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产业“谋”转型——揭秘乐凯复兴之路
乐凯曝光
乐凯曝光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第20期尽管国内最后一家胶卷厂商的彩色胶卷业务消失是在情理之中,但还是让人又爱又恨。
9月的保定是个冬天。
这个可以锁定时间和留住青春的地方,有着全球第三大彩色胶卷生产厂商。
直到今年9月,一切戛然而止。
9月4日晚,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凯)发布公告称,将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并授权公司总经理清理与此相关的专用资产。
这也标志着,中国彩色胶卷产业的终结。
“糟践了。
”王洪斌(化名)不厌其烦地用方言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说,乐凯曾是保定企业的代名词。
20年前,王就开始在这里工作。
10年前,这家工厂生产的彩色胶卷家喻户晓,曾是中国当时唯一可以与柯达和富士竞争的世界三大彩卷制造商之一,并因其在中国市场对另外两个外来者的制衡而为业界所称道。
但这注定又是一个贵族没落的故事。
随着数码照相技术迅速席卷全球,柯达和富士相继被迫宣告停止彩色胶卷业务,甚至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乐凯也未能逃脱相似的厄运。
2011年,乐凯在连续数年利润下滑之后,最终亏损5000余万元。
而在此前的三年,这个员工数达几千人的公司,每年赚到的钱只能在北京的五环外购买一套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普通房子。
后果是残酷的。
2012年2月,乐凯开始对与彩色胶卷生产相关的设备、技术、专用原材料进行减值测试,并于7个月后宣布最终停产。
与外界对中国彩色胶卷命运的惋惜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对外宣布彩色胶卷停产当天,乐凯工厂一如既往的平静,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
没有会议,没有仪式。
王洪斌甚至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的通知,他得到工厂永久停止彩色胶卷业务的消息还是来自网络的报道。
之后,他接到换岗的通知。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乐凯控制人,下称乐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英茹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乐凯胶片其实早已意识到危机的来临,转型已在悄悄进行。
”她表示,在2000年,乐凯就开始准备求变。
到2005年,乐凯就开始投资建设第一条TAC光学薄膜生产线,进入平板显示上游的关键材料领域,成为全球仅有的能生产TAC膜的五家企业之一。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中国乐凯公司
案例1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在与柯达、富士、柯尼卡和爱克发等国外胶片公司抗衡的国有大型感光材料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举民族感光工业旗帜的中国乐凯胶片公司内外环境非常严峻:一方面国际四大胶片公司不惜一切手段争夺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日益猖獗的走私水货也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市场,乐凯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1996年的秋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国华教授受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总经理杜自春先生的邀请,前往乐凯,为企业进行咨询和诊断。
杜总经理在陪同徐教授一行参观完厂区之后向他们倾吐了肺腑之言:“中国乐凯胶片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做的是一条自主开发的道路,乐凯有一支由1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队伍,其中最精华的300多人专门集中在科研所进行科研开发,公司的领导成员几乎都是从科研所提拔上来的,我们是一个典型的以技术生产为导向的企业。
但是,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过多地掩盖了管理上的缺陷。
这几年,柯达、富士大规模低价占领中国市场和走私的日益猖獗,使得企业的效益滑坡。
企业改革由于旧体制的影响而困难重重,譬如裁减冗员,精简机构,道理人人都懂,可一裁到自家头上,心理就承受不了,职工不愿下岗,而干部又不愿下基层。
中层干部的思想不活跃,一些改革方案和措施很难推行下去。
另外,我们的营销环节一直非常薄弱,销售量上不去,市场萎缩,原因很多……。
现在全社会都非常关注乐凯的发展,乐凯内部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是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一、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概况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是中国感光材料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其前身是化学工业部第一胶片厂,1958年开始建厂,1965年投产,当时主要生产电影胶片和航空胶片。
现在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第三代金BR(GBR)100、GBR200、GBR400等彩色胶卷,新一代的黑白胶卷SHD100、SHD400,彩色电影胶片、彩色反转片、磁卡宽片、高档录像带、软磁盘芯片、SA---1型无水洗加工彩色相纸等。
没落产业“谋”转型
没落产业“谋”转型作者:缪舢来源:《现代国企研究》2013年第03期柯达倒下了,全球最大的胶卷公司2012年1月宣布破产保护。
尽管可以把柯达陷入破产归结为胶卷行业没落的宿命,但同一个行业的企业却命运迥异。
当年黄绿红三方胶卷大战,以黄色包装的柯达公司实力最强,绿色包装的日本富士其次,中国公司、红色包装的乐凯在胶卷三巨头中实力最弱。
但当柯达破产、轰然倒下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富士早已提前转身,在精细化工、化妆品的某些细分领域再领风骚,重新夺取全球领导者地位。
而乐凯也没有重蹈柯达的覆辙,从胶卷业胜利突围,在新一代显示产业液晶薄膜材料领域崛起,是中国本土唯一一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薄膜厂商。
近距离观察乐凯的产业转型,不难看出,乐凯转型起步早,很早就开始新产业的尝试与探索,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走过一段弯路,部分新业务的转型失败。
但正是在不断尝试甚至不断试错中,积累下经验教训,在扬弃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了自身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涂层、成膜、微粒,而不是影像技术,从而否定了一直以来牢牢占据了乐凯人思想意识中影像技术是核心技术的观念,跳出了影像胶卷的行业框框,这是乐凯从胶卷业成功转型液晶薄膜新产业的商业智慧。
技术变革速度超出想象胶卷产业已有150多年历史,最早由柯达开创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前140年,全球胶卷市场销售每年持续增长,到了2002年达到顶峰,随即销售规模掉头快速下滑,距今仅仅10年时间。
乐凯也难逃行业衰落的厄运。
2011年乐凯彩卷销售只有10万卷,而在鼎盛时期的2002年前后,达到5000万卷的销量,现在的销量仅为10年前的千分之二。
一个产业迅速滑向消亡的边缘。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的产业从开始到衰亡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历年销量的变化是一条缓慢的曲线。
”乐凯集团副总经理王英茹随手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白纸,画了一条抛物线给记者看,其中的衰退期在她的笔下被画成一段30度缓慢下降变化的线条。
乐凯集团华丽转身的启示——从乐凯胶卷全面停产彩色胶卷谈起
一
事实 上 ,乐凯 的停 产 行为 并不 是高 层管 理者 的
时 兴起 ,它 早从 2 0 0 9年 就 开始 准备 和筹 划全 面 停 产 彩色胶 卷 的行 为 。 当时就 有消 息传 出 ,乐凯 正
在 通过 多 方面 的措 施来 对彩 色胶 卷业 务 进行 精简 和
中图分类号 :F 4 1 6 . 7
文献标 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2 — 0 3 1 8( 2 0 1 3 )0 2 — 0 0 6 7 — 0 4
年 实现 营业 收入 总额 8 . 2 7 亿元 , 而 亏损 总额 为 5 5 9 3
1 乐 凯 集 团 宣 布 全 面 停 产 彩 色
清 理 。比方说 减少 产 品 的品种 、提 高生 产 的效率 、
作者 简 介 :栗 雨 ( 1 9 8 9 一 ) , 女,河 南 周 口人 ,研究 生 ,硕士 ,主 要研 究 方 向: 国际 贸易理 论 与政 策 。
h t t p : / / x b . s z p t . e d u . c n 一6 7—
年 自然 灾害等 等 ,乐凯凭 借百折 不挠 的精 神和 无坚 不摧 的信 念 ,生产 制造 出 了中国第 一代照 相软 片 、 黑 白电影 正片 、彩 色 电影 正片 、 民用胶卷 等一 系列
期 、企 业 营 销 策 略 以及 行 业 进 入和 退 出 等 角 度 ,分 析 了 乐 凯 集 团 全 面停 产 彩 色胶 卷 的 深 层 次 原 因。 总 结 了乐 凯
集 团 为适 应 时代 和 市 场 的 要 求 , 积 极 进 行 转 型 和 重 组 的 方 法 与对 策 。 关 键 词 : 乐 凯胶 卷 ; 停 产 : 重 组 :转 型 :航 天 技 术
乐凯抗争世界级公司纪实——中国乐凯胶片公司市场扩展案例
表 公 司 的产 品 是首 次 进入 内地 市
★ 建 立 起 庞 大 的 销 售 、 服 务 一 体 化 分 销 渠 道 8 年 代 中 期 乐 凯 在 全 国 0
3 多个城 市建 立 了彩色 扩 印服 务部 ,此 后基 本没 有扩 张 。而柯 达 公司 自l 9 0 94
州 消 费 者 使 用 富 士 者 占7 % 。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中 , 乐 凯 公 司 利 润 急 剧 下 滑 4 到 了 亏损 的 边 缘 究其 原 因 .有 以下 几 点 。
有 香港十大 品牌 之一 的 “ 雅芳 婷
女 性内衣 、以 “ 沉 闷上班服 装 ” 反 为 口 号 宣 传 的 Mis 、 华 孚 制 衣 s K 厂 旗 下 的 品 牌 姬 丝 蒂 娜 、德 利 制 衣 厂 的 “ 丹 妮 亚 品 牌 女 性 露 服 装等 。1 t h wa c Ti pe e me ic 钟
2题 在 . 所 问
和 家 居 用 品等 。共 有 3 家香 港 公 0 司参 加 今 次活 动 , 更有 部 分 产 品 特 别为展销会 制造 。
“ 港 时 尚精 选 展 销 会 以 时 香 款 的 时 装 及钟 表 珠 宝 为主 。其 中
显示 上海消费 者使 用柯达胶 卷者 占6 %.广 9
★ 技 术 含 量 高 工 艺 复 杂 其 技 术 、 工 艺 要 求 几 乎 可 以 和 制 造 火 箭 相 比 。 ★ 产 品 的 生 命 周期 较 短 一 种 型 号 产 品35 就 会 被 淘 汰 = —年 ★ 产 品 的 生 产 、 销 售 与 售 后 服 务 蓑联 度 极 大 = 照 片 的质 量 仅 有 3 %取 决 于 0 胶 卷本身 4 %来 自 于 后 期 冲扩 0 其 余 则 和 拍 摄 操 作 等 因 素 有 关
拥有教赭即王者乐凯成功转型源于内功深厚
需要企 业 进行全 面调 整 。但乐 凯集 团
只 进 行 产 品 结 构 的 调 整 ,是 远 远 不 够
踏 上了 转型发 展之 路 。
在 对 市 场 、技 术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结 合 企 业 自 身 的 优 势 ,乐
的 ,创 造 的利润 不足 以维 持企 业 的发 展 ,或 者 说是更 高的 发展 。
话题
I Tl E Ⅱl 瓜 0Rp0RAT E
乐凯成功转型源于内功深厚
许 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
从 生 产 我 国 第 一 代 照 相 软片 、
拥 有 技 术 者 即王 者 。 乐 凯 集 团
艰 难 的 。 我一 直把 乐 凯 进 行 的 这 种
调整 比作 浴火重 生 。在乐 凯过 去几 十
年的发 展 历程 中一直 也在 进行 产品 结 构 的调 整 ,如从 电影 胶片 转到 民用胶
片 ,从 黑 白胶 片 转 到 彩 色 胶 片 。 现 在
决策之基础
乐 凯 集 团 的 产 品 相 产 业 结 构 调
数 字化 的发 展是一 场 革命 ,我们 在这
个 过 程 中也 非 常 震 廉和 迷 茫 。” 中 国乐
整是 一个 系统 工程 ,重 要的 就是 科学
的决 策 。
1 C TR 而 R R E 0 f业UEC越 A IL 文 卓P T 企 因 化 O U O
Hale Waihona Puke 话 题 I 肌 瓜E Ⅱ
“最小央企”乐凯的自我救赎
126信息干线“最小央企”乐凯的自我救赎○陈元媛(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1320)[摘要]曾经,“最小央企”乐凯与柯达和富士在中国胶卷市场上三足鼎立,然而数码相机的到来,给这三家传统胶卷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乐凯在面临数码时代的来临时不得不进行转型,在面临国资委整合央企,推进央企重组的时候,乐凯积极寻找着重组对象,尝试与国新公司、中盐和中航三家企业进行接触。
文章分析乐凯与国新公司和中盐“联姻”失败的原因,与中航成功“牵手”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乐凯“一生”的经验教训以及重组过程的启示,给其他企业一定的思考启发。
[关键词]乐凯;数码革命;转型;资源互补[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2-0126-03一、案例介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感光材料工业兴起,政府加大了对此的投入,对乐凯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最大的感光材料工业基地,并加大科研投入,乐凯当时被誉为“中国胶卷之王”。
1958年7月1日,国内第一家电影胶片厂(乐凯)在河北保定成立,此时,乐凯、柯达和富士三个世界级品牌在中国胶卷市场上三足鼎立。
2011年9月5日,国资委发出第1035号文件,宣布“最小央企”乐凯集团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部分,推动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并且在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技术应用、卫星应用等领域取得较大科技成就。
(一)乐凯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手1.乐凯与中航的接触过程(1)1975年,在人造卫星上应用了乐凯的航天遥感胶片技术,并且之后都一直持续为航天的相关产品提供一些配套材料。
乐凯很早就是军工企业的二级配套单位了。
(2)2010年8~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基于光学薄膜方面考察乐凯,与乐凯商谈交流合作。
(3)2010年10月后,在航天科技集团经营投资部的牵头下,中航六院与乐凯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2期下旬·总第462期在印刷材料领域进行了业务交流。
乐凯转型分析-
精细化工
乐 凯 华 光 印 刷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合 肥 乐 凯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中国 乐凯 胶片 集团 公司 片基 事业 部
保 定 乐 凯 新 材 料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乐 凯 胶 片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中国 乐凯 胶片 集团 公司 黑白 感光 材料 厂
上 海 乐 凯 纸 业 有 限 公 司
转型中感光材料三巨头都做了些什么?
从转型时机来看,乐凯并不算是先发制人,富士公司 在这方面捷足先登,提前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医疗及生 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 上,而且获利颇丰。“今后的富士既不是胶片企业, 也不是数码相机企业,应该把它理解成一家综合信息 技术公司”。 但相比起柯达来,乐凯走得比较稳健。柯达壮士断腕 ,停产了长达74年生产历史的Kodachrome(柯达 康)彩卷,转型于数码摄像和商业图文印刷等领域, 但是由于转型困难,柯达只能依赖控制成本、提起专 利诉讼以收取专利授权费来弥补不断萎缩的胶卷业务 收入。
2005年到2008年4年间,乐凯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26.7%,利润增长了 688.3%;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利润环比增长,减亏势头强劲。
乐凯十二五前景规划
“十二五”时期乐凯的发展目标是资产规模和经 营规模双双突破15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员 工收入实现倍增,光学材料争取占到国内市场30% 的份额,扩大印刷板材规模至1亿平方米,根本完 成影像材料、印刷材料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实 现乐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新 布局、新发展。 2011年9月5日,国资委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 通知》,中国乐凯整体并入航天科技集团。9月23 日,重组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乐凯由 此成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乐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 “
”
挑
不能再沉默 外 国人 抗 衡
,
时 代呼 唤 国 产 名 牌 来 与
种 灵活 的 营 销 机 制 不仅 使 总 公 司 可 以通 过 代理 控制 厂 解 各地 的 信 息与 业 务 同 时 还 可以 通 过 连 锁 店 彩扩 给本 公 司的 系列 产 品 彩色 相纸 提 供 个 巨 大 市场 连 锁 店 每年 相纸 的销 敏收 入
, ,
。
。
,
,
`
”
容 乐观
.பைடு நூலகம்
及
产 生搏 击 世 界市 场 的 高 手 民 有 企 业 急 功近 利 目光 短 浅 况 且 即 使 有 高 水 平 人 去 经 营 也 因 为缺 乏 资 本 规 模 太 小 而难 以 迅 速 发 展 壮 大 充 其 量 翻 腾
, , ,
、
,
,
又 寸
个 十 来 亿 就 算进 入 全 国 企 业 5 0 强 真 正 的 企业 家 不 是政 府 授 封 的 和 新 闻 记 者 捧 出 来 的 它是 市场 竟 争 中产 生 出 来 的 真 正 的 名牌 也 不 是 简 单 地 获 过 只 x 机 构 金 质 奖换来 的 它 应 是 广 大 消费 者 所 长期 认 可和 欢 迎 的 蕴 含 一 定 文 化 的 品 牌 例 如 美 国杜 邦 公 司 进 入 中 国 时 不 是在 广 告 上 吹嘘 其 产 品 如 何 高精 尖 而 是 在 一种 大 众 杂 志
,
作 中国 胶 卷 之 王 这 个 先 前 曾以 生 产 电 影胶 片 航 摄 片 X 光 片 以 及录 音 磁 带 为 主 的 国 营 化 工 部 第一 胶 片厂 直 到 1 9 8 4 年 才 实行 厂 长负 责制 在此 之 前恐 怕 还 不 知道 中 国的 胶 卷 市场 是 个 啥 概 念 但 是 随 着 国 门打 开 国 外胶 卷汹 涌而 入 在 中 国 胶 卷 市场 纷 纷 抢 占 地 盘 之 后 它 才 知道 什么 叫竞 争 观 念 转 变 似 乎 太 慢 了点 等 明 白过 来 蛋
乐凯公司实践报告_1
乐凯公司实践报告序言2003年暑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保定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八人来到位于保定市区的乐凯集团总公司进行拜访学习。
在活动的期间我们受到了集团以至各分公司的热情接待。
科研人员深入浅出的说解,技术职工对乐凯的深厚情谊… …都让我们深深感到每一具乐凯人作为乐凯一员的骄傲。
在这个地方我们别仅寻到学术理论的体现和验证,更能寻到一种神圣的民族的自豪感,一种发自于心里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乐凯别仅仅是一具品牌,更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凝结。
我们从乐凯的历史与以后看到了国有企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仅从我们这些学生的角度谈谈我们对乐凯乃至国企改革进展的一系列咨询题的别成熟的见解。
第一篇乐凯集团简介中国乐凯集团是国务院首批被批准的57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是我国感光材料的科研和进展基地,也是较早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之一。
一、乐凯集团进展史第一次创业(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建厂初,在失去苏联技术支持,遭遇三年自然灾难的极度困难的事情下,第一代乐凯人依赖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了工厂建设,生产了我国第一代电影胶片,并将自己的航空航天胶片送上了人造卫星,使企业进展成为我国电影胶片生产基地。
第二次创业(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电视的普及致使电影业急剧滑坡,与此并且,彩照热在我国悄然兴起。
乐凯抓住机遇,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并使之快速推向市场,打破了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了实现产品结构从电影胶片向民用胶片生产的快速调整,乐凯在自主开辟的基础上,只引进关键设备,建成了国际水平的生产线,进而实现了企业规模的升级,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乐凯坚持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八年间乐凯彩色胶卷实现了三次更新换代,国内市场一举夺回20%的市场份额,国际市场产品销量逐步接近总销量的五分之一。
第二次创业,乐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企业竞争步入国际化。
第三次创业("九五"开始)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进展,人民日子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日益明显,国外大公司对我国市场十分看好,将战略重心纷纷转移到中国市场,乐凯产品受到极大冲击。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刘广杰;种卫彬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5(000)021
【摘要】对“十二五”以来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三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刘广杰;种卫彬
【作者单位】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保定071054;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保定07105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核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公告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豁免其要约收购义务的批复 [J], ;
2.中国家具行业两化融合成功实践——记尚品宅配集团成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J], 何裕炳
3.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创新
——以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J], 李文亮;贾云鹏
4.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健康促进实践 [J], 臧春敏[1]
5.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天津乐凯薄膜有限公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乐凯沉重的坚守
乐凯沉重的坚守
王和岩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3(000)011
【摘要】在国内感光材料待业,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乐凯这样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弦。
作为中国感光材料仅存的硕果,这些年人们对乐凯"民族品牌"的关注大大超乎了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注。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和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中国乐凯集团调整乐凯华光领导班子 [J],
2.乐凯华光: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北京印刷展乐凯华光大放异彩 [J],
3.乐凯集团调整乐凯华光领导班子 [J], 乐林
4.乐凯集团华丽转身的启示——从乐凯胶卷全面停产彩色胶卷谈起 [J], 栗雨
5.坚持自主创新再塑乐凯辉煌——“把乐凯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军民融合的新材料及系统服务商’” 为新的战略定位 [J], 霍国利;朱海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中国第六集潮起观后感
创新中国第六集潮起观后感创新中国第六集潮起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创新中国第六集潮起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的大型的品牌和产业在创新的路上都采取了紧随潮流,实行多元化了丢掉传统的东西,他们中的一些真正的通过转型成功了,但更多的,是不仅丢到了原本具有的优秀的东西,还在转型的路上失去了方向。
创新绝不是丢掉传统一味出新,更多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在暗房里冲洗胶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虽然它远离大众才不过短短的十几年。
终于,乐凯公司决定,把仅存的暗房和设备也搬进博物馆。
数码摄影几乎在一夜之间风卷残云般吞噬了胶卷相机,100多年的传统和辉煌转瞬间烟消云散。
10年前王辉和近百位老职工一起来到千里之外的合肥二次创业,就在这一年,公司总部做了一个决策:集中精力做符合乐凯核心技术的'产品。
王辉所说的核心技术是指在胶卷时代积累下来并不断发展的微粒、成膜和涂层三大技术。
依靠这三大技术,中国第一条光学聚酯薄膜生产线建成投产,这种薄膜是制造平板显示器的关键材料,此前被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垄断。
20xx年,在很大人以为乐凯早就不存在的时候,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了60亿元。
乐凯公司的转型就是一本教科书,有多少公司在多元化上一浪不回头,而乐凯坚守核心技术,开拓薄膜应用业务的多元化,而不是资本多元化,让主营维系并结出更大的果实。
与乐凯不同的,同样是想要通过转型营造机会的索尼,终于扭转了局势,弥补了当年所做的决定所带来的代价。
索尼最早是销售相机的十分专一的企业,但是在全国刮起了产业多元化的飓风之后,索尼急于转型,在各个领域扩充市场,建立新的涉猎电子产品,一时间,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甚至开始研发电子游戏,疯狂地在各地建立分支,但这股浪潮不仅没能掀起消费者,还把自己索尼这么大的一个企业给掀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R案例M SRCase没落产业“谋”转型—揭秘乐凯复兴之路文=缪舢柯达倒下了,全球最大的胶卷公司2012年1月宣布破产保护。
尽管可以把柯达陷入破产归结为胶卷行业没落的宿命,但同一个行业的企业却命运迥异。
当年黄绿红三方胶卷大战,以黄色包装的柯达公司实力最强,绿色包装的日本富士其次,中国公司、红色包装的乐凯在胶卷三巨头中实力最弱。
但当柯达破产、轰然倒下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富士早已提前转身,在精细化工、化妆品的某些细分领域再领风骚,重新夺取全球领导者地位。
而乐凯也没有重蹈柯达的覆辙,从胶卷业胜利突围,在新一代显示产业液晶薄膜材料领域崛起,是中国本土唯一一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薄膜厂商。
近距离观察乐凯的产业转型,不难看出,乐凯转型起步早,很早就开始新产业的尝试与探索,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走过一段弯路,部分新业务的转型失败。
但正是在不断尝试甚至不断试错中,积累下经验教训,在扬弃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了自身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涂层、成膜、微粒,而不是影像技术,从而否定了一直以来牢牢占据了乐凯人思想意识中影像技术是核心技术的观念,跳出了影像胶卷的行业框框,这是乐凯从胶卷业成功转型液晶薄膜新产业的商业智慧。
技术变革速度超出想象胶卷产业已有150多年历史,最早由柯达开创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前140年,全球胶卷市场销售每年持续增长,到了2002年达到顶峰,随即销售规模掉头快速下滑,距今仅仅10年时间。
乐凯也难逃行业衰落的厄运。
2011年乐凯彩卷销售只有10万卷,而在鼎盛时期的2002年前后,达到5000万卷的销量,现在的销量仅为10年前的千分之二。
一个产业迅速滑向消亡的边缘。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的产业从开始到衰亡MSR 案例M SRCase退期可能大大缩短。
这是乐凯在转型早期遇到的挑战,因为实施转型首先是判断和把握,判断决定了你的决策。
如果判断不准,决策不可能正确。
”2012年1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柯达富士兴衰启示录》,也把柯达衰败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为“的确是因为变革来得太猛”。
转型探索回首乐凯转型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乐凯产业转型的探索期。
“银盐成像胶片不做了,我们做什么呢?”王英茹回忆,“未来乐凯选择什么样的主业,在当时并不能马上就看得出来,需要新的探索,这是乐凯转型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乐凯对转型的新产业探索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与熟知的感光影像成像市场相关,另一个方向与乐凯长期拥有的自有技术相关。
如同派出两支探路的小分队,乐凯的决策者希望小分队能为大部队的转型突围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而从时间上看,2002年前的转型探索大多集中在与影像市场相关的产业方向上,此后乐凯的转型探索更多倾向于与技术相关项目的试验和小规模投资。
王英茹说,“我们的资金实力有限,看不准的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
”上世纪90年代,数码喷墨打印技术兴起,乐凯转型的初次探索,就选择与数码影像密切相关的喷墨打印材料。
王英茹回忆,为此乐凯从外派培养的研究生中选定了一位,攻读的研究方向是喷墨打印材料。
等这位技术人员学成回来,乐凯随即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研制喷墨打印材料。
1996年乐凯在经历了研发、试验阶段后,开始尝试正式涉足喷墨打印材料的生产。
此后,乐凯与一家美国公司合资生产“乐凯”牌数码相机。
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历年销量的变化是一条缓慢的曲线。
”乐凯集团副总经理王英茹随手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白纸,画了一条抛物线给记者看,其中的衰退期在她的笔下被画成一段30度缓慢下降变化的线条。
随后,她画的另一条陡峭近80度直线,标志着近10年来胶卷销量以近乎垂直下落的方式加速衰败。
“整个胶卷行业都没有估计到数字技术发展得这么快。
”王英茹再次指着这两条不同角度的线条说,“胶卷产业的生命周期虽然没有走出传统的生命周期规律,但打破了产业生命周期经典理论,也可以说胶卷产业明显修正了传统生命周期曲线。
”在分析产业生命周期缩短的根本原因时,王英茹的观点是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
她从胶卷产业以不可思议速度衰退的案例中,总结出当今高新技术企业转型的启示是,“技术变革今后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曲线去判断,衰“我们当时的一个想法是,既然今后影像市场数码成为主要技术方向,我们做数码相机,市场的顾客与原来一样,而且我们更理解影像市场。
”王英茹说。
乐凯进军数码相机和一次性相机,这两个项目不再是一个小的试验和投入,尽管具体投资额不详,但当时的乐凯决策层决定大手笔投资数码相机,不能不受到原来胶卷竞争对手柯达和富士的启发。
柯达和富士都挟巨资进入数码相机生产领域,乐凯跟在后面,选择数码相机突围,无可厚非。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乐凯进入数码相机领域有终端市场的优势。
此外,乐凯还与杭州一家公司合资生产3D立体照片,投资规模不大,项目仍然属于影像范畴。
但上述探索的转型项目大多不成功。
管理团队做得很累,而且产品利润率低。
王英茹说,“我们进入到数码相机、立体影像项目上,最后发现没有核心技术,虽然投资了,但效果不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乐凯试图继续在熟悉的影像市场称王,转型的突破点放在数码成像新技术上。
然而几年探索下来,却发现自身始终无法真正掌握新的成像核心技术,比如数码相机的制造技术。
乐凯的确拥有从胶卷胶片市场延续下来的终端优势,但忽略了数码时代成像技术的核心是芯片,是微电子,而不再是传统的化工材料。
柯达、富士能够从胶卷业一步跳跃到数码相机产业,并成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凯也具备同样的能力,可以继续复制柯达、富士的数码相机产业路径。
因为柯达、富士在全球各地拥有庞大的产业链,是两家横跨多个产业的商业帝国,而乐凯只是在银盐成像技术方面具备抗衡柯达、富士的实力,在其他产业上比如数码相机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痛定思痛,乐凯反复追问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到底在哪里?认清自身三大核心技术在迷茫的时候,一批浸淫于市场中的分公司经理、分厂厂长发挥作用,敏锐地捕捉到第三代显示产业爆发前的机会。
2003年的一天,薄膜分厂厂长刘军英在乐凯的所在地河北保定,接待了从远道来拜访的韩国客商。
“我们从中国南方慕名而来,请按照上面的要求提供合格的P ET薄膜样品。
”韩国客商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图纸说。
见多识广的刘军英仔细看了看要求的各项数据,心里为之一震:这是他从未见识过、乐凯也从未生产过的一种新型薄膜。
他转身从一堆样品中找出一张技术指标接近的薄膜,韩国客商接过去仔细察看,摇了摇头,“这个膜不行,不能用。
我们对膜的要求比你们的感光级高。
”但要进一步了解,韩国客商则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新型薄膜的用途。
MSR 案例M SRCase技术的难关一个一个被攻克,专利获得了一大堆,产业化过程也从实验室推进到车间,开始批量生产。
时光走到2005年,乐凯掌门人杜昌焘退休,技术员出身的张建恒出任新掌门,转型的探索阶段宣告结束,产业化推进骤然提速。
上任伊始,张建恒就提出,“一切游离于乐凯核心技术之外的产业探索必须止步”。
何为乐凯的核心技术?乐凯通过此前数年的向外探索和对内拷问自己,认定自身掌握三大核心技术——涂层、成膜、微粒。
与此相应的是,张建恒着手调整乐凯发展战略,此举表明不占优势、做得很累的市场方向转型探索要收缩,甚至停产,而依托三大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将进入大规模投资并量产阶段。
2009年冬天,时任乐凯集团总经理的张建恒在集团会客室接受记者采访,披露2005年作出调整乐凯转型战略的思考。
“之前我们有想法,但没有技术,也做不成(转型)。
到2005年,平板显示市场本身发生一个大的变化,国内消费者开始接受平板电视、平板电脑,带动了平板薄膜需求升温。
而我们的技术准备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开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如果什么都不明白,什么都不懂,我怎么敢投几个亿、十几个亿?”他接着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先做了小试,再做了中试,申请一部分专利。
到2005年(投资平板液晶薄膜的)条件基本上都成熟了,我们必须要作出抉择。
”2005年对于乐凯是个特殊的年份,此时张建恒走马上任有两个背景尤显突出。
一方面,柯达从巅峰跌落,百年传奇的银盐影像神话开始破灭。
乐凯内部人士说,“杜总在位的时候,转型问题还不明显。
而到了2005年张总上任,转型迫在眉睫,再慢一点乐凯就可能是第二个柯达。
”刘军英动用他所有的业务关系,对客商所需要的新样品暗中调查。
从这家韩国客商上下游企业以及国际同行反馈来的信息,刘军英和他的技术人员判断韩国客商所需要的是用于液晶平板显示的薄膜,级别高于乐凯的感光级,是国际上最新型的光学级薄膜。
光学级薄膜比感光级薄膜价格高出许多。
暗查的结果让刘军英莫名兴奋,对于主营胶卷业务正在快速滑坡的乐凯来说,韩国客商的出现让刘军英和乐凯人看到另一个新领域快速增长的绿色希望。
在国际上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的趋势下,彩电、电脑都将采用平板液晶显示器,市场需求量即将出现井喷,而且这种高速增长带来的需求井喷至少可持续5至10年。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仅中国境内对液晶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就达100亿元以上。
在乐凯集团的支持下,刘军英和薄膜厂技术人员投入到对电子光学级薄膜的研制中。
有企业的大锅饭、人情关系、效率不高等等弊端,都有可能继续带进新企业,而效率低、成本高的企业在竞争惨烈的IT行业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乐凯管理层设想,在远离乐凯所在的城市保定之外,新找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建一个新的工厂,招聘当地的员工,没有过往的人情纠葛,便于用市场化制度来严格管理企业。
而使用液晶薄膜的客户大多是集中在苏州附近的台资、韩资和日资公司,于是乐凯把选择P ET薄膜制造基地的目光投向苏州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闻讯向乐凯伸出橄榄枝。
苏州欢迎乐凯来投资,但给予的优惠条件不多。
此时合肥市决意打造中国平板显示基地,以多重组合的优惠条件打动了乐凯:合肥有30多所大学,其中不乏名牌,如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丰富,方便乐凯配置;江苏扬州是全国聚酯切片生产基地,是乐凯制造P ET薄膜的原料供应地,扬州距离合肥比较近,物流成本低,合肥离主要需求市场苏州也仅3个小时车程;合肥对于国务院提出发展中部六省扶持政策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充分用足,对前来投资的外部企业给与充分的优惠。
2006年3月一期投资5亿元的合肥乐凯工业园打下第一根桩。
为了确保合肥液晶薄膜项目的投产成功,集团“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
张建恒把当年集团公司50%的资金投向合肥,为合肥乐凯项目组建起最强大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
其中将薄膜厂厂长刘军英派往合肥乐凯担任总经理,又将汕头公司总经理侯景滨调往合肥乐凯,担任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侯景滨是乐凯集团当时最年轻的中层经理,工作冲劲十足,而刘军英老当益壮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