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面对突然增加了的各个学科等等,难免有些茫然。初一学生在年龄特征方面和小学六年级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对班主任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向师性特征很明显。所以,在这一学生人生成长关键的转型时期,中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小学与初中学习的不同。

1 、从环境变化看学生到了初中立即会感觉到的是校园环境变了,天天接触的同学和老师一下子变了,特别是教师不仅都是陌生的,而且不像小学里只有几个教师给自己上课,中学里一门课一个老师,加上课程门类又多,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真让学生有点应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陌生感。学生活动的范围比小学大,与社会接触的时间也多了。

2、从管理方法看小学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采用教师评价方式指导学生,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基本上都在教师的视线下;中学的管理则逐步向自我管理、制度管理过渡,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要求学生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这样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中学管得松,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3、从教学内容看从小学到初中,课程门类突然增加,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就拿语文来说,小学六年级的一册书约五万字,而初一的一册书就达十四万字,初二更达到十八万字(课本比小学的厚,课本里的字比小学的小),而且初中的篇目多、篇幅长,文体种类多,在小学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往往要上两到三节课;而中学老师面对一篇篇幅比小学长许多的课文常常一两节课就结束了。学生进入初一后,往往会因为骤然增多的学习科目、内容和较长的学习时间而感到学习任务加重,产生紧张、惧怕心理。

4 、从教学方法看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示范和重复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模仿和记忆,以听讲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除记忆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进入初中,自习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握自习的时间学会自我学习很重要。

5、初中和小学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学考试得了80多分是比较差的,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初中考试的班级平均分一般只有70多分(初一时会高一点),90分以上的往往只是凤毛麟角。学生往往会觉得我比小学化的功夫多,成绩反而比小学差,如果不及时给与指导,有的就会丧失信心。

6 、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小学到初中不仅在生理上处于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时期,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危险时期。它是人从幼稚、朦胧走向成熟的时期,必然带来心理的动荡,必然面临着新的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所以对青春期的关注,就是对人生关键期的关注。

针对以上的分析,那么作为老师怎样去做好转化过渡工作呢?

首先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班集体。

很多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时,都有一种激动、紧张的心情,对学校很陌生又感到很新鲜,学习时很忙乱。作为班主任,在关注这一情况的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老师要介绍学校,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增进学生对学校对初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在实中就读的自豪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第二,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规律,跟上学习的步伐。首先要对学校的环境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老师办公室、体育室、微机室、广播室、医务室、政教处教务处等具体位置;其次对学校的生活作息时间做一介绍,包括早读的科目时间、早餐的时间和管理、课间操的时

间和管理等;最后要对学科的设置进行介绍,介绍开设的学科,及学科特点。

第三,老师也要了解在小学时的学习情况和品德表现。以此激励学生继续发扬小学时的优点,改变小学时的不足。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开始美好的初中生活。

第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针对个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班主任还要随时发现教育契机,找准切入点,时时关心学生,适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

其次,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老师几乎是全天跟班,到了初中则不然,所以此时学生很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既不同于小学又不同于中学高年级的管理和服务的方法,班主任要在开学之初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中小学对学生日常行为要求的异同,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午自习、下课等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召开班会,使新的规章制度与小学适当衔接。班主任更要协同好各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开学第一周,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在科任老师的课堂上表现的往往是更真实的自己,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小学时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会使老师的教育更有针对性。班主任抓好班委会的建设,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将班级的各项工作分别落实给具体的某个学生,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做到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形成积极主动的责任感。使学生做到一日学习生活有秩序。

在此基础上,利用班会和政训进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等,养成善良、宽容、积极向上的品德。这在小学是佷少的,因为小学没有政训,一个星期就一个班会。

三、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是在被老师保姆式地扶着走。每天的作业都需要老师具体地布置,甚至需要老师逼着做,学习很被动。而进入初中,这种被动式将很快被自觉主动性所代替,所学知识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引起好多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就逐渐与优等生拉开距离,从而产生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防患于未然,要积极引导,耐心做好不同的学习方法的衔接教育,使广大七年级新生很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如:开学伊始就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个计划要有可行性,包括学习目标和学习时间上的安排,要明确学生在家学习的要求,例如每星期读英语的时间,写日记的篇目等。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自发转为自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上主动作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阶段系统总结的习惯。具体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把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并学会提问题,以备课上重点解决。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而要记好课堂笔记,对于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的初中生而言并非易事。有个故事可给学生讲讲:有一次,巴甫洛夫讲课时发现台下有个学生始终不抬头地记个不停。他立即中断讲课,说“亲爱的先生,你打算当速记员吗?”。这一善意的讽刺说明:上课时一定要以听为主,以笔记为辅。要边听边记忆,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中做好笔记。老师还要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记忆的习惯。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

班主任要了解各学科的后进学生,还要了解班上学生对所有学科的看法,包括纪律、喜爱程度、对老师的看法等,及时解决学习问题,督促作业的完成等,避免从一开始就落后的现象发生。

中学老师的教学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小学老师引导的细,师生双边活动多,学生的参与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