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重心理论的机载电子对抗效能评估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随着现代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是对系统在实际战斗中的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1. 仿真模拟方法仿真模拟方法是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效能评估的一种常用手段。
通过建立逼真的仿真环境和模型,模拟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仿真模拟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对仿真环境、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2. 实验验证方法实验验证方法是通过实际测试和验证来评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
通过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测试,可以获取系统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数据,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种方法直观、具有说服力,但是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支持,成本较高。
3.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效能评估的一种客观科学的手段。
通过对系统运行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概率分布,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可实现对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 多元化和综合化未来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将趋向于多元化和综合化。
不仅要注重系统的单一性能指标评估,还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适应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还需要考虑系统与其他武器装备的协同作战能力,实现综合效能评估。
2. 数据驱动和智能化未来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能够更好地利用系统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还可以借助智能算法和模型,实现对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智能化评估。
基于云重心法评估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信息化作战能力
Eval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War Power of Artillery in the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sm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Cloud Focus Judgment 作者: 唐克 张罗政 魏琪
作者机构: 解放军炮兵学院-系火控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1
出版物刊名: 运筹与管理
页码: 121-124页
主题词: 作战指挥 作战能力评估 云重心法 复杂电磁环境
摘要:炮兵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综合体系,包含许多随机和模糊因素。
特别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对炮兵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作战能力影响巨大,更增加了炮兵信息化作战能力的不确定性。
结合炮兵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模型,为能在建模分析过程中更好的处理较多的模糊指标,所以运用“云重心”理论确定了评估模型中各指标基本评定值,增强了模型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较准确的反映了炮兵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信息化作战能力,为以后评估炮兵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信息化作战能力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和方法。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即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其次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即对该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指出了研究的意义,为提升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提供理论支持。
在分别分析了基于仿真技术、实验测试、数据挖掘以及综合评估的效能评估方法。
结论部分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提供参考,并为提升系统效能提供支持。
【关键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仿真技术、实验测试、数据挖掘、综合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指通过多种电子干扰手段来干扰和破坏敌对目标的电子设备,具有高效、隐蔽、快速等优点。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电子对抗系统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对其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也越发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测试实验和模拟仿真技术,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评估系统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逐渐应用到了效能评估领域,为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不同评估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为提高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和指导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能。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可以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帮助他们在实际的系统设计和应用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和讨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加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9年(第34卷)总目次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9年(第34卷)总目次…………………………………………………低约束条件下星地协同侦察定位李高云,李 斌,陈 亮,闫 璞(1-01)…………………………………利用基线长度和俯仰角修正改进的二维干涉仪测向算法肖香彬,李延飞,赵 丹(1-05)…………………………………………………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雷达信号特征选择袁泽恒,田润澜,王晓峰(1-09)………………………………………………基于多目标融合隐身航路点暴露区分析方法杨诸胜,代新朋,谭俊锋(1-13)…………………………………………………………………………一种高效侦探一体处理架构张教镭,孙 旭(1-19)……………………………………………………………集群作战能力涌现初探关 莹,熊 键,陈 鸣,胡 飞(1-22)…………………………………………………………高功率微波对抗末敏弹可行性分析郭明伟,温云鹏,仪名星(1-27)……………………………………基于 研讨厅”机制的电子对抗作战效能评估高建荣,黎盛泉,谢爱平,廖羽宇(1-31)………………………………………………………………综合电子战体系结构评估方法刘湘德,黄旭岑,邓小龙(1-35)……………………………………基于干扰效能的机载SAR干扰重点掩护区计算方法谭俊锋,陈 松,杨诸胜(1-41)……………………结合分层视觉特征和结构相似度的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高 超,张伟梁,王 媛,谭道良(1-46)……………………………………一种基于改进Mel倒谱的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宣章健,蔡晓霞,廖锡畅,丁 睿(1-51)………………………………………………………干涉仪测向天线阵布阵与测向精度关系分析段国文,顾俊杰(1-56)………………………………………………一种高增益低副瓣的多圈圆阵设计叶君永,刘 颖,李 智,程 鹏(1-61)………………………………………………………基于数字收发的大功率行发射机设计彭恩超,谢 政,何 勤(1-65)……………………………………………………………一种数字化高压开关电源的设计蒋 黎,丁银江,陈 飞(1-70)………………………………………………………………………………………瞬时频率测量的多值问题贾发利(1-74)…………………………………………………………短波岸舰通信电波传播路径可视化赵 元,齐 锋,张 坤(1-78)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SAR图像弱目标检测算法张 衡,卢明明,来东辉(2-01)…………………………………………………………………基于双通道逐级解模糊的Link16信号精测向算法胡 飞,关 莹,夏 雄,刘 锐,高晓成(2-07)…………………………………………………………误码条件下LDPC码校验矩阵的盲识别算法罗路为,雷迎科(2-11)……………………………………………多频噪声双基地MIMO雷达相参信号处理算法郭明伟,仪名星,温云鹏(2-15)…………………………………………77GHz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抗干扰射频编码方法何大为,杨 滔,于智永(2-19)…………………………………………………DPAA技术在单脉冲处理中的应用高晓成,吴耀云,王树朋,卫颖卓(2-23)…………………………………………………………新型单刀四掷通道功率合成发射机来晋明,张 洋,杨 超(2-28)……………………………………………………………多机载电子设备自适应互联方法林 睿,赵 斌,周隆亮(2-32)……………………………………单脉冲角跟踪雷达拖曳式干扰角分离方法杨 和,翟恒峰,秦轶炜,梁 艳(2-37)………………………………………极化识别被动雷达导引头抗诱偏效果分析刘国彬,刘 朋,王永海,贺方君(2-41)…………………………………………………………………………紧凑型超宽带微带天线设计郑 轩,王茂泽(2-45)毫米波阵列近场校准技术谭炽州,郑 轩,周昌杰(2-48)…………………………………………………………………………………………………………………面向干涉仪系统的一种近场测试方法曹离然,王小雨,王 帅,刘小亮(2-52)………………………………………………………………………………宽窄带通道复用数字下变频设计王利华(2-58)…………………………………………………基于光纤的分布式稳相传输技术赵俊杰,刘 田,王 波,张文堃(2-64)………………………………………………………………VHF/UHF频段1kW功率放大器设计闫 磊,蒋 超(2-68)………………………………导航接收机伪码捕获性能的测试系统设计刘小亮,肖 鹏,徐 立,曹离然,王 帅(2-73)…………………………………一种电子信息装备模块的故障确认方法及装置王 帅,肖 鹏,曹离然,侯 蛟(2-78)………………………………………电子战无人机双机无源交叉定位误差分析文富忠,赵和鹏,胥全春,坤 娅(3-01)…………………………………一种基于干涉仪布阵的方位俯仰相关测向方法唐 勇,马坤涛,王浩丞,谢成城(3-07)………………………………………基于对称性因子和集中度因子的雷达扫描方式判断冯 兵,熊 波,刘俊江(3-10)……………………………………………基于速度搜索的频率编码雷达动目标检测方法戴 健,高山钦,黄则贵(3-14)基于相参脉冲序列的频率精测量熊 波,冯 兵,张 蔚(3-19)……………………………………………………………………………鸟群类自然干扰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张继龙,刘 玮,郑向理,李 勇,罗广军,王希毅,王 栋(3-24)基于大数据引擎的军事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宋晓峰,赵卫伟,韩 鹍(3-28)……………………………………………………………………………………仿真技术在电子战作战支持中的应用研究安 红,杨 莉,张 朔,张雁平(3-34)………………………………………………………………用于作战需求验证的电子战仿真系统马 红,卜 伟(3-40)…………………………………………电子战系统中基于QoS的信息传输技术王洪鹏,江 果,罗 俊,龙界非(3-44)………………………………………………电子战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同步技术龙界非,江 果,王 朝,王洪鹏(3-48)…………………………………………………………………………机载小型化Koch八木阵列天线设计刘 国(3-53)一种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天线阵石小林,黄迎春,孙全国(3-57)……………………………………………………………………………………………………………………………………………平面近场反演技术谭炽州,周昌杰,王茂泽(3-61)……………………………………………基于模糊多属性的协同电子干扰资源分配方法罗娟娟,周东青,朱玉鹏(3-65)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的影响于 涛,李 宏,陆洪涛,郭慧峰(3-71)…………………………………………………………………………………反辐射导弹对抗效能建模仿真初步研究吴伟佳,邹 嵘,谭世川(3-76)…………………………………………………………………………微波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技术温英俊,杨 健(3-81)…………………………………………………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虚假信号自适应消除李延飞,周 旭,杨启伦(4-01)……………………………………………………基于多普勒变化率的星载无源跟踪方法成志强,刘永旭,李建军(4-06)……………………………………………………基于时移相关的ICA信源数目估计算法夏校朋,贾 欢,张 礼(4-11)相位干涉仪解模糊测向算法优选分析秦万治(4-17)…………………………………………………………………………………………………………………………………电子目标识别关键指标建模与分析吴耀云,游屈波,高晓成(4-23)…………………………………………………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方法雷 涛,旷生玉,杨 玲(4-29)基于ELINT的机载火控雷达空空工作状态识别马 珂,毕大平,胡立群,吴嘉祺(4-35)……………………………………………………………………………………………………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建议刘 博(4-40)………………………………………………………电磁态势演进与发展思考李 峥,旷生玉,余 康,滕 红(4-44)……………………………………………………………………电磁大数据挖掘应用研究李 斌,李高云,陈 亮(4-50)……………………………………………外军电子战作战支持发展现状与特点孔 磊,杨 政,王丽军,鲁 燕(4-55)………………………………………对抗 低-零功率”电磁频谱战技术需求分析游屈波,吴耀云,王松煜,赵 斌(4-60)联合作战中若干种典型的电子对抗行动王 枭,王峰辉,孙其峰(4-65)……………………………………………………………………………………………………………间歇采样移频非均匀重复转发干扰刘东青,孙陈刚,刘和飞(4-70)……………………………………………V波段单脉冲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技术张 阔,况泽灵,刘振阳,于 伟(4-76)一种雷达网威力范围融合显示的区域合并算法戴文江,王 亮,王 枭(4-82)………………………………………………………………………………………………一种基于低成本多层基板的T/R组件设计李玲玉,淦 华,吴昌勇(4-86)…………………………………………………一种关于PFN-Marx微值电感的设计方法唐冬林,冯 春,肖建平(4-89)………………………………………………………机载目标综合识别技术概述吴耀云,游屈波,黄 静,安春莲(5-01)……………………………………………多功能雷达辐射源识别关键技术浅析陈维高,唐晓婧,朱卫纲,贾 鑫(5-05)……………………………………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信号建模与调制识别新方法陶冠宏,廖开升,周 林(5-10)基于LINK4A信号暂态特征的目标识别技术刘杉坚,张宁燕,贾源泉(5-16)…………………………………………………………………………………………R-R型双基地声纳鱼雷定位技术及测距精度分析王 兵,向龙凤,肖开奇(5-20)………………………………………………………基于WiFi/PDR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郭少彬,沈 锋,李 颖(5-24)基于机载单站双航段联合估计的纯方位定位跟踪算法游屈波,吴耀云,胡 飞,夏 雄,关 莹(5-28)……………………………………………………………非均匀双基地MIMO雷达目标参数联合估计算法李云成,崔 琛,龚 阳(5-32)…………………………………………………基于信号重构的扩频通信转发式干扰性能吴培培,史英春,张 旻(5-39)……………………………………………………………………………机载雷达与RWR的兼容性能分析王胜喜(5-45)………………………………………………………历史上实际交战中雷达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回顾及启示石 荣(5-4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雷达侦察装备部署评估王 燕,苏冠霞,符 玺,马华强(5-57)宽带二维阵列数字波束形成优化组阵方法分析李 智,叶君永,马 达,彭 胜(5-62)……………………………………………………………………………………相控阵天线波束跃度仿真分析及算法优化史富荣,沈大立,谭炽州(5-67)……………………………………………………一种新型宽波束圆极化天线于 伟,况泽灵,张 阔,李 智(5-72)一种仿生技术用于小尺度阵列测向的可行性分析夏碧君,肖开奇,向龙凤,张 静(5-77)…………………………………………………………………………………………………一种新型瓦片式多通道R组件设计肖 勇,邓 勇(5-82)一种新型L 波段12路功率合成器设计彭安尽,陈 飞(5-88)………………………………………………………………一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高精度比幅测向方法曹 森,陈俊霖,彭 艳,廖晓慧(6-01)……………………………………一种阵列测向模型修正方法马坤涛,钟都都,胡泽华,郑 伟,欧迎春(6-05)……………………………………………多径效应对被动测向系统的影响分析唐 勇,钟都都,左 乐(6-10)………………………………………………………变频引入频差和相差时的时延估计方法王 江,董 瑞,潘必胜(6-14)……………………………………………………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多装侦察数据型号识别方法张译方,旷生玉,梁 璟,徐 晶(6-18)…………………………电子对抗侦察历史数据分析方法陈亚坤,王 枭(6-23)……………………………………………………………………一种基于混合蛙跳和粒子群融合的改进优化新算法周 林,陶冠宏,王 佩(6-27)………………………………………基于BFGS 拟牛顿法的观测矩阵优化算法苗英杰,崔 琛,易仁杰(6-32)…………………………………………………GPS 导航电文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分析杨 峰,林静然,袁 梦,周 飞,廖昌俊(6-38)……………………………………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在不同雾浓度情况下的误码率性能刘 博,李鹏程,李 津,何中翔(6-44)………………………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发展前景及趋势何孟良,李 雯,刘 畅(6-48)……………………………………………………下一代支援干扰吊舱发展综述夏 辉,史海庆,黎之乐(6-52)………………………………………………………………开源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综述裴兰珍,赵英俊,罗赟骞,邬 江,许 冰(6-56)……………………………………………推演仿真下雷达干扰效果评估的度量方法李 祥,邹本振,张 萌(6-61)…………………………………………………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基于改进TOPSIS 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陈 田,刘正彬(6-65)………………………………………一种基于图像二维熵的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方法刘鸿辉,郭晶晶,刘有军(6-70)………………………………………一种L 波段微带双极化天线卓 越,薛金阳,阳 凯(6-75)…………………………………………………………………基于误差栅格的目标综合航迹战术化显示鲁 燕,孔 磊,符 玺(6-80)…………………………………………………一种Ka 波段40W 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的设计张人天,蔡雪芳,罗 嘉(6-85)……………………………………………ELECTRONIC INFORMATION WARFARE TECHNOLOGY YEAR 2019VOLUME 34CONTENTSThe Satellite-Ground Collaboration Reconnaissance and Location Under Low Restrained Conditions LI Gao-yun,LI Bin,CHEN Liang,YAN Pu(1-01)………………………………………………………………………………………………………Improved 2-D Interferometer Direction Find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rrection of Baseline and Pitch Angle XIAO Xiang-bin,LI Yan-fei,ZHAO Dan(1-05)……………………………………………………………………………………………Radar Signal Feature Selection Based on Self-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YUAN Ze-heng,TIAN Run-lan,WANG Xiao-feng(1-09)……………………………………………………………………………………………………………………The Analysis of Stealth Waypoint Exposed Zone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Target Fusion YANG Zhu-sheng,DAI Xin-peng,TAN Jun-feng(1-13)………………………………………………………………………………………………………An Efficient Integrated-Architecture for Scout and Detection ZHANG Jiao-lei,SUN Xu(1-19)………………………………Primary Study on Ability Emergence of Swarms GUAN Ying,XIONG Jian,CHEN Ming,HU Fei(1-22)……………………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erminal Sensitive Projectile Countermeasure Using High Power Microwave GUO Ming-wei,WEN YUN-peng,YI Ming-xing(1-27)……………………………………………………………………………………………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EW Effectiveness Base on 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GAO Jian-rong,LI Sheng-quan,XIE Ai-ping,LIAO Yu-yu(1-31)………………………………………………………………………………Evalua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 War Architecture LIU Xiang-de,HUANG Xu-cen,DENG Xiao-long(1-35)……Key Cover Area Computation for Airborne SAR Based on the Jamming Efficiency TAN Jun-feng,CHEN Song,YANG Zhu-sheng(1-41)………………………………………………………………………………………………………………………Evaluation Method of SAR Jamming Effect Combining Hierarchical Visual Features and Structural Similarity GAO Chao,ZHANG Wei-liang,WANG Yuan,TAN Dao-liang(1-46)………………………………………………………………………An Objective Speech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Mel Cepstrum Parameters XUAN Zhang-jian,CAI Xiao-xia,LIAO Xi-chang,DING Rui(1-51)……………………………………………………………………………………The Relation of Interferometer DF Antenna Array and DF Precision DUAN Guo-wen,GU Jun-jie(1-56)……………………A High Gain and Low Side-Lobe Multi-Circle Circular Antenna Array ………………………………………………………………………………………………………………………………Design of High Power Parallel Transmitter Based on Digital Transceiver PENG En-chao,XIE Zheng,HE Qin(1-65)…………The Design of A Digital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JIANG Li,DING Yin-jiang,CHEN Fei(1-70)……………………………Multi-Value Problem of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JIA Fa-li(1-74)………………………………………………Visualization of Short Wave Shore-Ship Communication Wave Propagation Path ZHAO Yuan,QI Feng,ZHANG Kun(1-78)………………………………………………………………………………………………………………………………An Algorithm of Dim Targets on SAR Image Detection Based on Visual Saliency Model ZHANG Heng,LU Ming-ming,LAI Dong-hui(2-01)………………………………………………………………………………………………………………Research on Precise Direction-Finding Method for Link 16Signal Based on Step Deambiguity of Dual Channel Phase Difference HU Fei,GUAN Ying,XIA Xiong,LIU Rui,GAO Xiao-cheng(2-07)……………………………………………………A Blind Recognition Algorithm of LDPC Code Check Matrix in a Noisy Environment LUO Lu-wei,LEI Ying-ke(2-11)……A Coherent Processing Algorithm for Multi-Frequency Signals Based on Bistatic Noise MIMO Radar GUO Ming-wei,YI Ming-xing,WEN Yun-peng(2-15)………………………………………………………………………………………………RF Encoding for 77GHz Millimeter-Wave Automotive Collision Radar Anti-Interference HE Da-wei,YANG Tao,YU Zhi-yong(2-19)………………………………………………………………………………………………………………………DPAA Technology for Applications in Monopulse Processing GAO Xiao-cheng,WU Yao-yun,WANG Shu-peng,WEI Ying-zhuo(2-23)…………………………………………………………………………………………………………………The New SP4T Transmitter of Channel Power Combined Technique LAI Jin-ming,ZHANG Yang,YANG Chao(2-28)………Multi-Aircraft Electronic Equipment Adaptive Interaction LIN Rui,ZHAO Bin,ZHOU Long-liang(2-32)…………………A Method of Separation for Towed Radar Decoy With Monopulse Angle Tracking Radar YANG He,ZHAI Heng-feng,QIN Yi-wei,LIANG Yan(2-37)……………………………………………………………………………………………………Anti-Deco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Passive Radar Seeker Using Polarizat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LIU Guo-bin,LIU Peng,WANG Yong-hai,HE Fang-jun(2-41)………………………………………………………………………………A Design of a Compact Ultra-Wideband Microstrip Antenna ZHENG Xuan,WANG Mao-ze(2-45)…………………………Near-field Calibration Research of Millimeter Wave Phased Array TAN Chi-zhou,ZHENG Xuan,ZHOU Chang-jie(2-48)…………………………………………………………………………………………………………………………………A Near-Field Test Method for Interferometer System CAO Li-ran,WANG Xiao-yu,WANG Shuai,LIU Xiao-liang(2-52)…………………………………………………………………………………………………………………………………A Design of Wideband /Narrowband Multiplexing Digital Down Conversion WANG Li-hua(2-58)……………………………Distributed Phase Synchronization Transmission Based on Fiber ZHAO Jun-jie,LIU Tian,WANG Bo,ZHANG Wen-kun(2-64)……………………………………………………………………………………………………………………………Design of VHF /UHF Band 1kW Power Amplifier YAN Lei,JIANG Chao(2-68)………………………………………………Test System for PN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f Navigation Receiver LIU Xiao-liang,XIAO Peng,XU Li,CAO Li-ran,WANG Shuai(2-73)………………………………………………………………………………………………………………A Method for Fault Confirmation of Electronic Modules Based on Detecting Device WANG Shuai,XIAO Peng,CAO Li-ran,HOU Jiao(2-78)………………………………………………………………………………………………………………Error Analysis for Passive Locating of Dual Electronic Warfare UAV WEN Fu-zhong,ZHAO He-peng,XU Quan-chun,KUN Ya(3-01)……………………………………………………………………………………………………………………A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of Azimuth and Elevation Correlation Based on Interferometer Array TANG Yong,MA Kun-tao,WANG Hao-cheng,XIE Cheng-cheng(3-07)…………………………………………………………………………………Recognition of Radar Scanning Type Based on Symmetry Factor and Concentrate Factor FENG Bin,XIONG Bo,LIU Jun-jiang(3-10)………………………………………………………………………………………………………………………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for FCP Radar Based on Velocity Searching DAI Jian,GAO Shan-qin,HUANG Ze-gui(3-14)……………………………………………………………………………………………………………………………High Precision Frequency Estimation of Coherent Pulse Signal XIONG Bo,FENG Bing,ZHANG Wei(3-19)………………Rada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al Jamming Target From the Birds ZHANG Ji-long,LIU Wei,ZHENG Xiang-li,LI Yong,LUO Guang-jun,WANG Xi-yi,WANG Dong(3-24)……………………………………………………………Research on Security Defense System for Military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on Big Data Engine SONG Xiao-feng,ZHAO Wei-wei,HAN Kun(3-28)……………………………………………………………………………………………………Applied Research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Warfare Operational Support AN Hong,YANG Li,ZHANG Suo,ZHANG Yan-ping(3-34)…………………………………………………………………………………………………………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QoS in EW System WANG Hong-Peng,JIANG Guo,LUO Jun,LONG Jie-fei(3-44)……………………………………………………………………………………………………………………………Distributed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in EW System LONG Jie-fei,JIANG Guo,WANG Chao,WANG Hong-peng(3-48)…………………………………………………………………………………………………………………………Design of Miniaturised Koch Yagi Airborne Array Antenna LIU Guo(3-53)……………………………………………………A New Design of WB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Array With High-Gain SHI Xiao-lin,HUANG Ying-chun,SUN Quan-guo(3-57)………………………………………………………………………………………………………………………Inversion of Plane Near-field TAN Chi-zhou,ZHOU Chang-jie,WANG Mao-ze(3-61)……………………………………Cooperative Electronic Jamm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Fuzzy Multi-Attribute LUO Juan-juan,ZHOU Dong-qing,ZHU Yu-peng(3-65)……………………………………………………………………………………………………Influence of Interrupted-Sampling and Repeater Jamming on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Pulse Compression Radar YU Tao,LI Hong,LU Hong-tao,GUO Hui-feng(3-71)……………………………………………………………………………The Simulation and Research of Counter ARM WU Wei-Jia,ZOU Rong,TAN Shi-chuan(3-76)………………………………Calibr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wave Measurement for Automatic Test System WEN Ying-jun,YANG Jian(3-81)……………Adaptive Elimination of Spurious Signal in Digital Channelized Receiver LI Yan-fei,ZHOU Xu,YANG Qi-lun(4-01)……A Method of Passive Tracking on Satellite Platform Based on Doppler Rate-of-Change CHENG Zhi-qiang,LIU Yong-xu,LI Jian-jun(4-06)……………………………………………………………………………………………………………An Algorithm for ICA Source Number Estimation Based on Time Shift Correlation XIA Xiao-peng,JIA Huan,ZHANG Li(4-11)……………………………………………………………………………………………………………………………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Phase Ambiguity Resolving Method in Phase Interferometer QIN Wan-zhi(4-17)……………………Analysis of Key Indexes for Electronic Target Identification System WU Yao-yun,YOU Qu-bo,GAO Xiao-cheng(4-23)…Radar Emitter Typ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LEI Tao,KUANG Sheng-yu,YANG Ling(4-29)………Air-to-Air Operation Statuses Recognition of Airborne Fire Control Radar Based on ELINT MA Ke,BI Da-ping,HU Li-qun,WU Jia-qi(4-35)…………………………………………………………………………………………………………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Suggestion on Technology of 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LIU Bo(4-40)………………………Thoughts 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magnetic Situation LI Zheng,KUANG Sheng-yu,YU Kang,TENG Hong(4-44)……………………………………………………………………………………………………………………………Research of Electromagnetic Space Big Data Mining Application LI Bin,LI Gao-yun,CHEN Liang(4-50)…………………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Army′s Electronic Warfare Operational Support KONG Lei,YANG Zheng,WANG Li-jun,LU Yan(4-55)…………………………………………………………………………………………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Fighting Against Low-to-No Power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Warfare YOU Qu-bo,WU Yao-yun,WANG Song-yu,ZHAO Bin(4-60)……………………………………………………………………………Several Typical of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Operations in Jointed Operation WANG Xiao,WANG Feng-hui,SUN Qi-feng(4-65)…………………………………………………………………………………………………………………………Intermittent Sampling and Frequency Shift Non-Uniform and Periodic Repeating Jamming LIU Dong-qing,SUN Chen-gang,LIU He-fei(4-70)……………………………………………………………………………………………………………Technology of V-Band Monopulse Waveguide Slots Array ZHANG Kuo,KUANG Ze-ling,LIU Zhen-yang,YU Wei(4-76)…A Region Merging Algorithm for Radar Net Power Range Display Fusing DAI Wen-jiang,WANG Liang,WANG Xiao(4-82)………………………………………………………………………………………………………………………………A T /R Module Design Based on Low-Cost Multilayer Substrate LI Ling-yu,GAN Hua,WU Chang-yong(4-86)……………A Method of Micro-Value Inductance Design in the PFN-Marx TANG Dong-lin,FENG Chun,XIAO Jian-ping(4-89)………Analysis of Airborne Target Synthe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WU Yao-yun,YOU Qu-bo,HUANG Jing,AN Chun-lian(5-01)…………………………………………………………………………………………………………………………………Analysis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Multi-Function Radar Emitter Identification CHEN Wei-gao,TANG Xiao-jing,ZHU Wei-gang,JIA Xin(5-05)………………………………………………………………………………………………………A Novel Signal Modeling and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th Deep Learning TAO Guan-hong,LIAO Kai-shen,ZHOU Lin(5-10)……………………………………………………………………………………………………………………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Link 4A Data Link Based on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 LIU Shan-jian,ZHANG Ning-yan,JIA Yuan-quan(5-16)…………………………………………………………………………………………………A Method of Torpedo Localization and Ranging Accuracy for R-R Bistatic Sonar WANG Bing,XIANG Long-feng,XIAO Kai-qi(5-20)……………………………………………………………………………………………………………………Bearing-only Target Location and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Joint Estimation With Two Flight Segments of Single Observer YOU Qu-bo,WU Yao-yun,HU Fei,XIA Xiong,GUAN Ying(5-28)………………………………………………………Joint Estimation of Target Parameters for Non-Uniform Bistatic MIMO Radar LI Yun-cheng,CUI Chen,GONG Yang(5-32)…………………………………………………………………………………………………………………………………Performance of Repeater Jamming Against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ignal Reconstruction WU Pei-pei,SHI Ying-chun,ZHANG Min(5-39)…………………………………………………………………………………………The Radio Frequency Conflict Between Airborne Radar And RWR WANG Sheng-xi(5-45)…………………………………Retrospect and Inspiration on Radar Jamm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during Actual Electronic Fighting in the History SHI Rong(5-49)……………………………………………………………………………………………………………Evaluation of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Deployment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NG Yan,SU Guan-xia,FU Xi,MA Hua-qiang(5-57)……………………………………………………………………………………………Analysis of Wide-Band Two-Dimensional Arraying Method for Digital Beam-Forming LI Zhi,YE Jun-yong,MA Da,PENG Sheng(5-62)……………………………………………………………………………………………………………………Simulation Analysis and Algorithm Optimization of Beam Granularity Phased Array Antenna SHI Fu-rong,SHEN Da-li,TAN Chi-zhou(5-67)……………………………………………………………………………………………………………A New Wide-Beam High Power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YU Wei,KUANG Ze-ling,ZHANG Kuo,LI Zhi(5-72)………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A Bionic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Based on Small-Scale Array XIA Bi-jun,XIAO Kai-qi,XIANG Long-feng,ZHANG Jing(5-77)………………………………………………………………Design of A New Tiled Multi-Channel R Module XIAO Yong,DENG Yong(5-82)……………………………………………Design of A Novel L-Band 12-Way Power Divider /Combiner PENG An-jin,CHEN Fei(5-88)………………………………A High Precision Amplitude-Comparison Direction Finding Method Based on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CAO Sen,CHEN Jun-lin,PENG Yan,LIAO Xiao-hui(6-01)………………………………………………………………………………………A Correction Method of Array Direction Finding Model MA Kun-tao,ZHONG Du-du,HU Ze-hua,ZHENG Wei,OU Ying-chun(6-05)…………………………………………………………………………………………………………………Analysis of Multi-Path Effects on Passive Direction-Finding Systems TANG Yong,ZHONG Du-du,ZUO Le(6-10)………Time Delay Estimation When Frequency Difference and Phase Difference Are Introduced by Frequency Down Conversion WANG Jiang,DONG Rui,PAN Bi-sheng(6-14)………………………………………………………………………………A Recognition Method for Multi-Reconnaissance Data Based on Error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ZHANG Yi-fang,KUANG Sheng-yu,LIANG Jing,XU Jing(6-18)………………………………………………………………………………………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Reconnaissance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CHEN Ya-kun,WANG Xiao(6-23)……………………An Improv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ing Hybrid of Leapfrog and Particle Swarm ZHOU Lin,TAO Guan-hong,WANG Pei(6-27)…………………………………………………………………………………………………………………………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f Measurement Matrix Based on BFGS Quasi-Newton Method MIAO Ying-jie,CUI Chen,YI Ren-jie(6-32)…………………………………………………………………………………………………………………Influence Analysis of GPS Navigation Messages on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YANG Feng,LIN Jing-ran,YUAN Meng,ZHOU Fei,LIAO Chang-jun(6-38)…………………………………………………………………………………………………Bit Error Rate Characteristics of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Under Different Fog Density LIU Bo,LI Peng-cheng,LI Jin,HE Zhong-xiang(6-44)………………………………………………………………………………………………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rend of Radio Electronic Counteraction HE Meng-liang,LI Wen,LIU Chang(6-48)…………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Electronic Attack Jamming Pod XIA Hui,SHI Hai-qing,LI Zhi-le(6-52)……………………………………………………………………………………………………………………………Overview of Open Source Security Big Data Analysis Platform PEI Lan-zhen,ZHAO Ying-jun,LUO Yun-qian,WU Jiang,XU Bing(6-56)…………………………………………………………………………………………………………………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Radar Jamming Efficiency Under Operation Simulation LI Xiang,ZOU Ben-zhen,ZHANG Meng(6-61)…………………………………………………………………………………………………………………Target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TOPSI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HEN Tian,LIU Zheng-bin(6-65)……………………………………………………………………………………………………………………………An Evaluat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Complexity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Entropy of Image LIU Hong-hui,GUO Jing-jing,LIU You-jun(6-70)……………………………………………………………………………………An L-Band Dual-Polarized Patch Antenna ZHUO Yue,XUE Jin-yang,YANG Kai(6-75)……………………………………The Tactical Display of Target’s Integrated Track Based on Error Grid LU Yan,KONG Lei,FU Xi(6-80)…………………。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一种能够使飞机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保持战斗力的重要装备。
对于这种系统来说,有效评估其效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
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比如系统的功能完备性、
操作难易程度、抗堵能力、响应速度等等。
因此,评估时需要制定一套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技术指标、战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考虑到实际的行动环境和作战需求。
其次,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方法来进行。
如实验法、实测法、仿真法等等。
其中,仿真法被广泛应用。
在仿真中,可以对多个因素进行测试,包括系统
硬件、软件和环境因素等。
同时,还可以对系统功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最后,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需要重视用户意见和建议。
因为各个部门的需求和
作战要求可能不同,因此用户反馈信息能够帮助制定相关指标,并且可以提供宝贵的改进
方案。
同时,操作人员的使用体验也需要纳入考虑,因为用户体验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操作
效率和战斗力。
综上所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试评估,同时注重用户反馈和体验,以达到评估的客观、准确
和实用。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现代军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干扰并干扰敌方的通信、雷达、导航等电子设备,从而增加自己作战的优势。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估机载电子对
抗系统的效能,需要有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评估。
实验评估是指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直接应用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实验性的测试和评估。
采用实验评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真实战场环境非常复杂和变化多样,需要针对性的去测试
其效能。
在实验评估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和指标,采集大量数据和
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在实验评估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战术任务情景、敌方电子
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系统构架和性能等。
仿真评估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评估。
相对于实验
评估,仿真评估的成本更低,可以改变测试参数进行不同的测试,并且可以模拟不同情况
下的结果。
在仿真评估中需要设置合理的仿真模型,明确评估指标和测试参数,并进行结
果验证和分析。
在仿真评估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仿真环境的设置、模型建立和验证、评
估指标的选择和数据处理等。
综上所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验评估能
够更好地反映真实战场情况,仿真评估能够进行大量的测试和参数变化的验证,两种评估
方法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将为
军事相关机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增加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
基于云重心评判的机步旅进攻战斗战场态势评估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h i p El e c t r o n i c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3 3 N 0 . 1 O
21
基 于 云 重 心 评 判 的 机 步 旅 进 攻 战 斗 战场 态 势评 估
l 引言
战场 态势评估 , 是指 建立关于作战 活动 、 事件、 时间 、 位 置和兵力要 素组成的一 张视 图 , 将 所 观测 到 的战斗力 量分 布与活动 和战场周 围环 境 、 敌作 战意 图及 敌机 动性有 机地
2 机 步旅 进攻战斗战场态势评估 指标体 系
基 于云重心评判 法 的战场态 势评估 , 必须建 立合理 有
效 的评估指标体 系。评估指标通常分为 四大类 : 尺度参数 、
性能指标 、 效能指标 、 作 战效能 指标 。从 动态 观点 出发 , 尺 度参数指 战场环境 的规模 和作 战地域 范围 的大小 ; 性能 指
联系起来 , 分析并确定事件 发生的原 因, 得 到关于 敌方兵力
结构 、 使用特点 的估计 , 最终形成 战场综合 态势 图。理想 的 态势评估 的结 果为 : 反 映 真实 的战场 态势 , 提 供事 件 、 活动 的预测 , 并 由此提供最优决策 的依 据 , 从 而帮助指挥 员做 出 正确判断 l _ 1 ] 。因此 , 态势评估是 战场决策 的基 础 , 在 现代 战场 中起着非 常重 要的作用 。 机步旅进攻战斗战场态势是 机步旅进 攻战斗 作战空 间 内敌对双方作战力量部 署和行 动构成 的状态 和形势 。衡量
实例 验证了该 方法 的有效性 。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 , 此方法对当前战场态势可给出有效的综合评价 和理解 , 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基于云重心理论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效能评估
Ab t a t Th rn il fs t n a a y tm' e ce c v lai g id x i gv n b sd o h h rcei— sr c e p cp e o et ga r d rs se s f in ye au tn n e s ie a e n t ec aa trs i i i
摘 要
0 00 ;2 5 0 3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6 89部 队 1分 队 ,河 南 孟 州 38
44 5 ) 5 7 0
根 据 雷 达 系统 的 特 点 ,给 出 了雷 达 系统 效 能评 估 指 标 的设 置 原 则 , 构 建 了雷 达 系统 效 能 综 合 评 估 的指 标
体 系。应 用云重心理论 对定性指 标和定性 、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构造 了云模 型,计算 了多维加权综合 云的重心 。采 用云
c ne fga i fco d, ti a e u lsaco d mo e n te c aa tri d x a n e fb t h a tra d q a - e tro r vt o lu y h sp p rb i lu d l h h rce n e ndi d xo oh c a ce n u n d o r tt. Th n, t e c ne fga i fmu t i n in ihe lu sc lu ae . A o rh n ie e au to ft e i y e h e tro vt o l d me so a weg t d co d i ac ltd r y i l c mp e e sv v ain o h l e ce c fte p a e ra a a y tm sgv n, u ig te meh d o v lai gt ec ne fg a i fco d. i f in y o h h s d ary rd s se i ie r sn h to fe au tn h e tro rvt o lu y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战术系统,它具有干扰、侦察、识别和命令控制等多种功能。
为了确保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对其效能进行评估。
现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试验评估和模拟评估两种方法。
1. 试验评估试验评估是一种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的方法。
试验评估可以直观地反映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实际效能,并能够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试验评估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场地和测试手段,可以采用单独测试、集成测试和综合性能测试等方法。
单独测试是指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单独测试,以验证各模块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集成测试是指将各个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测试,以验证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综合性能测试是指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进行联合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总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试验评估的优点是直接、可靠,能够真实反映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实际性能。
但试验评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试验成本高、测试时间长、测试难度大、测试数据可重复性差等问题。
2. 模拟评估模拟评估是一种通过建立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模型仿真来评估其效能的方法。
模拟评估可以在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开发的早期就进行,能够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的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模拟评估中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级仿真。
模拟评估的优点是成本低、测试数据可重复性好、测试结果可视化等。
但模拟评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仿真精度不足、仿真结果不够准确、仿真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等问题。
综上所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试验评估和模拟评估两种方法。
试验评估可以直接反映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实际性能,模拟评估可以在开发早期就进行,为系统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于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评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达到最优化。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一种用于干扰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系统,它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评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的重要性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现代战争中的关键武器之一,它能够干扰敌方的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从而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和作战效果。
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军事部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对手的实力,为战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实地测试实地测试是评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地测试中,可以选择一些模拟作战场环境的地方,然后使用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干扰和攻击,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干扰效果和作战效果。
通过实地测试可以直观地了解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为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数据支持。
2.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方法,它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
在仿真模拟中,可以使用一些电子对抗仿真软件来模拟不同类型的作战环境和敌方电子设备,然后对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
通过仿真模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数据,为效能评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地测试和仿真模拟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系统的性能参数和特性。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4. 战术演习1. 复杂的作战环境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评估面临着复杂的作战环境,作战环境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和干扰手段,对系统的效能评估提出了挑战。
2. 数据获取的困难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是获取真实的作战数据在实际中往往非常困难。
如何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成为评估的难点。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第02期2020年01月No.02January,2020如今,绝大部分战斗飞机都安装了电子对抗系统,可以对威胁战斗机的敌机载、地面雷达信号进行接收、分选、处理、识别等,并给予全面警告,实现敌机来袭的威胁警告,进行反干扰,让对抗系统成为作战飞机的重要武器之一。
合理配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战斗飞机的作战能力,有助于提升军事力量。
如果机载电子对抗系统配置不当,将会让战斗飞机暴露在敌方电子设备检测范围内,成为飞机受打击的标靶,因此必须要加强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分析工作。
良好的效能评估工作可以提高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运行性能,有效解决对抗装备使用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改造、完善对抗装备,确定最终的研制方案。
1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能效含义1.1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为了完成空中电子对抗任务,由多个电子对抗设备构成的统一协调整体。
对抗系统由侦察传感器、显示操作器、干扰执行设备及指挥、通信、控制等构成。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各子系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功能,可以确保各子系统之间不会产生负面干扰,并具备良好的联动性。
1.2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体现战斗飞机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生存能力,指承受或躲避人为敌对环境的能力,包括敏感性、易损性等。
易损性指飞机受到打击之后的损坏程度,通过定量度量计算,与飞机结构、形态、强度、关键部件数量、位置、幅员等有关;敏感性指飞机侦察敌人威胁信号后成功躲避的能力,可以用事件概率乘积表示:Pg =P 2×P 3×P 4×P 5×P 6,其中,Pg 为躲避能力,P 2为临近飞机威胁武器系统活动概率,P 3为威胁处活动状态中飞机被侦察概率,P 4为在探测到飞机情况下向飞机发射导弹击中飞机概率,P 5为传播物已经发射下截机飞机概率,P 6为传播物已经截机情况下击中飞机概率。
电子对抗采用定向能、电磁能、水声能等机理,用于破坏、削弱、扰乱敌方电子信息系统与设备,确保己方电子信息系统与设备可以正常运行[1]。
基于云理论的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许
剑。 蔡
婧”
25O) 2O 1
2 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 司第 7 3 ’ 扬州 10 3 ( 2 所
54 0 ) 2 6 0
( 国人 民解 放 军 9 8 8部 队 湛 江 中 17
摘
要
多 功 能 电子 战系 统 是 一 个 动 态 、 变 量 、 多 开放 的复 杂 大 系 统 , 系统 影 响 因素 众 多 , 辑 关 系 复 杂 。 因此 , 多功 逻 对
通过对 其作 战效 能的评 估得 以体现 的 。
总第 2 4期 4 21 00年第 2期
计 算机 与数 字 工 程
Co ue mp tr& Dii lE gn e ig gt n iern a
Vo . 8 No 2 13 .
5 8
基 于 云 理 论 的 多 功 能 电子 战 系统 作 战 效 能 评 估 方 法
李 婧娇 张 友益
L igi Zh n u i XuJ n C i ig i njo J a agYo y i 。 a a n J
( i g uUnv r i f c n e n c n l y Z e a g 2 2 0 ) Ja s i s yo i c dTeh oo ”, h Ni 1 0 3 n e t S e a g n
能 电子战进 行效 能评估非 常困难 。对于复杂的大系统 , 唯一有效处 理开放 的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就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 合集成 方法 。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评估方法 , 即云理论方法建立 了多功能 电子战系统 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 并给 出
算 例说 明评 估 步 骤 。
关键词
多功能 电子战系统 ; 战效能评估 ;云理论 作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作者:朱肃娴晁娇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0年第02期摘 ; 要: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决定了作战飞机的战斗力,如何提升机载电子对抗系数效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提出机载电子对抗系数效能含义,并分析了几种机载电子对抗系数效能评估方法。
关键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如今,绝大部分战斗飞机都安装了电子对抗系统,可以对威胁战斗机的敌机载、地面雷达信号进行接收、分选、处理、识别等,并给予全面警告,实现敌机来袭的威胁警告,进行反干扰,让对抗系统成为作战飞机的重要武器之一。
合理配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战斗飞机的作战能力,有助于提升軍事力量。
如果机载电子对抗系统配置不当,将会让战斗飞机暴露在敌方电子设备检测范围内,成为飞机受打击的标靶,因此必须要加强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分析工作。
良好的效能评估工作可以提高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运行性能,有效解决对抗装备使用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改造、完善对抗装备,确定最终的研制方案。
1 ;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能效含义1.1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为了完成空中电子对抗任务,由多个电子对抗设备构成的统一协调整体。
对抗系统由侦察传感器、显示操作器、干扰执行设备及指挥、通信、控制等构成。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各子系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功能,可以确保各子系统之间不会产生负面干扰,并具备良好的联动性。
1.2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体现战斗飞机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生存能力,指承受或躲避人为敌对环境的能力,包括敏感性、易损性等。
易损性指飞机受到打击之后的损坏程度,通过定量度量计算,与飞机结构、形态、强度、关键部件数量、位置、幅员等有关;敏感性指飞机侦察敌人威胁信号后成功躲避的能力,可以用事件概率乘积表示:Pg=P2×P3×P4×P5×P6,其中,Pg为躲避能力,P2为临近飞机威胁武器系统活动概率,P3为威胁处活动状态中飞机被侦察概率,P4为在探测到飞机情况下向飞机发射导弹击中飞机概率,P5为传播物已经发射下截机飞机概率,P6为传播物已经截机情况下击中飞机概率。
基于云模型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 图分 类 号 ] T 9 中 N7
[ 献标 识 码 ] A 文
Ef e tv n s a u to f Ai b r e EW y t m f c i e e s Ev l a i n o r o n S se
Ba e o d M o e s d On Cl u dl
维普资讯
制 导 学 报
・ 1 ・ 3 1
基 于 云 模 型 的机 载 电子 对 抗 系统 效 能 评 估 方 法
石 亮 ,黄 仕 家 ,邓 有 为
( 空军 工 程 大学 工 程 学 院 , 安 7 0 3 ) 西 10 8 [ 要 ] 云 模 型 可 以将 随 机 性 和模 糊 性 结 合 . 现 定 性 与定 量 互 转 。 建 机 载 电 子 对 抗 系 统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摘 实 构 提
以借用 云来 比喻 定性 和定 量 之 间 的不 确 定 性 映
射 。 的 数 字 特 征 用 E E p ce au ) 熵 云 x( x etd v le 、 E ( n rp )和 超 熵 He Hy e nr p )来 表 n E to y ( p re to y
而简便 的定性 定 量 互 转 模 型 。而 隶 属 云 可 将 模 糊性 和 随机性 完 全结 合在 一起 , 现精 确 数值 与 实 定性 语 言值 之 间 的 转 换 。 因此 可将 定 性 评 估 结
作 对 概念 A 的隶属 度 , 在论 域 上的分 布称 为 隶属 云 , 称 为云 。 由许 多云 滴组 成 , 一个 云 简 云 某 滴也 许无 足轻 重 , 云 的整 体形 状 反 映 了定性 概 但 念 的重要 特性 。 因为这 种分 布很 类 似 天空 中 的云 彩, 远看 有 明确 的形状 , 看没 有 确定 的边 界 , 近 所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分析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一种用于干扰和破坏敌方电子通信设备的先进技术装备。
在使用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时,我们需要对其效能进行评估,以便了解其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将分析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进行。
我们可以使用真实的电子通信设备来模拟实际战斗环境,并使用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干扰能力、瞄准精度、干扰范围等指标。
还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来评估系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可以通过仿真模拟进行。
通过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出实际战斗环境下的各种情况,进而评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
仿真模拟可以大规模地测试系统,准确地记录系统的性能指标,并可以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还可以通过基于模型的方法进行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
基于模型的方法是通过数学计算和理论分析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干扰能力、瞄准精度等指标,从而评估系统的效能。
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得出结果,并且可以对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单独评估,从而指导系统的优化设计。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还可以通过实际战斗演练进行。
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应用于实际战斗中,观察系统在实际战斗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评估。
实际战斗演练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战斗环境,评估系统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测试、仿真模拟、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实际战斗演练。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性能,为其优化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
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摘要】本文基于云重心理论,探讨了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
首先介绍了云重心理论的概念和原理,然后详细解释了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来进行学习评价。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应用云重心理论进行学习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
文章还探讨了这一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在学习评价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表现,为教育教学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云重心理论、学习评价方法、案例分析、优点、局限性、前景展望、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云重心理论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其提出了“云重心”概念,即每个人在心理状态上存在一个“云重心”,代表了其最主要的关注点和情绪特征。
这一理论在学习评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评价者更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更科学、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学习评价方法逐渐显露出不足之处,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这一方法通过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和情绪反馈,识别出学习者的“云重心”,并根据其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以实现更精准、有效的学习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挖掘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云重心理论在学习评价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教育评价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学习评价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以及评价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研究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重心变化情况,找出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了验证云重心理论在学习评价中的有效性,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云重心理论与传统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优劣势。
基于云模型的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
基于云模型的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周红波;李照顺;谢佑波【摘要】针对系统效能评估中定性描述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在分析已有基于云模型评估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云模型的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首先将各指标值和评价集的各评语用云模型表示,然后利用各指标值云模型与评价集各云模型相似度的加权和来对系统综合效能进行评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系统进行综合效能评估.%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qualitative descriptions can't be evaluated correctly i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ystems,a new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of weapon systems based on cloud model is proposed,basing on analyzing deficiencies of existe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cloud model. Firstly,all indexes and remarks are expressed by cloud model,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of systems is evaluated using weighted sum of similarity degree between cloud model of indexes value and remarks. Analyzing of instances proves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systems effectively.【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7(042)008【总页数】4页(P61-63,67)【关键词】系统;效能评估;云模型;相似度【作者】周红波;李照顺;谢佑波【作者单位】海军指挥学院,南京 211800;海军指挥学院,南京 211800;海军指挥学院,南京 2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95系统效能评估中,效能指标较多,而且一些指标只能进行定性描述,使得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难以准确地描述[1]。
基于AHP和云重心方法的装甲兵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基于AHP和云重心方法的装甲兵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陈利;尤峰
【期刊名称】《指挥控制与仿真》
【年(卷),期】2008(030)004
【摘要】针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运用云理论进行了探索.首先,对云重心理论的步骤进行了阐述,结合层次分析法,最后用加权偏离度来衡量系统与理想状态的偏离度,将结果用Matlab三维图形对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描述,图形较直观的反应了其效能问题.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评估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
【总页数】3页(P59-60,64)
【作者】陈利;尤峰
【作者单位】蚌埠坦克学院,安徽,蚌埠,233050;蚌埠坦克学院,安徽,蚌埠,23305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17;E271.3
【相关文献】
1.基于AHP-Fuzzy的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效能评估 [J], 王伟宇;朱连军;
2.基于AHP-Fuzzy的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效能评估 [J], 王伟宇;朱连军
3.基于云重心评判法的网络化火力战指挥效能综合评估及结果分析 [J], 林朝辉;朱蕾;吴雷;汪洋
4.基于AHP-Fuzzy方法的炮兵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J], 张国伟;李源源;崔文雄
5.基于AHP与灰色关联度的装甲兵指挥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J], 邵杰;曹延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DC-云重心的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
基于ADC-云重心的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郭姣;李天伟;钟云海;黄谦【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In view of some uncertain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hipborne navigation equipment,MCGC based on cloud theory was adopted i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hipborne navigation equipment after con⁃structing its effectiveness index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ADC model. Some key steps and an example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index whose weighting deviation is biggerin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 can be found from its effectiveness index system,and then corrected to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bility,and can provide good ways and means for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hipborne navigation equipment and other complex systems.%针对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在基于修正ADC模型的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之上,将以云理论为基础的云重心评判法运用到舰载导航装备效能评估中,并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具体步骤和算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云重心 ; 电子对抗 ; 效能评估
中图分 类 号 : T N9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C N 3 2 — 1 4 1 3 ( 2 0 1 3 ) 0 4 — 0 0 7 5 — 0 5
Ef f e c t i v e ne s s Ev a l u a t i o n o f Ai r b o r ne El e c t r o ni c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Cl o u d Ce nt e r o f Gr a v i t y Th e o r y
ZH A N G We i , PI N G Di a n— f a, ZH A N G Yun
( Na v y Ae r o na ut i c s a n d As t r ona u t i c s U ni ve r s i t y, Ya nt a l 2 64 00l, Chi n a)
Abs t r a c t : Ef f e c t i v e n e s s e va l u a t i o n of a i r bo r ne e l e c t r o ni c c oun t e r me a s ur e s y s t e m c o nt a i ns q ua nt i t a — t i v e i nde xe s a n d qu a l i t a t i ve i nd e xe s。 a nd t he r e a r e ma ny d i f f i c ul t i e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e s e i nd e xe s r e a — s o na b l y. I n o r de r t o s ol v e t he s e pr o bl e ms, t he c l oud c e nt e r of g r a v i t y t he o r y i s u s e d t o p e r f o r m s t u dy i n t hi s pa pe r .Thi s p a pe r a n al y z e s t he i nd e x s ys t e m o f a i r b or ne e l e c t r o n i c c o un t e r me a s ur e s y s t e m, i n t r o duc e s c or r e l a t i ve t he o r y of c l ou d mo de l , a nd gi v e s t he ma t he ma t i c a l mo d e l o f e f f e c t i ve — ne s s e v a l ua t i o n b a s e d o n c l ou d c e n t e r of gr a v i t y t h e o r y, a nd t h e f i na l e v a l u a t i on r e s ul t i s g i v e n by c l o ud g e ne r a t or . At l a s t , on e e x a mpl e i s gi ve n, a nd t he r e s u l t s ho ws x hi s me t ho d i s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f e a — s i b l e t o s ol v e t he t r a ns f o r m b e t we e n q ua l i t a t i v e c o nc e p t s a n d t h e i r qu a n t i t a t i v e e xp r e s s i o n i n e f f e c — t i v e n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 c l o ud c e nt e r o f g r a v i t y; e l e c t r on i c c o un t e r me a s ur e; e f f e c t i ve n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 海军航空工程学 院 , 烟台 2 6 4 0 0 1 )
摘要 :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既包含定量指标, 又包含定性指标, 而对这些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评价尚存
在 很 多 困难 。 为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运 用 云 重 心 理 论 对 其 进 行 了研 究 。分 析 了 机 载 电子 对 抗 系 统 的指 标 体 系 , 介 绍 了 云
2 0 1 3年 8月 第 3 6卷第 4期
舰 船 电 子 对 抗
SHI PB 0ARD ELE CTR0NI C C0U NTERM E AS URE
Hale Waihona Puke Au g .2 0 1 3
Vo1 . 3 6 No. 4
基 于 云 重 心理 论 的机 载 电子 对抗 效 能评 估
张 伟 , 平殿发 , 张 韫
模 型 的相 关 理 论 , 并 给 出 了 运 用 云 重 心 理 论 进 行 效 能 评估 的 数 学 模 型 , 利 用 云 发 生 器 得 到 了 最 终 的评 估 结 果 。最 后 给 出 了实 例 , 结 果 证 明该 方 法 有 效 可 行 , 能 很 好 地 解 决 效 能 评 估 中定 性 语 言 到定 量 值 之 间 的转 化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