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原子体系中的每一个 这种波函数叫原子轨道,代表微粒的一种运动状态,是一 种概率的量度。
波函数ψ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用ψ(X,Y,Z)表示。具体 应用时,应注以量子数下标。
Ψn,l,m(X,Y,Z)合理地描述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它是薛定谔方程的特定解。
三、四个量子数
n 123456
光谱符号
KLMNOP
(3)n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对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来说:n 值越大,
电子的能量越高。
z2
En = -2.18×10-18
n2
2、角量子数(l) 对于给定的n 值,l 只能取小于n 的整数。
l = 0,1,2,3,4,……(n - 1)
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 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
2
2x
2
2 y
2
2z
8 2m
h2
(
E
V
)
0
这便是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式中:E是体系的总能量;V是 体系的势能;m为微粒的质量。
二、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ψ是一系列的函数 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ψ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 的物理意义。
ψ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 间坐标(X,Y,Z)的函数。
ms = ±1/2
1921年,斯脱恩(Otto Stern)和日勒契(Walter Gerlach)将原子束(H原子或碱金属原子)通 过一个不均匀磁场,原子束一分为二,偏向 两边,证实了原子中未成对电子固有磁矩的
存在。
综上所述,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 用n , l , m , ms 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E1S < E2S < E3S < E4S 当 n 相同,l 不同时,其能量关系为:
E4S < E4P < E4d < E4f 由不同的n和 l 组成各分层其能量必然不同, 从能量的角度上看,这些亚层称为能级。
3、磁量子数(m)
磁量子数(m)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的方向。m的数值受l 值 的限制,m=0,±1, ±2,….. ±l,所以当l 确定后,m可有 2l+1个值。
l 值 磁量子数 m 值 00 1 -1, 0, +1 2 -2, -1, 0, +1, +2 3 -3, -2, -1, 0, +1, +2, +3
当l = 0 , m = 0,这说明S电子层中只有一个轨道;
当 l=1 , m= +1 , 0 , -1,p 轨道有三种取向,原子 轨道沿着直角坐标的x, y, z 三个轴的方向伸展,分别称为 px ;
R(r)只与电子离核半径(核距离)有关,称 R(r)为 径向分布函数。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将角度波函数Y的绝对值的平方│Y│2作图,就是电子云的 角度分布图,它与角度波函数图形状相似但瘦些,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没有正负 号。
波函数的角度分Y布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Y2
P轨道: y
+ x
0
1
1 2p
+1, 0, -1
3
4
0 3s
0
1
3 1 3p
+1, 0, -1
3
9
2 3d
+2, +1, 0, -1, -2
5
0 4s
0
1
4 1 4p
+1, 0, -1
3
2 4d
+2, +1, 0, -1, -2
7
16
3 4f +3, +2, +1, 0, -1, -2, -3 9
4、自旋量子数(ms) 电子在作自旋运动时,有两个相反的方向,用自旋量子数 ms表示,它只有两个值+1/2和-1/2,通常用箭头表示。,。
(1)每种 l 值表示一类电子云的形状(轨道),其 数值常用光谱符号s、p、d、f 等表示:
l值
01234
l 的符号 S p d f g
当l = 0, 即为s 电子,s 轨道呈球形对称,如 1s 原子轨道: y
x
当l = 1,即为p电子,p 轨道呈哑铃形,如 2p 原子轨道:
y
z
z
x
x
x
同理,当l = 2, 即为d 电子,d 原子轨道呈四叶梅花形:
1、主量子数(n)
物理意义: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和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 (1)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n = 1 表示,余此类推,可见n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
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近乎在 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
(2) 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K, L, M, N…表示。
用于描述光的参数有:光速c、波长λ、频率ν等。它们 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
c=νλ
原子并非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其组成结构也是极其复 杂的。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量很小(9.11×10-31Kg) 运动空间小(直径约10-10 m) 高速运动(106m/s)
电子运动规律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
具有量子化特性 具有波粒二象性
Y2py
y
x
Ypy
+
z x
Y2px z
z +
x -
Y2pz z
x
x
Ypx
Ypz
d轨道:
-+ +-
-+ +-
-+ +-
Ydxy y
Ydyz z
Ydxz z
Yd z2 z
x
y
x
x
Y2dxy
Y2dyz
Y2dxz
Y2dz2
++
Ydx2-y 2
y
x
Y2dx2-y 2
五、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1、几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区域内出现的机会 多少称为几率。
1s、2s、2p….电子经向分布图上的高峰数分别为1、2、和1…..。 原子轨道的类型与径向分布图上所出现峰值的个数之间存在一定 的规律,峰值的个数取决于量子数n、l,并可用(n-l)计算得 到。即:
§1.1 概述
§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3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4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5 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周期律 §1.6 主要的原子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基本要求:
1、从氢原子光谱了解能级的概念。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 动的近代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0 -0.872 -1.36 -2.42
-5.45
-21.79
氢原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7 6
红
5
外 光
4
区
谱 线
3
2
紫 外 光 区 谱 线
1
三、波粒二象性: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1、光子的二象性:20世纪初人们根据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
应等大量实验认识到光既有波动的性质,又有微粒子的性质,即 光的波粒二象性。
2、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 出现的几率称为该处的几率密度。 用︱Ψ︱2 表示
3、电子云:表示核外电子几率密度大小的具体 图像
(1)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的描 述,而几率密度的大小可用2来表示,因此以2作图,可以得到电 子云的图象。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相似,它们之间 的主要区别有:
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德布罗意(1929)的假设在1927年为戴维逊(1937) 和革麦的电子衍射所证实。
四、测不准原理
192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 要关系式 —— 测不准关系:
△x.△P≥ h/4л 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x越小),则其相 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P越大),反之亦然.
a). 由于Y1(整个区域的总和),因此Y2一定小于Y,故电子 云的角度分布图要比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瘦”些;
b).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有正有负,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都 是正值,这是因为Y2总是正值。
S轨道:
(2)电子云的径向分布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可用径向密度函数R2(r)表示,以R2(r)对r
作图,表示任何方向上, R2(r)随r变化情况。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曲线只有正值。 不同类型的电子云径向分布图的形状和高峰的数目不相同。
3、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 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 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量,处于稳定状态, 称为基态(n = 1的轨道)
但当电子受到外界能量作用时,将吸收能量,从离核近的 一个轨道跳跃到离核远的某个轨道上,电子处于离核远的高能 量轨道时,称为电子处于激发态(n>1的轨道)。
它们电子云的取向不同,但它们的能量却是相同的, 这样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
主量子数n ————电子层; 角量子数l ————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m ————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不同量子数与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量子数与原子轨道的关系如下:
百度文库
n l 轨道
m
分轨道数 总轨道数
1 0 1s
0
1
1
2 0 2s
E = n hυ
(二 ) 玻尔理论(三个假设)
1、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绕原子核在一 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道上运动的。 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固定的运动状态。
2、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具有的 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
y
z
z
x
y
x
y z
x
x
(2)如果用n表示电子层时,l 就表示同一主电子层中所具有不同
状态的分层
电子亚层。
n
主电子层
l
分层
1
1
2
2
0
1s
0
2s
1
2p
3
3
4
4
0
3s
1
3p
2
3d
0
4s
1
4p
2
4d
4f
(3)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l。
当 n 不同,l 相同时,其能量关系为:
py ;pz 。
当l = 2, m = +2, +1, 0, -1, -2, 说明对应的d原子轨 道有五种取向,即dxy, dxz, dyz, dx2-y2 和dz2。
同理:当l = 3, 则m=+3, +2, +1, 0, -1, -2, -3,说明 f 原子轨道有七种取向。
等价轨道和简并轨道 在相同的亚层( l 值相同)中的不同轨道,虽然
§1.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观粒子 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x,y,z)来描述。波函数可通过量子力 学的基本方程求解。
一、薛定谔方程
1926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 E. Schr ödinger )在考虑实物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把微粒的运 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的具体形式如下: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能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多 余能量并回到基态。
因为电子的能量与辐射能的频率成正比, 即: E = h 所以: E2 - E1= E = h
= (E2 - E1) / h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E的单位为J。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 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光谱的规律和特征; 2.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物理学上一次革命性的量子化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物质吸收或发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即:
E = hυ
式中: E:光子的能量; υ:光的频率; h: 普朗克常数 (h = 6.6262×10-34 J .S)
物质的能量就是以这样一个能量单位一份一份地(或按照这 个能量单位的整数倍n)辐射或吸收,因而是不连续的。即上式 也可写成
按照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E = mc2 ; m = E/c2
已知光子的能量: E =hυ; c = υλ
光子的动量: P = mc
故
P = E/c = hυ/c = h/λ
2、实物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预言(1924)
如果光子具有二象性,那么微观粒子在某些情况下, 也能呈现波动性。
对于质量m,速度v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 = h / mv
n 决定原子轨道的大小和主要决定电子的能量;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同时也影响电子的能量; 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s 决定电子的自旋。
四、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
式中:
(r,,) = R(r) •Y(,)
Y(,) 只 与 两 个 角 度 有 关 , 所 以 称 Y(,) 为 角度分布函数;
一、氢原子光谱
1、形成:将低压H2置于放电管中,在其两端通以高压电流,使 H2 H 原子(基态) H 原子(激发态), 然后
以光的形式辐射出光谱。
2、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1)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2)各条谱线的λ、υ是不均匀的,但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玻尔理论(1922)
(一)普朗克的量子化理论(1918) 1900年,普朗克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当时被誉为
2、熟悉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3、重点掌握周期系内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 征,并结合原子参数,熟悉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光以能量或波长顺序排列得到的光谱。
原子光谱是线光谱;分子光谱是带光谱;由炽热的物质所 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光或辐射的能性质和原子、电子等微粒的性质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
波函数ψ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用ψ(X,Y,Z)表示。具体 应用时,应注以量子数下标。
Ψn,l,m(X,Y,Z)合理地描述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它是薛定谔方程的特定解。
三、四个量子数
n 123456
光谱符号
KLMNOP
(3)n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对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来说:n 值越大,
电子的能量越高。
z2
En = -2.18×10-18
n2
2、角量子数(l) 对于给定的n 值,l 只能取小于n 的整数。
l = 0,1,2,3,4,……(n - 1)
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 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
2
2x
2
2 y
2
2z
8 2m
h2
(
E
V
)
0
这便是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式中:E是体系的总能量;V是 体系的势能;m为微粒的质量。
二、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波函数:解薛定谔方程所得出的ψ是一系列的函数 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个数值,称ψ为波函数,它并没有实际 的物理意义。
ψ是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是空 间坐标(X,Y,Z)的函数。
ms = ±1/2
1921年,斯脱恩(Otto Stern)和日勒契(Walter Gerlach)将原子束(H原子或碱金属原子)通 过一个不均匀磁场,原子束一分为二,偏向 两边,证实了原子中未成对电子固有磁矩的
存在。
综上所述,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 用n , l , m , ms 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E1S < E2S < E3S < E4S 当 n 相同,l 不同时,其能量关系为:
E4S < E4P < E4d < E4f 由不同的n和 l 组成各分层其能量必然不同, 从能量的角度上看,这些亚层称为能级。
3、磁量子数(m)
磁量子数(m)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的方向。m的数值受l 值 的限制,m=0,±1, ±2,….. ±l,所以当l 确定后,m可有 2l+1个值。
l 值 磁量子数 m 值 00 1 -1, 0, +1 2 -2, -1, 0, +1, +2 3 -3, -2, -1, 0, +1, +2, +3
当l = 0 , m = 0,这说明S电子层中只有一个轨道;
当 l=1 , m= +1 , 0 , -1,p 轨道有三种取向,原子 轨道沿着直角坐标的x, y, z 三个轴的方向伸展,分别称为 px ;
R(r)只与电子离核半径(核距离)有关,称 R(r)为 径向分布函数。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将角度波函数Y的绝对值的平方│Y│2作图,就是电子云的 角度分布图,它与角度波函数图形状相似但瘦些,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没有正负 号。
波函数的角度分Y布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Y2
P轨道: y
+ x
0
1
1 2p
+1, 0, -1
3
4
0 3s
0
1
3 1 3p
+1, 0, -1
3
9
2 3d
+2, +1, 0, -1, -2
5
0 4s
0
1
4 1 4p
+1, 0, -1
3
2 4d
+2, +1, 0, -1, -2
7
16
3 4f +3, +2, +1, 0, -1, -2, -3 9
4、自旋量子数(ms) 电子在作自旋运动时,有两个相反的方向,用自旋量子数 ms表示,它只有两个值+1/2和-1/2,通常用箭头表示。,。
(1)每种 l 值表示一类电子云的形状(轨道),其 数值常用光谱符号s、p、d、f 等表示:
l值
01234
l 的符号 S p d f g
当l = 0, 即为s 电子,s 轨道呈球形对称,如 1s 原子轨道: y
x
当l = 1,即为p电子,p 轨道呈哑铃形,如 2p 原子轨道:
y
z
z
x
x
x
同理,当l = 2, 即为d 电子,d 原子轨道呈四叶梅花形:
1、主量子数(n)
物理意义: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和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 (1)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一层即第一电子层,用n = 1 表示,余此类推,可见n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
电子层: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子,近乎在 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这一范围称电子层。
(2) 主量子数也可用光谱符号K, L, M, N…表示。
用于描述光的参数有:光速c、波长λ、频率ν等。它们 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
c=νλ
原子并非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其组成结构也是极其复 杂的。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量很小(9.11×10-31Kg) 运动空间小(直径约10-10 m) 高速运动(106m/s)
电子运动规律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
具有量子化特性 具有波粒二象性
Y2py
y
x
Ypy
+
z x
Y2px z
z +
x -
Y2pz z
x
x
Ypx
Ypz
d轨道:
-+ +-
-+ +-
-+ +-
Ydxy y
Ydyz z
Ydxz z
Yd z2 z
x
y
x
x
Y2dxy
Y2dyz
Y2dxz
Y2dz2
++
Ydx2-y 2
y
x
Y2dx2-y 2
五、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1、几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区域内出现的机会 多少称为几率。
1s、2s、2p….电子经向分布图上的高峰数分别为1、2、和1…..。 原子轨道的类型与径向分布图上所出现峰值的个数之间存在一定 的规律,峰值的个数取决于量子数n、l,并可用(n-l)计算得 到。即:
§1.1 概述
§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3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4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5 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周期律 §1.6 主要的原子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基本要求:
1、从氢原子光谱了解能级的概念。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 动的近代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0 -0.872 -1.36 -2.42
-5.45
-21.79
氢原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7 6
红
5
外 光
4
区
谱 线
3
2
紫 外 光 区 谱 线
1
三、波粒二象性: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1、光子的二象性:20世纪初人们根据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
应等大量实验认识到光既有波动的性质,又有微粒子的性质,即 光的波粒二象性。
2、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 出现的几率称为该处的几率密度。 用︱Ψ︱2 表示
3、电子云:表示核外电子几率密度大小的具体 图像
(1)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的描 述,而几率密度的大小可用2来表示,因此以2作图,可以得到电 子云的图象。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相似,它们之间 的主要区别有:
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德布罗意(1929)的假设在1927年为戴维逊(1937) 和革麦的电子衍射所证实。
四、测不准原理
192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 要关系式 —— 测不准关系:
△x.△P≥ h/4л 该式表明:粒子位置的测定准确度越大(△x越小),则其相 应的动量的准确度就越小(△P越大),反之亦然.
a). 由于Y1(整个区域的总和),因此Y2一定小于Y,故电子 云的角度分布图要比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瘦”些;
b).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有正有负,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都 是正值,这是因为Y2总是正值。
S轨道:
(2)电子云的径向分布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可用径向密度函数R2(r)表示,以R2(r)对r
作图,表示任何方向上, R2(r)随r变化情况。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曲线只有正值。 不同类型的电子云径向分布图的形状和高峰的数目不相同。
3、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假设: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 能级。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是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 动的。此时电子既不释放能量,也不吸收能量,处于稳定状态, 称为基态(n = 1的轨道)
但当电子受到外界能量作用时,将吸收能量,从离核近的 一个轨道跳跃到离核远的某个轨道上,电子处于离核远的高能 量轨道时,称为电子处于激发态(n>1的轨道)。
它们电子云的取向不同,但它们的能量却是相同的, 这样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
主量子数n ————电子层; 角量子数l ————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m ————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不同量子数与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量子数与原子轨道的关系如下:
百度文库
n l 轨道
m
分轨道数 总轨道数
1 0 1s
0
1
1
2 0 2s
E = n hυ
(二 ) 玻尔理论(三个假设)
1、定态轨道的假设:原子中的每个电子,都是围绕原子核在一 个固定的、有一定能量和有特定半径的定态圆形轨道上运动的。 每个轨道表达(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一种固定的运动状态。
2、轨道能量的假设:轨道能量符合量子化特点。轨道所具有的 能量随轨道离核距离不同而不同。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
y
z
z
x
y
x
y z
x
x
(2)如果用n表示电子层时,l 就表示同一主电子层中所具有不同
状态的分层
电子亚层。
n
主电子层
l
分层
1
1
2
2
0
1s
0
2s
1
2p
3
3
4
4
0
3s
1
3p
2
3d
0
4s
1
4p
2
4d
4f
(3)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l。
当 n 不同,l 相同时,其能量关系为:
py ;pz 。
当l = 2, m = +2, +1, 0, -1, -2, 说明对应的d原子轨 道有五种取向,即dxy, dxz, dyz, dx2-y2 和dz2。
同理:当l = 3, 则m=+3, +2, +1, 0, -1, -2, -3,说明 f 原子轨道有七种取向。
等价轨道和简并轨道 在相同的亚层( l 值相同)中的不同轨道,虽然
§1.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认为微观粒子 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x,y,z)来描述。波函数可通过量子力 学的基本方程求解。
一、薛定谔方程
1926年,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 E. Schr ödinger )在考虑实物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光学和力学的对比,把微粒的运 动用类似于表示光波动的运动方程来描述。它的具体形式如下: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能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多 余能量并回到基态。
因为电子的能量与辐射能的频率成正比, 即: E = h 所以: E2 - E1= E = h
= (E2 - E1) / h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E的单位为J。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 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光谱的规律和特征; 2.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物理学上一次革命性的量子化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物质吸收或发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即:
E = hυ
式中: E:光子的能量; υ:光的频率; h: 普朗克常数 (h = 6.6262×10-34 J .S)
物质的能量就是以这样一个能量单位一份一份地(或按照这 个能量单位的整数倍n)辐射或吸收,因而是不连续的。即上式 也可写成
按照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E = mc2 ; m = E/c2
已知光子的能量: E =hυ; c = υλ
光子的动量: P = mc
故
P = E/c = hυ/c = h/λ
2、实物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预言(1924)
如果光子具有二象性,那么微观粒子在某些情况下, 也能呈现波动性。
对于质量m,速度v的微粒,其波长可用下式求得: = h / mv
n 决定原子轨道的大小和主要决定电子的能量;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同时也影响电子的能量; 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s 决定电子的自旋。
四、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
式中:
(r,,) = R(r) •Y(,)
Y(,) 只 与 两 个 角 度 有 关 , 所 以 称 Y(,) 为 角度分布函数;
一、氢原子光谱
1、形成:将低压H2置于放电管中,在其两端通以高压电流,使 H2 H 原子(基态) H 原子(激发态), 然后
以光的形式辐射出光谱。
2、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1)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2)各条谱线的λ、υ是不均匀的,但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玻尔理论(1922)
(一)普朗克的量子化理论(1918) 1900年,普朗克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当时被誉为
2、熟悉s、p、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3、重点掌握周期系内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 征,并结合原子参数,熟悉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光以能量或波长顺序排列得到的光谱。
原子光谱是线光谱;分子光谱是带光谱;由炽热的物质所 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光或辐射的能性质和原子、电子等微粒的性质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