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股票质押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股票质押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股票质押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7e0b327375a417866f8f6d.png)
2018年股票质押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股票质押业务的历史演进 (4)二、股权质押的风险 (9)1、股票质押业务违约的发生 (9)2、股票质押业务的关键要素 (12)3、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和蔓延 (13)三、场内股票质押风险可控,场外股票质押存量需疏导 (15)1、未解押交易规模占上市A股13%,今年9-12月解押集中 (15)2、股票质押新规3月实施,业务规模预计平稳下降 (18)3、四部门发声,风险可控 (20)4、场内风险可控,场外存量待消化 (21)四、“高危”个股的甄别 (24)1、中小板、传媒、综合、计算机板块未解押交易占自身市值的比例较高 .. 242、未解押质押率较高的标的梳理 (25)3、自起始质押日以来跌幅较大 (28)4、质押方为信托的标的 (29)五、从万亿市场容量的“兵家必争之地”,到频频“爆雷”纷纷避之不及 (30)1、银行与信托在场外股票质押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30)2、事件性触发,对券商和标的公司的负面影响有多大 (31)3、业务展期以时间换空间,中报减值计提比例2%以内 (32)4、上市券商面临的待平亏损占净资产比例大多在6%以内 (35)5、对上市券商估值的影响 (39)当提到股权质押风险时,我们在担心什么?股权质押融资依赖的是稳定的估值,一旦股市急剧下挫,将导致风险在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传导和蔓延:1、卖盘压力导致的股价“闪崩”。
2、压力传导到上市公司已有或后续的投资项目,危及公司当前负债的偿还能力,影响债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发债资质的预期。
一旦股权质押违约潮来临,风险将不可避免地传导至实体经济。
3、因司法冻结、股份限售、减持限制等因素,融出方并不直接平仓处置,融出方(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将有较大规模坏账。
总量角度,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存量规模超过6.6万亿,占比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3%。
场外股票质押股数3,728.72亿股,约为场内交易的2.41倍;参考市值45,227.84亿元,约为场内股票质押交易的2.17倍。
2018年股权质押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股权质押风险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84015d27284b73f24250c8.png)
2018年股权质押风险分析报告2018年7月目录一、“无股不质押”的股权质押融资 (5)(一)当前股权质押整体规模 (6)(二)股权质押到期规模统计 (8)二、股权质押的板块及行业分布 (8)(一)质押规模行业分布集中在计算机、房地产及化工 (8)(二)三大市场板块“雨露均沾” (9)三、月度质押解禁行业结构性分析 (12)(一)未来一年到期质押规模及行业分布 (12)(二)2018年下半年月度质押解禁行业结构性分析 (13)四、股权质押风险测算 (18)(一)高质押比例风险测算 (18)(二)市场调整下高爆仓风险测算 (20)1、质押风险区段分布 (22)2、质押风险的行业分布 (23)五、20%的安全空间下,18H2质押风险总体可控 (24)股权质押融资总体规模:目前A股市场上有3400多家公司参加了股权质押,目前股权质押的总参考市值达6万亿元规模,占A股总市值10%左右。
场内股权质押成为主要质押方式,2018年上半年场内质押新增规模是场外质押规模的9.6倍。
股权质押的解押时间集中在未来两年,2020年以后股权质押到期规模逐渐减少。
未来一年(2018.7-2019.6)质押到期规模为1.86万亿,整个A股市场总市值的3%。
各月度存在的已有质押压力呈总体下降式分布,19年上半年解押压力逐渐减弱。
质押到期规模的板块及行业分布:1)行业分布:从到期行业参考市值区间占比看,到期质押股票参考市值超过1000亿的行业有医药生物、房地产、电子、化工、传媒、计算机及机械,从绝对量上来看,未来1年行业质押股票参考市值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医药生物、房地产、电子等几个行业中。
相对占比角度看,前五大“压力行业”分别为:房地产、医药生物、传媒、计算机、轻工制造。
2)板块分布:从市场细分3大板块来看,未来一年主板解禁额度约8597亿,中小板约6406亿,创业板约3690亿。
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大板块未来一年股票质押占比来看,整体呈现出创业板相对较为稳定,主板占比呈现小幅收窄,中小板占比呈现小幅扩张趋势,具体来看,三大板块平均占比比例为46%:34%:20%。
2018年股票质押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股票质押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3ddff619e8b8f67c1cb9dc.png)
2018年股票质押专题研究报告目录1股票质押政策 (4)1.1股票质押分类及相关制度的诞生 (4)1.2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相关法规分类及发展 (4)1.2.1基础性法律文件 (4)1.2.2核心法律文件 (6)1.2.3辅助法律文件 (8)1.3其他与股票质押融资及其风险相关的法律文件 (9)2股票质押业务发展与现状 (10)3本轮股票质押风险测算 (15)4风险对比:质押融资与2015年股灾配资 (19)5违约处置及对策 (23)5.1资金融入方可采取措施 (23)5.2资金融出方可采取措施 (24)图表目录图表1:股权质押融资相关基础律文件 (5)图表2:股权质押融资相关核心法律文件 (6)图表3:股权质押融资相关辅助法律文件 (9)图表4:与股权质押融资相关的其他法律文件 (10)图表5:进行股票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及全市场占比 (11)图表6:全A指数与市场平均质押比例变动 (11)图表7:场内及场外质押规模占比 (12)图表8:不同股票质押比例公司家数及其占所有质押公司比例 (12)图表9:不同板块上市公司质押情况 (13)图表10:A股不同行业板块质押情况对比 (13)图表11:不同股东性质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统计 (14)图表12:各行业限售及非限售股质押市值 (14)图表13:质押率 (15)图表15:2018二季度末股票质押风险分布 (16)图表16:2018二季度末股票质押风险分布(假设市场再下跌5%) (17)图表17:2018二季度末股票质押风险分布(假设市场再下跌10%) (17)图表18:2018二季度末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分布(合约视角) (18)图表19:2018二季度末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分布(大股东视角) (18)图表20:2015年配资融资资金传导链条 (20)图表21:本轮股权质押融资资金传导链条 (20)图表22:2015年6月部分券商两融融资利率 (20)图表23:全A指数板块整体市盈率 (21)图表24:部分大型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账面融出额及其变化 (22)图表25:部分大型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账面融出额及其变化 (22)1股票质押政策1.1股票质押分类及相关制度的诞生我国股票质押业务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资金融入方为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且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经营周转,与其他杠杆资金加杠杆用于购买股票有明显不同。
因股权质押而失控的三个公司案例
![因股权质押而失控的三个公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7ff57a2af90242a895e5cd.png)
因股权质押而失控的三个公司案例作者:李永华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2期若股市处于上行期,股权质押风险并不大;可若股市持续下调,质押价格逼近警戒线、平仓线,质押融入方则不得不按规则采取补充质押物或解质押等方式,避免陷入危机。
然而,为何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而陷入平仓乃至被迫出让控股权的险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讲得很直白:“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
”有专家指出,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对自身资金实力评估不充分,股权质押比例较高,风险控制失当,是导致股权质押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更有业内人士称,靠着借来的钱滚雪球,其实是吹泡沫,当时杠杆加得有多欢,现在跌得就有多惨。
上述券商营业部总经理说:“大股东们好好做主业的,这几年基本都熬过来了,死的都是不务正业的。
你看那些出事的,要不去干房地产,要不就是收购资产。
”刘鹤说过的大白话或许有一些人没有真正听进去:“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
”今年5月“易主”的荣科科技(300290),正是自2013年开始股权质押,并高溢价收购其他公司,最终大股东不得不转让控制权的典型。
2013年,荣科科技以255万美元收购美国OSC公司51%股权。
同年秋,荣科科技的实控人付艳杰、崔万涛先后首次质押股票,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4.53%。
2015年,荣科科技以1.28亿元收购上海米健51%股权,给出的溢价高达8922.37%。
高溢价收购的背后,荣科科技不得不持续加码股权质押。
至2015年11月30日,付艳杰、崔万涛合计质押的股票数已占公司总股本的 39.6%。
2016年5月,荣科科技作价2.02亿元购买上海米健剩余49%的股权。
2017年,荣科科技再抛出2.8亿元收购项目,其中,发行股份支付对价1.68亿元,现金支付对价 1.12亿元,溢价率323.1%。
至2017年12月,付艳杰与崔万涛累计质押股票比例已分别达其持股数的90%、85%。
2018年股票质押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股票质押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a4ae1610661ed9ad51f3ae.png)
数据来源:中证登,东吴证券研究所
总量视角:质押新增规模走低、融资余额显著下降
场内质押新增规模显著走低:交易所每日披露场内质押的新增 / 赎回初始交易金额 (即质押融资金额),可以观察到 2016 年下半年是新增交易金额的爆发期,而 2018 年初以来每日赎回金额已超过新增金额,预计主要受到质押新规及券商展业意愿降 低等因素影响(利差收窄后业务风险收益比下降)。 场内质押融资余额平稳下降:根据交易所日度流量数据,可以进一步测算场内质押 融资余额的存量数据。我们测算目前场内融资余额约1.4万亿,较年初平稳下降-11%, 对应的场内质押市值约2.14万亿。 场内股票质押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及每日流量
场内+场外合计质押规模(亿元,以当日市值计 算) 65000 62292 61594
60000 55000 50316 50000 45000 40000 43536 54315 57623 57259 59073 54471 49057 44045
46017
35000
30000
数据来源:中证登,东吴证券研究所
A股个股总质押比例的区间分布(截止10/26)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以上 0 88 48 16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41 390 527 532 1641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总量视角:场内+场外模式,共计4.4万亿市值
质押比例:根据中证登披露,截止10月26日,A股共3483只股票存在质押(包含场内+ 场外),占A股总股票数的比例高达 98%,其中共 152只个股的总质押比例(质押股份 数/A股总股本)高于50%,16只高于70%,需关注高比例质押个股的流动性风险。 规模总量:上述质押股份对应最新市值约4.4万亿,较年初已显著下滑近三成,主要 原因是股价持续下跌(年初至今上证综指-21%),同时受2018年1月正式出台的《证 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管理指引》(即股票质押新规,于2017年9月起 征求意见)影响,质押股数预计也小幅降低。
股权质押对2018年股市下跌的影响分析
![股权质押对2018年股市下跌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b19fbd4a7302768e9939f3.png)
股权质押对2018年股市下跌的影响分析作者:***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9期摘要:2018年2月份开始我国股市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440点,各大交易机构和媒体纷纷对造成2018年A股大“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许多研究报告将矛头指向股权质押。
同年10月监管机构开始重视股权质押问题,出台了一些关于股权质押的新政策。
基于股权质押相关理论和监管政策,本文研究股权质押对2018年股市下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权质押;2018股市下跌;监管政策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9.0371 我国股权质押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没有针对股权质押做出明确规定。
1995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担保法》才真正开始确立了我国的质押担保制度。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股权作为标的可以进行质押的规定。
2013年5月,证券公司推出股票质押业务,即场内股权质押开闸,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股权质押份额迅速增长,相关数据可见图1表1。
从图1表1列示数据可知,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我国股权质押总市值从2.58万亿增长到6.15万亿,4年内增加了138%;参与质押上市公司也由2544家上升至3432家,增加了40%,总体上看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股权质押业务迅速增长除了股权质押本身拥有的优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2015年银行进场了,以券商为通道,由银行出资,大大拓宽了股权质押的市场;第二,减持规定的出台导致大股东很难套现:在2015年7月证监会发布了第18号文,明确规定了大股东半年内不得减持,半年后发布的减持规定(即《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要求在三个月内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该规定催生了大量的质押需求;第三,证监会于2017年2月对定增政策进行了修改,明确了基准日只能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以此来抑制以定增方式套现而产生过度融资;第四,随着国内经济上行压力的加大,我国银行放贷利率逐年提升;第五,在国家去杠杆的背景下“非标”融资业务,如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等大幅收缩。
2018股票质押新规
![2018股票质押新规](https://img.taocdn.com/s3/m/83659f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f.png)
2018股票质押新规
2018年的股票质押新规主要指的是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新规”)。
这一新规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首先,新规对于股票质押的标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
只有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以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股票质押品种中,才能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
其次,新规对于股票质押的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
要求证券公司在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时,必须遵循合规、合法、公平、公正的原则。
同时,要求证券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明确约定质押物的数量、期限、利率等交易细节。
另外,新规对于风险控制方面也有所要求。
证券公司在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时,必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质押物的市场价值,合理设定质押比例。
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质押物的监控和评估,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新规还对于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进行了明确。
证券公司在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时,必须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相关信息,并在网站上公布相关交易数据。
同时,中国证监会将加强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综上所述,2018年股票质押新规的出台对于规范和加强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交易标的范围、规范交易行为、加强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有效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018股票质押新规
![2018股票质押新规](https://img.taocdn.com/s3/m/3f2d00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d.png)
2018股票质押新规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 年修订)概述
2.2020 年中国股票质押融资风险降低的情况
3.沪深股票质押日报
正文
一、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 年修订)概述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出质人将股票质押给质押权人,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回购这些股票的交易。
为规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中国证监会于 2018 年修订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
该办法对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准入条件、交易程序、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2020 年中国股票质押融资风险降低的情况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影响,中国金融业总体稳健运行。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本充足水平稳中有升,盈利能力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在银行业稳健性评估方面,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存贷款比例合理,不良贷款率稳定。
与此同时,股票质押融资风险降低,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在应对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沪深股票质押日报
沪深股票质押日报是沪深大宗交易平台发布的日报,包含了股票质押交易的相关信息。
日报主要包括股票质押交易总量、质押股票的种类、质押比例、质押权人、出质人等信息。
通过阅读沪深股票质押日报,投资者可以了解股票质押市场的实时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 年修订)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了规范,降低了 2020 年中国股票质押融资风险,而沪深股票质押日报则为投资者提供了实时的市场信息。
大股东对中小商业银行股权质押风险案例分析
![大股东对中小商业银行股权质押风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8c6c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王静娅
股权质押是一种特殊的担保物 权,是股权持有人通过将股权标的物 质押给金融机构,从而获得贷款融资 的债务行为,它具有杠杆效应。在我 国金融市场上,股权质押以其操作简 单、易变现等特点,成为股东财务融 资的重要策略之,另一方面,由于非 上市中小商业银行的持股企业存在股 权难转让、难变现及特殊股权机制, 这些原因致使股权质押在我国非上市 中小商业银行中形成重要的市场现 象。对非上市中小商业银行高比例频 繁股权质押融资相伴而来的是银行信 贷风险的显露,所出现的债务违约等 多重因素开始显现,亦诱发了股权质 押风险的暴露,从而导致中小商业银 行等质权人出现流动性问题、声誉问 题或遭受损失,影响到中小商业银行 的公司治理和稳健经营,这一现象引 发监管层、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 注。就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来看,主要 从控制权转移代理成本,信号传递等 角度探究了股权质押风险、经济后果 和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CASE STUDY
120
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风险。为防范道德 风险,应严禁在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 过程中引入“黑名单”企业及其最终 受益人受限的主体投资入股。
4.非上市中小商业银行应重视公 司治理,加强股东股权管理,增强自 身的独立性,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众 多研究发现,大股东组成结构与持股 比例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信 息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的公司 治理维度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 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独 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内部制衡 度越高,管理层倾向于监督,董事持 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越 高,管理层越倾向于合谋。非上市中 小银行应重视和完善股权结构,合理 确定股权占比,重视股东多元化,严 格规范银行股权事务管理。大股东发 生股权质押行为,往往是发生了财务 约束,并伴随着融资能力较差的信 号。股权质押贷款的违约可能会导致 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对公 司既定战略的实施、后续的经营和公 司治理结构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中小 商业银行未来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 性,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可持 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大股东股权质 押一旦发生控制权转移,对中小商业 银行的经营管理团队、董事会决策、 业务发展方向都将发生较大程度的调 整,股东的收益难以得到保障,银行 财务风险上升。一些学者认为较高的 董事持股比例会强化董事与公司的利 益一致性,从而会弱化董事对控股股 东的监督,股权质押对商业银行风险 的激化作用,在独立董事比例较高时 会受到约束。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 自身调查,按照穿透原则将主要股东 及其最终受益人受限主体各方作为自 身的关联方,建立关联名单,实施动 态管理,对主要股东资质情况、履行 承诺情况等进行定期评估,并向监管
2018年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b3a0fa50e2524de5187ec8.png)
2018年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发展现状:前期规模快速增长,解押面临高峰 (4)二、外部环境:监管环境趋严,市场风险仍是重点 (8)1、市场:股市低迷,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8)2、政策:规范业务发展,防范市场风险 (9)三、风险测算:冲击在所难免,风险基本可控 (12)1、业务风险情况:多重风险并存,冲击券商自有资金 (12)2、业务风险测算:券商整体风险可控,个股有所分化 (15)股票质押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手段,目前分为场内股票质押和场外股票质押。
自2013年5月以来,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始驶向快车道。
历经高速发展,目前场内股票质押规模比重更高,以近三年(2015/09/14-2018/09/14)新增场内股票质押和场外股票质押规模数据为例,其中场内股票质押股数占总数量的60%,相应参考市值占总市值的64%。
而以13个月质押期为例,由于2016-2017年新增股票质押规模处于高位,所以2018年四季度仍将面临股票质押到期高峰。
就目前环境来看,市场方面股市持续下挫、金融去杠杆下流动性收紧、股票质押业务政策趋于严格规范、经济压力下行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均存在,这也是股票质押业务不断爆雷的原因所在。
监管政策方面,减持新规、资管新规以及股票质押新规对券商股票质押业务的资金来源、业务开展、后续处置等多方面均有所影响。
但整体来看,新规出台更多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规范股票质押业务发展。
而股市持续下行加剧股票质押业务恶性循环,所以市场风险是股票质押业务关注重点。
对于券商信用业务部门而言,券商利用自有资金作为融出资金,股票质押业务相当于类抵押贷款业务。
当相应风险发生时,券商净资产水平将受到冲击。
基于Wind数据和一定假设前提,我们统计得到了截至2018/09/14各家券商股票质押业务的整体履约保障比例、风险暴露情况和时点风险损失情况。
根据所获数据,从履约保障比例和风险暴露总量/质押股票市值比值这两个角度分析,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以及西南证券风险较低。
2018年度证券资产评估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度证券资产评估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00454a7c1cfad6185fa7a0.png)
2018年度证券资产评估市场分析报告为便于市场各方了解证券资产评估市场情况,引导资产评估机构规范执业,我部组织专门力量对2018年度证券资产评估市场进行分析,形成本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为证券评估机构及资产评估师情况、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所涉资产评估情况、商誉减值测试所涉资产评估情况、证券资产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一、证券评估机构及资产评估师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证券评估机构)共计69家,占全行业资产评估机构数量的2%,证券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师共计5,646人,占全行业资产评估师总数的16%。
2018年度证券评估机构收入总额60.65亿元,较2017年增长10%,占全行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0%,其中,证券业务收入10.44亿元,占证券评估机构收入总额的17%。
(一)证券评估机构总量稳定分布集中截至2018年底,全国证券评估机构69家,与2017年保持一致,分布于19个省、市(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
其中,在北京注册的证券评估机构有35家,占总数逾半;上海7家,位居第二;广东(不含深圳)、江苏和深圳各3家;浙江(不含宁波)、福建(不含厦门)、大连、天津各2家;安徽、湖北、宁波、山东、青岛、陕西、四川、厦门、新疆和重庆各1家。
整体而言,机构注册地集中度较高,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深圳等地注册的证券评估机构较多,而其他省市较少。
(二)资产评估师人数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底,69家证券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师共计5,646人,较去年同比增长6.35%,平均每家约82人。
资产评估师人数在100人以上的证券评估机构有16家,占证券评估机构总数的23.19%,50人至100人的有32家,占证券评估机构总数的46.38%,50人以下的有21家,占机构总数的30.43%。
(三)证券评估机构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018年全国69家证券评估机构业务收入总额为60.65亿元,同比增长10.00%。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e2673e0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d.png)
一、引言中国曾于1995年和2007年分别正式确立《担保法》和《物权法》,同时明确了股权质押的特点,股东在进行股权资产质押之后,没有违约行为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对股票的所有权。
2013年,政府正式允许证券中介公司开展股权质押式回购的业务,于是股权质押作为融资方式被大肆利用。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许多上市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融资问题,股权质押渐渐成为在公司需要资金时能快速解决融资难题的方法之一。
截至2017年底,我国A股市场质押股权数占总股数10.86%,选择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为3433家,质押的股权总市值达到6.15万亿元。
“Choice 资讯”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有424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在90%以上,能够明显看出我国股权质押规模很大。
然而,大规模的股权质押背后也必然隐藏着诸多风险,当股价大幅上升时,大股东会加大股权质押规模的可能性,当获得融资后,可能会出现不公平的关联股权交易、掏空公司的非法谋私行为,增加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引发市场波动,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公司绩效。
虽然股权质押能为上市公司缓解融资困难问题提供一个有效解决的方法,但随着股权质押的屡屡爆仓,尽管大股东手中股权已经质押,但仍然有实际控制权,容易发生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的行为。
因此,分析研究股权质押与公司经营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增加投资者的市场认知能力、相关监管部门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力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不同的见解,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但也有个别学者认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李香秋张枭宇张振利〔内容提要〕近年来,股权质押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方式备受关注,国内许多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融资资金,股权质押在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时解决了融资问题。
银行股票质押业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
![银行股票质押业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9c5b1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f.png)
山西农经/2019年2期作者简介:曾蒙蒙(1996-),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学。
DOI:10.16675/14-1065/f.2019.02.080银行股票质押业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曾蒙蒙摘要:股票质押业务本质上是配资业务,它不仅受到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还受到市场随机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参与该项业务时,往往不具有盯市能力和处置能力,因此和一般质押贷款业务相比,股票质押业务面临的风险更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股票质押业务不值得开展,国内已经有部分银行积极参与其中。
从战略角度看,股票质押业务作为进军资本市场的前提,在筛选业务对象时需要在授信之外制定更严格的条件。
关键词:银行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处理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12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30)1银行股票质押业务的现状1.1大股东是主力融入方90%是由大股东构成的,整体质押比例在10%以下。
截至2018年9月11日,市场质押股数达到6331.26亿股,占全部股本的9.91%,质押市值为48817.41亿元。
其中,大股东的质押股数为5922.97亿股,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的6.99%,大股东未平仓的总市值为13387.43亿元,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30474.57亿元。
所以,大股东质押股数和质押市值分别占市场的93.55%和89.85%,是融入方的主力[1]。
1.2质押市场份额改变目前质押方主要有券商、商业银行、信托、一般公司等。
在股票质押领域,券商对标准化资产处置的优势一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这一情况在2018年有所改变。
第一,券商市场份额多在55%~60%的区间徘徊,处于股票质押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2018年以来,券商的股票质押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至40%,前3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12%、48.24%和41.51%,第4季度的市场份额还高达56.51%。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研究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8146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0.png)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研究摘要:近年来,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作为证券公司投融资平台的创新产品,是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单一依靠银行信贷融资难题的重要补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作为证券公司的一种类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防控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质押式回购 证券公司 金融风险 对策建议● 袁 征一、引言证券公司开展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是指符合条件的融资人以其合法持有的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质押,向证券公司融入资金,并约定未来到期日返还所借资金及利息、并解除证券质押登记的交易。
该业务通过场内交易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场外质押在违约处置方面的难题。
2018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及监管趋紧影响,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增速趋缓,业务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
二、主要风险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作为证券公司的一种类贷款业务,和银行信贷一样,都会因部分融资人自身资信情况和资金情况,不能按照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支付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本金或利息,或者融资人因履约保障比例不足导致证券公司进行强制平仓产生损失。
(一)履约保障比例低于平仓线未补仓融资人L在证券公司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标的证券所在上市公司为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融资人L为上市公司高管,所融资金也出借于上市公司用于业务经营。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改变,上市公司流动性出现问题,多笔融资项目违约,导致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出现重大问题,生产经营基本停滞。
2017年12月,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2018年3月,融资人L持有的股份被司法冻结。
2018年4月,标的证券开盘后连续跌停,导致履约保障比例低于平仓线违约。
信用风险方面,融资人L因将融入资金用于上市公司运营,且自己持有的股份被司法冻结,资金链紧张,不能按时补充保证金导致违约。
2018年股权质押政策
![2018年股权质押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168e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9.png)
2018年股权质押政策
2018年股权质押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股权质押比例限制: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股权质押业务的通知》,2018年4月起,对非上市
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进行了限制,不得超过市值的50%。
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也有限制,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50%。
2. 信息披露要求:针对股权质押风险,2018年8月,中国证券
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股权质押情况进
行定期披露。
披露内容包括质押比例、质权人、质押用途等。
3. 风险防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券商加强对股权质
押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券商要对质押方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确
保质押方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券商也要做好
风险准备金的划拨工作,以应对股权质押可能带来的风险。
4. 避免违规操作:对于股权质押中可能存在的滥用和乱象,
《关于进一步规范股权质押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禁止通过虚列质
权人、假今买明卖等方式变相规避质押比例限制。
此外,若质权人在
超过限制比例后未及时减持或退出,将被要求减少质押股份。
总体来说,2018年股权质押政策的目的是规范股权质押业务,防范质押风险,并确保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
通过限制质押比例、加强
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等措施,旨在避免违规操作,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股票质押分析报告
![股票质押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faab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c.png)
股票质押分析报告一、引言股票质押是指股东将持有的股票抵押给金融机构或其他相关方,获取贷款或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股票质押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股票质押的过程和风险,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这一融资方式。
二、股票质押的过程股票质押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股东选择金融机构或其他相关方作为质权人并与其达成协议。
2.股东将持有的股票进行质押,质押比例通常是股票市值的一定比例。
3.质权人对质押股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贷款或借款的金额。
4.股东向质权人支付一定的利息,同时承担股票价格下跌等风险。
5.质权人在质押期间对质押股票进行监控,并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6.质押期满后,股东偿还贷款或借款本金及利息,质权人解除对质押股票的抵押权。
三、股票质押的风险股票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票价格波动风险:质押股票的价格会随市场行情波动,如果股票价格下跌,股东需要承担追加质押物或清偿贷款的风险。
2.质权人违约风险:质权人可能面临经营风险,无法按时履约,导致股东面临无法及时变现质押股票的风险。
3.质权人抵押物处置风险:如果质权人需要处置质押股票,市场流动性不足时可能导致抵押物价格下跌或无法及时变现的风险。
4.监管政策风险:政府对于股票质押交易的监管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质押交易的合规性和可行性发生变化。
四、股票质押的利与弊股票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具有一些利与弊:1.利:股票质押可以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为股东提供了快速获取资金的方式,同时保留了股东的股票权益。
2.利: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股票质押的手续简化,流程相对较快。
3.弊:股票质押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市场行情不佳,股东可能面临追加质押物或清偿贷款的困境。
4.弊:如果质权人面临违约风险,股东可能面临抵押物无法及时变现的风险。
五、结论股票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利与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股票质押行业深度分析报告一、股票质押业务的历史演进股票质押是以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担保进行融资的一种行为,是上市公司股东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从业务定位来看,股票质押交易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
绝大多数资金融入方为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且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经营周转,与其他杠杆资金加杠杆用于购买股票有明显不同。
上市公司进行质押融资的历史并不短暂,业务需求十分活跃。
从2008年到2012年,股票质押融资的业务规模、涉及标的占A股市场比例仍较小。
2012年全年发生股票质押业务的股票有697只股票,质押次数达到1954笔,参考市值约为6000亿。
假设市场质押率为40%,2012年全年质押融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
此时,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方(资金融出方)多为银行和信托公司,二者合计承揽约90%市场。
随着证券公司进入股权质押市场,这项业务的开展进入了新阶段。
2013年5月2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国结算发布《发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
证券公司开展的股票质押式回购(场内交易)的标的包括限售股、期限不超过3年、手续简便、不涉及过户、交易税收等问题,这些特征导致券商开展这项业务的效率较高。
从融资成本来看,质押式回购的成本在8%至9%,部分券商(如九州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为扩大业务规模还提供6.99%的融资利率,相较信托融资两位数以上的成本,券商开展股票质押业务更有优势。
得益于灵活的业务模式和强劲的市场需求,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自2013年5月推出以来蓬勃发展。
同属于证券公司的资本中介业务,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业务在2014-2017年实现了“错峰”扩张。
从2014年下半年A股行情启动到2015年股灾爆发,融资融券业务火爆。
股灾后融资融券业务限制严格,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逆势扩张。
我们按照每日融资融券数据计算当年融资融券平均水平,可以观察到2013-2015年,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迅猛。
2013年,两融规模平均水平约2,270亿元,同比增加276%;2014年,两融日均规模5,196亿元,同比增加129%;2015年两融规模暴增至13,882亿元,涨幅167%;2016年,由于业务监管趋严,券商风控加强,两融规模下降至8,982亿元水平,萎缩35%。
图表 2、年度新增两融规模及变化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因为股票质押业务的交易参考市值不仅受交易规模影响,还受股价波动影响。
所以,参考市值的扩张不一定来自于股票质押业务的扩容,还有可能是股市经历一番系统性上涨,而初始质押日期恰好处在股价高位。
因此,我们从业务交易股数的角度衡量股票质押业务的开展,在2014年起始质押的全部交易1,439亿股,较2013年增加43%;2015年起始质押交易2,168亿股,增长51%;2016年起始质押交易3,474亿股,增长60%,参考市值也增加至48,487亿元;2017年起始质押交易3097亿股,减少11%;2018年初至8月18日起始质押交易1607亿股,参考市值16,838亿元。
监管机构对于融资融券的严格规范、持续旺盛的股权融资需求,或可以解答这两大类资本中介业务“错峰”扩张的现象。
(因为wind数据库纳入股票质押交易的时间可能稍晚于交易发生日期,且阶段性地对过往交易信息进行补充和微调,所以我们这里选取8月22日观察2014年初至2018年8月18日数据)图表 3、股票质押业务年度起始质押*的交易情况数据来源:Wind数据*以质押起始日期所在月份,计为股票质押业务开展的月份。
从月度统计数据可以更明显地看出,融资融券业务和股票质押业务的规模变化。
两融余额在2015年6月18日22,730亿的高点,迅速萎缩至2015年9月2日的9,622亿元(跌破万亿水平),53个交易日两融余额锐减58%。
截至2018年8月18日,两融余额8,710.08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2.32%。
图表 4、沪深两融余额月度数据数据来源:Wind数据图表 5、股票质押业务月度起始质押的交易情况*(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18日)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以质押起始日期所在月份,计为股票质押业务开展的月份。
股票质押业务自2015年三季度开始急剧扩张,在2016年6-12月尤为活跃。
2016年新增起始质押业务的参考市值规模约4.85万亿,同年两融余额日均水平8982亿。
在2016年新增或做展期的股票质押业务当中,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约1.89万亿,场外交易规模约为2.96万亿。
自2018年初因金融去杠杆和业务监管严格开始,股票质押业务新增起始质押规模稳步回落。
2018年1月12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并自2018年3月12日起正式实施。
二、当提到股权质押风险时,我们在担心什么2.1股票质押业务违约的发生股票质押回购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协议会对甲方(资金融入方)违约进行界定,并给出乙方(资金融出方)可以采取的“违约处置”。
在下表列示的“甲方违约”包括:1)因甲方原因无法完成初始交易;2)履约保障比例低于最低履约保障比例时,甲方未提前购回或补充质押;3)到期无法按期足额购回;4)在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前购回情形,甲方未按要求提前购回;5)未获乙方书面同意的甲方对无限售条件股份追加限售,或限售股份延长限售期等。
其中,第2、3、4种,市场关注度较高。
一方面,由于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下调,导致了部分股票质押业务的履约保障比例下降到最低履约保障比例以下,甚至平仓线以下。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去杠杆等原因,企业面临流动性紧缩困境,融资难度加大,因而部分企业存在股票质押比例过高的问题,在应对股价下跌过程中“无股可补”,无法完成补充质押。
对于第5种,确实存在一些公司,因为上市之初的稳定股价承诺、或业绩承诺未兑现等原因,对限售股份延长销售期,这对于乙方(质押融出方)承担的风险也有提升。
图表 6、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协议中关于甲方违约处置的描述当股票质押业务出现违约风险时,资金融出方一般不会强制平仓,而是与融入方进行磋商,通过采取追加保证金、质押物,或者提前回购部分股票收益权等措施化解质押风险。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违约的质押股票无法强平,例如有的质押股票是未到期的限售股、有锁定期或比例限制的高管锁定股。
另一方面,股票减持要符合当前的减持新规的要求,限制了平仓流程。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的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报告减持计划,并予以公告,并且在3个月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含B股H股)的1%。
债权人(证券公司)在标的触及平仓线后无法立即将被质押股票卖出,而对于资金方来说,收回本金和利息才是目的,此时融出方也不希望不利于股价的消息传出,为避免触及平仓被迫卖出的公告发出,券商可能会不断做展期,以时间换空间。
图表 7、资金融出方通常采取的措施在质押新规、减持新规的限制下,股票质押违约后,资金方不得不展期,或者融资人借新还旧,这使得股票质押的风险并没有充分暴露,而是“用时间换空间”。
真实的质押违约风险,可能比现在公告看到的更严峻。
2.2 股票质押业务的关键要素需要关注的交易协议要素包括:质押率、预警线、平仓线;融资期限、融资成本及付息方式、是否是限售股票、是否有担保机制。
图表 8、股票质押式回购的关键要素和规定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初始交易完成后的预警线和平仓线除了要保证融出本金,还要覆盖全部利息余额,也就是说预警线和平仓线要把没还的利息和违约金(如果有的话)也包括在内。
预警价=初始股价*质押率*(1+贷出利率%)*预警线(%)平仓价=初始股价*质押率*(1+贷出利率%)*平仓线(%)但为了更简便、直观地分析,本文将预警价的计算简化为初始股价*质押率*预警线(%)。
图表 9、预警线和平仓线速算2.3 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和蔓延乐视激起千层浪,股权质押谈之色变。
2018年3月1日晚间,乐视网的一则澄清公告,首次证实了贾跃亭股权质押爆仓。
公告称,公司经与贾跃亭邮件确认,截至3月1日,其所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已触及协议约定的平仓线,且贾跃亭所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均已违约。
公司未收到贾跃亭关于其持有的乐视网股票的任何处置计划或安排告知,且贾跃亭持有公司股票的处置进度一定程度受其股票质押、冻结状态的影响。
实际上,早在2015年10月26日,贾跃亭一次性质押5.07亿股(复权后为10.14亿股,股价50.32元,前复权股价25.13元)就引起过市场关注。
只不过彼时市场更多地认同公司在多产业的布局和投入。
但在2016年11月公司首度爆发资金危机之后,公司重要股东超90%的质押比例引发市场热议。
2018年1月24日,停牌超过9个月的乐视网复牌,11个跌停是市场给此前乐视股权质押的注脚。
2018年初至今,在股价景气度持续低迷,叠加去杠杆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陆续有上市公司核心股东的股权质押触及平仓线,其中不乏被强制平仓者。
除了乐视网违约事件,今年以来,神雾环保、斯太尔、邦讯技术、金龙机电等多家公司大股东都遭遇了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的情形。
对于股权质押风险,市场谈之色变。
股权质押融资依赖的是稳定的估值,一旦股市急剧下挫,将导致风险在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传导和蔓延:1、部分上市公司因为股东大比例质押股票,在融资担保比例下降过程中无力补充质押,不得不大量减持来偿还债务,或质押方(证券公司、信托、银行等资金融出方)将部分涉及违约的质押股票进行处置,或尽管融出方并未平仓处置但其他投资者为规避风险造成卖盘压力,而导致的上市公司股价“闪崩”。
2、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回购现金流压力、资金链断裂、控制权转移、公司股价“闪崩”,都将传导到上市公司已有或后续的投资项目,危及公司当前负债的偿还能力,影响债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发债资质的预期。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如果是母公司或同为发债企业,对持有股权进行了高比例质押,进入解押期大规模的现金流需求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或者股东的信用压力,甚至出现违约风险。
因此,一旦股权质押违约潮来临,风险将不可避免地传导至实体经济。
3、一旦股权质押出现大面积“清盘”,资本市场将出现系统性风险;抑或是在融入方违约情况下,因司法冻结、股份限售、减持限制等因素,融出方并不直接平仓处置,而是采取追加保证金、质押物、提前回购等措施,但融出方(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将有较大规模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