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e5d10135acfa1c7aa00cc85.png)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下面就是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请参考。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bc33751d5bbfd0a7956739d.png)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公文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2add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公文写作方法
首先,公文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在写公文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要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我们的意思,让读者一目了然。
此外,要注意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出现歧义,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其次,公文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写公文时,我们要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我们的意思,避免啰嗦、冗长的表达方式。
简洁的语言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提高公文的效率。
再次,公文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在写公文时,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或修饰语,让公文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饰语,以免影响公文的严肃性。
最后,公文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在写公文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情况,要保持语言的逻辑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功底的工作。
我们需要在语
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和逻辑性上下功夫,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希望以上几点方法能够对大家在公文写作中有所帮助。
公文写作要求范文
![公文写作要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e22d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e.png)
公文写作要求范文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通常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公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精确、简明扼要。
下面是一些公文写作的要求:1.格式规范:公文写作应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包括文种、文号、标题、日期、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规范,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编写。
2.语言严谨: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性的表达方式。
应使用准确、专业的词汇和语法,具备明确、清晰、精准的表达能力。
3.逻辑严密:公文写作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要求在表达观点和陈述事实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遵循“总-分-归”的原则,分析问题时应逐一列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4.内容准确:公文的主旨要明确,内容要准确无误。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获取和核实相关信息,确保所写内容真实可靠,避免产生误导或引起误解。
5.措辞得体:公文写作要求使用正式、得体的措辞,避免使用感情色彩较浓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尽量使用客观、中性的表达方式,以免引起争议或冲突。
6.格式齐全:公文写作要求格式齐全、清晰明了。
除了正文之外,还应包括标题、日期、机关或单位名称、发文人姓名、文号、骨干条款等。
同时,还要注意格式的统一,避免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
7.尺度适中:公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要求在表达时不冗长庞杂,言之有物,不偏不倚。
避免过度使用官僚主义的措辞,而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度和便于理解性。
8.语义清楚:公文写作注重语义的清晰,要求文中所含信息准确明确,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应具有确定的含义。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确保信息的传达和理解不产生歧义。
总之,公文写作要求在形式、内容、逻辑和语言等方面都要严格符合规范,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文的传达目的,促进各方的合作和沟通。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27603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f.png)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它用于组织、传达各级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的文件。
公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和要求,下面将就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公文的语言特点:1.正式规范:公文属于正式文体,其写作方式应遵循规范性的要求。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其自己的格式和写作规范,例如,公告要清晰简洁、明确表达;通知要具体明了,注重层次和逻辑性;报告要详尽全面,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等。
2.严肃庄重:公文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重要、严肃的事务,因此,用语上要力求庄重,不能夹杂个人情感或个性化的表达。
避免使用夸张、形象、引申或带有主观色彩等用词,力求客观、准确。
3.逻辑严密:公文的内容应从整体上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布局。
通常以标题、正文、附件、署名等部分组成,从总分结构、因果关系、时间先后等角度进行逻辑编排,使读者能够清晰易懂地理解其内容。
4.精炼简洁:公文的写作语言应力求简洁明了,尽量去除累述和冗长的修辞。
排除句子中的口头语言和无关紧要的词汇,用简洁明快的句子表达内容,避免使用繁琐的修辞。
5.客观公正:公文的写作追求客观、中立的立场,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进行论述。
尽量避免主观色彩强烈的表达,杜绝夸大和误导。
二、公文的写作要求:1.准确规范:公文的写作必须符合规范,严格把关文字的正确性、用词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
认真对照规范格式,注意页边距、字号、字距等细节问题。
2.观点明确:公文的表述应准确明了,重要内容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并且在写作中突出重点、突出目的和意义。
避免表述模糊、造成歧义的用词和句式。
3.逻辑条理:公文的写作应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要求。
要求内容有序,分段合理,段落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关联性和过渡性,确保整篇文章的连贯性。
4.简练通顺:公文写作追求简洁明了,要求语句通顺流畅、简练明确。
排除用词华丽、冗长的修辞,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意。
5.格式规范:公文的格式要求一目了然,包括文种、标题、时间、文号、正文、附件、署名等要素的准确使用和排列。
第三节公文的特点及写作过程
![第三节公文的特点及写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f013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5.png)
第三节公文的特点及写作过程公文是一种正式、规范的书面文件,用于传达行政组织或机构之间的信息、指示、决策等。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格式、语言方式和写作过程等方面。
首先,公文的内容要正式、明确、准确。
公文通常涵盖了组织机构的重要文件、决策、指示、通知、报告等,因此内容需要严谨、逻辑清晰、不含个人主观色彩。
公文中应提供关键信息,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表达,确保读者准确理解。
其次,公文的格式固定,遵循一定的标准。
公文一般包含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印章等要素,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公文的格式规范化有助于提高行文效率,减少误解和遗漏。
再次,公文使用官方语言方式,简练、专业。
公文的语言应尽可能精简,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延伸词汇。
公文使用的词汇要准确,避免歧义。
公文的语言风格一般要求客观、正式、严肃,避免夸张、夸大等个人情感和感受。
公文的写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在撰写公文之前,需要明确写作目的是什么,面向的读者是谁。
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的特点,调整写作风格和用词选择。
第二步,收集、整理相关信息。
在撰写公文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和决策文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筛选。
确保写作内容准确、全面。
第三步,构思和拟定公文的框架。
根据所需写作的公文类型,确定其特定的框架和结构,如标题、摘要、正文、附件等部分的顺序和内容。
第四步,起草公文。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以及事先确定的框架,开始起草公文。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行文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避免无关的信息和内容。
第五步,修改和完善公文。
完成初稿后,进行仔细的审核和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无歧义。
此外,还要检查公文的语言是否简练、专业,规范公文的格式和要求。
第六步,最后的审查和签发。
公文最终需要由负责人进行审查和签发,确保公文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审查过程主要包括校对内容的准确性、格式的规范性,确保与前后相关文件的一致性等等。
总之,公文具有正式、准确、规范的特点,要求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明确性、格式的规范性、语言的简洁性和专业性。
公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4c2d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d.png)
公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公文写作是一种公文交流的方式,必须具备一定的格式和要求。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常用格式及要求:一、格式要求:1.篇幅:公文篇幅一般较为严格,通常以一页或数页为限。
一般来说,公文篇幅不宜过长,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字体:一般公文使用宋体字体为主,字号一般是小四号或小五号。
标题一般使用黑体字,并加粗,字号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3.行距:公文的行距应该适中,一般是1.5倍行距或1.25倍行距。
4.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要准确使用,遵循标点规范。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顿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引号等。
5.段落:公文的段落要求清晰,每段前留一个空行,段首不缩进,段落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线。
二、内容要求:1.标题:公文通常有明确的标题,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内容。
2.发文机关:公文需要标明发文机关的全称,包括单位名称、部门名称和机构标识等。
3.收文机关:公文需要标明收文机关的全称,包括单位名称、部门名称和机构标识等。
4.主要内容:公文需要明确、准确地陈述主要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语言简练。
5.附件:如有需要,可以在公文中附上相关的附件文件,附件需要在公文正文中明确提及,如“附件一:XXX”。
6.签名:公文需要标明发文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签名,签名需真实可信。
7.日期:公文需要标明发文日期,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三、语言要求:1.语言简练:公文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力求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
2.条理清晰:公文的内容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各项要求依次陈述,层次分明。
3.表述准确:公文的表述要准确,不得含糊、模糊。
4.正式规范:公文的语言要求正式规范,不得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要力求专业性。
5.杜绝错别字:公文的语言要求没有错别字,避免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总结起来,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规范,内容要求准确简练,语言要求正式规范。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求公文的写作要有一套自己的规范,以便于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落实工作。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1fee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8.png)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文字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语言要求。
以下是公文写作语言要求的一些主要内容:
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求准确,确保文意明确、清晰、没有歧义。
使用专业术语要准确无误,避免模棱两可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2.简练性:公文语言要求简练,避免冗长和废话。
要用简练的语言精确地表达事实、观点和要求,避免篇幅过长,提高读者阅读的效率。
3.正式性:公文语言要求正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应使用正式的词汇和句式,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4.客观性:公文语言要求客观中立,避免个人情感色彩和主观评价。
应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事实和情况,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5.连贯性:公文的语言要求连贯,内容之间应有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应衔接自然。
可以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等手段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
6.规范性:公文的语言要求符合相应的公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
要注意使用正确的书写格式、标点符号、字体和字号等,确保公文的整体规范和统一
7.正式称谓:公文语言要求使用正式称谓,如对公文收件人使用正式称呼,避免使用亲昵或不恰当的称谓。
8.明确要求:公文语言要求明确表达要求,对读者的行为或决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总之,公文写作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正式、客观、连贯、规范,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清晰地传达信息、观点和要求,以提高公文的有效性和接受度。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df896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c.png)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是行文准确、严谨、规范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传达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行政规章、命令、决议、通知等信息,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和法律效力。
为了确保公文的有效传达与规范表达,公文的写作必须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严谨准确:公文是行政文书,要求行文准确、无误,严禁随意、随意张贴。
应尽量避免使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不使用双关语和歧义用语,以确保文意明确、表达准确。
2.条理清晰:公文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其中要包含主题句、支持句和细节句。
通常以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展开,先点明主题,再逐步展开详细内容,最后进行总结。
每一段都要有主题句,以确保文意连贯、逻辑清晰。
3.勤于修订:公文写作要注意反复审阅和修订,尽量避免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
撰写完毕后,建议通过语言处理软件进行审查和修改,以确保文档的质量。
4.使用规范词语:公文的写作语言应规范、正式,使用与公文性质相符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
要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化、方言、习惯用语等。
同时,公文中应尽量使用简练、通俗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虚词和繁琐的从句。
5.语言简练:公文要求语言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
通过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简练的句子,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6.格式规范:公文的格式要求有一定的规范性,如标题、编号、题名、正文、署名等。
要注意字体的大小、行距、标点符号等细节,确保整体的版面美观大方。
7.适度正式:公文的语言风格应适度正式,既要体现严谨、客观的特点,又要具备一定的政令、行政指示性,以确保文意表达得当、符合规范。
除了以上基本要求,公文写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尊重读者:公文的写作要注重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确保文意明确、易于理解。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语和复杂的概念,以便被普通读者理解。
-注重准确性: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文件,要求语义准确、暧昧,严禁使用含糊不清、模糊不清的语言,以免对读者造成误解。
公文写作特点与格式
![公文写作特点与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a3065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0.png)
公文写作特点与格式公文写作特点:1. 严谨正式:公文写作要求严谨、正式,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格式。
公文通常采用正式的语气和措辞,以表达对事实和信息的准确和规范。
2. 条理清晰:公文写作要求信息传达清晰、简洁。
文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结构,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使读者可以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3.客观冷静:公文写作要求客观、中立。
文章应避免使用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和不带偏见的表达。
4. 简练精确:公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
使用措辞精确、简明的语言,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难懂的词汇,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5.规范统一:公文写作要求遵守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公文通常包括标题、发文机关、正文、落款、印章等,各部分的格式和排列顺序有固定的规定。
6.权威性强:公文写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公文通常由具有特定职责和权限的机关或个人发布,因此其内容和表达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公文写作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整个公文的主题和内容。
标题一般位于公文的顶部,使用较大字体,居中或居左。
2. 发文机关:公文的发文机关是指发布和发出公文的政府机关、公司、学校等组织。
发文机关一般位于公文的右上角,使用较小字体居右对齐。
3.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含有具体的内容和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
正文通常分为引言、主题内容和结尾等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使用行间空行隔开。
4. 落款:公文的落款是指公文的作者或签发人的姓名、职务、日期等信息。
落款通常位于公文的底部,使用较小字体,居右对齐。
5. 印章:公文的印章是为了增加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标志着公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印章一般位于公文的底部或右下角。
以上是公文写作的特点和格式的简要介绍。
公文作为一种固定格式和规范要求的写作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公文写作是一种独特的写作形式,具有严谨、客观、规范等特点。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6ec47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目的是传达政府、机构、企业或组织的命令、决议、指示、通知等相关信息。
公文写作有其固定的语言特点和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1.严谨性:公文写作要求语言简洁、精确,排除主观性和情感色彩,具有明确的表达和理解,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正式性:公文属于正式文件,因此要求使用正式的措辞和语言风格,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非正式词汇。
公文要做到庄重、严肃、权威,体现其公共性和行政性。
3.简练性:公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词汇,以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4.客观性:公文要求客观、中立,避免主观评价和个人立场,从事实和条文出发,表达明确的要求和指示。
5.规范性:公文写作要遵循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包括使用固定的文头、文尾语以及标准化的格式、字体、字号、行距等要素。
二、公文写作的要求1.任务明确:公文应明确传达的任务和目的,确保文本内容的核心信息准确、明晰。
2.结构合理:公文要按照固定的结构进行组织,包括标题、发文机关、日期、主体内容、签署、盖章等要素,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文档的背景和内容。
3.用词准确:公文要求使用准确的词语,避免歧义和模糊的表达,体现对事物名称的正确称呼和准确性。
4.篇幅适中:公文篇幅应适中,避免过长或过短,保持信息简明扼要的同时又能保留必要的细节。
5.语法规范:公文写作要求严格遵守语法规范,排除错误的语法结构、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误用。
6.行文流畅:公文要求行文流畅,循序渐进,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一气呵成地理解文档的内容。
7.分段明确:公文要求适当地进行段落分隔,使每一段落的主题和内容明确,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8.遵循规范:公文写作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格式、排版、文体等方面的规范,使其能符合公文的审阅和归档流程。
综上所述,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严谨、正式、简练、客观和规范等特点。
公文写作规范要求
![公文写作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3362a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0.png)
公文写作规范要求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具有严格的格式、语言和内容要求。
良好的公文写作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还可以减少歧义和误解,确保公文的有效传达。
以下是公文写作规范的一些建议:一、格式要求:1.公文应使用A4标准纸张。
2.页边距应保持一致,一般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
3.使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12号)或五号(10.5号)。
4.标题居中,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各层次标题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5.公文正文行间距一般为1.5倍或2倍。
二、标题要求:1.公文标题精炼准确,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花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2.标题应居中书写,加粗或使用大号字体突出显示。
三、公文结构:1.公文一般包括“题目”,“日期”,“发文单位”,“正文”,“落款”,“附件”等要素,按照顺序排列。
2.公文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内容要有逻辑顺序,结构清晰。
四、语言要求:1.公文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明确,以表达信息为主。
2.语言应规范、正式,避免使用夸张、隐晦或庸俗的表达方式。
3.使用较少的缩略词和专业术语,必要时应解释清楚其含义。
4.避免使用感情化、主观性的词语和句子,保持客观中立。
五、内容要求:1.公文要求内容准确,信息完整,无漏洞和错别字。
2.公文内容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不必要的重复。
3.公文中应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在每一段开头使用开门见山的陈述句。
4.公文内容要求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需要对相关政策依据或背景进行引用。
六、文风要求:1.公文要求写作正规、庄重,不得使用非正式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公文要求用词精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和多义的词语。
3.公文中应使用客观、中立、客观和专业的语气,避免主观感情色彩。
总之,良好的公文写作规范能够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正规的格式、准确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和简明的内容都是公文写作的关键要素,需要写作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
公文写作中的行文风格与语言规范
![公文写作中的行文风格与语言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e5578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f.png)
公文写作中的行文风格与语言规范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发出的正式文件,具有行政、法律效力。
公文的撰写需要遵循特定的行文风格和语言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专业性的展现。
本文将就公文写作中的行文风格与语言规范进行探讨。
一、行文风格1.正式严谨: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行文风格应严肃、正派,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同时在使用词语时要力求准确、精炼。
2.客观中立:公文是为了客观、全面地传达信息,应避免主观情感色彩和个人观点的插入,使用客观中立的措辞,突出事实和数据的展示。
3.简洁明了:公文的语言应简练、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修辞,尽量用简洁、精准的表达方式传达信息,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把握主旨。
4.逻辑严密:公文的行文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内容之间应有明确的层次和连接,以便读者能够有条理地阅读和理解文件的内容。
5.文风稳健:公文行文中应力求稳健、沉稳,避免过分夸张、浮夸的修辞,以增强公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语言规范1.用词精准:公文中使用的词语应准确无误,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和用词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同时,使用专业术语时要确保用法准确。
2.语句通顺:公文的语句应通顺,语法正确,避免出现拗口、累赘的句子。
长句可适当拆分为简短的句子,以增加可读性。
3.条理清晰:公文的排版应符合条理性的要求,内容之间应有明确的分段,清晰地标示出每一部分的主题,使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4.格式规范:公文的格式要求一般包括文件的抬头、主题、正文及落款。
在写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格式要求进行排版,以确保文件的规范和统一。
5.语气得当:公文的语气一般以谦虚、恳切的口吻为主,既要有礼貌,又要表达自信和决心。
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矫情的语气,以免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或误解。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中的行文风格和语言规范是确保公文准确传达信息和增强专业性的重要保障。
在撰写公文时,应严格遵循行文风格和语言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可读性,提高公文的形象和权威性。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9bd7e8a55270722182ef753.png)
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xx整理的关于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用词准确贴切是语言的基本要求,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a5af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4.png)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机构中普遍应用。
公文的写作要求很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文的实用性
和权威性。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内容准确全面:公文需要传递具体、准确的信息,不能含糊其辞,
避免产生歧义。
公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事件、请求、决策、通知等方面的信
息并尽量详细、全面。
2.语言规范简练: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正式的语言,避免使用
方言、俚语或网络用语。
同时,公文要求语言简练、明确,避免冗长和啰
嗦的表达。
3.结构清晰合理:公文通常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要求各部
分分明、层次清晰,上下文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标题要突出主题,正文要
分段、逻辑有序,使读者易于理解。
4.语气持重庄重: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要求使用正式、
客观、中肯地词语和句式,避免情绪化的表达。
语气要庄重,态度要诚恳,客观地对待问题。
5.准确无误的函电格式: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公告、通知、请示、批复等。
公文格式要正确无误,包括标题、编号、开头、正文、结尾、落款等部分,以保证公文的统一、规范性。
6.考虑读者需求和背景:公文的读者通常是相关部门或个人,所以在
写作时应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知识,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确
保信息传达准确,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要求准确全面、语言规范简练、结构清晰合理、语气持重庄重、准确无误的函电格式,同时要考虑读者需求和背景。
通过合乎要求的公文写作,可以确保公文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4108e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8.png)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1.准确性:公文写作应遵循精确、准确、简练的原则。
使用恰当的词
语和术语,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并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2.正式性:公文写作应具有正式的语调和风格。
使用规范的语法和标
点符号,避免口语化或俚语的表达,以确保专业性和权威性。
3.简洁性:公文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使用简短、有力的句子和段落,将信息以简洁、清晰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减少阅读的
困难。
4.客观性:公文应以客观的态度写作,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介入。
使用客观的事实、数据和证据来支持论点,并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或带
有个人偏见的表达。
5.正规性:公文的语言应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格式要求。
遵循正式的写
作结构,如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并使用适当的格式来标明文件的名称、日期、编号等信息。
6.一致性:公文的语言应保持一致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矛盾的表达。
使用一致的术语和格式,以确保公文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7.礼貌性:公文应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避免使用冒犯或侮辱性的
表达。
使用适当的称呼和敬语,以显示对读者的尊重和礼貌。
8.清晰性:公文的语言应清晰易懂,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式。
采用简明扼要的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确保读者能够准
确理解公文的内容。
总之,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正式、简洁、客观、正规、一致、礼貌和清晰。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公文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能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f2c2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1.png)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严谨的文体,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合。
为了保证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公文写作有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从文体规范、语言使用、结构布局等方面介绍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一、文体规范公文的文体要求庄重、严肃、公正。
在公文写作中,要遵循以下规范:1. 使用正式的语言:公文应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 遵循法律和行政规章:公文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行政规章的要求,确保内容合法合规。
3. 采用客观、中立的态度:公文要以客观、中立的立场来陈述问题,避免主观情感的表达。
4. 简明扼要:公文应力求简洁明了,要点突出,不使用冗长的词句。
二、语言使用公文的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 使用标准规范的词语:公文中的词语应使用规范、准确的词汇,避免使用方言词或网络用语。
2. 避免重复和啰嗦:公文应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或表达,以及啰嗦、废话的句子,重要信息要突出。
3. 控制修辞手法的使用:公文不需要过多的修辞手法,要求简洁明了,突出实用性和效果性。
4. 注意语气的控制:公文要以客观、中立的语气进行写作,避免使用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
三、结构布局公文的结构布局要合理、清晰,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区分。
常见的结构布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标题:公文的标题要准确、简明,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
2. 主题部分:公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
引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和背景,正文部分系统阐述问题,结论部分对正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3. 附录和附件:根据需要,公文中可以添加附录和附件以进一步说明问题。
4. 署名和日期:公文要注明发文机关的署名和日期,以便查证和追溯。
公文写作需要严格按照格式执行,确保内容准确、规范、清晰。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与简洁,力求突出公文的实用性和效果性。
通过遵循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工作和管理服务。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8ed8f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公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一、规范性:公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即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公文有着固定的篇幅、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等要素,要求文字简练、明确,重点突出,语言规范,没有个人情感色彩,且要求全文通篇一致,统一性强。
二、客观性:公文写作要求客观中立,没有个人情感的介入。
公文需要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叙述事件的事实。
公文涉及政策、法律、规章等内容,在表达上要准确、明确,避免歧义,证据充分。
三、公正性:公文对待事件、问题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文要严谨、公正地陈述问题,客观地评价事件,维护公民和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正式性:公文是正式的文件,一般由单位或机关发出,涉及重要事务。
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正式庄重,避免使用随意、随性的口语化表达,要符合规范的写作习惯和用词约定,避免使用通俗、粗俗的表达方式。
五、逻辑性:公文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要求言之有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公文要有明确的结构和组织框架,包括引言、主体、结论等部分,每一部分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六、权威性:公文是由政府或机关发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公文的内容和表达需具备权威性,对各单位、个人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严肃认真对待,措辞得体、恰当。
总结起来,公文写作的特点是规范性、客观性、公正性、正式性、逻辑性和权威性。
这些特点在公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公文能够准确、清晰、简洁地传达信息,维护法律、规章制度,促进有效的管理和沟通。
公文写作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规则,以确保公文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公文写作的要求及其格式与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的要求及其格式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2fff9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5.png)
公文写作的要求及其格式与注意事项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组织机构发出,用于传达命令、决议、通知、批复等正式事务的文件。
公文一般具有严肃、正式、规范、准确的特点,因此,公文写作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文写作的要求、格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公文写作的要求1.正式准确: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需要使用正式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短语,应该用词准确,表达明确,力求简练、精确。
2.条理清晰:公文应该按照逻辑顺序,从重要到次要,由前到后排列内容。
要确保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用词通顺,减少理解上的困惑。
3.公正公平:公文的语言应该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偏见。
要表明事实,讲求公平,避免夸大和说教的倾向。
4.简洁明了:公文应力求简练明了,用词简洁,句子通顺,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长篇大论的文字。
语言简明扼要,以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文意。
5.规范一致:公文的格式、用词和表达方式应符合公文的规范性要求,体现统一性。
公文应遵循一定的标准格式,如标题、日期、主题、正文、落款等要素的排列应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二、公文的基本格式1. 纸张:公文常采用A4纸张,国际标准纸张尺寸为210mm×297mm。
2. 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一般为2.54cm。
3.标题:标题居中排列于正文上方,一般使用字体较大、粗体,如小三号粗体宋体。
4.日期:公文中一般在标题下方或靠右边写明具体的日期,如2024年5月1日。
5.主题:主题应该明确简洁,常置于正文的开头处,用粗体黑体居中排列。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7d225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9.png)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
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
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
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
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
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
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
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
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意思确切缜密。
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避免重复啰嗦
要使语言简洁,必须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去掉,力求做到词无可删、句无可减,使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其作用。
如:同时也发现有少数单位的领导对防火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管理十分混乱,制度也不够健全,并且存在违章操作等问题。
有些字、词,如“也”、“并且存在”删去后,并不影响句意。
2,避免句子冗长
句子有长有短,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长句有表达意思周密的优
点,但结构复杂,包含意思较多,不够简明;短句结构简单,句意单纯,让人一目了然。
要使公文言简意明,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老舍先生写文章很注意用短句,他说我自己写文章,总是希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
……当我写了一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法子把它分成几段,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意念下去;断开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
”老舍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经验,写了长句子,就设法断成几段,把长句拆成短句,言简意明。
如:
全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职工生病住院、婚丧喜庆、家庭纠纷、遇到特殊困难和情绪低落时,必须派专人造访并给以帮助的“五必访”活动。
这个句子所以长,是因为“活动”前面的定语太复杂,可以拆成短小句子:全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五必访”活动,职工生病住院、婚丧喜庆、家庭纠纷、遇到特殊困难和情绪低落时,必须派专人造访并给以帮助。
3,避免联合不当
公文中经常将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联合排列,用以表达一连串的事物或意思。
在排列具有联合关系的词或词组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联合的各项要排列有序。
具有联合关系的词语所表达的事物,要有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或者由大到小、由小到大,或者由重到轻、由轻到重,或按其他内在联系进行排列,一定要井然有序。
如:一律不得新建关于老一代革命家个人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亭、
纪念碑等建筑。
“纪念堂”等四个词组是按建筑物规模由大到小进行排列,也可以由小到大排列;但不能大小无序,如把“亭”放在“馆”前面,或把“堂”排在“亭”后面。
二是联合的各项要分类恰当。
句子中联合的各项,须按照同一标准分类,各项概念的外延不能重合,也不能交叉。
如:
把绿化、植树、栽花、种草作为美化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事来抓。
“绿化”是“属概念;“植树、栽花、种草”是“种概念”,包含在“绿化”的外延之中,都属绿化工作。
将这四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并列编排,“属”和“种”界限不清,属于分类不当。
4避免关系不清
撰写公文,经常使用由几个关系密切的分句组成复句,分句之间或有并列、递进关系,或有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如果分句之间关系模糊不清,复句意思的表达便会受影响。
如:
X X集团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重点在管理机制上对症下药,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
该复句的三个分句关系不清,句意费解。
可作如下修改: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①,X X集团在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②,重点在管理机制上对症下药,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③。
分句①和分句②③是目的关系,分句②和分句③是并列关系,由
于理清了三个分句的关系,句意便通畅易解。
三、文风朴实庄重
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工具”,在表述内容时必须语言质朴无华、真切庄重。
无论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均忌堆砌华丽词藻,宜运用质朴平实的文字;忌滥用俚俗口语,宜用规范书面词语;忌多作修饰描写,宜据实直书达意明理。
四、正确使用惯用语
公文中经常使用一些保留了古汉语成分的习惯性用语。
下面作简要介绍:
1.开头词语
常用的有“依照”、“遵照”、“根据”、“据查”、“经……批准”、“为了”、“鉴于”、“由于”等法交易活动作如下通告”;“……为了制止乱集资……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工作部署,坚决刹住用公款变相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特作如下通知”。
上行文常用的承启词语有“现提出如下意见”、“建议如下”、“我们的意见是”等。
例如为了使道路和交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服务,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llip;…”等。
主要作用是对受文机关单位如何贯彻执行文件作出规定、提出要求。
例如:“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与交通管理工作的报告》,已
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以上通知精神,并将贯彻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批转、发布法规性的公文,有时在结尾处指出文件解释权的归属。
如《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的结尾指明:“新的设市标准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上行文常用的结尾词语有“特此请示”、“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或“试行”)、“请批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特此报告”等。
主要作用是请求上级机关对“请示”和“报告”事项给予答复和关注。
如:“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试行。
这是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的结尾);“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
”(这是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与交通管理工作的报告》的结尾);“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这是民政部《关于增加选举工作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的结尾)。
平行文常用的结尾词语:在致函中,向对方提出要求、希望时,常用“望早日见复”、“盼予函复”、“请大力协助为荷”等;在复函中常用“此复”、“特此函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