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 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摘要:以茂兰自然保护区槽谷、漏斗、坡地3种典型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漏斗森林,而坡地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低;3种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中,漏斗森林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其次是槽谷森林,坡地森林养分含量最少;相关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键词:茂兰自然保护区;地形部位;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Soil Factors in Karst Forest of Different Topography Sites in Maolan Natural ReserveAbstract: Three main topography sites (valley, funnel, and hillside) of the karst forest in Maolan natural reserv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karst forest among different topography sites were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odiversity indices and soil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ree kinds of topography sites, species diversity of karst forest in valley was the highest, the second was funnel forest and the lowest was hillside forest.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s of funnel forest was the highest, valley forest was the second, hillside forest was the lowest.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 content had positive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richness index, the content of total 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soil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ielou index.Key words: Maolan natural reserve; topography sites; karst forest; species diversity; soil factors植物物种多样性是表征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的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度。它不仅反映了群落组成中物种的丰富程度,也反映了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以及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是群落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母质的不同,都可能影响生长于其中的植物,从而影响到物种多样性。土壤的性质与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和植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多年来一直是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1]。喀斯特地区地表形态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差异明显,主要以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为主,这类岩石成土速度慢,形成的土壤浅薄,并且土被不连续,岩石的裸露率极高,土壤蓄水能力弱,植物生长缓慢,多以旱生、喜钙植物为主[2]。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地区发展的一大瓶颈。前人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特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喀斯特森林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演变、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小生境土壤养分的变化和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等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3-10],对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地形格局也有一些研究[11],而对不同地形部位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的研究甚少。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发育着大片的原生性喀斯特森林,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理想场所,对其生境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中3种主要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该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该区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的茂兰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7°52′10″-108°05′40″,北纬25°09′20″-25°20′50″,该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地貌景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5.3 ℃,≥10 ℃积温5 727.9 ℃,年均降雨量1 320.5 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地势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区内最高海拔1 078.6 m,最低海拔430.0 m,平均海拔800.0 m以上。研究区成土母岩以中下石炭纪白云岩及石灰岩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是碳酸盐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土层浅薄,土被分布极不均匀,地面岩石裸露,pH 7.5~8.0,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特别丰富。1.2 研究方法1.2.1 样地调查选取槽谷、漏斗、坡地3种地形部位的典型地段设置标准样地,将样地分成10 m×10 m的样方进行每木调查,调查乔木时,记录树高大于5 m,胸径大于15 cm树种的种类、个体数、高度、胸径;调查灌木时,记录种类、盖度、高度和个体数;调查草本及乔灌幼苗时,将样地设置成1 m×1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记录种类、盖度和个体数,3种地形部位样地面积分别为1 200 m2。1.2.2 土壤采集与测定在槽谷、漏斗、坡地3种地形部位的典型地段设置10 m×10 m的标准地,用环刀分别多点采集0~5 cm原状土柱,4个环刀土混合成一个土样。每种地形部位分别取3个土样带回实验室,用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土壤测定项目有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测定方法:pH采用电位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法测定,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磷采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测定,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盐酸-氟化铵(pH在6.5以下)和NaHCO3(pH在6.5以上)溶液浸提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法测定。1.2.3 数据处理物种多样性指标[12]以下列指数表示。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1)/log2NSimpson 多样性指数:D=1-∑ni(ni-1)/N(N-1)Shannon-Wiener指数:H′=-C∑Pi log2 PiPielou 均匀度指数:J=H′/log2 S式中,S为物种数,N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Pi=ni / N代表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ni占所有个体总数N的比例,C是常数,一般设置C=1。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其他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完成。2 结果与分析2.1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由图1可知,3种地形部位的R及H′均表现为槽谷森林最高,分别达到4.612和5.145;其次为漏斗森林,分别为4.101和5.075;坡地森林最小,分别为3.259和4.713。J及D表现为漏斗森林最高,分别为0.883和0.834;其次是槽谷森林,分别为0.816和0.827;坡地森林最小,分别为0.814和0.826。研究结果表明3种地形部位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漏斗森林,坡地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2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从表1可知,槽谷、漏斗、坡地3种地形部位森林土壤的pH分别为7.15、7.08、7.26,即坡地森林土壤的pH最大,槽谷森林土壤次之,漏斗森林土壤最小,各地形部位森林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槽谷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0.2 g/kg,漏斗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6.7 g/kg,坡地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2.0 g/kg,显然,漏斗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高于槽谷森林土壤和坡地森林土壤。3种地形部位森林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表现为漏斗森林土壤最高,其含量分别为 6.61 g/kg和544 mg/kg; 其次为槽谷森林土壤,其含量分别为5.50 g/kg 和482 mg/kg; 最低是坡地森林,其含量分别为4.87 g/kg和413 mg/kg。土壤中磷和钾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各地形部位森林土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磷含量表现为漏斗森林土壤最高,而速效磷含量则表现为坡地森林土壤最高。全钾和速效钾的分布无明显规律,全钾含量最高的为坡地森林土壤,为14.4 g/kg,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则为槽谷森林土壤,为160 mg/kg。2.3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从表2可知,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全磷以及pH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Shannon-Wiener指数与8个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有机质相关系数也较高,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Simpson指数与8个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与有机质的相关系数较高。3 结论与讨论3.1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物种多样性的特点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的多样性、地形地貌的复杂性以及千差万别的气候条件,导致群落物种组成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这是物种长期协同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群落稳定性的一种表征。对槽谷、漏斗和坡地3种地形部位森林的植物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中,槽谷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槽谷即槽状喀斯特箱状河谷,谷坡陡立,谷底平坦,其长与宽之比通常大于5∶1,在3种地形部位中,槽谷的光照和水分条件都较理想,而且其底部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水土的保持,土质肥沃,是植被生长的理想场所。研究区内喀斯特漏斗密集成群分布,多为形态深陷而陡峭的倒圆锥状、椭圆锥状或不规则状封闭洼地,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研究区内多表现为湿度大、温度低、日照少等环境特征,局部区域林下枯枝落叶层较厚,土壤肥沃,但由于其是一种封闭的负地形,岩溶裂隙水和枯枝落叶水滞留过多而形成临时性积水的森林滞留沼泽地生境,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影响。然而绝大多数漏斗中原生森林茂密,物种多样性丰富,组成了幽岩葱翠的喀斯特森林景观,这同样是物种长期协同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坡地无疑是3种地形中光照条件最优越的,但坡地地势陡峭,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被不连续,岩石裸露率较高,水分渗透性强,物种丰富度较低,但也生长着许多高大的乔木和其他灌木。3.2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分析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石灰土成土母岩是纯度较高的白云岩和石灰岩。由于该保护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区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3种地形部位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等理化指标测定分析,不难发现,在3种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中,漏斗森林土壤的养分含量相对要高于槽谷森林和坡地森林,这可能是由于漏斗底部更易于接受漏斗上部四周的凋落物的堆积,此外,石灰土含有丰富的钙质元素,易形成稳定的腐植酸钙,再加上漏斗底部阴湿的环境,因此更有利于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积累。槽谷森林土壤的养分含量相对要高于坡地森林,槽谷森林所处地势相对较平坦,土壤分布均匀,有利于土壤的发育,也有利于凋落物的堆积,土壤养分含量高。坡地森林地势陡峭,水土易流失,土层薄,土被不连续,土壤主要分布在一些基岩裂隙中,其养分主要靠枯枝落叶层中的腐殖质提供,茂密的森林主要就着生在基岩裂隙上。3.3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部位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从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出,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与8个土壤理化指标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但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Simpson指数与8个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与有机质的相关系数较高。总体上看,有机质、全氮是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因子。然而,在3种地形部位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在土壤因子中,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有机质和全氮却是漏斗森林土壤最高,可能是由于漏斗这种地形的特殊性,在漏斗底部更有利于有机质、全氮等养分的积累,但这只是在局部,导致漏斗森林中优势种明显,因而对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影响较大;而槽谷地形与漏斗地形不同的是,在槽谷底部,其地形相对平坦,各养分可以较均匀地分布在槽谷底部,因此植物所获得的营养元素相对均等,植物生长均匀,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但优势种不明显。总之,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以其独特的地貌形态构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又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是喀斯特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对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有一定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 宋创业,郭柯,刘高焕.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8,27(1):8-13.[2] 周政贤.茂兰喀斯特森林考察综合报告[A]. 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23.[3] 曹建华,袁道先,潘根兴.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37-44.[4] 王世杰,季宏军,欧阳自远,等.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 辑),1999,29(5):441-449.[5] 周运超,周习会,周玮.贵州岩溶土壤形成及其可持续利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24(5):419-425.[6] 龙健,李娟,江新荣.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4,42(4):597-602.[7] 赵中秋,后立胜,蔡运龙.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J].地学前缘,2006,13(3):185-189.[8] 冉景丞,何师意,曹建华,等.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土壤CO2排放量动态研究[J].贵州科学,2002,20(2):42-47.[9] 刘方,王世杰,罗海波,等.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J].土壤学报,2008,46(6):1055-1062.[10] 张邦琨,曾信波.喀斯特森林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J].土壤学报,1996,33(1):46-48.[11] 龙翠玲.不同地形部位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岩溶,2007,26(1):55-60.[12]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环境适应研究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环境适应研究一、本文概述植物叶片作为植物与环境交互的主要界面,其功能性状不仅反映了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还体现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响应。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环境下植物叶片的生理、形态和解剖结构等性状进行分析,揭示植物叶片如何适应并响应环境变化,以期为植物生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叶片形态、叶片结构、叶片生理等方面。
然后,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种群尺度等不同层面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尺度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适应机制。
接着,本文重点探讨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应对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土壤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的适应策略。
本文还展望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以及未来在生态恢复、农业生产和全球变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揭示植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和进化动力,为植物生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分类与特征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是指叶片在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和形态特征,这些性状是植物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根据功能性状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并分别阐述其特征。
首先是叶形态性状,这包括叶片的大小、形状、厚度和边缘特征等。
叶片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了植物对光照的捕获能力,而叶片的厚度则与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抗旱性密切相关。
例如,在干旱环境中,叶片通常较厚,以减少水分蒸发,而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叶片则可能较大,以充分利用光能。
其次是叶生理性状,这主要包括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
这些性状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喀斯特生境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4年 科研热词 喀斯特 空间分异特征 稳渗率 氮同位素组成 异质性 地表凋落物 土壤 土地利用 喀斯特石漠化 入渗 耐旱性 碳酸盐岩 水力特征 植物水力学安全边界 植物功能群 养分缺乏 推荐指数 3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δ 13c biolog-eco测试法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科研热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退化喀斯特 贵州高原 贵州 蜘蛛 种群资源 种群结构 种群分布 生化作用强度 物种多样性 洞穴适应 洞穴 植被恢复 构树萌枝 恢复序列 微生物熵 岩下保护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 喀斯特 历史动态 分布格局 中国大鲵 中国 不同干扰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福建千年桐种源叶片_13_C与环境及叶碳氮含量的关系_林晗
第28卷第8期自然资源学报Vol.28No.82013年8月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Aug.,2013收稿日期:2012-02-08;修订日期:2012-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664);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1N0002);福建省科技厅资助省属高校项目(2008F5014);福建农林大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08B04)。
第一作者简介:林晗(1980-),女,福建福州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及森林生态。
!通信作者,E-mail :zjchchenh@ 福建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 与环境及叶碳氮含量的关系林晗1,2,陈辉1,2*,吴承祯1,2,洪滔1,2,陈灿1,2,陈建忠3,刘剑斌3,肖应忠3(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3.福建省建阳市林业局,福建建阳354200)摘要:选取福建省不同千年桐种源在同一条件下人工培育,通过测定千年桐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 ),分析千年桐叶片δ13C 的特征及其种源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和种源生长对其的影响。
结果表明,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 的变化范围在-26.06ɢ -24.46ɢ之间,平均值为-25.54ɢ,其中莆田、顺昌和沙县种源δ13C 值较大。
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 值与经纬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千年桐δ13C 值变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 值与叶N 含量以及C /N 呈现二次曲线相关性。
结合叶片δ13C 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莆田、顺昌、沙县千年桐种源具有较高的δ13C 值,对应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可以考虑栽植在较干旱、贫瘠环境中作为先锋树种,其落叶阔叶的特性也有助于养分回归、改良地力;而政和、尤溪、建阳种源的δ13C 值相对较小,建议栽植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充分发挥对水分的摄取能力,提高其生长量。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协同演变规律研究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协同演变规律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南部斜坡地带,面积约9.7万平方公里,景观异质性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2、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尖锐。
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滇黔桂地区范畴,非地带性顶级群落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受人为干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出现了各种偏途、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共存格局。
本研究在喀斯特峰丛洼地6个典型生态系统(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中,分别选择2个代表性群落类型各建立3个20m×20m样方,基于植被和土壤的全面调查分析,运用多重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特征及差异,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
以期对该地区乃至整个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结论如下:(1)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不同,沿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的顺向发展方向群落类型逐渐增加。
一般认为稳定性与植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顶级群落的稳定性最强,但喀斯特峰丛洼地的科、属、种、重要值>10.0的科、重要值>5.0的种及物种多样性最大值出现在次生林,群落结构性最佳值则出现在顶级群落原生林。
表明植物多样性仅仅是群落稳定性的基础或必要条件,群落的稳定性更多体现在结构合理性上。
(2)喀斯特峰丛洼地非常优越的温湿条件一方面导致土壤的淋溶作用强,土壤呈微酸性或微碱性,pH值在6.60—7.75之间;另一方面极有利于生物的繁衍和生长,生物“自肥”作用十分强烈。
与同纬度地区红壤相比,养分含量均很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以原生林和次生林、原生林、坡耕地、坡耕地、原生林、原生林、灌丛最高。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一、最新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选题参考1、植物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中的作用2、浅谈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植物的关系3、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4、环境保护与植物绿化关系探讨5、植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6、环境保护和植物生态学7、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8、试谈园林观赏植物景观应用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9、古窑遗址公园的环境保护和植物景观设计--以邛窑遗址公园方案设计为例10、国内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11、云南省土著民族对村社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的保护12、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13、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14、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15、探讨青藏高原濒危药用植物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抢救与保护措施16、浅析园林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17、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18、黄金矿山应实现用植物监测、保护和美化环境19、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的植物和环境的现状及其保护的研究20、绿化植物与保护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二、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全1、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保护环境,开拓资源,开展固沙保土的C4(碳四)植物的选育、引种和推广的研究(西部大开发建议之三)2、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初探3、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4、保护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5、酒鬼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特征与植物多样性6、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7、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8、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福建沙溪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9、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0、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1、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2、全国“植物和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将在青岛召开13、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4、第七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合肥召开15、全国第六次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16、五个学会(协会)在合肥联合召开第七届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17、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19、西部地区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2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与植物研究所内生菌与橡胶树病害课题组三、热门植物与环境保护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保护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2、保护和改造环境常用植物3、全国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数家农药企业获环保先进单位称号农业部要求进一步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管理4、民族植物学与甘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5、档案馆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档案文献保护6、环境植物保护的理念和策略7、山地造林整地应注意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8、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9、为人类健康与环境和谐而努力——中医药发展与濒危动植物保护国际研讨会发出倡议10、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环境与植物多样性研究11、人类健康与环境和谐——中医药与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协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12、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与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关系——以五个自然保护区为例13、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与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关系——以五个自然保护区为例(英文)14、城市环境建设中园林种植设计与植物保护15、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16、天然公园、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对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环境教育的意义—菲律宾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环境的现状17、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环境梯度下锐齿栎林植物功能群动态与生理生态特性研究18、阳际峰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19、第三谈:创建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植物园与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系20、园林植物保护与城市生态环境四、关于植物与环境保护毕业论文题目1、植物与环境保护2、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3、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4、第八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纪要5、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简讯6、“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蓉召开7、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8、第二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蓉召开9、简论植物与环境保护──以榆林地区为例10、植物与环境保护11、浅谈植物与环境保护12、浅谈植物与环境保护13、全国第六次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青岛召开14、第六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15、植物与环境保护16、植物与环境保护17、第五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科学讨论会概况18、植物多酚在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9、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与城市环境保护20、园林植物对环境保护与改善的作用五、比较好写的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1、天然公园、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教育的意义——菲律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现状2、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仍是21世纪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概述世界农药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4、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5、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仍是21世纪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概述世界农药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6、安徽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初步研究——种类、区系及其分布与环境的关系7、吕四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春夏季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初步分析8、在遵从与超越之间:环境刑法条文适用的检视与反思——以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切入9、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科学讨论会在洛阳举行10、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1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技开发管理研究12、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13、浅析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条件建设与管理——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1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0~2008年科技论文统计分析15、农业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16、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17、根植热土献身热作植保事业——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贵修18、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三农”工作的研究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19、第四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泛太平洋农药科学会议暨第八届“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规一体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bstract...2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1953—2010年科研论文、调研工作报告与译文选编. 第1卷。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δ 13C年间变化及其环境分析
摘要: 植物有机体稳定碳 同位 素组成受植物生长 期间气候 环境因子 的影响 ,包含 了大量的环境信息 。要真正理解植物体 同位
素组成 所包 含的环境信息首先要研究植物体 同位素组成与环境之 间的关 系。 章通 过分析 2 0 文 0 2年 和 2 0 0 3年青藏高原东部青 海 省门源县境内隶属于 l 4 属 5 种植物 叶片的 63 9科 l 1 1 C值 , 研究高寒草甸植物稳定碳 同位素组成的年问变化及其与环境 因
植 物 光 合作 用 过 程 中普 遍 发 生 了稳 定 碳 同 位 素分馏 ,使光合作用 产物明显富集碳 的轻同位素 ( C) 1] 利 用这 种分 馏效 应 可 以指示植 物 长期 的 [2, - 水分 利用 效率 ,揭示 植 物重 要 的生理 生 态学 过程 。 它 在 生 态 学 及 全球 变 化 研究 中得 到 了 广 泛 的关 注 和应用【 J 3。 植物稳定碳 同位素组成受其光合作用类 型控 制 ,同时又 受气 候环 境 因子 的影 响 ,从而 越 J 来越 广泛 的应 用 于气候 环境 变 化 的研究 中 。 全球 变 化 研 究 的一 种 重 要 方 法 就 是 从 古 植 被 及 古 土 壤 有机 质 83 1 C值 的变化 中提取 当时 的环境 信息 , 是 但
P<0O 1 均能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多年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 于一年生植 物 ,能更好 的适应该地 区寒 冷干燥 的低 温 . ) O
环境 。两年问植物 6 c值有明显不同 ,2 0 B 0 3年显著低 于 2 0 0 2年 ( =67 6 尸<0O 1 。通过分析两年 问环境 囚子的变化认 t .8 , .O ) 为植物叶片 6 c值 的年间变化主要是 由于降水 的变化 引起 的,随 降雨量 的增加 而降低。不同植物 种 53 B 1 C值 年问变化差别很
最新畜牧兽医论文题目大全
最新畜牧兽医论文题目大全畜牧论文题目(共294个)1、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2、关于当前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现状的探讨3、闽东地区养鹅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4、浅谈工厂化肉羊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5、浅谈家畜的热调节6、内蒙肉羊加工项目的考察及建议7、做好肉牛羊生产效益监测引导产业发展8、85后白领回乡当“蜂王”9、海安畜禽产业水平再上新台阶10、如何走好特色高效发展之路11、山地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12、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13、不断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养殖效益14、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5、草原生态补偿:弱监管下的博弈分析16、山区生态养羊产业化发展与对策17、大荔县肉羊养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8、开远市家禽养殖业发展成效及建议19、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20、对兰坪县能繁母猪投保理赔工作的思考21、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2、肉羊产业效益下降的原因及对策23、养殖档案管理情况调查及建议24、澄江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路径探析25、陕北丘陵沟壑区畜牧发展的问题及建议26、饲料配制要注意的问题27、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研究28、浅谈畜禽新品种推广服务的对策29、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问题及改进措施30、养殖厂厂址的合理选择31、松原市多元化发展畜禽养殖建设绿色生态基地32、喀斯特地区不同年限桂牧1号象草草地土壤养分特征33、放牧季节及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34、温度和水分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35、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36、添加不同的青贮菌剂对甜高粱青贮品质的影响37、不同微生物添加剂组合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影响38、不同大豆原料中单宁含量的差别分析39、GC-MS法快速测定饲料用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40、开刃锤片是提高粉碎机效率的新途径41、饲料中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42、宠物诱食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4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喂养系统44、青藏高原北缘3种高寒草地的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的初步研究45、氮硅添加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例46、提孜那甫河流域冬季牲畜宿营地环境特征遥感分析47、微藻生物分子在动物和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48、饲料青贮技术49、湖南洞口县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企业的创建50、畜牧业作为七台河市转型接续产业的思考51、湖北十堰市1起病死猪处理纪实52、养分和水分添加后沙质草地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变化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53、放牧强度对科尔沁沙地沙质草地植被的影响54、围封和放牧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影响55、白羽肉鸡产业量化分析深度研究报告56、2016年,养猪必须知道的5大数据57、蛋鸡养殖统计指标解析58、白海银:找准方向,踏着历史的节拍前行59、原平市加强畜牧业宣传力度60、剑川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61、国内外肉鸡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62、体系成果落地开花产业实效明显提升--沿海高湿地区蛋鸡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剖析63、活性微生物半液态全价配合发酵饲料的生产64、移动互联时代养猪企业如何打造事业共同体65、“领头鸭”是如何甩开鸭步的--河北乐寿农牧集团延长产业链发展种鸭养殖侧记66、紧跟趋势,谋定而动--新形势下经销商经营策略(二)67、黄芪多糖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68、酵母菌发酵有机米糠富锗的条件优化69、中国生猪养殖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和钻石模型的实证研究70、中度退化草地环境下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线虫的影响分析71、碳税补贴视角下规模养猪户低碳养殖行为决策分析72、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分析73、禁牧草地补偿标准问题研究--基于最小数据方法在玛曲县的运用74、内蒙古草原常见植物叶片?13C和?15对环境因子的响应75、推广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维护民众身体健康76、五菌联合固态发酵生产高含量粗蛋白质豆粕的研究77、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饲料中喹乙醇的研究78、质检总局调整进口饲料风险级别及检验检疫监管方式79、规模化养殖场硬件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80、对加快宁洱县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考81、平安区规模养殖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调研报告82、烟台威海两市家禽养殖情况抽样调查报告83、关于建昌县养蜂生产现状的调查报告84、《动物繁殖技术》课程中“生殖激素”学习情境的设计85、济南市设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86、浅谈畜牧业转变趋势及发展建议87、海东市平安区畜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8、运动对动物脂肪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89、浅谈葛根的现代研究90、应用配制的香味混合液促进草食家畜食欲的饲喂技术91、浅谈肉羊的养殖前景92、对发展江苏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几点思考93、应用CNCPS体系评价兵团农区肉牛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94、酵母细胞壁多糖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95、豆粕与发酵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调查分析优先出版96、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生猪产业污染及防治调查97、甘露寡糖对乳酸粪肠球菌和沙门菌细胞凝集的影响研究98、犬用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99、罗布麻对3种牧草瘤胃发酵产气量的影响100、蜂胶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101、短链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理特点和功能102、腐植酸钠对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光谱的影响103、锡林郭勒盟地区酸马奶提取的植物乳杆菌DSM20174的理化特性研究104、对县级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改革重组的思考--以陕西省白河县为例105、创导生态特色养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106、草原灭鼠方法及对策107、新疆草原治蝗措施建议108、草原虫害的生物及生态治理109、云龙县基本草原现状和保护应对措施110、生猪价格调查报告111、苍溪县生猪养殖价格行情波动风险的调查与研究112、牛舍链条式机械刮板安装长度研究113、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草地破土切根机114、中国草畜业后向纵向一体化动因初探115、畜禽何时出栏最划算116、如何实现对畜禽舍环境的科学调控117、基于高光谱分析的草地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进展优先出版118、下大力气保护地方猪种119、饲料间组合效应及其研究方法与生产应用120、高温季节“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效果研究121、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122、丁酸梭菌C.L24蛋白酶产酶条件的优化123、畜牧专业本科生《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124、饲养方式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125、畜牧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思考126、平安畜牧业发展经验启示127、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128、养殖与空气129、项目推广下的规模养殖成效分析130、畜牧业在角奎镇农民增收中的地位与作用131、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综合措施132、试论信息技术在畜牧业方面的运用133、剑川县象图乡扶贫开发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134、果洛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135、牛羊标准化养殖的原则及模式探讨136、庆阳市发展肉鸡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37、积石山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138、临河区肉羊产业面临的困难、应对措施及前景展望139、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分析140、秸秆青贮发酵增效素Sila-Max使用技术与应用141、巴林左旗秸秆加工转化利用成效显着142、饲料袋装青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43、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技术措施144、2015年与猪相关的农牧企业都在忙什么145、“十三五”规划解读:新常态下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分析146、现代规模猪场的劳动保护147、扬翔股份布局互联网+--2016年扬翔股份互联网时代规模猪场发展高峰论坛148、猪场老板的五项修炼149、2015年国家科技奖颁布畜牧业斩获6项大奖150、料槽中霉菌毒素污染和富集案例分析处理151、2015年我国进口曾祖代种猪共计4442头152、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可重复性与无氮饲粮的配制153、角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制备羽毛蛋白粉的工艺研究154、纳米硒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155、规模化商品蛋鸡场不同笼养设备优缺点分析156、北京市蜂业公司“牵手夕阳红华林为老情”关爱健康系列公益活动拉开帷幕157、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提取以及前景158、叶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159、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管试点的“韩丹模式”160、农业部力促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与生态环保“双赢”161、稻田开放式自动化养鸭设备的研制及试验162、黑麦草主要价值163、柳枝稷与苜蓿混作生长特征及竞争作用研究164、刈割和氮添加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原碳固持的影响优先出版165、内蒙古草原生物量和地下生产力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子166、新疆准噶尔盆地荒漠草地水源圈植物群落退化格局优先出版167、冬虫夏草固体发酵生产饲料添加剂条件筛选168、基于奶畜生产经营的会计核算--以千阳县为例169、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的影响优先出版170、水氮添加对内蒙古多伦县退耕还草地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的影响171、山东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及优化策略172、动物中microRNA及其生物发生相关蛋白的研究173、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湖北实践--湖北省罗田县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74、湖南省2015年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175、硒的功用及富硒动物产品研发进展176、严格准入标准--四平市畜牧业管理局全面完成畜禽屠宰厂(场)资格审核清理换证工作177、家庭养鸡户生存现状调查报告178、浅析集安市肉牛、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179、农业部:2015年饲料总产量破2亿,猪料8350万吨同比降3%180、关于洮南市畜牧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181、科技部973计划方案出炉生猪界两大课题入选182、兰西县种猪场183、环境管制下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演化机理--基于湖北省规模养猪户的实证分析184、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185、运用EXCEL做饲料配方验算表186、挤奶机器人的投资战略187、美国辉宝动物保健公司“奥奶净”产品发布会召开188、国科·司达特2016环保型智慧牧场企业家高层论坛成功举办189、茶叶在畜禽生产上的妙用190、约翰迪尔8400型自走式青贮收获机(二)191、金奖:约翰迪尔Procut系统保持青贮收获机切碎滚筒上的刀片锋利和快速对刃192、木本饲料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现状193、市场风险、契约关系与农户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人感染禽流感(H7N9)风险视角194、黑龙江省牧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95、信息化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196、牛抗精子抗体11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197、灵长类排泄物中荷尔蒙的研究进展198、禽类岣扇潘匮芯拷?199、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200、贵州喀斯特山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战略探讨201、冬日里邂逅济泉黄岩蜜202、盐池滩羊借“互联网+”走出低迷203、高校参考咨询在畜牧业信息化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204、浅析宁洱县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与应用205、青海省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06、影响母猪福利的饲养方式及建议207、官港湿地苘麻-狗尾草草地群落结构分析优先出版208、三江源头生态美--青海省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五年掠影209、高寒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梯度下生态系统光合和呼吸响应特征210、施肥、灌溉对切根改良草地群落的影响211、围栏封育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212、禁牧对中度退化伊犁绢蒿荒漠植被特征的影响213、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原牛心朴子和变异黄芪的分布调查214、中国植物种质资源在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215、我国养殖业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以生猪产业为例216、付小平的甜蜜“副业”217、黑龙江:畜牧业转型升级吹响现代化号角218、腾移减“重量” 做精增“体能”--北京市推进畜牧业疏解和结构调整调查219、让“蜜乐”蜂蜜走进千家万户--记河南蜜乐源养蜂专业合作社220、畜禽微量元素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221、壹号土猪:“土滋味”吃出新年“老味道”222、试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23、畜舍的朝向与采光224、饲料青贮技术225、块根块茎及瓜类原料的利用226、农村畜牧养殖的规范化与科学化227、科左后旗黄牛产业发展迅速228、对农村畜禽养殖管理问题的探析229、增强法制建设责任感和紧迫感为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30、策勒黑羊的发展思考231、乌苏市农区肉羊产业发展思路与实施构想232、新疆莎车县多浪羊养殖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探究233、新疆畜牧科学院与伊犁州畜牧兽医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成立新疆畜牧科学院伊犁分院234、乌鲁木齐奶吧、奶店调查汇报暨乌昌地区奶吧、奶店发展经验交流会在乌市召开235、阜新市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236、畜禽养殖企业如何申请无公害畜产品认证237、河套地区优质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的资源优势238、阜新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239、阜新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240、浅析雷波县发展秸秆畜牧业的技术措施241、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一)242、草原生态补奖制度背景下的四川藏区牲畜暖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243、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社会招聘公告244、从供给侧改革看畜牧业发展245、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筛查测定饲料中19种磺胺类药物246、奶价低迷:中小牧场选择退出,上游企业谋求转型247、白羽肉鸡:供给收缩景气复苏248、2016年蛋鸡行业将是稳定调整提高的一年249、2016年白羽肉鸡父母代和商品代将进入一个平衡点250、河北省肉牛养殖现状及对策251、张玉明:要将原生态农牧“搬”进“网上社区”252、蛋鸡鹊桥会理事会会议在石家庄召开253、倾力打造“三大工程” 竭诚为家禽企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254、肉鸡笼养工艺与设备选型255、苜蓿青贮生产的注意事项256、紧跟趋势,谋定而动--新形势下经销商经营策略(三)257、营养舔砖黏合剂、压强的工艺研究及采食量试验优先出版258、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优先出版259、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优先出版260、内蒙古赤峰市牲畜市场网络交易平台构建研究优先出版261、毛驴身上有本经济账262、公司加农户共同来创富263、饼粕饲料辨真假264、陕西质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65、氯化铵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66、胆碱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267、饲料中抗球虫药物--沙咪珠利的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检测法研究268、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269、无人机航拍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初步应用270、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与水塔功能的关系271、2015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会商会议在北京召开272、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273、晋中市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74、榕江香羊产业发展建议275、滦县全面加快奶业转型升级276、京山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277、从畜牧业角度看“产业+互联网”278、奶牛养殖联合社发展离不开“四点”279、2015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280、畜牧业转型升级应着力解决的问题281、创新--畜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282、安徽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效明显283、2015第十二届中国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284、沙子岭猪:行走的餐桌285、金华猪:千年文化再放光彩286、玉山黑猪:保种选育任重道远287、智能物联助推畜牧产业升级和种养联动288、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保护建设现状及反思289、宁夏“十三五”草畜产业发展的思考290、昆山麻鸭的“复活之路”291、油脂在畜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应用29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建立293、网络信息化手段在畜牧业中的应用294、鹤壁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兽医论文题目(共237个)1、奶牛前胃弛缓的诊断及治疗2、羊亚硝酸盐中毒的诊疗3、动物养殖中的兽药残留与预防4、刍议如何做好兽医消毒工作5、使用一次性灭菌注射器鸡翅内主静脉窝采血方法6、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策略7、伪狂犬病毒(PRV)间接ELISA试验8、猪屠宰检疫与处理的要点9、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方案10、中草药在防治奶牛乳腺炎中的应用11、秋冬季仔猪腹泻特点及防治策略12、奶牛因饲料致病的原因及防治13、一起猪马铃薯茎叶中毒的诊治14、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15、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16、规模奶牛场寄生虫调查及治疗17、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18、胶体金条在牛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19、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20、羊痘病的防治21、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奶牛乳房炎22、中西医结合治疗羊传染性脓疱病23、猪气喘病的治疗与预防策略24、羊副结核病的诊断报告25、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26、包虫病的防治措施27、奶牛蹄病的防治28、山羊链球菌病的诊疗与预防29、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水肿病30、家兔螨病的防治31、一例猪伪狂犬病毒病的诊治32、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33、浅谈仔猪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技术34、猪异食癖的病因与预防35、猪营养性骨病的研究进展36、简述X线诊断的原则和程序37、小凉山土鸡球虫病综合防治措施38、一蛋鸡场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办法39、蛋鸡各阶段脱肛原因及预防措施40、鸡群免疫应注意的技术要点41、常见疫病在鸭养殖中的防治分析42、浅谈散养土鸡啄癖症的发生及防治43、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现状与相关措施44、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45、会理县肉鸡常见高危疾病防治对策46、一例肉鸡感冒与气囊炎混合感染诊治47、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例鸭瘟48、怀孕羊后半身不灵活该怎么办49、中西药结合治疗鸡球虫病50、对雏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再认识51、鸭瘟的诊断与防制52、鸡支原体感染的防治53、鸭病毒性肝炎的科学防治54、沭阳县禽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技术55、牛焦虫病的诊断与治疗56、如何做好猪群保健57、探讨母羊不让羔羊吃奶的原因与防治措施58、反刍动物出现异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59、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60、新形势下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认识61、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62、提认识多举措强化“瘦肉精”监管工作63、对基层畜牧管理体制的分析与思考64、浅析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65、动物疫苗的仓库管理和使用66、科学防疫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67、影响动物疫苗免疫效果因素分析68、小议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之我见69、浅谈寄生虫生活史70、养殖场综合防疫之我见71、中西医结合防治山羊“持续性腹泻症”7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73、羔羊痢疾的综合防制74、动物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75、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问题及改进措施76、浅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分类77、引起动物机体发热的原因分析78、一例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79、某规模猪场H-PRRS和APP混合感染的诊治80、犊牛的科学培育81、卵巢机能异常导致奶牛不育82、生产母猪常发疾病的防治83、犊牛大肠杆菌病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84、新生仔猪低血糖诊治85、赤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和细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86、猪愀扇潘卦诩也现械谋泶锖涂共《净钚约觳?87、高职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88、利用复合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猪气喘病89、农村养禽的常见问题及措施90、猪地方性肺炎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91、利用中草药防治畜禽球虫病的前景92、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93、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要点94、牛羊东毕血吸虫病防控95、科学防制羊链球菌病96、羊脑包虫病的诊治97、引起陕北白绒山羊急性死亡的常见疾病98、青海民和县牛羊棘球蚴病调查99、羊沙门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100、牛焦虫病的诊治101、云南香格里拉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特点102、1例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103、蛋鸡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104、1例霉变饲料引起鸡霉菌病的防治105、鸡常见疾病的诊治106、活畜流动频繁,草食动物疫病防控亟待加强--山东省草食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调研107、湖北十堰市1起病死猪处理纪实108、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109、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研究初报110、中药防控鸡群冬季常发病111、如何做好马立克疫苗的接种工作112、冬季蛋鸡呼吸道病的防控113、冬季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114、兽药单方时代,疾病如何防控115、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116、雏鸡沙门氏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117、肉鸡温和型流感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混感的治疗118、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PCR检测方法119、乳腺炎奶牛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120、养殖户畜禽疫病防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21、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浅析122、林麝粪便细菌多样性研究123、川渝地区猪TT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性因素分析124、金翁止痢颗粒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125、嵌合猪圆环病毒的构建优先出版12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优先出版12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介导的细胞内受体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优先出版128、推广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维护民众身体健康129、热应激环境下育成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及黏膜结构的相关性分析130、运输应激对大鼠行为、血清皮质酮及下丘脑视上核nNOS表达的影响131、附红散口服结合附红优粉针肌注防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观察132、一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133、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对策134、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135、牛羊布病防治技术136、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137、传染性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38、肉鸡冬季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控措施139、肉羊疫病防控技术140、浅谈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141、雏鸡几种常见病的防治142、腊肠犬膀胱结石、膀胱息肉引发血尿的诊治和对策143、猪赫尔尼亚(疝气)手术之改进。
内陆黑河流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内陆黑河流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及其指示意义苏培玺;严巧娣【摘要】对黑河流域山地、绿洲和荒漠区木本植物叶片或同化枝进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得出,山地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在-23‰~-29‰之间,平均值为-26.3‰;绿洲植物在-26‰~-30‰之间,平均值为-27.2‰;荒漠植物在-23‰~-28‰和-12‰~-15‰两个范围,平均值分别为-26.0‰和-13.8‰,严酷生境植物δ13C 值较高.同种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δ13C值,也表现为较差生境高于较好生境.荒漠河岸林树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柳树形叶的δ13C值低于杨树形叶.无论是山区还是荒漠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有些植物稳定碳同位素辨别力(Δ)减小,有些变化不明显,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值随着海拔升高线性递减显著.研究得出,荒漠植被中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C4植物占有一定比例.严酷生境下植物WUE高于较好生境.胡杨长条形叶的WUE最低,圆形叶的最高,由幼苗时期的柳树形叶向杨树形叶的演变中WUE在提高.青海云杉为黑河上游山区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植物.同种植物过高的δ13C值指示着植物的衰退和生境的严重胁迫.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是沿着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方向发展.【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04【总页数】9页(P1616-1624)【关键词】黑河;内陆河;稳定碳同位素辨别力;C4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环境;青海云杉;胡杨【作者】苏培玺;严巧娣【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由山地、绿洲和荒漠三大景观组成,上游山地受人类活动干扰少,为环境变化敏感区;中下游绿洲及荒漠是生态脆弱区,其环境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植物生理学作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综述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植物学15硕张凡3150190 Tel.摘要:植物WUE是耦合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过程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联系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关键因子, 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
研究如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同化物产量,节约水资源。
WUE有不同尺度和范畴的研究,如叶片、全株、群体的尺度及瞬时WUE、内在WUE和综合WUE,叶片WUE常用于代表植物整株WUE。
研究WUE的方法主要有光合气体交换法与稳定碳同位素法,其中稳定碳同位素法是较为先进、准确的测定方法。
本文提供了不同方法测定WUE的计算公式。
植物WUE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植物生理因子如气孔导度、光合效率;环境因子如水分、光照、温度、CO2浓度等;个体因子如代谢途径、形态、基因型等。
本文同时提供了WUE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WUE;蒸腾作用;气孔导度;δ13CMethods and Factors of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Abstract: WU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coupl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lso is the key factor contacting vegetation ecosystem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hysiology, ecology and hydrology. Study how to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can increase assimilate production and conserve water resources. WUE studie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areas, such as scale of leaf, the whole plant and colony WUE, instant WUE, intrinsic WUE and integrated WUE. Leaf WUE commonly used in behalf of the whole plant WUE. WUE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include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method which is more advanced and more accurate. This article provides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WUE. Plant WU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plant physi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tomatal conductanc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moisture, light, temperature, CO2 concentration, 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metabolic pathways, morphology, genotype etc.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molecular biology achievement of WU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WUE, transpiration, stomatal conductance, δ13C一、概述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重要意义,提供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会使植物丧失水分。
中国南方喀斯特作用与全球碳循环关系研究
Schappetr(1972)、 Jong and Schappetr(1972)、Buyannovsky 和Wagner(1983)、Solomon和Cerling(1987) Wagner(1983)、Solomon和 徐胜友与何师意(1996) 和徐胜友与何师意(1996)都曾报道过碳 酸盐岩区土壤CO 酸盐岩区土壤CO2浓度在土壤一定深度处出 现最大值,然后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现最大值,然后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这 与我们所观测到的相一致 。 板桥O 农田 农田( )、板桥 板桥 1m农田(图3.f)、板桥 1m(q) 灌 )、板桥P 丛(图3.l)土壤 )土壤CO2浓度随深度增加一直 这种土壤浅部CO2浓度高于土壤深 减少 ,这种土壤浅部 部CO2浓度的情况在我国碳酸盐岩地区很 少发现(唐灿 周平根,1999;黎廷宇等 唐灿,周平根 黎廷宇等,2001) 少发现 唐灿 周平根 黎廷宇等
土 壤 有 机 碳 特 征
喀斯特页岩区(非碳酸盐岩区 土壤 喀斯特页岩区 非碳酸盐岩区)土壤 2与土壤有机碳回归分析 非碳酸盐岩区 土壤CO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CO2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in shale area of karst 回归方程 剖面 乌锋P2l灌丛 (9) 乌锋P2l次生林 (10) 乌锋P2l草丛 (11) 墨黑P2l农田 (12) y = -618.67x + 4199.6 y = -766.39x + 7548.9 y = -13093x + 69890 y = -8646.2x + 49490 R2 0.67 0.29 0.74 0.85 P 0.387 0.239 0.351 0.077
表示在α=0.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水平上显著相关。 注:()为剖面编号,*表示在 :()为剖面编号, 表示在 为剖面编号 水平上显著相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叶片δ13c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 碳同位素 生长特性 环境因子 油松 气候变化 气体交换参数 植物生活型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夏玉米 叶片水平 叶片元素含量 叶片δ 13c 产量 中国沙棘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3 荒漠植物 2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2 稳定碳同位素 2 海拔响应 2 齿果酸模 1 食物来源 1 青藏高原 1 降水量 1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1 解剖结构 1 艾比湖 1 脂肪酸 1 胡杨 1 群落水平 1 结缕草 1 米槠林 1 篮子鱼 1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 13c) 1 稳定性碳同位素 1 种源 1 碳同位素组成 1 碳 1 相互关系 1 番茄 1 生理整合格局 1 生态效应 1 灵石山 1 灌溉 1 温度 1 清澜湾 1 海洋生物学 1 海拔趋势 1 油松 1 水分利用效率指示 1 植物碳同位素组成 1 森林植物 1 栓皮栎 1 树木年轮 1 抽穗期干旱复水 1 性状间关系 1 影响因素 1 异型柳 1 巴郎山 1 夏季最高温度 1 含水量 1 同位素 1 叶龄 1 叶片氮素分配 1 叶片功能性状 1 叶片 1 叶属性因子 1
53
2011年
2012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3 1 水分利用效率 4 叶片δ 13c 3 2 胡杨 2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2 3 稳定碳同位素 2 海拔响应 2 4 温度 2 海拔 2 5 极端干旱区 2 卧龙自然保护区 2 6 叶片δ 13c 2 δ 13c 2 7 δ 13c 2 鱼类 1 8 额济纳绿洲 1 食物来源 1 9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1 降雨量 1 10 湿度 1 草本植物 1 11 海拔梯度 1 美洲黑杨 1 12 泡泡刺 1 稳定性同位素 1 13 水分生境 1 碳酸酐酶 1 14 水分有效性 1 碳酸盆利用能力 1 15 氮素利用效率 1 碳稳定同位素(δ 13c)长白山 1 16 比叶重 1 碳同位素 1 17 最大光合速率 1 相关性 1 18 景天酸代谢 1 生活型 1 19 季节变化 1 环境因子 1 20 唐古特白刺 1 灌木 1 21 叶片形态 1 温度 1 22 变化 1 海草 1 23 单位面积叶氮含量 1 油松 1 24 单位重量叶氮含量 1 水分胁迫 1 25 冠层 1 水分利用效率(wue) 1 26 佛甲草 1 气孔导度 1 27 δ 15n 1 气孔密度 1 28 c3植物 1 林线 1 干旱、半干旱地区,油蒿,isosource模型,白刺,脯氨酸,稳定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1 小生境 1 季节变化 1 奇花柳 1 大型无脊椎动物 1 基因 1 喀斯特适生性 1 喀斯特石漠化 1 叶片结构性状 1 叶片磷含量 1 叶片碳同位素 1 叶片性状 1 叶片功能性状 1 叶片元素含量 1 叶片δ 《'13》c 1 北美黑杨 1 北方农牧交错带 1 刺叶高山栎 1 净光合速率 1 兰科植物 1 值 1 erecta基因 1 erecta 1
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6种常见植物叶片解剖结构与δ13C值的相关性
中 图分 类 号 : 9 8 1 2 3 Q 4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4 8 20 )0—0 2 —0 10 —7 8 (0 8 1 09 6
容 丽 王 世杰 杜 雪莲 俞 国松 。
贵 阳 50 0 ; 2 贵 州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与 生 物 科 学 学 院 502 . 北 京 10 3 ) 009 贵 阳 500 ; 50 1 3 .中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 . 国 科 学 院 地球 化 学研 究 所 环 境 地 球 化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1中
同植 物 种 对 植 物 艿 C值 影 响 的结 构 主 导 因 子 不 同 : 树 为 下 角 质 层 厚 度 , 香 木 为 栅 栏 与 海 绵 组 织 厚 度 比 ,石 岩 ” 构 清
枫 和野 桐 为 栅 栏 组 织 厚 度 , 角 枫 和 红 背 山麻 杆 没 表 现 出 主 导 因子 。石 漠化 发 生 后 , 片结 构表 现 出 抗 旱 性 增 强 、 八 叶
Rea i n h p a o a a o i a l to s i m ng Le fAn t m c lCha a t r nd Foi r r c e sa la
C lue f Va s o
S x W o d p ce o a t Ro k s ri c to e s i o y S e isf r K r c y De e t a in Ar a s i f
R n i WagS  ̄e D u l n , Y u sn o gL , n h i uX ei a 。 uG oo g’
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类型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系, 结果表 明: 与一般土壤相 比 , 石坑和石沟小生境土壤有机碳 、 活性有机碳 、 全氮 、 碱解氮和基 质底物诱导呼吸量增加 明显 , 并 体现
出 良好 的正 向累积效应 , 而石洞 、 石缝和石槽则相反 ; 土壤活性有机碳 占总有机碳 比例变幅范 围在 1 2 . 6 1 %- 1 5 . 7 3 %之间 , 以石槽 最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 G u i z h o u N o ma r l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C h i n e s e p i r c k l y a s h i s a n e c o n o mi c a l l y i mp o r t a n t p l a n t f o r wa t e r a n d s o i l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A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t o s o i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mi c r o h a b i t a t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p ic r k l y a s h i n t h e t y p i c a l Ka r s t r e g i o n , s o u t h we s t G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 C o mp a r e d
廖 洪凯 , 李 娟 , 一 , 龙 健 , 张文娟 1 , 2 , 刘灵飞
常见寿命分布下环境因子的研究
常见寿命分布下环境因子的研究
张春华;陈循;杨拥民
【期刊名称】《强度与环境》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环境因子是可靠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为可靠性工程所关注.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服从特定寿命分布的产品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讨论,并且得到了失效机理不变的必要条件.本文的结论对于可靠性综合评估和加速寿命试验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6页(P7-12)
【作者】张春华;陈循;杨拥民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114.3
【相关文献】
1.不同环境因子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致死效应的研究 [J], 罗志腾;刘美侠
2.随机截尾试验下癌症患者的寿命分布模型的研究——基于福建省某医院从2003-2007年肿瘤患者的调查 [J], 张志强;马骅;王洁丹
3.环境因子对三种常见微藻细胞中二甲基硫丙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李炜;焦念志
4.环境因子对4种常见观赏性水母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周强; 王云忠; 齐
继光; 王玮
5.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J], 容丽;王世杰;杜雪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城市绿化树种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及与土壤温湿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
北京城市绿化树种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及与土壤温湿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王玉涛;李吉跃;程炜;陈崇;耿欣【摘要】城市绿化树种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城市绿化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北京24个城市绿化树种(包括6个常绿针叶和18个落叶阔叶树种)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季节变化以及与土壤温湿度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绿树种叶片δ13C季节间差异不显著,春、夏和秋季的平均值都接近-25.9‰,在-27.0‰~-24.5‰间变化;落叶树种叶片δ13C季节间差异极显著(p=1.97×10-7<p=0.01),除国槐外夏季各树种叶片δ13C最低,平均为-27.095‰,而春季最高,为-25.638‰,秋季居中, 为-26.291‰,且种间差异极显著(p=5.05×10-6<p=0 01),最大为-23 396‰(白腊春季),最小为-28.360‰(臭椿夏季),变幅达5‰;落叶树种叶片δ13C与土壤温湿度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绿树种,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落叶树种的叶片δ13C更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常绿树种叶片δ13C主要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叶片δ13C值春季>秋季>夏季,表明绿化树种水分利用效率(WUE)也为春季>秋季>夏季.研究发现:叶片δ13C与比叶面积(SLA)呈显著的负相关(落叶p=6.195×10-8<p=0.01;常绿p=0.002<p=0.01),因此,SLA可以在生产作为叶片δ13C简易代替指标来估计WUE.【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07【总页数】9页(P3143-3151)【关键词】绿化树种;叶片δ13C;土壤温湿度;气象因子;比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作者】王玉涛;李吉跃;程炜;陈崇;耿欣【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自然条件下,碳有两种稳定碳同位素,其自然丰度12C占98.89‰,13C占1.11‰。
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
第40卷第17期2020年9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17Sep.,2020http://www.ecologica.c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56,31660197)收稿日期:2019⁃07⁃31;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0⁃07⁃10∗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mjming03@163.comDOI:10.5846/stxb201907311623周俊妞,黄婧,马姜明,莫燕华,王海苗.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生态学报,2020,40(17):6126⁃6134.ZhouJN,HuangJ,MaJM,MoYH,WangHM.Leafnutrientcharacteristicsandadaptabilityof50commonplantspeciesinthekarstrockymountainsofGuilin.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17):6126⁃6134.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周俊妞1,2,黄㊀婧1,2,马姜明1,2,3,∗,莫燕华1,2,王海苗1,21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㊀541006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㊀5410063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桂林㊀541006摘要:选取漓江流域岩溶石山50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叶片中碳(C)㊁氮(N)㊁磷(P)㊁钾(K)及钙(Ca)含量㊂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叶片养分组成特征,探讨不同生长型植物对岩溶石山生境的适应性差异,旨在为岩溶石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㊂方差分析表明,50种常见植物叶片中Cmass㊁Nmass㊁Pmass㊁Kmass㊁Camass㊁C/N㊁C/P和N/P等8个养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叶片中C㊁Ca含量较高,N㊁P含量较低,植物生长主要受P限制㊂相关性分析表明,C%与N%和C/N呈极显著相关,与K%和Ca%呈显著相关;N%与C/N㊁C/P㊁P%和K%极显著相关;P%与K%㊁C/N和N/P呈极显著相关,与C/P呈显著相关;K%和C/N呈极显著相关;C/N㊁N/P与C/P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㊂基于叶片养分聚类分析表明,所研究的50种植物可划分为三类,即喜钙植物㊁高生产力植物和高抗旱植物㊂研究结果可为该石漠化地区植被的重建与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㊂关键词:桂林喀斯特石山;叶片养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Leafnutrientcharacteristicsandadaptabilityof50commonplantspeciesinthekarstrockymountainsofGuilinZHOUJunniu1,2,HUANGJing1,2,MAJiangming1,2,3,∗,MOYanhua1,2,WANGHaimiao1,21KeyLaboratoryofRareandEndangeredAnimalandPlantEcolog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MinistryofEducation,Guilin541006,China2CollegeofLifeScienc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6,China3GuangxiKeyLaboratoryofRareandEndangeredAnimalEcology,MinistryofEducation,Guilin541006,ChinaAbstract:Inthisstudy,50commonplantspeciesinthekarstrockymountainsofGuilinwereselected,andcontentsofcarbon(C),nitrogen(N),phosphorus(P),potassium(K)andcalcium(Ca)inleavesweremeasured.Multivariateanalysiswasadoptedtocharacterizethenutrientcompositionsoftheselectedplantsinordertoexploretheiradaptabilitytothehabitatofkarstrockymountainsaimingtoprovideguidanceforvegetationrestorationinthekarstareas.Varianceanalysesshowe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amongtheselectedplantspeciesintermsoftheindicesofnutrientcontents,includingCmass,Nmass,Pmass,Kmass,Camass,C/N,C/PandN/Pintheleaves.ThecontentswerehighestforCandCa,intermediateforNandP,indicatingthatgrowthoftheseplantspeciesweremainlylimitedbyP.ThecorrelationanalysesrevealedthatC%wasextremelysignificantly(P<0.01)correlatedwithN%andC/N,andwassignificantly(P<0.05)correlatedwithK%andCa%.N%wasextremely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C/N,C/P,P%andK%.P%washttp://www.ecologica.cnextremely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K%,C/NandN/P,and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C/P.ThecorrelationbetweenK%andC/Nwasextremelysignificant.C/N,N/PandC/Pwereextremelysignificantlycorrelated.Thecorrelationsofotherindiceswerenotsignificant.Clusteranalysesbasedonleafnutrientsindicatedthattheselectedplantspeciescouldbedividedintothreedifferentadaptivetypes,i.e.,calcium-lovingplants,highlyproductiveplants,anddrought-resistantplants.Ourresultsprovideusefulimplicationsforthereconstructionandrestorationofvegetationinthekarstareas.KeyWords:karstrockymountaininGuilin;leafnutrient;correlationanalysis;clusteranalysis作为植物的基本营养元素,C㊁N㊁P㊁K在植物生长㊁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彼此关系密切㊂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场所,叶片养分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1],是植物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2]㊂C㊁N㊁P㊁K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构成和生理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生态化学计量学表明,C/N和C/P指C与养分的比值关系,是表示养分利用效率的指标,而N/P是决定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可作为判断限制植物群落生产力的依据[3⁃6]㊂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喀斯特石山常见植物,因此增加了植物叶片Ca含量的分析,作为植物适应喀斯特石山的重要指标㊂目前,有关植物叶性状的研究主要有:叶片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学[7]的研究,叶片养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8⁃9],养分添加对植物叶片养分的影响[10⁃11],叶片养分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12],叶片养分组成空间分布格局[13],等㊂喀斯特地区植物叶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计量学[14⁃15]的研究,而对植物叶片养分特征的研究及植物适应性分类的研究未见报道㊂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处漓江流域典型岩溶区,地貌上由碳酸盐岩溶蚀为主形成的峰丛洼(谷)地㊁峰林平原为主的典型岩溶地貌区,岩溶发育强烈㊁景观类型复杂,生态系统极为脆弱[16⁃17]㊂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干扰剧烈以及自然干扰频繁,导致石漠化严重,植被植物生长缓慢,形成了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共存的局面[18]㊂本文选取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从叶片养分含量角度分析,探讨不同植物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适应性差异,为加快植被恢复演替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㊂1㊀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岩溶石山,109ʎ36ᶄ 111ʎ29ᶄE,24ʎ15ᶄ 26ʎ23ᶄN㊂属于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 喀斯特 岩溶地貌,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㊂年平均气温18.9ħ,年平均日照时数1670h㊂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5.6ħ,最热的8月份平均气温23ħ,全年无霜期300d,年平均降雨量为1949.5mm,降雨量年分配不均,秋㊁冬季干燥少雨,年平均蒸发量为1490 1905mm㊂本实验选取桂林市内8个50种常见参试植物的典型分布点,样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㊂选取群落内部物种组成㊁群落结构和生境相对均匀,且人为干扰较少的研究地作为采样点,各样点之间距离最远不超过9km,8个采样点土壤养分均无显著差异㊂由于参试物种较多,不能保证每个采样点均存在50种参试植物,因此本试验中50种常见参试植物的叶片养分含量为8个样地叶片养分的平均值㊂2㊀研究材料与方法2.1㊀实验材料在研究样地上随机选取长势良好的样株,每个物种3株,受试植物叶片均采集成熟的营养叶片㊂并在每株植株中部位置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剪下着生叶片的小枝条,每株的东南西北叶片混合一个样,装入保鲜袋中,带回实验室㊂2.2㊀研究方法实验叶片用蒸馏水迅速冲洗干净,剪去叶柄,放入烘箱中杀青,75ħ烘干至恒重,称量干重,用粉碎机粉碎7216㊀17期㊀㊀㊀周俊妞㊀等: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㊀http://www.ecologica.cn图1㊀采样点分布图Fig.1㊀Samplingdistribution后过60目的筛(孔直径为0.25mm),用于叶片养分含量的测定㊂叶片养分C㊁N用全自动元素分析仪测定,P的测定采用H2SO4⁃H2O2消煮 钼锑抗比色法[19];K和Ca经HNO3⁃HClO4消煮,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nlyst800)测定,每个样品重复3次测定㊂2.3㊀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叶片养分指标的基本描述统计量:Duncan多重比较㊁Pearson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用Excel2010数据处理软件绘制图表㊂3㊀结果与分析3.1㊀叶片养分组成分析由表1可知,桂林喀斯特生境50种常见植物叶片Cmass含量在(443.15ʃ5.02) (635.91ʃ2.60)mg/g,平均值为523.73mg/g,密花树(Myrsineseguinii)叶片Cmass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紫弹树(Celtisbiondii)叶片Cmass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Nmass含量在(8.87ʃ0.17) (33.42ʃ1.21)mg/g,平均值为16.76mg/g,疏叶崖豆(Millettiapulchravar.laxior)叶片Nmass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青江藤(Celastrushindsii)叶片Nmass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Pmass含量在(0.28ʃ0.01) (2.12ʃ0.02)mg/g,平均值为0.97mg/g,小花扁担杆(Grewiabilobavar.parviflora)叶片Pmass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亮叶素馨(Jasminumseguinii)叶片Pmass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Kmass含量在(4.48ʃ0.09) (20.57ʃ0.24)mg/g,平均值为9.46mg/g,扁片海桐(Pittosporumplanilobum)叶片Kmass含量显著大小其他49种植物,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i)叶片Kmasss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Camass含量在(5.23ʃ0.07) (71.11ʃ0.381)mg/g,平均值为24.81mg/g,细梗女贞(Ligustrumtenuipes)叶片Camass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青江藤(Celastrushindsii)叶片Camass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C/N含量在(14.95ʃ0.62) (69.66ʃ3.74),平均值为35.46,密花树(Myrsineseguinii)叶片C/N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疏叶崖豆(Millettiapulchravar.laxior)叶片C/N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C/P含量在(237.42ʃ2.22) (2088.65ʃ82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http://www.ecologica.cn表1㊀50种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的Duncan多重比较Table1㊀PosthocDuncantestonleafnutrientcontentsamong50plantspecies物种PlantspeciesCmass/(mg/g)Nmass/(mg/g)Pmass/(mg/g)Kmass/(mg/g)Camass/(mg/g)C/NC/PN/P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604.94ʃ0.53rs15.64ʃ0.02klmno1.47ʃ0.02r10.47ʃ0.22no11.56ʃ0.11de38.67ʃ0.05nopqr412.08ʃ4.36de10.66ʃ0.10abcd蔓胡颓子Elaeagnusglabra588.87ʃ14.43qr22.35ʃ0.35tuv1.02ʃ0.01o5.47ʃ0.07abcde15.03ʃ0.63kl26.37ʃ1.00efghi584.21ʃ14.52ghij22.17ʃ0.32lmnopq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496.92ʃ1.02cdefgh12.88ʃ0.01defgh1.31ʃ0.01q9.62ʃ0.32lmn16.59ʃ0.28n38.56ʃ0.10nopqr378.22ʃ2.87bcde9.81ʃ0.09abc矮小天仙果Ficuserecta463.20ʃ0.24abc23.38ʃ0.74vw1.68ʃ0.03st14.68ʃ1.93qr39.72ʃ0.70B19.85ʃ0.62abcde275.33ʃ4.73ab13.88ʃ0.24bcdefg齿叶黄皮Clausenadunniana495.92ʃ11.76cdefgh19.41ʃ0.07qrs0.76ʃ0.01hij11.03ʃ0.08o40.85ʃ0.45C25.56ʃ0.52defghi649.85ʃ22.32ijkl25.42ʃ0.35opqr了哥王Wikstroemiaindica483.23ʃ8.78bcdefg10.91ʃ0.53abcd1.64ʃ0.02st6.94ʃ0.01hijk26.48ʃ0.22w44.40ʃ1.35rstuv294.91ʃ2.54abc6.65ʃ0.25a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547.58ʃ9.01klmnop17.24ʃ0.61mnop1.14ʃ0.01p5.72ʃ0.45cdefg15.18ʃ0.34kl31.81ʃ0.58ijklmn480.83ʃ9.07efg15.13ʃ0.56cdefghi小花扁担杆Grewiabilobavar.parviflora502.63ʃ1.24efghi27.80ʃ0.25y2.12ʃ0.02v14.57ʃ0.18q30.69ʃ0.29z18.08ʃ0.12abc237.42ʃ2.22a13.14ʃ0.21bcdefg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505.99ʃ1.45fghij19.68ʃ0.77rs1.29ʃ0.01q9.84ʃ0.14mn17.36ʃ0.23o25.79ʃ1.08efghi391.56ʃ1.71cde15.24ʃ0.70defghi皱果鸡血藤Calleryaoosperma528.80ʃ2.44hijklmno17.09ʃ0.84lmnop0.85ʃ0.01jkl5.62ʃ0.18bcdef20.27ʃ0.08s31.11ʃ1.68ijklm619.30ʃ7.21hijk20.00ʃ0.85hijklmn白皮乌口树Tarennadepauperata568.79ʃ11.57pq11.1ʃ0.02abcde0.39ʃ0.01b9.61ʃ0.20lmn18.38ʃ0.19pq51.21ʃ1.15vwx1461.89ʃ45.05r28.53ʃ0.30r黄荆Vitexnegundo590.72ʃ0.27qr17.52ʃ0.08opq1.32ʃ0.01q5.43ʃ0.06abcde16.4ʃ0.03mn33.72ʃ0.15klmno448.79ʃ2.62ef13.31ʃ0.02bcdefg石岩枫Mallotusrepandus560.1ʃ14.83nopq19.72ʃ0.35rs1.27ʃ0.04q16.29ʃ0.29stu54.7ʃ0.53G28.40ʃ0.29ghijkl442.21ʃ25.40ef15.56ʃ0.76defghij斜叶榕Ficustinctoriasubsp.gibbosa467.12ʃ12.98abcd14.00ʃ0.48fghijk1.48ʃ0.02r11.32ʃ0.22o65.41ʃ0.16H33.51ʃ2.03jklmn315.91ʃ12.26abcd9.45ʃ0.22ab密花树Myrsineseguinii635.91ʃ2.60s9.18ʃ0.53a1.01ʃ0.03o4.60ʃ0.04ab19.08ʃ0.05qr69.66ʃ3.74A629.11ʃ13.89hijkl9.06ʃ0.32ab子楝树Decaspermumgracilentum534.33ʃ11.87ijklmnop13.09ʃ0.04efghi0.38ʃ0.01b7.15ʃ0.02ijk13.37ʃ0.07ghi40.83ʃ0.80opqrs1391.54ʃ48.67r34.06ʃ0.56st亮叶素馨Jasminumseguinii504.96ʃ1.08fghi10.77ʃ0.85abcd0.28ʃ0.01a16.79ʃ0.03uv16.21ʃ0.03mn47.52ʃ3.84stuvw1785.57ʃ89.80s37.77ʃ1.35tcv白马骨Serissaserissoides526.98ʃ4.73hijklmn22.04ʃ0.08tuv1.73ʃ0.01t16.52ʃ0.13tuv22.68ʃ0.28t23.91ʃ0.13cdefgh304.31ʃ1.61abcd12.73ʃ0.02bcdef麻叶绣线菊Spiraeacantoniensis513.88ʃ3.09ghijk24.95ʃ0.03wx1.67ʃ0.02st16.25ʃ0.17stu14.72ʃ0.05jk20.59ʃ0.11abcdef307.18ʃ5.69abcd14.92ʃ0.20cdefgh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457.35ʃ0.62ab15.19ʃ0.26ijklm1.16ʃ0.02p6.93ʃ0.02hijk65.62ʃ0.05H30.12ʃ0.47hijklm394.13ʃ5.98cde13.09ʃ0.06bcdefg一叶萩Flueggeasuffruticosa517.93ʃ0.61ghijkl33.29ʃ0.64z2.04ʃ0.01v17.33ʃ0.11v16.48ʃ0.07n15.57ʃ0.32ab253.46ʃ1.87a16.29ʃ0.29efghijk钩齿鼠李Rhamnuslamprophylla504.17ʃ4.04fghi19.08ʃ0.58pqrs0.54ʃ0.01cdefg12.57ʃ0.13p13.34ʃ0.19ghi26.45ʃ0.59efghij936.75ʃ22.18o35.47ʃ1.48t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471.68ʃ9.81abcdef25.62ʃ0.01x0.70ʃ0.04h13.47ʃ0.03p13.56ʃ0.14hi18.41ʃ0.39abcd681.60ʃ49.46ijkl36.95ʃ1.92tc细梗女贞Ligustrumtenuipes615.77ʃ1.78rs10.01ʃ0.01ab0.45ʃ0.01bc6.34ʃ0.04efghi5.23ʃ0.07a61.54ʃ0.17zz1395.26ʃ2.76r22.67ʃ0.07mnopq铁榄Sinosideroxylonpedunculatum608.76ʃ3.60rs13.14ʃ0.63efghi0.53ʃ0.07cdefg6.15ʃ0.21defghi12.38ʃ0.19f46.58ʃ2.54stuvw1192.68ʃ166.62q25.88ʃ4.40pqr广西鼠李Rhamnuskwangsiensis545.82ʃ11.77klmnop13.27ʃ0.13fghij0.50ʃ0.01cdef5.42ʃ0.03abcde51.77ʃ0.03F41.14ʃ1.18pqrs1098.77ʃ17.11pq26.76ʃ0.26qr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570.61ʃ17.49jklmnop12.9ʃ0.04hijkl1.06ʃ0.02lmo5.40ʃ0.22cdef28.14ʃ0.31x44.25ʃ1.49nopqr541.30ʃ27.39hij12.22ʃ0.22ghijklm薄叶鼠李Rhamnusleptophylla468.54ʃ14.48abcde23.92ʃ0.55vwx0.59ʃ0.01efg12.59ʃ0.21p15.64ʃ0.12lm19.64ʃ1.04abcde806.73ʃ21.63mn41.21ʃ1.16cv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523.68ʃ1.34hijklm11.93ʃ0.02bcdef0.89ʃ0.02klm6.12ʃ0.06defghi11.94ʃ0.01ef43.89ʃ0.07rstu588.76ʃ10.39ghij13.43ʃ0.20bcdefg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495.70ʃ3.74cdefgh18.22ʃ0.36pqr1.62ʃ0.02s6.55ʃ0.03fghij13.23ʃ0.03gh27.22ʃ0.34fghijk306.74ʃ5.57abcd11.28ʃ0.33abcde刺叶冬青Ilexbioritsensis514.85ʃ1.83ghijk9.77ʃ0.26ab0.60ʃ0.02g5.51ʃ0.20abcdef18.22ʃ0.05p52.79ʃ1.45wxy859.56ʃ25.55no16.30ʃ0.05efghijk9216㊀17期㊀㊀㊀周俊妞㊀等: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㊀http://www.ecologica.cn续表物种PlantspeciesCmass/(mg/g)Nmass/(mg/g)Pmass/(mg/g)Kmass/(mg/g)Camass/(mg/g)C/NC/PN/P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517.91ʃ0.65ghijkl15.20ʃ0.23ijklm1.32ʃ0.03q8.94ʃ0.02lm24.26ʃ0.19u34.08ʃ0.47klmnop393.64ʃ7.44cde11.54ʃ0.06abcde木犀Osmanthusfragrans551.50ʃ15.78lmnop9.73ʃ0.31ab0.77ʃ0.02hij5.92ʃ0.02defgh14.14ʃ0.02ij56.88ʃ3.50xyzz719.19ʃ5.05klm12.71ʃ0.67bcdef光皮梾木Cormuswilsoniana504.57ʃ3.02fghi14.65ʃ0.09ghijk0.96ʃ0.01mo7.55ʃ0.02jk49.01ʃ0.06E34.44ʃ0.04klmnop527.46ʃ5.01fgh15.33ʃ0.18defghij南岭柞木Xylosmacontroversa493.35ʃ6.23cdefgh9.79ʃ0.27ab0.46ʃ0.01bcd7.14ʃ0.06ijk48.58ʃ0.39E50.51ʃ2.07uvwx1081.67ʃ34.88p21.51ʃ0.15klmnop菜豆树Radermacherasinica470.68ʃ13.81abcdef21.22ʃ0.50stu1.87ʃ0.02u15.43ʃ0.13qrs12.73ʃ0.06fg22.24ʃ1.16bcdefg252.32ʃ9.60a11.36ʃ0.16abcde紫弹树Celtisbiondii443.15ʃ5.02a22.18ʃ0.53uv0.60ʃ0.01fg6.69ʃ0.09ghijk26.66ʃ0.04w20.01ʃ0.63abcde746.91ʃ8.95lm37.27ʃ0.65tcv铜钱树Paliurushemsleyanus478.34ʃ8.67bcdef22.98ʃ1.31uvw0.77ʃ0.01hij10.57ʃ0.12no11.06ʃ0.36d20.99ʃ1.50abcdef618.50ʃ2.88hijk29.78ʃ2.24rs扁片海桐Pittosporumplanilobum546.18ʃ23.22klmnop12.65ʃ0.23cdefg0.52ʃ0.01cdefg20.57ʃ0.24w7.58ʃ0.02c43.25ʃ2.30rst1078.25ʃ48.10p24.99ʃ0.24nopqr柱果铁线莲Clematisuncinata545.16ʃ4.51klmnop10.67ʃ1.28abc0.53ʃ0.01cdefg5.83ʃ0.03defg43.05ʃ0.58D52.76ʃ7.03wxy1035.09ʃ2.51p20.32ʃ2.52ijklmno山木通Clematisfinetiana515.07ʃ10.11ghijk14.88ʃ0.02ghijk0.25ʃ0.01a7.65ʃ0.22k36.61ʃ0.34A34.62ʃ0.64lmnop2088.65ʃ44.06t60.32ʃ0.46w青江藤Celastrushindsii521.28ʃ11.77hijklm8.87ʃ0.17a0.49ʃ0.01cde15.58ʃ0.32rst71.11ʃ0.38I58.79ʃ1.81yzz1078.32ʃ18.19p18.32ʃ0.49ghijklm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477.79ʃ1.89bcdef20.44ʃ0.01st0.55ʃ0.01defg12.80ʃ0.02p29.07ʃ0.01y23.37ʃ0.10cdefgh868.97ʃ12.54no36.99ʃ0.32tc灰毛鸡血藤Calleryacinerea541.75ʃ0.89klmnop17.43ʃ0.55nopq0.95ʃ0.01mo8.70ʃ0.08l12.44ʃ0.03f31.14ʃ1.00ijklm570.41ʃ6.04ghi18.41ʃ0.80ghijklm无柄五层龙Salaciasessiliflora500.00ʃ0.79defghi14.00ʃ0.54fghijk0.70ʃ0.02h4.70ʃ0.01abc24.60ʃ0.17uv35.83ʃ1.36mnopq715.01ʃ16.42klm20.01ʃ1.08hijklmn小果蔷薇Rosacymosa562.54ʃ6.67opq13.43ʃ1.18fghijk0.79ʃ0.01hij7.67ʃ0.02k19.53ʃ0.08rs42.67ʃ4.53qrst715.08ʃ0.64klm17.06ʃ1.66fghijkl吊山桃Secamonesinica529.23ʃ0.09hijklmno10.72ʃ0.30abcd0.82ʃ0.01ijk5.21ʃ0.02abcd22.93ʃ0.02t49.46ʃ1.39tuvw648.12ʃ5.13ijkl13.14ʃ0.39bcdefg疏叶崖豆Millettiapulchravar.laxior497.98ʃ2.24cdefgh33.42ʃ1.21z0.79ʃ0.01hij9.81ʃ0.05mn6.09ʃ0.07b14.95ʃ0.62a630.39ʃ2.54hijkl42.50ʃ1.80v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i518.67ʃ3.12ghijkl15.33ʃ0.66ijklmn0.75ʃ0.01hi4.48ʃ0.09a25.24ʃ0.27v33.98ʃ1.66klmnop697.82ʃ7.01jklm20.64ʃ0.77jklmno皱叶雀梅藤Sageretiarugosa555.37ʃ11.34mnop15.49ʃ0.49jklmno0.88ʃ0.01klm5.55ʃ0.02bcdef15.66ʃ0.07lm35.96ʃ1.83mnopq628.61ʃ4.34hijkl17.59ʃ0.84fghijklm方差分析one⁃wayAVOVAF=26.53,P=0.00F=125.96,P=0.00F=698.44,P=0.00F=185.72,P=0.00F=4127.69,P=0.00F=51.09,P=0.00F=152.04,P=0.00F=111.15,P=0.00㊀㊀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03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http://www.ecologica.cn44.06),平均值为711.21,山木通(Clematisfinetiana)叶片C/P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小花扁担杆(Grewiabilobavar.parviflora)叶片C/P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叶片N/P含量在(6.65ʃ0.25) (60.32ʃ0.46),平均值为20.98,山木通(Clematisfinetiana)叶片N/P含量显著大于其他49种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indica)叶片N/P含量显著小于其他49种物种㊂方差分析表明,50种常见植物叶片单位面积养分的8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㊂3.2㊀叶片养分相关性分析喀斯特石山生境50种常见植物叶片C㊁N㊁P等8种养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㊂如表2可知,叶片C%与N%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K%和Ca%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叶片C/N比值随着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N㊁K㊁Ca含量随着C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片N%与P%和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N和N/P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叶片P㊁K含量随着N含量增加而增加,C/N㊁N/P比值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片P%与C/N和N/P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P呈负相关,表明叶片K含量随着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N㊁N/P㊁C/P比值随着P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片K%和C/N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C/N比值随着K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片C/N㊁N/P与C/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C/N㊁N/P与C/P的比值随着K含量的增加而增加㊂表2㊀50种植物叶片养分指标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Table2㊀Personcorrelationofindicatorsofleafnutrientamong50plantsspecies叶片养分指标IndicatorsofLeafnutrientC%N%P%K%Ca%C/NC/PN%-0.372∗∗P%-0.1400.466∗∗K%-0.307∗0.451∗∗0.293∗∗Ca%-0.282∗-0.207-0.0020.043C/N0.574∗∗-0.903∗∗-0.449∗∗-0.403∗∗0.087C/P0.210-0.435∗∗-0.840∗-0.092-0.0120.461∗∗N/P-0.2080.222-0.663∗∗0.109-0.123-0.2160.713∗∗㊀㊀∗:P<0.05;∗∗:P<0.013.3㊀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如图2,认为将50种植物分为3种类型较为合适㊂第一类(30种):火棘㊁蔓胡颓子㊁紫薇㊁齿叶黄皮㊁了哥王㊁小叶女贞㊁红背山麻杆㊁皱果鸡血藤㊁黄荆㊁石岩枫㊁斜叶榕㊁密花树㊁竹叶花椒㊁广西鼠李㊁檵木㊁青冈㊁化香树㊁刺叶冬青㊁阴香㊁木犀㊁光皮梾木㊁南岭柞木㊁柱果铁线莲㊁青江藤㊁灰毛鸡血藤㊁无柄五层龙㊁小果蔷薇㊁吊山桃㊁龙须藤㊁皱叶雀梅藤㊂第二类(7种):白皮乌口树㊁子楝树㊁亮叶素馨㊁细梗女贞㊁铁榄㊁扁片海桐㊁山木通㊂第三类(13种):矮小天仙果㊁小花扁担杆㊁白马骨㊁麻叶绣线菊㊁一叶萩㊁钩齿鼠李㊁薄叶鼠李㊁菜豆树㊁紫弹树㊁铜钱树㊁络石㊂8种叶片养分指标C㊁N㊁P㊁K㊁Ca㊁C/N㊁C/P和N/P中,第一类植物的平均值分别为:531.848mg/g㊁14.408mg/g㊁0.994mg/g㊁7.518mg/g㊁29.279mg/g㊁39.449㊁608.221和15.737,第二类植物的平均值分别为:556.266mg/g㊁12.233mg/g㊁0.400mg/g㊁10.610mg/g㊁15.680mg/g㊁46.506㊁1484.835和33.461,第三类植物的平均值分别为:487.459mg/g㊁24.641mg/g㊁1.204mg/g㊁13.330mg/g㊁19.418mg/g㊁20.312㊁532.297和26.344㊂第一类植物叶片Ca含量平均值大于第二类植物和第三类植物,表明第一类植物与第二类植物和第三类植物相比,对高钙环境更具适应性;第二类植物叶片C㊁C/N㊁C/P和N/P平均值均大于第一类植物和第三类植物,植物叶片C含量和C/N㊁C/P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植物生产力的大小,表明第二类植物与第一类植物和第三类植物相比,具有更高生产力;第三类植物叶片N㊁P㊁K平均值均大于第一类植物和第二类植物,植物叶片K含量越高,抗旱性越强,表明第三类植物与第一类植物和第二类植物相比,更具抗旱性㊂1316㊀17期㊀㊀㊀周俊妞㊀等: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㊀23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图2㊀50种植物的聚类分析结果Fig.2㊀Clusteranalysisresultsof50speciesofplantshttp://www.ecologica.cnhttp://www.ecologica.cn4㊀讨论与结论4.1㊀叶片组成养分分析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反映了植物在一定生境下吸收和贮存矿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植物生长的生境条件[20]㊂漓江流域岩溶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中Cmass平均值为523.73mg/g,均大于全球尺度461.60mg/g[21],表明岩溶石山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植物具有较强的碳蓄积能力㊂Camass平均值为24.81mg/g,大于全国尺度8.81mg/g[22],远远高于陆地植物叶片Ca含量2.3 5mg/g的正常范围,可见漓江流域岩溶石山地区植被具有明显的高钙特征,不同物种之间叶片Ca的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对元素的选择吸收能力的差异所致㊂Kmass平均值为9.46mg/g,小于全国尺度10.30mg/g[22],由于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原因,雨水下渗严重,土壤保水力差,容易造成季节性的干旱,这与Rivas-Ubach等[23]认为K在干旱胁迫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观点一致㊂干旱胁迫下可能会造成植物对K的依赖性增高,漓江流域岩溶石山受水分胁迫更为严重,导致K在该地区植物生理代谢中的作用更为明显㊂Nmass平均值为16.76mg/g,小于全国尺度20.50mg/g[22]和全球尺度20.1mg/g[21],这可能与该地区的降水量有关㊂植物吸收的是移动性很强的有效氮(如硝态氮和氨态氮),而漓江流域相对较多的降水量,可能使这些移动性很强的氨发生淋溶,故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氮减少,导致漓江流域石山常见植物叶片Nmass含量较低㊂Pmass平均值小于全国尺度1.50mg/g[22]和全球尺度1.80mg/g[21]㊂研究表明,植物叶片的P含量与土壤P含量密切相关[14],中国区域植物叶片P含量较低可能是土壤P含量较低导致㊂在全球尺度,植物叶片P含量和叶片N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24]㊂漓江流域岩溶石山植物叶片Pmass偏低,可能由于该地区处于相对较低纬度,以及中国区域土壤P含量较低和岩溶石山地区本身基岩裸露㊁土体浅薄造成的㊂C/N平均值为35.46,大于全球平均值23.80[21];C/P平均值为711.21,大于全球尺度300.90[21]㊂较高的C/N和C/P说明岩溶石山地区的植物在养分缺乏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的同化能力,植物的生长速率及植物对N㊁P的利用效率都较高㊂根据Koerselman等[25]提出养分限制阈值,即叶片N/P>16和N/P<14分别表示植物受P和N限制㊂本研究中,N/P平均值为20.98>16,大于全国尺度13.80[22]和全球尺度18.68[21],这表明漓江流域岩溶石山植物的生长主要受P限制㊂4.2㊀叶片养分组成分析植物叶片中的养分元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可能受另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㊂研究表明,岩溶石山植物叶片C%与N%(P%)的显著负相关性以及叶片N%与P%的显著正相关性,是高等陆生植物C㊁N和P元素计量特征的普遍规律之一,体现了绿色植物在固碳过程中养分(N㊁P等)利用效率的权衡策略㊂漓江流域岩溶石山植物叶片C/N与C/P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摩天岭北坡[26]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植物叶片单位N所能同化的C的量越高,则其单位P所能同化的C的量也就越高㊂4.3㊀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表明,50种常见植物可划分为三类㊂根据植物叶片8个养分指标的平均值,将三类植物归类为喜钙植物㊁高生产力植物㊁耐旱型植物㊂第一类植物叶片Ca含量的平均值最大,表明第一类植物对喀斯特石山高钙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N/P为15.737,大于14,小于16,表明第一类植物同时受N和P限制㊂张习敏[27]研究发现,喜钙植物在高钙环境下能够提高植物叶片NADH-GOGAT活性,加速植物对氮的吸收,具有适应高钙和低氮环境的特性㊂第二类植物叶片中C㊁C/N㊁C/P和N/P的平均值最大,其中C㊁C/N和C/P是养分利用效率指标,N/P>16,表明第二类植物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且受土壤有效P的限制最大㊂第三类植物叶片N㊁P㊁K的平均值最高,植物对土壤有效N㊁P的利用最大,而K越高的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越强,N/P>16,表明第三类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效率最大,且具有耐干旱的特性,但受土壤有效磷限制㊂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岩性条件㊁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土壤养分存在着显著差异[28]㊂喀斯特山区土壤钙镁含量高,土壤贫瘠,植物普遍受氮㊁磷限制㊂根据植物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将漓江流域50种常见植物可分为三类3316㊀17期㊀㊀㊀周俊妞㊀等: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差异㊀43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植物,分别为喜钙植物㊁高生产力植物和耐旱型植物㊂喜钙植物具有高度适应喀斯特岩溶石山环境的特性,叶片C含量,C/N㊁C/P和N/P比值较低于第二类高生产力植物,N㊁P和K含量较低于第三类耐旱型植物,因此本研究中的喜钙植物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一定的耐旱性特性㊂基于喀斯特生境土壤养分㊁水分等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喜钙植物应作为首选物种,其次为耐旱型植物和高生产力植物㊂本研究中未对30种喜钙植物具体哪一物种为最佳物种进行分析,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㊂此外,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喀斯特生境石漠化的治理,还需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付作琴,吕茂奎,李晓杰,任寅榜,聂阳意,邓翠,曾敏,张康靖,阮超越,谢锦升.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新叶和老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生态学杂志,2019,38(3):648⁃654.[2]㊀崔珺,柯立,张驰,周佳佳,徐小牛.皖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灌木层主要树种叶片养分特征.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23(2):34⁃40.[3]㊀宁志英,李玉霖,杨红玲,张子谦.科尔沁沙地优势固沙灌木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内稳性.植物生态学报,2019,43(1):46⁃54.[4]㊀杨幸,王平,高大威,高宁宁,李璐杉,杨晓柳,钟乾娟.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态学报,2019,39(11):4021⁃4028.[5]㊀朱育锋,吴玲,李舒惠,彭晚霞,杜虎,刘永贤,兰秀,宋敏.广西桉树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2):166⁃171.[6]㊀马露莎,陈亚南,张向茹,杨佳佳,安韶山.黄土高原刺槐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57⁃61,67⁃67.[7]㊀吴建召,崔羽,贺静雯,刘颖,李键,林勇明,王道杰,吴承祯.震区生态治理初期植物㊁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2):41⁃52.[8]㊀王虎兵,曹红霞,郝舒雪,潘小燕.温室番茄植株养分和光合对水肥耦合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0):1761⁃1771.[9]㊀刘落鱼,潘澜,侯晓丽,许建新,薛立.两种基质对三种室内垂直绿化植物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2018,45(7):40⁃47.[10]㊀王丽霞,黄大野,林妃,殷晓敏,何应对,王必尊.外源硒对福橙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9,58(5):61⁃66.[11]㊀金月,梁存柱,崔利剑.不同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北方农业学报,2019,47(2):59⁃65.[12]㊀阮科,朱礼乾,沈鑫健,周上铃,彭良志,凌丽俐,黄涛江,刘文华,淳长品.奉节脐橙园土壤养分状况普查及其与叶片养分和产量相关性研究.果树学报,2019,36(4):458⁃467.[13]㊀杨焕莹,宋建达,周焘,金光泽,姜峰,刘志理.林分㊁土壤及空间因子对谷地云冷杉林叶面积指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019,43(4):342⁃351.[14]㊀王璐,喻阳华,邢容容,秦仕忆.喀斯特高寒干旱区不同经济树种的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态学报,2018,38(15):5393⁃5403.[15]㊀温培才,王霖娇,盛茂银.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2018,31(2):66⁃71.[16]㊀盘远方,陈兴彬,姜勇,梁士楚,陆志任,黄宇欣,倪鸣源,覃彩丽,刘润红.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叶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生态学报,2018,38(5):1581⁃1589.[17]㊀马姜明,黄婧,杨栋林,梅军林.桂林喀斯特石山50种常见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耐荫性定量评价.林业科学,2015,51(10):67⁃74.[18]㊀胡芳,杜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张芳.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18,38(6):2170⁃2179.[19]㊀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20]㊀罗绪强,张桂玲,阮英慧,刘兴,杨鸿雁,郑延丽.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常见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309⁃312.[21]㊀ReichPB,OleksynJ.GlobalpatternsofplantleafNandPinrelationtotemperatureandlatitud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04,101(30):11001⁃11006.[22]㊀HanWX,FangJY,ReichPB,IanWoodwardF,WangZH.Biogeographyandvariabilityofelevenmineralelementsinplantleavesacrossgradientsofclimate,soilandplantfunctionaltypeinChina.EcologyLetters,2011,14(8):788⁃796.[23]㊀Rivas⁃UbachA,SardansJ,Pérez⁃TrujilloM,EstiarteM,PeñuelasJ.Strongrelationshipbetweenelementalstoichiometryandmetabolomeinplant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12,109(11):4181⁃4186.[24]㊀张亚冰,吕文强,周传艳,吴永贵,周少奇.贵州月亮山5个优势树种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水土保持研究,2017,24(5):182⁃188.[25]㊀KoerselmanW,MeulemanAFM.ThevegetationN:Pratio:anewtooltodetectthenatureofnutrientlimitation.JournalofAppliedEcology,1996,33(6):1441⁃1450.[26]㊀何桂萍,田青,李宗杰,宋玲玲,张守昊,曹雪萍.摩天岭北坡常绿阔叶林带主要优势种叶片C㊁N㊁P特征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54(1):129⁃136,143⁃143.[27]㊀张习敏.喜钙植物叶片细胞内Ca2+动态分布和Ca2+对氮㊁磷亏缺影响研究.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28]㊀LiDJ,WenL,ZhangW,YangLQ,XiaoKC,ChenH,WangKL.Afforestationeffectsonsoilorganiccarbonandnitrogenpoolsmodulatedbylithology.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2017,400:85⁃92.http://www.ecologica.cn。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4种典型人工林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4种典型人工林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吕文强;周传艳;闫俊华;李世杰【摘要】为评价贵州省人工林生境养分供应状况及养分获取效率,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4种典型人工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上4种人工林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显示:华山松、杉木、马尾松和柏木等4种典型人工林叶片碳(C)质量分数较高,氮(N)和磷(P)质量分数较低;各林型之间叶片碳质量分数变异较小,氮、磷质量分数以及碳氮比(C∶N),氮磷比(N∶P),碳磷比(C∶P)变异较大.4种典型人工林各林型之间叶片生态计量学指标大部分差异不显著(P>0.05).4种典型人工林叶片碳氮比(C∶N)和碳磷比(C∶P)较大,表明它们从生境中获取养分的效率较高,而氮磷比(N∶P)则揭示了杉木林和华山松林的生长受氮限制、柏木林受磷限制,马尾松林受氮和磷的共同限制.【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3)006【总页数】7页(P984-990)【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叶片;典型人工林;贵州省;生态化学计量学;喀斯特地区【作者】吕文强;周传艳;闫俊华;李世杰【作者单位】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面积达50万km2,是全球喀斯特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景观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典型地区,在全球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1]。
喀斯特生态系统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其特别脆弱,具有环境容量小、承载能力低、抗干扰能力差、弹性小等特点,而且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极易发生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了该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8年 1 O月
环
境
科
学
ENVI R0NMENT CI AL S ENCE
Vo .9. 12 No. 0 1 0c .. 08 t 20
喀斯特 峡 谷 区常见植 物 叶片 6 C 值 与 环 境 因 子 的 关
系 研 究
容 丽 ,王 世 杰 ,杜 雪 莲
摘 要 : 过 对 贵 州 花 江 峡 谷 喀 斯 特 石 漠 化 区 4种 典 型 石 漠 化 植 物 群 落 中 1 种 常见 植 物 种 叶 片 的 c值 测 定 , 究 了各 植 物种 通 1 研 对 影 响 植 物 碳 同位 素 分 馏 的 主 要 环 境 因 子 ( 土壤 储 水 量 、 气 相 对 湿 度 、 照 强 度 、 壤 厚 度 ) 响 应 , 析 了 石 漠 化 梯 度 中 不 大 光 土 的 分
同土层土壤储水量 、 气相对湿度 、 大 土壤 有 机 质 、 均 气 温 、 照 强 度 等 环 境 因 子 梯 度 变 化 与 植 物 叶 片 6 C值 的关 系 . 果 表 年 光 ” 结
明 , 部 分 物 种 的 C值 对 环 境 因 子 的 变 化 趋 势 表 现 为 随环 境 水 分 好 转 呈 下 降 趋 势 , 水 分 利 用 效 率 下 降 ; 有 部 分 物 种 呈 大 即 也
2.S ho l f c o o Ge g a y n Bilg S in e, Guz o No ma Unv ri o rph a d oo y ce c ih u r l iest y, Guia g 5 0 y n 5 0 01, Chn ia; 3. a uae Grd t Uniest o Chn s v ri y f ie e
稳 定 不 变 或 逆 势 上 升 趋 势 . 关 性 分 析 表 明 , 香 木 ( iai w i an oa 、 岩 枫 ( alu p n u) 红 背 山 麻 杆 ( l ona 相 清 Ps c e m nil )石 ta n fi M lt r ads 、 os e Ac re h twods的 主 导 因 子 是 土 层 储 水 量 ; r i e) e i 。 ( e rl icri l ) 野 桐 ( aou j oi svr 伽 c s ) 主导 因 子 是 土 壤 厚 度 ; 肾蕨 Npo e s o f i 、 h p d oa M lt a n u a. c 的 l s p c o 肾 蕨 、 角枫 ( l gu i ne 、 树 ( r s nt ayfr ) 主 导 因 子 是 光 照 强 度 ; 广 西 密 花 树 ( 印8 k agi ̄s 、 八 Aa i c n s) 构 n m he Bo s eappre 的 uo i ia 而 J w nsri) 圆 R e 叶 乌 桕 (ai t d i 和 灰 毛 浆 果 楝 ( i ds i rs n) 分 辨 不 出 主 导 因 子 , 环境 影 响 因素 更 为 综 合 . 体 而 言 , Sp“ r u @lm) m on u Cp e ac e c s 则 a s nae 即 总 叶
Gg r e og
R G L ON i 一,WAN h— e ,DU X el n’ G S i i j u — a i
( . tt K yLb rtr fE vrn na ec e s y n tueo e ce sr,C ieeA a e fS in e ,Guy n 5 0 2,C ia 1 Sae e aoaoyo n i me tlG oh mir ,Isi t fG oh mi y o t t t hn s c d myo ce cs iag5 00 hn ;
片 高 8 c值 是 对 低 水 分 、 光 、 资 源 环 境 的适 应 . ” 高 低
关 键 词 :” 度 ; 喀 土 大 光照 强 度 ; 壤 厚 度 ;主导 因 子 土
中 图 分 类 号 :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X 7 A 文章 编 号 : 2 03 0 ( 0 8 1.8 50 0 5 . 3 1 2 0 )0 2 8 .9
( . 国科 学 院 地 球 化 学 研 究 所 环 境 地 球 化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阳 500 ; . 州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与 生 物 科 学 学 院 , 阳 1中 贵 50 2 2 贵 贵
5 0 0 ; .中 国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 京 50 1 3 北 10 4 ) 0 0 9
Acd myo ce cs e ig 10 4 , hn ) a e fS in e ,B in 0 0 9 C ia j Ab ta t Weaaye erso sso ”C vle f ln evst n i n na fcos( a l,si w t trg ,a eaieh mii src : nlzdt ep ne f h 8 au so a t a e oe vr metl atr nmey ol ae soae i rl v u dt p l o r r t y, l h ne s y e ts o ol olog nc c ne t vrg e eaue ad si w tr cne t n h orlt n e e h m,b i titni ,d ph fsi,si ra i o tn ,aeae tmp rtr n ol ae o tn )a d te c r ai sb t n te g t e o we y
Re p n e o 6 C Vau s f s o ss f ” l e o Plnt a Le v s o a e t Envr n e a Gr d e t Aln io m ntl a in s og
En i o m e t l vr n n a Gr d e t a i n Fa t r i Ro ky co s n c De e tfe Ar a f Ty ia Ka s s ri d i e o a pc l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