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独特的徽商文化
徽文化简介
![徽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3fc7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8.png)
徽文化简介
徽文化,是指产生于中国安徽地区的文化。
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始于商周时期的徽商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建筑文化、徽州戏曲文化、徽州书画文化、徽州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徽州文化是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代表性建筑风格是徽式建筑。
徽州建筑风格有三绝:雕、画、彩,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徽州戏曲文化则是以黄梅戏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被誉为“华夏第一声”。
徽州书画文化以黄山画派为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享有很高的声誉。
徽州民俗文化则是代表着徽州地区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比较著名的如抚州七十二庙、鼓书、拔河等。
总的来说,徽文化不仅是安徽地区的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对徽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徽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c1ddc0750e2524de5187ee5.png)
徽商成功之道与徽商精神古老的徽州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那里有着一群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商人,他们遍布古老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他们注重质量抵制伪劣,薄利生财,甘为廉贾。
他们一群人有一种称谓,那就是闻名中国的“徽商”。
黄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等奇异壮阔的美丽风景。
在这种地方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这种风景更会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
因为地处山区,农务业不发达。
为了填饱肚子很多人开始外出经商,而这些人日后将会被人们记住,他们就是徽商。
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很快徽商就和晋商、潮商并称为三大商帮。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除晋商和潮商以外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了解了徽商的历史,我觉得徽商之所以会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徽商懂得创业。
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面。
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
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
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徽商知道创新。
徽商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等方面。
徽州是个山区,但是徽商能够抓住世纪大航海时代提供的机遇,改变以耕读为主的传统道路,做出以发展商业为主、采取非常规地增殖财富的战略抉择。
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689372a5901020207409c57.png)
学号:20114513 姓名:汪山班级:11级信管2班徽商文化徽州,一个充满了魅力的地方,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与徽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徽商的发展促进了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扬。
徽商文化有着几方面内容:新安理学、徽州戏曲、徽州书画、徽州风景。
徽商文化由南宋的兴盛到清朝道光年间的衰退,这是徽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有它的创造性进取性和历史必然性。
徽商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不仅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三百余年事业的辉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
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
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商对儒与商的看重。
徽商贾而好儒还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即不少商人致富后,或弃贾业儒,或弃贾就仕,不少徽商甚至选择了一条捐赀买官的道路。
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
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
论徽商文化的独特品格
![论徽商文化的独特品格](https://img.taocdn.com/s3/m/eccd3b6bcaaedd3383c4d350.png)
论徽商文化的独特品格“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的一句诗表达了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
古徽州不仅山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
走进徽州,步入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进入了梦中的故乡,回到过往的淳朴岁月。
古徽州之所以发展地如此辉煌,自然离不开徽商对家乡的建设。
在明代中叶至乾隆年间,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不是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辉煌。
而徽商如此发达自然也离不开徽商的独特品格。
其品格主要有一下几种:一、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创业品格。
首先还要从徽商的形成开始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环山,河流交叉,在这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和民情。
但是这里可耕土地非常之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即使是耕地,土质也差到不能耕种。
更糟的是,遇到雨水丰富的季节,山洪暴发,耕地就会被淹没,庄稼也被洪水一扫而空;而到雨水稀少的季节,耕地就会因缺水而颗粒无收。
尤其是到了清明时期,这里的人口迅速增加,山民收获的粮食严重供不应求。
于是,越来越多的徽州男人和年轻人开始外出经商。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徽骆驼”和“绩溪牛”之称。
这不仅体现了徽商创业的艰辛,也体现了徽商具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
徽州更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的民谚,可见徽州从一无所有到创业发家经历了多少苦多少难!二、贾而好儒的文学品格。
徽商一向以儒商著称他们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明清时代的徽州,是一个“十户之家,不废诵读”的文风昌盛之乡。
而徽州的儒化教育,一方面促进了徽州故地的儒学繁荣,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借助于儒学对徽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商之所以“贾而好儒”,一是因为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纵横商海,作为经营者必须要有相关的商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试想一个连账都不会记的文盲,怎么能做好生意,一个对社会和百姓消费心理毫不了解的人何以抓准商机呢?并且随着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商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干,才能带好自己的团队,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隆。
徽商文化-徽州“儒商”
![徽商文化-徽州“儒商”](https://img.taocdn.com/s3/m/a05b81553b3567ec102d8a1f.png)
徽州“儒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何借鉴意义?一、徽商的崛起徽商崛起于明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300余年的辉煌。
明朝中叶,社会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在我国东南部出现了许多贸易重镇。
徽商除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和生漆、茶叶等运销外,也以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那时,盐的产量不高,成为最紧销的商品。
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日益增多,直至将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击败。
当时在扬州的徽州盐商,或为场商(专向灶户收购食盐),或为运商,各有其生财之道。
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
此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300年之久的辉煌。
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有近千人。
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盛极,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之说。
二、徽商的“儒贾观”和商业道德1.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徽州既以“东南邹鲁”驰誉遐迩,又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
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或是“先商后儒”,或是“亦贾亦儒”,从而形成了“贾而好儒”的重要特色。
徽商之所以能够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的分不开的。
徽商之所以在经营者重视商业道德,讲求经营之道,也无不是这一特色的重要体现。
“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有了强大徽商经济的滋润,徽州的世风日益儒雅。
长期的兴文重教,也培养了徽州人温文尔雅,聪慧内敛,干练务实的作风,这也可以说是徽州人的文化风格。
考察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江永、戴震、王茂萌、胡适、陶行知这些徽州历史上出现的杰出人物,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讲求实际,处世低调。
徽商虽孜孜不倦的追求“厚利”,但他们更念念不忘“名高”。
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10e97ff5acfa1c7aa00ccc4.png)
▪ 三、完善的经营之道
形成包括市场预测分析、经营谋略、经营作风 等较为完善的经营之道。
▪ 四、引领经济文化发展
无忧PPT整理发布
徽商的兴盛,带来了徽州及徽商聚居之地物质
文化的空前繁荣。 2020/3/1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中国企业如何秉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 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 晶,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仁、义、 礼、智、信”、“忠、孝、节、义”,深受儒家思想 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3/1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无忧PPT整理发布
徽商的创新精神
▪ 在于其注重从实践中创新思路 ,以人为本,以制度作保证,以文 化为基础,适时度势,永远进取。
2020/3/1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无忧PPT整理发布
徽商的团结精神
▪ 善于利用宗族势力展开商业竞争, 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从自发 到自觉地联合,通过联合和结帮经营减 少内部消耗,依靠群体力量壮大整体竞 争势力。
、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
2020/3/1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无忧PPT整理发布
徽商文化
▪ 一、独特的商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不屈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孜孜不倦的求知上 进精神、同甘共苦的群体发展精神和游走四方的诚 信服务精神。 “诚、信、勤、义、仁、和”等经 营理念 。
▪ 二、优良的职业道德
奉行“货真、价实、热诚、守信”的为商之德
2020/3/1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无忧PPT整理发布
2020/3/15
▪ 人资08(1)班第五小组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831e86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b.png)
1022018.12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结合起来,构建起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徽商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徽商文化是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历史剧的徽商集合。
徽商文化的发源徽商文化是地方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中国非常知名的商帮之一 ——徽商,又被称为徽州商人、徽帮新安商人,它是旧徽州府商人集团的总称。
徽人经商在历史上具有非常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随后代代发展、辈辈传承到明朝成化、弘治年间,逐步强大构建起了商帮集团,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在资本方面非常雄厚,实际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相对也比较新颖,徽商商帮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徽商精神在历史研究角度来看,其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引领时代,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创新精神是徽商文化的灵魂,也是徽商文化持续传承发展的生命力源头所在。
徽商以商业的成功推进了地区文化以及宗族人才的培养,提升了商人的素质和层次的同时,创造性地打造了地域性的官僚集团。
从儒雅角度,从智商角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徽商文化的精髓非常深厚,在明清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历史发展来看,史学家认为徽商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发展于明末时期,而逐步在明代中叶强盛,持续到了清代的中前期,而随着政局的动荡,逐渐衰败前后历史达到了600余年,称雄的时间也有300余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的徽商,一旦发达就会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阁祠堂、修道路会馆,光宗耀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修院学堂试馆等,乐于培养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在明清时期徽章名称,学者辈出,仅仅5个小县城的进士,就达到了2000余人,明清也有40余人入选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上书,兄弟同丞相的名人雅士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养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下了非常精彩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因此徽商,徽州地区文化的结合非常精彩也是诸多商帮中不可多得的一个繁荣景象。
安徽传统文化
![安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036487bceb19e8b8f6bad2.png)
安徽传统文化——徽商文化【摘要】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关键字】徽商文化特质徽商精神徽州文化一、文化概述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明喜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
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
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徽商的本质是儒商。
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配课题,向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不仅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三百余年事业的辉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文化特质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
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拥资百万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人之多。
徽商商务理念与文化特征
![徽商商务理念与文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ebc1f109e314332386893b6.png)
徽商商务理念与文化特征商帮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催生力量,也是世界经济复兴的重要力量。
商帮文化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商业文化精髓,对我们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门很好的教材;同时,对完善现代商业文明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加之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称雄中国商界四百余年。
徽商是我国古代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
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
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
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
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
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
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
徽商的文化根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是“徽文化”的根基。
从区域文化特征上看,徽州是明清两代主流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一代徽商精英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
“儒商”是徽商的主要特征,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的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
如在商业行为中,“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以人为本”;在创业发展中“讲勤俭”、“讲谦让”、“讲和谐”、“讲效益”;在学习修养中提倡“自主自立”、“行而后知”、“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等理念。
徽商文化内容
![徽商文化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ba27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6.png)
徽商文化引言徽商文化是中国安徽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徽商以其独特的商业理念、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坚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徽商的起源、特点、商业信仰、商业传承以及对当代商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徽商的起源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安徽地区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商贾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徽商起初以经营纺织业为主,慢慢发展壮大后涉足茶叶、银行、保险、造纸等多个领域。
他们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技巧,善于经营,注重信誉,很快在中国商业界崭露头角。
二、徽商的特点1.团结合作:徽商注重家族和集体的利益,善于团结合作。
在商业活动中,徽商互相扶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徽商帮”。
2.重视教育:徽商非常重视家族成员的教育培养,传承商业智慧和经验,注重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
3.勤劳节俭:徽商勤劳节俭,精打细算。
他们以稳健的经营策略著称,善于积累财富。
4.崇尚诚信:徽商注重信用和诚信,讲究信誉。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以信用为本,以履行承诺为准则。
5.注重慈善:徽商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助人为乐。
他们相信积善行好,将带来商业上的好运气。
三、徽商的商业信仰徽商秉持着一系列独特的商业信仰,这些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商业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商业信仰:1.“诚信为本”:徽商认为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他们遵循“言而有信、行而专一”的原则,力求在商业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2.“持家有道”:徽商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他们注重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努力保持企业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
3.“德以载财”:徽商相信德行会带来财富,他们坚信只有做善事,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4.“舍得为人”:徽商注重回馈社会,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
四、徽商的商业传承徽商注重家族和文化的传承,将商业智慧代代相传。
他们通过家族内部的教育培养,让新一代徽商掌握商业经验和技巧,从小培养他们的商业意识。
徽商ppt
![徽商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91a746a8956bec0975e368.png)
徽商经营文化
徽州商帮在三百余年驰骋商场、追逐利润过程 中,由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素质的底蕴较 为深厚,因之,这一商人群体,在商业经营中 文化品位也比较高。我们认为,徽商经营文化, 也是蕴藏在“徽州文化”这座宝山中的一块瑰 宝。如能经过采掘、提炼和制作,让它以晶莹 璀灿的原貌展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商业 文化史的内容,同时,也能给当前商潮中的 “弄潮”者,在经营活动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徽商】: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 P432 明代兴起的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 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 茶、纸、墨、木材、典当商最为著名,颇具 垄断之势。往往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建宗 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亦商亦儒。
古徽州府
徽商の特点
• 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 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 4、资本雄厚。如休宁人任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 拥有船只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清乾隆 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 商的茶叶为第一位。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 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 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 两。 • 5、经营之道。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 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 信誉。 • 6、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 善事业。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扬州徽商捐大米6 万石,200万两银子。
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的背 景下,大徽商都是依靠官府特许经营的官 商,随着官场斗争的成败,靠山倒了,一 批依靠的徽商也就跟着垮台。胡雪岩就是 靠给左宗棠办兵粮起家的,但以后又由于 李鸿章和左宗棠政派之争而受连累。满清 衰亡就使大部分徽派官商失去了依靠。 外国资本的影响:晚清时代,列强资本随 着兵舰和洋枪洋炮进入中国,势单力弱的 徽商在和洋商竞争中失去了市场。胡雪岩 就是因为与洋商争夺生丝市场失利而最后 破产
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23073660b1c59eef8c7b426.png)
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
三百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
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一、文化概述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从实力上来看可以与山西商帮相抗衡。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事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中国古代考试中的一个级别)就有2018人,而歙县一地,明、清既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为“尚书”(一种朝廷里的官职)、兄弟两个一起为“丞相”(朝廷中的高官)的逸事,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二、徽商的兴衰徽商,即徽州商人。
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
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
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
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朱雀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
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fdcf0e59b89680203d82542.png)
徽商精神的精华及其传承古代徽商作为产生在封建体制内的商帮,带有那个时代的许多烙印和痕迹,其表现出的商业精神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它的精华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值得我们传承。
徽商精神作为古代徽州商人在长期经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在徽商的兴起、发展、鼎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徽商精神的精华,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形成了多种概括,有的认为是“徽骆驼”精神,有的认为是“绩溪牛”精神,但不论作何种比喻,就徽商精神的精华内涵,我们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开放、诚信、进取、创新、和协。
一、眼光向外、经营在外的开放精神。
徽商的发展壮大,并不是在徽州本土,而是在全国各地。
他们不囿成见,眼光向外,采取开放的姿态,拿出开放的气度,毅然走出山门,闯荡四方,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
绝大多数徽商将商业活动拓展到全国各地,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运河两岸、京城省会、大小城镇乃至穷乡僻壤、荒岛沙漠,“钻天洞庭遍地徽”便是真实的写照。
有的徽商还从闽广扬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将经营活动扩展到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和葡萄牙。
正是因为徽商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以开放的精神走出去,所以才能占领全国的市场,才能在规模经营中做大做强,才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才会有“无徽不成镇”之美誉。
二、以德治商、讲求信誉的诚信精神。
有研究表明,徽商的商业道德体现在:一是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二是重承诺,崇信誉;三是诚实经商,童叟无欺;四是货真价实,讲求质量;五是团结互济。
而这五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诚信两字,具体到经营策略上,就是以德治商。
徽商不惑于眼前利益,他们认为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将商业信誉看作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徽商具有很强烈的品牌意识,注重积累商业信誉这一无形资产,大都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去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并极力维护这种信誉,视之比金钱更宝贵,从而在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老字号”。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0e26cf195f312b3169a529.png)
17春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张秋婵2017年3月1日一、课程说明安徽地域文化是安徽电大在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旨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悠久而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徽历史文化基本概况,认识安徽历史文化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和自己的风采,增强学生了解安徽、热爱安徽、建设安徽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发展安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介绍安徽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安徽建省经过、安徽建省后的建置、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安徽的学术文化”,介绍老子及其思想、庄子及其思想、宋明理学、朱熹与新安理学、戴震及其皖派经学、新文化运动等。
第三章“安徽的科技、教育文化”,介绍安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包括农田水利与农学成就、矿冶制瓷与纺织技术成就、天文学与数学成就、医学与物理学成就。
介绍皖地的教育活动,包括两汉皖地尊儒兴学活动、魏晋安徽私学的兴起、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以及皖籍教育家嵇康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戴震的教育思想、胡适的教育活动及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第四章“安徽的文学”,介绍各个时期的安徽文学概况。
第五章“安徽的艺术”,介绍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以及安徽文房四宝。
第六章“安徽的宗教文化”,介绍安徽的道教文化和安徽的佛教文化。
第七章“安徽的民俗文化”,介绍安徽民俗文化的区域划分、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各地岁时节庆、庆生祝寿、婚嫁、丧葬等习俗。
第八章“独特的徽商文化”,介绍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徽商的主要特点和徽商精神。
第九章“安徽的山水旅游文化”,介绍安徽的名山秀水、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8ea64e0076c66137ee061961.png)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第七章独特的徽商文化学习目的: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发展的历史,可以为现代经济提供一些值得重视的借鉴。
在本章我们将要探讨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了解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及徽商的影响,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要求:1、了解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
2、对徽商从事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经营情况有一个一般的了解。
3、重点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学习建议: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了解徽商的辉煌历史。
2、要结合徽商成功的具体事例,对徽商的特点、徽商精神的内涵做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组织学生到徽州进行“徽商文化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徽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般了解: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
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徽州自古以来,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是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的基本原因。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
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
徽州虽然“粮不足”,可是物产丰富。
异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展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
丰富的物产加上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行,为徽州人经商提供了极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和各级市场的繁荣,从而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江南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的徽州人经商提供了便利。
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
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渐取代山西、陕西商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地位。
徽商文化内容
![徽商文化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b328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6.png)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安徽地区特有的一种商业文化。
徽商文化是指明清时期,以安徽地区为中心的商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业文化之一。
一、徽商家族1. 徽州籍贯徽州籍贯是指在明清时期,居住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今属歙县、休宁县、黟县等)的人群。
这些人主要从事手工业和贸易,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家族制度徽州籍贯有着独特的家族制度,即“三联六会”制度。
这个制度强调家族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家族组织。
同时,这个制度也规定了家族内部权利和义务,并且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
3. 家风家训徽州籍贯非常注重家风家训,即对于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家风家训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徽商商道1. 诚信徽州籍贯非常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徽商们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真实、守信、讲义气的原则,以此来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2. 合作徽州籍贯也非常注重合作,认为合作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徽商们常常组成联合体或者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壮大。
3. 慈善徽州籍贯非常注重慈善事业,认为慈善是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一种方式。
徽商们通常会在自己经营成功之后,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且捐款捐物、设立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
三、徽商文化影响1. 经济影响徽州籍贯在明清时期,以手工业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
他们在瓷器、丝绸、茶叶、药材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文化影响徽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州籍贯在家族制度、家风家训、诚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并且影响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徽商文化内容
![徽商文化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63f0b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b.png)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安徽省徽州古城,自唐宋时期开始发展壮大,经历了明清两代的繁荣和衰落,至今仍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徽商文化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以及崇尚家族、信誉、尊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1. 徽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徽商文化的形成源于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和商业规则。
徽商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注重内部的密切合作和互助关系。
他们以货商贸易为主,同时也从事钱庄、航运、矿业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
他们奉行“财大如海,义举遍天下”的经商理念,注重商业信誉,积极回馈社会。
2. 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族观念、诚信守信、孝道儒风和尊重传统。
徽商们以家族为中心,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庞大而稳固的商业网络。
诚信守信是徽商们的生活准则,他们注重与人交往中的承诺和信任。
孝道儒风是徽商们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表现,他们尊重长辈,弘扬儒家思想。
尊重传统是徽商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他们尊重传统价值观念,注重文化教育。
3. 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徽商文化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败。
然而,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许多人积极寻找并传承徽商文化的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推动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打造徽商文化的品牌,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学习。
4. 对徽商文化的观点和理解徽商文化以其团结、勤奋、务实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们注重经商道德,坚持诚信守信,这种信任基础使他们能够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商业合作。
徽商文化中尊重家族和传统,以及强调孝道儒风的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
徽商文化也注重商业创新和持续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总结回顾:徽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务实、谨慎、勤奋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徽商之文化解读
![徽商之文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4c05227375a417866f8f8f.png)
徽商之文化解读方利山(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安徽黄山245021)摘要:曾在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史上叱咤风云,雄踞商界数百年的一代徽商,以惊人业绩鲜明特色、突出形象引人关注。
怎样看徽商?徽商精神是什么?成为徽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徽商”,可能有助于人们历史地、整体地、全面地把握“徽商”。
徽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徽商是一个特定人物群体;徽商是一部时代创新史诗;徽商是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关键词:徽商;文化解读;历史过程;群体;创新;遗产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2005)04-0007-05收稿日期:2005-07-16作者简介:方利山(1947-)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员、副所长,《徽学丛刊》副主编,研究方向为徽州文化之徽州历史人物、徽商。
第7卷第4期2005年8月黄山学院学报JournalofHuangshanUniversityVol.7,NO.4Aug.2005在中华大地上,经过数千年的蒸育和胚变,自宋代以来开始初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以其丰厚积淀和巨大张力,孕育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徽商;而在明清时期事业达到鼎盛的徽商,又以自己的强大经济基础和突出的聪明才智,实现了徽州文化的全面杰出与辉煌。
上个世纪30年代起,中外学者从新安商人的探研开始触摸徽州文化;近20年徽州文化研究的深入,世人则更加感受到了“徽商”在徽州文化中所占有的特殊份量。
要读懂徽州文化,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徽商;透析徽商文化则是对徽州文化“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诸多问题的最重要解答。
历史文化现象在漫长演进的中国封建社会,徽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段的产生、崛起、兴盛和逐渐从顶峰消退,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必然出现,这样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的演进,既和古徽州地域特定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又和中华文化大背景、和长三角历史地理条件紧密相关。
徽州文化徽商精神
![徽州文化徽商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e66096ff78a6529657d5304.png)
徽商精神什么是“徽商精神”?胡适曾把徽商比喻成“徽骆驼”,因此有人把徽商精神概括为“骆驼精神”,这当然是对的。
但徽商精神还不仅仅是“骆驼精神”,“徽商精神”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明朝建立之初,北境未安,漠北蒙古残余势力时时入犯,明政府不得不在北方沿边驻扎重兵。
为解决军粮问题,政府制定开中法,号召商人输粮于边,政府发给盐引,到内地支盐行销。
这是巩固边防、保卫国土安全的一项重大政策。
不少徽州人千里迢迢不辞劳苦,运粮输边,早期的徽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他们能够将个人逐利与赴国急难结合起来,正体现了一种爱国精神。
徽商的爱国精神,还突出表现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者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者出谋划策,领导抗倭;或者弃商从戎,直接深入杀敌战场。
到了近代,为了抵御外国入侵,徽商也踊跃捐资。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徽商的爱国精神。
二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徽商绝大多数是小本起家,他们穷则思变、奋发进取,毅然走出深山,闯荡四海。
可谓岭南塞北,饱谙寒暑之苦;吴越荆襄,频历风波之险。
这种创业精神实在可贵。
当事业出现曲折时,不少人一蹶不振,从此销声匿迹,而徽商却百折不挠。
史料中记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三是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
徽商善于趋利逐时,即根据市场特点,采取最好的经营方式;也善观时变,即在把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经营项目;还能揣度时宜,即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做出种种决策,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四是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和协”是指处理人际关系所应达到的境界。
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一家人或同族人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
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像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同业公所的建立,就突出体现了这种精神,从而大大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
五是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翻开明清小说,常常见到关于徽商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独特的徽商文化
学习目的:
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业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
徽商发展的历史,可以为现代经济提供一些值得重视的借鉴。
在本章我们将要探讨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了解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及徽商的影响,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要求:
1、了解徽商兴起的原因、徽商的主要特点。
2、对徽商从事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经营情况有一个一般的了解。
3、重点思考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
学习建议:
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了解徽商的辉煌历史。
2、要结合徽商成功的具体事例,对徽商的特点、徽商精神的内涵做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组织学生到徽州进行“徽商文化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徽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般了解: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
一、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
徽州自古以来,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是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的基本原因。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粮食产量普遍较底。
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徽州人不得不走出丛山,经商谋利。
徽州虽然“粮不足”,可是物产丰富。
异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展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以商代耕,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
丰富的物产加上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二、徽商兴起的历史背景
明朝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江南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赋役折银制度的推行,为徽州人经商提供了极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的广泛流通和各级市场的繁荣,从而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江南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为毗邻的徽州人经商提供了便利。
明代盐法变革给徽商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
折色开中后,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浙,从事盐业的经营,并逐渐取代山西、陕西商人而占据了盐业经营中的优势地位。
明万历四十五年,明政府又率先在两淮盐场推行“纲运制”,徽商就以同乡和同族结成纲帮运销食盐,从而获得了垄断两淮盐业的世袭特权。
掌握: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
一、徽商经营盐业的基本情况
盐业是徽商经营的最主要行业。
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中叶,是徽州盐商发展的时期。
这时徽州的黄氏、汪氏、吴氏等家族中都有许多人以业盐两淮而致富。
清代的徽州盐商更是发展到鼎盛,湖北的汉口号称“江广总岸”,是湖广地区行盐的总枢纽,而汉口恰恰是徽州盐商称雄的地方。
江西销盐数额仅次于湖广,而江西也是徽州盐商势力很强的地方。
可以说凡是淮盐营销的地方,几无不有徽州盐商的足迹。
两淮总商的一大半都是由徽人充任的。
二、徽商经营典当业的基本情况
徽州六县之中,以休宁人经营典业者最多。
徽人开设的当铺遍及全国各地,苏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当业几为徽人所垄断。
徽州典商的兴盛还表现为徽典财力的雄厚和规模的庞大,有些徽州典商因其雄厚之财力,一人开设典铺多达数十百处,使用许多人员为其经营管理。
徽州典商大多采取减息让利、博取信誉的措施,以争取顾客,对于无力偿债的人,徽商甚至焚券弃债藉以“市义”。
经营典业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否则难免受骗上当,以致亏本折利,无法经营。
徽州典商世专其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
三、徽商经营茶叶业的基本情况
徽州所产的茶叶数量多,质量好,花色齐全,名茶众多。
这就为徽州茶商提
供了充足的货源,加强了他们在竞争中的实力。
徽州茶叶的销售市场也极为广阔。
首先是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自南北朝以来,我国饮茶之风渐盛。
自唐宋以来,徽茶已是驰名海内的商品而被营销于全国各地。
入清以后,徽州茶商更有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可见到他们的活动。
乾隆时期,北京已有歙人经营的茶行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
杭州、苏州、上海可以说是徽茶的三大转运站,徽州茶商在这些城市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
苏州的六大著名茶店,全是歙人开设的。
汉口的著名大茶庄如“永长春”、“朱谦益”、“四达瑞”、“瑞生泰”、“胡祥茂”、“春茂永”等都是徽人经营的。
五口通商以后,华茶外销量大增,使徽州茶商一度保持着继续发展的势头。
光绪时,歙县知县何润生在其《茶务条陈》中称,徽州六县所产之茶“内销者不及十分之一二,外销者常及十分之八九”。
光绪中叶以后,由于洋商的压价收货、清政府的苛捐杂税以及印度、日本等国茶叶竞争力的加强,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越来越不景气,徽州茶商也随之而一蹶不振了。
四、徽商经营木材业的基本情况
婺源木商不但人数多,而且财力雄,是徽州木商的一支劲旅。
徽州木商的崛起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其一是木材市场的扩大,为徽州木商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其二是徽商本身具备经营木材贸易的有利条件。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绍济的发展,城市日趋繁荣。
城市的繁荣是与城市建筑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大量木材构建起来的。
另外造船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木材。
木材市场的扩大为木商的活跃提供了条件。
徽州商人具有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和经营木材业的丰富经验。
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严酷的环境造就了徽人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徽骆驼”精神。
许多徽人世世代代都从事木材的采伐和运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他们经营木材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京的上新河是江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也是徽商经营木材业的中心。
芜湖也是一个重要的木材集散地,而芜湖的木材贸易大多操于徽人之手。
浙江的杭州也是一个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徽州木商在杭州的势力极大,这里的徽州木行,最盛时多达百余家,来此贩木的行商大多数也是徽人。
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地所用的木材主要都是由徽州商人提供的。
重点掌握:徽商的主要特点和徽商精神。
一、徽商的主要特点
(一)贾而好儒
生活在“程朱阙里”的徽州人,大多在童年即承师受业、读书问学,所以徽商在步入商海之前,几乎都曾接受过长短不等的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为他们商业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在选择经营地点,确立经营方向,尤其是权衡经营利弊,形成商业信誉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智慧和成熟。
(二)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具有的一种执着信念和深深投入的意识。
徽商对商业的执着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徽商无论拜师学徒还是日后独自闯荡商海,他们都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往往一直到老才罢休。
徽商的敬业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徽商个人一生无悔投入商业的行为方面,更体现在商人家族对商业世代不懈、前赴后继的执着和追求。
(三)钱势之交
商人服务于政治,政治同样也垂青于商人,徽商成功的秘诀所在,关键还在于其深谙“钱势之交”的奥妙。
(四)讲究商德
徽商是一支讲究商业道德的商帮。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徽商在经营中大多能自觉地以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形成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的商业道德规范,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商”的典型代表。
二、徽商精神
(一)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三)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
(四)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五)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
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
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
“徽骆驼”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思考与练习:
1、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是什么?
2、徽商经营范围很广,盐、典、茶、木四者是他们经营的最主要行业,了解徽商在这四个行业中具体的经营情况。
3、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那么徽商对促进沿江区域市镇的兴起与繁荣,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4、归纳徽商致富的原因。
5、“徽商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