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理论法范式共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理论(theory):指涉一系列相当抽象和一般化的陈述,其目的在于解 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某些的经验世界的现象。因此,理论提供我们如 何系统地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现象,并且能够进一步构思如何 做适当的介入反应。 理论说明为什么一个行动能够导致或引起某些特定结果,并辨识在什么环 境条件下会如此。
第一章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章 认知行为理论 第四章 心理社会模式 第五章 人本主义理论 第六章 功能派社会工作
问题解决模式 第七章 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第 十 章 系统理论 第十一章 生态理论 第十二章 激进批判理论 第十三章 社会支持理论 第十四章 女性主义理论 第十五章 赋权/倡导理论 第十六章 优势视角理论 第十七章 叙事治疗理论 第十八章 后现代/多元文化理论
介入项目
助人的方法、过程、角色
预估
计划
技术与风格
干预
评估
技术性实施原
理论与实务工作相辅相成
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服务技术和理论基础的关系,以确保理论发 展过程持续不断,从而提高工作者介入的准确性、效能性和效率。 一个专业的专业服务人员必须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和何时去做,缺 乏理论基础的服务,是无法详尽分析现象并提供解释和预测,处遇也缺乏依据。 所以理论与实务工作不是对立,而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当我们对理论熟悉内化之后,在理解问题时不一定从理论分析入手,有时是直 觉反应,好像技巧是自然而来的,常常忘记技巧背后与理论的连接,但这并不 是没有理论基础,这是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察觉这一切活动的理论根源。
社会工作理论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授课内容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参考教材

3、社会工作基本理论(WORD版本)

3、社会工作基本理论(WORD版本)

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成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概念与分类一、理论及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1、什么是理论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理论实质是对事物之间内在关系本质性的概括。

理论的构成、特征与作用组成元素:概念、判断;特征:来自于经验;对现象的抽象和概括;作用:用来描述、解释、预测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

2、理论的意义(1)理论的储备可使专业人员对实践更具信心。

(2)正确认识和解释案主的问题。

(3)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指导。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⒈按对社会工作的作用:大卫〃豪⒉按理论的抽象程度:马孔〃佩恩⒊按理论的层次:皮拉利斯⒈大卫〃豪(David〃Howe)按对社会工作的作用⑴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for)⑵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of)外借理论与实务理论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的关联实务理论评估理论依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案主的问题,认识到案主的问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

评估的理论主要包括:问题的界定和分析、受助者的人格系统的评估分析、受助者的需要分析及对受助者所在环境的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干预理论社会工作者如何通过行动来影响受助者的人格、环境和社会系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治疗和社会改良的双重目标。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功能派个案工作‛‚问题解决模式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危机干预模式‛⒉马孔〃佩恩⑴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⑵社会工作的理论⑶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⑷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⒊皮拉利斯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

中观理论分: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介入模式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微观理论(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基本流派——精神分析观点时期弗洛伊德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的理论法范式

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的理论法范式

实证主义基本观点:1839年,孔德,《论实证 主义》(《实证主义哲学教程》。 特征:客观性、决定性、价值中立。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包括: (1)主张只有那些能够从我们自己 的经验或观察中找到证据的东西 才能陈作为知识; (2)认为任何一般观念都必须有客 观所指,而且这个“客观所指” 与“事物”必须是我们能够通过 实验或观察找到证据的; (3)价值不是知识,因为他无从证 明; (4)坚信科学方法的统一性,意味 着实证主义者只接受一种探索世 界、为知识提供证据的方法。

无论是哪一种定义,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要素: 价值观、知识、干预行动或策略。
在西方,社会工作的核心是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 功能,突出专业服务。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协调关系, 解决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突出 政治与社会功能。


豪的社会工作理论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类行 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范式的概念来自库恩, 是指若干相关的理论模 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 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 的理论假设(或哲理基 础)。 本书着重介绍社会工作 理论的四个范式:实证 传统、激进传统、人本 传统、社会建构传统。
具体事物、概念、理论、范式的关系
事物
概念
理论
范式
范式
范式与理论的关系:
课程安排


《社会工作基本原理》 4月13、20日;5 月4日(共三个周六全天9:00-11:30;13:00— 15:30) 《个案工作》 5月11、18日、25日; 5月26 日下午复习课(共三个周六全天9:00-11:30; 13:00—15:30)
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理论抽象程度结构部分宏观理论1)解释性理论2)介入模式理 论实践理论 内容 对 人 与 社 会 的本质、 人的行为 与 社 会 运 行 机 制 进 行 综 合 性 的说明 中观理论: 对 人 的 行 为 与社 会 过 程 某 一 方 面 进 行 专 门 解释。

对 社 会 工 作 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 过程等进 行一般说明。

社 会 工 作 的 具体技巧、 操作方 法。

实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 构功能主义标签理论、 儿童 发展理论等。

危机介入理论、 任 务 中 心 理 论 等。

自由联想法、 批 判式提问法等一、心理分析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高中低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

“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 。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社会工作的理论

社会工作的理论

强调社区居民的权力和行动,通 过组织和动员居民来争取权益和 改变现状。
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将个体的问题置 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考虑。
优势视角理论
强调个体的优势和资源,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来 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
整合性实践理论
强调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服务计划,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社会工作反思技巧
自我反思
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 行为,确保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团队反思
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反思社会 工作服务的成效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督导反思
社会工作督导者需要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行定 期评估和反思,提供指导和支持。
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加强专业培训
社会工作的理论
$number {01}
目 录
•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 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 社会工作评估与反思 •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观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知识体系,包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对社会工作方法的探讨以及对社会工作 实践的反思等。
预测和解释
社会工作理论可以预测社会问题的发展趋势和结果,解释社 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为制定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推动学科发展
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工作学科的成熟和完善, 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社会工作理论的 本土化、专业化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

《社会工作理论》课件

《社会工作理论》课件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中心 的专业。
社会工作概述
定义
社会工作是通过专业技术和方法,处理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一种人类服务职业。
基本原则
尊重人权、保护客户的自由和自主权利、维护客户的最佳利益。
目标和任务
促进社会公正、增强社会资本、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
社区社会工作
以社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资源老院、救助站、监狱 等,通过机构组织和资源整合来解决个体和群体问 题。
家庭社会工作
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全面、系统的家庭服
个体社会工作
以个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个体在心理、社会、
社会工作伦理
• 尊重人权和尊严 • 保持客户机密性 • 维护邦交
社会工作价值观
• 社会公正 • 全球意识 • 人类尊严
结论
社会工作的未来展望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将在智慧 化、多元化方面不断创新发展。
社会工作的挑战和任务
提高专业化、制定有效政策、推动法律法规建 设,是社会工作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1
冲突理论
2
强调社会结构是由相互冲突的利益集团
组成的,关注有争议的资源和权力分配
问题。
3
维度理论
4
结合多种理论维度,如准则、动态、系 统等,形成了社工理论的完整体系。
功能主义理论
着眼于社会如何维持自身的稳定,人类 社会是有机整体。
交互主义理论
个体通过互动交流来创造社会结构和文 化,着重探索个体世界和文化意义。
社会工作的实践技术
1 评估技术
综合收集客户的信息和情况,制定个性化服 务计划。

002.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002.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一、方法论(一)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本体论和认识论。

正是因为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立场不同,形成了今天社会工作在方法论上的差异。

1、本体论 本体论关注的议题是,“存在“是什么,或现实的基本本质是什么。

在本体论中有两种基本的立场,即“唯实论”和“唯名论”。

唯实论者认为这个世界“就在那里”。

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依照原本就存在的类别组织而成的,只是等待我们去发现而已。

唯实论者的假设是,“真实世界”独立于人类及其对它的诠释而存在。

唯名论者则认为,人类从未直接地体验过某种“就在那里”的现实。

我们对所谓“真实世界”的体验总是通过某种诠释的透镜或图式以及内在的主观性而产生的。

主观性—文化性的信念,影响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以及我们体验现实的方式。

2、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我们如何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及是什么使得某个主张成为确切的议题的。

我们了解或知晓世界的方式,植根于我们本体论假设之中。

如果我们采取唯实论者的立场,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地观察现实来生产知识并了解现实。

唯实论者认为,有一个独立于我们的内在想法以及我们对经验世界的看法而存在的“就在那里“的经验性世界。

随着我们对经验性证据的收集,我们会发现我们关于现实的某些想法被证据所验证或被发现与证据一致,而另一些想法则是错误的,因为它们缺乏支持性的经验证据。

随着我们对经验现实的探究,我们会将真相从神话或幻象中区分出来,并生产客观性的知识。

如果我们采取唯名论者的立场,所谓的观察将不会导向关于现实的知识,因为某些诠释以及主观性的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所有的观察行为。

我们和其他人当成“现实”而体验到的东西,是作为某一发生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持续不断的行动及诠释的过程的结果而被构建出来的。

唯名论者认为,要将某种客观性的、“就在那里”的现实,从那些诠释中或从它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那些影响中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

我们最好的对策,是去承认我们自身所特有的诠释及观点。

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的理论法范式

社会工作理论及社会工作的理论法范式


社会建构主义的特色: 社会建构反对简单地根据专业术语进行分类、 类化、治疗和介入。 社会建构主义自身的开放性和反思性也提供了 重要的对话机会。
“ 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促进社会变迁、解决人类 关系中的问题,提升人的潜能并赋予人们增强福 祉的自由。通过使用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 社会工作在人与环境互动的环节进行干预。人权 和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基石。 ”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还应用 了心理学的、生物学的、人类学的和医学的理 论。 社会工作理论的界定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范式的概念来自库恩, 是指若干相关的理论模 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 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 的理论假设(或哲理基 础)。 本书着重介绍社会工作 理论的四个范式:实证 传统、激进传统、人本 传统、社会建构传统。
具体事物、概念、理论、范式的关系
事物
概念
理论
范式
范式
范式与理论的关系:
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演进

初期,以科学的慈善观为指导; 1917年里士满(Richmond)在《社会诊断》一 书中指出:社会诊断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社工 在科学指导下为不同人群提供服务;进行科学 的评估、诊断与鉴定。贡献:建立科学基础。
豪的七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社会工作是事实的收集 者) 第二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核心人物弗洛伊德 第三阶段:“诊断学派”和“功能学派”并立时 期 第四阶段:“获得”阶段 第五阶段:“盘点”阶段 第六阶段:“理论统整”阶段 第七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1、社会工作的内涵
(1)国内学者总结的定义
“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和专业 ”。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 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 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 动。”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五个阶段:盘点阶段 第六个阶段:理论统一阶段 第七个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第二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自学)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 是迄今 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 它认为 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与“超我”所控制的。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 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去努力“理解”这些人 (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 们顺利人文主义理念 激进的人文主义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当 中,但是这个世界又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它认为在 “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 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 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 的许多问题。 (九)马克思主义理论 它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 问题产生的根源。 主张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起,通过阶级 斗争或其他集体行为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 社会问题。 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而较 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状态上的变化。 (十)“赠权”或“倡导”理论 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 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社会结构争取权利, 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作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 或政策安排。 (十一)女权主义理论
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 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 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 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 第四节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 社会工作

社工常用的40种理论及模式

社工常用的40种理论及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
社工常用的40种理论及模cial Work),简称社工, 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相对于医学关注在人类生 理运作,心理学关注在个人心理现象,社会工 作的焦点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目的在协助 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 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 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 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近年来又成为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促进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本文根据近年研究成果,拟对学
习动机的界定,从理论上作一新的概括,并对韦纳的成就归因论作一简要评价。关于学习动机的结构和功能,习惯的说法是:“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 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 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0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 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 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 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就企业管理来说,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 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 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学科,拥有丰富多样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干预社会现象,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一、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心理社会理论心理社会理论强调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内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这一理论时,会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以全面了解其问题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个人、家庭、社区等视为相互关联的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又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促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强调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而不是仅仅关注其问题和缺陷。

它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能力和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这些优势,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实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语言建构而成的。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受到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这一理论时,会关注服务对象的话语和叙事,帮助他们重新建构对自身问题的理解,从而找到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二、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改善生活状况。

个案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等阶段。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联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

预估阶段则是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

计划阶段根据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明确服务目标和策略。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描述、解释、预测、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

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指的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由若干相关的理论模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的理论假设,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形成的共同信念。

(最基本、最主流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上,证据为本。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经验至上;证据为本;客观现实;价值中立。

(既是基本亦是边缘)全人的观点,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理论观:以人为本;意义和阐释;尊重价值观;高度的个别化。

从结构的层面推进社会变迁。

激进主义的理论观:对实证主义的全面宣战;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实证主义本身是一种政治,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顺从、维持现状;不同的话语体现不同的政治利益。

强调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变化的动力来自发现,讲述新的故事或探索优势。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也是非连续的,充满了偶然。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从觉察的心理过程。

口欲期( 0-1 岁 )、肛门期( 1-3 岁 )、生殖器崇拜期( 3-6 岁 )、潜伏期( 6-12 岁)、生殖期(青春发动期)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12 个自我功能:现实检验、判断、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现实感、规范和控制、客体关系、思维过程、适应性退行、防卫机制、刺激障碍、自主功能、自我掌控感、综合 /整合功能。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2、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和学科体系、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

把握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探讨社会与人类行为和研究方法、有利于理解和解释社会工作的各种现象、有利于验证和完善社会工作理论、有可能构造新的社会工作理论。

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即方法论探讨指导研究的基本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

方法论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宏观指南,方法论是构造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

几种主要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人类行为可被观察和计量,社会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客观规律,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社会研究,可通过概括归纳、验证假设发现规律。

2、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可重复;要研究人的行为及意义;应着重整体分析;主要是描述和深入分析的方法;社会科学知识是相对的;注重社会现象的过程、人的意识过程及其在与环境互动中的意义。

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内在因素方面,具有人文主义倾向。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共同点是注重从事物的某个视角理解整体。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经验与实践,整体观与历史观,占有大量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

4、建构主义方法论:互为主体、通过互动形成知识认为对“事实”会因个人经验、情景而有不同认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为主体,研究结果是双方互动达成的共识,强调双方互动而达到生成性理解,知识是人们建构的结果,但这种建构又不是随意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外部原因,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忽视“人”的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主观因素或内因,强调对人的行为应从其主观的因素方面去理解,否认客观认识的可能性;建构主义不认为存在唯一的、不变的客观事实,事实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价值互动而达到的生成性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既有其辩证性,又有其历史性论,在其指导下开展研究。

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天文 现象
整个宇宙现象
生物 现象 社会 现象
实证主义传统
3.实证主义的特征 :

客观性。 决定性。 价值中立。
实证主义传统
4. 调查研究 实验法 具体方法 内容分析法 参与观察
实证主义传统
5.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思路 从发现它能适用于特定个案,到确定它可以适 用于一系列个案,再到辨识它如何解释实践, 并由此建立该理论的正当性。
激进传统
3.女性主义主要论点: 宣称社会情境的重要性,尤其是性别权力关系; 确认个人的即为政治的; 以包容的立场试图重新衡量正常与异常认知; 采取解构的立场去颠覆以男权为中心的理论、 制度和实践; 强调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
激进传统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践的焦点在于性别,关注 性别为本的权力动态,避免性别歧视的语言, 洞察影响女性的经济和社会议题的负面因素, 促进女性赋权,倡导支持女性赋权的公共议题。

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实证主义范式 人本主义范式 激进主义范式 社会建构范式

实证主义传统
1. 实证主义传统的历史渊源 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传统
2.实证主义传统的基本 观点 1839年,孔德,《实 证主义哲学教程》
实证主义传统
Add Your Text
物理 现象
化学 现象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具体事物、概念、理论、范式的关系
事 物 概念
理论
范式
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范式
是看事情的出 发点,它提供 了看问题的方 式和关于真实 实体性的一些 假设。
由若干相关的理 论模式所构成的 一个理论取向, 它们共享一组基 本的理论假设 (或哲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