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鉴赏《一江春水向东流》
简析电影_一江春水向东流_中男性形象的深层变化
大 众 文 艺大76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10月。
这是一部由联华影艺社与昆仑公司出品发行、蔡楚生与郑君里合作编导、汇聚了多位著名影星的现实主义力作。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诞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一江春水向东流》在饱受赞誉的同时,也一直受到有关具体问题的质疑甚至否定,比如人物性格发展的现实依据、主题的现实意义等。
而且提出批评的人中,不乏洪深、田汉这样权威性的影剧大家。
时代的进步使得爱国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都获得了新的内涵。
当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便能透过那些被诟病的地方读出一种深刻的民族危机感。
在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中,对现实的批判源于对现实的不满。
这种不满在人的心理上反映为两方面:其一,现实与人之间的供需失衡;其二,人因为这种失衡而导致对未来的不确定。
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便会使人产生对今后自身生存的危机感。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通过爱国知识分子张忠良的转变以及他身边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将个体的“人”扩大到整个民族,深刻的传达了编导对于整个民族生存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的危机感。
首先确定一个事实:张忠良的“转变”可以用另一个明确的词汇形容:堕落。
张忠良的“抗战——上进——腐化——挣扎——堕落”构成了整部影片情节架构的主干,而这种男性形象的转变也正是自影片公映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地方。
正如田汉所说:“张忠良的堕落,他的性格破裂是不太有根据的。
[1]”但是脱离左翼文艺思潮某些偏颇的主张,从文本出发深层剖析张忠良的人物性格,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这个“抗战英雄”堕落的心理依据: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与矛盾。
1.生命本体的软弱与无奈正是因为暴露出了生命的软弱以及人们面对求生欲望时的无奈,影片在情节发展上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描写张忠良作为抗战救援队员支援前线的时候,影片对他的抗战形象虽有提及,但并未着力将他塑造为“坚定的抗日战士”。
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
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范文1:关于《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描绘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景,寓意着白居易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的执著追求。
在诗歌的第一句话中,白居易写道:“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句诗意味着这条江河永无止境的向东流去,水滚滚不息,似乎就是要表达白居易对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执著和坚持。
在诗歌中,作者又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话意味着时间的无情,白居易也好像在暗示自己:时间虽然无情,但他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像春水一样向前流去。
而在最后几句诗中,“但持双桨速归舟,径向青山深处去”,作者好像在鼓励自己和读者,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心静如水一般安然地流淌。
总之,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的追求和向往,重在强调人生的路程,追求理想的过程,并勉励人们坚定自己的信仰,迎难而上,像一江春水一般向前奔涌。
重点分析: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从字里行间描绘出诗人的思维和内心,同时引导读者领悟诗词的深层含义。
用词方面,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
范文2:《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义白居易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篇意蕴深远、饱含哲思的唐诗。
诗歌的开篇,灵感来源于长江,一条蜿蜒不尽的江河,传达着白居易对成功的渴望和坚定的信仰。
他写道:“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句话寄托了白居易对命运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在何中面对困难时也能像江水一样顺畅前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时间抹平了所有的一切,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天空般短暂,而所有人都只能沿时间的轨迹前行,而诗人用“春水”比喻人生,诠释了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艰辛和不易。
在最后一句中,“径向青山深处去”,白居易为自己的人生信仰贴上了一颗厚重的印记。
他呼吁人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勇敢地向前迈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人生追求的一次高度总结,其深刻的思想含义和文学意义都不容小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诗翻译赏
析及作者出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
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通:阑)
1全文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
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幺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幺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幺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
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
简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物性格
简析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人物的性格摘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10月,通过人物性格监视出下层的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后方的奸商政客却大发国难财,奢侈成风,腐化堕落。
当时的报纸曾揭露:/面对着生活贫困的状态,我们居然还能看到上层分子的任意挥霍,大兴土木,高官厚禄,恬不知耻。
关键字:人物性格抗战纸醉金迷爱国情操正文: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10月。
这是一部由联华影艺社与昆仑公司出品发行、蔡楚生与郑君里合。
作编导、汇聚了多位著名影星的现实主义力作。
这部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通过人物的悲剧命运传达了侵略战争、纸醉金迷、落后观念给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造成的危机。
围绕着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等人物性格的描写,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将人性在这种生存困境置于战乱中来反映,从而更具深刻性。
在影片中张忠良人物性格变化来突出影片的起伏。
上海某沙厂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爱并结为连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忠良因参加救护队而离开了上海,素芬则带着婆婆和孩子回到了乡下。
在忠民和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突出张忠良对爱情的忠诚、爱国情操。
而张忠良则在抗日运动中历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来几经辗转,来到了重庆,可是到重庆后迎接这位抗战英雄的是无依无靠和无边的陌生,为生活所迫,忠良投靠了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为交际花的王丽珍很快在其干爹的公司为张忠良安排了一份工作。
刚开始,张忠良很是不适应,也做出:“这儿没有一点抗战的气氛”的反抗。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他适应不了这里的碌碌无为,更看不惯这里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我们以为一个一身浩然之气的抗战英雄会愤然离开这个环境,会逃离这样的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
可是我们错了,张忠良很快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原来一个人走向伟大很艰难,走向堕落却如此简单。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
浅评《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李煜在经历了宋军破城,被俘至汴京后,在感怀故国之际,作出了这首令人愁肠寸断的虞美人。
而这部史诗级别的抗战题材现实主义巨作,将一首亡国之词作为本片的片名,我相信这绝不是巧合,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鞭挞中国国民丧失的人性与良知,在呼唤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醒中国将要有亡国之危!本片中共出现了三条线索,两条明线分别是素芬母子与婆婆的悲惨遭遇,以及张忠良的腐化;另一条暗线则是弟弟忠民参加游击抗日救亡的决定。
虽然本片中人物出现较多,关系错综复杂,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但由于这三条线索时而平行,时而重叠,时而交叉,所以故事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楚,让观众能静下心来,进入导演苦心营造的三个小时的救国之旅,与剧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感受恢弘巨制的非凡魅力。
在这里,我主要想就剧中男主人公的腐化过程以及本片中高明的意境文化做一探讨。
张忠良最初是一位忠良义士,在耳闻东北三省沦陷后积极地募捐物资支援前线,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初期,参与救护队,从上海奔波辗转汉口、重庆,是国民党体制下的抗战英雄。
他与纱厂女工素芬彼此恩爱,结为连理,并于1937七七事变那一年产下一子,为教导儿子唯有抗战才能生存特取名抗生。
但随着战争进一步爆发,忠良离开上海前往武汉,途中被俘虏,从日军手中逃脱出来后辗转到重庆,却因为证件丢失被国民党置之不理,不能够再回到救护队,从此沦为乞民,不得已求助于在重庆家大业深的王丽珍。
忠良被同化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挣扎与矛盾中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他对王丽珍上等人生活的神秘充满兴趣,另一方面,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又在左右着他。
他与同事老龚喝酒,感慨地说“我早已经就是一个活死人了……我总觉得有一个东西要来征服我,比鬼子还厉害,我有点儿抵抗不住……包括这里的一切,全要想把我踩在脚底下……我不怕,我还年轻,我没有活够,我还要活下去……你瞧着,也许有一天,我会变得连我自己也不认识我是谁了……”这一段酒后的真言,是张忠良的自省,也是他开始被彻底腐蚀的开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诗作,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若虚对春天、对思念故乡的独特感受。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无法忘怀的春天之思念,让我们不禁感受到每一个春天都有着若虚的情感投射。
早在唐朝,春天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情感。
在春天,大地上一片芳香,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春风十里的爱意袭人而来,让人满怀激动的心情。
对唐朝的诗人来说,春天有着独特的意义,他们用唯美的语言来写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张若虚的这首诗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能说明了这一点。
诗中张若虚表达了对春天、对故乡及其思念的独特感受,将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他描绘了自然界对春天的流露,百花盛开,柳絮飘飞,河水潺潺地向东流,而他的心也随着春水的流动而飘荡,心神俱宁,神游物外。
随着诗中的情景进入若虚的心里,他不由自主地追问道:「问君能有几多愁?」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若虚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他把所有的思念和渴望都寄托在春天里,却又无能为力,只得抛却百愁,再次投入无垠的春色之中,直感到思念难抑,若虚痴痴地望着远方,他似乎可以看到春天的奇妙景象,他将春天升华为一种美好的思念,心灵中充满着期待与憧憬。
若虚的这首诗作不仅唱出了对春天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人感伤无限。
他把春天与心灵的渴望联系起来,描写了他心中对春天的期待与憧憬,这让我们不禁地联想到唐朝人们仰视着大自然天地,目光放得真切远大。
唐朝诗人们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抒发对春天的思念,把春天写成了一种情绪的象征。
他们的诗作,犹如一江春水,香浓而深沉,洋溢着唐朝诗人们的热爱、思念与渴望,让后代读者追忆、回味,这种追忆也让当下的我们得到一种若虚式的慰藉。
诗人们把心灵的情感投射到大自然中,所以我们每到春天,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更是要从中感受诗人们对春天的思念,来获受一种慰藉。
影评范文赏析:《一江春水向东流》
影评范文赏析:《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又云: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战争所编织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战争的伤痕无法抹去,正义与否,伤害的都是人类自己,废墟可以重建成大厦,人却很难走出战争的阴霾。
中外影史表现战争,手段很多,比如真实的纪实场面再现战争的残酷的场面,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血战台儿庄》,又比如反思战争的非人道以及对人的异化,比如《猎鹿人》,或者以战争为时代背景,表现战争对美好的事物的破坏,比如《第四十一》。
《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用太多镜头去展现战争场面,也并没有采用单一的方法去反映动乱的中国社会,电影的主题是复杂深刻的。
影片以家庭浓缩社会的变化,以家庭为基准的个人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影片的线索有三条:第一条是素芬及其母子三人在上海沦陷区的艰苦谋生,第二条是张忠良由一个抗日的热血青年转变成混迹于官僚阶级的腐败青年,第三条线索比较隐蔽忠良弟弟的向上的革命游击生活。
国难临头,张忠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抗日救援队,赴国难,家庭让位于社会责任。
逃脱日寇的抓捕后,张忠良来到后方重庆,开始了蜕变。
在官僚大染缸中,张忠良由不适应变成习惯,再变为一个老手。
前方炮声轰隆,后方醉生梦死。
自然中勾勒除了社会腐败的现状,达到批判的效果。
素芬是传统的中国女性,勤劳,善良,贤惠,一人支撑整个家庭,面对变心的丈夫选择了跳河,以死亡验证誓言的虚假。
不禁让人想起了诗经中的一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第三条线索的作用其实很有导演的意图:导演实在用这条线索,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指出一条道路。
就象素芬跳水之前的那一句话一样:抗儿,长大以后,要学叔叔,不要学爸爸!这其实是导演借助素芬来为人们交待出路,表面上没有结局的电影实际上已经隐藏着结局,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鞭挞现实的。
古典的美学意境是这个时代电影的一个民族特色,在两人结婚到生育时,影片以一对枕头,一双绣花鞋,窗外的梅花,与开满果实的梨树的相互衔接的镜头,含蓄的表现。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鉴赏安安静静三小时把《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完,其间两次感人情节:一是日本投降,看到他们祖孙三代喜极而泣,想到那时候战乱的苦,我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泪;再就是相认之后,奶奶在公馆痛诉八年离乱之苦,素芬临死前最后看了抗儿一眼,到最后奶奶那一段强有力的惊世之叹时,感触之深啊……这真的称得上是史诗,绝好的片。
大时代的悲剧用小家庭的变迁来映射,尤其在后集中,素芬吃苦与忠良变心两条线索同时展开,这其中的酸楚与讽刺,当年影院里吃过离乱之苦的上海人自知。
“我早已经就是一个活死人了……我总觉得有一个东西要来征服我,比鬼子还厉害,我有点儿抵抗不住……包括这里的一切,全要想把我踩在脚底下……我不怕,我还年轻,我没有活够,我还要活下去……你瞧着,也许有一天,我会变得连我自己也不认识我是谁了……”这一段酒后的真言,是张忠良的自省,也是他开始被彻底腐蚀的开端。
当那封还没被读过就被撕碎的信随江水东流的时候,他已经不想回头,也无法回头了。
通篇看下来,还是觉得素芬在收容所帮忙的时候最美,素朴的衣着火热的心肠,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美,在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看素芬领着老人孩子在上海艰难过活,总想起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子,想起《半生缘》里曼桢从医院逃出来后那段同样艰苦的岁月。
时代是仓促的,大背景这样兵荒马乱,小儿女的生活又怎么可能不令人心碎。
世界划为两界,一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冷是暖人人自知。
真是部绝好的电影,比那些无病呻吟动不动生生死死情情爱爱的片好过万倍。
《一江春水向东流》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鸿篇巨制,也是毫不夸张的影片中三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
这部影片最后让素芬自尽前给儿子留下了“不要学爸爸要学叔叔”的遗言。
这一简短的话语,大大地深化了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的结果。
《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式影片,它拍成上映后,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
《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品分析
《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品分析还记得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类似的老国产电影总会立刻调台,我总认为国产电影的情节十分老套。
然而这次在课上看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竟然被它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
在课后又找到了这部60多年前的电影,将它仔细看完。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讲述的是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
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
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
没多久,素芬和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
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
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
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
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忠良找了份工作。
渐渐地,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
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
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
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
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
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
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
后素芬收到忠民的来信,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
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
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在这部影片中,每位人物的塑造都十分的深刻,形象。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一部分前言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史书中有些记载,民间流传更多一些。
但这些记载和流传大都零零碎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多把李煜说成是一个耽溺女色的昏君。
对于小周后,也只局限于说她如何美丽,如何受到专宠,对李煜和小周后的内心世界却很少涉及。
久而久之,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李煜与陈后主差不多,小周后也成了“楼头张丽华”的翻版。
实际上,李煜是一个多才多艺,内在情感十分丰富的人,南唐的灭亡是当时大势使然,绝不是李煜一人所能抗拒的。
把所有的亡国都说成是昏君误国,恐怕有悖史实。
徐铉入宋后奉宋太宗之命撰写《江南录》时,对南唐的亡国,并没有写李煜有多大过错,只以历数存亡论之,这种评论得到当时朝野的认可。
小周后入宫时年龄很小,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被李煜这个大才子深深吸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因为她年幼,十分清纯,李煜才对她倍加珍爱。
这种超越世俗的男女之爱,使两个人不论何时,都不改变初衷,生生死死,都为了一个“情”字。
为了把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完完整整地展示给读者,我仔细研读了相关史籍,完成了这部名符其实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编写过程中,我把李、周的爱情故事放在历史真实的大背景下,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一种十分悲怆的爱情,没有历史的依托,就不可能真实感人。
尽管亡国之后二人还都曾心存奢望,盼着有一天能重新聚首,过上普通夫妻的恩爱生活,但封建社会的专制,使他们的梦想终被击碎,他们所能选择的,只有为情而死。
这个故事向人们表明:纵然是身为帝王的李煜,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国家,那就连心爱的妻子也无力保全。
书中还出现了一个大彻禅师,姓周名宗,此人是大、小周后之父。
为了凸显人世间各种情与爱,我把他写成了一个看破红尘的老人。
然而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真正看破红尘的人并不存在,所以当他得知自己的女儿被毒杀之后,抑制不住对女儿的思念,最后也死在女儿的坟前。
这种爱是父女之间的爱,它虽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男女之爱,但作为辅线,以此来烘托李煜与漪漪的情爱,就使“情”的内涵更加丰富。
2018鉴赏《一江春水向东流》
鉴赏《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蔡楚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不朽的史诗性巨作。
这部影片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曾创下连续三月盛况不衰、观众多达80万人次的佳绩,稳居解放前国产影片卖座的榜首,因其现实主义精神、别致的民族化风格而感召着一代代的观众,艺术魅力日久弥新。
这部长达190分钟的影片,通过张忠良一家的聚散离合,涵盖了中国社会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年抗战以及“惨胜”后一共长达10年的历史变迁,背景辽阔,人物庞杂,在导演别具匠心地经营之下,显得脉络清晰,张弛有力。
从时代主题、情节结构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为切入点来关照此片,不得不赞叹其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典范之作。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出品,如迅雷划破了笼罩影坛的阴霾,打破了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电影事业进行垄断并扼杀进步电影的企图,以革命现实主义的态度呼应着时代主题。
素芬一家在抗战中颠沛流离,“惨胜”之后却陷入了更大的困顿,受尽凌辱而走上了绝路,而以何文艳、王丽珍、庞浩公、张忠良之流为代表的民族败类却在战后节节高升,春风得意。
在片尾,导演以隐晦的手法安排了张忠民充满希望的来信和一身解放区装束的照片。
正是通过不同人物的身世遭遇,紧扣时代脉搏和人民的心律,影片将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真实地展现出来.导演以激昂澎湃的政治热情表达了对劳苦民众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反动势力无耻行径的无情揭露以及对于光明生活的展望。
蔡楚生曾经的创作意图只是“对这个社会提供一个备忘录而已”,在实际创作中,他用对比的手法隐晦表达王素芬一家的悲剧根源不在于张忠良的变节,而在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整体作用,同时,“天亮前后”这一题名所含的不尽之意就是“惨胜,,后只是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是光明必然会来临。
并进一步暗示了解决民族危机和时代危机的出路在于解放区,那里聚集着“张忠民”们,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在为胜利而奋斗,他们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人们的印象中,江河是延绵绵不绝、蓄势待发的巨龙,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河的水源来自于山脉腹地的积蓄,犹如人的精力和才华,若不付诸行动,就缺少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可能。
江河的源头是山泉溪涧,它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就像人的成长历程,从温暖的家庭中汲取营养,积累智慧与阅历,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江河发源于高山深谷,奔涌而下,才能在宽广的平原上展现其雄浑奔腾的气势。
而人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奋发向前,才能在社会中扬帆远航,实现个人的价值。
江河所经之地,无不留下浩渺壮丽的自然景观。
江水奔腾不息,激起层层水花,泛起千层涟漪。
而人的成长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跋山涉水,面对困难与挑战,勇往直前。
正是在这种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人们磨砺出坚韧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江河汇聚众多的水流,形成壮阔的河流,奔赴大海。
就像人的成长,需要与人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中积累智慧,结交朋友,形成强大的团队。
唯有共同努力,人们的梦想才能汇聚成巨大的能量,创造出彩虹般绚丽的成就。
正如杨洪基的歌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唱到的那样:“一江春水向东流,长江后浪推前浪”,人们的努力和拼搏,将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人生和社会不断前进的美好寄托。
每个人都应该像江河一样,不断地奔流向前,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无论前方是什么样的险阻,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正如余秀华所说:“当你还在为未来的事情发愁时,别人已经过完了更久的日子。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每个人成长的启示。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个人生活中,我们都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勇于追求进步和改变。
正如庄子所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中显现出真正的价值。
江河有着自己的使命和宿命,奔流不止,无法停歇。
而人的生命之旅也是如此,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光影里的东山:《一江春水向东流》
光影里的东山:《一江春水向东流》痛苦催生的光芒一九四六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激烈动荡的时期,抗战胜利,百姓满以为可以过上安宁的日子,但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内战硝烟再起。
一九四六年深秋的一天,吴县东山镇来了几位神秘的陌生人。
这些陌生人行走匆忙,东张西顾,每到一地指指点点,不时低声商议着什么。
其实,这群陌生人中间的一个人,东山人应该不会陌生,她就是祖籍东山的著名电影演员吴茵。
此次吴茵回到老家东山,当然不是探亲访友,寻祖认宗,而是陪她的恩师、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著名导演蔡楚生来挑选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外景地。
中国电影在解放前最卖座的四部电影中,蔡楚生导演了其中的三部,分别是《都会的早晨》《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另外的第四部则是蔡楚生师傅郑正秋导演的《姊妹花》。
这师徒俩称霸银幕的秘诀即在于立足于本土最广大观众的观影口味,创造出了最煽情的中国电影,这是最成功的票房保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作品。
它不仅宏观描绘了八年抗战中的各式民生,也细腻地道出了战争带给人的愁苦,恰似那一江春水东流不尽,无结无终。
但就是这部中国电影史上难得的恢宏巨片,却经历着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艰难的拍摄环境。
彼时抗战刚胜利,但内战依然持续。
国民党肆意妄为的经济剥削,使得物质短缺,物价飞涨。
尽管日本人走了,民众仍旧难以聊生。
国民党更是严格监控着电影拍摄与上映机制,这就使得影片拍摄在硬件设备上与拍摄环境都极尽艰难。
摄像机,一部,为单孔;录音机,一个,破旧不堪;胶片,过期的,还是三本五本地从商人手里买来的,常常中断片源;摄影棚,公用的,四面透风,外头又还在打仗,只能白天布景,晚上拍摄,还不能“霸占”过长时间。
因为影片揭露了“ 抗战夫人”“接收大员”这些国民党的阴暗面,引起了当局的注意,经常派特务来骚扰剧组。
剧组为了躲避这些纠缠,把很多戏都挪到了苏州东山。
当时东山没有公路,主要是靠轮船,上海到东山的轮船一个星期只有一班。
离乱悲愁
离乱悲愁——《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伴着南唐后主李煜的题词字幕。
影片已经用暗示的手法提示了这是一个悲剧。
当影片全部展现在纯种眼前时,还是被其强烈的震憾!这是一部经典悲剧,所谓悲剧就是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当憧憬变成现实,当现实变成等待,当等待变成悲痛,最后凝成永久的亡魂,谁能不为之震撼。
《一江春水向东流》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镜头讲述了抗战中的离乱悲愁。
一、憧憬.梦影片开始是激昂的,自信的。
带着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在一场集会上拉开了帷幕,映入镜头的是一个先进青年在募捐资金,援助前线。
用语言为旗帜号召群众用自己的力所能及贡献力量。
此情此景,在画面中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绚丽的美梦,那就是对抗战多了一份憧憬,对未来的安宁生活多了一份希望!随着镜头的变化,我们又看到了一张青春洋溢的年轻女子的脸,她叫王素芬。
可以看出她与张忠良之间蒙松着一种朦胧的感情,可以看得出他们两人是彼此心仪的,他们的爱情也是一个美梦,憧憬着白头到老,就像星星永远守着月亮。
张忠良在她心里为她憧憬着一份美梦,所以当张忠良握着她的手立在窗前,许诺她是月亮时。
她还惊喜诧异的问出:“我还是月亮么?”她带着中国传统女子的全部美德,憧憬着未来,编织着美梦。
可是她不会料到在这悲惨离乱的年代,她会有一个悲惨的结局。
这是影片的开始,是她的开始,梦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开始!二、离乱.难张忠良急促的动作给镜头带来一种紧张感,氛围的压抑揭示了悲剧的开始。
那晚,张忠良一家失眠了,其实处在那种年代,失眠的又何止张家一家!当张忠良刚上了远走的车,不远处就传来了战斗的炮声。
素芬坚强的撑起了重任,照顾着婆婆孩子回到了乡下。
本以为乡下会是个好的落脚点,却忘了在这动荡的岁月里安宁是一种奢谈。
素芬看着兄弟张忠明被逼离乡上山,看着年迈的公公拖着重病的身子去田地劳作,看着农民的牛被鬼子拉走。
影片借素芬在农村的精力,将这些大悲通过小小的视角袒露。
从这里我们只能看到离乱,读到苦难!如果仅此而已还不足以成就悲剧。
【郁氏文化】问君能有几多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鉴赏(文孙庆忠)
【郁氏文化】问君能有几多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鉴赏(文孙庆忠)郁氏文化问君能有几多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鉴赏文/孙庆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千古词帝”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南唐李后主的绝命词。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和象征性比喻,将一代亡国之君的无尽哀愁,吟咏成一曲凄美哀怨的醒世悲歌,被后人誉为演绎离愁别绪的千古绝唱。
969年后,一部以相同名字和审美意境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公映,以史诗般的气魄,诉说着同样的情愁哀怨与国仇家恨,把这一审美特质与意境推向极致。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上海昆仑电影公司摄制的黑白电影,片长190分钟。
由蔡楚生、郑君里编导,白杨、陶金等主演,正式演员45人,群众演员超过4000人。
影片分《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部。
1946年开拍,1947年10月完成。
在上海公映时,盛况空前,创下了当时全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留下了辉煌浓重的一笔。
影片主要故事情节:上海纱厂女工素芬(白杨饰)与夜校教师张忠良(陶金饰)相爱,婚后育有一子取名抗生。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忠良参加救护队离开上海。
上海沦陷后,素芬领着孩子与婆婆(吴茵饰)逃到乡下。
忠良的弟弟张忠民与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父亲代表乡亲向日寇请求减少征粮,被活活吊死。
素芬只能和儿子、婆婆一起又回到上海。
忠良抗战被俘后逃到重庆,迫于生计,投靠交际花王丽珍(舒绣文饰)。
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为其谋了份差事。
抗战胜利后,忠良回到上海,又与丽珍的表姐何文艳(上官云珠饰)厮混,将素芬母子抛置脑后。
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女佣。
晚宴上,认出了自己的丈夫。
张母找到忠良,当面痛斥。
素芬万般失望,举身投入滚滚春江水……《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上海一户普通家庭的光影表达,展现了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真实面貌,塑造了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剖析了战争对人性的残害与扭曲,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与浓郁的民族特色。
40年代史诗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二)
40年代史诗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二)40年代一江春水向东流(二)社会批判主要是一种阶级批判 , 它需要借助对现实的真实描绘 , 揭示阶级的分化和对立 , 从而起到正确的评价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
社会批评的意识形态性 , 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或隐或显的图解政治 , 人物概念化的倾向 , 而这又无异于某些遭人诟病的概念化、标语口号式的左翼电影。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影片在伦理故事的内核之外 , 突出故事发生背景在主导人物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这样蔡楚生就合乎情理地将伦理批判和社会批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社会批判成为伦理批判的源头活水 , 伦理批判自然更加令人信服。
在影片中 , 对主要人物张忠良和素芬命运的安排 , 集中体现了导演的这一良苦用心。
张忠良是影片要批判的对象 , 但导演并没有简单地对其予以否定 , 也没有对其进行漫画化、滑稽式的丑化 , 而是将其性格的演变放在具体可信的情境之中 , 进行不带创作者直接主观评价的表现。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他性格的转变不是激变或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 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由此 , 我们在情感上、伦理上谴责张忠良的时候 , 也能够体会到这个人身上所蕴含的悲剧性 ; 我们对那个年代个人的渺小和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也就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再看素芬 , 在伦理道德上 , 她似乎无懈可击 , 孝敬父母、忠于丈夫、疼爱幼子 , 可谓是传统美德的化身 ; 在情感上 , 我们不由得对其倾注更深的同情。
但是只此却难以给我们带来更深的感动 , 因为伦理上的完美并不能掩盖其自身反抗精神的贫弱和独立品格的丧失。
她只不过是几千年来伦理纲常禁锢下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而已。
为了增加对这一人物的社会批判性, 蔡楚生没有选择将其塑造为一个勇于挑战命运的“新女性”, 而是安排其以自杀作为最后的归宿。
在当时的国统区 , 像素芬这样的女性何止万千 , 即使她们能奋起反抗 ,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处于从属地位的命运。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之情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首传统诗歌,表达了一位大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体现出一种思乡之情,即一位大学生回望乡间春色,不由深感怅然。
诗歌以面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江面为开头,描述了一片美丽恬静迷人的春江,
让人流连忘返。
“翠屏添新色,绿树增春妍”,大学生看到江面上翠屏添新色,绿树增春妍,他不由地游刃有余地诉说着乡村淳朴动人的风景。
正是因为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才会让大学生有种远离熙熙攘攘的都市、回归安静的乡村之情。
此外,诗歌中也表达了一种对母校的思念之情,“一块苦学肠,久卧故乡间”,这里暗指大学生早已离开母校,然而心却终不能远离,心中依旧时时萦绕着情感,思前想后,不由深深痛楚。
在思念家乡和母校的时候,诗人暗合天子兴宠百姓,抚今追昔,使思念之情更
加浓郁,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发展的关切,“惆怅春归留,问君何处侠”,这里问的“侠”暗指的是杰出的个人、爱国的爱心,也是对社会的关注。
总而言之,这首诗歌表达了一位大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滴滴的思念,湛湛的江水,流淌着无边的情愫,把无尽的思念带回故乡。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完这部长达三小时的史诗巨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太多的地方给我震撼,太多的情节触动我内心。
最初的美好,也只如云烟随风飘散,空留一江春水向东流... ...电影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纱厂女工素芬和张忠良相爱并结为夫妻。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忠良参加了救护队,素芬则与婆婆和孩子逃到乡下。
张忠良辗转到了重庆,碰到交际花王丽珍,不顾素芬和王丽珍结为夫妇;抗战胜利回到上海后,张忠良又与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勾搭成奸。
在何家的一次宴会上,身为佣人的素芬,发现与王丽珍在一起的男人竟是自己的丈夫,伤心地逃出何家。
王丽珍逼张忠良与素芬离婚,张忠良左右为难,受尽侮辱的素芬在绝望中投江自杀。
整部电影跨越时间长、出场人物也很多,但大致是围绕了三条线索展开,分别是张忠良、素芬和婆婆、张忠良的弟弟忠民的生活轨迹。
最初的张忠良还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参加救护队。
但他的性格却很就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比如他参加救护队,要离开上海时,他事先就并没有为素芬和自己的母亲着想,让他们逃到乡下;而在途中遇到鬼子时,他却以装死的方式来逃生,这一切都给人以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但他还是深爱着素芬的,当他成为俘虏的时候,看见天上的圆月,就想起了素芬。
即使是到重庆投靠王丽珍时,他的内心也很挣扎,他觉得有东西在征服他,他也尝试做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堕落腐化了。
他接到三年前的家书时,怕王丽珍发现,竟将信撕碎扔到了河里,在这一瞬间,他彻底抛弃了素芬,信纸随一江春水流走,他身上最后一丝忠良也随之流逝。
他把自己的家人抛之脑后,自己享受荣华富贵。
电影中镜头的切换,每当张忠良在享受富贵,乐不思蜀时,下个镜头就是素芬和婆婆食不果腹,艰难地生活,而她们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等忠良回来了,她们的日子就好了。
这一幕幕的对比,让人心中觉得很讽刺、很同情又很无奈,而他叫张忠良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
他周旋于两个富贵女人之间,而真正的妻子却在做佣人,为生计发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蔡楚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不朽的史诗性巨作。
这部影片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曾创下连续三月盛况不衰、观众多达80万人次的佳绩,稳居解放前国产影片卖座的榜首,因其现实主义精神、别致的民族化风格而感召着一代代的观众,艺术魅力日久弥新。
这部长达190分钟的影片,通过张忠良一家的聚散离合,涵盖了中国社会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年抗战以及“惨胜”后一共长达10年的历史变迁,背景辽阔,人物庞杂,在导演别具匠心地经营之下,显得脉络清晰,张弛有力。
从时代主题、情节结构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为切入点来关照此片,不得不赞叹其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典范之作。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出品,如迅雷划破了笼罩影坛的阴霾,打破了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电影事业进行垄断并扼杀进步电影的企图,以革命现实主义的态度呼应着时代主题。
素芬一家在抗战中颠沛流离,“惨胜”之后却陷入了更大的困顿,受尽凌辱而走上了绝路,而以何文艳、王丽珍、庞浩公、张忠良之流为代表的民族败类却在战后节节高升,春风得意。
在片尾,导演以隐晦的手法安排了张忠民充满希望的来信和一身解放区装束的照片。
正是通过不同人物的身世遭遇,紧扣时代脉搏和人民的心律,影片将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真实地展现出来.导演以激昂澎湃的政治热情表达了对劳苦民众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反动势力无耻行径的无情揭露以及对于光明生活的展望。
蔡楚生曾经的创作意图只是“对这个社会提供一个备忘录而已”,在实际创作中,他用对比的手法隐晦表达王素芬一家的悲剧根源不在于张忠良的变节,而在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整体作用,同时,“天亮前后”这一题名所含的不尽之意就是“惨胜,,后只是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是光明必然会来临。
并进一步暗示了解决民族危机和时代危机的出路在于解放区,那里聚集着“张忠民”们,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在为胜利而奋斗,他们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但是如何驾驭这恢弘的主题、庞阔的背景、繁杂的人物和迥异的时空呢?编导以民族文化心理构成和民族审美理想为基点,借鉴、吸收了章回小说、传统戏曲的叙事手法:“以小见大”——以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来折射整个历史的变迁.组合各色人物;以长达十年的时间的延续来展示人物的命运和空间的转换,在对生活的浓缩中实现情节的展开和情绪的抒发;以三个时期——抗战前、八年抗战、“惨胜”后,三个地区——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三个阶层——以素芬为代表的民众、以张忠良为代表的民族败类、以张忠民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正反左右参差对比,庞而不杂。
影片以张忠良一家的聚散离合为核心、通过三条线索来架构情节:第一条线索写张忠良如何由一个正直热情的抗战青年走向腐化堕落,以及温经理、何文艳、王丽珍的汉奸行径,这是全片的主要线索;第二条线索写素芬公婆母子的苦难历程.与第一条线索对比展开;第三条线索写张忠民所代表的抗日进步力量经受考验.日益壮大。
三条线索通过张忠良与三个女人——“沦陷夫人”素芬、“抗战夫人”王丽珍、“接收夫人”何文艳的纠葛,实现了时空的推移和转换,情节跌宕起伏。
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影片成功地运用细节这一表现手段,把对比、象征等传统叙事手法融合在平行蒙太奇之中,或推进剧情,或营造意境。
前方“吃紧”,后方却在“紧吃”;物价飞涨,抗儿们吃着杂粮,食不果腹,接收大员们却享受着从加尔各答空运而至的大龙虾:嗷嗷待哺之声与靡靡之音、断壁残垣与灯红酒绿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极强的情感和批判力度。
而在片中前后出现了六次的月亮,既见证张忠良与素芬定情之夜的海誓山盟、分离之夕的难舍难分,也目睹了张忠良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甚至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素芬思念着离散的丈夫张忠良,而他却成了另一个女人的裙下臣。
果戈理曾经说:“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一部富有民族特性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塑造富有民族性格的人物来
表现民族精神的,在电影艺术长廊里留下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导演满腔同情地刻画了素芬这个角色,而白杨不温不火、朴素自若的表演更是赋予了素芬这个典型的中国妇女永恒的艺术魅力。
素芬身上浓缩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贤惠、坚韧、质朴、勤劳,孝敬公婆,体贴丈夫,慈爱子女,强忍心中凄楚鼓励丈夫离家抗日,独自无怨无悔地挑起生活重担,困顿中仍以绵薄之力帮助别的难民,为他们洗衣、写信照顾孩子⋯⋯支持她咬紧牙关挺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丈夫临别时说的:“等我们打了胜仗,做一个一等一的大国民,那不是比现在还幸福吗?”她一心盼望回复往日那清贫和谐的生活,但是,当最后面对早已变心、变节的丈夫时,她所有的梦想都碎了,悲愤交加中投江自尽。
事实上,作为一个传统的、底层的家庭妇女,在她的伦理体系中,死是唯一的选择。
导演剖析了她的悲剧。
并不是停留于讲述一个负情郎的故事,而是控诉吞噬了她生命的黑暗社会。
探讨这一悲剧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心理中的坚韧与柔弱的关系。
同时,通过素芬的坚贞与王丽珍、何文艳的荒淫的对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编导爱憎分明的伦理道德观念。
在这个时代历史悲剧中,素芬付出了生命的血泪代价,而张忠良被吞噬的却是远胜于生命的灵魂!张忠良是一个更为深刻、复杂的人物。
“忠”、“良”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中的标准,但是这种期望成了彻底的反讽。
一个正直的热血青年,慷慨激昂宣传抗日救国、抛家离亲走上前线,历经最初三年抗战的磨难,但是在救国无门的困境中,他投靠了交际花王丽珍,在大后方纸醉金迷的腐朽气氛中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沦为周旋于商人掮客之间的投机家、“接收大员”的走狗,进而变本加厉周旋于几个女人、汉奸之间。
著名表演艺术家陶金对这一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细腻真实地刻画了张忠良一步步走向堕落时的内心挣扎:从不满“一点抗战气氛都没有”的大后方到最后成为舞场高手,从“为了下一代的小宝宝”决意去抗敌救国到最后的贪婪、留恋“一身的财富”,张忠良的蜕变之途上,除了王丽珍的“色”诱。
庞浩公的“权”诱和“利”诱之外,究其本质,一方面在于当时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极力诱惑,另一方面也在于其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对于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观众常常会痛斥他的变心和变节,但是同时也会为他的堕落扼腕痛惜.这种观影情绪的产生,正是因为编导在处理这一人物时没有将其脸谱化,从而使得张忠良这一形象获得了历史的深度和社会的广度。
尤为可贵的是,虽然片中三组人物各自都代表了三个阶级,但是并没有用阶级性掩饰人性,张忠良在最后面对妻子老母幼子时,他有过震惊和懊悔,只是他身后的腐朽力量太强大了,或者说他实在是泥足深陷无力自拔了,在这一层面上,他更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蜕变堕落,可以说是买现了“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过程,这种毁灭比生命的消亡更为可怕。
张忠民只有两次正面出场——被逼上山投奔游击队和下山为父报仇,虽然是寥寥几笔却鲜明展示了以他为代表的民族气节和踏实勇敢的抗敌精神。
同时,片中对于张忠良周围的“群魔图”的刻画,也是十分见功底的,如舒绣文以舒缓有致的漫画化风格,演活了王丽珍这个依附于反动阶级的交际花的八面玲珑、心狠手辣和妖媚泼辣,而上官云珠也十分细腻传神地表现出了何文艳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既风骚善妒又不免自怜自艾。
片名“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取自李后主的《虞美人》,定下了全片的情感基调。
片中还大量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意境——“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
再如张忠良之母在灯下为他缝制棉衣,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写照,而母亲的殷切期望与儿子最终无情地将他们遗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编导匠心独具,使谴责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