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伟-《统计资料的应用及分析技巧》讲座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数之和,是根据总体单位品质标志表现计量的结果,反映了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例如企业男性职工人数、百货商店数、学校数、学生人数等。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种标志值之和,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表现计算的结果,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例如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等。一个总量指标究竟应属于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应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定。例如,学生人数这一总量指标,当学校作为总体时,它就是总体标志总量;当学生作为总体时,它就是总体单位总量。
计划完成相对数=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20元/吨,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本年度单位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了1.71%。
本题也可换算成绝对数后计算: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即计划单位成本为394.8元/吨=(1-6%)×420;实际降低了7.6%,即实际单位成本为388.08元/吨=(1-7.6%)×420
(三)劳动单位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是一种复合单位。如工日、工时等。工日是工人数与劳动日数的乘积;工时是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劳动单位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但一般局限于一个单位内部或同行业内使用,如主要用于基层企业编制和检查生产作业计划及进行劳动定额管理等。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例如一定时期的产品产量、产值、商品销售量、工资总额等。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例如人口数、企业数、商品库存数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是:(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月的总产量是一月中每天产量的总和;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如年末职工人数是指年初的职工人数经过一年的变动后至年末实有的职工人数。(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即各期数值相加可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年的总产量是各月产量之和;而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即各时点数值相加是没有意义的。(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要受时期长短的制约;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因此,在应用时期指标时应明确数据所属的时期范围;而对时点指标则要注意它的时刻特性。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第一节基本单位统计(一)概述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
它是经济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统计调查的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统计是一项基本的统计工作,它是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
通过调查形成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既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类的基础,也是进行统计估算的依据,同时对于改进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有关法规,以及统计调查的需要,对基本单位进行了统一的规范。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借鉴联合国有关单位的概念,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单位的具体情况,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是指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单位: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组成部分,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即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大多数法人单位来说,他们位于一个活动场所,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这类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即单产业法人单位。
另一些法人单位,他们或位于一个以上的活动场所,或从事一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并能够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
对这种单位原则上要将他们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学的对象和性质一、统计学发展简史人类的统计实践活动以远古社会的“结绳记数”为标志,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但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并成为统计学,却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回顾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我们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统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又逐步形成了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统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比较重要的有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一)“政治算术学派”简介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
差不多同时,在德国产生了与“政治算术”并称的“国势学”。
它们在统计学说史上,成为长期并存的两大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威廉·配第(W.Petty 1623-1687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1671年写出,1690年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里,他运用大量的实际统计资料,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对比分析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阐明英国的国际地位并不悲观,提出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政治算术学派”的另一创始人是约翰·格朗特(J.Graunt 1620-1674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当时,伦敦瘟疫流行,死亡情况严重,引起社会不安。
格郎特根据死亡率公报,对伦敦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和人口发展趋势,作了分类计算和预测,证明瘟疫对当时的伦敦没有根本的威胁。
“政治算术学派”在统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并不满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登记、列表、汇总、记述等过程,还要求把这些统计经验加以全面系统地总结,并从中提炼出某些理论原则。
陈正伟-第四章 指标重要性
专家 指标
x1
z1
z2
…… …… …… …… ……
zn
11
12
1n
x2
21
22
Hale Waihona Puke 2n……xp……
p1
……
p2
……
pn
2)根据上述数据结构计算各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
(i=1,2,……p) 3)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1]生成各个指标的权数 i。 W
Wi
1 n i ij n j 1
二、赋权方法的选择 上述介绍的赋权方法在实际的权数确定中不是所
有的方法都同时使用的,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性使用。因此,就存在一个如何选择赋权分析 方法的问题。在选择客观赋权分析方法时,一般地, 我们认为: 1.关注评价指标的差异性时,我们一般使用变 异系数方法、熵值法; 2.关注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时,我们使用相 关系数方法; 3.既关注评价指标的差异性又关注评价指标的 关联性时,我们使用坎蒂雷赋权方法。 对于主观赋权方法的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关注专家们的统一意见时,使用德尔菲专家 调查方法; 2.关注各个专家的深层次和数据的规范性、统 一性时,使用层次分析法。
i
i 1
p
(i 1,2,... p)
i
其中: Wi 1
i 1
n
。
[1] 归一化处理是指将考察的数据集合的各个数据 转换为占全部数据总和的比重的方法。下同。
二、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层次分析法(Analyt Hierarchy Process,缩写为 AHP)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 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 方法。 2.权数确定的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用于评价指标赋权时,有其独特的 作用。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有序的递阶指标系 统,然后主观地将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再 根据判断矩阵进行数字处理及一致性检验,就可获 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数.
陈正伟-《中级国民经济统计》-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 1971年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作为官方文件公布,题为 《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基本原理》发表,即正式的MPS。
➢ 1984年,又进行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
➢ 1993年,联合国第27届统计委员会一致通过,各国建
立统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2024/10/14
20
2.SNA
国民帐户(National Accounts)是反映国民经 济运行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的手段。它运用复 式记帐原理,对影响经济业务资金变动的双方, 利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帐户,作相互联系的等 额记录的记帐方法。
2024/10/14
18
(三)世界上存在的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 物质生产平衡表体系
(System of
(Material
National Accounts) Product System)
简称:SNA
简称:MPS
为西方发达国家和绝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 采用,也是适用于世 界各国的统一的国际 标准。
产出:物质性产品 (实物产品、物质 性服务)、非物质 性服务。
生产过程
2024/10/14
5
3)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要做到:
其一:国民经济各部门 必须按比例、保持协 调地发展。
其二:保持社会再生产 各环节——生产、分 配、流通和使用之间 的平衡。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只有保持各部
门的按比例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
事业、国防安全服务等
2024/10/14
物质生产部门与 非物质生产部门 的共性是:所有 的生产必须有消 耗。即投入与产 出
物质部门与非物 质部门的区别是: 物质部门提供的 产品是具有实物 形态的有形产品 和物质性服务; 非物质部门提供 的是无形的服务 产品。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九章 统计分类与标准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第一节概述我们在进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时,需要将总体中的单位按照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各种现象之间不仅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性的一面,即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统计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指,由统计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一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并在统计工作中贯彻实施这些统计分类标准,以适应统计信息采集、处理及管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的要求,实现统计的功能和统计的最佳效益。
因此,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整个统计标准化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管理中作用的不断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类型、质量、加工深度、传递方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统计分类标准化工作,使统计信息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以满足对统计信息管理的需要。
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在统计工作中贯彻统计分类标准化,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统计分类标准化具有以下作用:(一)统计分类标准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由基本概念、核算原则和方法、基本表式和帐户、以及统计分类标准等一系列要素所组成。
统计分类实行标准化是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是统计分组的规范我们进行各项统计调查,不仅要取得总量数据,而且要得到各种构成的分组数据。
统计分类标准化为各种统计调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分组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管理对统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实现统计分类标准化,才能利用计算机对大量和复杂的统计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学的对象和性质一、统计学发展简史人类的统计实践活动以远古社会的“结绳记数”为标志,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但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并成为统计学,却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回顾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我们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统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又逐步形成了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统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比较重要的有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一)“政治算术学派”简介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
差不多同时,在德国产生了与“政治算术”并称的“国势学”。
它们在统计学说史上,成为长期并存的两大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威廉·配第(W.Petty 1623-1687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1671年写出,1690年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里,他运用大量的实际统计资料,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对比分析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阐明英国的国际地位并不悲观,提出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政治算术学派”的另一创始人是约翰·格朗特(J.Graunt 1620-1674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当时,伦敦瘟疫流行,死亡情况严重,引起社会不安。
格郎特根据死亡率公报,对伦敦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和人口发展趋势,作了分类计算和预测,证明瘟疫对当时的伦敦没有根本的威胁。
“政治算术学派”在统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并不满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登记、列表、汇总、记述等过程,还要求把这些统计经验加以全面系统地总结,并从中提炼出某些理论原则。
陈正伟-《统计基础与实务》-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六章 统计指数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一、指数的概念指数(Index Number )是研究现象差异或变动的重要统计方法。
它起源于18世纪欧洲关于物价波动的研究。
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一些重要的指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为了阐明指数的概念,我们把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分为简单现象总体和复杂现象总体。
例由表1,考察某个摊位猪肉销售量的发展状况,用q q 01,如甲摊位为300400=133.33%,表示七月份比六月份上升33.33%。
而要考察整个菜市场猪肉销售量总的发展状况,直接用∑∑qq1,等于146.15%,表示猪肉的销售量总体上升了46.15%。
象这种由单一项目,即在数量上可直接加总的项目形成的总体,叫简单现象总体。
由表2,考察某一种商品销售量的发展状况,用q q 01,如小白菜为10001000=100%,表示小白菜的销售量七月份与六月份持平。
而要考察整个菜市场所有的菜的销售量总的发展状况,却不能用∑∑q q 01,因为各种菜的计量单位不一样,使用价值也不一样,不能直接加总对比。
对价格也是如此。
象这种由在数量上不能直接加总的项目形成的总体,叫复杂现象总体。
表1 表2指数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说,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都是指数。
它包括不同时间的同类现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事物)的同类现象以及实际完成与相应计划对比的相对数,从这个意义来说, 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以及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都可以叫做指数。
狭义的指数,则是以上相对数中的特殊部分,它是指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反映全部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多种产品的成本指数;多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都是反映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统计中的指数,大都是狭义的指数。
指数理论主要用于研究这类指数。
二、指数的作用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广泛的作用,表现如下:综合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构成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测定研究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陈正伟-大数据时代的统计与决策
三、 统计资料一般应用技巧
1.指标与指标体系 2.表内关系与表间关系 3.定义关系、随机关系、模糊关系 4.总量、结构、变化、效果解读主线 5.绝对、相对、平均、离散解读主线 6.专业、综合解读主线 7.动态、静态解读主线 8.面板数据的应用解读特征
四、 统计分析技术
• 1..绝对数与相对数的分析 • 2.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的分析 • 3.发展变化(动态)分析 • 把尺子) • 4.差异(比较)分析 • 5.影响因素分析 • 6.预测、推断与预警(景气)分析 • 7.评价分析 • 8.相关与回归分析 • 9.投入产出分析 • 10.经济活动核算分析(宏观,微观)
老三比(三
五、统计与预测
• 1.统计是寻求研究对象数量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 • • 2.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进行科学的 预测分析; 3.预测分析是人们前瞻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4.预测分析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统计预测三要素:实际资料室预测的依据,经济 理论是预测的基础,预测模型是预测的手段。-全部 与统计有关。 6.大数据时代必须提高预测的实证性。 类型:1.趋势预测;2.关联预测;3.平衡预测;4. 状态转移预测、5.结构预测;6.系统预测,等等
大数据时代的统计与决策 专题讲座
陈正伟
重庆工商大学 深圳市统计局 2017年11月8日
一、
引 论
(一)培养统计思维具有现实意义
1.看懂统计信息:统计信息是依据、证据、诗篇。
每一个统计数据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凝聚着统计工作者 的大量心血;她是人类劳动的客观反映,她是人类历史的真实写照。 只有真正懂统计才能真正懂经济;才能真正懂得计划 (规划);才 能真正懂得信息社会的内涵;才能真正尝到信息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甜 头。
陈正伟-创新中的重庆旅游统计技术
重庆工商大学 陈正伟 2008-03-14
引言
• 旅游是人们带有游览目的的非家居性旅行 和暂时停留中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旅游作为一项集观光、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愉 快而美好的活动,是人们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强健体魄的美好追求。旅游是当今消费者的消 费项目中仅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消费, 经济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旅 游需求就会越旺盛,旅游产业就会越发达,旅 游业的要素构成和要素拉动力就会发生变化。 • 目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型旅游方式证实 了上述判断。
1、 自驾车旅游调查的目的意义;
自驾车旅游调查的目的主要有: • 1)探索“自驾车”旅游方式的类型和总量, 摸清目前自驾车旅游者人数、车辆数和发展速度 等等,为进行旅游经济活动分析提高基础依据; • 2)掌握自驾车旅游者的人员结构、花费结构, 分析研究自驾车旅游方式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 用和贡献率; • 3)揭示自驾车旅游的景点频率和活动半径, 为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规 划等等提供决策依据; • 4)通过自驾车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施,总 结经验,完善我国旅游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二、景点景观旅游统计调查
• 重庆景点景观旅游调查起于2004年,是伴 随重庆旅游花费调查的深入开展而推广的。 其基本技术为:对于界定的197个主要景点 进行等距抽样,抽出12个景点进行每月观 察以推算全市主要景点的旅游游客数量。 定期直接观察。点数、照相、录像。
三、自驾车旅游统计调查
• • • • • • • • • “自驾车旅游现象”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提高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自驾车旅游者与一般的旅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 经济拉动强度和广度增强; 旅游景点个数和半径数量增多。 自驾车旅游的统计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揭示新形势下的旅游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程 度; 有利于揭示自驾车旅游的景点频数和活动半径; 有利于研究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服务的类型和方式, 为社会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利于完善满足自驾车旅游的景点实施建设和提高旅游 景点项目投资的预见性。
陈正伟-《税务统计分析》讲座
引 言
2、税务统计分析要领:
选好题目(思想基础) 积累资料(物质基础) 掌握方法(技术基础) 勇于实践(实际经验)
3
引言
3、税务统计分析方法的分类:
定性分析: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运用相 应的经济理论,通过调查、经验、逻辑判断等 等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进 行分析、判断的方法。 定量分析:是指运用会计方法,数学方法、 统计方法对税务工及其相关信息的数量表现, 包括研究对象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 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等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本讲座仅仅介绍定量分析方法,并且仅仅给予 简单的介绍。
12
三、税务统计分析方法
2、分组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分组:根据税务统计分析研究的需要,将研究对象总
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性质不同但又要联系的若干组成部 分的方法。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任务和社会经济现 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 体,划分出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通过统计分组,使得同一 组内的各单位在分组标志上的性质相同,从而取得总体内部 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和各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资料,利 用这些资料去研究和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揭示客 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按税收收入来源的企业的不同经 济性质进行分组,以分析和研究税源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9
二、税务统计的特点:
特点3:采用统计特有的分析方法,对经济 税源进行统计分析。税务统计分析也可采用其他 学科的分析方法,但主要是采用统计特有的方法: 如分组法、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相关分析等, 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说明税务管理活动的 情况,计算税收的规模、构成、水平、速度和相 互间的比例关系等,研究税收的发展规律,从而 说明税收政策和税收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税收 的成果及其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揭露矛盾,提出 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税务统计分析区别于其 他经济分析的基本点。
陈正伟-《MESA》-第二章
第二节 社会总供求状态判断和趋势分析
一、社会总供和总需求均衡与失衡的概念 1.问题的提出: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统计上是一对概念,只有彼
此相等才意味着实物运动过程与价值运动过程的统一的 均衡。可以说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均衡。社会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均衡与失衡的概念,必须从流量社会总供给和总 需求、存量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结余总供给和总需求去 全面认识。只有三方面相等才是真正的均衡,否则就是 失衡。 2.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含义 从统计来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应 有其具体的数量界线。也就是说,社会总供给大于或小 于总需求类多大数值之内,可以认为社会总供求是处于 均衡状态,当然超过个界线就是社会总供求的失衡了。
2.另一种模式-直接法
是从社会总供求运行的客观过程,即实物运动和价值运 动过程出发,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统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 求,反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运动过程的数量特征。它不仅 包括实际发生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统计,而且还包括未实 现平衡的供给和需求总量的统计。
(一)第一种模式:
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1997年总供求的 实际测算。第一种计算模式.doc (二)第二种模式:从总供求动态运行过程 进行直接测算的基本思路第二种计算模 式.doc
第二章 社会总供求均衡统计分析
重庆工商大学 陈正伟
第一节 社会总供总需求的统计测定
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概念 1.社会总供给概念
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 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 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 它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 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等。 由于各时期的供求状况相互影响,在测算社会总供给时,应考虑各 时期之间的衔接。其计算公式又可表示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期初供给结余总额
数据特征的展示与分析-陈正伟
(三)几何平均数
1.定义:
2.公式: 3.类型: 4.计算: 5.数学性质: 6.注意:xi为负数; xi为零。 7.实例:
四、位置平均数
(一)定义:位置平均数是根据其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
或地位确定的。位置平均数不是根据数据资料总体的全 部标志值或变量值计算的。 (二)种类:众数(Mo)、中位数(Me)。 (三)计算 1.众数:
三、数值平均数
三个:算术平均数、调合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1.定义:
2.公式: 3.类型: 4.计算: 5.影响因素:各组标志着和权数。 6.数学性质: 7.注意:组中值问题;极端值问题;代表性问 题。 8.实例:
(二)调合平均数
1.定义:
2.公式: 3.类型: 4.计算: 5.数学性质: 6.注意:平均数的变形;相对数的平均。 7.实例: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1.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标志变动度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
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 量的稳定程度。 3.是数据资料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三、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 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R)、平均差 (A.D.)、标准差(σ)、变异系数等。
0
p
k
k
3
(三)偏度系数的评价
1)当α = 0时,说明分配数列中,大于平 均数的变量次数和小于平均数的变量次数完 全相等,所以分布是对称的。 2)当α<0时,说明分配数列中,大于平 均数的变量次数比小于平均数的变量次数更 多,所以分布呈左偏或负偏。α的值越小,说 明负偏的程度越大。 3)当α>0时,说明分配数列中,小于平 均数的变量次数比大于平均数的变量次数更 多,所以分布呈右偏或正偏。α的值越大,说 明正偏的程度越大。
陈正伟-第三章 指标无量纲
y i ——指标转换后的评价值; x i ——指标实际值; x 0 ——该指标的阈值。
(2)中心化,也称均值化。
yi
xi E
(3)规格化,也称极差正规化。
xi min yi max min
(4)标准化,也称Z变换。
yi
(5)比重法
xi x S
yi xi
x
第二节 逆向指标、适度指标正向化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评价指标按其作用趋向不同,可以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 和适度指标(中性指标)三类。正向指标是指那些数值越大越好的统 计评价指标;逆向指标则是指数值越小越好的评价指标;而适度指标 或者中性指标是指指标数值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指标。例如; 人均收入水平是正向指标,万元产值物耗率是逆向指标,而积累率却 是适度指标。 上述指标在评价中,由于指标的实际经济意义的方向性不同,计 量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相加。要进行综合性汇总评价,必须解 决两个技术问题,即:同度量性和同方向性。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各 个评价指标的数据变化处理问题。 一般地,人们都是以正指标的方向,即越大越好的方向作为评价 取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的一般思路为:正指标保持其方向,对逆 向指标和适度指标首先要转换成正向指标,然后再将转换成为的相同
i 1
n
i
二、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是指用分段函数与实际值的对应关 系来消除量纲影响的方法。 0 x x
x xa yi i xa x xb xb xa 1 xi xb
i a
如:我们在进行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中有一个指标为“本级 人大代表人均向所在选区选民直接传达汇报人大活动人次数” 该指标就表现为折线无量纲处理类型。其折线模型为: 0 a 32 1 100a 32 , A32 1 a 32 100,
陈正伟-统计分析报告写作(重庆电力)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简介重庆电力系统重庆工商大学陈正伟(2016)一、统计分析的概念及种类1.概念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相关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活动。
形成文体就是统计分析文章。
2.种类1)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3)状态分析、规律分析和前景分析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二、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题(思考过程);2.拟定分析研究提纲(整理过程);3.搜集、整理相关的统计资料、数据、相关情况、相关理论知识等(准备过程);4.计算、分析、综合(研究过程);5.形成文字;对研究过程的成果进行文字加工,形成有效的交换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叙述过程)。
三、统计分析的文体结构1.标题2.开头3.主体4.结尾四、统计分析的选题原则选题就是在调查研究之前事先确定某次调查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选题是统计写作写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谓选题的原则,是说应当怎样才能选好研究课题,或选题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常见的调查报告选题的原则是:1.要满足现实需求与可能需求相结合。
所谓“现实需求”就是指社会各方已经关注和急需了解的那些问题,是调查机构和调查人员要被动地去满足的“被动需求”。
所谓“可能需求”是指可能出现的有研究价值而又还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要靠调查机构和调查人员主动地去开发研究的“主动需求”。
简言之,就是既要注意研究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又要有超前意识,注意研究刚刚萌芽和即将出现的新问题。
案例3:2008年05月19日,四川省统计局与重庆市统计局所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携手开展了“川渝两地抗震救灾”民意调查。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需求”的抽样调查分析选题。
案例3:川渝两地民意调查显示灾区群众情绪稳定(节选)重庆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08年05月20日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波及范围很广。
为了及时了解川渝两地地震波及区的基本情况、社会稳定及居民心态,做好下情上达工作,5月16—17日,四川省统计局与重庆市统计局所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携手开展了“川渝两地抗震救灾”民意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正伟 重庆工商大学
一、
引
言
统计数据是依据、证据、诗篇。 每一个统计数据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凝 聚着统计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她是人类劳动的客观反 映,她是人类历史的真实写照。 只有真正懂统计才能真正懂经济;才能真正懂得 计划(规划);才能真正懂得信息社会的内涵;才能真 正尝到信息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甜头。 作为有一定素质的现代公民,对统计知识的具体, 应当相对本国语言一样,能准确的阅读并应用。 “统计”有三层含义,即:统计学、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我们这里重点讲解统计资料及统计学的普 及知识和应用技术。
四、 统计分析技术
• • • • • • • • • • 4.1、绝对数与相对数的分析 4.2、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的分析 4.3、发展变化(动态)分析 4.4、差异(比较)分析 4.5、影响因素分析 4.6、预测、推断与预警(景气)分析 4.7、评价分析 4.8、相关与回归分析 4.9、投入产出分析 4.10、生产经营活动分析
二、统计资料的概念及其种类
2. 1、 统计资料的特征: 1客观性,2历史性,3数量性,4系统性,5具体性 2.2、 统计资料的结构 1、学科统计资料结构 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构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官方统计资料 5、部门统计资料 6、民间统计资料 7、现场统计资料
三、 统计资料的应用
3.1、指标与指标体系 3.2、表内关系与表间关系 3.3、定义关系、随机关系、模糊关系 3.4、总量、结构、变化、效果解读主线 3.5、绝对、相对、平均、离散解读主线 3.6、专业、综合解读主线 3.7、动态、静态解读主线
பைடு நூலகம்
五、统计分析的写作方法
• • • • 5.1、统计分析的概念及种类 5.2、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 5.3、统计分析的文体结构 5.4、统计分析的写作注意
六、 统计论文的写作方法
6.1、统计论文的概念及种类 6.2、统计论文的写作步骤 6.3、统计论文的文体结构 6.4、统计论文的写作注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