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老师教学故事作文课上我看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5课《我看》教案

举例:
-在讲解写作手法时,可以分析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而未来的日子,如繁星,闪烁在浩瀚的夜空。”,通过对比过去与未来,强调时间的宝贵。然后,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较为紧张,表达不够流畅。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提高他们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们在文学鉴赏和写作表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们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写作手法和句子分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5课《我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5课《我看》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看》,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词语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如“眺望”、“远方”、“悠悠”等。
3.句子分析:分析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我望着那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我看(教案)

-词汇运用:强调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的正确用法,确保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能够准确使用。
-写作技巧: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如如何清晰表达观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感染力。
举例:在讲解文章结构时,可以以《我看》为例,分析其开头的引言如何吸引读者注意,中间的本论如何层层递进,结尾的结论如何总结全文。
2.教学难点
-思辨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写作技巧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并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有效地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词汇的深度理解:针对一些含义丰富的词汇,如“观点”、“论证”等,需要学生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我看(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我看》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我看》这一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课文精读:学习《我看》一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词汇积累: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观点”、“论证”、“事实”、“道理论证”等。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文章结构、论证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应该放慢讲解速度,用更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能够积极投入到讨论和写作练习中。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该在分组时明确讨论要求,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提醒。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教案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我看”一文的主题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我看》一文的内容和意义;2. 学习如何写作一篇观察文章;3.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作文章;2.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我看》的课件和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讨论图片中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张图片的?你对这张图片有什么感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本课文的标题《我看》。
2. 师生共读课文,并注重解释生词和短语,如“沉思”、“眼界”、“博览群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作者写《我看》一文的目的是什么?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提问:根据你读到的内容,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2.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 教师总结: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对世界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四、练习写作(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观察题目,如“写一篇你在早晨看到的美景”、“写一篇你目睹的感人瞬间”等。
2.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题目写作一篇观察文章。
3.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拓展阅读(10分钟)1. 教师介绍其他与观察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观察”、“观察者”等。
2. 学生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第二天写一篇观察这本书的文章。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课后作业:1. 将课上写的观察文章修改完善,并修改错别字;2. 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写一篇观察这本书的文章;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5课《我看》教案

今天在教授《我看》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首先,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将观察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不够准确,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写作手法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习题等环节,提升捕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借鉴课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培养清晰、有逻辑的表达能力。
6.激发学生探究精神,鼓励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课文《我看》的主题思想,认识作者的观点态度,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8.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我看》一文,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成语、俗语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文章主题、背景的探讨,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本。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我看》这篇文章的基本概念。文章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这种写作手法是……(详细解释概念)。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一个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从观察自然景观中提炼出人生哲理,以及这种写作方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4.文章分析:探讨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观点态度,以及文章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我看语文老师作文

我看语文老师作文
《我看语文老师》
咱就说说咱的语文老师哈,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
就有一次,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上午,我们正在上语文课呢。
老师正讲着课文,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特别好玩的事儿,自己就嘿嘿笑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把我们都给整懵了。
我们就都眼睁睁看着他在那笑个不停,边笑还边摇头晃脑的,哎哟喂,那场面可别提多逗了。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笑够了,才回过神来接着给我们讲课。
当时我就想,这老师可真有意思,跟个老顽童似的。
平常呢,他也是个特别随性的人,不像有些老师那么一板一眼的。
他上课的时候也会开开玩笑,让本来有些枯燥的语文课变得有趣多了。
有时候他还会模仿课文里的人物说话,那惟妙惟肖的样子,真让我们佩服。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别有魅力,他能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本里的知识。
咱这语文老师啊,虽然有时候有些奇奇怪怪的举动,但真的让我们特别喜欢。
他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之路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我们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感情。
反正我觉得吧,他就是那个独一无二、超级有趣的语文老师,嘿嘿,不知道你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这样呢?。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3篇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
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二、文学常识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
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
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这一笔名是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同音,得穆旦之名,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九(上)《我看》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上)《我看》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 教材分析《我看》是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精美散文,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看》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此外,由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与作者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可能对某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欣赏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我看》的文本和相关的参考资料。
2.准备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xx人教部编版九上第5课《我看》教案

xx人教部编版九上第5课《我看》教案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等。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阅读文章《我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能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关注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我看》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关于环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2.预习导入: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我看》,并回答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新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
4.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出课文中的观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5.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展示自己对环保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6.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和思考。
7.作业布置:布置阅读课外相关文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课堂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
杨林中学占正新
本人系铅山县葛仙山乡杨林中学教师,1987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至今已有二十六个春秋,先后任本校的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
多年来,我一直扎根在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教学中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潜心钻研教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业绩在同年级评比中,位居前列。
严格按照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情,探索一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前十年,本人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不理想,而且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在县教研室的关心和帮助下,先后到江苏赣榆、洋思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模式,感触颇深,回来后努力总结自己之前在教学中的不足,找出原因,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本对话》获上饶市语文论文一等奖,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优秀教师”。
从此,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在学校积极上模范实验课,组织教师观
摩,课后让老师们对我上的每一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不断总结,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多年中考均取得优秀的教学成绩,获得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现在,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课,在学习中他们很快乐,很开心,下课后,经常与我交流、沟通、谈心。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我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这块园地里,付出的汗水终于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
觉得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曾经帮助过的人,是他们让我站在这个起点上,我将努力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踏实勤奋地工作着!。
初中语文《我看》教案

《我看》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朱自清。
本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春天里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哲理,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以下是该教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哲理,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我看》。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作者的观点。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大自然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欣赏大自然美景的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段关于大自然美景的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课后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拓展阅读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教案

初中上册九年级语文《我看》教案本节课主要介绍《我看》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学习如何使用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语言来写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课堂讲授•阅读《我看》一文,理解文章主旨和重点信息;•学习如何使用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语言来写作。
课堂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我看》一文的主旨和思想,或自己的真实经历结合文章内容撰写类似文章。
教学步骤预习提前阅读《我看》一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核心信息和写作技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课文让学生朗读《我看》一篇文章,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点信息。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重点•告诉学生如何使用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语言来写作;•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展开创意写作。
提高训练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经历写成自己的《我看》文章。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讲授和练习,学生应该对如何阅读、理解和写作《我看》一文的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增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基于自身经历和《我看》一文的主题撰写一篇自己的语文作文。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我看》一文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需要发挥更多的创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想象力,快速提高语文水平。
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眼界开阔,创意无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教案

-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例如:通过讨论、分享,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
-写作特色的分析:学生对写作特色的概念模糊,需要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讲解。
-例如: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抒情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写作特色。
4.主题思想: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5.写作特色: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如景物描写、抒情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课后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优美文字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我看》的写作特色,使学生能够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我看》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通过课文感受自然美,学习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描绘自然景象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写作练习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这让我意识到,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等,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写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我认为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让能力,也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增强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爱。
2.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通过学习《我看》,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我看》这首诗歌的意境中,我将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首先,通过播放与诗歌意境相匹配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其次,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画卷,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热爱。此外,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想自己是诗人,在欣赏美景时会有怎样的所思所感,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体验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看》全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与结构,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感悟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诗歌、散文,提高写作能力。
4.学生能够学会倾听、表达、讨论与分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综合素质。
3.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教师点评: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如意象、修辞手法、情感哲理等。
2.强调诗歌学习的方法,如比较阅读、创意写作等。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看仿写

我看
在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我看》这首诗。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诗,它的背景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是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人把自然景物人性化,赋予它们情感和生命,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诗歌充满了视觉和感官的冲击力。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我也曾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感受过生活的美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片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我感到一股强烈的生命力在涌动,我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观察和感受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看》这首诗,我明白了写作不仅是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传达情感和感受的工具。
我要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形象的描写、生动的比喻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我看》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我希望在未来的写作事业中,能够将这些感悟和技巧运用到我的作品
中,使我的文字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出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我期待着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我的文字为世界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一等奖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一等奖初中语文教育叙事一等奖题目:《语文课堂中的故事与成长:一位初中教师的教育叙事》自从小涛进入初中以来,他一直对文学和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语文成绩一直都是班里最好的,每次作文都能引起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关注。
这使他对语文课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未来从事文学相关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憧憬。
一天,小涛的语文老师李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了一个消息,他们将要举行一场以名著为主题的话剧表演。
这个消息立刻在班里引起了轰动,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小涛内心充满了期待,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才华。
小涛和几个同样热爱表演的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话剧表演。
他们选择了《哈姆雷特》这个经典的名著作为表演内容。
在排练的过程中,小涛深深地被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所吸引。
他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台词背后,隐藏着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每次排练结束,他都会反复品味和琢磨这些台词,试图理解每一个单词、每一个音节背后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小涛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的作文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欣赏。
话剧表演的那天,小涛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他感到非常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从事文学工作的决心。
他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表达中发掘自我、提升自我。
通过参与话剧表演,小涛真正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就是我的教育叙事。
通过小涛的故事,我希望让更多的人明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塑造人格、指引未来的重要途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长,语文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同时也是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教师,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引领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在我看来,小涛的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爱去育,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新精品作文:作文:最难忘的一节课——我看语文师长教师_950字作文-2019年作文

作文:最难忘的一节课——我看语文老师_950字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子开始搜索每一节课的情景。
第一个走进脑海的是第一节课的场景??????开学第一天晨读本应该读语文,大多数同学读英语,这时您走进来,我误认为你是英语老师,看见您低着头笑眯眯地看每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最后,您让同学们安静下来,说您是语文老师,今天早读应该读语文。
我在一角认真端详着您,从您的语气来看,你应该是个脾气性格非常好且憨厚可掬的老师。
紧接着我们开始了高中生涯的第一节语文课。
一开始讲课我并没有对你产生多好的印象。
您上课没有威严,看起来很随意,讲课也没有明确性,还有上课时有同学故意在下面接您的话,您也不气不恼,并顺着他们说上几句。
我心想这是什么老师,还真是让我开眼界了。
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您开始向我们讲述您对语文的看法和您自己的授课方式。
这时,我对您的看法有了转变,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讲课,真正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都说老师与学生是朋友,可我没看到在哪一个老师身上体现出来。
因为有的老师往那一站就知道不可能和他说笑。
唯独您,虽然您身材挺魁梧,但您的话语,讲课时所营造的轻松与融洽的课堂氛围,都是你和蔼可亲的一面。
我感觉上语文课很轻松,可以使我从数理化中逃脱出来,全身心的去品味语文课。
每次上语文课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我想这可能是我真正投入的缘故吧!几个月后……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对您又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每节语文课上,您都能多少给我们制造一些快乐,我越发的佩服你。
因为我感觉“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就是为你而生的,有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您也只是淡淡的一笑,给他们说几句道理,然后再习惯性的说一句“尽力就好”。
还有,你对某些同学的一次次的食言,最后也都欣然接受。
刚开始,我特反感您的这种做法,并且感到很无语,但后来转念一想,我真是佩服你,不知道你是怎样可以把心态保持的这么好,真的很羡慕你这一点。
有时,你的种种行为让我感到你很童真,比如你说你为发明的“翻书页”提问法感到自豪;让同学上讲台,你自命为“郭同学”向“老师”求解,这些都让我感到你很幽默。
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故事爱的网始终在前行

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故事爱的网始终在前行站在三尺讲台,望着一双双充满问号的大眼睛,似乎都在打量,也在解读着彼此之间。
富有魔力的对话再一次上演,久久地回响在耳畔。
“你将来想干什么?〞“当老师〞“为什么?不累?〞“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
〞“嘿嘿〞我笑了笑,不止多少遍答复这个问题。
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惊心动魄。
伟红老师——我的恩师。
她带着我一步步走进课堂,还教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成绩第—还是远远不够的。
唯独“爱〞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
在这期间我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深深的爱,不断探究和实践,为人师表,关怀学生,以身边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
初三的生活,让我更是充满了激情与动力。
积极参与学生治理,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无论是在全县还是本校学科中都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们一起学习,共同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对待学生严慈相济,援助学生发觉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
我的课堂不会一成不变,讲课的同时穿插类似的小故事,他们沉醉在其中,听的津津有味。
爱的主旋律,能奏出和谐的乐曲。
除了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把学生政治思想素养的提高放在了教育工作的第—位,用爱心换学生的真心。
作为教师,既要关怀他们的生活,又要关怀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陶行知先生曾说:“毕业后来到这个镇上的一所中学任教。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任教的是七年级语文。
当我第—次进入教室时,全班七十多双眼睛齐刷盯着我,这让一度内向的我,立刻有点不知所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老帅教学故事作文课上我看到了晶亮晶亮的眼睛八年级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在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有很多很多的感触。
从第一次上作文课的时候,同学们迷茫的眼神中我知道了,写作文对于学生,仍然是一大难题。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学生晶亮晶亮的眼睛。
这让我心里面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我知道了,我的方法奏效了!一、分数得失清晰可见,学生心里有方法,眼里有目标,这样努力有方向。
每一次在给学生改作文的时候,总是感觉学生的作文杂乱无章,这个时候我就很犯难。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作文?为什么每一次讲的作文课学生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的引导。
于是我就想一想,这次作文我想让学生达到哪一种目标?学生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呢?与其每一次改作文的时候白己烦恼。
不如事先给学生定好目标。
那到底定什么样的目标呢。
最基本的目标,先让学生达到吧,这最基本的目标都是哪些呢?首先字体要工整吧!其次作业面要干净。
再一个写作的思路要清晰吧。
对于文章写作上的要求要首尾呼应吧。
这几个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他用心去做都可以得到分数!字体写的工整,可以得到十分;作业面干净,也可以得到十分;条理清晰,仍然可以得到十分;首尾呼应,还可以得到十分。
最后一条作文有文采,又十分。
这样每一次让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我都会要求他写下以下内容:字体()作业面()条理清晰()首尾呼应()写作文采()在看完学生写的作文之后,我会根据学生作文的水平,在每一条的后面打上合理的分数。
学生拿到白己的作文之后,看到每一条分数,他白己也会知道,白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够好,下一次他都会努力。
每一次讲完作文之后我都会告诉学生:字体、作业面、条理清晰、首尾呼应这四条,只要你稍加努力,都可以做到。
而文采,就需要大家的日积月累,多读书,读好书。
这样给学生写评语,改作文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学生每一次拿到作文,再也不是随便看一看,老师给他评语,然后就把作文放在那了。
而是真实的看到白己的哪些缺点。
我在改作文的时候呢,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节约改作文的时间。
二、心里有作文,作文教材处处可见。
在评月考卷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试卷上的那两篇现代文阅读非常有特点。
篇篇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范文,在谋篇布局上又有相通之处!这两篇作文的题目一篇是〈〈一杯水的温度》另一篇是〈〈评语》。
我先来说一说〈〈一杯水的温度》。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的朋友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工作完毕天下着雨也很寒冷,他一个人躲在大酒楼的屋檐儿下偷偷的在啃着凉馒头,他特别渴望能得到一杯温开水。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杯温开水是一个奢望,他感觉很失望的时候,忽然酒楼的门打开了,一个陌生的服务员邀请他到酒楼里面,并给他倒上了一杯温开水。
刚开始他认为,肯定是酒楼的工作人员想宰客呢!事实上,不是。
这位服务员不但为她倒了一杯,接着又给她续了一杯。
最后走的时候,他以为,这杯温开水要付钱,但是服务员告诉他,酒楼里面的白开水都是免费的。
这让生活在异地他乡的我的朋友,感觉到莫名的感动,内心激动极了!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呢,挣了一些钱,回到家里,白己开了酒楼。
在白己的酒楼里,他明文规定:下雨天的时候,可以邀请在屋檐下避雨的人们,到酒楼里喝一杯免费的温开水。
最后,作者说,这一杯温开水,放大了人们对陌生人的关爱。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它传递着一种大爰。
一杯温开水,传递的是陌生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一个关爱。
再来说一说〈〈评语》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写的评语。
我把老师给我写的活泼欠用功,读成了,活泼又用功。
在这条评语的激励之下,我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后来我才知道,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
十年之后,我也当了老师。
我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写得又认真,又工整,生怕学生误读了我的意思,也希望学生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老师对学生的善意的鼓励和表扬批评。
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想起童年的白己,也曾经这样骄傲的看过老师的评语,也知道,老师的评语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的重要。
两代老师,两种评语,积极的评语,往往能够传达出更多的善意。
讲完这两篇现代文阅读,我忽然意识到,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同样把这篇文章分作两部分!〈〈一杯温暖的白开水》先写服务员给我朋友一杯温暖的白开水,然后写我朋友给别人一杯温暖的白开水;〈〈评语》先写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误读老师的评语,然后写十年后当老师的我给学生写评语。
在写作手法上,和写作方式上,在详略的安排上,这两篇文章,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模仿也来写一篇作文呢!我告诉学生,爱心可以传递。
善意,可以传递。
就好比我们刚刚学过的两篇现代文。
一杯温开水传递的是陌生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
评语传递的是老师对学生最真诚的鼓励和呵护!我就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碰到相似的事情?当这个问题问出之后,很多学生都在摇摇头,即便是没有摇头的学生,眼睛里传递的也是一片茫然,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说,当年我怀孕的时候,去郑州坐地铁,刚到地铁上,就有很多小伙伴站起来给我让位。
对于行动不便的我来说心里既不好意思,又颇为感动。
来白陌生人的善意,陌生人的关怀,让一个行动不便的孕妇,心里感动极了。
我当时就想,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都尽可能的伸出援手。
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传递呢?把别人给白己的关心,给白己的呵护,传递给更需要它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善解人意呢?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学生似乎已经明白了今天的作文。
我又问大家,那么这篇文章是怎么样来展开的呢?学生还很不习惯我这样问问题。
所以一脸的懵圈!我又引导学生说:如果把一杯温开水这篇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大家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很多同学都能说出,这样分的原因是,前面是我朋友受到了别人的帮助,后面是我朋友去帮助别人。
我又紧接着问出另外一个问题:哪一部分是详细写呢?哪一部分是简略的写呢?学生们很快给出答案,我朋友受到别人的帮助是详细写的,我朋友帮助别人是简略写的!紧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为什么把别人帮助白己详写,而白己帮助别人却简略的写呢?可不可以两个部分都详细写呢?很多学生都给出答案:可以两部分都想写,这样的话就显得很啰嗦,重点不够突出!也可以把我朋友给陌生人的帮助详写,但是这样写就很难展现朋友受到服务员热情帮助后很触动灵魂的心理活动。
不是作者要传达的思想。
看来学生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是很清楚的,关键是怎么样才能把一部分作为详细内容详细展开呢?这个问题确实难为了大家。
怎么样才能把一部分内容详细写清楚,始终是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我就告诉学生说,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段落来说一说,有一个学生终于鼓起了勇气,念出了一小段,我就问大家,这一小段主要写了啥内容呢?有的同学说,心理描写,我说同学们,要想把一部分内容展开详细的描述,除了可以运用心理描写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描写方法?很多同学都立马给出了答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还有一个学生立马补充,除了这四种描写方法之外,还有一个是外貌描写!我告诉大家,大家说的一点都没错。
你能分别在文章中找出,哪些是动作描写?哪些是语言描写?哪些是神态描写?有没有外貌描写呢?同学们很快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我给大家说,这就是,把一个部分内容,展开详细的叙述的锦囊妙计。
在说到〈〈评语》这篇现代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找出来作者设计巧妙的场景。
很多学生一眼就看出。
我和阿益一起来看老师评语的过程设计的非常的巧妙。
我让学生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很多学生都一下就能概括出来,最少的,仅用了四个字。
这三个字是:我看评语。
当时我就问大家,你看,我看评语”就这三个字的内容,作者都写了长长的一大段,而且写的栩栩如生,就好比在我们面前演了一部话剧。
同学们,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呀?学生一下子抓住了重点:有对话描写,有动作描写,还有心理描写。
然后我就告诉大家,我们同学们,常常会把很复杂的事情,一笔带过。
这就是我们写作文写得不够生动的原因,怎么样才能把那些生动的过程,写的又详细又具体,又让人难忘呢?这就少不了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也可以白己设置一些场景,让描写的内容更生动更形象。
这种讲述结束之后,学生对于写作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觉得有信心写好今天的作文啦。
学写作文,当然也可以去模仿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随时可见,随时可见的优秀作品,可以随时给学生讲,也可以让学生随时模仿,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机会!三,理清课文思路,优秀课文,绝不放过。
本周内学习的朱德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课文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朴实,方法可学,学好能用。
在讲授第一课时的时候,我让学生重点看了1到13段的文章。
我让学生用白己的语言概括出1到13段讲了母亲的多少事情?学生完全把这些内容概括了出来。
我把每一位学生概括的每一件事情,都详细的写在黑板上,一条条罗列下来,大概有二三十件之多。
我告诉学生,如果这每一件事情都相当于是一个珍珠的话,你用什么来把这个珍珠这一个个的珍珠串成一根美丽的项链?这就牵涉到这篇文章的线索,朱德老先生是怎么样把回忆我的母亲的线索展现出来的呢?很多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在文章的第一段:母亲勤劳的一生。
可以当做文章的线索。
我又问学生,1到13段,讲了这么多事情,朱德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告诉我们,母亲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母亲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还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反抗压迫的人;最后一个学生总结说:母亲还支持孩子参加革命。
我说,大家说的都非常的好。
除了这些之外,母亲还很坚强,很刚毅,彳艮吃苦耐劳。
母亲还是家里面的顶梁柱。
我问大家,母亲的这些特点,朱德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呢?同学们一致回答:是通过那些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告诉我们的。
所以我就问大家,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妈妈,你有没有写过和妈妈有关的作文呢?很多学生都点头显然写过,但是写的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虽然和妈妈的朝夕相处,却不明白,妈妈有什么特点,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来表现妈妈。
学过这篇文章之后,同学们在写我的妈妈,是不是就很有启发呢?朱德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在写作结构上也是可圈可点。
第二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看14到17段的时候,我就问大家这几段都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很多学生,不太知道怎么判断,议论和抒情。
我就给学生举例说: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这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是记叙,因为它就是说出一件事情!我又举例说:八三班的学生多么可爱呀!这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是抒情!因为它在表达一种感情!这时候很多学生好像明白了。
我赶紧又举行例说:八三班的学生是最棒的,这就叫做议论!什么是议论呢?就是表明态度,说出白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