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2f5a4a8956bec0875e377.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选文写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句写出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B.该句写出了战士们要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C.“像雹子”写出了石头的沉重,杀伤力强4.从选文中,我们感爱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
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引路人雨淅渐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
”他很感动地说。
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f13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b.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阅读理解专项练一)追赶风筝的孩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XXX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
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XXX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鹞子的孩子”是指。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3)XXX兄弟的幻想变成了如何的现实。
二)麻雀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9b0f3a9b6648d7c1c746ac.png)
六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看不见的爱》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八九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
那孩子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地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⑵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
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胶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⑶我走上前去,对他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⑷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⑸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谢谢,不用!”她停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⑺我怔住了。
⑻半晌,我才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⑼“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⑽“呵……”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⑾“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⑿我沉默了。
⒀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⒁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⒂他只知道大致方位啊!⒃夜风轻轻袭来,蟋蟀在草丛中吟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那由皮条发出的“啪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对于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
⒄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⒅我想,“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我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
便转向回走去。
⒆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2.文中有两处(2、14小节)写了母亲的“微笑”,一处(5小节)“笑了笑”,同样是笑,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两处“微笑”表达出母亲;一处“笑了笑”,表达出母亲。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2a68dfd0a79563c1e7292.png)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之歌纪伯伦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________ 解除——________ 清润——________(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诗人笔下的雨有什么特点?诗人借雨歌颂了什么?(4)这首诗诗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装饰;消除;温润(2)下雨了,雨水滋润了山河大地。
(3)雨是奉献者。
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62b59f111f18583d05a78.png)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答案】(1)伯父和“我”谈碰壁。
(2)这是鲁迅用幽默的说法暗示自己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
幽默。
(3)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社会很黑暗,自己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4)笑我的单纯和幼稚。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评价人物性格特点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4c3dd998fcc22bcd10d38.png)
【12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
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
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已)(佩折)________服(竟竞)________然倒(像向)________是(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1)已;折;竟;像(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6e4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3.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走进名著课堂,完成练习。
活动一: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阅读收获颇丰,班级举办“同读一本书”读书会,请你完成任务。
一、选择。
1. 《童年》中,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
A. 不幸的童年B. 为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 天生性格就是这样D. 他的父亲教他变成这样的2. 《童年》中,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争夺财产B. 为了照顾阿廖沙C. 受到格里高利的挑唆D. 受到舅妈的挑唆3. 阿廖沙和母亲回到外祖母家的原因是( )。
A. 外祖父想他B. 母亲病了C. 父亲去世了D. 外祖母需要一个帮手4. 下面有关《童年》的读书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年》开篇写父亲离世,举家搬迁,最后写母亲离世,阿廖沙迈向人间。
B. 《童年》中呈现的都是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
C. 外祖母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仍然慈祥善良,是她引导阿廖沙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D. 《童年》启示我们要像阿廖沙那样,多接近具有精神力量的人,成为一个正直、坚强、乐观的人。
5. 下面关于名著《童年》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该书是苏联作家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廖沙。
B. 该书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C. 书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他们性格各异、形象丰满,都是围绕外祖母塑造的。
D. 书中的外祖父粗野自私、脾气暴躁,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6. 《童年》的作者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B. 高尔基C. 纪伯伦D. 泰戈尔二、人物形象。
《童年》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选择填空。
(填序号)A. 外祖母B. 格里高利C. “小茨冈”D. “好事儿”1. 忠厚老实,为外祖父家劳累了一生的是( )。
2. 阿廖沙挨打时替他挡鞭子的是( )。
3. 慈祥善良,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的是( )。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e772303d8ce2f006623ed.png)
人教版六上课内阅读专项。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4、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林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
5、理解句子(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不但写出了桥的,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
(3)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样写的好处是、在这个文段里,作者运用了、、、等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草虫的村落》3--9段,回答问题。
1、“庞”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勉”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2、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2分)①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②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这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4、文段中写到“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蜥蜴和黑甲虫在交流些什么?根据提示写一对话。
蜥蜴说:嘿,小家伙们,小甲虫说:!5、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伫足()勤劳()储藏()疑惑()炙烤()弹演()聚精会神()6、请用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村民们”勤勉地奔忙的句子。
7、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8、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阅读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1412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a.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阅读训练题(含答案)走进书里去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
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1、阅读第①—③段,删除括号内的错误字。
2、找出“粗略”和“瞬间”的反义词。
3、为什么越来越少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读书?4、读小说和看电影有何不同?5、作者把阅读比喻成一顿精致的宴席,把电视观看比喻成一顿快餐。
6、什么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7、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明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1、应删除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
2、粗略的反义词是“细致”,瞬间的反义词是“永恒”。
3、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和电影轻松地获取各种知识,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欣赏完整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变得辛苦、乏味、寂寞,因此越来越少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读书。
4、读小说可以感受到细致、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同时也能领悟深刻的思想和永恒的情感。
而看电影则会感受到不同的艺术美感和一种瞬间的震撼。
5、作者把阅读比喻成一顿精致的宴席,把电视观看比喻成一顿快餐。
6、阅读书籍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1e86eb7375a417866f8feb.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把“金钩大王”可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⑥破课桌yǎn rán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yǎn(__________)然②叱咤风云:_________ ____________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3.文中的“花”指的是()A.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B.诸元素之女C.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以上三项都是4.①用了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③用了_____和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C.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d6060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枚大头针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 以上的产品出口。
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
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菜需求量大,叫他加大生产数量。
陈刚马上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这几天质量方面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争取到外商的投资合作。
”可会后不到一个小时,包装车间主任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说一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发现别在护袖上的一枚大头针不见了,可能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的蔬菜中。
陈刚慌了,赶紧跑到包装车间。
那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刚才被车间主任训斥后正在不停地哭泣,见陈刚来了忙赔不是:“老板,这完全是我的错,可以扣我的工资,但千万不要开除我。
我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工资呢!”“不开除你?想得倒美,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旁的车间主任嚷起来。
陈刚望了一下朱凤:“那枚大头针掉进去的事别人知道吗?”朱凤摇摇头。
陈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隐瞒而立即报告了呢?”朱凤哭哭啼啼地说:“我想,不能误了外商投资的大事啊!”陈刚一挥手,立即通知全线停机,从正在包装的半成品和上千件成品脱水蔬菜中寻找那枚大头针。
车间主任连忙摆手:“老板,这至少要一天时间啊。
我们的损失得多大——不就是一枚大头针吗?”谁知陈刚大吼一声,指着车间主任骂道:“你胡说!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解聘了,赶快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退工手续。
”他对着哭泣的朱凤说:“从现在起,你行使车间主任一职,另外奖你5000 元。
”什么?朱凤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不仅没受到任何处罚,还升官得奖金?一时全厂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员工站在陈刚的一边。
可经过一天的寻找,哪有那枚大头针的影子。
尽管如此,陈刚还是封存了那些半成品和成品,组织人员继续寻找。
第二天,会长领着一个老太太来到陈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会长就笑眯眯地告诉陈刚,外商已经选择了你们作为合作伙伴。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80ee9f111f18583d05aea.png)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的美丽风光。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还把_____比作________。
3.这段话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选文最后一句话,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美景陶醉了。
B.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C.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二、阅读知识与积累。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来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中年女人。
他们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个小女孩的家。
女孩正在帮着姥姥择从地里挖来的野菜,看到陌生人进了他们家的院子,慌忙站起身,躲在姥姥身后。
姥姥站起身,说:“你们这是……”女人迎上去,握住姥姥的手说:“可找到你们了,这孩子就是杜鹃吧?”姥姥一听,把身后的杜鹃拉到身前来说:“早听说你们要来,一直盼着呢,杜鹃,快,你城里的阿姨来看你了。
”女人伸出双臂,示意杜鹃到她的怀里来。
杜鹃怯生生地走过去,轻轻偎依在女人的肩头,就像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眼神里绽放着纯真的幸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6a39af242336c1fb95ebd.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在柏林》节选)1.“身体虚弱而多病”可以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来表达。
2.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属于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奇特的举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说)。
5.第①段和第②段都写了“静”,说说你对这两次“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①段最后一句“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说说此刻老兵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等鱼断气大概是3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
医生说喝细鱼汤可以消肿。
这可难住了父亲——那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
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
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黑市”买卖是不合法的。
但是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卿鱼。
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痘全消。
医生却说:“浮肿未退,继续。
”父亲一听,傻了。
医生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当时父亲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
时值冬令,卿鱼原本就少而责,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理解阅读练习(12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理解阅读练习(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cc04811ed9ad51f11df2e7.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理解阅读练习(12篇)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桥(节选)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
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
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运用。
鞭炮灯笼话过年①鞭炮和灯笼,是我童年时代过年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两样东西。
②每逢过年,孩子们都少不了它。
炮仗,是我老家对鞭炮的统称。
大人们置办年货归来,我们看见红色蜡光纸包装的小鞭炮,便围前围后,像小猫见鱼一样眼馋,分到几个少得可怜的炮仗,轻易也舍不得放。
③为了细水长流,我们把整挂的小鞭炮拆成单个的去放。
有一次,在县里工作的父亲过年回家,给我带回来一些炮仗,我爱不释手。
晚上,父亲与他的几个叔叔、大爷围着昏暗的油灯唠嗑。
我趴在炕上,在油灯下摆弄一挂小鞭炮,一不小心,灯火点燃了鞭捻,顿时“噼噼啪啪”一阵爆响,炕上火光一片,随后屋子里漆黑一团,充满火药味儿。
我不知所措,不敢做声。
一挂小鞭炮瞬间报销了,我万分沮丧,心疼不已。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5cb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6.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2.请用“”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3.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元宵节闹花灯”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用一句话介绍一个吧。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苦瓜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种些花草和蔬菜。
这些活儿,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
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儿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瓢和籽儿是红的! "我喜欢苦瓜,()它里边的瓤和籽儿格外吸引我。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
越老,它里边的瓤和籽儿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盘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儿时,母亲总是眯缝着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很好吃。
()做汤,还是炒肉,()有一种清苦味。
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我喜欢上了苦瓜这种食材。
每到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珠的苦瓜,给我炒上一盘苦瓜青椒肉丝。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8d2109e314332386893e5.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就用他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年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迈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地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来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地,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中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注意父亲的神情。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亲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自,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f81eb03d8ce2f01662365.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知识与积累。
不识字的老师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壮硕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
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
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
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
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
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
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
”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顺而甜美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天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1a953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0.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母爱是一根穿针线①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钮扣松动了。
②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③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④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
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拢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⑤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⑥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⑦……还是失败。
⑧再试……⑨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⑩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
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⑪儿子的眼睛热了……⑫“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⑬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第④自然段中的画“_____”句子如果改成“她在抽屉里拢针线时,怕弄出声响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们取出来,然后推好抽屉。
”好不好?请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⑩自然段中画虚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在这个句子里“孔”的准确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⑫自然段中的画波浪线句子“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六年级语文的学习阶段,做好每一个练习题是很关键的。
下面是我网络整理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一)我的家乡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善良( ) 隐藏( )
(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二)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
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
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
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
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
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
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
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
"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
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
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
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
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1)请仿照"津津有味"写3个"AABC"形式的词语,并用"津津有味"写一个句子。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镇定( ) 察看( )
(3)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1)闪闪发光彬彬有礼喋喋不休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
(2)镇定(沉着) 察看(观察)
(3)略。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三)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
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
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
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
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
树上( )还有桑叶,( )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
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
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
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
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
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
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 )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 )不会这样难过。
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
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
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
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
""你也很需要。
"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
"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惊奇
B.焦急
C.轻松
(5)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1)参考:虽然......但是...... 如果......就......
(2)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3)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4)B
(5)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