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脑《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合集下载
170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170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a36dbc1c708a1284a44ed.png)
纤维束
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 一起称纤维束。
神经nerve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神经
神经外膜
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膜
结缔组织伸入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
神经内膜
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
6
神经元胞体集聚 中枢部 神经纤维集聚
灰质 皮质 神经核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14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 楔束 T5 以下 T4 以上
薄束 楔束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
15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16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 (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 (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 (4)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 肌的运动控制 (5)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 肌,抑制同侧颈肌 (6)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 头部姿势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5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18
端脑
间脑 脑干
脑分为六部分: 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1649136bec0975f465e2de.png)
正常人体解剖学
1 中轴骨
1人体骨骼 (206块)
骨骼 颅骨29块(其中6块听小骨和 舌骨,颅骨23块)
躯干骨51块(26块脊柱骨, 12对肋骨,1胸骨)
附肢骨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正常人体解剖学
颅骨
(一)脑颅骨
共8块:包括不成对 的额骨、枕骨、筛骨、 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 骨
(二) 面颅骨
共15块:包括不成对 的下颌骨、犁骨、舌骨 和成对的上颌骨、颧骨、 鼻骨、泪骨、腭骨、和 下鼻甲骨。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定义:正常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 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人体结构概述: (一) 细胞十间质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人体 (二) 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
正常人体解剖学
常见骨骼肌
使 肘 关 节 屈 的 作 用 肌 : 肱 二头肌、肱肌、肱桡肌等。 使 肘 关 节 伸 的 作 用 肌 : 肱 三头肌和肘肌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
使脊柱屈的作用肌:主要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 斜肌、腰大肌。
使脊柱伸的作用肌:主要斜方肌、 竖脊肌等。肌拉力线跨越脊柱冠状轴 的 后方。
正常人体解剖学
下肢肌肉: 臀大肌、 股直肌、 股二头肌、 腓肠肌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
内脏器官的形态与分布 肺 位置:位于胸腔内,纵膈
的两侧,膈的上方,肺尖 高出胸廓上口。 形态结构:近似圆锥状, 具有一尖,一底,两面, 三缘。 左肺:左肺上叶和左肺下 叶。 右肺:右肺上叶、右肺中 叶、右肺下叶。
形态结构:质地柔软的 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 年人的脾脏有巴掌那么 大,重200克左右。
人体解剖学:端脑53页PPT
![人体解剖学:端脑5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d22bb1336c1eb91b375d90.png)
(1) 连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s)
胼胝体:嘴、 膝、干、压部 前连合 后连合 穹隆连合
前连合 后连合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穹隆连合
(2)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弓状纤维 上纵束 下纵束 钩束 扣带
(3)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后沟
顶内沟
顶 叶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
角回
颞叶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横回
枕叶和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沟回
顶枕沟
枕叶
距状沟 楔回
舌回
胼胝体沟
扣带沟
大脑内侧面
中央旁沟 缘支
中央旁小叶
扣带回
嗅束沟 嗅皮质
嗅球 嗅束
嗅纹 嗅三角
嗅脑:包括嗅球、嗅束、嗅纹、
偏麻
偏盲
无偏聋现象
脑室系统
左、右侧脑室 ↓ 室间孔 第三脑室 ↓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 左、右外侧孔 ↓ 正中孔 (蛛网膜下腔)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
边缘系统
1、概念:由边缘叶和与其联系密切的皮质 和皮质下结构构成
2、包括的结构:边缘叶、杏仁体、隔核、 上丘脑、下丘脑、背侧丘脑的 前核群、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
端脑
Telencephalon
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大脑纵裂
脑回 脑沟 大脑横裂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三面:上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三极:额极 枕极 颞极
端脑解剖与功能分布ppt课件
![端脑解剖与功能分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4882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4.png)
负责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包括 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枕叶语言区
负责视觉语言处理,包括阅读 和书写等。
语言皮层的神经元
锥体细胞
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包 括听觉、视觉和触觉等。
梭形细胞
负责处理运动信息,包 括发音和书写等。
篮状细胞
负责处理认知信息,包 括语法、语义和语用等。
语言皮层的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指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不断变化和调整,以适 应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语言可塑性
指大脑的语言区域在发育过程中会不断变化和调整,以适应语言环 境和经验的影响。
语言可塑性的表现
包括语音感知和发音的改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增加、语言理解和 表达能力的提高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记忆是指大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思维是指大脑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 系的反映。
认知功能分类: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语言、问题解决等。
感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 过程;知觉是指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 和解释过程。
认知皮层的分区
顶叶
负责空间感知、身体感觉等认 知功能。
枕叶
负责视觉感知、物体识别等认 知功能。
端脑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语 言、思维、情感等,是人类认知
和行为的主要器官。
端脑的各个区域和层次都有不同 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协作完成各
种复杂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02
端脑的感觉功能
感觉信息的传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
神经递质的作用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 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信息 传递。
枕叶语言区
负责视觉语言处理,包括阅读 和书写等。
语言皮层的神经元
锥体细胞
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包 括听觉、视觉和触觉等。
梭形细胞
负责处理运动信息,包 括发音和书写等。
篮状细胞
负责处理认知信息,包 括语法、语义和语用等。
语言皮层的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指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不断变化和调整,以适 应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语言可塑性
指大脑的语言区域在发育过程中会不断变化和调整,以适应语言环 境和经验的影响。
语言可塑性的表现
包括语音感知和发音的改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增加、语言理解和 表达能力的提高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记忆是指大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思维是指大脑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 系的反映。
认知功能分类: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语言、问题解决等。
感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 过程;知觉是指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 和解释过程。
认知皮层的分区
顶叶
负责空间感知、身体感觉等认 知功能。
枕叶
负责视觉感知、物体识别等认 知功能。
端脑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语 言、思维、情感等,是人类认知
和行为的主要器官。
端脑的各个区域和层次都有不同 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协作完成各
种复杂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02
端脑的感觉功能
感觉信息的传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
神经递质的作用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 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信息 传递。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端脑(王孝文)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端脑(王孝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8ad557941ea76e59fa0427.png)
时空概念有关。
21
端脑的内部结构
22
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23
大脑皮质
位于端脑表面,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故皮质 又称皮层,大脑皮质含神经元数目约130~140亿个。
从发生的角度,人类大脑皮质可分为: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部分;
每侧听区接受来自双耳的冲动。
18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的附近。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嗅觉区: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边缘叶。
19
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
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4
思考题
1. 大脑半球是如何分叶的?各叶有哪些主要 的沟和回?
2. 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主要 纤维束,一侧内囊损伤的临床表现?
45
46
39
内囊
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 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
内囊分三部: 1、内囊前肢(额部); 2、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3、内囊膝。
40
通过内囊的纤维束
1 内囊前肢: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2 内囊膝:皮质核束; 3 内囊后肢:
经豆丘部的纤维: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后辐射。
24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结构
海马三层结构: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25
新皮质基本为6层结构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21
端脑的内部结构
22
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23
大脑皮质
位于端脑表面,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故皮质 又称皮层,大脑皮质含神经元数目约130~140亿个。
从发生的角度,人类大脑皮质可分为: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部分;
每侧听区接受来自双耳的冲动。
18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的附近。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嗅觉区: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边缘叶。
19
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
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4
思考题
1. 大脑半球是如何分叶的?各叶有哪些主要 的沟和回?
2. 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主要 纤维束,一侧内囊损伤的临床表现?
45
46
39
内囊
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 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
内囊分三部: 1、内囊前肢(额部); 2、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3、内囊膝。
40
通过内囊的纤维束
1 内囊前肢: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2 内囊膝:皮质核束; 3 内囊后肢:
经豆丘部的纤维: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后辐射。
24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结构
海马三层结构: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25
新皮质基本为6层结构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课件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c657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d.png)
区域之一。
情感功能
端脑的情感中枢负责处理情绪 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学习和记忆
端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通过神经突触可塑性 形成长期记忆。
社交行为
端脑的情感和社会认知中枢参 与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03
端脑的疾病和病变
脑血管疾病
大脑半球之间有横向的神经纤 维连接,包括胼胝体和前连合 等结构,使左右大脑半球在功 能上相互联系。
端脑的解剖特点
端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称 为大脑皮质,是神经元胞体的集
合。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的功 能,如感觉、运动、语言、认知
和情感等。
大脑皮质下是白质,主要由神经 纤维组成,负责不同区域之间的
康复治疗是端脑损伤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后。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积极配合,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之一。
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组织的肿瘤 ,多为良性。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组织的肿瘤 ,可影响激素分泌和神
经系统功能。
听神经瘤
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 ,可引起听力下降和面
瘫等症状。
04
端脑的研究进展
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01
利用血液氧合水平变化作为神经活动的指标,观察大脑在特定
任务或刺激下的活跃区域。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 课件
目 录
情感功能
端脑的情感中枢负责处理情绪 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学习和记忆
端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通过神经突触可塑性 形成长期记忆。
社交行为
端脑的情感和社会认知中枢参 与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03
端脑的疾病和病变
脑血管疾病
大脑半球之间有横向的神经纤 维连接,包括胼胝体和前连合 等结构,使左右大脑半球在功 能上相互联系。
端脑的解剖特点
端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称 为大脑皮质,是神经元胞体的集
合。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的功 能,如感觉、运动、语言、认知
和情感等。
大脑皮质下是白质,主要由神经 纤维组成,负责不同区域之间的
康复治疗是端脑损伤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后。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积极配合,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之一。
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组织的肿瘤 ,多为良性。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组织的肿瘤 ,可影响激素分泌和神
经系统功能。
听神经瘤
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 ,可引起听力下降和面
瘫等症状。
04
端脑的研究进展
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01
利用血液氧合水平变化作为神经活动的指标,观察大脑在特定
任务或刺激下的活跃区域。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 课件
目 录
正常人体解剖学(全套课件124P) ppt课件
![正常人体解剖学(全套课件124P)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f1f988998fcc22bdd10d30.png)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34
思考题
解剖学姿势、常用术语 骨的形态分类、构造 骺软骨与人体长高有何关系? 骨的物理性质随年龄怎样变化,为什么? 你如何理解“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这句话? 简答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构造及关节 的运动。
ppt课件
35
躯干骨及其连结 Bones of trunk and their joints
骨密质 compact bone 骨质
骨松质 spongy bone
骨 膜 periosteum
骨 髓 bone marrow
红骨髓 黄骨髓
ppt课件
20
(一)骨质
骨松质 spongy bone
外板 outer plate
内板 板障 diploë inner plate
骨密质 compact bone
ppt课件
38
一 椎骨vertebrae
幼年时椎骨为32或33块
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 C.7 胸椎 Thoracic vertebrae T.12 腰椎 Lumbar vertebrae L.5 骶椎 Sacral vertebrae S.5
骶骨 sacrum 尾椎 Coccygeal vertebrae Co.3~4
11
Anatomical axes and planes (轴与面)
正常人体解剖ppt课件
![正常人体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4e6e8c6137ee06eff9188e.png)
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
.
11
上皮组织
1、分布:体表、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 各种器官的外表面。
2、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
12
结缔组织
1、组成: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2、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和淋巴
3、功能: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
9
人体的概述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
10
基本组织
组织: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组织的分类 :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系统: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
.
37
上肢骨
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
38
上肢带骨: 1、锁骨
上肢带骨
2、肩胛骨:
.
39
❖ 肱骨 ❖ 桡骨 ❖ 尺骨 ❖ 手骨
自由上肢骨
.
40
肱骨
肱骨
上端:肱骨头 解剖颈 大结节 小结节 结节间沟 外科颈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内 、外上髁
肱骨滑车 肱骨小头
尺神经沟 冠突窝
鹰嘴窝
.
.
13
肌肉组织
❖ 1、组成:肌细胞 ❖ 2、肌组织分类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3、功能: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
14
神经组织
组成:神经细胞 分布:大脑和脊髓里 功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和传导兴奋。
.
11
上皮组织
1、分布:体表、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 各种器官的外表面。
2、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
12
结缔组织
1、组成: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2、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和淋巴
3、功能: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
9
人体的概述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
10
基本组织
组织: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组织的分类 :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系统: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
.
37
上肢骨
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
38
上肢带骨: 1、锁骨
上肢带骨
2、肩胛骨:
.
39
❖ 肱骨 ❖ 桡骨 ❖ 尺骨 ❖ 手骨
自由上肢骨
.
40
肱骨
肱骨
上端:肱骨头 解剖颈 大结节 小结节 结节间沟 外科颈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内 、外上髁
肱骨滑车 肱骨小头
尺神经沟 冠突窝
鹰嘴窝
.
.
13
肌肉组织
❖ 1、组成:肌细胞 ❖ 2、肌组织分类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3、功能: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
14
神经组织
组成:神经细胞 分布:大脑和脊髓里 功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和传导兴奋。
《人体解剖端脑大脑》PPT课件
![《人体解剖端脑大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0b2580be1e650e52ea99cc.png)
3
▲大脑皮层
覆盖大脑的全部表面,神 经细胞最密集的地方。 平均厚度2.5毫米,总重 最约600克,占大脑总重 的40% 上面有很多褶皱,使面积 增大,铺平可达2200平方 厘米。1/3露在表面,2/3 位于褶皱里面。褶皱形成 深浅不等的沟,隆起部分 称为脑回。
医学PPT
4
一 、大脑半球的脑叶
上外侧面
It is dominant in left hemisphere in righthanded person
Motor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
言中枢 (44、45区)
Located in posterior portion of inferior frontal gyrus
Damage: motor aphasia
Writing area 书写中枢(8、6区)
Located in posterior portion of middle frontal gyrus
Damage: agraphia
医学PPT
17
4、额前皮质 精神活动皮质
9、10、11、12区,与顶枕颞叶有广泛的往返纤维联系,达到现实的 感觉经验与过去的经验信息储存;还与丘脑内侧背核有交互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处境,决定情感反应;额 前皮质也与控制行为和才能及判断和远见有关。
小学阶段的关键期
1、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与学习有关的) 2、想象能力、具体抽象思维 3、人际交往(渴望交往) 4、个性发展 5、言语和短时记忆能力
Neocortex 新皮质 (most of cerebral cortex)
3 cell layers 6 cell layers
医学PPT
《人体结构解剖》课件
![《人体结构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c1df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2.png)
分
消化系统的功 能:将食物分 解成营养物质, 吸收进入血液,
排出废物
消化系统的疾 病:如胃炎、 胃溃疡、胃癌
等
消化系统的保 健:保持饮食 规律,避免过 度饮酒、吸烟
等不良习惯
内脏器官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血液循环
肺脏解剖
肺脏的位置和形态
肺脏的功能
肺脏的内部结构 肺脏的疾病与治疗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解剖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医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解剖的兴趣和热情
适用人群
医学专业学生 医学爱好者 医学从业者 解剖学爱好者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盖人体结构解剖的各个方面,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
结构清晰:按照人体结构层次进行划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图文并茂:采用大量图表和图片,直观展示人体结构解剖细节 交互性强:设置多种交互方式,如动画、视频等,增强学生参与感和学习 兴趣
人体结构概述
人体基本结构
骨骼系统:包括头骨、 脊柱、肋骨、骨盆等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 肌、心肌和平滑肌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 脊髓和周围神经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
肠等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 喉、气管、肺等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 输尿管、膀胱等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 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组成:包括颅骨、躯 干骨、四肢骨等
骨骼系统功能:支撑身体、保 护内脏器官、运动等
骨骼系统类型:分为长骨、短 骨、扁骨等
骨骼系统生长与发育:通过骨 骼的生长和发育,实现身体的 生长和发育
消化系统的功 能:将食物分 解成营养物质, 吸收进入血液,
排出废物
消化系统的疾 病:如胃炎、 胃溃疡、胃癌
等
消化系统的保 健:保持饮食 规律,避免过 度饮酒、吸烟
等不良习惯
内脏器官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血液循环
肺脏解剖
肺脏的位置和形态
肺脏的功能
肺脏的内部结构 肺脏的疾病与治疗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解剖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医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解剖的兴趣和热情
适用人群
医学专业学生 医学爱好者 医学从业者 解剖学爱好者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盖人体结构解剖的各个方面,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
结构清晰:按照人体结构层次进行划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图文并茂:采用大量图表和图片,直观展示人体结构解剖细节 交互性强:设置多种交互方式,如动画、视频等,增强学生参与感和学习 兴趣
人体结构概述
人体基本结构
骨骼系统:包括头骨、 脊柱、肋骨、骨盆等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 肌、心肌和平滑肌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 脊髓和周围神经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
肠等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 喉、气管、肺等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 输尿管、膀胱等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 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组成:包括颅骨、躯 干骨、四肢骨等
骨骼系统功能:支撑身体、保 护内脏器官、运动等
骨骼系统类型:分为长骨、短 骨、扁骨等
骨骼系统生长与发育:通过骨 骼的生长和发育,实现身体的 生长和发育
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
![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1d3edf1a37f111f1855bd2.png)
前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3)损伤: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 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表现 在皮支分布区
股神经
五、骶丛sacral plexus 1、组成和位置
组成:腰骶干:L4一部分,L5, S1—5,Co
位置: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 动脉的后方
2、分支分布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白交通支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一、颈丛cervical plexus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C1~4的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分支: 1、皮支: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耳背、枕部、颈部及 肩部皮肤。
2、膈神经phrenic nerve:
屈肌尺侧半除外)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 2)皮支: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
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
正中神经皮支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3)损伤表现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 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出现“猿手”,拇、示、中指 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4、尺神经ulnar nerve (1)组成与走行
腓浅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 皮支: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损伤:足不能背屈, 足下垂内翻,趾不能 伸,“马蹄”内翻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 和足背明显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一些肌则受两侧 运动区的支配 (3)身体各部分 投影区的大小取 决于功能的重要 性和复杂程度。 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施行对骨骼肌运动管理
-7-
2.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半球的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胼胝体 第五脑室 透明隔 距状沟 胼胝体膝 楔叶 舌回 胼胝体嘴 海马沟 扣带回
前连合
胼胝体沟 额上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扣带沟 胼胝体干 胼胝体 (压部) 穹窿 楔叶 顶枕沟
终板旁回 胼胝体下区 钩 海马旁回 嗅脑沟 -4-
距状沟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 枕颞内侧回
舌回 侧副沟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二、 三、 四、
脑
小 间 端
干
脑 脑 脑
-1-
四、端脑
(一)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纵裂 胼胝体 大脑横裂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中央沟 额叶 颞叶 枕叶 顶叶 岛叶
额叶 中央沟
顶叶
大脑纵裂
顶枕沟 顶叶 岛叶
枕叶 额叶
顶枕沟 颞叶 -2外侧沟 枕叶 颞叶
-3-
半球上外侧面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额叶: 中央前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上沟 顶上小叶 额下沟 额中回 中央前回 顶内沟 额上回 额下沟 额中回 缘上回 额下回 顶叶: 中央后沟 顶枕沟 顶内沟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角回) 颞叶: 额下回 颞上沟 外侧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上沟 角回 枕前切迹 颞下沟 颞下回 颞横回 颞下回 颞中回
-10-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Wernicke区 角回(39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11-
听觉性语言中枢
3.大脑皮质 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大脑皮质部分)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结构 海马三层结构: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新皮质基本为6层结构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隔区
扣带回 海马旁回
胼胝体沟 额上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扣带沟 胼胝体干 胼胝体 (压部) 穹窿
透明隔 楔叶 顶枕沟
钩
海马 齿状回 颞极
胼胝体膝 胼胝体嘴
岛叶前部
前连合 终板旁回 胼胝体下区 -6钩 海马旁回 嗅脑沟 距状沟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 枕颞内侧回 舌回 侧副沟
(二)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在 该区投射范围的 大小取决于该部 感觉敏感程度
接受背侧丘脑腹后和传入的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8-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
双眼同侧半视网膜 来的冲动
17区
-9-
4.听觉区 颞横回 (41、42区) 5.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8.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1)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2-
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 与第三脑室相通
17-70 ,71
-13-
-18-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 皮质核束
(3)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19-
一侧内囊损伤,产生 “三偏” 症状: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20-
(五)边缘系统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等 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等 功能: 1、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 2、海马与记忆有关。
-21-
练习题
1 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名称和表面标志。 2 简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 何谓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4 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纤维联系及投射特点 是什么? 5 试述侧脑室的分部及交通。 6 试述大脑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间的细胞构 筑有何不同。 7 名词解释:角回、缘上回、颞横回、隔区、边 缘叶、基底核、穹窿、内囊、皮质核束、皮质脊 髓束
-22-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 2 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分类及功能。 3 侧脑室与基底核。 难点: 1 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
-23-
-14-
分区:
按 Brodmann 分为 52区
-15-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1、联络纤维 ①钩束 ②上纵束 ③下纵束 ④扣带
弓状纤维
上纵束 豆状核
扣带
下纵束 钩束 -16-
2、连合纤维 胼胝体:嘴、膝、干、压部 前连合 — 连接两侧颞叶 穹窿 、穹窿连合
-17-
3、投射纤维 内囊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呈向外开 放“V”字形 内囊前肢—额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半球下面
嗅 嗅束 大脑脚 嗅三角 三叉神经 前穿质 侧副沟 面神经 海马旁回 钩 枕颞内侧回 枕颞外侧回 齿状回 海马 前庭蜗神经 海马结构 舌咽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小脑 橄榄
迷走神经 副神经 -5-
边缘叶
-7-
2.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半球的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胼胝体 第五脑室 透明隔 距状沟 胼胝体膝 楔叶 舌回 胼胝体嘴 海马沟 扣带回
前连合
胼胝体沟 额上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扣带沟 胼胝体干 胼胝体 (压部) 穹窿 楔叶 顶枕沟
终板旁回 胼胝体下区 钩 海马旁回 嗅脑沟 -4-
距状沟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 枕颞内侧回
舌回 侧副沟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二、 三、 四、
脑
小 间 端
干
脑 脑 脑
-1-
四、端脑
(一)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纵裂 胼胝体 大脑横裂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中央沟 额叶 颞叶 枕叶 顶叶 岛叶
额叶 中央沟
顶叶
大脑纵裂
顶枕沟 顶叶 岛叶
枕叶 额叶
顶枕沟 颞叶 -2外侧沟 枕叶 颞叶
-3-
半球上外侧面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额叶: 中央前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上沟 顶上小叶 额下沟 额中回 中央前回 顶内沟 额上回 额下沟 额中回 缘上回 额下回 顶叶: 中央后沟 顶枕沟 顶内沟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角回) 颞叶: 额下回 颞上沟 外侧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上沟 角回 枕前切迹 颞下沟 颞下回 颞横回 颞下回 颞中回
-10-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Wernicke区 角回(39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11-
听觉性语言中枢
3.大脑皮质 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大脑皮质部分)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结构 海马三层结构: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新皮质基本为6层结构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隔区
扣带回 海马旁回
胼胝体沟 额上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扣带沟 胼胝体干 胼胝体 (压部) 穹窿
透明隔 楔叶 顶枕沟
钩
海马 齿状回 颞极
胼胝体膝 胼胝体嘴
岛叶前部
前连合 终板旁回 胼胝体下区 -6钩 海马旁回 嗅脑沟 距状沟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 枕颞内侧回 舌回 侧副沟
(二)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在 该区投射范围的 大小取决于该部 感觉敏感程度
接受背侧丘脑腹后和传入的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8-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
双眼同侧半视网膜 来的冲动
17区
-9-
4.听觉区 颞横回 (41、42区) 5.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8.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1)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2-
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 与第三脑室相通
17-70 ,71
-13-
-18-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 皮质核束
(3)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19-
一侧内囊损伤,产生 “三偏” 症状: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20-
(五)边缘系统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等 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等 功能: 1、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 2、海马与记忆有关。
-21-
练习题
1 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名称和表面标志。 2 简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 何谓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4 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纤维联系及投射特点 是什么? 5 试述侧脑室的分部及交通。 6 试述大脑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间的细胞构 筑有何不同。 7 名词解释:角回、缘上回、颞横回、隔区、边 缘叶、基底核、穹窿、内囊、皮质核束、皮质脊 髓束
-22-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 2 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分类及功能。 3 侧脑室与基底核。 难点: 1 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
-23-
-14-
分区:
按 Brodmann 分为 52区
-15-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1、联络纤维 ①钩束 ②上纵束 ③下纵束 ④扣带
弓状纤维
上纵束 豆状核
扣带
下纵束 钩束 -16-
2、连合纤维 胼胝体:嘴、膝、干、压部 前连合 — 连接两侧颞叶 穹窿 、穹窿连合
-17-
3、投射纤维 内囊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呈向外开 放“V”字形 内囊前肢—额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半球下面
嗅 嗅束 大脑脚 嗅三角 三叉神经 前穿质 侧副沟 面神经 海马旁回 钩 枕颞内侧回 枕颞外侧回 齿状回 海马 前庭蜗神经 海马结构 舌咽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小脑 橄榄
迷走神经 副神经 -5-
边缘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