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10.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10.2.2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如图,当 l1 l2 时,
(1)斜率均存在时:l1 : y k1x b1 ;l2 : y k2x b2
k1
tan1
BC AB
k2
tan2
tan(π 3 )
tan3
AB BC
所以 k1 k2 1.
(2)如直线 l1 的斜率不存在,即1 90 ,则直线 l2 的倾斜
(1)斜率存在时,l1 : y k1x b1 ;l2 : y k2 x b2( b1 b2 )
若 1
平行;
2
0 时,则k1
k2
0,直线
y b1 和直线 y b2
若 1 2 0 时,则 k1 k2 0 ,直线 y k1x b1 和直
线 y k2x b2 平行.
(2)斜率不存在时:l1 : x x1 ,l2 : x x2( x1 x2 ),
2.P(1,0) 是直线 l上一点,且平行于经过 A(3,5) 和 B(2, 7)两点
的直线,求直线 l 的方程.
3.直线 ax y 5 0 与直线 3x 2y c 0平行,判断 a, c
的取值.
10.2.2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如图:l1 l2他们的倾斜角之间满足 1 2 90 ,那么 他们的斜率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解:(1)两条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即两条直线都与 x 轴垂直,
所以 l1 / /l2 .
(2)l2 可化为y
以 l1 / /l2 .
3x 5,有 kl1
kl2
3
且 bl1
1 bl2
5,所
(3)kl1
2 3
kl2
2 3
,所以 l1与l2 相交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
13.10.2020
1
1 斜率存在时两直线平行. y
l1 l2
1
2
O
x
13.10.2020
2
结论1: 如果直线L1,L2的斜截式方程为L1:y=k1x+b1,L2:y=k2x+b2,
那么L1∥L2 k1=k2且b1≠b2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4
5 的条件是
。
13.10.2020
6
2 斜率存在时两直线垂直.
y
l1
l2
2
1
O
甲
y
y
l2 l1
l1
l2
1
2
O
x
x
乙
1 2
O
x
丙
13.10.2020
7
结论2: 如果两直线的斜率为k1, k2,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的充要条件是k1·k2= -1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13.10.2020
9
例5: 求过点A(2,1)且与直线2x+y-10=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 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一般地,由于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互为负 倒数,故可得其方程为Bx-Ay+=0 ,其中待定(直线系)
13.10.2020
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 则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 两直线互相垂直
空间几何的平行与垂直判定
空间几何的平行与垂直判定空间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直线、平面、点等概念的研究。
其中,平行和垂直是空间几何中常见的关系,本文将对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平行的判定方法在空间几何中,平行是指两个线(线段)或两个平面永远不会相交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平行判定方法。
1. 直线的平行判定给定两条直线l1和l2,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且不相交,则可以判定l1与l2平行。
即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且k1≠k2时,则l1和l2平行。
2. 平面的平行判定对于两个平面P1和P2,如果它们的法向量相等或平行,则可以判定P1与P2平行。
二、垂直的判定方法在空间几何中,垂直是指两个线(线段)或两个平面之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垂直判定方法。
1. 直线的垂直判定给定两条直线l1和l2,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倒数且不相交,则可以判定l1与l2垂直。
即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并且k1·k2=-1时,则l1和l2垂直。
2. 平面的垂直判定对于两个平面P1和P2,如果它们的法向量互为倒数且不平行,则可以判定P1与P2垂直。
三、平行与垂直的应用举例平行和垂直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经常被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举例。
1.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交点问题当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无穷多个;而当两条垂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只有一个。
这一性质在导弹拦截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平行四边形是指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它们的特点是相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交于对角线的中点、对角线互相平分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建筑设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垂直投影与三视图在工程绘图中,垂直投影是指将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根据垂直投影可以得到物体的平面图、前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等,这些视图通常用于工程设计、建筑规划等领域。
4. 共线与共面条件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与该平面上的任意一点以及该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共线。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ppt课件
C.垂直
D.重合
3.若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直线l的方程是( C ) A.2x-3y+5=0 B.2x-3y+8=0 C.3x+2y-1=0 D.3x+2y+7=0
根据今天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根据直线方程的特征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呢? 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是哪些? 3.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有哪些?
1.直线l1与l2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CD ) A.若l1∥l2,则斜率k1=k2 B.若斜率k1=k2,则l1∥l2 C.若倾斜角α1=α2,则l1∥l2 D.若l1∥l2,则倾斜角α1=α2
2.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为60°,直线l2经过点A(1, 3),B(-2,-2 3),则 直线l1,l2的位置关系是( A ) A.平行或重合 B.平行
解:(1)由题意知,直线
<m>l1</m>的斜率
<m>k1
=
5−1 −3−2
=
−
45</m>,
直线
<m>l2</m>的斜率
<m>k2
=
−7+3 8−3
=
−
45</m>,
所以直线 <m>l1</m>与直线 <m>l2</m>平行或重合,
又
<mk>BC
=
5− −3 −3−3
=
−
4 3
≠
−
45</m>,所以
所以 <m>l1//l2</m>.
高中数学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三
2.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之和为 10 . 3 的直线l的方程为 解析:设与直线2x+3y+5=0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为 2x+3y+c1=0(c1≠5),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三
二、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条件的应用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点A(3,0),点C(1,3). (导学号51800070)
(1)求AB所在直线的方程; (2)过点C作CD⊥AB于点D,求CD所在直线的方程. 思路分析:已知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利用平行四边 形的有关性质求AB的斜率,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求CD的斜率, 进而求相应直线的方程.
∴AB
即 3x+5y+2=0. ∵点 C(12,6)不在 AB 上 , ∴AB∥CD.
12-2 ∵kAD= 2+4
-4-2 3 12-6 3 =- ,kCD= =- , 6+4 5 2-12 5 3 的方程为 y-2=- (x+4), 5
=
∴kAB· kAD=-1,即 AB⊥AD.
5 , 3
典例导学
∴m=2.
1
∴当 m=2时,l1⊥l2.
1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三
1.已知A(-4,2),B(6,-4),C(12,6),D(2,12),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 (导学号51800069) ①AB∥CD;②AB⊥AD;③AC⊥BD;④AC∥BD. A.1 B.2 C.3 D.4
解析: ∵kAB=
典例导学
即时检测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课件
判断两条不重合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
[跟进训练] 1.已知直线 l1 经过点 A(2,a),B(a-1,3),直线 l2 经过点 C(1, 2),D(-3,a+2). (1)若 l1∥l2,求 a 的值; (2)若 l1⊥l2,求 a 的值.
[解] 设直线 l1,l2 的斜率分别为 k1,k2,若 a=3,则 k1 不存在, k2=-34,则 l1 与 l2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1234
2.直线 2x+y+m=0 和 x+2y+n=0 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确定
C [直线 2x+y+m=0 的斜率 k1=-2,直线 x+2y+n=0 的斜 率为 k2=-12,则 k1≠k2,且 k1k2≠-1.]
1234
3.l1 过点 A(m,1),B(-3,4),l2 过点 C(0,2),D(1,1),且 l1∥l2, 则 m=________.
(2)根据题意,得(k-3)×(-2)-2(k-3)×(4-k)=0, 解得 k=3 或 k=5.经检验,均符合题意. ∴若这两条直线平行,则 k=3 或 k=5.
1.利用斜率研究两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时,要分斜率存在、 不存在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当直线是一般式方程时,也可利用以下结论研究两直线的平 行和垂直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
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l1,l2,倾斜角分别为 α1,α2,斜率存在时
斜率分别为 k1,k2.则对应关系如下:
类型
斜率存在
斜率不存在
前提条件 对应关系
α1=α2≠90° l1∥l2⇔_k_1=__k_2_
α1=α2=90° l1∥l2⇐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
图示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作业
思考题: 如果给你直线上两个点的
坐标,你能求直线的方程吗?
举例
例4、已知A(5,-1),B(1,1),C(2,3)三点,试判 断△ABC的形状.
解 :
k AB
1 (1) 15
1 2
3 1 kBC 2 1 2
k AB • kBC 1
AB BC 即ABC 900
因 此ABC是 直 角 三 角 形.
y
C
B
解 : k AB
1 2
kCD
1 2
yD
3 kBC 2
3 kDA 2
A
k AB kCD , kBC kDA
O
C
x
AB∥CD, BC∥DA
B
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设两条直线l1、l2的 倾斜角分别为α1、 α2( α1、α2≠90°).
y l2
y - y0= 0, 或 y = y0
.y P0x0 , y0
o
x
探究
(2)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90°时, 斜率不存在 这时直线l与y轴平行或重合,那么l的方程就是:
x-x0=0,或x=x0
.y P0 x0 , y0
ox
所以:只要直线的斜率存在,直线就 可以用点斜式方程来表示
练习
1、直线l经过点P(-2,3),且倾斜角α=45°, 求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直线l. 2、已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式y-2=x-1,那么 此直线的斜率是___,倾斜角是_____
k
y2 x2
y1 x1
( x1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题型总结及习题测试含答案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题型总结及习题测试含答案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一、基础知识1.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1)l1∥l2,说明两直线l1与l2的倾斜角相等,当倾斜角都不等于90°时,有k1=k2;当倾斜角都等90°时,斜率都不存在.(2)当k1=k2时,说明两直线l1与l2平行或重合.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当两直线l1与l2斜率都存在时,有k1·k2=-1⇔l1⊥l2;当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也有l1⊥l2.(2)若l1⊥l2,则有k1•k2=-1或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3.如何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时,要注意分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作答.二、典例剖析题型一直线平行问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若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②若l1∥l2,则k1=k2.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④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规律技巧: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考虑特殊情况,如两直线重合,斜率不存在等.一般情况都成立,只有一种特殊情况不成立,则该命题就是假命题. 变式训练1: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斜率为-2的直线平行,则m的值为( )A.-8B.0C.2D.10题型二直线垂直问题例2:已知直线l1的斜率k1= ,直线l2经过点A(3a,-2),B(0,a2+1),且l1⊥l2, 34求实数a 的值.变式训练2:已知四点A(5,3),B(10,6),C(3,-4),D(-6,11).求证:AB ⊥CD. 题型三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例3:已知长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求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规律技巧: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解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易错探究例4: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3,a),B(a-2,3),直线l 2经过点C(2,3),D(-1,a-2),若l 1⊥l 2,求a 的值.错因分析:只有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才有l 1⊥l 2k 1•k 2=-1,本题中直线l 2的斜率存在,而l 1的斜率不一定存在,因此要分l 1的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解答. 正解:三、基础强化训练1.下列命题①如果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②如果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121122:l l ,k k 1.35k ,,53351,53a a k a a a a --==-⊥∴⋅---∴⋅=---=-错解又③如果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垂直;④如果两直线垂直,则它们斜率之积为-1.2.已知点A(1,2),B(m,1),直线AB与直线y=0垂直,则m的值为( )A.2B.1C.0D.-13.以A(5,-1),B(1,1),C(2,3)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以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D.以B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4.已知l1⊥l2,直线l1的倾斜角为45°,则直线l2的倾斜角为( )A.45°B.135°C.-45°D.120°5.经过点P(-2、-1)、Q(3,a)的直线与倾斜角为45°的直线垂直.则a=________.6.试确定m的值,使过点A(2m,2),B(-2,3m)的直线与过点P(1,2),Q(-6,0)的直线(1)平行;(2)垂直.7.已知A(1,5),B(-1,1),C(3,2),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D点的坐标.8.如果下列三点:A(a,2)、B(5,1),C(-4,2a)在同一直线上,试确定常数a的值.9.若三点A(2,2),B(a,0),C(0,4)共线,则a 的值等于____.10. l 1过点A(m,1),B(-3,4),l 2过点C(0,2),D(1,1),且l 1∥l 2,则m=_______.题组练习一、选择题1、直线l 1:ax+y=3;l 2:x+by-c=0,则ab=1是l 1||l 2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两条直线mx+y-n=0和x+my+1=0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A m=1 B m=±1 C ⎩⎨⎧-≠=11n m D ⎩⎨⎧≠-=⎩⎨⎧-≠=1111n m n m 或 3、直线xsin α+ycos α+1=0与xcos α-ysin α+2=0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但不垂直C 相交垂直D 视α的取值而定4、已知P(a,b)与Q(b-1,a+1)(a ≠b-1)是轴对称的两点,那么对称轴方程是A x+y=0B x-y=0C x+y-1=0D x-y+1=05、已知直线mx+4y-2=0与2x-5y+n=0互相垂直,垂足坐标为(1,p),则m-n+p=A 24B 20C 0D -46、由三条直线3x-4y+12=0,4x+3y-9=0,14x-2y-19=0所围成的三角形是 A 锐角不为450的直角三角形 B 顶角不为900的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7、已知△ABC 中,A (2,4),B (-6,-4),C (5,-8),则∠C 等于 A 2740arctanB -2740arctanC +π2740arctan D -π2740arctan8、直线3x+3y+8=0直线xsin α+ycos α+1=0)24(παπ<<的角是A 4πα-B απ-4C 43πα-D απ-45 二、填空题1、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10/3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2、与直线2x-y+4=0的夹角为450,且与这直线的交点恰好在x 轴上的直线方程为_____;3、直线过点A (1,)33且与直线x-y 3=0成600的角,则直线的方程为__ 三、解答题1、直线过P (1,2)且被两条平行直线4x+3y+1=0和4x+3y+6=0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平行与垂直
运动垂直
01
在运动学中,两个运动方向垂直意味着它们的速度向量垂直。
磁场垂直
02
在电磁学中,磁场方向与通电导线垂直时会产生安培力。
重力垂直
03
在重力场中,重力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方向垂直
。
05
特殊情况下的平行与垂直
平面中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线的定义
在平面中,两条线段或直线,如果它们 永不相交,则称这两条线段或直线是平 行的。
平行的性质有哪些?
答案
平行是指在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无限延伸后永不相交 的现象。
答案
平行的性质包括传递性、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 内角互补等。
垂直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
垂直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
垂直的性质有哪些?
答案
垂直是指在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相交 成90度角的现象。
答案
垂直的性质包括点斜式、斜截式、两点 式和截距式等方程形式。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等价命题
0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0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03
垂直的判定方法
一个角为直角时,它所在的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互相垂直。 一个角为锐角时,它所在的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的等价命题
两直线垂直,其中一个角是直角。 两直线垂直,其中一个角是锐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空间中,如果两条线段或直线相交成90 度的角,则称这两条线段或直线是空间垂直 的。
空间平行线的性质
空间垂直线的性质
空间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而且平行 线段长度相等。
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这是一篇有关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文章,篇幅约3000字。
平行与垂直是初中几何中的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决定了是否为平行或垂直。
很多人对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平行或垂直有疑问,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首先,什么是平行。
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即它们的非真公分线永远不会重合,这叫做平行。
具体的判定方法是: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或者其中一条斜率不存在,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其次,什么是垂直。
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互相垂直,不存在公共点,这叫做垂直。
具体的判定方法是: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为-1,那么它们就是垂直的。
上面讲解了平行垂直的判定方法,下面我们来重点介绍一些平行垂直的性质。
首先,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因此,这些直线映射到同一个坐标轴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不变的。
其次,平行直线总是有一条垂线,而垂线的斜率与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1。
此外,垂直直线的垂线总会相交。
垂线的斜率等于垂直直线的斜率的倒数。
最后,对于任意的四边形,如果除了一条对角线之外的其他三边
都相互垂直,那么该四边形就是矩形。
以上就是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当然,几何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概念、定理和证明,在学习之初,从平行与垂直这一基础概念开始,系统地学习几何,对于我们更多地提升几何感知和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①两条直线平行:(ⅰ)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 (ⅱ)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 ②两条直线垂直:(ⅰ)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 (ⅱ)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的斜率为0时,l 1⊥l 2. (2)两条直线的交点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2.几种距离(1)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之间的距离|P 1P 2|=x 2-x 12+y 2-y 12. (2)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3)两条平行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其中C 1≠C 2)间的距离d =|C 1-C 2|A 2+B2.选择题:设a ∈R ,则“a =1”是“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充分性:当a =1时,直线l 1:x +2y -1=0与直线l 2:x +2y +4=0平行; 必要性:当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时有a =-2或1; 所以“a =1”是“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已知点(a,2)(a >0)到直线l :x -y +3=0的距离为1,则a 等于( ) B .2- 2 -1 +1解析 依题意得|a -2+3|1+1=1,解得a =-1+2或a =-1-2,∵a >0,∴a =-1+ 2.已知直线l 1:(3+m )x +4y =5-3m ,l 2:2x +(5+m )y =8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 A .-7 B .-1 C .-1或-7解析 l 1的斜率为-3+m 4,在y 轴上的截距为5-3m 4,l 2的斜率为-25+m ,在y 轴上的截距为85+m .又∵l 1∥l 2,由-3+m 4=-25+m得,m 2+8m +7=0,得m =-1或-7.m =-1时,5-3m 4=85+m =2,l 1与l 2重合,故不符合题意;m =-7时,5-3m 4=132≠85+m =-4,符合题意已知两条直线l 1:(a -1)·x +2y +1=0,l 2:x +ay +3=0平行,则a 等于( ) A .-1 B .2 C .0或-2 D .-1或2解析 若a =0,两直线方程为-x +2y +1=0和x =-3,此时两直线相交,不平行,所以a ≠0.当a ≠0时,若两直线平行,则有a -11=2a ≠13,解得a =-1或a =2,选D.已知点O (0,0),A (0,b ),B (a ,a 3).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 A .b =a 3 B .b =a 3+1aC .(b -a 3)⎝ ⎛⎭⎪⎫b -a 3-1a =0D .|b -a 3|+⎪⎪⎪⎪⎪⎪b -a 3-1a =0解析 若以O 为直角顶点,则B 在x 轴上,则a 必为0,此时O ,B 重合,不符合题意;若∠A =π2,则b =a 3≠0,若∠B =π2,根据垂直关系可知a 2·a 3-b a =-1,所以a (a 3-b )=-1,即b -a 3-1a =0,以上两种情况皆有可能,故只有C 满足条件.已知过点A (m +1,0),B (-5,m )的直线与过点C (-4,3),D (0,5)的直线平行,则m 的值为( ) A .-1 B .-2 C .2 D .1 解析 由题意得:k AB =m -0-5-m +1=m -6-m ,k CD =5-30--4=12.由于AB ∥CD ,即k AB =k CD ,所以m-6-m =12,所以m =-2当0<k <12时,直线l 1:kx -y =k -1与直线l 2:ky -x =2k 的交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 解方程组⎩⎨⎧kx -y =k -1,ky -x =2k 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k k -1,2k -1k -1,因为0<k <12,所以k k -1<0,2k -1k -1>0,故交点在第二象限.若直线l 1:y =k (x -4)与直线l 2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l 2经过定点( )A .(0,4)B .(0,2)C .(-2,4)D .(4,-2)解析 直线l 1:y =k (x -4)经过定点(4,0),其关于点(2,1)对称的点为(0,2),又直线l 1:y =k (x -4)与直线l 2关于点(2,1)对称,故直线l 2经过定点(0,2).从点(2,3)射出的光线沿与向量a =(8,4)平行的直线射到y 轴上,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 +2y -4=0B .2x +y -1=0C .x +6y -16=0D .6x +y -8=0 解析 由直线与向量a =(8,4)平行知:过点(2,3)的直线的斜率k =12,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 -3=12(x -2),其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又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3),所以反射光线过点(-2,3)与(0,2),由两点式知A 正确.填空题:已知a ,b 为正数,且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互相平行,则2a +3b 的最小值为_____解析 由于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互相平行,所以a (b -3)=2b ,即2a +3b=1(a ,b 均为正数),所以2a +3b =(2a +3b )⎝ ⎛⎭⎪⎫2a +3b =13+6⎝ ⎛⎭⎪⎫b a +a b ≥13+6×2b a ·a b =25(当且仅当ba=ab ,即a =b =5时取等号)若直线(3a +2)x +(1-4a )y +8=0与(5a -2)x +(a +4)y -7=0垂直,则a =________ 解析 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3a +2)(5a -2)+(1-4a )(a +4)=0,解得a =0或a =1.已知两直线方程分别为l 1:x +y =1,l 2:ax +2y =0,若l 1⊥l 2,则a =________. 解析 ∵l 1⊥l 2,∴k 1k 2=-1,即a2=-1,解得a =-2.已知直线y =kx +2k +1与直线y =-12x +2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方程组⎩⎨⎧y =kx +2k +1,y =-12x +2,解得⎩⎪⎨⎪⎧x =2-4k2k +1,y =6k +12k +1.(若2k +1=0,即k =-12,则两直线平行),∴交点坐标为⎝⎛⎭⎪⎫2-4k 2k +1,6k +12k +1, 又∵交点位于第一象限,∴⎩⎪⎨⎪⎧2-4k 2k +1>0,6k +12k +1>0,解得-16<k <12.直线l 过点P (-1,2)且到点A (2,3)和点B (-4,5)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 解析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1),即kx -y +k +2=0. 由题意知|2k -3+k +2|k 2+1=|-4k -5+k +2|k 2+1,即|3k -1|=|-3k -3|,∴k =-13.∴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也符合题意.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与直线l 1:3x +2y -6=0和直线l 2:6x +4y -3=0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 l 2:6x +4y -3=0化为3x +2y -32=0,所以l 1与l 2平行,设与l 1,l 2等距离的直线l 的方程为3x +2y +c =0,则:|c +6|=|c +32|,解得c =-154,所以l 的方程为12x +8y -15=0.已知两直线l 1:ax -by +4=0和l 2:(a -1)x +y +b =0,若l 1∥l 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ba -1=0,4a 2+-b 2=|b |a -12+1.解得⎩⎨⎧a =2,b =-2或⎩⎨⎧a =23,b =2经检验,两种情况均符合题意,∴a +b 的值为0或83已知直线l 1:ax +y -1=0,直线l 2:x -y -3=0,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π4,则a =______;若l 1⊥l 2,则a =________;若l 1∥l 2,则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_______ 解析 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π4,则-a =k =tan45°=1,故a =-1;若l 1⊥l 2,则a ×1+1×(-1)=0,故a =1;若l 1∥l 2,则a =-1,l 1:x -y +1=0,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d =|1--3|1+1=2 2.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则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A ′(x ,y ),由已知得⎩⎪⎨⎪⎧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故A ′⎝⎛⎭⎪⎫-3313,413.解答题:已知两直线l 1:x +y sin α-1=0和l 2:2x ·sin α+y +1=0,求α的值,使得: (1)l 1∥l 2; (2)l 1⊥l 2.解 (1)当sin α=0时,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l 2的斜率为0,显然l 1不平行于l 2. 当sin α≠0时,k 1=-1sin α,k 2=-2sin α,要使l 1∥l 2,需-1sin α=-2sin α,即sin α=±22. 所以α=k π±π4,k ∈Z ,此时两直线的斜率相等.故当α=k π±π4,k ∈Z 时,l 1∥l 2.(2)因为A 1A 2+B 1B 2=0是l 1⊥l 2的充要条件,所以2sin α+sin α=0,即sin α=0,所以α=k π,k ∈Z .故当α=k π,k ∈Z 时,l 1⊥l 2.如图,设一直线过点(-1,1),它被两平行直线l 1:x +2y -1=0,l 2:x +2y -3=0所截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l 3:x -y -1=0上,求其方程.解 与l 1、l 2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 +2y -2=0.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2)+λ(x -y -1)=0,即(1+λ)x +(2-λ)y -2-λ=0.又直线过(-1,1),∴(1+λ)(-1)+(2-λ)·1-2-λ=0,解得λ=-13.∴所求直线方程为2x +7y -5=0.正方形的中心为点C (-1,0),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3y -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 点C 到直线x +3y -5=0的距离d =|-1-5|1+9=3105.设与x +3y -5=0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 +3y +m =0(m ≠-5),则点C 到直线x +3y +m =0的距离d =|-1+m |1+9=3105,解得m =-5(舍去)或m =7,所以与x +3y -5=0平行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 +3y +7=0. 设与x +3y -5=0垂直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x -y +n =0,则点C 到直线3x -y +n =0的距离d =|-3+n |1+9=3105,解得n =-3或n =9,所以与x +3y -5=0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3x -y -3=0和3x -y +9=0.已知直线l :2x -3y +1=0,求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 在直线m 上任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设对称点M ′(a ,b ),则⎩⎪⎨⎪⎧2×⎝ ⎛⎭⎪⎫a +22-3×⎝ ⎛⎭⎪⎫b +02+1=0,b -0a -2×23=-1,解得⎩⎪⎨⎪⎧a =613,b =3013,∴M ′⎝ ⎛⎭⎪⎫613,3013.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求与直线3x +4y +1=0平行且过点(1,2)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依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c =0 (c ≠1), 又因为直线过点(1,2),所以3×1+4×2+c =0,解得c =-11.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1=0.求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解 解方程组⎩⎨⎧x -2y +4=0,x +y -2=0,得P (0,2).因为l 3的斜率为34,且l ⊥l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43,由斜截式可知l 的方程为y =-43x +2,即4x +3y -6=0.已知△ABC 的顶点A (5,1),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 -5=0,求直线BC 的方程.解 依题意知:k AC =-2,A (5,1),∴l AC 为2x +y -11=0, 联立l AC 、l CM 得⎩⎨⎧2x +y -11=0,2x -y -5=0,∴C (4,3).设B (x 0,y 0),AB 的中点M 为(x 0+52,y 0+12),代入2x -y -5=0,得2x 0-y 0-1=0,∴⎩⎨⎧2x 0-y 0-1=0,x 0-2y 0-5=0,∴B (-1,-3),∴k BC =65,∴直线BC 的方程为y -3=65(x -4),即6x -5y -9=0.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l 1:2x +y -5=0与l 2:x -2y =0的交点. (1)若点A (5,0)到l 的距离为3,求l 的方程; (2)求点A (5,0)到l 的距离的最大值.解 (1)易知l 不可能为l 2,可设经过两已知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 +y -5)+λ(x -2y )=0,即(2+λ)x +(1-2λ)y -5=0,∵点A (5,0)到l 的距离为3,∴|10+5λ-5|2+λ2+1-2λ2=3,即2λ2-5λ+2=0,∴λ=2,或λ=12,∴l 的方程为x =2或4x -3y -5=0.(2)由⎩⎨⎧2x +y -5=0,x -2y =0,解得交点P (2,1),如图,过P 作任一直线l ,设d 为点A 到l 的距离,则d ≤PA (当l ⊥PA 时等号成立).∴d max =PA =5-22+0-12=10.专项能力提升若点(m ,n )在直线4x +3y -10=0上,则m 2+n 2的最小值是 ( ) A .2 B .2 2 C .4 D .23 解析 因为点(m ,n )在直线4x +3y -10=0上,所以4m +3n -10=0.欲求m 2+n 2的最小值可先求m -02+n -02的最小值,而m -02+n -02表示4m +3n -10=0上的点(m ,n )到原点的距离,如图.当过原点的直线与直线4m +3n -10=0垂直时,原点到点(m ,n )的距离最小为2.所以m 2+n 2的最小值为4.已知直线l :y =12x -1,(1)求点P (3,4)关于l 对称的点Q ; (2)求l 关于点(2,3)对称的直线方程.解 (1)设Q (x 0,y 0),由于PQ ⊥l ,且PQ 中点在l上,有⎩⎪⎨⎪⎧y 0-4x 0-3=-2,y 0+42=12·x 0+32-1,解得⎩⎪⎨⎪⎧x 0=295,y 0=-85,∴Q ⎝ ⎛⎭⎪⎫295,-85.(2)在l 上任取一点,如M (0,-1),则M 关于点(2,3)对称的点为N (4,7).∵当对称点不在直线上时,关于点对称的两直线必平行,∴所求直线过点N 且与l 平行, ∴所求方程为y -7=12(x -4),即为x -2y +10=0.。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当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 两直线互相垂直
l1 l2 k1 k2 1或l1,l2一斜率不存在另一斜率 为0
例题讲解
例5、已知A(-6,0),B(3,6),P(0,3) Q(6,-6),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A
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
练习:
1.已知直线 m1 经过点 A(3,a),B(a-2,3),直线 m2 经过点 M(3, a),N(6,5),若 m1⊥m2,求 a 的值.
错解中忽略了利用斜率间关系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的前提条件: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应对直线 AB 斜率是否 存在进行分类讨论,即分 a-2=3 与 a-2≠3 两种情况讨论.
kDA
3 2
kAB kCD , kBC kDA
AB∥ CD, BC∥ DA
y
D
C
A
O
x
B
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 1】 已知直线 l1 经过点 A(3,a),B(a-1,2),另一条 直线 l2 经过点 C(1,2),D(-2,a+2).若 l1∥l2,求 a 的值.
a 1或a 6
b4 a3
40
,解得
a 1
b
6
,
a 1 35
∴D(-1,6).
A.(3,0)
B.(-3,0)
C.(0,-3)
D.(0,3)
解析 设P(0,y),∴k2=y-1, ∵l1∥l2,∴y-1=2,∴y=3,故选D. 答案 D
8.若点P(a,b)与Q(b-1,a+1)关于直线l对称, 则l的倾斜角为( ). A.135° B.45° C.30° D.60°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通过定义直接判断两条直线是 否平行。
3. 利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等性质定理来判断两条直 线是否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的坐标表示及判定方法
01
02
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设两条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y = k_1x + b_1$ 和 $y = k_2x + b_2$,若它们 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 等且截距不同。
判定方法
03
04
05
1. 通过计算斜率来判断 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如 果斜率相等则两条直线 平行。
2. 通过判断截距是否相 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 平行,如果截距不同则 两条直线平行。
3. 利用垂直于同一直线 的两条直线平行等性质 定理来判断两条直线是 否平行。
03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两条直线垂直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VS
详细描述
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通常是基于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或两直线之 间的距离。而垂直的判定则是基于两直线 之间的角度或利用中点连线长度相等来进 行。这些判定方法为我们解决各种几何问 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对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判定的展望
总结词
随着几何学的发展,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判定将会越来越重要,其应用领 域也将越来越广泛。
定义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判定方法
利用三角尺或量角器测量两条直线的夹角,如果夹角为90度,则两条直线垂 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几何意义及判定方法
几何意义
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相交,且交点处形成的角度为90度,则这两 条直线垂直。
判定方法
利用几何知识,通过证明两条直线交角为90度来证明两条直线垂直。
高中数学-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m 2
2
m 4
,解
24
当l1,l2斜率不存在时,l1与l2的方程分别为x=l1∥l2,此时m=3.
4 5
1 ,x= 2
,显然
故m=-4或m=3为所求.
解法二:因为l1∥l2,则有
(m 2) 4(m- 3) - (m2 - 3m) 2 0,①
(m
2)
(-1)-
4
2
0.②
解式①②,得m=-4或m=3.
两直线平行;当
k1·k2=-1 时,两直线垂直.
2.(1)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
为 Ax+By+λ=0(λ≠C)
.
(2)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
为 Bx-Ay+λ=0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垂直
返回
学点一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分别求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l的方程. (1)过点P(2,-1)且与直线3x-2y-6=0平行; (2)过点P(1,-1)且与直线2x+3y+1=0垂直.
返回
【评析】根据光线的对称性,点A关于l的对称点 A′在反射光线上.
返回
某光线经过点P(2,3)投射在直线x+y+1=0上,反射后经过 点A(1,1),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设P点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Q (x0,y0),因此PQ的中点在直线x+y+1=0上,且PQ所在 直线与直线x+y+1=0垂直,所以
故
2xyx422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STEP 03
应用
在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 中,垂直线是重要的基本 概念,用于确定物体的位 置和方向。
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且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
Part
03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应用
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平行线性质
在几何图形中,平行线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等。 这些性质在证明和解题中具有广泛应用。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 行与垂直ppt课件
• 直线的基本性质 •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应用 • 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位置关系
目录
Part
01
直线的基本性质
直线的定义
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起 点和终点。
直线是连续的,没有中断 。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确定一 条唯一的直线。
直线的表示方法
STEP 01
详细描述
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交;若圆心到 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切;若圆心到直线的距 离大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锥的位置关系
总结词
根据圆锥的轴线与直线的夹角和圆锥的 高,可以判断直线与圆锥的位置关系。
VS
详细描述
若圆锥的轴线与直线平行或重合,且圆锥 的高小于或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则直线 与圆锥相交;若圆锥的轴线与直线垂直, 且圆锥的高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则直线 与圆锥相切;若圆锥的轴线与直线不平行 且不垂直,且圆锥的高大于圆锥的底面半 径,则直线与圆锥相离。
STEP 02
STEP 03
斜截式:y = mx + b (m 为斜率,b为截距)。
一般式:Ax + By + C = 0 (A, B不同时为0)。
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
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数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应用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
一、直线平行公式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且它们的方向相同,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性质两条平行直线的斜率相等,即k1=k2。
其中,k1为第一条直线的斜率,k2为第二条直线的斜率。
3.推导设第一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k1x+b1,第二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k2x+b2。
由于两条直线平行,所以它们的斜率相等,即k1=k2。
将k1=k2代入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中,得到:y=k1x+b1y=k1x+b2将两个方程联立,得到:b1=b2因此,两条平行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且截距相等。
二、垂直公式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条直线相交,且它们的交点的角度为90度,则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2.性质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即k1=-1/k2。
其中,k1为第一条直线的斜率,k2为第二条直线的斜率。
3.推导设第一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k1x+b1,第二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k2x+b2。
两条直线垂直,所以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即k1k2=-1。
将k2=-1/k1代入第二条直线的解析式中,得到:y=-x/k1+b2将两个方程联立,得到:y=k1x+b1y=-x/k1+b2将两个方程联立,解得:k1=-1/k2因此,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三、应用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求解直线的解析式通过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可以快速求解直线的解析式。
只需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得到直线的解析式。
2.求解直线的交点通过直线平行公式和垂直公式,可以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
只需要将两条直线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解它们的交点坐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平行与垂直线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平行与垂直线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平行和垂直线的概念。
平行与垂直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儿童认识空间和图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关于平行和垂直线的基本概念和认识方法。
一、平行线的认识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可以用符号“||”表示。
儿童在认识平行线时,可以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来理解。
1. 直观感受平行线: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平行线。
比如,书桌上的铅笔、直尺和椅子的腿等,它们之间的线段之间是平行的。
通过对这些实物的观察,儿童可以形成对平行线的概念。
2. 实际操作认识平行线: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
例如,可以使用纸张剪成两条长条,然后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它们是否相交。
通过这种实际操作,儿童可以感受到平行线之间不会相交的特点。
二、垂直线的认识垂直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时,两条直线交于90度的角。
垂直线也可以被称为“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
垂直线之间的关系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同样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儿童的认识。
1. 直观感受垂直线:儿童可以观察周围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垂直线。
例如,建筑物中的墙角、纸张的对折线等,它们之间的角是90度的直角。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的观察,儿童可以形成对垂直线的直观感受。
2. 实际操作认识垂直线: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垂直线的认识。
例如,可以使用纸张剪成两条线段,然后将它们放在同一平面上,并通过角度度量工具来测量它们之间的角度是否是90度。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垂直线的特点。
总结起来,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平行线和垂直线是重要的概念。
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儿童可以逐步认识和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
这对于儿童的几何学习和认识空间图形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实例,引导儿童观察环境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儿童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①两条直线平行:(i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i 、12,假设其斜率分别为k i 、k 2,那么有li//l 2?k i = k 2.(ii)当直线l i 、1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1i//12.②两条直线垂直:(i )如果两条直线l i 、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i 、k 2,那么有l i Xl 2?k i k 2=—i.(ii)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的斜率为0时,li,l 2.(2)两条直线的交点直线l i: A i x+B i y+C i = 0, l 2: A 2x+B 2y+C 2= 0,那么l i 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 A i x+ B i y+ C i = 0, ■= Ax+ B 2y+ C 2= 02.几种距离⑴两点 P i (x i, y i ), P 2(x 2, y 2)之间的距离 |P i P 2| = M 取2 — x i 彳 + 力2 — y i ?2. ⑵点P 0(x 0, y 0)到直线l: Ax+ By+ C = 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线Ax+By + C i = 0与Ax+By+C 2=0(其中C/C ?间的距离~=赛福. 选择题:设 aC R,那么 “a=i 〞 是“直线 li :ax+ 2y —1 = 0与直线 l2:x+ (a+i)y+ 4=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充分性:当a=i 时,直线li : x+ 2y —i=0与直线l2: x+ 2y+4 = 0平行; 必要性:当直线li: ax+ 2y —i = 0与直线l 2: x+(a+i)y+ 4= 0平行时有a= — 2或i ; 所以“a=i 〞是“直线li: ax+2y —1=0与直线l 2: x+(a+i)y+4= 0平行〞的充分不必 要条件点(a,2)(a>0)到直线l: x-y+3 = 0的距离为i,那么a 等于()的解.Ax 0+By 0+C|'A 2+ B 2|a- 2+3|解析 依题意得一] ------- =1,解得 a= — 1 + 42或 a= - 1 —42,a>0, a=- 1 + \2.W+i直线11: (3+m)x+ 4y=5 —3m, I2: 2x+ (5+m)y=8平行,那么实数 m 的值为( ).、13 A. —7B. -1C. — 1 或一7D.W33+ m 5- 3m 21I 的斜率为一,在y 轴上的截距为 —T~, l 2的斜率为― --------- ,在y 轴上的截445+m=—4,符合题意两条直线1I : (a —1)x+2y+1=0, b: x+ay+ 3 = 0平行,那么a 等于( )A. — 1B, 2C. 0 或—2D. — 1 或 2解析 假设a = 0,两直线方程为—x+ 2y+1=0和x= —3,此时两直线相交,不平行,所以 a — 1 2 1aw0.当aw0时,假设两直线平行,那么有 ^1=1W3,解得a= —1或a = 2,选D. 1 a 3 点O(0, 0), A(0, b), B(a, a 3).假设AOAB 为直角三角形,那么必有( )A . b=a^B. b= a 3+ aC. (b —a 3)〞—a 3—: i= 0D. |b-a 3|+|b -a 3-1| = 0解析 假设以O 为直角顶点,那么B 在x 轴上,那么a 必为0,止匕时O, B 重合,不符合题意; 假设/A=;, 那么b=a 3w0,假设/B = :,根据垂直关系可知a 2aj = —1,所以a(a 3—b) = —2 2 a 1,即b —a 3—1 = 0,以上两种情况皆有可能,故只有 C 满足条件. a过点A(m+1, 0), B(-5, m)的直线与过点C(-4, 3), D(0, 5)的直线平行,那么 m 的 值为()A. 2B. 2 — 72C. 2-1D. . 2+ 1解析 距为85+ m 又 = 1I // l 2, 3+ m 2 2由一 z — —d, m + 8m+7=0,得1 m — — 1 或一7. 45+mm= — 1 时,5 -3m 8= =5+ m2, 1I 与l 2重合,故不符合题意 m= — 7 时,5-3m 13/ 8A. — 1B. -2C. 2 D, 1m- 0 m 5 - 3 i解析由题意得:k AB= = , k cD= .由于AB//CD, 即k AB—5 — ?m +17 — 6 — m 0 —? — 4?一m 1 一所以 3— = 2",所以m= —26- m 2- 1一当0<k<2时,直线11:kx—y= k—1与直线12:ky—x=2k的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kx- y= k —1, । k 2k_ 1 1解析解方程组彳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一, -------- ,由于0V k<1I ky- x= 2k 卜—1 k— 1)2k 2—1……厂所以——< 0, ——>0,故交点在第二象限.k-1 k-1假设直线11:y= k(x—4)与直线12关于点(2, 1)对称,那么直线12经过定点( )A. (0, 4)B. (0, 2)C. ( — 2, 4)D. (4, -2)解析直线11:y=k(x —4)经过定点(4,0),其关于点(2,1)对称的点为(0,2),又直线11:y= k(x —4)与直线12关于点(2,1)对称,故直线12经过定点(0,2).从点(2, 3)射出的光线沿与向量a=(8, 4)平行的直线射到y轴上,那么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A. x+ 2y —4 = 0 B, 2x+y—1=0 C, x+6y— 16 = 0 D, 6x+ y — 8=01 ............ ...... .解析由直线与向量a= (8,4)平行知:过点(2,3)的直线的斜率k= 2,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 1—3= 2(x- 2),其与y轴的父点坐标为(0,2),又点(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一2,3),所以反射光线过点(一2,3)与(0,2),由两点式知A正确.填空题:a, b 为正数,且直线ax+ by —6 = 0与直线2x+ (b —3)y+5=0互相平行,那么2a+3b 的最小值为 解析 由于直线ax+by —6 = 0与直线2x+(b —3)y+5=0互相平行,所以a(b —3)=2b,即 2 3 2 3 -+r= 1(a, b 均为正数),所以 2a+ 3b=(2a+3b) ;+7 = a b a bb a25(当且仅当g=萨 即a=b=5时取等号) 假设直线(3a+2)x+(1 —4a)y+8=0 与(5a —2)x+ (a + 4)y — 7 = 0 垂直,那么 a=解析 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3a+2)(5a —2) + (1—4a)(a+4)=0,解得2=0或2 = 1. 两直线方程分别为l1: x+ y=1, l2: ax+ 2y= 0,假设l1,l2,那么a=,,2-4k ------- >0, 2k+1直线l 过点P(-1, 2)且到点A(2, 3)和点B(-4, 5)的距离相等,那么直线l 的方程为 解析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2=k(x+ 1),即kx-y+k+2 = 0.13+靖+#13+6*2患=解析.l 1±l2, ..klk2=— 1, 1 - - a- 2 u直线y=kx+ 2k+1与直线y=1 ................ ......................................................... ___-2x+2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那么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y=kx+ 2k+1,解析由方程组1 1(y = 一尹2,解得2-4k6k+ 1直线平行),,交点坐标为必k+1 2k+ 1 2-4kx二 ,6k+1 V=2k+1_ _ 1 … (假设 2k+1=0,即 k= -2,那么两又•••交点位于第一象限,解得一6k+1------ >0,12k+16<k<2.门口 1,即 |3k — 1|=|—3k —3|, . .k= — %31 一. .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2= —a 〔x+ 1〕,即 x+3y — 5 = 0. 3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也符合题意.过点P(0, 1)作直线1,使它被直线11: 2x+ y-8=0和12: 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那么直线1的方程为解析 设11与1的交点为A(a,8-2a),那么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a,2a-6) 在12上,代入12的方程得—a-3(2a-6)+10 = 0,解得a = 4,即点A(4,0)在直线1上,所 以直线1的方程为x+ 4y —4 = 0与直线11: 3x+2y — 6= 0和直线12: 6x+ 4y —3 = 0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3解析12: 6x+4y — 3=0化为3x+2y — ]=0,所以11与12平行,设与11, 12等距离的直线1 3 15的万程为3x+ 2y+c=0,那么:|c+ 6|=|c+]|,解得c=- -,所以1的万程为12x+ 8y-15 =0.两直线1I : ax —by+ 4 = 0和12: (a —1)x+ y+ b=0,假设1I //1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 线的距离相等,那么a+b =[a +b ?a —1 ?= 0,解析 由题意得44 _|b|“a 2+ ?二 b?,?a -1y+18种情况均符合题意,- -a+b 的值为0或33...................... ,… ,一,… ……一,一•兀 一 • 直线1I : ax+ y- 1=0,直线12: x —y —3=0,右直线1I 的倾斜角为'那么a=; 假设1I 112,那么a=;假设1I // 12,那么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解析 假设直线11的倾斜角为*那么一a=k=tan45 = 1,故a= — 1;假设11L2,那么ax 1+1 x (—|1-7-3?|1)=0,故a=1;假设1I //12,那么a= — 1, 1I : x — y+1=0,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d= tV 1 + 1由题意知|2k- 3+ k+2| |-4k- 5+ k+ 2|a = 2, 解得b= 一2经检验,两I b = 2= 2 2.直线l:2x —3y+1=0,点A(—1, —2),那么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11 // 12; (2)11 ±12.解(1)当sin - 0时,直线11的斜率不存在,12的斜率为0, — ― 1 ... ........................ .. 当 sinaw0 时,k 1 = -—, k 2= —2sina,要使 11//12,需一 sin a / /所以a= k :t^, k€Z,此时两直线的斜率相等.故当 后kJ, k€ Z 时,11//12.(2)由于 A 1A 2+ B 1B 2= 0 是 11 X12 的充要条件,所以 2sin a+ sin a= 0,即 sin a= 0,所以 a= k 九, kCZ. 故当 a= k TT , kC Z 时,11X12.如图,设一直线过点(一1,1),它被两平行直线11: x+ 2y —1 = 0, 12: x+ 2y —3=0所截的线 段的中点在直线13: x —y — 1 = 0上,求其方程.解 与11、12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x+2y — 2 = 0.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 — 2)+ Xx —y —1) = 0,即(1 +姒+(2—?y — 2-入=0.又直线过(一 1,1),1 ................. .... ..•.(1+ 2)(—1)+(2— ) 1—2—入 =0,解得 仁—%..••所求直线方程为 2x+7y- 5=0.3正方形的中央为点C(—1,0), 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3y —5 = 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 的方程解析设33 13'解做题 两直线y +2 2—X3=T,, ,一一x+ 1 3A' (x, y),由得?x 一 1 y 一 233—而解得£ L y —13,11: x+ysina —1=0 和 12: 2x sin a+ y+1=0,求a的值,使得:显然11不平行于12.sin2=一 2sin a,即 sin a= iz^. 2| — 1 — 5| 3A /10解 点C 到直线x+3y — 5 = 0的距离d=,—— —1 + 95设与x+ 3y — 5= 0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 3y+ m= 0(m w — 5),|— 1 + m| 3^/10那么点C 到直线x+ 3y+m=0的距离d=—/ --------- = * ,解得m= — 5(舍去)或m=7,A/1 + 95所以与x+ 3y- 5=0平行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3y+ 7 = 0. 设与x+3y — 5= 0垂直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3x —y+n = 0,所以与x+3y — 5=0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 3x-y —3 = 0和3x- y+9 = 0. 直线l: 2x-3y+ 1 = 0,求直线m : 3x-2y —6 = 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的方程 解 在直线m 上任取一点,如M(2,0),那么M(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必在直线m'上•・M '袅[2x — 3y+1 = 0,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那么由S得N(4,3).[3x-2y-6 = 0,又 经过点N(4,3). .•・由两点式得直线 m'的方程为9x-46y+ 102=0. 求与直线3x+ 4y+ 1 = 0平行且过点(1, 2)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依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c= 0 (cw1), 又由于直线过点(1, 2),所以3X1+4X2+c=0,解得c= -11.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 + 4y —11 = 0.求经过两直线l1: x-2y + 4 = 0和l2: x+y —2=0的交点P,且与直线l3: 3x-4y+ 5= 0那么点C 至IJ 直线3x —y+n = 0的距离d = I —3+n| 3月,解得n= — 3或n = 9,2Xa+2-3Xb+0+ 1=0,设对称点M' (a , b),那么L 八b —0 a =13.L a-22X3=T,解得 ? 的30 1b =13垂直的直线l的方程.x- 2y+4 = 0,解解方程组i 得P(0, 2).Ix+ y- 2=0,由于13的斜率为3,且U13,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一4,由斜截式可知1的方程为y= —Q X+ 2,即4x+ 3y—6 = 0. 34ABC的顶点A(5, 1), AB边上的中线CM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 AC边上的高BH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5=0,求直线BC的方程.解依题意知:k AC= —2, A(5, 1), ;1AC为2x+ y- 11 = 0,2x+ y—11 = 0,联立1AC、1CM 得 5 ,C(4, 3).2x— y —5 = 0,X0 + 5 y0 + 1设B(x0, y0), AB 的中点M 为(~下一,—2―),(2x0—y0— 1 = 0,代入2x—y—5= 0,得2x0 —y0—1 = 0, •. S .^(-1, —3),1x0- 2y0- 5= 0,6 6;k BC = 5,「.直线BC 的万程为y—3=5(x —4),即6x—5y —9 = 0.直线1经过直线11:2x+ y- 5=0与12:x —2y=0的交点.⑴假设点A(5, 0)到1的距离为3,求1的方程;(2)求点A(5, 0)到1的距离的最大值.解(1)易知1不可能为12,可设经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 y-5)+ Xx-2y) =0,即(2+ ;)x+(1 —22)y—5 = 0,|10+ 5 b 5|•・•点A(5,0)到1的距离为3,二3,-?2+产+力―2产2 1即2攵—5计2 = 0,「•仁2,或仁2, ..1的万程为x= 2或4x— 3y —5 = 0.2x+ y — 5 = 0,⑵由i 解得交点P(2,1),如图,过P作任一直线l,设d为点A到l的距离,x- 2y=0,那么d& PA(当l,PA时等号成立).•・ dmax= PA={巧-2(+ R-11=回.专项水平提升假设点(m, n)在直线4x+ 3y—10=0上,那么m2+n2的最小值是( )A. 2B. 2或C. 4D. 273解析由于点(m, n)在直线4x+ 3y—10=0上,所以4m+3n—10= 0.欲求m2+n2的最小值可先求d,m—07+m―0y的最小值,而■[,加―0*+ ?n —0,?2表示4m+ 3n—10=0上的点(m, n)到原点的距离,如图.当过原点的直线与直线4m+3n—10= 0 垂直时,原点到点(m, n)的距离最小为2.所以m2+n2的最小值为4.直线l: y= 1x-1,⑴求点P(3,4)关于l对称的点Q;⑵求l关于点(2,3)对称的直线方程.r y0 —4I ^=-2,x.一3 一1解(1)设Q(x°, y°),由于PQ±l,且PQ中点在l上,有? 解得y0 + 4 1 x0+ 3-2- = 2 2—— 1,29 x0= 5, y0=-5,⑵在l上任取一点,如M(0, —1),那么M关于点(2,3)对称的点为N(4,7).二.当对称点不在直线上时,关于点对称的两直线必平行, 「•所求直线过点N且与l平行,_ _____ ___ _ 1 …所求万程为y—7 = 2〔x —4〕,即为x-2y+10=0.。
相交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相交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相交、平行和垂直是描述直线和平面之间关系的基本概念。
1.相交(Intersecting):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公共点,则称它们相交。
这意味着它们不完全重合,但有部分重合。
相交的直线或平面可以在一个点、一条直线、或形成更复杂的交叉形状。
2.平行(Parallel):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如果在无穷远处延伸,永远不相交,那么它们被称为平行。
平行直线在几何图形中永远保持相同的距离,而平行平面之间也保持相同的距离。
3.垂直(Perpendicular):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如果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则它们被称为垂直。
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形成一个直角。
垂直关系表示为⊥符号。
总结:
相交: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点,但不完全重合。
平行:无穷远处延伸,永远不相交。
垂直:相交并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
这些概念在解决几何问题和描述空间关系时非常重要,为几何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因分析:只有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 才有 错因分析 只有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才有 只有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 l1⊥l2k1•k2=-1,本题中直线 2的斜率存在 而l1的斜率不 本题中直线l 本题中直线 的斜率存在,而 一定存在,因此要分 的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解答. 一定存在 因此要分l1的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解答 因此要分
1.下列命题 下列命题 则它们平行; ①如果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如果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斜率相等 则它们平行 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②如果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如果两直线平行 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则它们垂直; ③如果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垂直 如果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则它们垂直 则它们斜率之积为-1. ④如果两直线垂直,则它们斜率之积为 如果两直线垂直 则它们斜率之积为 其中正确的为( 其中正确的为 A.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C.②④ ②④ ) B.①③ ①③ D.以上全错 以上全错
规律技巧: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解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规律技巧 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解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解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变式训练3 :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为A(2, 2 + 2 2), B(−2, 2), C (0, 2 − 2 2), D(4, 2), 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
2 −1
1 − (−1) 1 =− 1− 5 2
,
=2,
∴kAB·kBC=-1. ∴AB⊥BC.故△ABC是以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 故 是以B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是以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答案:D 答案
5.已知 1⊥l2,直线 1的倾斜角为45°,则直线 已知l 直线l 的倾斜角为 ° 则直线 已知 直线 l2的倾斜角为( 的倾斜角为 A.45° ° C.-45° ° ) B.135° ° D.120° °
2 2 解 : k AB = , kBC = − 2, kCD = , kAD = − 2. 2 2 ∴ k AB = k CD , k BC = k AD ,∴ AB//CD, BC//A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 又k AB k BC = ( − 2 ) = −1,∴ AB ⊥ BC. 2 ∴四边形ABCD为矩形.
答案:A 答案
4.以A(5,-1),B(1,1),C(2,3)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以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C.以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以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D.以B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以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k 解析 AB= kBC= 3 − 1
易错探究
已知直线l 例4:已知直线 1经过点 已知直线 经过点A(3,a),B(a-2,3),直 直 经过点C(2,3),D(-1,a-2),若l1⊥l2,求a 线l2经过点 若 求 的值. 的值
3− a a −5 错解 : l1 ⊥ l2 ,∴ k1 k 2 = −1.又k1 = Q , k2 = , a −5 −3 3− a a −5 ∴ = −1, a − 5 −3
,l2经过点 经过点A(1,1),B(0,-
);
(2)l1的倾斜角为 °,l2经过点 的倾斜角为45° 经过点P(-2,-1),Q(3,-5); (3)l1经过点 经过点M(1,0),N(4,-5),l2经过点 经过点R(-6,0),S(-1,3).
A.(1)(2) C.(2)(3)
B.(1)(3) D.(1)(2)(3)
解析:由 解析 由l1⊥l2及k1=tan45°=1,知l2的斜率 ° 知 k2=-1,∴l2的倾斜角为135°. ∴ 的倾斜角为 ° 答案:B 答案
6.满足下列条件的 1与l2,其中 1⊥l2的是 满足下列条件的l 其中l 的是( 满足下列条件的 其中 (1)l1的斜率为 的斜率为2 3
)
1 2
变式训练2: 变式训练 已知四点A(5,3),B(10,6),C(3,-4),D(-6,11). 已知四点 求证:AB⊥CD. ⊥ 求证
6−3 3 11 − (−4) 5 证明 :由斜率公式, 得k AB = = .kCD = =− . 10 − 5 5 −6 − 3 3 则有k AB k CD = −1, 所以AB ⊥ CD.
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1)当两直线 1与l2斜率都存在时 有 当两直线l 斜率都存在时,有 当两直线 k1·k2=-1⇔l1⊥l2;当一条直线斜率为 当一条直线斜率为0, ⇔ 当一条直线斜率为 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也有 1⊥l2. 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也有l 也有 (2)若l1⊥l2,则有 1•k2=-1或一条直线斜 若 则有k 则有 或一条直线斜 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 率不存在 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 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
提问: 提问
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 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 不重合 关系有哪几种? 关系有哪几种?
平行
相交
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相等, 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相等, 倾斜角相等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y y
α
0
α
x 0 x
倾斜角:α 倾斜角
y
倾斜角:00 倾斜角
解析:当 两直线平行或重合,所以 解析 当k1=k2时,两直线平行或重合 所以①不成立 两直线平行或重合 所以①不成立. 斜率可能不存在,所以不成立 在②中,斜率可能不存在 所以不成立 斜率可能不存在 所以不成立. 而直线也可能重合,所以不成立 在④中,而直线也可能重合 所以不成立 而直线也可能重合 所以不成立. 因此,只有③正确 因此 只有③正确. 只有 答案:A 答案 规律技巧: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 一定要考虑特殊情况 规律技巧 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考虑特殊情况 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 一定要考虑特殊情况, 如两直线重合,斜率不存在等 一般情况都成立 如两直线重合 斜率不存在等.一般情况都成立 只有一种特殊 斜率不存在等 一般情况都成立,只有一种特殊 情况不成立,则该命题就是假命题 情况不成立 则该命题就是假命题. 则该命题就是假命题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 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 平行,即
L1 // L2 ⇔ k1 = k 2 (两直线有斜率)
2.k1和k2都存在情况下的垂直 y
l2
l1
α1
O
α
2
x
k 2 = tan α 2 = tan(90 + α1 )
0
1 1 =− =− ⇒ k1 • k 2 = −1 tan α1 k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②若l1∥l2,则k1=k2. 则
)
则两直线平行. ①若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若两条直线斜率相等 则两直线平行 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 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另一 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 条直线的斜率存在 则两直线相交. 则两直线相交 则两直线平行. ④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 则两直线平行 A.1个 个 C.3个 个 B.2个 个 D.4个 个
3.若直线l经过点(a − 2, −1)和 ( −a − 2, 1) , 且与经过点 2 ( −2, 1) , 斜率为 − 的直线垂直, 则实数a的值是 ( ) 3 2 3 2 3 A. − B. − C. D. 3 2 3 2 1 − (−1) 1 解析 : 直线l的斜率为 =− , −a − 2 − (a − 2) a 1 2 2 依题意得 − (− ) = −1,∴ a = − . a 3 3
2 3 (1)k1 = − , k 2 = ⇒ k1k 2 = −1 3 2 ⇒ l1 ⊥ l2
4 k1 = tan 45 = 1, k 2 = − 5
0
答案:B 答案
7.经过点 经过点P(-2、-1)、Q(3,a)的直线与倾斜 经过点 、 、 的直线与倾斜
-6 角为45°的直线垂直 则 角为 °的直线垂直.则a=________.
a 2 + 1 − (−2) a2 + 3 解 : 设直线l2的斜率为k 2 , 则k 2 = =− . 0 − 3a 3a 3 3 a2 + 3 Q l1 ⊥ l2 , 且k1 = ,∴ k1 k 2 = −1,∴ × = 1, 4 4 3a
即a2-4a+3=0, 解得a=1或a=3. 解得 或
答案:B 答案
2.已知点 已知点A(1,2),B(m,1),直线 与直线 直线AB与直线 已知点 直线 y=0垂直 则m的值为 垂直,则 的值为 的值为( 垂直 A.2 C.0 ∴m=1. 答案:B 答案 B.1 D.-1 )
解析:由题意知直线 垂直 斜率不存在, 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AB垂直 轴,斜率不存在 由题意知直线 垂直x轴 斜率不存在
5−a 正解:由题意知直线 2的斜率k2= 正解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 存在, 存在 由题意知直线 3 3 − a 不存在时 的斜率k 不存在时,a=5,此时 2=0, 此时k 当l1的斜率 1= 此时
∴l1⊥l2. ∴
3− a 5− a × a −5 3
a −5
的斜率存在时,由 当l1的斜率存在时 由l1⊥l2⇒k1•k2=-1, =-1,解得 解得a=0, 解得 综上知,a的值为 或 综上知 的值为5或0. 的值为
2 : k PQ = . 7 3m − 2 k AB = . −2 − 2m (1) Q AB / /PQ.∴ k PQ = k AB 3m − 2 2 2 ∴ = ,⇒ m = . 5 −2 − 2 m 7
( 2 ) AB ⊥ PQ ⇒ k pQ k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