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 1.2 第1课时 距离、高度问题
2020版数学人教A版必修5学案:第一章 1.2 第1课时 距离、高度问题 Word版含解析
§1.2应用举例第1课时距离、高度问题学习目标 1.会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距离、高度的测量问题.2.培养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一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1)仰角和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如图所示.(2)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140°(如图所示).(3)方向角①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②东南方向:指经过目标的射线是正东和正南的夹角平分线(如图所示).类似还有东北方向、西南方向等.知识点二距离问题知识点三高度问题1.南偏东30°指正南为始边,在水平面内向东旋转30°.(√)2.两点间不可通又不可视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边及夹角的三角形并求解.(√)3.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角形并求解.( √ )4.高度问题大多通过仰角转化为水平面内的距离问题来解决.( √ )题型一 距离问题命题角度1 不可通又不可视的两点间距离例1 (1)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 ,B 间的距离,李宁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一点C ,然后给出了三种测量方案:(△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①测量A ,B ,b ;②测量a ,b ,C ;③测量A ,B ,a . 则一定能确定A ,B 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个数为( )A .3B .2C .1D .0 答案 A解析 因为A ,B 间是湖泊,可视不可达,故三个方案涉及的量均可测,并能用这些量解三角形求出AB .(2)A ,B 两地之间隔着一个山岗如图,现选择另一点C ,测得CA =7 km ,CB =5 km ,C =60°,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km.答案39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AB 2=CA 2+CB 2-2CA ·CB ·cos C =72+52-2×7×5×12=39,∴AB =39.反思感悟 解实际应用题,通常要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 命题角度2 可视不可达的两点间的距离例2 如图所示,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 ,B ,望对岸标记物C ,测得∠CAB =30°,∠CBA =75°,AB =120 m ,则BC 为 m.答案 60(6-2)解析 由题意知,∠ACB =180°-30°-75°=75°, 由正弦定理,BC =AB sin ∠ACB ·sin ∠CAB =120sin 75°·sin 30°=1206+24×12=60(6-2). 反思感悟 求可视不可达的两点间的距离时,由于构造的三角形的两边均不可直接测量,故只能寻求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角形.命题角度3 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间的距离例3 如图,为了测量正在海面匀速行驶的某船的速度,在海岸上选取距离1千米的两个观察点C ,D ,在某天10:00观察到该船在A 处,此时测得∠ADC =30°,2分钟后该船行驶至B 处,此时测得∠ACB =60°,∠BCD =45°,∠ADB =60°,则船速为千米/分钟.答案64解析 在△ACD 中,CD =1,∠ADC =30°, ∠ACD =∠ACB +∠BCD =105°, ∴∠CAD =180°-30°-105°=45°. 由正弦定理,AD =CD sin ∠CAD ·sin ∠ACD=122·6+24=3+12.同理,在△BCD 中,BD =CD sin ∠CBD ·sin ∠BCD =122·22=1.在△ADB 中,AB 2=AD 2+BD 2-2AD ·BD ·cos ∠ADB =⎝⎛⎭⎪⎫3+122+12-2·3+12·1·12=32.∴AB =62,∴船速为64千米/分钟. 反思感悟 本方案的实质是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转化为例1中的题型.题型二 高度问题命题角度1 在同一铅垂面内的高度问题例4 某登山队在山脚A 处测得山顶B 的仰角为35°,沿倾斜角为20°的斜坡前进1 000 m 后到达D 处,又测得山顶的仰角为65°,则山的高度为 m .(精确到1 m) 答案 811解析 如图,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E ,因为∠DAC =20°, 所以∠ADE =160°,于是∠ADB =360°-160°-65°=135°. 又∠BAD =35°-20°=15°,所以∠ABD =30°. 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AB =AD sin ∠ADB sin ∠ABD =1 000×sin 135°sin 30°=1 0002(m).在Rt △ABC 中,BC =AB sin 35°≈811(m). 所以山的高度为811 m.反思感悟 (1)底部可到达,此类问题可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2)底部不可到达,但仍在同一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此类问题中两次观测点和所测垂线段的垂足在同一条直线上,观测者一直向“目标物”前进.命题角度2 不在同一铅垂面内的高度问题例5 如图,为测得河对岸塔AB 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C ,使C 在塔底B 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 的仰角为60°,再由点C 沿北偏东15°方向走10 m 到位置D ,测得∠BDC =45°,则塔AB 的高是( )A .10 mB .10 2 mC .10 3 mD .10 6 m 答案 D解析 在△BCD 中,CD =10 m ,∠BDC =45°, ∠BCD =15°+90°=105°,∠DBC =30°,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DC =CD sin ∠DBC ,BC =10sin 45°sin 30°=102(m).在Rt △ABC 中,tan 60°=ABBC,AB =BC ×tan 60°=106(m). 反思感悟 此类问题特点:底部不可到达,且涉及与地面垂直的平面,观测者两次观测点所在直线不经过“目标物”,解决办法是把目标高度转化为地平面内某量,从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内解三角形问题.三角形测量中的数学抽象典例 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 处下山至C 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 沿直线步行到C ,另一种是先从A 沿索道乘缆车到B ,然后从B 沿直线步行到C .山路AC 长为1 260 m ,经测量,cos A =1213,cos C =35.求索道AB 的长.解 在△ABC 中,因为cos A =1213,cos C =35,所以sin A =513,sin C =45.从而sin B =sin[π-(A +C )]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513×35+1213×45=6365.由AB sin C =AC sin B ,得AB =AC sin B ·sin C =1 2606365×45=1 040(m). 所以索道AB 的长为1 040 m.[素养评析] 数学抽象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在本例中,我们舍去A ,B ,C 三处的景致、海拔、经度、纬度等非本质属性,得到纯粹的三个点,舍掉步行、乘缆车、速度等表征,直接抽象出线段AC ,AB 的长,都属于数学抽象.1.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与A 在河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先确定一点C ,测出A ,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105°后,可以计算出A ,B 两点的距离为( )A .50 2 mB .50 3 mC .25 2 m D.2522m答案 A解析 ∠ABC =180°-45°-105°=30°,在△ABC 中,由AB sin 45°=50sin 30°,得AB =100×22=50 2. 2.(2018·河南南阳八校联考)如图,要测出山上一座天文台BC 的高,从山腰A 处测得AC =60 m ,天文台最高处B 的仰角为45°,天文台底部C 的仰角为15°,则天文台BC 的高为( )A .20 2 mB .30 2 mC .20 3 mD .30 3 m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得∠B =45°,∠BAC =30°,故BC =AC ·sin ∠BAC sin ∠B=60sin 30°sin 45°=302(m). 3.如图,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x 千米,然后向右转120°,再朝新方向走了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13 千米,那么x 的值是 .答案 4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x 2+9-3x =13, 整理得x 2-3x -4=0,解得x =4(舍负).4.如图,为了测量A ,C 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B ,D 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 各边的长度(单位:km):AB =5,BC =8,CD =3,DA =5,A ,B ,C ,D 四点共圆,则AC 的长为 km.答案 7解析 因为A ,B ,C ,D 四点共圆,所以D +B =π. 在△ABC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82+52-2×8×5×cos(π-D ) =32+52-2×3×5×cos D , 整理得cos D =-12,代入得AC 2=32+52-2×3×5×⎝⎛⎭⎫-12=49,故AC =7.1.测量距离和高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边的问题. 2.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一、选择题1.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 的高度,在C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是45°,在D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 =120°,CD =40 m ,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 A .10 2 m B .20 m C .20 3 m D .40 m答案 D解析 设电视塔的高度为x m ,则BC =x ,BD =3x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3x 2=x 2+402-2×40x ×cos 120°,即x 2-20x -800=0,解得x =-20(舍去)或x =40. 故电视塔的高度为40 m.2.如图,在河岸AC 测量河的宽度,测量下列四组数据,较适宜的是( )A .a ,c ,αB .b ,c ,αC .c ,a ,βD .b ,α,γ 答案 D3.甲骑电动车以24 km/h 的速度沿着正北方向的公路行驶,在点A 处望见电视塔S 在电动车的北偏东30°方向上,15 min 后到点B 处望见电视塔在电动车的北偏东75°方向上,则电动车在点B 时与电视塔S 的距离是 ( )A .6 kmB .3 3 kmC .3 2 kmD .3 km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B =24×14=6(km),∠BAS =30°,∠ASB =75°-30°=45°.由正弦定理,得BS =AB sin ∠BAS sin ∠ASB=6sin 30°sin 45°=32(km).4.已知海上A ,B 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C 岛临近陆地,若从A 岛望C 岛和B 岛成60°的视角,从B 岛望C 岛和A 岛成75°视角,则B 岛与C 岛之间的距离是( ) A .10 3 海里 B.1063 海里C .5 2 海里D .5 6 海里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C =180°-60°-75°=45°,AB =10.由正弦定理得10sin 45°=BC sin 60°,所以BC =56,故选D.5.学校体育馆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测得AC 的长度为4 m ,∠A =30°,则其跨度AB 的长为( )A .12 mB .8 mC .3 3 mD .4 3 m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A =∠B =30°, 所以∠C =180°-30°-30°=120°, 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C =AC sin B ,即AB =AC ·sin C sin B =4·sin 120°sin 30°=4 3.6.如图,甲、乙二人同时从点A 出发,甲沿正东方向走,乙沿北偏东30°方向走.当乙走了2 km 到达B 点时,甲走到C 点,此时两人相距 3 km ,则甲走的路程AC 等于( )A .2 3 kmB .2 km C. 3 km D .1 km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知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 即3=22+AC 2-2×2·AC ·cos 60°, AC 2-2AC +1=0. 解得AC =1.7.如图所示,D ,C ,B 在地平面同一直线上,DC =10 m ,从D ,C 两地测得A 点的仰角分别为30°和45°,则A 点离地面的高AB 等于( )A .10 mB .5 3 mC .5(3-1) mD .5(3+1) m答案 D解析 方法一 设AB =x m ,则BC =x m. ∴BD =(10+x )m.∴tan ∠ADB =AB DB =x 10+x =33.解得x =5(3+1) m.∴A 点离地面的高AB 等于5(3+1) m. 方法二 ∵∠ACB =45°,∴∠ACD =135°, ∴∠CAD =180°-135°-30°=15°. 由正弦定理,得AC =CDsin ∠CAD·sin ∠ADC=10sin 15°·sin 30°=206-2. ∴AB =AC sin 45°=5(3+1)m. 二、填空题8.一艘船以每小时15 km 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 处看到一个灯塔B 在北偏东60°,行驶4 h 后,船到达C 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间的距离为 km. 答案 30 2 解析 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30°,∠ACB =105°,则∠ABC =45°, AC =60 km ,根据正弦定理,得BC =AC sin ∠BAC sin ∠ABC=60sin 30°sin 45°=302(km).9.一蜘蛛沿东北方向爬行x cm 捕捉到一只小虫,然后向右转105°,爬行10 cm 捕捉到另一只小虫,这时它向右转135°爬行回它的出发点,则x = cm. 答案1063解析 如图所示,设蜘蛛原来在O 点,先爬行到A 点,再爬行到B 点,则在△AOB 中,AB =10 cm ,∠OAB =75°,∠ABO =45°,则∠AOB =60°,由正弦定理知 x =AB ·sin ∠ABO sin ∠AOB =10×sin 45°sin 60°=1063 (cm).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A ,B 是水平面上的两个点,相距800 m ,在A 点测得山顶C 的仰角为45°,∠BAD =120°,又在B 点测得∠ABD =45°,其中D 点是点C 到水平面的垂足,求山高CD .解 由于CD ⊥平面ABD ,∠CAD =45°,所以CD =AD . 因此只需在△ABD 中求出AD 即可,在△ABD 中,∠BDA =180°-45°-120°=15°, 由AB sin 15°=ADsin 45°, 得AD =AB ·sin 45°sin 15°=800×226-24=800(3+1)(m).即山的高度为800(3+1) m.11.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 ,B ,C 处测得一建筑物的仰角分别为30°,45°,60°,且AB =BC =60 m ,求建筑物的高度.解 设建筑物的高度为h ,由题图知, P A =2h ,PB =2h ,PC =233h ,∴在△PBA 和△PBC 中,分别由余弦定理,得cos ∠PBA =602+2h 2-4h 22×60×2h ,①cos ∠PBC =602+2h 2-43h 22×60×2h .②∵∠PBA +∠PBC =180°, ∴cos ∠PBA +cos ∠PBC =0.③由①②③,解得h =306或h =-306(舍去),即建筑物的高度为30 6 m.12.一次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甲队1号机器人由A 点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点B 时,发现足球在点D 处正以2倍于自己的速度向点A 做匀速直线滚动,如图所示,已知AB =4 2 dm ,AD =17 dm ,∠BAD =45°,若忽略机器人原地旋转所需的时间,则该机器人最快可在何处截住足球?解 设机器人最快可在点C 处截住足球,点C 在线段AD 上,连接BC ,如图所示,设BC =x dm ,由题意知CD =2x dm ,AC =AD -CD =(17-2x )dm.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A , 即x 2=(42)2+(17-2x )2-82(17-2x )cos 45°, 解得x 1=5,x 2=373.所以AC =17-2x =7(dm)或AC =-233(dm)(舍去).所以该机器人最快可在线段AD 上离A 点7 dm 的点C 处截住足球.13.某人在M 汽车站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A 处,观察到点C 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向M 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 站的北偏东40°.开始时,汽车到A 的距离为31千米,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A 的距离缩短了10千米.则汽车到达M 汽车站还需行驶 千米. 答案 15解析 由题设,画出示意图,设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达B 处.在△ABC 中,AC =31,BC =20,AB =21,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C 2+BC 2-AB 22AC ×BC =2331,则sin 2C =1-cos 2C =432312,sin C =12331,所以sin ∠MAC =sin(120°-C ) =sin 120°cos C -cos 120°sin C =35362.在△MAC 中,由正弦定理,得MC =AC sin ∠MAC sin ∠AMC =3132×35362=35.从而有MB =MC -BC =15.故汽车到达M 汽车站还需行驶15千米.14.在某次地震时,震中A (产生震动的中心位置)的南面有三座东西方向的城市B ,C ,D .已知B ,C 两市相距20 km ,C ,D 相距34 km ,C 市在B ,D 两市之间,如图所示,某时刻C 市感到地表震动,8 s 后B 市感到地表震动,20 s 后D 市感到地表震动,已知震波在地表传播的速度为每秒1.5 km.求震中A 到B ,C ,D 三市的距离.解 在△ABC 中,由题意得AB -AC =1.5×8=12(km). 在△ACD 中,由题意得AD -AC =1.5×20=30(km). 设AC =x km ,AB =(12+x )km ,AD =(30+x )km. 在△ABC 中,cos ∠ACB =x 2+400-(12+x )22×20×x=256-24x 40x =32-3x5x, 在△ACD 中,cos ∠ACD =x 2+1 156-(30+x )268x=256-60x 68x =64-15x17x.∵B ,C ,D 在一条直线上,∴64-15x 17x =-32-3x5x ,即64-15x 17=3x -325,解得x =487. ∴AB =1327 km ,AD =2587km.即震中A 到B ,C ,D 三市的距离分别为1327 km ,487 km ,2587km.。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 1.4.2 第1课时 距离问题讲义
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1课时距离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点到平面距离的公式及其推导.2.了解利用空间向量求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直线到直线、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离的基本思想.知识点一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已知直线l 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 ,A 是直线l 上的定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设向量AP →在直线l 上的投影向量为AQ →=a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a 2-(a ·u )2 (如图).知识点二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A 是平面α内的定点,P 是平面α外一点,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AP →·n ||n |(如图).思考怎样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两条直线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间的距离是其中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就是这条直线上任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两个平面平行,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就是一个平面上任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1.空间内有三点A (2,1,3),B (0,2,5),C (3,7,0),则点B 到AC 的中点P 的距离为() A.102B .5C.3102D .3 5 答案C2.已知直线l 过点A (1,-1,2),和l 垂直的一个向量为n =(-3,0,4),则P (3,5,0)到l 的距离为()A .5B .14C.145D.45答案C解析∵P A →=(-2,-6,2),P A →·n =(-2,-6,2)·(-3,0,4)=14,|n |=5, ∴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P A →·n ||n |=145.3.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点O ,A ∈l ,B 为线段OA 的中点,若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为10,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54.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点A (-1,3,0)在平面α内,则点P (-2,1,4)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103解析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 d =|P A →·n ||n |=|-2-4-4|4+4+1=103.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例1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长方体ABCD -A ′B ′C ′D ′,AB =1,BC =2,AA ′=3,求点B 到直线A ′C 的距离.解因为AB =1,BC =2,AA ′=3,所以A ′(0,0,3),C (1,2,0),B (1,0,0), 所以直线A ′C 的方向向量A ′C ———→=(1,2, -3). 又BC →=(0,2,0),所以BC →在A ′C ———→上的投影长为|BC →·A ′C ———→||A ′C ———→|=414.所以点B 到直线A ′C 的距离d =|BC →|2-⎪⎪⎪⎪⎪⎪⎪⎪BC →·A ′C ———→|A ′C ———→|2=4-1614=2357. 反思感悟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般步骤 (1)求直线的方向向量.(2)计算所求点与直线上某一点所构成的向量在直线的方向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 (3)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另外,要注意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转化. 跟踪训练1已知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C 1C ,D 1A 1的中点,求点A 到EF 的距离.解以D 点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DA =2,则A (2,0,0),E (0,2,1),F (1,0,2),则EF →=(1,-2,1),F A →=(1,0,-2). |EF →|=12+(-2)2+12=6,F A →·EF →=1×1+0×(-2)+(-2)×1=-1,F A →在EF →上的投影长为|F A →·EF →||EF →|=16.所以点A 到EF 的距离d =|F A →|2-⎝⎛⎭⎫162=296=1746. 二、点到平面的距离与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例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PD ⊥平面ABCD ,且PD =1,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1)求点D 到平面PEF 的距离; (2)求直线AC 到平面PEF 的距离. 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P (0,0,1),A (1,0,0),C (0,1,0),E ⎝⎛⎭⎫1,12,0,F ⎝⎛⎭⎫12,1,0. 设DH ⊥平面PEF ,垂足为H ,则DH →=xDE →+yDF →+zDP →=⎝⎛⎭⎫x +12y ,12x +y ,z , x +y +z =1,PE →=⎝⎛⎭⎫1,12,-1,PF →=⎝⎛⎭⎫12,1,-1, 所以DH →·PE →=x +12y +12⎝⎛⎭⎫12x +y -z =54x +y -z =0. 同理,DH →·PF →=x +54y -z =0,又x +y +z =1,解得x =y =417,z =917. 所以DH →=317(2,2,3),所以|DH →|=31717.因此,点D 到平面PEF 的距离为31717.(2)连接AC ,则AC ∥EF ,直线AC 到平面PEF 的距离即为点A 到平面PEF 的距离, 平面P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3), 所求距离为|AE →·n ||n |=117=1717.反思感悟用向量法求点面距的步骤 (1)建系: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求点坐标:写出(求出)相关点的坐标.(3)求向量:求出相关向量的坐标(AP →,α内两不共线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n ). (4)求距离d =|AP →·n ||n |.跟踪训练2如图所示,已知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若点C 到平面AB 1D 1的距离为43,求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高.解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 (h >0),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有A (0,0,h ),B 1(1,0,0),D 1(0,1,0),C (1,1,h ), 则AB 1—→=(1,0,-h ),AD 1—→=(0,1,-h ),AC →=(1,1,0), 设平面AB 1D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B 1→=0,n ·AD 1→=0,即⎩⎪⎨⎪⎧x -hz =0,y -hz =0,取z =1,得n =(h ,h ,1),所以点C 到平面AB 1D 1的距离为d =|n ·AC →||n |=h +h +0h 2+h 2+1=43,解得h =2.故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高为2.1.已知A (0, 0, 2) ,B (1, 0, 2) ,C (0, 2, 0) ,则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 A.223B .1C.2D.2 2答案A解析∵A (0, 0,2),B (1, 0,2),C (0, 2,0), AB →=(1, 0,0) ,BC →=(-1, 2,-2) , ∴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d =|AB →|2-⎝ ⎛⎭⎪⎫AB →·BC →|BC →|2=1-⎝⎛⎭⎪⎫-132=223. 2.若三棱锥P -ABC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满足P A =PB =PC =1,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 A.66B.63C.36D.33答案D解析分别以P A ,PB ,PC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B (0,1,0),C (0,0,1).可以求得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1), 则d =|P A →·n ||n |=33.3.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则平面AB 1C 与平面A 1C 1D 之间的距离为() A.36B.33C.233 D.32答案B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1,0,0) , C 1(0,1,0) , D (0,0,1) , A (1,0,1) ,所以DA 1—→=(1,0,-1) ,DC 1—→=(0,1,-1) , AD →=(-1,0,0) ,设平面A 1C 1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1) , 则⎩⎪⎨⎪⎧m ⊥DA 1→,m ⊥DC 1→,即⎩⎪⎨⎪⎧ x -1=0,y -1=0,解得⎩⎪⎨⎪⎧x =1,y =1,故m =(1,1,1),显然平面AB 1C ∥平面A 1C 1D ,所以平面AB 1C 与平面A 1C 1D 之间的距离d =|AD →·m ||m |=13=33.4.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2,3,1),且向量n =(1,0,-1)所在直线与l 垂直,则点P (4,3,2)到l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22解析因为P A →=(-2,0,-1),又n 与l 垂直, 所以点P 到l 的距离为|P A →·n ||n |=|-2+1|2=22.5.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G 分别是C 1C ,D 1A 1,AB 的中点,则点A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33解析建系如图,则A (2,0,0),E (0,2,1),F (1,0,2),G (2,1,0),所以AG →=(0,1,0), GE →=(-2,1,1),GF →=(-1,-1,2). 设n =(x ,y ,z )是平面EFG 的法向量,点A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d ,则⎩⎪⎨⎪⎧n ·GE →=0,n ·GF →=0,所以⎩⎪⎨⎪⎧-2x +y +z =0,-x -y +2z =0,所以⎩⎪⎨⎪⎧x =z ,y =z ,令z =1,此时n =(1,1,1), 所以d =|AG →·n ||n |=13=33.即点A 到平面EFG 的距离为33.1.知识清单: (1)点到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与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转化法.3.常见误区:对距离公式理解不到位,在使用时生硬套用.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是应用的基础.。
人教A版必修5_第一章_解三角形__课件1.2_解三角形应用举例(1)
求出BC的长;
第三步:在△ABC中,由余弦定理 第三步:
AB 2 = CA2 + CB 2 − 2CA CB cos C 求得AB的长。
形成结论
在测量上, 在测量上,根据测量需要适当确 定的线段叫做基线 如例1中的AC 基线, AC, 定的线段叫做基线,如例1中的AC, 中的CD.基线的选取不唯一, CD.基线的选取不唯一 例2中的CD.基线的选取不唯一, 一般基线越长 基线越长, 一般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越 高.
创设情境
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 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 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 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 模型来求解。
测量问题: 测量问题: 1、水平距离的测量 ①两点间不能到达, 又不能相互看到。 需要测量CB、CA的长和角C的大小,由余弦定理,
AB 2 = CA2 + CB 2 − 2CA CB cos C 可求得AB的长。
计算出AC和 后 再在⊿ 计算出 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 中 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算出 两点间的距离
A = A 2 + B 2 −2A ×B cosα B C C C C
例题2:要测量河对岸两地A、B之间的距离,在岸边 例题2:要测量河对岸两地A 之间的距离, 2:要测量河对岸两地 米的C 两地,并测得∠ADC=30° 选取相距 100 3 米的C、D两地,并测得∠ADC=30°、 ADB=45° ACB=75° BCD=45° ∠ADB=45°、∠ACB=75°、∠BCD=45°,A、B、C、 四点在同一平面上, 两地的距离。 D四点在同一平面上,求A、B两地的距离。 解:在△ACD中, ACD中 DAC=180 180° ACD+∠ADC) ∠DAC=180°-(∠ACD+∠ADC) 180° 75° 45° 30°)=30 30° =180°-(75°+45°+30°)=30° ∴AC=CD= 100 3 在△BCD中, BCD中 CBD=180°-(∠BCD+∠BDC) ∠CBD=180°-(∠BCD+∠BDC) =180°-(45 +45°+30° =60° 45° =180°-(45°+45°+30°)=60°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第二课时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3 ,则∠BDC= π 或 2π .
62
33
3
又由 DA=DC,则 A= π 或 π . 63
(2)若△BCD的面积为 1 ,求边AB的长.
6
解:(2)由于 B= π ,BC=1,△BCD 的面积为 1 ,
4
6
则 1 BC·BD·sin π = 1 ,解得 BD= 2 .
2
46
3
由余弦定理得 CD2=BC2+BD2-2BC·BD·cos π =1+ 2 -2× 2 × 2 = 5 ,故 CD= 5 .
2
2
2
关系,又由正弦值还可求出余弦值,这就可以与余弦定理建立关系,另外面积公式中有两边
的乘积,在余弦定理中也有,所以面积公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可以相互变换,关键是
根据题中的条件选择正确的变换方向.
即时训练 1-1:在△ABC 中,已知 AB=2,AC=2 2 ,cos B= 1 . 3
(1)求sin C的值;
3
3
3
所以 sin(B+C)= 2 10 + 2 , 99
所以 sin A= 2 10 + 2 , 99
因为 AB=2,AC=2 2 ,
因为 S= 1 AB·AC·sin A,所以 S= 8 5 4 2 .
2
9
题型二 平面图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
【例2】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1,CD=2,AC= 7 . (1)求cos∠CAD的值;
49
3 29
3
又 AB=AD+BD=CD+BD= 5 + 2 = 2 5 ,
33
3
故边 AB 的长为 2 5 . 3
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2第2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课件
=
3sinA+π6≤
2π
30<A<
3
.
当A=π3时,即△ABC为等边三角形时取等号,
所以sin A+sin B的最大值为 3.
题点四:多边形面积问题 4.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AB=2,BC=6,CD=DA
=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S. 解:如图,连接BD,则S=S△ABD+S△CBD =12AB·ADsin A+12BC·CDsin C. ∵A+C=180°,∴sin A=sin C, ∴S=12sin A(AB·AD+BC·CD)=16sin A.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
(2)求sin A+sin B的最大值. 解:(1)由题意可知
1 2absin
C=
43×2abcos
C.
所以tan C= 3.
因为0<C<π,所以C=π3.
(2)由(1)知sin A+sin B=sin A+sinπ-A-π3
=sin A+sin23π-A
=sin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cos
A+12sin
A
(√ )
(2)三角形中已知三边无法求其面积
(×)
(3)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角就能求三角形的面积 ( √ ) 解析:(1)正确,S=12absin C适合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2)错误.已知三边可利用余弦定理求角的余弦值,再求得正
弦值,进而求面积.
(3)正确.已知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可直接求得面积,已知两边
=a2-c2 b2
=左边,
所以a2-c2 b2=sinsiAn-CB.
与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 题点一: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综合问题 1.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高中数学 1-2-1距离问题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思路方法技巧
命题方向 正、余弦定理在生产、生活中不易到达点测 距中的应用 [例 1] 要测量河对岸两个建筑物 A、B 之间的距离,
选取相距 3 km 的 C、D 两点,并测得∠ACB=75° ,∠ BCD=45° ,∠ADC=30° ,∠ADB=45° ,求 A、B 之间的距 离.
[解析] 30° ,
21 AD 在△ACD 中,sin60° sinα, = 21×sinα ∴AD= sin60° =15(千米). 答:这个人再走 15 千米就可以到达 A 城.
课堂巩固训练
在一个很大的湖边(可视湖岸为直线)停放着一只小船,由 于缆绳突然断开,小船被风刮跑,其方向与河岸成 15° 角,速 度为 2.5 km/h,同时岸上一人从同一地点开始追小船,已知他 在岸上跑的速度为 4 km/h,水中游的速度为 2 km/h,问此人能 否追上小船?若小船速度改变,则小船能被追上的最大速度是 多少?
学习要点点拨
1.解三角形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1)建模思想 解三角形应用问题时,通常都要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 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出三角 形边角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这种数学建模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抽象概括,把它转化为具体问题中的数 学模型,然后通过推理演算,得出数学模型的解,再还原成实 际问题的解,用流程图可表示为:
[解析]
在△ABC 中,BC=30,B=30° ,∠ACB=135° ,
∴∠BAC=15° , BC AC 30 AC 由正弦定理 = 即: = , sinA sinB sin15° sin30° ∴AC=60cos15° =60cos(45° -30° ) =60(cos45° cos30° +sin45° sin30° )=15( 6+ 2) ∴A 到 BC 的距离为 d=ACsin45° =15( 3+1), ≈40.98 海里>38 海里, 所以继续向南航行, 没有触礁危险.
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解三角形 1.2.1
Z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例 2】 如图,隔河看到两个目标 A,B,但均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 相距 3 km 的������, ������两点, 并测得∠ACB=75°,∠BCD=45°,∠ADC= 30°,∠ADB=45°(A,B,C,D 在同一平面内),求两个目标 A,B 之间的距 离.
反思如图,不可到达的A,B是地面上两点,要测量A,B两点之间的距 离,步骤是:
(1)取基线CD; (2)测量CD,∠ACB,∠BCD,∠ADC,∠BDA; (3)在△ACD中,解三角形得AC;在△BCD中,解三角形得BC; (4)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得 AB= ������������2 + ������������2-2������������·������������·cos∠������������������ .
且∠
ADB=30°,∠BDC=30°,∠DCA=60°,∠ACB=45°,如图所示,求蓝方这
两支精锐部队之间的距离.
解法一∵∠ADC=∠ADB+∠CDB=60°,
又∠ACD=60°,∴∠DAC=60°.
∴AD=CD=AC=
3 2
������.
在△BCD 中,∠DBC=180°-30°-105°=45°.
题型一 题型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反思如图,设A(可到达),B(不可到达)是地面上两点,要测量A,B两 点之间的距离,步骤是:
(1)取基线AC(尽量长),且使AB,AC不共线;
人教a版必修五课件:解三角形-应用举例:高度、角度问题(68页)
系列丛书
思考感悟
1.“视角”是“仰角”吗?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提示:不是.视角是指观察物体的两端视线张开的角 度.如图所示,视角60° 指的是观察该物体上下两端点时, 视线的张角.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2.方位角的范围是(0° ,180° )吗?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AB 在Rt△ABE中,tan∠AEB= ,AB为定值,若要使仰 BE 角∠AEB最大,则BE要最小,即BE⊥CD,这时∠AEB= 30° . 在Rt△BED中,∠BDE=180° -135° -30° =15° , ∴BE=BD· sin∠BDE=20 2sin15° =10( 3-1) (m). 在Rt△ABE中,AB=BEtan∠AEB=10( 3 -1)tan30° = 10 3 (3- 3)(m). 10 ∴塔的高度为 3 (3- 3) m.
标方向线为止的水平角 叫方位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3)如图(1)所示,BC代表水平距离,AC代表垂直距 离,AB代表坡面距离.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如图(2)所示,把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典例导悟
类型一 [例1] 底部不可到达的高度问题 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 的方向前进40
人教a版必修五课件: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距离问题(59页)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1课时
系列丛书
∵DC=6,∠DBC=15° ,∠BCD=120° , CD· sin120° ∴BD= sin15° =3 6 ( 3 +1),AB=BDcos45° = 3 3( 3+1). ∴步行速度=3 3( 3+1)≈14.2 (m/min).
系列丛书
2.某人在平地上散步,已知正西方向有两根相距为6 m的标杆,当他向正北方向步行1 min后,看到一根标杆在 其西南方向,一根标杆在其南偏西30° 方向,求此人步行的 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1课时
系列丛书
提示:如图,依题设条件,△BCD中已具备解三角形 的条件.由∠DBC=45° -30° =15° ,CD=6,∠BCD=90° +30° =120° 可解得BD.从而解出AB,计算出速度.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1课时
系列丛书
(1)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 (2)确定实际问题所涉及的三角形,并搞清该三角形的 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 (3)选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时需正、余弦定理并用) 进行求解,并注意运算的正确性;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1课时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1课时
系列丛书
[解]
根据正弦定理得
AB AC = , sin∠ACB sin∠ABC ACsin∠ACB 8sin45° ∴AB= = sin∠ABC sin180° -30° -45° = 4 2 =8( 3-1) (m) 6+ 2 4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2高度角度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3.如图,位于 A 处的海面观测站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
40 海里的 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并在原地等待营救.在 A 处南
偏西 30°且相距 20 海里的 C 处有一艘救援船,该船接到观测站
通知后立即前往 B 处救助,则 sin∠ACB=
21
7
.
解析:在△ABC 中,AB=40,AC=20,∠BAC=120°.由余
解:如图所示,设预报时台风中心为 B,开始影响基地时台 风中心为 C,基地刚好不受影响时台风中心为 D,则 B,C,D 在一直线上,且 AD=20,AC=20.
由题意 AB=20( 3+1),DC=20 2,BC=( 3+1)×10 2.
在△ADC 中,∵DC2=AD2+AC2,
∴∠DAC=90°,∠ADC=45°.
2.如图,D,C,B 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100 m, 从 C,D 两点测得 A 点仰角分别是 60°,30°,则 A 点离地面的 高度 AB 等于( A )
A.50 3 m C.50 m
B.100 3 m D.100 m
解析:因为∠DAC=∠ACB-∠D=60°-30°=30°, 所以△ADC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 AC=DC=100 m, 在 Rt△ABC 中,AB=ACsin60°=50 3 m.
对于顶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高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选择另一 建筑物作为研究的桥梁,然后找到可测建筑物的相关长度和仰、 俯角等构成的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利用正弦或余弦定理求解即 可.
[变式训练 2] 如图,线段 AB,CD 分别表示甲、乙两楼, AB⊥BD,CD⊥BD,从甲楼顶部 A 处测得乙楼顶部 C 的仰角 α =30°,测得乙楼底部 D 的俯角 β=60°,已知甲楼高 AB=24 米, 则乙楼高 CD= 32 米.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高一《正弦定理》(第一课时)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 的对角,求其他边和角
C
得 sin B bsin A 16
3 sin 30
3
a
16
2
16 3 16
16
A 300
所以B=60°,或B=120°
B
B
当B=60°时 C=90° c 32.
当B=120°时 C=30°
c a sin C 16 . sin A
变式: a=30, b=26, A=30°求角B,C和边c
解:由正弦定理 a b
sin A sin B
C
26
30
得 sin B b sin A 26sin 30 13 A 300
B
a
30 30
所以B=25.70, 或B=1800-25.70=154.30
由于154.30 +300>1800 故B只有一解 (如图) C=124.30, c a sin C 49.57
c
b
B
a
C
探索1、在Rt△ABC中,C=90°,
那么边角之间有哪些关系?
sinA= a ,sinB= b ,
c
c
sinC=1= c
c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
b
c
Ca
B
探索2、在Rt △ABC中,我们得到
abc sin A sin B sin C
,对于任意三角形,这个
结论还成立吗?
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条件可以使用正弦定
理解三角形?
8
10
20°
9 5
(1)
7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1.1 第1课时
1.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三条边满足:两边之和 _____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___第三边,并且大边对 ________,小边对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斜边)满足________定理, 即________. [答案] 1.180° b2=c2 大于 小于 大角 小角 2.勾股
3.解三角形 (1)定义:一般地,把三角形三个角 A、B、C 和它们的对边 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 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2)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两类解三角形问题: ①已知任意两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②已知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 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3)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的方 法:①应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性质以及正弦函数的值域判 断解的个数.
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所示,也可类似证明.
对正弦定理的理解:
(1)适用范围:正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结构形式:分子为三角形的边长,分母为相应边所对角 的正弦的连等式. (3)揭示规律:正弦定理指出的是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 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它描述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 数量关系. (4)主要功能:正弦定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 系的转化.
2.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 bsinA csinA (1)a= = , sinB sinC asinB csinB b= = , sinA sinC asinC bsinC c= = . sinA sinB asinB asinC (2)sinA= = , b c bsinA bsinC sinB= = , a c csinA csinB sinC= = . a b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第1课时距离问题练习必修5
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A 、B 两地的距离为10 km ,B 、C 两地的距离为20 km ,现测得∠ABC =120°,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 D )A .10 kmB . 3 kmC .10 5 kmD .107 km[解析] 在△ABC 中,AB =10,BC =20,∠ABC =120°,则由余弦定理,得 AC 2=AB 2+BC 2-2AB ·BC cos ∠ABC =100+400-2×10×20cos120° =100+400-2×10×20×(-12)=700,∴AC =107,即A 、C 两地的距离为107 km .2.如图,在河岸AC 测量河的宽度BC ,测量下列四组数据,较适宜的是( D )A .γ,c ,αB .b ,c ,αC .c ,α,βD .b ,α,γ[解析] 本题中a 、c 、β这三个量不易直接测量,故选D .3.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 n mlie 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方向上,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C )A .5 n mlieB .5 3 n mlieC .10 n mlieD .10 3 n mlie[解析] 如图,依题意有∠BAC =60°,∠BAD =75°,∴∠CAD =∠CDA =15°,从而CD =CA =10, 在Rt △ABC 中,求得AB =5, ∴这艘船的速度是50.5=10(n mlie/h).4.某观察站C 与两灯塔A 、B 的距离分别为300 m 和500 m ,测得灯塔A 在观察站C 北偏东30°,灯塔B 在观察站C 正西方向,则两灯塔A 、B 间的距离为( C )A .500 mB .600 mC .700 mD .800 m[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在△ABC 中,BC =500,AC =300,∠ACB =120°, 由余弦定理得,AB 2=AC 2+BC 2-2AC ·BC cos120° =3002+5002-2×300×500×(-12)=490 000,∴AB =700(m).5.要直接测量河岸之间的距离(河的两岸可视为平行),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测量工具的限制,可采用如下办法:如图所示,在河的一岸边选取A 、B 两点,观察对岸的点C ,测得∠CAB =45°,∠CBA =75°,且AB =120 m 由此可得河宽为(精确到1m)( C )A .170 mB .98 mC .95 mD .86 m[解析] 在△ABC 中,AB =120,∠CAB =45°,∠CBA =75°,则∠ACB =60°,由正弦定理,得BC =120sin45°sin60°=406.设△ABC 中,AB 边上的高为h ,则h 即为河宽, ∴h =BC ·sin ∠CBA =406×sin75°≈95(m).6.甲船在湖中B 岛的正南A 处,AB =3 km ,甲船以8 km/h 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同时乙船从B 岛出发,以12 km/h 的速度向北偏东60°方向驶去,则行驶15 min 时,两船的距离是( B )A .7 kmB .13 kmC .19 kmD .10-3 3 km[解析] 由题意知AM =8×1560=2,BN =12×1560=3,MB =AB -AM =3-2=1,所以由余弦定理,得MN 2=MB 2+BN 2-2MB ·BN cos120°=1+9-2×1×3×(-12)=13,所以MN =13 km .二、填空题7.在相距2km 的A ,B 两点处测量目标点C ,若∠CAB =75°,∠CBA =60°,则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6__km .[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易知C =45°,由正弦定理得AC sin60°=2sin45°,从而AC =222·32=6(km).8.一只蜘蛛沿东北方向爬行x cm 捕捉到一只小虫,然后向右转105°,爬行10 cm 捕捉到另一只小虫,这时它向右转135°爬行回它的出发点,则x =__1063__cm .[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BAC =75°,∠ACB =45°.∠B =60°, 由正弦定理,得x sin ∠ACB =10sin B ,∴x =10sin ∠ACB sin B =10×sin45°sin60°=1063.三、解答题9.如图,我炮兵阵地位于地面A 处,两观察所分别位于地面点C 和D 处,已知CD =6 000 m .∠ACD =45°,∠ADC =75°,目标出现于地面B 处时测得∠BCD =30°,∠BDC =15°.求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解析] 在△ACD 中,∠CAD =60°, AD =CD ·sin45°sin60°=63CD .在△BCD 中,∠CBD =135°,BD =CD ·sin30°sin135°=22CD ,∠ADB =90°.在Rt △ABD 中,AB =AD 2+BD 2=426CD =1 00042(m).10.一艘船以32.2 n mile/h 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在A 处看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20°的方向,30 min 后航行到B 处,在B 处看灯塔在船的北偏东65°的方向,已知距离此灯塔6.5 n mile 以外的海区为航行安全区域,这艘船可以继续沿正北方向航行吗?[解析] 在△ASB 中,∠SBA =115°,∠S =45°.由正弦定理,得SB =AB sin20°sin45°=16.1sin20°sin45°≈7.787(n mile).设点S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h ,则h =SB sin65°≈7.06(n mile).∵h >6.5 n mile ,∴此船可以继续沿正北方向航行.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船A 在灯塔C 北偏东85°且到C 的距离为2 km ,船B 在灯塔C 西偏北25°且到C 的距离为 3 km ,则A 、B 两船的距离为( D )A .2 3 kmB .3 2 kmC .15 kmD .13 km[解析] 如图可知∠ACB =85°+(90°-25°)=150°,AC =2,BC =3,∴AB 2=AC 2+BC 2-2AC ·BC ·cos150°=13, ∴AB =13.2.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一座灯塔P 的南偏西75°距塔68 n mile 的M 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 处,则这只船的航行速度为( A )A .1762 n mile/hB .34 6 n mile/hC .1722n mile/hD .34 2 n mile/h[解析] 如图所示,在△PMN 中,PM sin45°=MNsin120°,∴MN =68×3222=346,∴v =MN 4=1762(n mile/h).3.如图,货轮在海上以40 km/h 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的位置,船在B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为110°,航行12 h 到达C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 点时,与灯塔A 的距离是( B )A .10 kmB .10 2 kmC .15 kmD .15 2 km[解析] 在△ABC 中,BC =40×12=20( km),∠ABC =140°-110°=30°,∠ACB =(180°-140°)+65°=105°,则A =180°-(30°+105°)=45°. 由正弦定理,得AC =BC ·sin ∠ABC sin A =20·sin30°sin45°=102( km).二、填空题4.海上一观测站测得方位角240°的方向上有一艘停止航行待修的商船,在商船的正东方有一艘海盗船正向它靠近,速度为每小时90 n mile.此时海盗船距观测站107 n mile ,20 min 后测得海盗船距观测站20 n mlie ,再过__403__min ,海盗船到达商船.[解析] 如下图,设开始时观测站、商船、海盗船分别位于A 、B 、C 处,20 min 后,海盗船到达D 处,在△ADC 中,AC =107,AD =20,CD =30,由余弦定理,得cos ∠ADC =AD 2+CD 2-AC 22AD ·CD =400+900-7002×20×30=12.∴∠ADC =60°,在△ABD 中,由已知得∠ABD =30°, ∠BAD =60°-30°=30°, ∴BD =AD =20,2090×60=403(min).5.如图,一艘船上午8∶00在A 处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8∶3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4 2 n mile ,则此船的航行速度是__16__n mile/h .[解析] 在△ABS 中,∠A =30°,∠ABS =105°, ∴∠ASB =45°,∵BS =42,BS sin A =ABsin ∠ASB ,∴AB =BS ·sin ∠ASBsin A =42×2212=8,∵上午8∶00在A 地,8∶30在B 地, ∴航行0.5小时的路程为8 n mile , ∴此船的航速为16 n mile/h . 三、解答题6.如图,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 、B 、C 三点进行测量,已知AB =50 m ,BC =120 m ,于A 处测得水深AD =80 m ,于B 处测得水深BE =200 m ,于C 处测得水深CF =110 m ,求∠DEF 的余弦值.[解析] 由题意可得DE 2=502+1202=1302, DF 2=1702+302=29 800, EF 2=1202+902=1502, 由余弦定理,得cos ∠DEF =1665.C 级 能力拔高1.为了测量两山顶M 、N 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 、B 两点进行测量,A 、B 、M 、N 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图).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 、B 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②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 、N 间的距离的步骤.[解析] 方案一: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点A 到点M 、N 的俯角α1、β1;点B 到点M 、N 的俯角α2、β2;A 、B 间的距离d (如图).②第一步:计算AM ,由正弦定理,得AM =d sin α2sin α1+α2;第二步:计算AN ,由正弦定理,得AN =d sin β2sin β2-β1;第三步:计算MN ,由余弦定理,得 MN =AM 2+AN 2-2AM ·AN cos α1-β1.方案二:①需要测量的数据有:点A 到点M 、N 的俯角α1、β1;点B 到点M 、N 的俯角α2、β2;A 、B 间的距离d (如图).②第一步:计算BM ,由正弦定理,得BM =d sin α1sin α1+α2;第二步:计算BN ,由正弦定理,得BN =d sin β1sin β2-β1;第三步:计算MN ,由余弦定理,得 MN =BM 2+BN 2+2BM ·BN cos β2+α2.2.已知海岛B 在海岛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A 、B 相距10 n mile ,小船甲从海岛B 以2 n mile/h的速度沿直线向海岛A 移动,同时小船乙从海岛A 出发沿北偏西15°方向也以2 n mile/h 的速度移动.(1)经过1 h 后,甲、乙两小船相距多少海里?(2)在航行过程中,小船甲是否可能处于小船乙的正东方向?若可能,请求出所需时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解析] 经过1 h 后,甲船到达M 点,乙船到达N 点, AM =10-2=8,AN =2,∠MAN =60°,所以MN 2=AM 2+AN 2-2AM ·AN cos60°=64+4-2×8×2×12=52.所以MN =213.所以经过1 h 后,甲、乙两小船相距213海里.(2)设经过t (0<t <5)h 小船甲处于小船乙的正东方向,则甲船与A 距离为AE =(10-2t )n mile ,乙船与A 距离为AF =2t n mile ,∠EAF =60°,∠EF A =75°,则由正弦定理,得AF sin45°=AE sin75°,即2tsin45°=10-2t sin75°,则t =10sin45°2sin75°+2sin45°=103+3=53-33<5.答:经过53-33小时小船甲处于小船乙的正东方向.。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1章 解三角形1.1.2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问题3] 你会利用向量求边AC吗? [提示] 会.|B→A|=3,|B→C|=2,〈B→A,B→C〉=60°. A→C2=(B→C-B→A)2 =B→C2-2B→C·B→A+B→A2 =22-2×2×3×cos 60°+32 =7. ∴|A→C|= 7,即边AC为 7.
数学 必修5
1.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步骤: (1)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余―弦――定→理 另一边 余―正 弦―弦 定――定 理―理 推→论 另两角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注意事项: (1)余弦定理的每个等式中包含四个不同的量,它们分别是 三角形的三边和一个角,要充分利用方程思想“知三求一”. (2)已知三边及一角求另两角时,可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也 可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解运算较复杂, 但较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比较方便,但需注意角的范围, 这时可结合“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法则或图形帮助判 断,尽可能减少出错的机会.
6- 2
2,
故A=60°时,C=75°,c=
6+ 2
2或A=120°时,
C=15°,c=
6- 2
2 .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及注意 事项
(1)解三角形时往往同时用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此时要 根据题目条件优先选择使用哪个定理.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 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教学课件: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2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 减去 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 二 倍 在△ABC 中,
符号 语言
a2=b2+c2-2bccos A, b2=c2+a2-2accos B,
2 2 c2= a +b -2abcos C .
在△ABC 中, 推论 b2+c2-a2 c2+a2-b2 cos A= ,cos B= , 2bc 2ac
)
a2+c2-b2 1 解析:由题意知,cos B= =cos 120° =- ,∴a2+c2-b2 2ac 2 =-ac,∴a2+c2+ac-b2=-ac+ac=0.
答案:C
1 3.在△ABC 中,设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cos A= . 4 若 a=4,b+c=6,且 b<c,求 b,c 的值.
[解]
设 BD=x.在△ABD 中, 根据余弦定理, AB2=AD2+BD2-2AD· BDcos
∠BDA, ∴142=102+x2-2×10×xcos 60° ,………………………………3 分 即 x2-10x-96=0, 解得 x1=16,x2=-6(舍去),∴BD=16. ………………………6 分 ∵AD⊥CD,∠BDA=60° ,∴∠CDB=30° . ……………………9 分 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 BC BD = , sin∠CDB sin ∠BCD
答案:120°
探究三
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典例 3] 在△ABC 中,若 B=60° ,2b=a+c,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析] ∵B=60° , ∴b2=a2+c2-2accos 60° , 1 ∴ (a+c)2=a2+c2-ac, 4 ∴(a-c)2=0, ∴a=c, ∴a=b=c. 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第2课时高、角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1]
CDsin ∠BDC s·sin β
所以 BC=
=
.
sin∠CBD sin (α+β)
s·tanθ sin β
在 Rt△ABC 中,AB=BCtan∠ACB=
.
sin (α+β)
第二十七页,共51页。
类型 3 角度问题 [典例 3] 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 A 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 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 15°,向山 顶前进了 100 米后到达 B 点,又从 B 点测得建筑物顶端 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 45°,已知建筑物的高度为 50 m,求 此山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 θ 大小(精确到 1°).
故山的高度为 15(1+ 3)(米).
第二十页,共51页。
类型 2 用正弦定理求空间中高度问题 [典例 2] 如下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 上向正东行驶,到 A 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脚 C 在 东偏南 15°的方向上,行驶 5 km 后到达 B 处,测得此山 脚在东偏南 30°的方向上,且山顶 D 的仰角为 8°,求此 山的高度 CD(精确到 1 m,参考数据:tan 8°≈0.140 5).
C.d1>20 m
D.d2<20 m
解析:仰角大说明距离小,仰角小说明距离大,即 d1<d2.
答案:B
第九页,共51页。
4.某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旗杆正好处 在坡角为 15°的看台的某一列的正前方,从这一列的第一 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 60°和 30°,第 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 10 6 米(如图所示),旗杆底部 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若国歌长度约为 50 秒钟,则 升旗手匀速升旗的速度为________.
高考数学 122高度、角度问题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分析] 如图所示,求角 θ,必须把角 θ、2θ、4θ 和边长 30、10 3尽量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利用方程求解.
[解析] 解法一:∵∠PAB=θ,∠PBC=2θ, ∴∠BPA=θ,∴BP=AB=30, 又∵∠PBC=2θ,∠PCD=4θ, ∴∠BPC=2θ,∴CP=BC=10 3. 在△BPC 中,根据正弦定理,得 siPnC2θ=sinπP-B 4θ, 即1si0n23θ=si3n04θ,
在点 A 处观察一物体的视角为 50°,请画出示意图. [解析] 如图所示.
3.坡角、坡比 (1)坡角 坡面与_水__平__面___的夹角.如下图中的角 α.
(2)坡比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如上图中的HL .
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 BC=5m,迎水坡的坡比是 3 , 则斜坡的坡角 α 等于________,斜坡 AB 的长度是________.
新课引入
北京国庆阅兵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如图,在坡度为 15°的观礼 台上,某一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在该列 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分别为 60°和 30°,且第 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 10 6m,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m.
[解析] 设旗杆高为 hm,最后一排为点 A,第一排为点 B,
[答案] 30° 10m
[解析]
由题意知,坡比
i=tanα=
3 3.
∵0°<α<90°,
∴坡角 α=30°.
又∵坡高 BC=5m,
∴斜坡长 AB=sBinCα=sin530°=10m.
课堂典例讲练
思路方法技巧 正、余弦定理在高度测量上的应用
在地面上某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 θ,由此 处向塔走 30 米,测得塔顶的仰角为 2θ,再向塔走 10 3米, 测得塔顶的仰角为 4θ,试求角 θ 的度数.
高中数学必修5《距离和高度问题》课件
行,速度为50 m/min.在甲出发2 min后,乙从A乘缆车到B,在B处停留
1 min后,再从B匀速步行到C.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12
m,经测量,cos A= ,cos
13
为 130 m/min,山路 AC 长为 1 260
(1)求索道AB的长;
第1课时 距离和高度问
题
课标阐释
思维脉络
1.掌握基线、视角、仰角、俯角等测 应用举例
有关概念
量问题中常用的概念.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
距离问题
实际应用
与距离、高度等有关的实际问题.
高度问题
一、常用概念
1.基线
(1)定义:在测量上,根据测量需要适当确定的线段叫做基线.
(2)性质: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使测
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一般来说,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2.视角
观察物体的两端,视线张开的夹角叫做视角,如图所示.
3.铅直平面
铅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
4.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
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做
俯角(如图所示).
∴∠CAD=30°,∴AC=CD= 3 (km).
在△BDC 中,∠CBD=180°-(45°+30°+45°)=60°.
3sin75°
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 BC= sin60°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B2=AC2+BC2-2AC·BC·cos∠BC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先确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
为50 m,∠ACB=45°,∠CAB=105°后,可以计算出A,
B两点的距离为
√A.50 2 m
B.50 3 m
C.25 2 m
解析 ∠ABC=180°-45°-105°=30°,
25 2 D. 2 m
在△ABC 中,由sinAB45°=sin5030°,
得 AB=100× 22=50 2.
1234
2.(2018·河南南阳八校联考)如图,要测出山上一座天文台BC
的高,从山腰A处测得AC=60 m,天文台最高处B的仰角为
45°,天文台底部C的仰角为15°,则天文台BC的高为
√ A.20 2 m B.30 2 m
C.20 3 m
D.30 3 m
解析 由题图,可得∠B=45°,∠BAC=30°,
(2)方位角 指从 正北方向 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140°(如图 所示).
(3)方向角 ①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②东南方向:指经过目标的射线是正东和正南的夹角平分线(如图所示).类似 还有东北方向、西南方向等.
知识点二 距离问题 类型
两点间不可到达的距离
反思感悟 (1)底部可到达,此类问题可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 (2)底部不可到达,但仍在同一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此类问题中两次观测点 和所测垂线段的垂足在同一条直线上,观测者一直向“目标物”前进.
命题角度2 不在同一铅垂面内的高度问题
例5 如图,为测得河对岸塔AB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
C,使C在塔底B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的仰角为60°,再
1234
课堂小结
KETANGXIAOJIE
1.测量距离和高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边的 问题. 2.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 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故 BC=AC·ssiinn∠∠BBAC=6s0isnin453°0°=30 2(m).
1234
3.如图,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x千米,然后向右转120°,再朝新方向走了3 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 13 千米,那么x的值是 4 .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x2+9-3x=13, 整理得x2-3x-4=0,解得x=4(舍负).
2 题型探究
PART TWO
多维探究
题型一 距离问题
命题角度1 不可通又不可视的两点间距离
例1 (1)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李宁同学首先选定
了与A,B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三种测量方案:(△ABC的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
①测量A,B,b;②测量a,b,C;③测量A,B,a.
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个数为
√A.3
B.2
C.1
D.0
解析 因为A,B间是湖泊,可视不可达,故三个方案涉及的量均可测,并能
用这些量解三角形求出AB.
(2)A,B两地之间隔着一个山岗如图,现选择另一点C, 测得CA=7 km,CB=5 km,C=60°,则A,B两点之间的 距离为 39 km.
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第1课时 距离、高度问题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1.会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距离、高度的测量问题. 2.培养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学习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1 自主学习
PART ONE
知识点一 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 平视线 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 下方 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
HEXINSUYANGZHISHUXUECHOUXIANG
三角形测量中的数学抽象
典例 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
从A沿直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后从B沿直线步 行到C.山路AC长为1 260 m,经测量,cos A=1123,cos C=35 .求索道AB的长.
两点间可视不可到达 的距离
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 间的距离
图形
方法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先用正弦定理, 再用余弦定理
知识点三 高度问题 类型
底部可达
简图
点B与C,D 底
共线 部 不 可 点B与C,D 达 不共线
计算方法 测得BC=a,∠BCA=C, AB=a·tan C. 测得CD=a及C与∠ADB的度数. 先由正弦定理求出AC或AD,再解三 角形得AB的值. 测得CD=a及∠BCD,∠BDC, ∠ACB的度数.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求得BC,再 解三角形得AB的值.
1234
4.如图,为了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 平面上B,D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各边的长度 (单位:km):AB=5,BC=8,CD=3,DA=5, A,B,C,D四点共圆,则AC的长为 7 km.
解析 因为A,B,C,D四点共圆,所以D+B=π. 在△ABC和△ADC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82+52-2×8×5×cos(π-D)=32+52-2×3×5×cos D, 整理得 cos D=-12, 代入得 AC2=32+52-2×3×5×-12=49,故 AC=7.
命题角度3 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间的距离
例3 如图,为了测量正在海面匀速行驶的某船的速度,在海岸上选取距离
1 千 米 的 两 个 观 察 点 C , D , 在 某 天 10 : 00 观 察 到 该 船 在 A 处 , 此 时 测 得
∠ADC=30°,2分钟后该船行驶至B处,此时测得∠ACB=60°,∠BCD= 6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SIKAOBIANXIPANDUANZHENGWU
1.南偏东30°指正南为始边,在水平面内向东旋转30°.( √ ) 2.两点间不可通又不可视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边及夹角的三 角形并求解.( √ ) 3.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 角形并求解.( √ ) 4.高度问题大多通过仰角转化为水平面内的距离问题来解决.( √ )
素养评析 数学抽象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在本例 中,我们舍去A,B,C三处的景致、海拔、经度、纬度等非本质属性,得到 纯粹的三个点,舍掉步行、乘缆车、速度等表征,直接抽象出线段AC,AB的 长,都属于数学抽象.Βιβλιοθήκη 达标检测PART THREE
1.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与A在河
解析 由题意知,∠ACB=180°-30°-75°=75°,
由正弦定理,BC=sin∠ABACB·sin∠CAB=si1n2705°·sin 30°
=
120 6+
2×12=60(
6-
2).
4
反思感悟 求可视不可达的两点间的距离时,由于构造的三角形的两边均不 可直接测量,故只能寻求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角形.
由点C沿北偏东15°方向走10 m到位置D,测得∠BDC=45°,
则塔AB的高是
A.10 m
B.10 2 m
C.10 3 m
√D.10 6 m
反思感悟 此类问题特点:底部不可到达,且涉及与地面垂直的平面,观测 者两次观测点所在直线不经过“目标物”,解决办法是把目标高度转化为地 平面内某量,从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内解三角形问题.
45°,∠ADB=60°,则船速为 4 千米/分钟.
反思感悟 本方案的实质是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转化为例1中 的题型.
多维探究
题型二 高度问题
命题角度1 在同一铅垂面内的高度问题 例4 某登山队在山脚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为35°,沿倾斜角为20°的斜坡前 进1 000 m后到达D处,又测得山顶的仰角为65°,则山的高度为 811 m.(精确 到1 m)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 AB2=CA2+CB2-2CA·CB·cos C=72+52-2×7×5×12=39, ∴AB= 39.
反思感悟 解实际应用题,通常要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
命题角度2 可视不可达的两点间的距离 例2 如图所示,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B,望对岸 标 记 物 C , 测 得 ∠CAB = 30° , ∠CBA = 75° , AB = 120 m,则BC为 60( 6- 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