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落后西方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落后西方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秦统一之后超迈于世界,直至十七世纪,西方人仍在称羡中国,为什么到了近代,中国一落千丈,不仅西方列强在中国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而且东方小日本也来趁火打劫,甚至变本加厉。是中国的兵器不行?我们花巨资买来了。是中国的制造业落后?我们也在努力引进。是中国的科学技术阙如?我们正在虚心学习。是中国的制度腐朽?我们变法维新,变法维新失败,我们用革命来打碎它。这一切我们都做了,中国仍然积弱积贫,内无内政,外无外交,加之军阀混战,兵联祸结,中国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我们再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外来佬似乎也和中国生分,迟迟不肯把真本事亮出来,中国衰败依旧,只能任由日本人在中国的大门内外自由地进进出出。
回忆这段历史是痛楚的,总结这一段历史则又是必要的,找出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这即是对历史的交待,或许还预示出中国未来的路向。
中国近代落后西方的根本原因是迟迟没有实现市场经济,反过来说也一样,西方在近代领先于中国,是因为它们率先进入了市场经济[1]。翻开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就能看到,附丽于中世纪晚期西方独有的自治城市,资本主义这株市场经济之花,得以吸英吮华,含苞待放[2]。在自治城市这块沃土上,资本主义工商业成长迅速,并进而磅薄于全世界。我们已经无数次地说过,商品交换必将产生人们对财富的无限追逐以及人们之间的普遍对立,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更是使商品交换这一看似卑贱的角色成为主角,社会的经济生活日益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侵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商品交换所激发出的财富欲望和社会对立,更加激烈更加普遍。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努力生产,改善经营,扩大市场,革新工艺,进行科技发明,使社会财富得以永不停息的加增;另一方面,它带着资本的原始冲动和野蛮张力,探寻新大陆,开辟新市场,于是它们驱逐美洲原住民,掳掠非洲黑奴,而后把触角伸向亚洲。
当中国的老大帝国遭遇西方的新锐文明时,焉能不败下阵来!中国想靠买几件枪炮来抵御西方,肯定无济于事;自己设厂制造,形同临渴
掘井;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有软件没有硬件怎么能行?我们变法维新,但未悉西方富强究竟,这个法如何变,这个新如何维?那么就建立中华民国吧,却只是换汤不换药,旧疾未除,又添新病;……中国几代改革者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然而却收效甚微。在痛心疾首之余,我们假定,中国当初就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结果将别开生面,少走弯路。
人们会说,历史没有假定。是,那我们就于近取譬吧。先看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其政教文化多取法于中国,近代也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欺凌,在国破家亡之际,日本决定变法改制,奋起直追,它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在我们看来),就是大力发展民营工商业,短短二、三十年,民间殷富,国力大增,1894年的甲午战争大败中国,1904年的日俄战争让俄国人俯首,骎骎然与西方列强比肩。人们也许还会说,中国当时也有发展工商业的举措,怎么没有产生日本那样的效果呢?的确,中国的洋务运动中也有了大力发展工商业的认识(参见前节李鸿章关于发展实业的话),但是李鸿章似乎更看重工商业的发展能增加税赋收入,关键的还在于,洋务派发展工商业的思路最后落脚于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这与日本的发展民营工商业是有天壤之别的[3]。
日本的例子具有普遍性,反观西方列强,哪一个国家的富强不是依靠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有些人故弄玄虚,宣称西方国家富强,是因为西方人生来自由、理性、智慧,并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独立宣言、共和革命作为其实际的例子。其实,仔细翻看历史,所有这一切成就,都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以后才出现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市场经济的副产品。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是绝对正确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这一主要因素,富强之路都将向每一个国家开放,西方国家如此,日本如此,其他国家也不例外。
我们再来看一些后起的国家或地区,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与中国相近的,也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迅速腾飞。人们最熟知的是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这四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经济都有快速的增长,数十年间,人均GDP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里还要特别申明,某些人喜欢强调,实现经济起飞先要实现政治民主,以彰显西方民主政治的优先性和优越性,这又是一谬说,这四个
国家和地区在其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并未实行民主政治,按西方的说法,这些国家的政权至多算威权政府,是带有贬义的,就算有些国家和地区后来实现了民主政治,也只是拜经济发展之赐,这也再一次说明,经济是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这让我们回忆起“五四运动”的先辈们请德、赛二先生来中国以图富强,初衷是好的,但却传错了情,达错了意,成了一厢情愿。
人们或许还有疑惑:真这么灵吗,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能使中国富强?我们还是让中国自己现身说法吧。解放初期的三十年,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大干社会主义,虽然有数次政治运动的延宕,发展经济仍是主流,而且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但是,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只是差强人意,尤其在这一时段的后期,计划经济的弊端暴露无遗。邓小平审时度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争论摸索之后,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自此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飞冲天,至今仍在延续,震惊了世界。
为什么市场经济有这样的伟力,能够让每个国家在富强的道路上迅跑,而计划经济或自然经济却做不到这一点?这回到我们的老话题:商品交换衍生的人们对财富的无限追逐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是有强大的动力作用的。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条件下,虽然也有商品交换的一席之地,但只局限于有限的产品和狭小的范围;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被勉强地保存下来[4],被限制在生活消费品领域,生产资料是不进入商品交换的,且对商品货币关系一直持置疑甚至敌视的态度。而市场经济则不同,它不仅使人们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商品交换,而且让商品货币关系侵入越来越多的领域,更重要的在于,它激发了最大多数人创造财富的热情,在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中使社会财富急剧膨胀,这是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无可比拟的。 我们强调市场经济在创造社会财富引领国家富强中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要否定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在国家富强中的作用,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才是第一位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形态最基本的、最坚实的、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换作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