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书 记

合集下载

藏书记要

藏书记要

宋元刻本�刻于南北朝何時�何地�如何為宋元精舊鈔本�必須眼力 精熟�考究確切�再于各家收藏目錄�歷朝目錄�類書�總目�讀書 志�敏求記�經籍考�二志書�文苑志�書籍志�二十一史書籍志� 名人詩文集�書序�跋文內�查考明白�然后四方之善本�秘本或可 致也�大抵收藏書籍之家�惟吳 中蘇郡虞山�昆山�浙中嘉�湖� 杭�寧�紹最多�金陵�新安�寧國�安慶及河南�北直�山東�閩 中� 山 西� 關 中� 江 西� 湖 廣� 蜀 中� 亦 不 少 藏 書 家 在� 其 人 能 到 處 訪 求� 辨 別 真 偽� 則 十 得 八 九 矣� 藏 書 之 道� 先 分 經 史 子 集 四 種 取其精華�去其糠秕�經為上�史次之�子集又次之�凡收藏者須看 其板之古今�紙之新舊好歹�卷數之全與缺�不可輕率�大略從十三 經�二十一史�三通�三記辨起�十三經蜀本為最�北宋刻第一�巾 箱板極精�其次南宋本亦妙� 唐本不可得矣�北監板無補板初印亦可� 其余所刻各有不同�十七史宋刻九行十八字最佳�北宋本細字十三經 注疏� 十七史亦精美可愛� 南北朝各家經史� �漢書�字畫甚精� 其 十七史北監板無補板初印本亦妙�宋�遼�金�元四史�以初印好紙
藏書記要 一
老乙作坊
籍�則與一草昧何異�故書籍者�天下之至寶也�人心之善惡�世道 得失�莫不辨于是焉�天下惟讀書之人�而后能修身�而后能治國也� 是書者�又人身中之至寶也�以天下之至寶而一旦得之�以人身之至 寶而我獨得之�又不至埋沒于塵土之中�拋棄于庸夫之手�豈非人間 一大美事乎�且與二三知己�與能治古本�今本之書籍者�并能道其 源流者� 能辨原板� 翻板之不同者� 知某書之久刷印� 某書止有鈔本者� 或偕之間訪于坊家�密求于冷鋪�于無心中得一最難得之書籍�不惜 典衣�不顧重價�必欲得之而后止�其既得之也�勝于拱壁�即覓善 工裝訂�置之案頭�手燒妙香�口吃苦茶�然后開卷讀之�豈非人世 間一大韻事乎�至于羅列已多�收藏既富�牙簽錦軸�麟比星章�不 待外求而珍寶悉備�以此為樂�勝于南面百城多矣� 鑒別 夫 藏 書 而 不 知 鑒 別� 猶 瞽 之 辨 色� 聾 之 聽 音� 雖 其 心 未 嘗 不 好� 而 才不足以濟之�徒為有識者所笑�甚無謂也�如某書系何朝�何地著 作�刻于何時�何人翻刻�何人鈔錄�何人底本�何人收藏�如何為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间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

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取材于苏轼的同名文章)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弊:破损B.幸而得之,皆手自书.书:书籍C.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根:根据D.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益:好处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有悦于人之.耳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其.学可谓难矣舍我其.谁C.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将以.遗来者舟遥遥以.轻飏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都可以凭借各自的才能有所得B.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纸和文字、图画一天天趋于简便,书的益处越来越多C.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D.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却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象犀珠玉一类的奇异珍贵之物,虽可让人赏心悦目,却不适用。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1)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2)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

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

季札聃于上国②,然后得闻风、雅、颂。

而楚独有左史倚相③,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3)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A)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4)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

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

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

②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

③倚相:春秋时楚国的史官。

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

④倍蓰:超过数倍。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原文:(1)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2)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

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

季札聃于上国②,然后得闻风、雅、颂。

而楚独有左史倚相③,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3)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A)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4)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

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

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

②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

③倚相:春秋时楚国的史官。

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

④倍蓰:超过数倍。

蓰,本意为五倍,此处泛指。

译文:象牙、犀角、珍珠、宝玉等奇异珍贵之物,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然而不适于实用。

信息资源共享复习-04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共享复习-04基本理论
参考咨询服务也是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的一项必要措施。图书馆有必要派遣一批馆员
在馆内流动咨询,指导读者使用目录、选择图书。这既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 任务,也是图书 馆为增加“每本书有其读者”的机会所经常采用的手段。
四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 节省读者的时间就是节省社会的金钱,也就是增加社会的财富。与闭架借阅方式相比,开 架借阅方式则可节省读者在目录中查找图书和等候图书所浪费的时间,第四定律从国家和社 会经 济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定律在强调采用开架借阅以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同时,还强调通过科学排架、目录工作、 参考咨询服务、出纳系统、馆址选择等多种途径来节省读者的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很多的联盟,而采取集中的贮存图书馆形 式的 联盟更是微乎其微。
20 世纪 70 年代前后,美国许多图书馆扩建或新建馆舍,但是仍跟不上入藏文献数量的增 长速度,人们开始提出建立一个国家性的贮存图书馆的建议,试图用更激进的办法从根本上 全面地、永久性地解决图书馆贮存空间问题。
二、 祁承爜《藏书训略》
《澹生堂藏书约》是祁承爜积三十多年的经验所写成的一部有关藏书的系统理论著作。全 书共分《读书训》、《聚书训》和《藏书训略》三个部分,而《藏书训略》则是作者自叙其 平生购求图书、鉴别图书经验的理论著作,包括购书和鉴书两个部分,集中体现了如下藏书 建设 思想:
(一) 购书三术 “夫购书无他术,眼界欲宽,精神欲注,而心思欲巧。”(2) 提出了购求图书的三个基本方 法。
好,而才不足以济之,徒为有识者所笑 ,甚无谓也”(5)。而钞录和校讎可以使 书便于颂读。 孙庆增十分注重藏书的收藏保护,分别从装订、编目、收藏、曝书等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述

文言文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一阁藏书记黄宗羲尝叹藏书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

欧阳公曰:“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二者正复难兼。

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欲得《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蓄牝鸡易之。

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

此诚好之矣,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况其他乎?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奇器,法书、名画之间。

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则其好书也必不专;好之不专,亦无由知书之有易得有不易得也。

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不可谓之好也。

故曰:“藏书尤难。

”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困覆护其上。

”余独以为不然。

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

以余所见者言之。

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

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

庚寅三月,余访钱牧斋,馆于绛云楼下,因得翻其书籍,凡余之所欲见者无不在焉。

牧斋约余为读书伴侣,闭关三年,余喜过望。

方欲践约,而绛云一炬,收归东壁①矣!歙溪郑氏丛桂堂,亦藏书家也。

辛丑,在武林捃拾程雪楼、马石田集数部,其余都不可问。

江右陈士业颇好藏书,乙巳,寄吊其家,其子陈澍书来言兵火之后,故书之存者惟熊勿轩一集而已。

吾邑孙月峰亦称藏书而无异本,后归硕肤。

丙戌之乱,为火所尽。

余从邻家得其残缺实录,三分之一耳。

由此观之,是书者造物者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灾害之如此。

故曰:“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天一阁书,范司马所藏也。

从嘉靖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癸丑余至甬上范友仲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

余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凡经、史、地志类书坊间易得者及时人之集三式之书,皆不在此列。

余之无力,殆与东里少时伯仲,犹冀以暇日握管怀铅,拣卷小书短者抄之。

友仲曰:诺。

荏苒七年,未蹈前言。

然余之书目遂为好事者流传,昆山徐健庵使其门生誊写去者不知凡几。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凡游宁波胜景者,必无人错漏天一阁。

而登临天一阁者,绝应与人津津乐道。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似乎将百年变故、辉煌兴败直接了当地向游客诉说。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为世界上现存最早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

清学者阮元叹道:“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百年藏书兴复衰,却始终屹立于世,其间藏书亦有失散亦有复得,变迁变故最终化成如今处之安然并为众人所知的天一阁。

嘉庆年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至鸦片战争,英侵略者掠去《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

民国初,商贩指使盗贼潜入阁内,窃取大量的藏书,运至上海倒卖。

后亦经历众多变故。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保护天一阁,专设管理机构探访得到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虽所有藏书并不公诸于世,但在书楼前后水池假山,凉亭架桥,葱茏竹木的修饰下,江南园林的风貌使镂空木窗后所透出置于桌角的书版别具一格。

书箱看似随意摆放,线装书也似乎胡乱翻在了某页。

书版、书箱、书桌此三者组成场景超十余组,与64幅卷轴式巨画以及古建筑环境合为一体,形成别出心裁的开放式陈列。

为保藏书,范氏家族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

阁门的钥匙和书橱的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组成一环不可缺的连环,一房不到便无法接触到任何藏书。

登阁之难可见一斑。

直至清学者黄宗羲求访天一阁被族人认可,翻阅全部藏书,并将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的执行仍是十分苛严,在此后近二百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仅有十余名,他们的名字都是被中国文化史所认可的。

如今吾等平民百姓却皆可登临,虽然时代背景使然,但内心依然心生敬意。

“藏书之富,甲于天下”,2003年开幕的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展示了宁波人引为自豪的城市“文化招牌”:藏书文化。

描写藏书的作文范文精选

描写藏书的作文范文精选

描写藏书的作文【篇一:藏书记】书籍就是我的一位知心朋友,在我无聊的时候我会和他交谈;当我在上课时我会用心的去了解他……。

我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它,不在想象他因为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所以我自幼都十分热爱读书。

可是我的父母却有些不支持我读书,以此我才发生了藏书记这个我与书结下的故事。

今天妈妈把我狠狠的批了一顿,还没收了我的一些书籍。

妈妈拿书的时候还对我说:“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瞧瞧你一天到晚就这到看这些不三不四的书你看像什么《阳光姐姐》,《马小跳》,你看了又有什么用!以后只许看语文数学书再看别的书都统统收走》。

”说完便气呼呼地走啦。

几天后,太好啦我终于借到了最新的《快乐学期》!原本兴高采烈的我,可以想起妈妈的查书事件我有十分的紧张。

回到家中,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躁动不堪,我一溜烟钻到了我的房间心想:还好没被发现。

我立即打开书包把书籍放到那好呢?我灵机一动,把书籍藏到了衣柜衣服的大口袋里啦!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妈妈来查房啦(来检查我是否有看课外书)。

我有些骄傲地说:“妈妈你尽情的搜查吧!”妈妈东找找西望望,妈妈的表情严肃又有些难为情。

搜了好一会过后,才转身走开。

我迫不及待的把书找了出来,我刚放松了警惕可谁想到老妈还来了个半路杀呀!就这样我完美的藏书计划就被妈妈轻而易举的识破了。

即使我的藏书计划破灭了,但是我对书籍的热爱却始终如一。

以后我要更加坚持的读书,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在书的海洋中翱翔。

【篇二:“藏书的故事”】同学们,你知道藏书是什么意思吗?你可能会说,“不就是储藏书嘛!”可是,在我家,“藏书”却令有它意。

我非常爱读书,古今中外的小说以及科普书,我都喜欢。

我读过《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神秘的宇宙天体》等许多书。

我太迷恋课外书了,一看就没完没了,坐下看书以后,老牛拉不动,大象也拖不走。

由于我太爱看书了,很多时候忘了吃饭、忘了写作业,更忘了妈妈限制我的读书时间。

《李氏山房藏书记》古今对照

《李氏山房藏书记》古今对照

李氏山房藏书记古文:(1)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2)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为多书。

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

季札聃于上国②,然后得闻风、雅、颂。

而楚独有左史倚相③,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3)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A)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4)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

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

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

②上国: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此指鲁国。

③倚相:春秋时楚国的史官。

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

④倍蓰:超过数倍。

蓰,本意为五倍,此处泛指。

译文:象牙、犀角、珍珠、宝玉等奇异珍贵之物,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然而不适于实用。

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

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

顾颉刚有着哪些学术成果?有着怎样的成就本文导读:史学研究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

顾颉刚的私淑弟子黄现璠曾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

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

《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的时间较早,而且有比较详尽的注释等,还附有研究文章《写歌杂记》多篇。

刘半农写信给他说:“中国民俗学的第一把交椅,给你抢去坐稳了。

”民俗研究在民俗方面,顾颉刚作过很多考察研究。

对妙峰山的考察,对土地神的探究以及对苏州婚丧礼节的论述,都不断有文章发表。

在风气未开的当时,影响颇大。

其中《妙峰山的香会》对群众朝拜碧霞元君女神的盛况作了考察研究,分析各种人朝拜、祈福的迷信心理和庙主假神戚敛财的实质,发现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祈福心理的关系。

这体现了顾颉刚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的学术观点。

吴歌研究1918年,他因病休学在家,因《北大日刊》的影响,开始搜集“怡情适性”的歌谣。

他的搜集工作只有八个月,连带搜集了谚语、方言方音,后来发表于《晨报》,得到“研究歌谣专家”称号。

他的研究成果首先得到来自文学方面的称赞。

胡适说:《吴歌甲集》“是独立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道地的方言文学”、“这部书的出世真可说是给中国文学又开一新纪元了。

”他此书突出的成绩在于对歌谣结合吴地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俗)进行阐释;标明歌谣适合的场所、参与者、具体的动作等;不同地域歌谣的变化;特别是它内容详实的附录———阐述了从题目的类型到《诗经》以来的争论。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吴歌甲集》“不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歌谣资料集,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歌谣学著述了。

课外文言试译训练(含试译参考)(三) 高小祥 选编

课外文言试译训练(含试译参考)(三) 高小祥 选编

课外文言试译训练(三)高小祥选编班级姓名《读书止观录》【1】魏文帝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故西伯幽而作《易》,周旦显而制《礼》。

不以隐约①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隐约:穷困。

【2】祖士言深好奕棋。

王处叔谓之曰:“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①不穷也。

今天下倾覆,旧事荡灭,君少长王都,何不记述,使有裁成。

昔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勤学篇》,史游作《急就章》,便为没而不朽。

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皆无闻,由无述作也。

故君子疾没世而不称。

”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否泰:命运不好和好。

【3】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私庭讲习。

车武子①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②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

”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读书者当观是。

【注释】①车武子:即囊营苦学的车胤。

②德音:好的话语,指二谢所讲内容。

【4】靖节云①:“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读书者当观是。

【注释】①靖节:陶渊明。

【5】韩昌黎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①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又曰:得失固有天命,不在趋时。

而偃仰②一室,啸歌古人,“不有得于今,必有得于古,不有得于身,必有得于后。

”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有司:上级管理部门。

②偃仰:起、卧,指生活悠然自得。

【6】“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必提其要,纂言②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又曰:“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此节见韩愈《进学解》,托为众生讲述先生为学的情形,其末称“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未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

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

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

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

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

”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天一阁导游词

天一阁导游词

天一阁导游词天一阁导游词1各位来宾: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月湖之滨的天一街上。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天一阁博物馆是一座由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天一阁藏书楼自明代创建以来,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它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环境优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西大门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天一阁的西大门,首先印入我们眼前的是一对清代的石狮子。

这对石狮子是清代的时候,浙东工匠的作品。

它们原本守护的是寺院,“下岗”后“再就业”,来到了这里。

后面的木门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单体,1980年迁建过来的。

平面三开间,硬山式屋顶,五层马头墙。

请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国书城”四个大字,是我国著名的宁波宁海籍国画大师潘天寿在1962年的时候所写的。

这个匾额所用的字体是隶书。

由于宁波在中国的南方,故城“南国”。

“红豆生南国”,书乃读书人的相思物,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南国也是十分恰当的。

“书城”的意思是,一座以书筑成的城,一座为书的安全而筑的城。

请大家看下面的这幅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当代版本目录下泰斗,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1981年78岁时专门为天一阁书写的。

用的是“钟鼎文”。

所谓“钟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时期的华夏先民刻在青铜器如钟、鼎之类上的文字,说他是文字,其实说是符号似乎更确切一些。

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时间悠久,藏书规矩、藏书精神可师可法。

下联说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后的感叹心情。

黄宗羲号南雷,在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破例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人,后来应天一阁传人的请求写国一篇专记《天一阁藏书记》,落笔就写了四个“难”字:“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黄永年先生与谢国桢先生的书缘

黄永年先生与谢国桢先生的书缘

黄永年先生与谢国桢先生的书缘作者:曹旅宁来源:《读书》2010年第05期安阳谢国桢先生《江浙访书记》一书,三联书店二十几年前印行,书店不见踪迹久矣。

近日竟获重版,遂购读一册。

书中有两条与先师黄永年先生有关:一是“《礼堂》书跋二卷、《忆书》六卷”条:“余向藏有焦里堂手校项刻本《山海经》,已赠与武进黄永年同志。

”二是“《壬申纪游》一卷”条,《壬申纪游》是清人查慎行的著作,同时叙及查慎行旅居京师三十年见闻录《人海记》一书,“友人黄永年同志赠余清怀远匡辅之汲修斋蓝丝格旧钞本,有‘杏花春雨楼’、‘义乌米苗孙藏’朱文方印,钞校甚精,极为雅致,其文字记述较详,有为刻本所无者。

”本来读到这两条内容不过又多知道了一段文坛掌故而已,不想手头正好有友人提供的黄先生发表在一九八五年《安阳史志通讯》某期的《我所知道的谢刚主(国桢)先生》一文,颇富感情,以旧书版本为主线,将与刚主先生二十多年的交谊娓娓道来。

《安阳史志通讯》大概是本内部刊物,这篇文章因此流布不广,不仅辛德勇学长所编《黄永年古籍序跋集》中的“书林书事杂记”未曾收录,就连黄先生哲嗣黄寿成师兄也不知道这篇文章。

黄先生与刚主先生的正式交往,还是从旧书版本上开始的,这已是一九六○年的事情。

在此之前,黄先生已移家西安。

一次偶然在《光明日报》上见到刚主先生谈论清初金埴稿本《不下带编》的文章,黄先生正好有一本为金埴所撰内容稍有出入的《巾箱说》,于是去信告诉他,稍后把这本书和另一部《人海记》寄去送给刚主先生,他也回赠了批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和旧抄本《司空表圣文集》,后者中有罗振玉题记,已收入《大云书库藏书题识》,前者则是未经剜改的人间仅有的最初印本。

尤其宝贵的是书中所夹刚主先生的墨书题记:永年先生收书之癖,有与余同好,余恒以为佳罕传之书,或书尾眉端,古人遗泽手迹所在,书商捆载入肆,但知巨册重籍,视为珍本,易于出售,而零圭断羽,不加爱惜,等夷视之,往往散失。

如余所获金壑门《不下带编》、谢肇制《小草斋诗话》、缪荃孙手校《萍州可谈》、王宗炎题跋《韩柳年谱》等书,若无人收拾,任其流荡,致化为冷烟,则吾辈辛勤搜辑之事,何异于拾婴儿而瘗白骨,保存文献,实尽一臂之力,未知先生以为然否?黄先生一九五七年后已蒙错划之厄,刚主先生仍不避嫌矮,折节下交,使得黄先生有“空谷足音”之感。

玉海楼藏书记参考译文

玉海楼藏书记参考译文

玉海楼藏书记参考译文玉海楼藏书记(节选)[清]孙衣言玉海云者,言其为世宝贵,而又无所不备也。

予家自先大父资政府君,隐居种学,好聚图籍,儿时见先世旧藏,多前朝善本①,丹黄殆遍②,经乱无复存者。

予初官翰林,稍益购书,以禄薄不能尽如所欲。

次儿诒让亦颇知好书,乃令恣意购求。

十余年间,致书约八九万卷。

虽视深宁③所见,未能十之四五,然颇自谓富矣。

旧居褊隘,苦不能容。

今年春,为次儿卜筑④河上,乃于金带桥北别建大楼,南北相向各五楹⑤。

专为藏书读书之所,尽徙旧藏。

因取深宁叟所以名书者,以名斯楼。

复取古人读书之法,及我今日藏书之意,具为条约,揭之堂壁。

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谬我约,皆可以就我庐,读我书。

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

【参考译文】玉海的意思就是表示世间宝贵的东西,又无不具备。

我们家从任职资政府君的先大伯父隐居种田学习开始,就喜欢收集图书。

小时候看见先辈的旧藏书,很多都是前朝的善本,各种书籍几乎都有,经过战乱有几乎都不存在了。

我刚开始做翰林时,稍微更加购买书,因为俸禄少不能完尽我想买的书。

小儿诒让也十分喜欢读书,于是就让他恣意购买。

十多年间,大约买了八九万卷书。

虽然和王应麟相比,不能十分之四五,但是也很自认为十分富足了。

原来居住的地方十分狭小,不能容纳。

今年春天,就给小儿在河边建了新的住所,就在金带桥北面另建了一座大楼,南北相向各有五间。

专门作为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全部把原来的书籍都搬到这里,于是取王应麟的“玉海”名,作了这座楼的名字。

又取古代读书的方法,以及我今天藏书的目的,制作成条约,挂在厅堂的墙上。

乡里有读书才能、读书志向的青年,并且能不违背我的条约的,都可以到我的屋子里读我的书。

天下的宝物,我本来不想作为一家的贮藏。

《文选楼藏书记》考实

《文选楼藏书记》考实

作者: 杨洪升[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献
页码: 66-7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书记;文选;藏书目录;文献学家;整理出版;乾隆时期;阮元;四库馆
摘要:阮元是清代著名文献学家,一生藏书、刻书及撰著均极富,堪称泰斗。

今学界流传《文选楼藏书记》一书,被公认为阮元的藏书目录,多次被影印、整理出版,广为徵引。

笔者对该书详加考查,发现其并非阮元藏书目录,实为弥足珍贵的乾隆时期浙江进呈四库馆的部分书目清单,其中包括汪启淑、范懋柱、吴玉墀、鲍士恭几位大藏书家的呈送部分。

而《进呈书目》、《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与之相对应的部分,即在这些进呈书目清单的基础上形成。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探赜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探赜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探赜赵嘉【摘要】耿文光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成书于清末光绪年间,传统目录学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天禄琳琅书目》以及之后的私家藏书目录从编排上和著录上都为后来的目录编辑者提供了参考和启发。

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记录读书心得和指导读书的札记类著作。

耿文光积十多年之力,前后四次改变体例,终成《万卷精华楼藏书记》。

与以往目录不同之处在于著录方式和指导读书方法两方面。

%Geng Wenguang’s Wan Juan Jing Hua Lou Cang Shu Ji was writte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n the tradition bibliography had achieved a high level and there were many bibliographies written by the govern-ment or private.It cost Geng more than ten years to finish this book and there were two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it.【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81-85)【关键词】目录学思想;著录方式;材料考辨;读书方法【作者】赵嘉【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7耿文光,字星垣、斗垣,号酉山,别号苏溪渔隐,山西灵石(今山西介休)苏溪村人。

自幼喜爱读书、藏书,藏书和著述虽不及江南大家,但其所著《目录学》《万卷精华楼藏书记》《苏溪渔隐读书谱》却与以往目录有所不同。

其中尤以《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最为明显。

是书一百四十六卷,收录两千多本书籍,在著录上主要借鉴了清代以来目录的经验教训;他提出在著录内容上“简”“繁”两种目录“离之则两美,合之则两伤”的理论,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具特色的是将指导读书的方法也融入目录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书记
榆林高新一小五年级一班王宇佳
我小的时候,特别爱看书,爸爸每一次从外地出差回来都要给我买几本。

“啊!爸爸回来了。

”我高兴的喊了起来,跑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想死你了。

”“你是想我,还是想书呢?”爸爸边说边从塑料袋里拿出了一本书。

哇!是我最喜欢的《百科全书》,我调皮的回答“想书,也想你嘛!”,说完我就奔回了书房去看书。

不行,我得慢慢的欣赏这本书才行。

早上起来,我发现我的《百科全书》的“脸”变成蓝色的了,我难过极了。

我妄想一定是弟弟弄脏的,于是我生气的去找弟弟。

弟弟一见我的表情和平常大不一样就知道灾难要来了,立马给我道了歉,我心里好受了许多。

回到书房,我嘴里念叨着,如果弟弟再把我的书弄脏怎么办?不行我得把书藏起来。

我把散文书放到箱子里,小说藏在床垫下面,诗歌书放到衣柜里,童话书放到床下面。

终于忙完了,我可以松口气了。

自从我把书藏起来之后,我的书每天都是焕然一新的。

不论什么时候看,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指导老师:苗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