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十年后回故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教学设计

给 学 生 充 足 的 时 间 习 作 ,教 师
1 . 出示 问题 , 启 发 思考 。
对 个 别 学 生 进 行 指 导 ,并 在 巡 视 中
五、 习作 交流 ,  ̄t r j ' r 修 改 1 . 优 秀 习作 片 段 交 流 , 教 师 相 机 点 拨 , 主 要 抓 住 学 生 的 独 特 视 角
在 干什 么 , 家乡, 一 定 会 珍 藏 在 你 的 记 忆 中 。 今 天 ,让 我 们 大 胆 发 挥 想 象, 放 飞 自己 的心 灵 , 以“ 二 十年 后
题 : 二 十 年 后 回故 乡 。
学 生 根 据 问题 回 到 现 实 生 活 和 向 。 从 某种 意 义上说 , 这 是 指 导 学 生
( 1 ) 你 的故 乡有 哪些 景致 ? 二 十 找 到 优 秀 的 习作 。 ( 2) 二 十年后 , 你 回 故 乡 的 途 中
时, 儿 童谁 也 不认识 他 。 当 他 在 故 乡 年 后 , 故 乡 的景 观会 发生 什 么变化 ?
什 么 都 变 了 ,跟 记 忆 中 的 一 点 也 不 会 看 什 么 , 你 有什 么感 受 ?

样 了 , 似 乎 只 有 家 乡 的镜 湖 没 有
( 3)你 回故 乡 后 打 算 拜 访 哪 些 进 行 肯 定 ;抓 住 合 理 的 想 象 进 行 评
住 中 ̄ / - - I = 的点滴 进 步进行 表扬 。 2 . 同桌 或 小 组 交 换 习 作 , 相 互
修改。
变 。同学们 , 再 过二 十年 , 你 们 可 能 人 ? 久 别重 逢 , 你 们 见 面 会 是 怎 样 的 价 ; 抓住生动 、 准 确 的语 句 欣 赏 ; 抓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三套)人教部编秋 五年上册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三套)人教部编秋 五年上册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一)人教部编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说学情《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五年级的孩子缺少这种体验,于是从两方面着手:先创设情境,教师先入为主,领着学生跨越时空来到二十年后,换位想象、倾诉别情。

接着激发情感,融入角色,又逐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启心路,大胆想象,最后用下水文引路,指导学生整理思路,一气呵成。

二、说教学目的1、展示、评价精彩片段,增强学生自信,引领学生修改。

2、能修改作文中一两处不满意的地方。

3、能运用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等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修改作文中一两处不满意的地方。

难点:能运用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等四、说教学过程一、国学诵读出示《回乡偶书其二》1、自己练习读,指生读,带着感情读。

2、出示诗意,指生读,理解诗意。

3、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首诗背下来。

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诵。

二、欣赏评价1、过渡:在贺知章笔下,几十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唯有那镜湖依然是旧时模样,这是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回乡所见的感慨。

2、上节课,同学们也穿越到了20多年后,用“心”看到了故乡的模样,在同学们的笔下,故乡莱州是那么的美丽、神奇,令人向往。

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精彩的片段。

3、分类出示学生的精彩片段,请作者自己朗读,教师逐个评价优点,家乡巨变:从想象合理丰富、修辞方法方面、借景抒情等进行评价精彩开头:从引用经典、开头点题等方面仅进行评价精彩结尾:从照应开头、抒发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不变的乡情:表扬李沅琨爱家乡、赞扬莱州人品质风范进行评价浓浓的情意:从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等方面进行评价4、总结评价:我真欣赏咱同学们的丰富合理的想象,杨少萌笔下家乡出现了利用基因合成技术的食品加工厂,张铨友笔下出现了海洋公园、张沥丹笔下的小区巨变、吴锦程笔下的农村巨变、尹浩宇、由绎博笔下的学校,还有杨雯雅、李姝仪等同学采用了对比写法,都使文章显得文采飞扬,写出了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

2024年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二十年后回故乡字左右优质十

2024年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二十年后回故乡字左右优质十

《2024年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运用对比、描绘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变化。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学会运用对比、描绘等手法表达情感。

3.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描绘等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故乡,引导学生谈谈对故乡的印象和感情。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谈谈主人公在故乡的所见所闻。

二、课文回顾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分析主人公情感变化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在回故乡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四、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绘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变化。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写作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主题,进行演讲。

2.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演讲,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作文。

2.课下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作文,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还学会了运用对比、描绘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学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同时,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主人公回故乡时的情感波动,理解其复杂的情感变化。

五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五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五年级作文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2、二十年后都有大变化,如何表达自身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愿是否实现,让学生抒发现在对家乡的心愿,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

(诗词、歌曲、故事等等)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

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㈠高谈阔论说家乡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3 小组交流在小组中述说家乡的现状,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如:家乡的建筑、家乡的店铺、家乡的风景区、家乡的道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小学、家乡的小吃……点击关键词(幻灯):建筑、店铺、道路、景区、特产、小学、小吃㈡时空飞跃变大人提示20年以后的年龄、就业、家庭情况1、说一说长大以后自己的模样自我介绍“20年后的我”或间接转述“20年后的你”,比一比想象力2、谈一谈阔别已久的家乡重返家乡的总体印象:变化今非昔比集体描述家乡的变化,动笔写各种各样的变化。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确定最感兴趣的题材,针对二十年后的人、或事、或景、或物的巨大变化,展开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确定的题材,思考写作的顺序,进行谋篇布局,设计开头与结尾。

3.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等表达方法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4.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指导集体修改、互相修改、自己修改作文。

教学重难点: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等表达方法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与父母交流家乡的变化。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周杰伦歌曲《稻香》“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让萤火虫带著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家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意味着最初的美好。

师:试想一下,如果二十年后,我们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就要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作文。

指名读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创设情景,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故乡的变化。

你留心过故乡吗?闭上眼回想一下,在你脑海里的故乡有哪些变化?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学生在发现故乡变化交流时的关键词(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商场、故乡的人......)2.激发想象,想象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或者想象你希望二十年后的故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注意想象要合理,不能不着边际地空想与幻想。

生交流二十年后故乡人、事、景、物的变化。

3.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顺序和方法1、读写结合,回顾本单元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泊船瓜洲》和《桂花雨》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出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秋思》描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采用了借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4篇(汇总)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4篇(汇总)

最新二十年后回故土教案4篇(汇总)二十年后回故土教案篇一想象一下,二十年后回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家人招款我的思念眼泪,在我左边是我小时候种的桂花树,八月时肯定开了许多小小花,虽然花很小,却可以给人带来芳香,飘入千家万户,带走人们的烦恼,此时,我的眼泪又落了下来。

中午,太阳似火球一样照着大地。

而我走进了我小时的房间,这里有着童年的快乐,我躺在床上,并说:“真没有想到,我既然回到故土,就像是回到了童年一样啊!”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黄昏,母亲做了丰富的晚餐,让我口水直流,我家的小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妈妈的样子非常文雅,细嚼慢咽地品味着每一样菜,我突然觉得妈妈瘦了很多,我有一点心痛。

快要睡觉了,我在房间里找妈妈,没想到房间仍然这么香,而妈妈也没有在房间里,我翻开窗户,发现有一阵寒风,好似要刺我的心,我连忙关上窗户,望了望楼,便想起小时候妈妈抱着我,在阳台上讲故事,月亮从云里出来了,星星闪烁着,好似都要听妈妈讲故事呢!我拿了一件外套,走到阳台上,没想到妈妈睡着了,我把外套给妈妈当被子,并给妈妈讲故事。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可是,我的想像也可以变成事实。

二十年后回故土教案篇二二十年后,我已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董事长,趁国庆放假,我乘着我的私人飞机,往我的故土飞去。

到了故土,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故土:高楼大厦、咖啡厅、体育中心、飞机场……刚下私人飞机,堂哥已在那等我了,我们坐着敞篷,向家飞奔而去。

到了家,往里一看,我家已是26层的大楼,看到爸爸妈妈,他们虽然脸色红润,但时间早已偷走了妈妈白里透红的脸蛋,在她的眼角刻下了鱼尾纹;抢走了爸爸的英俊潇洒。

堂哥翻开电脑,我问:“这电脑怎么没有鼠标?”堂哥笑嘻嘻地跟我说:“如今的电脑都不用鼠标了,只要你说一声,它会自动翻开,你试试!”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了声:“翻开qq。

”qq果真翻开了,真神奇。

晚上,我去咖啡厅喝咖啡,怎么没有效劳员?桌子上倒有几个小按钮,我叫来老板,老板笑嘻嘻地说:“小姐,你应该是刚从外地回来的吧?我们这边,只要你把想要的咖啡的名字输进去,咖啡就会马上出如今桌子上。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2、用具体的人、事、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2.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教师领读《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讲述贺知章的回乡小故事。

二、再现旧貌,激发情感是什么让贺老先生变成了故乡的客人呢?是时间。

时间虽无影无形,它却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它甚至还可以让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二十年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通过多媒体播放三组图片,二十年前和现在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说出其中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环境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开启心路,大胆想象接下来我们就来想象一下家乡二十年后的模样,但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想象家乡呢?(1)学生默读书本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

发挥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3)、归纳小结作文内容。

(人)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同学、邻居、朋友、亲戚等等)(事)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 (物)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住房、道路、学校、街道、小河等等)教师举例子对二十年后的人事物进行描写。

四、出示范文,整理思路。

1、出示范文,学生快速默看范文。

2、归纳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所写的内容,总结本次作文的行文思路。

五、小练笔今天我们就对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所见所想进行想象,然后自己动笔写出自己想象中的家乡(一个片段就行)并和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

尽情地发挥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和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这次想象作文与中年级的想象作文有所不同,不但照样有想象合理、大胆、丰富的要求,而且需尝试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是学生由学习段过渡到篇的衔接阶段,是学习写篇的起步阶段。

[学情分析]1、“我眼中的家乡”讲故事、演讲活动。

逢周一升旗仪式由各班派同学代表轮流上台讲故事、演讲。

2、“追寻宁河发展的足迹”实践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市区内的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地点包括:宁河市烈士纪念碑、宁河文庙、宁河方舟公园。

3、“手拉手共建宁河、心连心互学互长”活动。

组织我校少先队员代表前往华安仙都中心小学开展“手拉手共建宁河、心连心互学互长”活动,进行劳动实践,让手拉手小伙伴体验城乡的变化,感受宁河的巨大变化。

4、举行“爱我宁河”书画比赛。

5、“宁河知多少”主题班会、“宁河名花、名果、名人”墙报、“爱我宁河”征文比赛。

由于对家乡的了解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也在不断升华,基于学生这样的感情基础,这次的习作就解决了情感的问题。

[设计思路]想象作文是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但又能不拘泥于生活。

因为有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还有不知道这类作文的写法。

《二十年后回故乡》优质课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优质课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次作是想象作文,是本组思乡主题的延续。

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美好感情。

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他们的想象有可能稚嫩、情感就显得肤浅。

唯有用情感去点燃作的兴趣,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作要求: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研究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指导学生修改作,并把修改后的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

2.引导学生把从本组课文的研究中掌握的表达对人、事、景、物感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师:“本日老师给人人带来了一些20多年前的老照片,请观赏。

2.欣赏完这些照片后你有何感受?3是呀!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你有没有想过再过20年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好,本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一次二十年后回故乡(板书)二、创设情境,构想自我1.20年后是哪一年?你多大了?那么设想一下20年后你身在何方?做着什么工作?有了哪些变化呢?2.老师创设20年后相聚的情境师:2036年的春天,鲜花遍野,我们又相聚在了金乡,XXX同学,是你吗?老师真的认不出来了?生:是呀!老师,我今年都31岁了,您还好吗?……3.同位模拟表演20年后来相聚(想想相聚时会说些什么?神情怎样?有没有动作?……)4.选出一组表演5.师结三.阅读要求,预言未来1.这次作我们除了设想20年后的相聚,还可以写什么呢?请人人阅读作请求,看看这次作需要我们注意什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设想?2.生默读要求后回答第一个问题(想象要合理),下列两个片段,哪个可取?3.本次作我们可以写什么?(1)家乡巨变(2)见面的情景(板书)。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汇总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汇总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学会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2.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分享家乡的变化。

(2)引出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简要讲解课文生词和短语。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分析课文第二段,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分析课文第三段,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四段,体会作者对故乡变化的感慨。

(2)分析课文第五段,学习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情感。

3.小组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对比手法。

(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仿写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仿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2)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点评。

3.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

4.课后作业(1)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2)要求作文中运用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二十年后回故乡》,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学会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案教案标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过去并展望未来,让学生了解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故乡情感的认同和珍惜之情。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描述过去和未来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 组织思路,写一篇有条理、连贯的文章。

3. 表达个人对故乡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照片或图片,展示故乡的变化。

2. 准备一些有关故乡变化和个人成长的问题,用于师生讨论。

3. 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小组讨论的指引材料。

教学展开:引入(15分钟):1. 呈现故乡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

2. 师生讨论过去和现在的故乡有哪些变化,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发展等。

3. 提出“二十年后回故乡”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的期望与担忧。

讲解语言点(20分钟):1. 教师呈现描述过去和未来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如过去时和将来时的用法。

2. 指导学生如何描述过去和未来的故乡变化和个人成长经历。

3. 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关于故乡的美好记忆、发展趋势等。

小组讨论(25分钟):1. 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小组讨论的指引材料,包括讨论问题和讨论时间。

3.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期望,并讨论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实践(20分钟):1. 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论整理成一篇短文。

2. 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

3. 学生开始撰写他们的文章,并相互交流修改。

展示与总结(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朗读给全班或全校听,分享彼此的见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乡之行的收获,并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和思考。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故乡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更多学生对故乡的期望与担忧,并整理成报告或展板。

2. 学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一个二十年后的故乡模型或图片,展示他们对未来故乡的想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3.学习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4。

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积极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 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感受二十年沧桑巨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

(出示**火车站、白浪河畔、民居、交通等二十年前后的对比照片)师: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感受.师: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也在变,瞧,我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了,现在的楼房也越来越高了。

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未普及呢,而现在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二十年的变化可真大啊。

再过二十年呢?师:我们的家县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1、指导审题师:一读到题目中的二十年后,就知道这次要写的是一篇生交流:想象作文。

师:关于想象作文,我们四年级曾写过童话故事,但是这篇作文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进行合理的想象,不能像神话和童话那样天马行空.师:我们再来看题目,是二十年后的谁要回到故乡呢?师:二十年后告诉我们是通过想象,以二十年后的我的身份来写一写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下面就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二十年后,你在哪儿呢?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为什么要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最想见到谁呢?生大胆想象,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随机采访学生,引导交流想象。

&&2、明确习作要求师:同学们想象的很好,希望二十年后全球各地都能见到同学们的身影。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二十年后回故乡》应该写些什么呢?(板书:写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自己读一读习作的要求。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方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方案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方案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二十年后回故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想象作文作者姓名:何丽娟(广东省)学校全称: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心小学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人和东路(南庄二桥侧)南庄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28061联系电话办公室)手机)E—Mail: helijuan2004@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设计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是第二组学习专题的延续课时:共2课时课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教材分析内容与结构特点:本次习作是写想象作文,要求很明确:(1)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

(2)根据文章内容拟定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3)文章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

编排意图: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为目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表达能力。

发展点、创新点、结合点等发展点:想象、说话、创新等。

创新点:(1)构思巧妙。

从不同的内容展开联想,打破了目前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题目、题材、立意千篇一律的弊端。

(2)自主合作。

根据个人能力、兴趣,自选写作对象、自定体裁、自由想象、自找伙伴合作交流、评议。

结合点:图片、视频、轻音乐等。

设计理念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想象是创新的起步,本设计通过画面、音乐和文字描述,再现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学习基础、动力、特点等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天赋高,加上多年的生活经历、教师的系统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安排情节、布局谋篇等写作能力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您所教的这册教学书中选择一个口语交际的话题,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并写出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

(1.字数要求:不少于400字。

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有效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教学研究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单元内容学习完了,请同学们策划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

活动可采取朗诵、演唱等形式。

2、想象作文,围绕“二十年后回故乡”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

3、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4、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在确立好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之后,根据活动内容讨论活动的形式,学生在课下分头准备,开展活动。

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3、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习作指导:
一诗词导入
1、同学们,谁能给大家诵读一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出示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写了作者离家几十年后重回故乡,看到故乡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跟回忆中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了,小孩子们则根本不认识他。

2、仔细回忆一下你的家乡是否发生了变化,和十年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让爸爸妈妈讲讲他们小时候家乡的面貌。

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想象呢?
(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
3.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家乡的山——家乡的河流——家乡的路——家乡的果园——家乡的村部——家乡的人
(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
的变化、离别情
(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确定选材,指导习作
例:重回故乡,再见亲人。

1、开门见山,重回故乡。

在什么情况下与亲人相见
2、亲人相见(重点)亲人的变化(家、相貌、生活……)
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表达情感。

(点明中心)
四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指导——个别辅导)
五完成习作,学会修改
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

六小组评议,相互修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有错别字、是否通顺)
七佳作赏评
教师读范文,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作文指导课《二十年后回故乡》,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编写,并在课堂上细心观察体会,对这堂课有以下感悟:
一、选择素材,导入是关键
这篇习作是想象作文,时间跨度大——二十年后。

学生入境想象比较有难度的,常常把现在和二十年后混淆。

所以课堂的导入很关键,要直奔课堂的主题,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角色,我运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作为背景,从形象的情境中把学生带入二十年。

二十年,无论是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多是情理之中,而更多的是你意料之外。

同学们还小,没有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但他们可以从父母和其他长辈那里了解不少情况,再让学生想想十年间周围的变化,学生便有了一定的素材。

而后才自然地引入到分类概括“变化”,水到渠成地概括出“环境变化”和“人的变化”两方面。

二、掌握写法,游刃有余
这节课,我的另一个成功点在于平时教学中对文章写作方法教授详细,学生能够很容易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变为自己的能力。

三、失误
1、学生评析作文语言单一,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语言基础差的缘故,词汇贫乏,所以表达单一,有些学生甚至于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思维。

2、教学设计时间不足,部分内容的教学显得仓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