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红军讲述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合集下载

红军长征故事:过草地

红军长征故事:过草地

红军长征故事:过草地1935年8月中旬,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尔盖出发进入生死莫测的大草地。

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

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回忆说。

进入草地两三天,红军的干粮就基本上吃完了。

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老红军彭永清说,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

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就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了。

90岁的老红军程启学至今认为,那是自己人生中最苦的时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走完雪山草地后,我身上的皮肤也换了一层,头发、眉毛、睫毛全部掉光了,2年后才慢慢长了出来。

掉队的人太多,每天能收容掉队者上百人。

晚上露宿,三五人一伙背靠着背休息。

第二天起来一推,很多人身体已经冰凉。

长征中,曾负责过收容掉队战友的老红军袁林说,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

1935年9月,手握红四方面军指挥大权的张国焘公然分裂红军,率刚刚走过草地的红四方军和部分编入四方面军中的中央红军调头南下。

上次死的人已经被水泡涨了,我们就光着脚在白生生的肚子上走,过了那段路就要洗脚,否则要烂脚!曾经三过草地的刘洪才用尸水横溢来形容再次走进草地的感受。

全师1500多人,从草地出来时剩下不到700人。

过草地时任2军团4师10团副政委的陈浩说,活下来的人,也是靠战友情、同志爱结成的巨大力量支撑下来的。

雪山是哪些,又有多少勇士化山脉?鸟兽绝踪的大雪山,荒无人烟的水草地,究竟吞噬了多少勇士?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的研究表明,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非战斗减员至少在万人以上。

1935年6月,近2万人的中央红军开始翻越雪山,到8月下旬穿越草地后,在右路的中央纵队和1、3军团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5、9军团剩下约5000人,减员7000余人。

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7篇(2)

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7篇(2)

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7篇(2)红军长征感人故事5: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

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

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

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

”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

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出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革命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

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彭德怀背过脸去。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2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

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秦为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那么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是什么山,经过的充满死亡陷井的草地又在哪里?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叫夹金山。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市宝兴县,这里是通往著名的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说来也巧,夹金山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大雪山,平均海拔4500余米,主峰高达4930米,山顶终年积雪。

当地流传“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歌谣。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雪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和雪的世界。

风雪刺得红军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在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又缺医少药,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在长征期间,夹金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看夹金山风景,恶劣的气候让国名党军队的飞机大炮在此都无用武之地,“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就是夹金山留给红军最深刻的感受。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旖旎的自然风光,晶莹的雪峰,构成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水画卷。

,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湖泊明净,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如今大雪山早已没有当年那般令人胆寒,很多游客对夹金山的美景倒是赞不绝口。

关于长征的经典小故事感人

关于长征的经典小故事感人

关于长征的经典小故事感人80年前,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重要的是学习伟大长征精神,为此,店铺分享几篇关于长征的小故事,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长征的小故事1:董必武一、董必武的“特制草鞋”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以前,进入到一个崇山峻岭的地带。

那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往北去的山路,崎岖不平,又特别滑。

董必武和警卫员小王,沿着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摸索着赶路。

小王不小心踩翻了一块石头,重重地摔了一跤,当他爬起来的时候,满身是泥,嘴里也摔破了,流着血。

最倒霉的是,脚上穿的鞋子不见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决定咬咬牙挺过去,只好光着脚丫子赶路。

第二天清早,雨过天晴,大地像一座水晶宫一样,雨珠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董必武发现小王的光脚丫上有几条血口子,就知道他的鞋子丢了,便从马褡裢里取出一双自己的旧布鞋,递给小王说:“要取得革命胜利,现在就要吃大苦。

你光着脚,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拿去穿上吧!”小王坚决地说:“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脚,也保证在长征路上不掉队,走出雪山草地没问题!”这是多么好的战士啊!董必武听了心里十分感动,仍旧把那双鞋递到小王手上,说:“这是命令,你拿着穿!”小王说:“我知道首长只有这双鞋,还是您自己留着穿吧。

”董必武把脚往上一跷,得意地说:“这不还有一双草鞋吗?”小王说:“那双草鞋已经很破了。

”董必武笑了笑,说:“不要紧,我还准备了一批‘特制布鞋’。

”小王十分疑惑,心想从长征开始,就一直跟随着首长,这种鞋,别说没有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小王望着董必武,眨眼问道:“什么特制布鞋?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哈哈哈,”董必武笑了起来,然后指着马背上的马褡裢说,“那不就是吗?”小王知道,马褡裢里,除了董必武的一些办公用具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东西都是在行军途中捡的破烂,像破布、破鞋、破袜子、破麻袋、破棕片等。

平时,由于工作忙,董必武没有给小王解释。

今天,他亲自从马褡裢里取出几块棕片,在自己的脚上严严实实地包扎起来。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三篇】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三篇】

【导语】长征,⽣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类精神坚定⽆畏的象征。

同样在长征路上也出现了很多感⼈的⼩故事,下⾯是分享的三篇红军长征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你们会喜欢。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1:红军鞋】 我们来到⼤雪⼭下。

当地⽼百姓把⼤雪⼭叫做“神⼭”,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为了消除部队的顾虑,⽑主席说:“神⼭”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和神⼭⽐⼀⽐。

这些话,给了我们莫⼤的⿎舞。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外,就剩⼀双拴在⽪带上的“量天尺”了。

我把它解下来,⼼⾥涌起⽆限的感念。

⼀⾸在江西中央苏区流⾏的⼭歌,⼜在我的⽿边萦绕着: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想起这⾸⼭歌,也就想起了我们离开中央苏区时的情形。

⼀个⽼⼤爷拉着我的⼿,把⼀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双⾮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的字句。

他说:“孩⼦,这鞋⼀穿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再⾼,你们也能把它‘量’完。

”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的伴侣。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次战⽃中,我的脚负伤了。

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着。

实在坚持不住了,我第⼀次从腰⾥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

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穿上它,就想起了苏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

不久伤⼝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了不少,舍不得再穿,就⼜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

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

仔细⼀看,原来⼀颗⼦弹穿过鞋⼦,紧挨在腰⾻旁的⽪肤上。

同志们见了,都说这真是“救命鞋”。

可是我也很惋惜,因为鞋⼦被穿了⼀个⼤窟窿。

以后,我更加倍地爱惜它。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

越向上爬越陡,⼀会⼉竟下起鸡蛋⼤的冰雹。

狂风夹着冰雹,吹在⾝上,真像⼑割的⼀样。

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45⽄的迫击炮炮筒,⾛起来就更难了。

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爬雪山过草地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故事,它讲述了中国
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面对艰难险阻,不畏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极其恶劣的
自然环境和极其残酷的战斗环境。

他们要忍受着严寒、饥饿、疲惫和疾病的折磨,同时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内部的
分裂与叛变。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红军战士
的意志和毅力,让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最终成功地
完成了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还体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
的精神。

他们不仅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而
且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信念。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
的宝贵财富。

此外,爬雪山过草地还传递了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
前的信念。

这种信念不仅是对个人的挑战,也是对一个国家
和一个民族的挑战。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这种信念
和精神,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我们克服
困难、迎接挑战、勇往直前。

总之,爬雪山过草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段重要历程,它不仅体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也传递了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信念。

这个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1935年6月中旬,在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从四川宝兴进入阿坝州,横穿阿坝州出境,历时3个月。

途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垭口山、仓德山和打鼓山等5座海拔在4000多米以上的高原雪山。

红二方面军从滇西进入甘孜地区之后,沿途也翻越数座大雪山后进入阿坝州,横穿阿坝州北部出境。

红四方面军在阿坝州的雪山草地中更是几番辗转,往返进退,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红军翻越数座大雪山后,8月进入川西北草地。

川西北草地方圆数百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被迫避开被敌人已占领的大道,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草地前进。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昼夜温差惊人,加上食物饮水严重缺乏,不少红军战士在茫茫草地献出宝贵的生命。

经过六天六夜的行军,红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走过茫茫“魔毯”草地。

老红军讲述长征过草地的经典故事

老红军讲述长征过草地的经典故事

老红军讲述长征过草地的经典故事如果说长征是一出恢弘史剧,过草地就是即将胜利前的英勇悲壮一幕。

老红军刘运坤话音悲壮―――当年就快走出草地了,人却到了极限,怎么也挪不动步,摇摇欲坠,幸亏战友高玉明一把扶住,架着左臂,一边鼓励一路同行。

可在出草地前夜,高玉明自己却不行了,临终前,拼力抖索着双手捧出他负责掌管的团部军旗,闭眼前最后喃喃一句:“团旗,不能倒!”在茫茫大草地上,英勇红军,意志如钢……噙着泪深鞠一躬浑身的热血,刹那间都沸腾了起来!红四方面军战士宋云鹤悲愤心痛:“重返草地时,每走不远,就有一具红军战士的遗体―――那都是第一次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全保持着当初的样子。

”老红军张毅亲见:有的,两三个人倒在一起;有的,呈往前爬行的姿势;有的,手里还攥着泥土和青草。

三过草地,老红军张明汉印象最深的不是危险的沼泽,而是遍地的忠骨。

一次一次,战士们每当看到战友遗骸都会噙泪驻足,深鞠一躬。

那天高秋悲,那四望无涯,那英风烈迹。

只有草地上的草自茂盛着,只有草地上的风自吹拂着,一年又一年。

这些事,老红军陈行庚不愿提,就是因为“心里难受。

”七十载,往事仍清晰。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历经艰辛终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正要展开北上大计,却被张国焘分裂,令红四方面军孤军南下,甚至一度另立中央,与北上的中央红军准确方略南辕北辙,直至一年后难以为继,才再度北上。

万里长征两年,中央红军走了一年,这里又耗了一年。

战士们三过草地,在茫茫原野上,以生命书写忠诚坚定。

而三过草地的转战,也让老红军蒲润三负重伤:第一次被子弹打断手腕,白骨森森,一咬牙捏着继续打,战斗结束再包扎,居然三月自愈;第二次伤在头上,昏死两天两夜后,突然自行醒转;第三次伤在左脚,血流如注,直到现在肉还长不起来。

三过草地,老红军王纪芝所在的队伍有一次走迷了路,走了两天怎么也走不到头,只好折回找当地藏民。

可藏民一听惊恐瞪眼:“要过草地?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三过草地,战士们是无畏的、英勇的。

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

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

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

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

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大金山。

如果你能在山上张开嘴,山神就会把你掐**。

总之,大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

鸟儿都飞不过去,人最好是别靠近它,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

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

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6 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

但张国焘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为维护红军的团结,并争取张国焘本人,党中央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后又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了夏洮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军: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北进;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北上。

党中央、中央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8 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挑战。

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勾画了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地带:"大草地位于康藏交界地区的高地上,一望无垠,广袤达数百英里,全是没有路的沼泽地带。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究竟有多难?(图)2009-03-25 11:36:00 来源: 北方新报(内蒙古) 跟帖 2 条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它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平均海拔3400米以上。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

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

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

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人最多携带8~10斤粮食,一般的带5~6斤。

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为了出敌不意,为了争取主动,为了北上战略,红军长征过草地,成就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出行难首先是行难。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

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有一次,部队正在趟水过河,突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滚滚,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

就这样,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其次是食难。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

一下雨,青稞麦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

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

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

听老红军讲那长征的故事

听老红军讲那长征的故事

听老红军讲那长征的故事作者:本刊记者联合采写来源:《前线》2011年第09期“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题记当年让世界震惊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如今已远去70多年了。

但对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老红军而言,往事仍清晰地映在眼帘。

前不久,为了纪念党90岁生日和八一南昌起义84周年,我们专程拜访了几位老红军。

跟随老人追忆的脚步,聆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英雄的年代。

青春滴血:爬雪山过草地雪莲,扎根于冰峰悬崖之上,发芽于狂风暴雪之中,在人迹罕至的冰雪高原傲然怒放。

两爬雪山三过草地的红军女战士谭新华,就如同这绽放的雪莲——由滴血青春浇灌的美丽之花。

1935年4月,18岁的谭新华随红军开始了万里迢迢的艰苦长征。

党岭雪山,空气稀薄,行军困难,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就变成漫天大雪。

谭新华个子不高,步子迈得小,想跟上不落队,要比别人多费不少劲。

连续行军爬山,她的体力消耗已达极限,但她仍拼命往上爬。

实在爬不动,就拉一把马尾巴。

就这样,谭新华总算爬到了山顶。

回忆这段经历,谭新华哽咽着说:“爬雪山牺牲了很多同志,在接近山顶的地方,隔不远就可以看见红军战士的尸体。

他们大多是被冻死的,永远长眠在了雪山上。

”“长征途中,我们走过三个草地,前两个是小草地,只走了四五天。

第三个草地走了二十多天,这是长征途中最苦也是最难的一段路程。

”谭新华回忆道。

谭新华所在的部队过草地时走在后面,由于前面的部队已经把沿途的粮食筹集得差不多了,他们再也找不到多少粮食,只能挖野菜充饥。

“当时,我们到处挖野菜,挖得最多的是灰灰菜。

然后把挖来的野菜洗干净,切成丝,煮熟晾干。

饿的时候就用水泡干野菜吃。

许多战士饿得不行,就把前面部队战士留下的粪便中还没被消化的青稞粒挑出来洗干净了吃。

”谭新华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十分难过的样子。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红军长征感人故事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

小董怕辣,没带辣椒。

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向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最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

最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二):长征感人故事:可敬的班长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样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之后,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三):老红军后代代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村民我是土生土长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人,老家就在观寿公祠旁边,从小在那里长大,天天听着老人们说着红军的英雄事迹。

我的叔公们也参加了红军,但没有回来。

1934年9月,在我们村东边的松毛岭,发生了著名的松毛岭战役。

为支援战事,当年红屋区全民参战,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仅南山镇的红屋区、大田区普通群众就牺牲了三四百人。

我们村此刻很多老房子里除了有著名的抗日漫画群,还能看到很多的门和门板不配套,这都是老乡们主动把门板给红军使用所造成的,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

关于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故事

关于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故事

关于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故事老红军刘运坤话音悲壮―――当年就快走出草地了,人却到了极限,怎么也挪不动步,摇摇欲坠,幸亏战友高玉明一把扶住,架着左臂,一边鼓励一路同行。

可在出草地前夜,高玉明自己却不行了,临终前,拼力抖索着双手捧出他负责掌管的团部军旗,闭眼前最后喃喃一句:“团旗,不能倒!”在茫茫大草地上,英勇红军,意志如钢……噙着泪深鞠一躬浑身的热血,刹那间都沸腾了起来!红四方面军战士宋云鹤悲愤心痛:“重返草地时,每走不远,就有一具红军战士的遗体―――那都是第一次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全保持着当初的样子。

”老红军张毅亲见:有的,两三个人倒在一起;有的,呈往前爬行的姿势;有的,手里还攥着泥土和青草。

三过草地,老红军张明汉印象最深的不是危险的沼泽,而是遍地的忠骨。

一次一次,战士们每当看到战友遗骸都会噙泪驻足,深鞠一躬。

那天高秋悲,那四望无涯,那英风烈迹。

只有草地上的草自茂盛着,只有草地上的风自吹拂着,一年又一年。

这些事,老红军陈行庚不愿提,就是因为“心里难受。

”七十载,往事仍清晰。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历经艰辛终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正要展开北上大计,却被张国焘分裂,令红四方面军孤军南下,甚至一度另立中央,与北上的中央红军准确方略南辕北辙,直至一年后难以为继,才再度北上。

万里长征两年,中央红军走了一年,这里又耗了一年。

战士们三过草地,在茫茫原野上,以生命书写忠诚坚定。

而三过草地的转战,也让老红军蒲润三负重伤:第一次被子弹打断手腕,白骨森森,一咬牙捏着继续打,战斗结束再包扎,居然三月自愈;第二次伤在头上,昏死两天两夜后,突然自行醒转;第三次伤在左脚,血流如注,直到现在肉还长不起来。

三过草地,老红军王纪芝所在的队伍有一次走迷了路,走了两天怎么也走不到头,只好折回找当地藏民。

可藏民一听惊恐瞪眼:“要过草地?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三过草地,战士们是无畏的、英勇的。

老红军李哲民记得,南下的红军十多天连克绥靖、丹巴、东化,在雅安金鸡关以机枪击落了一架敌机,飞机坠落后机尾还挂在电线杆上。

【长征故事】三位老红军讲述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

【长征故事】三位老红军讲述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

【长征故事】三位老红军讲述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夜过鬼门关[人物档案李布德,四川营山人。

1918年6月出生,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战士、文书等职。

参加过平津、太原战役、抗美援朝等。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

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

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

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

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

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

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

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

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

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

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

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

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

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

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

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

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

长征中过雪山的故事

长征中过雪山的故事

长征中过雪山的故事1、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才 13 岁。

远远看到雪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

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

她们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

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

当地老乡告诉她们:“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

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

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的颜色是黄的。

当地人说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

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

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

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枯枝干,像秋天一样。

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了冬天一样。

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

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鲜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面去了。

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

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

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

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小董哭了。

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

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

关于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_节日习俗

关于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_节日习俗

关于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许多长征的路途都是在红军走过以后才第一次有了人的足迹,变成了“路”。

衣衫单薄、空腹赤脚的红军却一步一步的丈量出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下面小编分享3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军长征的故事1:军需处长的故事在长征中,在零下四十度的寒冬,有一位只穿衬衫的军需处长……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

严寒把云中冻成了一只冰坨,狂风狼似地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病号骑。

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

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

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将军楞了一楞,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

风雪太大了。

他的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灭。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声:“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

爬雪山过草地故事

爬雪山过草地故事

爬雪山过草地故事哎,说起那次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那会儿,我们几个哥们儿一拍即合,决定去挑战一下自我,体验一下红军长征的艰辛。

我,小张,还有老李,我们三个,背上行囊就出发了。

一开始,我们还挺兴奋的,一路上有说有笑。

小张这家伙,一路上都在吹牛,说他以前怎么怎么厉害,爬过多少山,走过多少路。

老李就在一旁调侃他:“小张,你这牛吹得,都快飞上天了。

”我们到了山脚下,看着那巍峨的雪山,心里还是有点发怵。

但是,既然来了,就得硬着头皮上。

我们开始往上爬,一开始还挺顺利,但是越往上,风越大,雪越厚,路也越来越难走。

小张这时候开始有点喘了,他一边喘一边说:“哎,这雪山,比我想象的要难爬啊。

”老李就在一旁打趣:“小张,你不是吹牛说爬过多少山吗?这会儿怎么怂了?”我也累得够呛,但是我知道,这时候不能放弃。

我鼓励他们:“哥们儿,咱们都走到这儿了,不能半途而废啊。

想想红军长征,他们那时候条件比我们艰苦多了,咱们也不能怂。

”我们互相鼓励着,继续往上爬。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那一刻,看着脚下的云海,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小张这时候也来了精神,他大喊:“我们做到了!我们是最棒的!”下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草地小道。

草地上,各种野花盛开,蝴蝶飞舞,景色美极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但是,草地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走着走着,我们遇到了一片沼泽地。

老李一脚踩下去,差点陷进去。

我们赶紧拉他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绕过了沼泽。

经过了一天的跋涉,我们终于走出了草地。

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我们都为自己感到骄傲。

这次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

小张这时候又开始吹牛了:“下次,咱们去爬珠穆朗玛峰怎么样?”老李和我相视一笑,心里都知道,这家伙又开始了。

不过,谁知道呢,也许下次,我们真的会去挑战更高的山峰。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那你知道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打过包座上甘南一九三五年,红一、四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会师后,经过中央军委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夏洮计划。

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

中央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八月二十日,又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西进主义政策,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

随后,右路军就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的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nìnɡ)和饥饿,在八月底以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这是十分不易的。

与此同时,左路军也于八月二十日开始,经过草地到达了预定的阿坝地区。

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有一个叫包座的地区,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

此地位于松潘北部,在群山环绕之间,地势十分险要。

在这里,有胡宗南的独立旅第二团,分别在上包座的大戒寺驻扎一个营、在求吉寺驻扎两个营。

敌人凭借山坡陡峭,树林茂密,筑起了许多碉堡,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要想东进陕甘,必须从这里打过去。

胡宗南发现红军要过草地北上,又紧急调来第四十九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地区快马加鞭,支援包座。

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安下重兵堵截红军。

此时,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的道路,成了摆在右路军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请求,要求把攻打包座的任务,交由红四方面军来承担。

中央军委考虑了他的意见,同意了他的部署。

徐向前不仅要消灭包座的敌人,还要把前来支援的敌人也一网打荆具体部署是这样的:三十军第二六四团负责攻击在大戒寺的敌人;同时三十军的主力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山林中,准备消灭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而四军第十师攻击求吉寺的守敌,四军主力则负责控制各处要道,随时准备战斗;这样,徐向前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等待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老红军讲述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夜过鬼门关
[人物档案李布德,四川营山人。

1918年6月出生,1933年9月
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战士、文书等职。

参加过
平津、太原战役、抗美援朝等。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
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

当地
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

先头
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
定夜间行军。

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
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

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

我们连行
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

队伍借着残
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
路向上摸索行进。

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
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

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
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

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

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
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

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

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

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
把他累垮啊。

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

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

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
抓住马尾巴。

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
踩着马蹄印,跄跄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
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

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

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
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
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

指导员紧紧抱着小
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

大家互
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

就这样,我们战胜
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

三过草地
[人物档案马志选,四川平昌人。

1918年2月出生,1933年8月
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参加过松藩战役、百团大战、平汉战役等。

1955
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
荣誉章。

]
我16岁走上了长征路,历经了三过草地的艰险,留下了难以磨
灭的记忆。

1935年8月中旬,我第一次过草地。

出发前营政委作动员,让我们做好克服一切困难的思想准备。

我们自己动手用稻草打了几双草鞋,还领了7斤磨的很粗的青稞炒面和一个木头碗。

走在草地上,我们经
常跳跃着前进,有时一不留神就掉下去,被没入泥潭里。

草地上喝水
很困难,喝水得拿着木头碗去找,有时一天也找不到能喝的水。

青稞
炒面按规定一天只能吃一斤,我们就挖野菜、拾蘑菇煮菜汤喝,有的
野菜蘑菇有毒,大家喝了后,全身发肿。

宿营时,我们以班为单位背
靠背睡觉,冷的时候就互相拥挤着坐在一起,靠体温抵挡寒冷。

经过
五天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草地。

一出草地紧接着就攻打包座,打了三天后,部队突然接到命令重
返草地南下,我们又开始了二过草地。

一次,我在路旁小便,与部队
落下100米左右的距离,跟在后面拼命追赶却怎么也赶不上。

营政委
骑马过来,看见我追赶队伍,就让我揪着马尾巴,人借马力,才赶上
了队伍。

以后,谁也不敢轻易掉队了,大家都是边走边吃,边走边尿,只有到晚上休息时才能方便。

这次虽然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走出了草地,但感觉比第一次过草地还累,我们连队100多人,走出草地时只剩下
60多人。

后来才知道,是张国焘搞分裂令部队南下,造成了四方面军
第二次过草地。

1936年7月,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纠正了张国焘错误,一起北上,我们又第三次过草地。

这次上级要求我们,野菜不
很多挖,柴和牛粪不很多烧,给后面的同志多留一些,每到宿营地,
连队干部都要巡视检查。

但就这样,走在最后的三十一军的同志们仍
然找不到吃的,很多人饿倒了,后来总部派二十八团三营送去吃的才
协助他们走出了草地。

经过20天的行军,我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
走出了草地。

草地是人间地狱,夺走了很多红军战士的生命。

在阿坝
附近,天上突然下起了鸡蛋大的冰雹,几位身体虚弱的同志当场就牺
牲了。

生死刹那间
[人物档案李国策,四川苍溪人。

1917年8月出生,1934年9月
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四方面军医院院部书记,青年干事等职。

参加过临汾、晋中、太原战役。

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

]
我1933年8月加入红四方面军,编在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参加了长征,亲自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艰难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