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内放电线圈.

合集下载

FD2-1.711√3-1W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简介

FD2-1.711√3-1W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简介

FD2-1.7/11/√3-1W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一、简介FDG2型放电线圈为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单相户内半封闭型产品,适用于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当电容器组与系统断开后,以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安全电压。

在正常运行时,二次绕组可以做电压指示,用户如有特殊要求时,亦可带剩余电压绕组,起到继电保护用。

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本型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型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线圈,供线路测量或保护使用。

二、结构特点本型放电线圈的油箱内有一个器身,器身的铁心为外铁式,用硅钢片迭装而成。

在心柱上装置一次及二次线圈,油箱为圆形。

箱盖上有二个高压套管和四个低压套管。

器身固定在箱盖上,箱盖上有放气阀,整个结构紧凑,绝缘良好.三、用途本型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型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线圈,供线路测量或保护使用五、用户须知1.本放电线圈使用环境温度为+40℃—-40℃,相对湿度为85%,海拔不超过1000米,户外安装。

2.本放电线圈安装地点应无腐蚀性气体、蒸汽、化学沉积、灰尘、污垢及无强烈震动之场所。

3.放电线圈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六、型号说明FD □- □/□│││││││└额定一次端电压(kV)││└───配用电容器容量(Mvar)│└──────2表示带二次线圈;2A表示带两个二次线圈└────────单相式放电线圈。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理论。

本文将介绍放电线圈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放电线圈的构造放电线圈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主电容器和电磁感应线圈。

主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装置,通常由两个金属板和一层绝缘材料组成。

电磁感应线圈则是由导体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导体线圈通常由铜线或铝线绕成,而铁芯则是为了增强电磁感应效应而设置的。

二、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理论。

当主电容器充电时,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电流也开始流动。

由于电流在导体线圈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因此在电磁感应线圈中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

当主电容器充满电荷时,放电线圈开始工作。

主电容器中的电荷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中的导线流动,导致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中产生一个电势差,从而导致电流流动。

这个电流会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形成一个交变电场,并在空气中产生电晕放电。

当电晕放电达到一定程度时,放电线圈中的电荷会快速释放,导致一个高电压脉冲的产生。

这个高电压脉冲可以用于许多应用,如电磁场的产生、高频电磁波的发射、电子束的加速等。

三、放电线圈的应用放电线圈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许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等离子体物理学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等离子体,从而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气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导电性、磁性、辐射性等。

等离子体在太阳、恒星、行星等天体中广泛存在,也在许多工业和医疗应用中得到应用。

2. 电磁场的产生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从而实现许多应用,如电波干扰、电磁屏蔽、电磁辐射等。

电磁场是由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可以在空气、水、金属等物质中传播。

电磁场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频率、波长、功率等,可以用于许多应用。

3. 高频电磁波的发射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从而实现许多通信、雷达、无线电等应用。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作者:曹永锋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02期摘要:通常6千伏电容器组一次侧接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放电线圈。

而在在极个别变电所的电容器组中放电线圈的接线方式为跨接在电容器组与电抗器两端(图1),有异于现行国家标准GB50227中第427条规定:“放电器宜采用与电容器组直接并联的接线方式”(圖2)。

因此,本文将根据放电线圈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电容器保护原理来论证此种跨接的接线方式是否可行。

关键词:电容器;放电线圈;串联谐振;图1跨接接线方式图2并联接线方式1.电容器并联放电线圈的作用由于电容组需要经常进行投入、切除操作,其间隔可能很短,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其电极间储存有大量电荷,不能自行很快消失,在短时间内,其极间有很高的直流电压,待再次合闸送电时,造成电压叠加,将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电容器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安装放电线圈,将它和电容器并联,形成感容并联谐振电路,使电能在谐振中消耗掉,使断开电源后的电容器上的电荷迅速、可靠地释放掉。

同时,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绕组,可供二次保护用,构成过电压、低电压及不平衡电压保护。

2.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作用电容器配套设置的串联电抗器是为了限制合闸涌流和限制谐波两个目的,串联电抗器限制合闸涌流的作用非常浅显,不言而喻。

但是限制谐波的原理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所谓谐波,是指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与工频频率不同的电磁波。

我国电网使用50Hz频率,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三相对称的电源,而谐波(主要是指高次谐波),如3次、5次、7次……的存在,将对电网工频的波形造成影响,使其不再是正弦波,而是波形发生畸变的非正弦波。

波形的变会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会影响电力用户的产品质量为了回避谐波的影响,必须采取消除谐波影响的措施,其中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一定数值的电抗器,即造成一个对n次谐波的滤波回路。

放电线圈原理

放电线圈原理

放电线圈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装置,主要用于产生高压电流或电压。

它由一个铜线绕成的线圈、一个铁芯和一种能够存储能量的电容器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由两个绕组构成,一个称为主绕组,另一个称为次绕组。

主绕组由一根铜线绕成,通常在数百到数千匝之间。

主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一个高电压变压器,另一端连接到一个开关。

次绕组由较少的匝数线圈组成,通常在数十到数百匝之间。

次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一个放电电极,另一端连接到电容器。

当开关关闭时,电流从主绕组流过,产生一个磁场。

由于铁芯的存在,磁场会被集中在次绕组中。

这种磁场的变化会在次绕组中感应出一个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的变化时,电动势就会在绕组中产生。

次绕组的电动势会导致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荷开始放电。

这就是为什么放电线圈需要一个电容器的原因,它能够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当电容器放电时,产生的电流会流经次绕组并进入放电电极。

这时,电流的流动会产生一个强磁场,同时由于磁场的变化,主绕组中也会再次感应出一个电动势。

这种感应电动势一般会比初始的电动势更大,这是因为次绕组中的电流更强,磁场更大。

这种过程称为自感应。

高电压变压器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较高的电压输入信号,使得主绕组和次绕组中的电流能够达到较高水平。

通常情况下,放电线圈产生的电压可以达到数十万伏特甚至上百万伏特。

除了主绕组、次绕组和电容器外,放电线圈还包括一些辅助装置,如电压稳定器、脉冲发生器和放电控制器等,这些装置有助于控制放电线圈的输出。

总的来说,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使电容器放电,并通过自感应产生一个更大的电动势,从而产生高压电流或电压。

放电线圈在科学研究、射频通信、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电容器内放电线圈

电容器内放电线圈



3.2 额定值

3.2.1 额定频率:工频50Hz。
3.2.2 相数:单相或三相。


3.2.3 额定一次电压:星形接线的放电线圈,且 其中性点与电容器组中性点相连接时其额定一次 电压按下表2选取。当电容器组为三角形接线放电 线圈为星形接线时,其额定一次电压取系统标称 电压除以√3 后的1.05 倍。三相放电线圈的额定 一次电压为上述单相放电线圈额定一次电压的√3 倍。
放电线圈是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专用配套设备,与电 容器组端子直接联接,当电容器从电网断开后,使其存储 的电荷自行泄放,在规定时间内将电容器剩余电压降到规 定值以下,是电容器装置确保设备自身和维修人员安全的 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因此,放电线圈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 的基本性能要求: 一是放电性能要求,即在配套电容器组容量范围内,满 足电容器组的放电要求:放电起始至5 s内,将电容器的 剩余电压自额定值下降到50 V以内。 二是正常分闸操作时,应能承受最大放电电流冲击和最 大储存能量的消耗。

相关定义

额定频率 (rated frequency) 按相关规定对放电线圈的要求所依据的规定频率 值。
一次绕组中间抽头 (terminal in the middle of primary winding) 供差动保护使用的放电线圈,每相具有两个独立 磁路,一次绕组有三个高压端子,其中一个高压 端子处于中间电位。这种结构称作有一次绕组中 间抽头。

三、相关技术要求

3.1 使用条件 3.1.1环境条件: 安装位置: 户外或户内。

环境温度: 户外 -40 ~+40℃, -25 ~+45 ℃ ,-5 ~+55 ℃。 户内 -5~ +40 ℃。 海拔: 不超过1000m。

放电线圈与放电

放电线圈与放电

放电线圈与放电P T放电线圈是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专用配套设备,与电容器组端子直接联接,当电容器从电网断开后,使其存储的电荷自行泄放,在规定时间内将电容器剩余电压降到规定值以下,是电容器装置确保设备自身和维修人员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因此,放电线圈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基本性能要求:一是放电性能要求,即在配套电容器组容量范围内,满足电容器组的放电要求:放电起始至5 s内,将电容器的剩余电压自额定值下降到50 V以内。

二是正常分闸操作时,应能承受最大放电电流冲击和最大储存能量的消耗。

正常运行时,放电线圈工作在交流电压下(并接于电容器组两端子间)呈一很高的励磁阻抗。

正常时,通过电流很小,本身不消耗什么能量。

电容器组被断开后,实质上为一衰减直流放电过程,其放电等值电路如图1,其中L为放电线圈的铁芯电感,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铁芯很快饱和,铁芯电感迅速下降,电容器储能在R上消耗吸收。

当电压衰减到较低时,由于放电电流亦随之减少,此时铁芯的饱和程度会减轻,其电感L开始回升。

R为放电线圈的功耗等值电阻,主要是线圈的直流电阻,而放电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较大,如10 kV级产品多在2 kΩ左右,35kV级为3~4 kΩ。

由于铁芯电感L在放电过程中是非线性的,可有几百到上千倍变化幅度。

因此,在正常配套情况下,放电过程通常是一非周期的衰减过程,对于某些厂的产品,在放电后期,有可能出现振荡过程。

当配套电容器组容量很小时,或是放电起始电压足够低时,放电过程也许出现衰减的振荡过程。

对于35kV及以上电容器,一般用放电线圈。

并且电容器一次接线多采用双星形接线,保护采用不平衡电流保护,电压采用母线电压。

对于10kV及以下电容器,采用单星形接线,有不平衡电压保护,所以电容器保护一般用放电PT电压(电容器三相的放电线圈2次线圈按照开口三角形接法),若某相电容器组有电容器损坏,这样三相负荷就不平衡,因此开口有输出。

零序电压动作,所以要接放电线圈的开口三角电压而不采用母线电压。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电线圈是由导电线圈绕成的元件,能够产生磁场并进行放电。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通过电源输入电流:将电源连接到电线圈的两端,传递电流进入电线圈。

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的强弱。

2. 产生磁场:根据奥姆定律,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磁场。

电线圈中的电流经过多次螺旋绕组,使得磁场更加强大。

这个磁场被称为电磁铁。

3. 螺旋螺距:电线圈中的线圈通常以螺旋状排列,线圈的螺距决定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距离。

螺距较小,线圈之间的距离较小,电流通行路径较短,磁场强度较高。

4. 闭合电路:为了实现放电,电线圈通常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回路相连。

当电线圈中的电流通路关闭时,磁场会开始崩溃并产生变化。

5. 电磁感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电磁感应。

当磁场发生变化时,周围的导体(例如金属)将受到感应,产生感应电流。

6. 放电:感应电流在电线圈中形成了一个环形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又可以进一步引起电磁感应,形成一个放电的正反馈循环。

放电将导致电线圈中的电荷释放或产生火花。

综上所述,电线圈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电流,产生磁场,并利用磁场的变化引起电磁感应,最终实现放电。

这是一种常见的电磁装置,在电子学、电力工程、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原理将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谐振回路,这种回路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高电压、高电流、高频率的电磁场,适用于多种工业和科研领域。

连接方式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

1. 串联连接串联连接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回路的品质因数增大,使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产生共振,从而达到产生高电压和高电流的目的。

并联连接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分别连接到同一电源并联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电容器组在充电的过程中向放电线圈放出能量,从而引起放电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高频的电磁场。

应用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组合应用广泛,例如在雷击实验、电子束技术、高频电磁波辐射场强测量、医学诊断等方面使用频繁。

在雷击实验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高频、高电压、高功率的放电系统,可以模拟出雷击现象,以测试防雷设备和材料的性能。

在电子束技术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加速电子束的高频电场,可以广泛应用于放射线治疗、工业杀菌、食品辐照、物料改性等方面。

在高频电磁波辐射场强测量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高频场辐射源,可以用于测试移动通信、电子产品等设备的电磁环境。

在医学诊断领域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一种用于产生医学图像的高频磁共振成像仪,可以无创、准确地诊断多种疾病。

结论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特殊连接方式可以产生高频、高电压、高电流的电磁场,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非常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高压电路带来的危险。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放电线圈和电容器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元件,它们在电子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放电线圈能够产生磁场和储存能量,而电容器则能够储存电能和产生电场。

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候需要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合在一起,以满足特定的电路要求。

本文将对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合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在电路设计中,放电线圈和电容器通常是分别使用的。

放电线圈用于产生磁场和产生电压脉冲,通常用于调节电压、滤波和限流等方面;而电容器则用于储存电能和产生电场,通常用于稳压、滤波和补偿功率因数等方面。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放电线圈和电容器需要进行组合以实现特定的电路功能和要求。

一种特殊的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合方式是串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依次连接在一起,使其在同一电路中起作用。

这种连接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串联连接放电线圈和电容器可以实现共振。

当放电线圈的感抗和电容器的阻抗相等时,它们将处于共振状态。

在共振状态下,放电线圈和电容器之间将产生较大的交流电压和电流,可以用于特定的电路应用。

比如在无线电领域,利用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的串联共振可以实现无线电台的调谐和发送功能。

串联连接放电线圈和电容器还可以实现特定的频率选择功能。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在串联连接的电路中会存在一定的谐振频率,使得在谐振频率附近的信号可以被放大或者被屏蔽。

这种特性在滤波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选择和处理。

串联连接放电线圈和电容器也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的阻抗匹配和转换功能。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的串联连接可以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使得电路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其他电路的接口。

这种阻抗匹配和转换功能在无线通信和功率转换电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串联连接放电线圈和电容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串联连接会使电路的整体复杂度增加,需要对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的参数进行精确匹配和调整,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电路功能。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元件,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也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来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本文将从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它们的组合连接方式,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一、放电线圈的基本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用于产生高压脉冲放电的电器元件。

它通常由绕组、铁芯和外部补偿电容器组成。

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直流电源输入到绕组中,产生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磁场,然后突然断开电源,使磁场突然消失,从而在绕组中产生高压、高频的脉冲放电。

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并产生电场的电器元件。

电容器组是由多个电容器组合而成的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电场的方式,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三、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组合连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使用,即串联连接。

具体来说,将放电线圈的输出端与电容器组的两端依次连接起来,使其在电路中形成串联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容器组的存储电场,为放电线圈提供更加稳定、持久的电压和电流。

四、特殊连接方式的优劣势分析1. 优势(1)稳定性强:通过串联连接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可以有效地减少放电线圈产生的高压脉冲对电路系统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延长寿命:串联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放电线圈的工作频率,减少其频繁工作对元件本身的损耗,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节约能源:通过串联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放电线圈的功耗,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劣势(1)成本高:串联连接方式需要额外增加电容器组的数量和容量,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2)尺寸大:串联连接方式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增加了系统的尺寸和重量。

五、实际应用案例串联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压脉冲放电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串联连接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方式。

油浸式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油浸式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油浸式放电线圈工作原理
答案:
油浸式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以满足电容器5min内5次自动投切的需要。

油浸式放电线圈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连接。

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电容器组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能够迅速泄放剩余电荷,防止电容器仍带有电荷而在再次合闸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从而保护设备安全。

此外,它还能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并提供线路监控、监测和二次保护功能。

油浸式放电线圈的设计考虑了多种环境因素和使用条件,包括安装场所、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海拔以及是否存在腐蚀性气体等。

其结构由油箱及装于其上的瓷套组成,油箱上有供吊装的吊攀,顶部与高压瓷套链接。

下油箱底部设有放油塞及接地螺栓和安装孔。

产品油箱上部的高压瓷套顶部装有储油柜、储油柜附有一次绕组A端出线端子(一次N端装于二次接线盒内)。

固定在下油箱内的器身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在使用油浸式放电线圈时,需要注意其绝缘耐受电压值、温升性能、介质损耗因数、机械强度以及短路承受能力等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保证了放电线圈在长期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局部放电水平也是评估油浸式放电线圈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油浸式放电线圈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优良的性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放电线圈的故障原因与预防策略

放电线圈的故障原因与预防策略

放电线圈的故障原因与预防策略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电力系统结构的日渐复杂性,人们对供配电质量和安全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放电线圈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在很多的电力工程领域出现故障的概率非常高,且放电线圈故障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为使得放电线圈处于正常情况下,电力企业要加强对放电线圈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基于此,本文针对放电线圈的故障类型、表现和原因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对降低放电线圈的故障几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放电线圈;故障原因;预防策略现阶段的电力工程领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很多的电力安全事故都是由放电线圈故障所引起的,所引起的事故损失巨大,给供配电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各个电力企业的工作中,都要重视放电线圈的故障分析、预防和处理,通过有针对性的故障预防和处理方式,来降低放电线圈的故障出现几率和损失。

当电力工程中各个环节都处于正常标准,且放电线圈不存在任何问题时,电力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将创造更大的效益。

1.放电线圈的作用及结构电容器的构成复杂,放电线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电容器的运行过程中,放电线圈可以将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释放出去,使得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均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降到规定数值[1]因此,放电线圈是电容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模块,其对于保持电容器的可靠运转有着巨大的意义。

放电线圈在电容器中的作用主要是电压差动保护,电容器内包含了两个放电线圈,且这两个放电线圈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下,每个放电线圈中都有各自所对应的铁芯和一次、二次绕组,在将两个放电线圈的一次绕组加以串联以后,也就引出了第3个端子。

从不平衡电压保护的角度来分析,电容器中因为存在有不同相的分布,每个相中都有各自所对应的放电线圈,这些放电线圈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其中,3个放电线圈二次绕组接线中,开口三角接线更为适用。

10电容器放电线圈(正式)

10电容器放电线圈(正式)

放电线圈试验报告
一、工程名称:
安装位置:10kV电容器组
试验日期:2006年11月5日
试验人员:
二、铭牌数据:
型号:FDR311/√3/4.0—1W 额定电压;11/√3kV/100V 频率:50Hz
准确级:0.5 额定输出:50 V A
温州市凯泰特种电器有限公司出厂日期:2006年8月
三、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MΩ)
o
结论:合格
3、极性检查:
均为减极性,正确。

结论:合格
4、
结论:合格
5、空载电流:
6、交流耐压试验
一次对二次及地加交流工频电压21kV一分钟无异常。

二次对一次及地加交流工频电压2kV 一分钟无异常。

结论:合格
放电线圈试验报告
一、工程名称:
安装位置:10kV电容器组
试验日期:2006年11月5日
试验人员:
二、铭牌数据:
型号:FDR312/√3/4.0—1W 额定电压;12/√3kV/100V 频率:50Hz
准确级:0.5 额定输出:50 V A
温州市凯泰特种电器有限公司出厂日期:2006年8月
三、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MΩ)
o
结论:合格
3、极性检查:
均为减极性,正确。

结论:合格
4、
5、空载电流:
6、交流耐压试验
一次对二次及地加交流工频电压21kV一分钟无异常。

二次对一次及地加交流工频电压2kV 一分钟无异常。

结论:合格。

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

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

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
现在安装放电线圈是用在变电站内并联电容器的必要技术安全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由于电容器仍带有电荷而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合闸过电压和过电流,并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接下来就和大家介绍一下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有哪些。

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
一、放电线圈,英文名称:discharge coil,是电容柜常用的放电元件。

放电线圈的出线端并联连接于电容器组的两个出线端,正常运行时承受电容器组的电压,其二次绕组反映一次变比,精度通常为50VA/0.5级,能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其二次绕组一般接成开口三角或者相电压差动,从而对电容器组的内部故障提供保护(不能用母线上的PT)。

二、电容器组的开口三角电压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实际就是这种保护。

而此种保护根据GB-50227要求,大量地使用在6kV~66kV 的单Y接线的电容器组中。

三、有时放电线圈会用放电PT代替,电容器放电采用放电线圈还是电压互感器主要看电容器的容量,一般小容量(<>
连接方式更改影响
一、放电线圈兼作相电压差动保护用时,跨接方式不适用,除非放电线圈另作设计。

二、放电线圈采用跨接方式且兼作开口三角电压保护用时,只需将保护整定算式中电容器组额定相电压改为电容装置接入处母线平均运行相电压,或者设计依据的母线相电压即可。

三、须用放电线圈直接监测电容器端电压时,跨接方式是不适用
的。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原理以及连接方式更改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小小的帮助。

放电线圈适用于66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可供线路监控。

放电线圈选型指南

放电线圈选型指南

放电线圈选型指南(1)FDG型的设计选择不需要提供测量或保护信号时,宜选用无二次绕组放电线圈。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电容器串联段数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6< 5.111.736.6/√37.2/√3图a5.1~10 3.47.2/√310< 5.1 1.711/√312/√3 5.1~10 3.412/√335< 2041.7245.566图b 20~40 3.440~605< 4023.4121112图c 40~6051266< 8043.42410.512图d 80~120511.5110< 120452417.520图d19.1< 1608 3.4488.810图e(2)FDGE型的设计选择FDGE型带二次绕组放电线圈主要用开口三角保护接线的电容器组,有100V及100/√3V两个二次绕组,其中100V用于开口三角电压保护,100/√3V用于测量电压。

由于开口三角信号在电容器组容量较大时很弱,所以对6~10kV系统建议电容器组容量不大于3000kvar,对于35kV系统不大于5000kvar。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6< 5.1 1.73 6.6/√3 6.6/√3图f5.1~10 1.7 7.2/√37.2/√310< 5.1 1.7 11/√311/√3 5.1~10 3.4 12/√312/√335 < 30 10 38.5/√338.5/√3 42/√342/√3(3)FDGEC型的设计选择当电容器组采用差压保护时,应选用FDGEC型一次带中间抽头的放电线圈,差压保护对电容器组的每一相都测量不平衡差压,因此保护灵敏度较高,适用于任意电容器组容量。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35 < 30 10 3 11+11 11+11图g 12+12 12+12放电线圈应能满足GB50227-1995规定的放电要求,即电容器组开断后5s内,将其剩余电压降至50V及以下。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压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中。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成磁能和电场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和稳定。

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且能够使电器设备更加节能和环保。

下面,笔者就这种特殊连接方式进行了浅谈。

放电线圈是一种线圈电感器件,可与电容器等元件串联使用,组成LC串联谐振电路。

通常,放电线圈和电容器都是由独立的元件构成,两者通过端子或电缆连接在一起,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

当电路工作时,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会一起发挥其谐振作用,使电路中的电能和磁能可以平衡、转移和存储,这样可以增加电容器的充电量,提高电容器的储能效率。

二、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串联的优势
1. 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可以让电器设备更加稳定和可靠。

该串联方式使电路中的电能和磁能能够更加平衡和分布,从而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动,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储能能力,达到延长电器设备寿命、减少维修周期等效果。

2. 提高电器设备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可以有效控制电流和电压,避免电能浪费,从而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例如无功补偿等,采用该串联方式,能够使电器设备消耗更少的电力,从而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数量,实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

三、总结。

线圈放电实验报告

线圈放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线圈放电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 探究线圈放电的电压、电流与线圈参数之间的关系;3. 观察线圈放电现象,分析放电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线圈放电实验是一种利用线圈储存电能并释放的过程。

当线圈中的电流突然消失时,线圈中的磁场能迅速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高压放电现象。

线圈放电实验的原理主要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器材1. 线圈:采用绕制在铁芯上的绕线线圈,线圈参数如下:- 绕制匝数:N- 横截面积:A- 长度:L- 绕制材料:铜线2. 放电电路:包括开关、电阻、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等;3. 电源:直流电源,输出电压U;4. 实验台:用于放置线圈和实验器材;5. 摄像设备:用于记录放电现象。

四、实验步骤1. 将线圈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线圈与地面垂直;2. 将线圈接入放电电路,包括开关、电阻、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等;3. 调整电源输出电压U,记录电压表读数;4. 合上开关,使线圈中的电流达到稳定值I,记录电流表读数;5. 突然断开开关,观察线圈放电现象,并记录放电时间t;6. 测量放电过程中线圈中的电压变化,记录电压表读数;7. 改变线圈参数(如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重复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放电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减小,电压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2. 线圈放电时间与线圈参数(如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有关,放电时间随线圈参数增大而增加;3. 线圈放电电压与线圈参数(如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有关,放电电压随线圈参数增大而增加;4. 线圈放电电流与线圈参数(如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有关,放电电流随线圈参数增大而增加。

六、实验结论1. 线圈放电实验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2. 线圈放电过程中,磁场能迅速转化为电能,产生高压放电现象;3. 线圈放电电压、电流与线圈参数(如匝数、横截面积、长度等)有关,放电电压、电流随线圈参数增大而增加;4. 线圈放电时间与线圈参数有关,放电时间随线圈参数增大而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定义

电压误差(比值差) (voltage error(ratio error)) 当有二次绕组时,放电线圈在测量电压时所出现 的误差,它是由于实际电压比不等于额定电压比 而产生的。 准确级 (accuracy class) 当有二次绕组时放电线圈所指定的误差等级,即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应在规定的限值内。常 用电压误差(比值差)的百分限值表示。
高压端子( high voltage terminal) 与电容器并联连接构成泄放电容器剩余电 荷的放电线圈的出线端子。

相关定义

一次绕组 (primary winding) 与高压端子相连的绕组。
接地端子 (earth terminal) 使与放电线圈的线圈相绝缘的外壳接地或使电 位固定在外壳上而设置的端子。

二、产品分类及型号

2.1 分类 放电线圈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两类。
干式户内型放电线圈
干式户内型放电线圈
户外油浸式放电线圈
端子标志
如上图,大写字母A、X表示一次绕组首末端接线端 子,小写字母a、x表示对应的二次绕组首末端接线端 子,大写字母A1表示两个绕组的公共端子。 标有同一字母的大写和小写的端子,在同一瞬间具 有同一极性。

三、相关技术要求

3.1 使用条件 3.1.1环境条件: 安装位置: 户外或户内。

环境温度: 户外 -40 ~+40℃, -25 ~+45 ℃ ,-5 ~+55 ℃。 户内 -5~ +40 ℃。 海拔: 不超过1000m。
抗污秽能力: 外绝缘的爬电比距不小于25mm/kV(相 对于系统最高电压)。对重污秽区应适当加大爬电比距。
放电线圈
主要内容
一、放电线圈的相关定义 二、放电线圈分类及型号 三、放电线圈相关技术要求 四、放电线圈接线方式 五、放电线圈的原理及放电实验 六、放电线圈和电压互感器
一、放电线圈的相关定义

放电线圈 (discharge coils) 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能将电容器端子上 的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到规定值的带有绕 组的器件。

相关定义

最高工作电压( maximum operation voltage) 连续施加于放电线圈一次绕组端子间的不致使其 寿命显著缩短的工频电压限值。 额定绝缘水平 (rated insulation level) 放电线圈绝缘所能承受的耐压强度。 额定输出 (rated output) 在额定二次电压下及接有额定二次负荷时,由放 电线圈所供给的二次回路的视在功率值(在规定 功率因数下以V 配套电容器容量(maximum reactive power of capacitor coordination for a discharge coil) 能满足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至规定电压 以下时电容器组的单相或三相容量上限值为最大配套电 容器容量。由上、下限值所包含的容量为配套电容器容 量范围。 最高工作电压 (maximum operation voltage) 连续施加于放电线圈一次绕组端子间的不致使其寿命 显著缩短的工频电压限值。

相关定义

额定频率 (rated frequency) 按相关规定对放电线圈的要求所依据的规定频率 值。
一次绕组中间抽头 (terminal in the middle of primary winding) 供差动保护使用的放电线圈,每相具有两个独立 磁路,一次绕组有三个高压端子,其中一个高压 端子处于中间电位。这种结构称作有一次绕组中 间抽头。


3.2 额定值

3.2.1 额定频率:工频50Hz。
3.2.2 相数:单相或三相。


3.2.3 额定一次电压:星形接线的放电线圈,且 其中性点与电容器组中性点相连接时其额定一次 电压按下表2选取。当电容器组为三角形接线放电 线圈为星形接线时,其额定一次电压取系统标称 电压除以√3 后的1.05 倍。三相放电线圈的额定 一次电压为上述单相放电线圈额定一次电压的√3 倍。
环境条件
安装地点无腐蚀性气体、蒸汽,无导电性或 爆炸性尘埃。 安装场所无剧烈的机械振动。
最大风速: 35m/s。(相当于五级风) 相对湿度: 户内放电线圈,月平均相对湿度 不超过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5%。
使用条件

3.1.2 运行条件 稳态过电压。 放电线圈的工频稳态过电压 和相应允许施加时间应符合下表1 的规定。
产品分类及型号

2.2 型 号 表 示 放电线圈型号表示方式如下:
型号

例1 额定一次电压为12√3kV的油浸铁芯式带有二次绕组 的放电线圈,配套电容器容量范围为1.7~3Mvar,单相 户外式。 表示为:FDE12/√3 -3 -1W。 例2 当放电线圈一次绕组有中间抽头时,且高压端子A1 、 A2 间电压与A2、X 间电压之比为4:6, 其余参数同例1。 表示为 :FDEC(4.8/√3 +7.2/√3)-3 -1W。 额定一次电压按下图表示:


外壳端子 (shell terminal) 对一次绕组的一端与外壳同电位结构的放电线 圈为使该端子连接到外部回路而在外壳上设置 的端子。
相关定义

额定一次电压(U1n) rated primary voltage(U1n) 放电线圈一次绕组端子间能连续承受的工频电压设计值的 有效值。 额定二次电压(U2n) rated secondary voltage(U2n) 二次绕组端子间的工频电压设计值的有效值。 额定二次负荷 (rated secondry burden) 在额定频率和额定二次电压下,二次端子间连接的每一相 的负荷伏安数。
运行条件

操作过电压及放电储存能量。 用无重击穿开关正常操作 电容器组,关合时可能发生第一个峰值不大于2√2 倍施 加电压(有效值) ,持续时间不大于1/2 周波的过渡过程; 开断时可能受到1.37√2 倍施加电压(有效值)的电容器储 能放电的作用。 工频加谐波过电压。 如果放电线圈在不高于1.1U1n 下 长期运行,则包括所有谐波分量在内的电压峰值应不超过 1.2√2 U1n。 储存、运输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符合环境温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