
当压力一定时, 22 __减_小_____受力面积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 力
啄木鸟的嘴很尖、菜刀 刀口很薄、缝衣针做得 很细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 用重锤打桩等
同时 23 __增_大_____压力和 24 __减_小_____受力面积
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而U形管中两
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这说明了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 度有关的结论吗?_不__能__.理由是: 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深__度__不__相__同__,__无__法__判__断__出__液__体__密__度__对__液__体__压__强__的__影__响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③要得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 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再比较其压强大小, 而图乙和图丁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故无法 判断。
例3题图
例4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5 cm2的矿泉水瓶子, 盛满水时,水的深度为20 cm,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 __2_0_0_0___Pa,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___5___N。
例4题图
方法指导 公式p=ρgh中h的理解:h是指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方向的
距离.如图所示,甲图中B点的深度为40 cm,乙图中C点
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⑰__明__显____。法 当压力一定时,⑱ __增_大_____受力面积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⑲_减__小___压力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SS=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和B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和B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和450Pa。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A.600Pa B.720Pa C.900Pa D.1050Pa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3.两个均匀物体A、B质量分别为m A、m B,密度分别为ρA、ρB,底面积分别为S A、S B,高度分别为h A、h B,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ABm gS B.p1=BAm gSC.p2=A BB()m m gS+D.p2=A BA()m m gS+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则()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6.在室温下,吹鼓一个气球,把它放进真空罩中,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发现气球变大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B .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C .气球变大因为气球内的气压变大D .抽气后,真空罩内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7.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过aa ’面,但均未溢出,如图所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 甲与p 乙的关系为A .p 甲> p 乙B .p 甲< p 乙C .p 甲= p 乙D .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9.如图是用同一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的实验情景,此现象可以说明A.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C.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0.如图所示,A、B为两个形状、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 A、p B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F A、F B相比较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二、填空题11.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__cm。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甲乙对地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B.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D.若沿竖直方向各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3.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4.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初三物理固体压强专题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三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老师授课内容:固体压强教学内容题型一、比例、倍数问题[例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A.8:l B.4:1 C.1:4 D.l:8题型二、比较压力与压强的大小[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 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例2]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 l;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 )A.F1<F2,P1=P2 B.F l=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例3]如图所示,将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甲为长方体,乙为正方体,丙为球体,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题型三、实验题[例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题型四、基础知识考察[例1]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菜刀刀刃磨得很薄 B.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C.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D.房屋的地基比墙宽[例2]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例3]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 )A.压力和压强不变 B.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变小,压强变大题型五、中考热点题型:柱形固体的压强1、竖切[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知识回顾:1、写出以下物理量对应的符号表示及其单位:质量:()密度:()体积:()压强:()压力:()重力:()2、写出以下计算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计算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重力可以用公式计算,变形式。
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公式p固==计算(均匀柱体压强可用公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用公式p液=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可用公式F底=计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可用公式F容==计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
方法总结:1、求固体的压力与压强,先算压力,再算压强;求液体的压力与压强,先算压强,再算压力。
2、注意特殊容器的所受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压强的定性分析角度1规则物体的压强分析例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
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F A <F B p A =p BB. F A >F B p A =p BC. F A >F B p A >p BD. F A =F B p A <p B分析:根据题目圈画重点内容找出关键信息①ρAρB V A V B m A m B ②分析压强类型为压强②明确计算顺;先计算()再算()例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
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举重队获得了8枚金牌,被称为“梦之队”。
已知杠铃杆的质量为21 kg,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103 kg/m3,g=10 N/kg。
固体压强题比例计算
固体压强题比率关系计算1.一根筷子直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F,压强为直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A, 2F, 2P;B, 2F, P;C, F/2 ,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P/2 ;D, F, P2.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为S 时,压强为P,那么(A. 当压力变为2F 、横截面积变为B. 当压力变为F/2 、横截面积变为C.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S/2 时,压强变为P/4D.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2S 时,压强变为P/42SS/2)时,压强变为时,压强变为2PP/23.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体,质量之比为A. 2: 1B. 1: 2C.1: 12: 1,它们的密度之比(D.无法判断)4. (05四川成都 (非课改 ))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样样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
若是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同样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则依照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甲∶P乙 =8∶1甲∶P乙 =4∶1甲∶ P乙 =2∶ 1甲∶ P乙 =1∶ 1把它们5. A、 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川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 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 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 4: 9: 4: 2:16. (01北京宣武区 )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川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甲、乙密度之比是 1∶ 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2∶ 1∶4∶ 17.质量同样的三个正方体块铜铁铝,,A为铜块 ,B为铁块 ,C为铝块 ,( ρ>ρ>ρ )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A. P A=P B=P C A<P B<P C C. P A>P B>P C D.无法判断8.A 、B 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之比为 S A∶ S B= 4∶ 1,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1∶ 2,则 A 、B 两立方体重力之比 G A∶G B是:()A. 2∶ 1B. 1∶2 C. 1∶8D.8∶ 19.以以下列图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6:5,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1/3,则甲、乙两个正方体节余部分对水平川面的压强之比为()A.6:5B.5:6C.10:9D.9:10甲乙10.把同种资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12。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固体压强、液体压强 通用优秀课件
10.(2015,秦安)如图所示,a、b 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
已知底面积 Sa=3Sb,高度 hb=2ha,对地面的压强 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
为ρ a 和 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ρ a=ρb,Fa=Fb
B.ρ a=2ρb,Fa=3Fb
4.(2015,株洲)湾鳄锥状的牙齿有利于增大其啃噬猎物时的__压_强___。经测 试,成年湾鳄1 cm2的咬合力高达4.2×104 N,合__4_.2_×__1_0_8____Pa。
5.(2015,丽水)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 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 面比右管液面_低___。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改变液 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是__转__动__旋_钮____。
(1)实验中,小刚是根据_海__绵__的__形_变__程__度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研 究事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A___;
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15.(2014,泸州)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 积均为0.01 m2的薄壁空杯,其中甲图为柱形空杯,四个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均为100 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 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 为900 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取g=10 N/kg)( A )
备考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09固体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专题 09 固体液体的压强考点一:压强1.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其方向总是垂直物体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如图所示,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F 与重力G 的关系。
注意:压力与重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
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且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水平面支持力作用时,对水平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否则不相等。
2.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用压强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我们把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其定义式是p=F ,单位是帕(牛/米S2),符号Pa(N/m2)。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5.拓展:①公式p=F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用。
S②对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柱体,如粗细均匀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水平支持面压强p=F=G=mg=ρ物Shg=ρ物gh。
S S S S③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G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 )。
容液S考点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对液体内部、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其中ρ指液体的密度,h 表示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其原理是: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其应用有:船闸、水壶等。
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与液体的重力G 的关系:柱形容器,F=G 液;上宽下窄容器,F<G 液;上窄下宽容器,F>G 液。
考点一压强【典例】(2018•铜仁市)边长为 10cm,密度为0.6×103kg/m3 的一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g 取 10N/kg)A.450Pa B.550Pa C.600PaD.700Pa【答案】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重力、密度、压强的计算,解答此题要注意受力面积应为接触面积而不是整个桌面的面积,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要向学生强调受力面积这一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压强题比例关系计算
1.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F,压强为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
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A, 2F,2P; B, 2F,P; C, F/2 , P/2 ; D, F,P
2. 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
A.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2
C.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4
D.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P/4
3.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的密度之比()A.2:1 B.1:2 C.1:1 D.无法判断
4.(05四川成都(非课改))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
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5.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
A. 4:9
B.9:4
C.1:2
D.2:1
6.(01北京宣武区)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
A.1∶2
B.2∶1
C.1∶4
D.4∶1
7.质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
A. P A=P B=P C
B.P A<P B<P C
C. P A>P B>P C
D.无法判断
8.A 、B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之比为S A∶S B=4∶1,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A 、B两立方体重力之比G A∶G B是:()A.2∶1B.1∶2 C.1∶8D.8∶1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甲、
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6:5,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1/3,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6:5
B.5:6
C.10:9
D.9:10
10.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1和p2。
如图6-5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 l+p2 B. P12+P22 C.(P13+P23)/P22 D.(P13+P23)/P12
11.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
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5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5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
若p1:p2=1:2,则ρA:ρB为()
A.3:2
B.1:3
C.2:5
D.9:4
12.(多选)如图所示,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甲和乙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4N,
乙重5N,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把它们分别投入足够多的水中,甲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对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和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的判断中正确的是(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布均匀)()
A.ρ甲:ρ乙=4:5 B.ρ甲:ρ乙=27:10
C.h甲:h乙=9:5 D.h甲:h乙=4:5
13.(多选、天津)如图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
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
图5
甲
B
A
乙
B
A
甲乙
14.如图所示,圆柱体A和圆柱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рA,圆柱体
B对地面的压强为рB.圆柱体A的密度为ρA,圆柱体B的密度为ρB.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S A,圆柱体B的底面积为S B.圆柱体A的质量为m A,圆柱体B的质量为m B.圆柱体A的高度为h A,圆柱体B的高度为h B.已知:рA:рB=6:5;ρA:ρB=4:5;S A:S B=5:8.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是m A:m B=4:3
B.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h A:h B=2:3
C.如果将圆柱体A水平切去1/4 h A,则两圆柱体对地面压强相等
D.如果从两个圆柱体上部各水平切去2/3 m A.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рA´,圆柱体B 对地面的压强为рB´.则рA´:рB´=4:5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边长a甲=2a乙.如果沿竖直方
向将甲、乙分别切去厚度为各自边长1/4的部分,然后将甲切去部分叠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将乙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F甲=F乙
16.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地面(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 ____,压力之比为__ ________.
17.两个金属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8:9,密度之比是9:8,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3:2,那么这两个金属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_ _____.
18.(05北京市)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边长之比l1∶l2 = 2∶3 ,已知P1∶ P2=3∶2 ,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 .
19.两个实心的正方体铁快,甲的边长是乙的边长的2倍,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
体积比是 .质量比是
20..A 、B 均为圆柱体,A 与B 的高度相同,A 与B 的密度比ρA :ρB =1:2,底面积之比S A :
S B =2:3,如图12甲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 B ;图12乙所示,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B ′,则压强p B :p B ′是
____ _______。
21.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甲和乙,已知甲、乙的边长比为1:2。
如图所示,把甲叠
放在乙上,甲对乙的压强为乙对桌面压强的一半。
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是
22.有A 、B 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
将它们如图10所示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 对B 的压强与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 _____。
A B A B 甲 乙 图12
A B 图10
答案
1.B
2.D
3.C
4.B
5.D
6.D
7.C
8.A
9.C 10.C 11.D 12.BC 13.AD 14.D 15.B 16.1:4 1:1 17.4:3 18.27:16 19.1:1 8:1 8:1
20.9:8 21.8:7 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