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 6章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

N2+3H2 1/2N2+3/2H2
2NH3 NH3
[NH3] 2 K1= [N2] [H2]3 [NH3] K2= 1/2 [H ]3/2 [N2] 2
即K1≠K2 而是K1=K22
CaCO3(s)
CaO(s) + CO2(g)
K=[CO2]
Cr2O72-+H2O
2CrO42-+2H+
K=
[CrO42-]2[H+]2 [Cr2O72-]
1.经验平衡常数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物的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计量数为 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反应 方程式中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之比 是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经验平衡常数。 aA + bB gG +hH

[G] [ H ] K a b [ A] [ B]
g
h
2. 压力和浓度平衡常数的关系 对于气体反应: aA (g) + bB (g) gG (g) +hH (g)
G r m ,693 ln K m ,693 K RT 11.33 103 J / mol 1.9667 1 1 8.314J mol K 693K K 693 K 0.140 同理: K 723 K 0.424
例2:氧化汞在693K,在密闭容器中分解 和在氧分压始终保持为空气分压时分解, 达到平衡时汞蒸气压是否相同? 解:设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平衡时Hg 的相对分压为x
[ Fe 3 ] / c 0.01 J 1 2 [ Fe ] [ Ag ] 0.100 0.100 c c
∵J<K
∴反应正向进行
(2)平衡时,Ag+,Fe2+,Fe3+的浓度各为多少?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
Kpθ= PCO2/Pθ
平衡常数
C. 稀溶液中,水不列入表达式。例:
Cr2O7 2- (aq) + H2O (l) ⇋ 2CrO4 2- (aq) + 2H+ (aq)
K
[CrO42 C
]
2
[
H C
]
2
[Cr2O72 C
]
平衡常数
D.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数值与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写
法有关,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扩大n倍 时, K Kn;
aA + bB ⇋ dD+ eE:
K
([ D] / C )d ([ E] / C )e ([ A] / C )a ([ B] / C )b
E (CB
/ /
C C
)e )b
=Q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产物浓度,使反应商Qc 减小, Q < Kθ ,所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直到Q = Kθ ,达到新的平衡。(联系实验)
4273-5273K时,分解过 程占优势
平衡常数
(二) 化学平衡
N2O4气体
表4-1 373 K 时, N2O4 (g) ⇋ 2NO2 (g)平衡体系的建立
时 间 /s
0 20 40 60 80 100
C (N2O4)/(mol·L-1) 0.100 0.070 0.050 0.040 0.040 0.040
t/s
图4-1 N2O4
2NO2体系平衡的建立
平衡常数
N2O4 (g) ⇋ 2NO2 (g)
V


V正
≠0

化学平衡

V正= V逆
V逆

t
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第六章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第六章化学平衡

1.00
J<K , 反应正向进行。
(2) Fe2+(aq)+Ag+(aq)
Fe3+(aq)+Ag(s)
开始cB/(mol·L-1) 0.100 1.00×10-2 1.00×10-3
变化cB/(mol·L-1) -x
-x
x
平衡cB/(mol·L-1) 0.100-x 1.00×10-2-x 1.00×10-3+x
2 (Ag ) > 1(Ag )
说明平衡向右移动。
6.3.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部分物种分压的变化
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增大反应 物的分压或减小生成物的分压,使J减小, 导致J<K ,平衡向正向移动。反之,减小 反应物的分压或增大生成物的分压,使J增 大,导致J> K ,平衡向逆向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
ΣnB =0, x ΣnB =1, J = K ,平衡不移动。
3.惰性气体的影响
①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达到平衡后,再恒
温压缩, ΣnB ≠0,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 方向移动, Σ n B =0,平衡不移动。
K
[ p(HI) / p ]2
[ p(H2 ) / p ][p(I2 ) / p ]
对于溶液中的反应:
Sn2+(aq)+2Fe3+(aq) Sn4+ (aq)+2Fe2+(aq)
K

[c(Sn [c(Sn
4 2
/c /c
)][ c(Fe 2 /c )][ c(Fe3 /c
)] 2 )] 2
2000 0.00397 0.00397 0.0121 1.20 2.04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在可逆反应中,为了尽可能利用某一反应物,
经常用过量的另一种物质和它作用。
❖ 不断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则平衡 将不断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
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 动。如:

673K时反应:N2(g)+3H2(g)2NH3(g)
这就是化学反应等温式。用该式可以求出 rGm , 以做为 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0
自发反应
rGm
=0
可逆途径,平衡态
当体系处于平衡时 > 0
非自发

rGm = 0 , 同时 Q = K
故化学反应等温式 rGm = rGm + RTlnQ 变为
0 = rGm + RTln K
即 rGm = - RTln K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
主要内容:本章应该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平 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和区分标准平衡常数和经验平 衡常数;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 移动原理。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6.1化学平衡状态
6.1.1化学平衡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T2 T1 T1T2
体系放热时rH为负值,吸热时为正值。K1、K2分别 为温度T1、T2时的平衡常数,R是气体常数。
这一公式极为重要,它将两个重要的热力学数据 rGm 和 K 联系起来。
将 rGm = - RTlnK 代入化学等温式,得
rGm = - RTlnK + RTlnQ即Βιβλιοθήκη Q rGm RT ln K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如平衡常数、平衡浓度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定义与含义2. 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3.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5. 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推导与计算、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原理、表示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烧碱制取二氧化碳,引出化学平衡的概念。

2. 讲解基本知识:讲解化学平衡的定义、表示方法、平衡常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合成氨、硫酸工业等,了解化学平衡在生产中的应用。

4. 计算练习:让学生运用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进行相关练习。

5. 影响因素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与反思:1. 评估学生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小型测试进行评估。

2.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讨论意见,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2. 分析课后习题,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化学平衡实例,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无机化学第六章

无机化学第六章

第6章 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 是指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 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浓度的方程式计量系数次方乘积与反应物计量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称为“平衡常数”.这一规律称为“化学平衡定律”.符号为K 。

3. 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c K p K θK()()[]平衡j i c c p p K j i νθνθθ//∏•∏=()∑=νRT K K c p 4.平衡常数的意义: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所能进行的极限。

K ↑,正反应彻底↑。

通常:K >107,正反应单向; K <10-7,逆反应单向; K = 10-7 ∼107,可逆反应。

5.多重平衡原理如 2个方程式相加,则: K = K 1 × K 2如2个方程式相减,则: K = K 1 /K 26. Van ’t Hoff 化学反应等温式:△G = △G ø + RT ln J p r (封闭体系、等温、不做非体积功)它表明了任意状态的△G 与△G ø和T 的关系,提供了任意状态下判断反应自发性的依据。

7.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 浓度△GJp r 与K r 关系 反应自发性 0Jp r = K r 平衡状态 < 0Jp r < K r 正反应自发 >0Jp r > K r 逆反应自发(2) 温度ln (K ø2 /K ø1 )= (△H ø/R ) [(T 2 -T 1)/(T 2T 1)]△H ø > 0 吸热, T 2 > T 1 : K 2r > K 1r△H ø < 0 放热, T 2 < T 1 : K 2r > K 1r(3) 压强无气体反应物和产物,改变总压力,对平衡几乎无影响。

n (g) = 0 的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总压力,平衡不移动。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概述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概述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概述引言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原理之一。

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体系的动态过程、确定反应机制以及控制反应条件。

本文将概述无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而反应速率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根据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根据速率方程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函数关系。

例如,在AB反应中,速率与反应物A、B的浓度分别按照其反应级数的幂次关系相关联。

2. 动态平衡的达成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被转化成生成物,同时生成物亦会逆向反应转变为反应物。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达到一定值时,反应体系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这意味着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3. 平衡常数的定义与意义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数学量。

它是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乘积,并由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决定。

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反应体系反应偏向于正向反应还是逆向反应的趋势。

二、化学平衡的应用无机化学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酸碱平衡酸碱反应是化学平衡原理在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例如,弱酸与弱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可以实现溶液的酸碱中和以及pH值的调节。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平衡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

通过调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可以控制反应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可以控制或限制沉淀物的形成。

这一原理在无机分离和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根据沉淀物的生成来判断某种离子的存在与浓度。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原理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原理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平衡是指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不变,这种状态下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学平衡反应。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原理是指在无机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下自行达到平衡的趋势,此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变化。

那么如何理解化学平衡原理,以及它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化学平衡定律在研究化学平衡原理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化学平衡定律。

化学平衡定律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越完全,反应达到平衡的趋势就越强。

同时,平衡常数也反映了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基本达到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的程度。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平衡定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个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是静态与动态的交替进行,反应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是反应仍在持续进行。

如果反应物中某一物质在起始时的浓度改变,则整个平衡系统都会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以使其达到新的平衡。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不同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不同的关系。

具体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倾向于生成物;而反之,反应物的浓度越低,化学反应倾向于反应物。

这是因为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状态实际上是一种能量最小化的状态。

这个过程中最小化的是自由能,因此化学反应倾向于达到自由能最小的状态。

如果某个反应物被移除,这会引起从生成物向反应物的反应,以达到新的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是相关的。

反应平衡是指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达到的平衡状态,而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速度。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通常受到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影响。

反应速率不同可以使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化学反应可以在平衡态下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无机化学 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 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无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化学反应在达到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不再发生变化,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是来自于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个化学体系中各组分的活度与其浓度(或压强)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活度是用来描述组分在体系中实际“活动程度”的物理量,与浓度相关。

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活度相互之间存在均衡关系。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条件需要满足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不再发生变化;二是反应速率的正反两个方向相等。

这两个原则保证了一个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可以持续进行,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会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

平衡常数(K)是一个表示反应混合物在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数值。

它是由平衡时各组分的活度之积除以浓度之积得到的。

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来说,它的数值会有所不同。

平衡常数大于1表示生成物浓度较大,反之小于1表示反应物浓度较大。

了解化学平衡的性质对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平衡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体系的行为和平衡位置,从而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产率。

在工业上,化学平衡的控制可以用于合成重要化学品、减少副产物生成和提高产品纯度。

一个经典的无机化学平衡反应是水的自离解反应:H2O ⇌ H+ + OH-在这个反应中,水分子可以自动解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达到动态平衡。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就是[OH-][H+]/[H2O]。

化学平衡不仅存在于溶液中的反应,也存在于气相反应和固相反应中。

无机化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平衡反应,如溶解度平衡、酸碱中和平衡等。

总之,化学平衡是无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化学反应在达到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状态。

了解化学平衡的性质和原理对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无机化学之化学平衡(2024)

大学无机化学之化学平衡(2024)

配位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
配位平衡常数
表达配位反应平衡状态的物理量,与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表达式相似,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各 离子浓度项的次方数即为该离子的系数;而配位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各离子浓度项的次方数则为该离子配体数的 负数。
应用
可用于预测和解释配位反应的结果,以及指导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配位化合物。
2024/1/29
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失电子的物质 被称为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
指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还原过程和氧化过程两个同时进 行的半反应。
16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01
氧化数法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各元素氧化数的变化,确定电子转移数目,从而配平
反应方程式。
配位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有重要应 用,如用于制备荧光材料、磁性材料 等。
22
06
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及移动原理
2024/1/29
23
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
2024/1/29
沉淀溶解平衡
当溶液中存在难溶电解质时,其离子浓度的乘积会达到一 个定值,称为溶度积常数。当离子浓度改变时,沉淀溶解 平衡会发生移动。
3
深化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化学平衡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2024/1/29
5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024/1/29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01
表达式为等于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例如
Ksp(AgCl)=[Ag+][Cl-]。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7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
则应除以1.0×105 KPa,得相对压力,然后再进行计算。
③ 若式中PA ,PB,PC 都等于标准压力,则
lg
Q
=
lg
(pA
/
( pC / p )q p )m ( pB /
p
)n
= lg1 = 0
则 G = G 就是热力学标准态
④ 若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则 G =0
GT = G + 2.303 RT lg
① 标准态,298 K
rGm = fGm(生成物) - fGm(反应物) G = - 2.30 RT lg Kp
② 标准态,任意温度
G (T) = H - TS G = - 2.30 RT lg Kp
2、非标准状态
Van’t Hoff 等温式:
GT = G + 2.303 RT lg Q G = - 2.303 RT lg Kp
或 lgK θ Gθ (T )
2.303RT
G = G + 2.303 RT lg Q
可用于计算rG 的公式有: Gm = fGm (生成物) - fGm (反应物) 标准态,298 K rGm = rHm - T rSm,标准态, T K rG = - RTlnK ,T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 pC / p )q ( pA / p )m ( pB / p )n
= G + 2.303 RT lg Kp = 0
式中PA ,PB,PC 分别代表A,B,C的平衡分压力
如果系统达到平衡, 则不但意味着△G (T) =0, 而且 意味着反应商等于标准平衡常数 ,则
G θ (T ) 2.303RTlg K θ
rG < – 40 kJ·mol-1 或 rG > 40 kJ·mol-1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教案章节:一、化学平衡基本概念1.1 平衡态的定义1.2 平衡态的表示方法1.3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二、平衡常数2.1 平衡常数的定义2.2 平衡常数的计算2.3 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三、平衡移动原理3.1 勒夏特列原理3.2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3.3 平衡移动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四、化学平衡的计算4.1 平衡常数表达式4.2 三段法求平衡浓度4.3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五、实际应用举例5.1 工业合成氨的平衡计算5.2 酸碱滴定的平衡计算5.3 气相色谱法的平衡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态的表示方法。

2. 掌握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

3. 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会使用三段法求解化学平衡浓度,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5. 通过对实际应用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和平衡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平衡移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借助于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三段法求解化学平衡浓度的技巧。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教学内容:一、化学平衡基本概念1.1 平衡态的定义: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系统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1.2 平衡态的表示方法:用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表示平衡态,如:N2(g) + 3H2(g) ⇌2NH3(g)。

1.3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在平衡态下,可逆反应可以正反两个方向进行,而不可逆反应只能单向进行。

二、平衡常数2.1 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K是反应物浓度与其物浓度之比的乘积的幂次方根。

2.2 平衡常数的计算:K = [NH3]^2 / ([N2] [H2]^3)。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无机化学: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在一定温度下,封闭体系达到平衡后,各 生成物浓度(或分压力)幂的连乘积与反应物浓 度(或分压力)幂的连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幂指数为化学计量系数。
aA + bB
Kc
[D]d [A]a
[E]e [B]b
dD + eE
Kp
pDd pEe pAa pBb
气相反应
Note:
1). [A]、[B]、[D]、[E]分别为体系中相应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2). a、b、d、e分别为体系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3). 若反应为气相反应,则可用平衡时各气体相应的分压力表示(Pa) 。
4).量纲与方程式写法有关:如果a+b=d+e, Kc和Kp无量纲; 如果a+b ≠ d+e, Kc和Kp有量纲, 其形式决定于 ∆ν= (d+e) - (a+b)
5). 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越大,说明正反应趋势越强,反应的平衡点倾 向于生成物一方。
Fe3O4(s) + 4 H2(g) = 3 Fe(s) + 4 H2O(g)
K
p
[PH2O /P ]4 [PH2 /P ]4
Cr2O72 + H2O
2CrO42 + 2H+
K
([CrO42 ] / c )2 ([H ([Cr2O7 ]/ c )
]/
c
)2
5). 平衡常数的值与所采用的化学方程式有关,方 程式需配平。
N2 (g) + 3 H2 (g) = 2NH3 (g) 1/2N2 (g) + 3/2 H2 (g) = NH3 (g)
❖ 7.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溶液中四大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

2.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掌握化学平衡的判定条件。

3.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的关系,学会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4.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5.了解实际应用中化学平衡的调控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用箭头表示,如:N2+3H2⇌2NH3。

2.化学平衡的判定条件(1)正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

(2)反应物与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

(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C]^c[D]^d/[A]^a[B]^b,其中,a、b、c、d分别为反应物A、B与物C、D的化学计量数。

(3)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根据平衡浓度计算Kc,分析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

4.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1)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力: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加压力,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5.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控方法(1)调整反应物浓度:通过添加或移除反应物,调控化学平衡。

(2)调整压力:对于气体反应,通过改变压力,调控化学平衡。

(3)调整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调控化学平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判定条件、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3 、 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
偶联反应:两个化学平衡组合起来,形成一 个新的反应。

反应1+反应2=反应3
则: △rG1θ+ △rG2θ =△rG3θ
把△rGθ = - RT ln Kθ 代入
得: K1θ× K2θ= K3θ
若 反应1-反应2=反应3
则: △rG1θ- △rG2θ =△rG3θ
K3θ= K1θ/ K2θ
=-32.98KJ·mol-1
lnKθ=-(-32.98) ×103/8.314×298 Kθ=5.83×105
(2) Kθ的 物理意义:
气相反应
K

P


液相反应

pi
i
p eq

pD p
pA p
d a
e
pE
p
pB p
b eq
(3)可逆反应的进行,必然导致化学平 衡状态的实现。
二、化学平衡及特征 1、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热力学概念。
封闭体系,等温条件:
反应开始阶段 A + B → C + D
开始的自由能 反应中途的自由能
GA GB
0
自 由 能 递 降
自 由 能 递 降
自 由 能 递 增
GA’ + GB’ > GC’ +
Kc = ∏(ci)υi = [D]d[E]e/([A]a[B]b) Kp= ∏(pi)υi = PDd.PEe/(PAa.PBb) Pi = (ni/V)RT=CiRT 代入Kp表达式
Kp = (pdDpeE)/(paApbB)
= {([D]d[E]e)/([A]a[B]b)}(RT)(d+e)-(a+b)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会使离 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次数增加,从 而提高了沉淀的溶解速率。
同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与沉淀组成相似的 离子时,这些离子会与沉淀产生 同离子效应,使沉淀溶解平衡向 溶解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01
02
03
沉淀分离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可以将溶液中的不同组分 通过沉淀的方式进行分离 。
05
配位平衡
配位反应基本概念
01
配位体
提供配位原子的分子或离子
02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的原子
03
04
配位键
配位体中的孤电子对与中心原 子形成的共价键
配位数
中心原子与配位体形成的配位 键数目
配位平衡常数计算
01
配位平衡常数表达式:$K_{f} = frac{c(M^{n+})
cdot c(L)}{c(M^{n+}) cdot c(L)}$
材料科学中化学平衡应用
陶瓷材料制备
01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平衡,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合成
02
利用聚合反应的平衡条件,合成具有特定分子量和分布的高分
子材料。
金属材料制备
03
通过控制冶金反应平衡,制备具有特定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金属
材料。
生命科学中化学平衡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如酶与底物之间的反应平 衡、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结合平衡等。
提纯和精制
通过调节溶液的pH、温度 等条件,使沉淀溶解平衡 向溶解方向移动,从而得 到纯净的物质。
工业生产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化学平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章节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相等时,系统的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具体内容包括:1. 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4.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2. 使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段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平衡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及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影响因素分析:讨论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 平衡移动原理:讲解平衡移动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 平衡移动原理及应用七、作业设计N2(g) + 3H2(g) ⇌ 2NH3(g)2. 分析下列实际问题:某工厂生产氨气,反应为 N2(g) + 3H2(g) ⇌ 2NH3(g)。

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调整温度和压力以提高氨气的产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平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化肥生产、合成橡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压称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
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之间 的定量关系用平衡常数表示。 • 可逆反应,动态平衡(G = 0) 正向反应速率 = 逆向反应速率 • 平衡常数以及平衡的移动
2013-7-1
4
二、平衡常数
1、 平衡常数(K) 1)实验平衡常数 可逆反应:aA + bB = cC + dD 若均为气体,且在温度为 T (K) 时达到平衡:
( P NH

2
如:3 H2 (g) + N2 (g) = 2 NH3 (g)
2013-7-1
Qp
3
/P )
2

2 3
( P N / P )( P H / P ) [ P NH

2 3
K
p

/P ]
2
2 3
[ P N / P ][ P H /14 ] P
当 GT = 0 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有
[ PC ] [ PD ]
a c d b
[ PA ] [ PB ]
Kp
若在溶液中,平衡时的浓度分别为[A] ,
[C] [ D]
a c d b
其中,[PA] 等为平衡分压,Kp 为压力平衡常数
[ A ] [B ]
Kc
Kc 为浓度平衡常数
2013-7-1
Kp、Kc 可由实验测定,称之为实验平衡常数
2013-7-1
[ PH / P ]
2
4
9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平衡常数 K
K 反映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的限度。
K值大,反应容易进行。 一般认为, (1) K 10+7 自发,反应彻底 (2) K 10 -7 非自发,不能进行 (3) 10+7 K 10 -7 一定程度进行
反应程度受浓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可通过 实验条件促进平衡的移动。 怎样求K?
2013-7-1
反应非自发
17
例 下列反应的 G f (kJ/mol) 为: MnO2(s) + 4H+(aq) + 2Cl-(aq) = Mn2+ (aq) + Cl2(g) + 2H2O(l)
-465.2 0 -131.3 -228.0 问: ① 标态下、298 K 时,反应能否自发?
应能否自发?
(1)测定 (2)热力学计算
2013-7-1 10
2、 平衡常数与Gibbs自由能变
GT 2.303RT lg K
G
T


(任何温度下,平衡常数与标准Gibbs自由能变的关系)
是温度T(K) 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起 始压力均为标准压力(或标准浓度) 时的Gibbs自由能变。 可查表得到。 可由 G H TS 公式计算。 T 298 298
第五章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及其特点 二、平衡常数K 1 平衡常数 1)实验平衡常数 2)标准平衡常数 3)书写平衡常数时要注意的事项 2 平衡常数与Gibbs自由能变 1)用热力学数据求算K 2)反应商Q的引入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4)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断 3 多重平衡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013-7-1 1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1/0.36)0.5 = 1.7
(2)纯液体、纯固体参加反应时,其浓度(或分压) 可认为是常数,均不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Fe3O4(s) + 4 H2(g) = 3 Fe(s) + 4 H2O(g)
Kp

[ PH
2O
/P ]
4
(3)K 与温度有关, 但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K 还取决于反应物本性。
能否用标态下的数据来判断非标态下的反应? G T 来代替 G ) (即用 T 根据实践经验,一般认为:


G T G T

13
非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的方向:
实际情况下,往往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或压力)不是标准状态。 Van’t Hoff 等温式:
G T G T 2 . 303 RT lg Q

Q 称为某时刻的反应商, 其表示式类似于 K 的表达式, 只是浓度不是平衡浓度. Q: 起始分压商 QP ,或起始浓度商QC
G 673 92 . 2 673 ( 198 . 3 ) 41 . 3 ( kJ / mol )

lg K p


G673 2.303RT
4


41.3 10
3
2.303 8.31 673
3.211
K p 6.15 10
2013-7-1
注:( )中的为起始浓度;[ ]中的为平衡浓度。
• 在一定温度下,Kc 为常数
• 测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通过平衡 常数表达式,可求出K. 2013-7-1
6
Kp 与 Kc 的关系:
设为理想气体 PV = nRT P = (n/V)RT = CRT 对于反应前后总计量系数相等的反应: Kp = Kc 如: H2(g) + I2(g) = 2 HI(g)
54.5 54.6 54.5 54.4 54.3
10.677 11.695 11.354 11.357 0 0 9.044 7.510 0 0
1.831 3.129 17.67 3.560 1.250 15.59 4.565 0.738 13.54 0.479 0.479 3.531
10.692 1.141 1.141 8.410
上一章介绍了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 的范畴,在本章化学平衡中要研究化学反 应在指定的条件下,反应物可以转变成产 物的最大限度,属于化学热力学内容。通 过本章学习,我们将了解参加反应的物质 不处于标准状态时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
2013-7-1
2
一、 化学平衡及其特点 Fe2O3(s) + 3 CO(g) = 2 Fe(s) + 3 CO2(g)
G
298
G
T
2013-7-1
11

分别计算在 298K 和 673K 时 N2(g) + 3 H2(g) = 2 NH3(g)
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 298K时,
ΔG
θ 298
2Δ G
θ
(NH f
(g)) Δ G 3
θ
(N f
(g)) 3Δ G 2
θ f
(H
2
(g))
2 ( 16.5) 0 0 33.0(kJ/mo l)
GT 2.303RT lg K


则:
G T G T 2 . 303 RT lg Q
= -2.303 RT lg K +2.303 RT lgQ
GT 2.303RT lg K
Q
在非标态、指定温度下
Q/K < 1
Q/K > 1
GT < 0
GT > 0
正向自发
Kp
2013-7-1
[ PNH ]
3
2
[ PH ] [ PN ]
2 2
3

[ NH 3 ] ( RT)
3 3
2
2
[ H 2 ] ( RT) [ N 2 ]RT
Kc( RT)
2
7
2)标准平衡常数(K):
如:
N2(g) + 3 H2(g) = 2NH3(g) 平衡压力: 4.17 12.52 3.57 (106 kPa)
Kp [ PHI ]
2
2
[ PH ] [ PI ]
2

[ HI ] ( RT)
2
2
[ H 2 ]RT [I 2 ]RT
Kc( RT) Kc
0
对于反应前后总计量系数不相等的反应
Kp Kc( RT)
n g
ng: 生成物与反应物气体总计量数之差。
如: N2(g) + 3 H2(g) = 2NH3(g)
问: ① 标态下、298 K 时,反应能否自发? ② 若用12.0 mol/dm3 的HCl,其它物质仍为标态,298 K时,反应能否自发? 解:①
r G m i f G m (生成物) i f G m (反应物)
G
298



= [-228.0 + 2 (-237.2)] - [(-4465.2) + 2 (-131.3)] = 25.4 (kJ/mol) > 0

正向自发
2013-7-1
② ③
Qp Kp Qp = 9.8 × 10-2 =1 平衡 16 Q p K p = 1.6/ 9.8 × 10-2 > 1 正向非自发 Qp = 1.6
例 由MnO2(s)和HCl 制备Cl2(g)的反应的
G f

(kJ/mol)为:
MnO2(s) + 4H+(aq) + 2Cl-(aq) = Mn2+ (aq) + Cl2(g) + 2H2O(l) -465.2 0 -131.3 -228.0 0 -237.2
2013-7-1 8
3)书写平衡常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1)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不同,平衡常数值不同。 如:273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平衡常数 反应
K
c
= 0.36, 则
K K
c c
2NO2(g) = N2O4(g)
= 1/0.36 = 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