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优化方案第2章§2.2
合集下载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教版必修2
法二: 几何法 几何法) 法二:(几何法 圆 C:(x-1)2+y2=1 的圆心为 C(1,0),半径 r=1. : - , = |k+5| + . 设圆心 C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则 d= 2 , = k +1 |k+5| + 12 当 d>r,即 2 >, >1 时,k>- , >- 5 k +1 相离. 此时直线 l 与圆 C 相离.
本题满分14分 求过点 求过点(1, 且与圆x 本题满分 且与圆 例2 (本题满分 分 )求过点 , - 7)且与圆 2 + y2 相切的直线方程. =25相切的直线方程. 相切的直线方程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由于直线过定点(1, 由于直线过定点 ,-7),故可设 ,
切点或直线的斜率,采用几何法或代数法求解. 切点或直线的斜率,采用几何法或代数法求解.
法二:已知圆的方程可化为 - 法二:已知圆的方程可化为(x-2)2+(y-1)2=4,即 - , 圆心坐标为(2,1),半径 r=2. 圆心坐标为 , = 圆心(2,1)到直线 mx-y-m-1=0 的距离为 圆心 到直线 - - - = |2m-1-m-1| |m-2| - - - - d= = = 2 2 . 1+m 1+m + + 4 直线与圆相交; 当 d<2,即 m>0 或 m<- 时,直线与圆相交; < , > <- 3 4 直线与圆相切; 当 d=2,即 m=0 或 m=- 时,直线与圆相切; = , = =- 3 4 直线与圆相离. 当 d>2,即- <m<0 时,直线与圆相离. > , < 3
l:(m+2)x+(2m+1)y=7m+8. : + + + = + (1)证明: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 与圆 恒相交; 证明:不论 为何实数 直线l与圆 恒相交; 为何实数, 与圆C恒相交 证明 (2)当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长最短时,求m的值. 当直线l被圆 截得的弦长最短时, 的值. 当直线 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短时 的值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3)通项法:an=kn+b(k、b为常数 ⇔{an}是等差 通项法: 为常数)⇔ 通项法 + 、 为常数 是等差 数列. 数列. 警示: + 为常数, ∈ 对任意n∈ 警示:an+1-an=d(d为常数,n∈N+)对任意 ∈N 为常数 对任意 都要恒成立,不能几项成立便说{a 为等差数 +都要恒成立,不能几项成立便说 n}为等差数 列.
3.等差中项 等差中项 在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中,A叫做 在由三个数 , , 组成的等差数列中, 叫做a 组成的等差数列中 叫做 的等差中项. 与b的等差中项.这三个数满足关系式 +b= 的等差中项 这三个数满足关系式a+ = ____ 2A.
思考感悟 2.任何两个实数都有等差中项吗? .任何两个实数都有等差中项吗? 提示:都有等差中项. 提示:都有等差中项.
【名师点评】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 名师点评】 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定义法:an+1-an=d(d为常数,n∈N+)⇔{an} 定义法: + 为常数, ∈ 定义法 为常数 ⇔ 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法:2an+1=an+an+2⇔{an}是等差数 等差中项法: + 等差中项法 是等差数 + 列.
2.2 等差数列 . 2.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深化认识并能运用. 深化认识并能运用.
2. 2.1 等 差 数 列 的 概 念 及 通 项 公 式
例2
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 , 使这 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 ,b,c使这 与 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突破 频率分布表、 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折 线图 频率分布表是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 频率分布表是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 一般内容有数据的分组、频率的统计、 一般内容有数据的分组、频率的统计、频 数和频率等内容.根据这个表格, 数和频率等内容.根据这个表格,就可以 在坐标系中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在坐标系中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4.茎叶图的特点 . 当样本数据较少时, 当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 的效果较好,它不但可以保留所有信息, 的效果较好,它不但可以保留所有信息, 而且可以随时记录, 而且可以随时记录,给数据的记录和表 示都带来了方便. 示都带来了方便.
问题探究 1.什么是总体分布? .什么是总体分布? 提示: 总体分布是指总体取值的分布规律, 提示 : 总体分布是指总体取值的分布规律 , 即 某小组数据在总体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某小组数据在总体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2.在一组测量长度的数据 单位:cm)中最小数 单位: .在一组测量长度的数据(单位 中最小数 据为15.2, 最大数据为 据为 , 最大数据为20.3, 如果组距为 , 那 , 如果组距为1, 么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 可分为几组较好? 么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 , 可分为几组较好 ? 第 一组数据及最后一组数据,如何限定区间? 一组数据及最后一组数据,如何限定区间? 提示:因为20.3-15.2=5.1,可分为 组,第一 提示:因为 - = ,可分为6组 组可限定为(15.1,16.1),最后一组为 组可限定为 , (20.1,21.1). .思维总结】 【思维总结】绘制茎叶图的关键是分清茎和
一般地说, 如果数据是整数(至少为两位 叶 . 一般地说 , 如果数据是整数 至少为两位 数 )的 , 除个位数字以外的其它数字为 “ 茎 ” , 的 除个位数字以外的其它数字为“ 个位数字为“ 如果是小数的, 个位数字为“叶”;如果是小数的,通常把整 数部分作为“ 小数部分作为“ 数部分作为“茎”,小数部分作为“叶”.解 题时要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茎和叶. 题时要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茎和叶.
【人教B版】数学《优化方案》必修2课件第2章2.2.3第一课时
综上可知,a≠-2,且 a≠±1. 法二:若三条直线能构成三角形,则三条直线两
两相交且不共点,即任意两条直线都不平行且三
条直线不共点.若 l1、l2、l3 交于一点,则 x+y +a=0 与 x+ay+1=0 的交点 P(-a-1,1)在直 线 l3:ax+y+1=0 上, 则 a(-a-1)+1+1=0, ∴a=1 或 a=-2.
平行;
当 a2-2=0 即 a=± 2时,
方程组化为
2x-y+2+ 2x+1=0
2=0
- 或-
2x-y+2- 2x+1=0
2=0
,此时两直线相交.
综上所述,当 a≠±1 且 a≠0 时 l1 与 l2 相交; 当 a=0 或 a=1 时,l1 与 l2 平行; 当 a=-1 时,l1 与 l2 重合.
跟踪训练1 试求三条直线l1:x+y+a=0,l2: x+ay+1=0,l3:ax+y+1=0构成三角形的条 件.
解:法一:由任意两条直线相交,得a1≠1a,a1≠11, ∴a≠±1,且三条直线不共点.
由xx++ay+y+a1==00,, 得交点(-1-a,1),此交点不 在直线 ax+y+1=0 上, 即 a(-1-a)+1+1≠0,∴a2+a-2≠0, ∴a≠-2,且 a≠1.
(3)k1=01- -10=-1,k2=2-0--31=-1,则有
k1=k2. 又 kAM=-3-1-10=-2≠-1,
即 A,B,M 不共线,故 l1∥l2. (4)由已知点的坐标,得 l1 与 l2 均与 x 轴垂直且 不重合,故有 l1∥l2.
【点评】 当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斜率相等 时,未必有两直线平行,应进一步作判断是否 有两直线重合;当两条直线的斜率均不存在时, 则两直线重合或平行.解答此类问题应考虑周 全.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同步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3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已知所有球员的具体身高; 已知所有球员的具体身高; ②求球员的平均身高. 求球员的平均身高. 解答本题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解答本题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也可建立 新数据,再利用平均数简化公式计算. 新数据,再利用平均数简化公式计算.
【 思路点拨】 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往往是 思路点拨 】 很难求的, 甚至是不可求的, 很难求的 , 甚至是不可求的 , 通常的做法是用 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 标准差, 只要样本的代表性好, 标准差 , 只要样本的代表性好 , 这种做法是合 理的. 理的. (1) 各 组 中 平 均 值 可 近 似 取 为 【解】 165,195,225,255,285,315,345,375. 由此可算得平均数约为 165×1% + 195×11% + 225×18% + × × × 255×20% + 285×25% + 315×16% + × × × 345×7%+375×2%=267.9≈268(天). × + × = ≈ 天. 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68天. ∴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 天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突破 样本平均数的计算
例1
一个球队所有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 : 一个球队所有队员的身高如下 单位: 单位
cm): : 178,179,181,182,176,183,176,180,183,175,181,185 ,180,184,问这个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多少?( ,问这个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多少? 精确到1 精确到 cm)
89,93,88,91,94,90,88,87的方差和标准 的方差和标准 标准差结果精确到0.1) 差.(标准差结果精确到 标准差结果精确到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
方差及标准差的应用 方差、 方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 距离,表示各个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的周围 距离, 分散程度. 分散程度.
例3 甲 、 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 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的 的
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测量 件测量, 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 件测量,数据 为: 甲:99 乙:99 100 100 98 102 100 99 100 100 103 100
思维总结】 【思维总结】
要先找清每个小矩形的高、 要先找清每个小矩形的高、宽
及其意义,就可求相应的样本数字. 及其意义,就可求相应的样本数字. 变式训练1 变式训练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估计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估计 如图 估计(1)
众数; 中位数 中位数; 平均数 平均数. 众数;(2)中位数;(3)平均数.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突破 众数、中位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综合应用 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 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 ; 中位数 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 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 ; 平均数与每 一个样本数据有关. 一个样本数据有关.
例1
某工厂人员及工资构成如下表: 某工厂人员及工资构成如下表:
2
【 思维总结】 本题易出现判断甲机床质量 思维总结 】 更稳定的错误, 更稳定的错误 , 其原因是对方差的概念理解 错误. 错误.
互动探究2 互动探究
在本例中, 甲机床所加工的6个 在本例中 , 甲机床所加工的 个
零件的数据全都加10, 零件的数据全都加 , 那么所得新数据的平 均数及方差分别是多少? 均数及方差分别是多少?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 更稳定. 更稳定.
2025年高考数学必修课-第二章-2.2.2-分段函数【课件】
第2课时
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
1.分段函数的定义
如果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区间,有不同
的对应关系,则称其为分段函数.
2.分段函数的图象
分段函数有几段,它的图象就由几条曲线组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根据分段函数每段的定义区间和表达式依次画出图象,要
注意确定每段图象的端点是空心点还是实心点,各段函数图象组合
x 的值并验证.
1
2
;
解:(1)f -
1
2
1
1
3
=- +2= ,
2
2
∴f - 2 =f
1
∴f - 2
3
2
=
=f
3 2
2
9
4
9
= ,
4
1
9
9
= × = .
2
4
8
(2)当 f(x)=x+2=2 时,x=0,不符合 x<0.
当 f(x)=x2=2 时,x=± 2,其中 x= 2符合 0≤x<2.
1
当 f(x)= x=2 时,x=4,符合 x≥2.
2
综上,x 的值是 2或 4.
延伸探究在本例已知条件下,若f(x)>0,求x的取值范围.
≥ 2,
0 ≤ < 2,
< 0,
解:∵f(x)>0,∴
或 2
或 1
> 0.
+2 > 0
>0
2
∴-2<x<0或0<x<2或x≥2.
∴x的取值范围是(-2,0)∪(0,+∞).
-1,x < 0,
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
1.分段函数的定义
如果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区间,有不同
的对应关系,则称其为分段函数.
2.分段函数的图象
分段函数有几段,它的图象就由几条曲线组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根据分段函数每段的定义区间和表达式依次画出图象,要
注意确定每段图象的端点是空心点还是实心点,各段函数图象组合
x 的值并验证.
1
2
;
解:(1)f -
1
2
1
1
3
=- +2= ,
2
2
∴f - 2 =f
1
∴f - 2
3
2
=
=f
3 2
2
9
4
9
= ,
4
1
9
9
= × = .
2
4
8
(2)当 f(x)=x+2=2 时,x=0,不符合 x<0.
当 f(x)=x2=2 时,x=± 2,其中 x= 2符合 0≤x<2.
1
当 f(x)= x=2 时,x=4,符合 x≥2.
2
综上,x 的值是 2或 4.
延伸探究在本例已知条件下,若f(x)>0,求x的取值范围.
≥ 2,
0 ≤ < 2,
< 0,
解:∵f(x)>0,∴
或 2
或 1
> 0.
+2 > 0
>0
2
∴-2<x<0或0<x<2或x≥2.
∴x的取值范围是(-2,0)∪(0,+∞).
-1,x < 0,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2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
2 2 2 2
求椭圆的离心率 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常见思路:一是先求 , , 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常见思路:一是先求a,c, 再计算e;二是依据条件中的关系,结合有关 再计算 ;二是依据条件中的关系, 知识和a、 、 的关系 构造关于e的方程 的关系, 的方程, 知识和 、b、c的关系,构造关于 的方程,再 求解.注意 的范围 的范围: 求解.注意e的范围:0<e<1.
互动探究1 互动探究
若本例中椭圆方程变为: 若本例中椭圆方程变为:“4x2+y2
=1”,试求解. ” 试求解.
y 2 x2 1 解:已知方程为 + =1,所以 a=1,b= ,c , = , = 1 1 2 4 = 3 1 1- = ,因此,椭圆的长轴的长和短轴的 因此, - 4 2
c 3 长分别为 = 长分别为 2a=2,2b=1,离心率 e=a= ,两个 = , = 2 焦点分别为 个顶点是
x2 . 2=1(a>b>0). b c 2 由已知得 e=a= ,2b=8 5, = = , 3 a 2- b 2 4 c ∴ 2= 2 = ,b2=80. 9 a a
2
∴a2=144. y y x x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1 或 + 144 80 144 80 =1. y2 x2 (2) 设 椭 圆 方 程 为 2 + 2 = a b 1(a>b>0).如图所示,△A1FA2 为 .如图所示, 等腰直角三角形, OF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斜边 A1A2 的中线(高 , 的中线 高),且|OF|=c,|A1A2|= = , = 2 2 2 2b,∴c=b=4,∴a =b +c =32,故所求椭圆 , , = = , x2 y 2 的方程为 + =1. 32 16
为直角三角形, 由 AF1 ⊥ AF2 知 △ AF1F2 为直角三角形 , 且 ∠ AF2F1=60°. 由椭圆定义, 由椭圆定义,知|AF1|+|AF2|=2a,|F1F2|=2c.则 + = , = 则 在 Rt△AF1F2 中,由∠AF2F1=60°得|AF2|=c, △ 得 = , |AF1|= 3c,所以|AF1|+|AF2|=2a=( 3+1)·c, ,所以 = + = = + , c 所以离心率 e=a= 3-1. = -
求椭圆的离心率 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常见思路:一是先求 , , 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常见思路:一是先求a,c, 再计算e;二是依据条件中的关系,结合有关 再计算 ;二是依据条件中的关系, 知识和a、 、 的关系 构造关于e的方程 的关系, 的方程, 知识和 、b、c的关系,构造关于 的方程,再 求解.注意 的范围 的范围: 求解.注意e的范围:0<e<1.
互动探究1 互动探究
若本例中椭圆方程变为: 若本例中椭圆方程变为:“4x2+y2
=1”,试求解. ” 试求解.
y 2 x2 1 解:已知方程为 + =1,所以 a=1,b= ,c , = , = 1 1 2 4 = 3 1 1- = ,因此,椭圆的长轴的长和短轴的 因此, - 4 2
c 3 长分别为 = 长分别为 2a=2,2b=1,离心率 e=a= ,两个 = , = 2 焦点分别为 个顶点是
x2 . 2=1(a>b>0). b c 2 由已知得 e=a= ,2b=8 5, = = , 3 a 2- b 2 4 c ∴ 2= 2 = ,b2=80. 9 a a
2
∴a2=144. y y x x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1 或 + 144 80 144 80 =1. y2 x2 (2) 设 椭 圆 方 程 为 2 + 2 = a b 1(a>b>0).如图所示,△A1FA2 为 .如图所示, 等腰直角三角形, OF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斜边 A1A2 的中线(高 , 的中线 高),且|OF|=c,|A1A2|= = , = 2 2 2 2b,∴c=b=4,∴a =b +c =32,故所求椭圆 , , = = , x2 y 2 的方程为 + =1. 32 16
为直角三角形, 由 AF1 ⊥ AF2 知 △ AF1F2 为直角三角形 , 且 ∠ AF2F1=60°. 由椭圆定义, 由椭圆定义,知|AF1|+|AF2|=2a,|F1F2|=2c.则 + = , = 则 在 Rt△AF1F2 中,由∠AF2F1=60°得|AF2|=c, △ 得 = , |AF1|= 3c,所以|AF1|+|AF2|=2a=( 3+1)·c, ,所以 = + = = + , c 所以离心率 e=a= 3-1. = -
优化方案高中数学-第2章2
堂 互 动
讲
(5)数列{λan+b}(λ、b是常数)是公差为λd旳等差数 练
列.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动 讲
=ap+aq.
练
(3)若m+2 n=k,则 am+an=2ak(m、n、k∈N*).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2章 数列
课
前
自
主
学
(4)若{an}是有穷等差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
案
离旳两项之和都相等,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课
即a1+an=a2+an-1=…=ai+1+an-i=….
p+q(m、n、p、q∈N*)成立吗?
课 堂
互
提醒:不一定,若an=3,则a1+a2=a3+a4,但1
动 讲 练
+2≠3+4.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2章 数列
课前ຫໍສະໝຸດ 2.等差数列旳性质自 主
学
(1)若{an}是公差为d旳等差数列,则:
案
①{c+an}(c为任一常数)是公差为_d_旳等差数列; 课
讲 练
故a5+a8=a3+a10=3.
(2)由a1+a15=a4+a12,
知 能 优
得a8=-2,∴a3+a13=2a8=-4.
化 训 练
答案:(1)3 (2)-4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2章 数列
课
等差数列旳设法及求解
前 自
主
学
案
(1)若有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一般设为a-d,a,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2
3 比如点 C(- ,- ∈l, - ,-1)∈ , 2 3 x=- =- 2 不是该方程的解, 不是该方程的解, 但 =-1 =- y=- 所以方程 2x+3y+6=0(x∈Z)不是直线 l 的方 + + = ∈ 不是直线 程, 的直线. 直线 l 也不是方程 2x+3y+6=0(x∈Z)的直线. + + = ∈ 的直线
2.直线的斜率 . (1) 直 线 y = kx + b 被 其 上 的 任意两个不同 的点所唯一 ________________的点所唯一 确定(右图 . 因此 , 由这条直 确定 右图). 因此, 右图 线上任意两点A(x1 , y1),B(x2 , 线上任意两点 , y2)的坐标可以计算出 的值, 的坐标可以计算出k的值 的坐标可以计算出 的值,
解:(1)∵m≠1,a≠0, ∵ ≠ , ≠ , b-mb b - ∴k= = =a. a- a-ma (2)当 m=2 时,斜率 k 不存在; 不存在; 当 = 当 m≠2 时, ≠ 1-2 - 1 k= . = = 2-m m-2 - -
斜率公式的应用
y 2- y 1 的形式, 构造斜率公式 k= = 的形式, 利用数形结 x 2- x 1 合解题. 合解题.
+ + = 例1 已知方程 2x+3y+6=0. (1)求方程所对应直线的斜率; 求方程所对应直线的斜率; 求方程所对应直线的斜率 (2)画出这个方程所对应的直线 l; 画出这个方程所对应的直线 ; 3 (3)点( ,1)是否在直线 l 上? 点 是否在直线 2 (4)方程 2x+3y+6=0(x∈Z)是不是直线 l 的方程? 方程 + + = ∈ 是不是直线 的方程? 是不是该方程的直线? 直线 l 是不是该方程的直线?
(2)斜率的定义 斜率的定义 通常, 我们把直线y= + 中的 系数k 中的________叫做 通常 , 我们把直线 = kx+ b中的 系数 叫做 这条直线的斜率.垂直于x轴的直线 不存在斜率 . ____________. 斜率反映直线的_____________. 斜率反映直线的 倾斜程度 . 3.直线的倾斜角 . (1)定义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 线的倾斜角.我们规定, 线的倾斜角.我们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 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 线的倾斜角为 零度角 .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1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5
【点评】 点评】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巧设未知量,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巧设未知量,
从而简化计算.一般地有如下规律: 从而简化计算.一般地有如下规律:当等差数 的项数n为奇数时 列{an}的项数 为奇数时,可设中间一项为 , 的项数 为奇数时,可设中间一项为a, 再用公差为d向两边分别设项: a-2d, 再用公差为d向两边分别设项:…,a-2d,a 向两边分别设项 -d,a,a+d,a+2d,…;当项数为偶数项 , , + , + , 时,可设中间两项为a-d,a+d,再以公差为 可设中间两项为 - , + , 2d向两边分别设项:…a-3d,a-d,a+d,a 向两边分别设项: 向两边分别设项 - , - , + , 这样可减少计算量. +3d,…,这样可减少计算量. ,
第二课时
课前自主学案 第 二 课 时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 . 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 起 ,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 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常数 ,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 这个常 数叫做等差数列的_____,通常用字母 表示 表示. 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公差 ,通常用字母d表示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_______________.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64 4 故 a75=a1+74d= +74× =24. = × 15 15 法二:因为 为等差数列, 法二:因为{an}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所以 a15,a30,a45,a60,a75 也成等差数列,其 也成等差数列, 为其第四项, 公差为 d,a15 为首项,则 a60 为其第四项, , 为首项, , = 所以 a60=a15+3d,得 d=4. 所以 a75=a60+d⇒a75=24. ⇒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教版必修2
位置 关系 图示外离外切相交内切
内含
d与r1、 与 d>r1+ d=r1+ |r1r2|<d< d=|r1- d< = = r2的 r1+r2 |r1-r2| r2 r2 ______ r2| _______ 关系
(2)代数法: 代数法: 代数法 通过两圆方程组成方程组的公共解的 圆C1方程 消元 ――→ 一元二次方程 个数进行判断. ――→ 个数进行判断 圆C2方程
知新益能 外离 1 . 平 面 内 两 圆 的 位 置 关 系 有 五 种 , 即 _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外切 、 相交 、 内切 、 内含 . 2.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 . (1)几何法 : 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1 、 r2 , 两圆的圆 几何法: 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几何法 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如下: 心距为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如下: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化成标准方程 ―→ 求圆心和半径 ―→
列不等式(或方程) 求圆心距 ―→ 列不等式(或方程) ―→ 求解
将两圆方程写成标准方程. 【解】 将两圆方程写成标准方程. C1:(x-a)2+(y+2)2=9,C2:(x+1)2+(y-a)2=4. - + , + - ∴两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C1(a,- ,r1=3,C2(-1,a),r2=2. ,-2), ,- , - , , 设两圆的圆心距为 d,则 d2=(a+1)2+(-2-a)2 , + - - =2a2+6a+5. + (1)当 d=5,即 2a2+6a+5=25 时,两圆外切, 两圆外切, 当 = , + = =-5 此时 a=- 或 a=2. =- = (2)当 1<d<5,即 1<2a2+6a+5<25 时,两圆相交, 两圆相交, 当 , + 此时- 此时-5<a<-2 或-1<a<2. - 两圆外离, (3)当 d>5,即 2a2+6a+5>25 时,两圆外离, 当 , + 此时 a>2 或 a<-5. -
【优化方案】2012高中数学 第2章2.2.2第一课时直线的特殊式方程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2
又∵直线过点P(-2,3), 直线过点 - ,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为 y-3=- +2),即x+y-1=0. - =- =-1(x+ , + - =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不为零且都存在 轴上的截距不为零且都存在, 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不为零且都存在,可用截 距式方程. 距式方程.
例2
【解】 法一:若直线 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 法一: 不为 0(或者说 l 不过原点 , 或者说 不过原点), 则可设 l 的方程为 x y 1. a+a= 4 1 由已知过点 A(4,1),∴a+a=1,解得 a=5. , , =
x y ∴l 的方程为 + =1,即 x+y-5=0. , + - = 5 5 若直线 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0(或者说 l 过原点 , 或者说 过原点), 则可设 l 的方程为 y=kx. = 1 ∵l 过点 A(4,1),∴1=4k.∴k= . , = ∴ = 4 1 ∴l 的方程为 y= x,即 x-4y=0. = , - = 4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直线的方程为 x+y-5=0 或 x-4y=0. + - = - =
满足下列条件,求其直线方程. 若直线 l 满足下列条件,求其直线方程. 3 (1)过点 3,- 3)且斜率为 ; 过点( 过点 ,- 且斜率为 3 (2)过点 过点(2,1)且与 x 轴平行; 过点 且与 轴平行; (3)过点 -7,2)且与 x 轴垂直. 过点(- 过点 且与 轴垂直.
分析】 【分析】 由已知点和直线斜率利用点斜式可 求直线方程. 轴垂直的直线方程, 求直线方程.与x轴垂直的直线方程,可用 = 轴垂直的直线方程 可用x= x0表示. 表示.
法二: 过点(4,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 法二: 由于直线 l 过点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 等,故不可能与 x 轴或 y 轴垂直,则斜率必存在且 轴垂直, 不为 0, , 设为 k, , 所以过点 A(4,1)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y 的直线 -1=k(x-4)(k≠0).当 x=0 时,y=1-4k;当 y= = - ≠ . = = - ; = 1 0 时,x=4- . = -k 1 1 =-1, 由已知得 1-4k=4-k,解之得 k=- ,或 k= . - = - =- = 4 1 =-(x- , ∴l 的方程为 y-1=- -4),或 y-1= (x-4), - =- - = - , 4 即 x+y-5=0,或 x-4y=0. + - = , - =
【优化方案】高中数学 第二章2
第二课时
课标定位
课标要求:1.掌握与和有关的等差数列的一些常用性质 . 2.应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等解决一些等差数列的问 题,提高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等差数列求和的有关性质及应 用. 本节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公式的综合运用及变形 技巧.
基础知识梳理
性质 2:若 Sn 是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则 数列 Sn,S2n-Sn,S3n-S2n,…,也是等差数 列,且公差为_n_2d__(其中 d 为数列{an}的公差). 性质 3:若{an},{bn}为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分 别为 Sn,Tn,则abnn=_TS_22_nn-_-11_ .
课堂互动讲练
题型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
此类问题考察的主要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 性质的灵活应用. 等差数列{an}中,S10=100,S100=10,求S110. 【分析】 可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解, 也可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即等差数列中, Sm,S2m-Sm,S3m-S2m成等差数列求解.
2022/1/162022/1/16
第
二
上
章
页
数
下
列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变式训练
2.(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 ,a10=-9.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题型三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1)设g(n)表示投资改造后的前n个月的总收入,写出 g(n)的函数关系式; (2)问经过多少个月,投资开始见效,即投资改造后的 月累计纯收入多于不改造时的月累计纯收入?
【分析】 由图形可知,投资改造后的前n个月的收入 分别是(单位:万元) 101,103,105,107,109,109,… 它的前五项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从第六项开始是常 数列,g(n)表示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应分n≤5和n>5 两种情形讨论.而不改造时的前n个月收入分别是(单 位:万元):67,65,63,…,69-2n,…,累计纯收入 即为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Sn=68n-n2,投资改 造后的前n个月累计纯收入为g(n)-400,解不等式g(n) -400>Sn=68n-n2,求n.
课标定位
课标要求:1.掌握与和有关的等差数列的一些常用性质 . 2.应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等解决一些等差数列的问 题,提高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等差数列求和的有关性质及应 用. 本节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公式的综合运用及变形 技巧.
基础知识梳理
性质 2:若 Sn 是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则 数列 Sn,S2n-Sn,S3n-S2n,…,也是等差数 列,且公差为_n_2d__(其中 d 为数列{an}的公差). 性质 3:若{an},{bn}为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分 别为 Sn,Tn,则abnn=_TS_22_nn-_-11_ .
课堂互动讲练
题型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
此类问题考察的主要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 性质的灵活应用. 等差数列{an}中,S10=100,S100=10,求S110. 【分析】 可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解, 也可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即等差数列中, Sm,S2m-Sm,S3m-S2m成等差数列求解.
2022/1/162022/1/16
第
二
上
章
页
数
下
列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变式训练
2.(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 ,a10=-9.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题型三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1)设g(n)表示投资改造后的前n个月的总收入,写出 g(n)的函数关系式; (2)问经过多少个月,投资开始见效,即投资改造后的 月累计纯收入多于不改造时的月累计纯收入?
【分析】 由图形可知,投资改造后的前n个月的收入 分别是(单位:万元) 101,103,105,107,109,109,… 它的前五项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从第六项开始是常 数列,g(n)表示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应分n≤5和n>5 两种情形讨论.而不改造时的前n个月收入分别是(单 位:万元):67,65,63,…,69-2n,…,累计纯收入 即为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Sn=68n-n2,投资改 造后的前n个月累计纯收入为g(n)-400,解不等式g(n) -400>Sn=68n-n2,求n.
【优化方案】高中数学 第2章2
(1)运算律
①交换律:a+b=_b_+__a__. ②结合律:(a+b)+c=__a_+__(_b_+__c)__. (2)运算性质 ①设a为任一向量,则a+0=0+a=a. ②对于相反向量,有a+(-a)=(-a)+a=0. ③a与b互为相反向量⇔a+b=0⇔a=- b⇔__b_=_-__a_._
2.2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的加法
学习目标 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
2.2.
课前自主学案
1 向
量
课堂互动讲练
的Leabharlann 加法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向量的有关概念: (1)所谓向量是___既__有__大__小__又__有__方__向___的量. (2)相等向量应满足__大__小__相__等__,__方__向__相__同__,所谓 共线向量是指____方__向__相__同__或__相__反______的向量.
O→A+B→O=0+B→O=B→O.
考点三 向量加法的应用
向量加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可以证明几何问题,也可以解决实际问 题.
例3 (本题满分14分)一条小船要渡过一条两 岸平行的小河,河的宽度d=100 m,船的航行速 度为v1=4 m/s,水流速度为v2=2 m/s,试问当 船头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θ为多大时,小船行驶到 对岸所用的时间最少?此时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 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是多大?
例2 化简下列各式: (1)B→C+A→B;(2)D→B+C→D+B→C; (3)A→B+D→F+C→D+B→C+F→A.
【思路点拨】 所给各式均为向量和的形 式,因此可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加法的运 算律求解. 【解】 (1)B→C+A→B=A→B+B→C=A→C.
①交换律:a+b=_b_+__a__. ②结合律:(a+b)+c=__a_+__(_b_+__c)__. (2)运算性质 ①设a为任一向量,则a+0=0+a=a. ②对于相反向量,有a+(-a)=(-a)+a=0. ③a与b互为相反向量⇔a+b=0⇔a=- b⇔__b_=_-__a_._
2.2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的加法
学习目标 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
2.2.
课前自主学案
1 向
量
课堂互动讲练
的Leabharlann 加法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向量的有关概念: (1)所谓向量是___既__有__大__小__又__有__方__向___的量. (2)相等向量应满足__大__小__相__等__,__方__向__相__同__,所谓 共线向量是指____方__向__相__同__或__相__反______的向量.
O→A+B→O=0+B→O=B→O.
考点三 向量加法的应用
向量加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可以证明几何问题,也可以解决实际问 题.
例3 (本题满分14分)一条小船要渡过一条两 岸平行的小河,河的宽度d=100 m,船的航行速 度为v1=4 m/s,水流速度为v2=2 m/s,试问当 船头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θ为多大时,小船行驶到 对岸所用的时间最少?此时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 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是多大?
例2 化简下列各式: (1)B→C+A→B;(2)D→B+C→D+B→C; (3)A→B+D→F+C→D+B→C+F→A.
【思路点拨】 所给各式均为向量和的形 式,因此可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加法的运 算律求解. 【解】 (1)B→C+A→B=A→B+B→C=A→C.
【优化方案】高中数学 第2章2
【答案】 抛物线
【名师点评】 本题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 将动点满足的条件合理转化,使之符合抛物 线的定义,问题从而获解.这种处理动点轨 迹问题的方法,常常称之为“定义法”,其思 路清晰,过程简捷,具有独到之处.
自我挑战2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P是侧面BB1C1C内一动点,若 P点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 点P的轨迹是________.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标领航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 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已学过的曲线 及其方程的实例,介绍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 系,给出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学法指导 1.学习本章,要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椭 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 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
平面内一动点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 的绝对值为m,若m=F1F2,则动点轨迹为 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若 m>F1F2,动点轨迹不存在;若m=0,则动 点轨迹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
双曲线由两支构成(如图所示).若设M为双
曲线上任意一点,则|MF1-MF2|=2a(a>0) ,这里“差的绝对值”不能丢,否则只有双曲
(2)已知F1(-4,0),F2(4,0),到F1,F2两点的距 离之和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3)到F1(-4,0),F2(4,0)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点 M(5,3)到F1,F2的距离之和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4)到F1(-4,0),F2(4,0)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 迹是椭圆.
【思路点拨】 本题涉及到两定点距离和为 定值的问题,因此,可考虑利用圆锥曲线的 定义解题.
【名师点评】 本题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 将动点满足的条件合理转化,使之符合抛物 线的定义,问题从而获解.这种处理动点轨 迹问题的方法,常常称之为“定义法”,其思 路清晰,过程简捷,具有独到之处.
自我挑战2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P是侧面BB1C1C内一动点,若 P点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 点P的轨迹是________.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标领航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 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已学过的曲线 及其方程的实例,介绍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 系,给出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学法指导 1.学习本章,要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椭 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 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
平面内一动点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 的绝对值为m,若m=F1F2,则动点轨迹为 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若 m>F1F2,动点轨迹不存在;若m=0,则动 点轨迹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
双曲线由两支构成(如图所示).若设M为双
曲线上任意一点,则|MF1-MF2|=2a(a>0) ,这里“差的绝对值”不能丢,否则只有双曲
(2)已知F1(-4,0),F2(4,0),到F1,F2两点的距 离之和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3)到F1(-4,0),F2(4,0)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点 M(5,3)到F1,F2的距离之和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
(4)到F1(-4,0),F2(4,0)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 迹是椭圆.
【思路点拨】 本题涉及到两定点距离和为 定值的问题,因此,可考虑利用圆锥曲线的 定义解题.
新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二章 §2.2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12345
5.当 a,b∈R 时,下列不等关系成立的是__③___. a+b
① 2 ≥ ab;②a-b≥2 ab;③a2+b2≥2ab;④a2-b2≥2ab. 解析 根据a2+2 b2≥ab,a+2 b≥ ab成立的条件判断, 知①②④错,只有③正确.
12345
课堂小结
KE TANG XIAO JIE
所以1a-1=1-a a=b+a c≥2 abc,
同理1b-1≥2
bac,1c-1≥2
ab c.
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
得1a-11b-11c-1≥2
bc 2 a·
ac 2 b·
cab=8.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延伸探究 例 3 的条件不变,求证:1a+1b+1c≥9. 证明 1a+1b+1c=a+ab+c+a+bb+c+a+bc+c =3+ba+ba+ac+ac+bc+bc≥3+2+2+2=9,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跟踪训练 3 已知 a>0,b>0,且 a+b=1a+1b,求证:a+b≥2. 证明 由 a>0,b>0,则 a+b=1a+1b=a+ abb, 由于 a+b>0,则 ab=1,即 a+b≥2 ab=2, 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所以a+b≥2.
3 随堂演练
PART THREE
1.不等式a2+1≥2a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4a≥4 a+b
C. ab≥ 2
B.a2+b2≥4ab
√D.x2+x32≥2 3
解析 若 a<0,则 a+4a≥4 不成立,故 A 错;
5.当 a,b∈R 时,下列不等关系成立的是__③___. a+b
① 2 ≥ ab;②a-b≥2 ab;③a2+b2≥2ab;④a2-b2≥2ab. 解析 根据a2+2 b2≥ab,a+2 b≥ ab成立的条件判断, 知①②④错,只有③正确.
12345
课堂小结
KE TANG XIAO JIE
所以1a-1=1-a a=b+a c≥2 abc,
同理1b-1≥2
bac,1c-1≥2
ab c.
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
得1a-11b-11c-1≥2
bc 2 a·
ac 2 b·
cab=8.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延伸探究 例 3 的条件不变,求证:1a+1b+1c≥9. 证明 1a+1b+1c=a+ab+c+a+bb+c+a+bc+c =3+ba+ba+ac+ac+bc+bc≥3+2+2+2=9,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跟踪训练 3 已知 a>0,b>0,且 a+b=1a+1b,求证:a+b≥2. 证明 由 a>0,b>0,则 a+b=1a+1b=a+ abb, 由于 a+b>0,则 ab=1,即 a+b≥2 ab=2, 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所以a+b≥2.
3 随堂演练
PART THREE
1.不等式a2+1≥2a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4a≥4 a+b
C. ab≥ 2
B.a2+b2≥4ab
√D.x2+x32≥2 3
解析 若 a<0,则 a+4a≥4 不成立,故 A 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
思考感悟 1.函数为整式、分式、根式、指数或对数 函数时,定义域有什么特点? 提示:(1)整式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分式的 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 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 不等于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x2-x (1)y= 2 ; x -x+1 (2)y=x- 1-2x; x e -1 (3)y= x . e +1
例3
【思路分析】
(1)是分式型可考虑分离常数
法,配方法或者判别式法.(2)是无理函数型 ,可考虑换元法或者单调性法法) 1 ∵y=1- 2 , x -x+1 1 3 3 2 2 而 x -x+1=x-2 + ≥ , 4 4 1 4 ∴0< 2 ≤ , x -x+1 3 1 1 ∴- ≤y<1.∴值域为-3,1. 3
4.函数的值域与最值有密切关系,某些连 续函数可借助函数的最值求值域,利用配方 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求值域时,一定 注意等号是否成立,必要时注明“=”成立的 条件.如例3的(1).
失误防范
1.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灵魂,它决定了函 数的值域, 并且它是研究函数性质的基础. 因 此, 我们一定要树立函数定义域优先意识. 如 1 例 3 的(2)中,不可忽略 x≤ 的取值. 2 2.求解有关函数定义域、值域问题时,易忽 略函数定义要求的定义域, 值域为非空数集. 3.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时,忽视中间变量 的取值,如例 4.
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 .设f(x)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 耗费用之和. (1)求k的值及f(x)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f(x)达到最小 ,并求最小值.
(2)若原函数的值域不易直接求解,可以 考虑求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根据互为反 函数的两个函数定义域与值域互换的特 cx+d 点,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如 y = ax+b (a≠0)型函数的值域,可采用反函数法, 也可用分离常数法.
互动探究 2 在例 3 中,对于(1)变为函 x2-x+1 数 y= 2 ,对于(2)变为 y= 2x- x -x 2x-1.如何求它们的值域.
答案:C
lgx-2 2.函数 y= 的定义域为( x A.{x|x≠0} C.{x|x≥2}
答案:B
)
B.{x|x≥3} D.{x|x>2}
3.函数 f(x)= 1-2 的定义域为 A,值域为 B,则 A∩B=( A.(-∞,0] C.{0}
答案:C
x
) B.[0,+∞) D.∅
1 4 . 函 数 f(x) = 2 (x ∈ R) 的 值 域 为 1+x ________.
(2)法一:(单调性法) 1 定义域 xx≤2 ,函数 y = x , y =- 1 1 1-2x均在-∞,2上递增, 故 y≤ - 2 1 1 1-2× = . 2 2 1 ∴y∈(-∞, ]. 2
法二:(换元法) 1- t 令 1-2x=t,则 t≥0,且 x= . 2 1 1 2 ∴y=- (t+1) +1≤ (t≥0), 2 2 1 ∴y∈-∞,2 .
【误区警示】 本题转化为二次方程后,易 丢掉u-m=0的讨论.
方法感悟 方法技巧 1.求定义域的步骤 (1)写出使函数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 (2)解不等式组; (3)写出函数定义域(注意用区间或集合的形 式写出).如例1
2.对于复合函数求定义域问题,若已知f(x) 的定义域[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 域应由不等式a≤g(x)≤b解出. 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m,n],f(x)的定义 域是当x∈[m,n]求g(x)的值域,如例2. 3.函数值域的几何意义是对应函数图象上 点的纵坐标的变化范围,利用函数几何意义 ,数形结合可求某些函数的值域.
(2)y= 2x- 2x-1=
1 2x+ 2x-1
1 ∵定义域为[ ,+∞),u= 2x+ 2x-1在 2 1 x∈[ ,+∞)上为增函数, 2 ∴u= 2x+ 2x-1≥1,∴0<y≤1. ∴y 的值域为(0,1].
定义域、值域的综合应用 给出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求其中字母参数的 取值范围,其关键是从定义域、值域入手, 做好转化.
2
得(u-m)x -8x+(u-n)=0. ∵x∈R,且设 u-m≠0, ∴Δ=(-8)2-4(u-m)(u-n)≥0, 即 u2-(m+n)u+(mn-16)≤0.
由 1≤u≤9 知,u 的一元二次方程 u2- (m+n)· u+(mn-16)=0 的两根为 1 和 9, 由韦达定理得, m+n=1+9, 解得 m=n=5. mn-16=1×9. 若 u-m=0,即 u=m=5 时,对应 x= 0,符合条件, ∴m=n=5 为所求.
mx2+8x+n 例4 已知函数 f(x) = log3 的定义域为 2 x +1 (-∞,+∞),值域为[0,2],求实数 m、n 的值.
【思路分析】
mx2+8x+n 设中间变量 u= , 2 x +1
根据 u>0 的解集为 R,且 1≤u≤32,求 m,n.
【解】
mx2+8x+n 由 u= , 2 x +1
x2-x+1 1 1 解:(1)y= 2 =1+ 2 =1+ 12 1 x -x x -x x- - 2 4 12 1 1 若设 t=(x- ) - ;则 t∈[- ,0)∪(0,+∞), 2 4 4 1 ∴ ∈(-∞,-4]∪(0,+∞) t 1 ∴1+ ∈(-∞,-3]∪(1,+∞) t ∴y 的值域为(-∞,-3]∪(1,+∞).
1 ∴y∈(-∞, ]. 2 1 ∴y∈(-∞, ]. 2 法二:(判别式法) x2-x 由 y= 2 ,得 x -x+1 (y-1)x2+(1-y)x+y=0.
∵y=1 时,x∈∅, ∴y≠1.又∵x∈R, ∴必须 Δ=(1-y)2-4y(y-1)≥0. 1 ∴- ≤y≤1. 3 1 ∵y≠1,∴函数的值域为- ,1 . 3
考向瞭望·把脉高考
考情分析
在高考中本节内容是考查的重点,或者直接 考查,或者以本节内容为背景结合其他知识 点进行考查,例如定义域与反函数结合,定 义域与根式函数,对数、指数函数及集合的 运算相结合,解析式与求函数值结合,值域 与求最值结合.
2010年的高考中,单独考查函数定义域的省 份不多,以广东省为代表,单独考查值域的 也不多,有天津和四川等省份,大多数都与 函数性质,结合起来考查. 预测2012年的高考中主要是(1)与不等式的考 查相结合,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定义 域的求法;(2)与函数的单调性相结合,考查 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求法,一般出现在解答 题中.
(1) 由
得
∴函数的定义域为 (-∞,-2)∪ (- 2,- 1] ∪[1,2)∪(2,+∞).
4x+3>0, (2)由4x+3≠1, 5x-4≠0
3 x>- , 4 1 得x≠-2, 4 x≠ . 5
∴函数的定义域为 3 1 1 4 4 (- ,- )∪(- , )∪( ,+∞). 4 2 2 5 5 (3)由 1-ex>0,得 ex<1,即 ex<e0,∴x<0. ∴函数的定义域为{x|x<0}.
(2)∵f(x+5)的定义域为[0,4], 即 0≤ x≤ 4, ∴5≤x+5≤9,∴f(x)的定义域为[5,9]. 【领悟归纳】 本例中的题目有本质的区别 (1)已知f(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 (2)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的定义域. 两个题目中都要视g(x)为一整体,g(x)是复 合函数的中间变量.
2
e -1 1+y x (3)由 y= x 得,e = . e +1 1-y 1+y x ∵e >0,即 >0,解得-1<y<1. 1-y ∴函数的值域为{y|-1<y<1}.
x
【领悟归纳】 (1)判别式法:若函数为分式 结构,且分母中含有未知项x2,则常用此法 .通常去掉分母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再由 判别式Δ≥0,确定y的范围,即为原函数的 值域.要注意自变量x是否属于R.
数y=f(2x)+f(5-x)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x+5)的定义域为[0,4],求函数 y=f(x)的定义域. 【思路分析】 (1)中视“2x”与“5-x”为一整 体适合f(x)的定义域. (2)中x+5的取值与g(x)的定义域是相同的.
【解】
(1)∵f(x)的定义域为[1,5], 1 5 1≤2x≤5 ≤x≤ 2 , ∴ 得2 1≤5-x≤5 0≤x≤4 1 5 ∴ ≤x≤ , 2 2 ∴y=f(2x)+f(5-x)的定义域为 1 5 {x| ≤x≤ }. 2 2
规范解答
例
(2010 年高考湖北卷)(本题满分 12 分)为了在夏
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 房屋的屋顶和外 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 20 年 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 6 万元.该 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 C(单位:万元)与隔热层 k 厚度 x(单位: cm)满足关系: C(x)= (0≤x≤10), 3x+5
【领悟归纳】 务必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 1 列完备,如(2)中易丢掉 x≠- ,(3)中易错写 2 为 1-ex≥0.
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f[g(x)]的定义域为[a,b],指的是x的取值范 围为[a,b],而不是g(x)的取值范围为[a,b] .
例2 (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5],求函
§2.2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2 函 数 的 定 义 域 、 值 域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考向瞭望·把脉高考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基础梳理 1.函数的定义域 自变量的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有意义的______ 取值范围. 2.函数的值域 (1)定义 在函数y=f(x)中,与自变量x的值对应的y的 函数值,函数值的____ 集合叫函数的值域. 值叫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