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
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
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
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
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
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1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管理员一、单项选择题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苏联 B. 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 D. 斯大林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1.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里面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里面有空想”这一说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1)为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a.规律性的思想。
b.从经济因素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
(2)对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批判。
a.政治上,揭露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
b.经济上,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
c.思想文化上,对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1)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说,绝对不要把他们的理论视为“极终真理”、“最终规律”,当作某种“圣经”。
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b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带有某种“空想”成分。
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而言,显然是极其“不成熟的”。
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天才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设想中又包含着空想成分。
c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 为什么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唯物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3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
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
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
(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打印版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出现具有丰富的时代背景:(一)人类政治文化的沉淀。
主要包括: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政治民主,这些理念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宗教改革。
15—16世纪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批判精神,为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宗教改革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对中世纪黑暗的神学带来更大的冲击,其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基本物质前提,尤其是其中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五)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岛19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两大阶级也应运而生。
这构成了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出现的思想运动,是早期无产者意志、理想的思想反映。
2、人类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思想从无到有,最初形成的是从16世纪初叶到19世纪中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一90年代实现的。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20世纪初,俄国开始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席卷俄国。
从1905年至1917年,俄国爆发了三次革命。
1905年民主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为社会主义打开了通道。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
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第三次飞跃:在斯大林逝世后,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的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来源涵义地位内容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只是称自己的学说为“共产主义”。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分子开始把“社会主义”一词用作他们向往的与资本主义不一样的一种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开始把“共产主义”一词用作他们要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到6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进一步扩大,此二词已经通用,“科学共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也成为同义语。
西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于19世纪80年代传入日本,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开始在我国系统,自觉的传播。
涵义:从广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但它不能取代研究众多具体规律的的各个部门学科,它对众多部门的学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使其他学科在明确社会主义性质,目标,和道路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为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服务。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制度的总称。
地位: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哲学是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层次;政治经济学是中介手段,属于第二层次;科学社会主义是总结,是目标实现,是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比比哲学更直接,比政治经济学更全面。
内容: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它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他们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简答题:1、简评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主要特点有:1、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是在欧洲近代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已基本稳固确立的时期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2、他们的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含有一系列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都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上升的和进步的过程,并试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被更完善的理想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
3、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直接来源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学说,是在继承和改造启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4、他们都敏锐地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
无论是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理想主义的设计,都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其基本前提的。
5、他们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就其批判的深刻程度而言,远远超过了自莫尔以来的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
6、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较之先辈们更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7、他们生前就已拥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信徒,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圣西门派、傅立叶学派和欧文学派,这些追随者积极宣传和阐释他们的思想,有些追随者还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
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总结答案
科社部分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关系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新经济政策5.斯大林模式6.东欧剧变及主要原因7.苏联解体及主要原因8.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9.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10.民主社会主义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一、 1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关系(答题要点:○1组成部分○2关系)答: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严密的内在联系。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2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答: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变成现实之前,只是理论推理,还不可能十分圆满、完备,切忌把有待实践验证的理论神圣化、教条化。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当今重新总结历史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准绳来衡量,既不能全面肯定苏联模式,也不能全面否定苏联模式,应该细加解剖,具体分析。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改良,但是这不像第一次革命那样完全是自下而上推翻旧制度的革命,而是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主义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答题要点:○1浓缩飞跃的时间和表现○2二次飞跃,理论到现实○3三次飞跃,一国到多国)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余粮征集制;2)义务劳动制度;3)加速工业国有化;4)流通分配领域非市场化○2评价: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垄断,直接建立起生产和分配方面的供给制,带有军事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经济学C.近代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开始于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的出现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出现4.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5.列宁说,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
A.资本输出B.垄断资本主义C.资本集中D.国家垄断6.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理论的科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C.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剩余价值规律7.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C.实行自由贸易政策D.实现农业合作化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初英法的三大社会主义的空想家是()。
A.莫尔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2.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
A.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批判,但没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的和经济的根源B.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非常同情,但没能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C.对现存的统治秩序有强烈变革的愿望,但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D.对未来社会作出大胆的预测,但不主张在未来消灭私有制3.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辩证法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D.阶级斗争理论4.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但条件是()。
A.必须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B.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C.必须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引发和推动D.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5.列宁所讲的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指的是()。
临沂大学2012级第二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一、简述:1、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指: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
2、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关于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3、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它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内容也无不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第一次比较系统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的基本问题。
4、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
1、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答: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原因:1,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不称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2,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着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看着省略吧。
)2、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作为这两个历史进程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
性质:科学社会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社会主义”一词包含哪三方面含义?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社会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个要点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经途径。
这个要点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社会区别开来。
第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
这三个要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花生)
1.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答: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空想(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历史的需要(现实条件)15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历史性转折:第一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它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根植于斗争实践。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产物1 它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创立的2 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科学方法。
3 它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经济运动的客观要求。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的实践经验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巨大而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2 中国共产党八十余年艰苦奋斗的历史事实3 《共产党宣言》最基本的原则未被证伪4 苏联以及东欧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是修正主义的破产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会过时(1)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1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历史的必然2 关于资本主义灭亡,未来共产主义必胜的原则。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展;公有制,共同富裕;阶段性。
(2)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与时俱进1 实践性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是理论价值的表现,也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鲜明的历史性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可战胜四科学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 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知识点问题及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出现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同情无产者,幻想建立美好社会的学说。
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16---17世纪,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幻想空想社会主义)闵采尔,莫尔,康帕内拉 2.18世纪,中期(平均)空想社会主义摩莱里,马布利3.19世纪,晚期(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1)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揭露和无情的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2)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公有制;改变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和实行计划生产;主张消灭差别;提倡社会和谐,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国家管理机构4.历史局限性:(1)未认识到资本主义雇佣工的本质,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2)不懂得积极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未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地位,未找到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新的力量5.学习马义的意义与方法意义:有利于提高马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义必胜的信念;利于提高建设中国社义的自觉性;利于区分社义与资本主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分析,理论规范第二节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产生经济危机2.阶级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由自发的,分散的经济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联合的政治斗争;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3.思想条件: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4.马恩在革命实践中的转变,世界观由唯心主义者变为唯物主义者,阶级立场由基金的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中的作用(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正确的说明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2.剩余价值学说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中的作用(1)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3)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三.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主要标志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3.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4.无产阶级政党的原理5.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四.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三节《宣言》发表后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欧洲革命期间的发展1.阐明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第一次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命题3.明确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4.系统的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二.欧洲工人运动失败后的发展1.阐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须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2.必须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三.巴黎公社革命期间的发展1.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军队2.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3.新兴国家政权:特点:(1)人民当家作主,对国家公职人员实行选举,监督(2)反对特权,实行低薪制,防止公务人员的生活特殊化(3)废除官僚集中制,实行民主制的组织原则(4)公社不是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理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5)公社实行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政策和措施四.巴黎公社后的发展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2.研究了无产阶级夺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3.对科学社会主义做了系统阐述4.全面阐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5.进一步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第四节一、怎样认识马恩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开放性科学性:1.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2.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3.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开放性:1.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2.对不同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而是通过斗争吸取一些有价值的思想3.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二.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怎样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2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4.过渡时期的理论5.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6.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7.国家问题的理论第五节怎样认识马恩对为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1.从历史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2.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一般特征3.反对把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补充: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义,社义怎样取代资义,什么是社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科社的地位:是马义的核心,是马义的落脚点;是区别真假马义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科社诞生的伟大意义:1.是社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 2.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二章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第一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一、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1.什么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指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俄国具体实际建立起来的以区别于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党派的政党2.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组织3.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5.坚持党的领导地位6.党要同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二、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无产阶级要争得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同农民结成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最基本的条件2.无产阶级在领导民主革命中最终要夺取国家政权3.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三、帝国主义理论: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列宁1916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C20S)2.帝国主义的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在金融资本上形成金融寡头(3)和商业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帝国主义的实质:垄断4.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帝国主义是寄生性或腐朽性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垂死不是指资本主义会立即死亡或自然死亡5.列宁的帝国主义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列宁主义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刻分析和概括了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
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2、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目标目标和内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特征: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3、分析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_正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有机遇也有挑战(一)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二)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实现和管理革命济.(四)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全球化发展趋势扩大了各国市场开放,增强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往来,为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经济全球化可以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有利条件,对拉动经济增长意义明显.(五)迫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挑战(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形成世界新的"中心——边缘"格局,第世界中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蛋糕根本无缘.经济全球化尽管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二)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三)金融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风险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全球经济动荡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货币,短期证券投资和短期贷款市场极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四)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在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六)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制约着国家的经济主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纯依附关系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时附加了种种条件,直接干预着这些国家的经济主权,甚至是政治主权.(七)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原有产业和国内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例如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产业等进入发展中国家,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本来就很脆弱的这些民族产业受到毁灭性打击,难以发展4、如何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答案高放
一.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2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积极贡献:1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2在那个时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二.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他们把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为考查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基本范畴。
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所谓的社会过渡并不是说不经过人的努力自然而然的实现的。
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在历史规律的支配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目标有策略的坚持斗争,必定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解放。
科学社会主义明确的吧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目标。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
能否建立一个自觉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来正确的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斗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5,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必须掌握政权。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复习参考答案
1、社发展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早起,平均和批判空想社主三个阶段;2)19世纪30-40年代。
马恩创立科社3)从科社诞生到1917年,在马恩的领导下,许多国家建立了社政党,制定纲领和政策(2)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1)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地理论,理论指导俄十月成功2)1917年十月,推翻资产政权,建新社制度。
1921年列宁提出逐步建设社(3)社会主义各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本国特色社,使社制度得到完善。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社国认识到苏弊端,改革2)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社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苏联模式,不断创新,2、科社在马的地位。
马恩创立哲和经不是目的,而为探讨和研究人社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产生发展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
科社在哲和经础上研究社会尤其是资社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关于社的结论原理1)马由哲学、政经、科社组成2)马哲辩唯历唯,自然界社会思维3)政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科社是以马哲和政经,唯观和剩值为础依,论证无产人类解放发展规律,为无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和正确途径。
5)三部分是整体不可分,没有哲础,没有政经科学依据,不会有科社;而哲、经以科社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起点哲,中介经,终结科社。
科社核心。
科社指导,哲和经成为认世和改世的思想武器。
3、空社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空社是随资生产方式的出现及矛盾暴露产生,随资生产方式发展及矛盾激化而发展。
资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空社经历初、中到高。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弊端:思想与传统反封建压迫区别;文学游记的形式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私有制罪恶根源;理性主义和人性论,法律条文,暴力革命;工场手工业生产,绝对平均和禁欲3)19世纪初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家唯物论证了社取代资的必然。
提出了实现道路和方法,大工业基础,资制度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1)空社历史功绩:第一,对资制度深刻揭露和批判,提供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地研究资的材料。
智慧树知到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 )选项:A: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B: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说C: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兼备的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相一致的学说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兼备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相一致的学说】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选项:A: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B: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C: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答案: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2、多选题: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选项:A:德国古典哲学B: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多选题: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中,被称为姊妹篇的是()选项:A:《自然法典》B:《论实业制度》C:《乌托邦》D:《太阳城》答案: 【《乌托邦》;《太阳城》】4、多选题: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选项:A:马布利B:摩莱里C:闵采尔D:巴贝夫答案: 【马布利;摩莱里;巴贝夫】5、多选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动派别的著作有()选项:A:《反杜林论》B:《哥达纲领批判》C:《共同章程》D:《共产党宣言》答案: 【《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指()选项: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工人必然战胜资本家,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必然取代封建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D:无产阶级必然取代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答案: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单选题: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原理更加完整B:“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构成了一对因果关系C:“两个决不会”比“两个必然”更重要D:“两个必然”比“两个决不会”更重要答案: 【“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原理更加完整】3、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首先是在西欧较早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出现的,包括()选项:A:英国B:意大利C:德国D:法国答案: 【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4、判断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最新电大《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答案精品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辨析题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答:正确。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迄今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答:正确。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章3、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尖锐的揭露和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2)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地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3)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其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从理论形式来说都借助于理性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3)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的社会力量。
4、唯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意义如下:1、唯物史观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理性”和“永恒正义”的根本缺陷。
【重庆医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题库(带答案)
【重庆医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题库(带答案) 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单选1、下列哪位思想家运用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学思想对现实社会批判( D ) A、托马斯・莫尔 B、马克思 C、摩莱里 D、让・梅叶2、下列哪个选项集中反映了法国思想家马布利的主要思想( B ) A、“千载太平天国”思想B、禁欲主义思想,反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禁止经商C、“三权分立”D、唯物主义思想3、19世纪初,__试图建立“和谐公社”,其思想更具有探索试验的特性,他曾多次试图践行他的理想社会蓝图。
( D )A、巴贝夫B、傅立叶C、圣西门D、欧文 4、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D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真正秘密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6、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 C ) A、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 B、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D、辩证法和剩余价值 7、( D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正式诞生 A、《资本论》的发表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C、“十月革命”的爆发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政治条件是( C ) A、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B、无产阶级不断壮大 C、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D、阶级斗争的缓和9、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A ) A、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B、资本阶段斗争C、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D、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狂飙式发展 1、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C)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哪一项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形成阶段的代表著作(A) A、《遗书》B、《乌托邦》C、《太阳城》D、《自由法》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下列不是该阶段的代表人物的是(B) A、欧文 B、巴贝夫 C、傅立叶 D、圣西门4、《乌托绑》的作者是(B)A、康帕内拉B、莫尔C、闵采尔D、温斯坦莱5、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A)A、《乌托邦》B、《太阳城》C、《自由法》D、《遗书》6、《共产党宣言》发表于(C)A 、1865年 B、1805年 C 、1848年 D、1905年7、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诞生的标志(C)A、《乌托邦》的出版B、剩余价值学说的提出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新和谐公社”的成立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B)A、《共产党宣言》B、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9、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唯物历史观进行全面陈述的著作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来自于教材以及课件。
部分问题答案不确定,为了不影响大家,仅将明确的答案上传。
欢迎大家完善答案,感激不尽。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答:“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义词,人们对它有多种理解。
社会主义既指一种思想、理论、学说,也指一种社会实践运动,还指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⑴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学说的社会主义。
可分为三个层面。
其一是最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及其问题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并且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其二是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主要包括所有反对资本主义的比较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和主张及派别。
也包括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其三是狭义的社会主义。
即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⑵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
它是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
即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的结果。
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
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是一种对古代理想社会观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回归。
马恩认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的直观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它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主要内容: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反对资本主义主义的思潮。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乌托邦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为代表。
以文字游记的形式,对理想的社会制度予以空想的描写。
代表作如《乌托邦》《太阳城》。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是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以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
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以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是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是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叶立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
他们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继承了前辈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了罪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合理设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他们以极高的评价,称他们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创始人”。
历史功绩:(见教材48页)局限性:(见教材49页)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⑴以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⑵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⑶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作了精辟的概括⑷系统地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⑸明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以取代原来正义者同盟“人人皆兄弟”缺少阶级观点的旧口号。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
《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
《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其现实基础及意义。
答:一、社会历史条件(50页)1.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2.阶级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条件:自然科学的成熟与飞跃。
三大发现。
4.。
思想文化条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理论基础(53页)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它弥补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发现并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两者的意义,书上有)。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⑴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⑵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⑷坚持统筹兼顾。
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相互关系的?(25页)。
参考信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是科学的结论。
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社会现实。
马恩对社会形态的演变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两个必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是“两个必然”结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
“两个决不会”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两者对立统一的。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75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不战而胜”的战略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进一步提出“促进民主运动”的战略远因:主要指苏联自2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
政治上高度的个人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封建主义、实用主义,对内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对外的大党大国主义极其严重。
近因:主要是指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1、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2、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3、改变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4、取消了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5、在体制方面引进了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