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3课时善用法律1.知识目标:了解依法维权的有效途径;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知道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重点: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

一、导入新课2016年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再起波澜,十年寒窗却被冒名者“偷”走了进入大学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这刺痛了社会公众的神经。

思考:王娜娜应该怎样解决她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出主意。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法律是我们维权的有力武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同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王娜娜维权求助抱着纠结的心情,王娜娜打通了“假王娜娜”的电话,没想到对方这样回复:“你这样折腾有啥用?你就算当年上了那个学校,你也不一定当得上老师!你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然后,“假王娜娜”换了手机号码。

思考:(1)王娜娜应该怎样维权?(2)如果不清楚如何维权,可以向谁求助或咨询?学生回答:(1)王娜娜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应该依靠法律维权。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教师补充】“我国刑法对于替考有‘代替考试罪’,但是对越过考试直接冒名顶替上大学,却无相应罪名。

”韩骁律师说,“刑法并非对此行为没有规制,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韩骁律师指出,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该行为也构成民事侵权。

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应予以撤销。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2单元第5课 第3课时《善用法律》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2单元第5课 第3课时《善用法律》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2单元第5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眼光观察问题,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方式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

2.培养学生学会用法律眼光观察问题,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方式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2.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如何运用法律的看法和经验。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运用法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法律知识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于法律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善用法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如何运用法律的看法和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法律的作用和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5.拓展(5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运用法律。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作用和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

本课内容是对前面《法不可违》《预防犯罪》两节课的延续,包括“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两目。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中学生而言,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运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课程目标”中的“能力”和“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敢于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善于斗争。

三、学情分析经过第五课前两框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有时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初中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不宜太难太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任务:观看视频,《让我保护你》,思考“我”指的是什么?反馈指导:请学生观看《让我保护你——我是法律》,先不要提示视频标题主题,让学生根据内容思考猜想,视频中的“我”是谁,并说明理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节内容。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正确使用法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但对法律的认识还较片面,理解也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法律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讲解法律的作用,解释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规范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

4.小组合作:提供一组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维护公民权利2.规范公民行为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还有一定的欠缺。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法律的基本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法律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法律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法律运用,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法律的作用。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模拟实践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消费者维权、校园欺凌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模拟实践。

如模拟消费者维权、校园欺凌等情况,让学生实际操作,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邀请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3》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理解还比较片面,抽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的作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法律,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举例说明。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

如模拟购物时遇到侵权,如何维权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善用法律教案

善用法律教案

善用法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善用法律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与作用2. 法律与个人权益3. 法律与公共秩序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5. 善用法律途径维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个人权益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善用法律途径维权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个人权益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善用法律途径维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知识资料,如宪法、民法、刑法等。

2. 收集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法律与个人权益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善用法律途径维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善用法律的意识。

六、教学内容6. 法律与公民责任7. 法律与公共资源分配8. 法律与环境保护9. 法律与经济活动10. 法律与网络空间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重点:法律在规定公民责任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7.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如何在公共资源分配中发挥作用。

8. 教学重点:法律在环境保护中的规范作用。

9. 教学难点:法律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10. 教学重点:法律在网络空间管理中的适用性和限制。

八、教学方法6. 讲授法:讲解法律对公民责任和义务的规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章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2.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2.制作课件,以便进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校园欺凌、盗窃等,让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找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案例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作用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5.3善 用 法 律 教案

2.5.3善 用 法 律 教案

第三框善用法律【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课堂设计】一、新课导入16岁的小丽因为长得漂亮,被自己的同学的朋友请去当伴娘。

小丽去陪嫁的那天,好几个男的拉了她一个人到一个房间进行猥亵。

小丽自己回到家以后多次想不开,两次自杀。

思考:这个女生的悲剧让人心痛,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点拨: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建议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活动一:读案例,提建议小翠的父母因嫌弃她是一个女孩,自她出生后就把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

随着小翠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小翠便自己去要抚养费,可父母总是搪塞推诿,就是不给。

小翠非常生气,也很无奈……探究思考:请你帮小翠想些解决的办法。

教师总结: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案例回放从出生起,小悦的父亲就没有给过她抚养费。

为此,小悦向法院递交诉状,在诉状中称,在自己出生到父母离异的两年多内,父母分居,父亲从未支付相关抚养费。

据此,小悦要求父亲胡某支付这两年的抚养费5.4万元,并提交了相关证据。

法院据此作出一审判决,小悦父亲胡某一次性支付抚养费5.4万元。

思考:小悦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教师总结: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2.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活动三: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一天放学,李朋飞独自背着书包往家走。

突然,身后有人说:“嘿,哥们儿,等会儿!”李朋飞回头一看,是个陌生人。

还没等他开口,陌生人就说:“最近哥们儿手头有点紧,借点钱用。

”思考:假如此时你是李朋飞,你会怎么办?教师总结: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 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 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3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3 善用法律》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正确使用法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价值,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如何在生活中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价值,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法律。

4.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价值,阐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我们的课程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善用法律。

5.3《善用法律》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3《善用法律》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善用法律》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认同我国法律体系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

2.通过学习诉讼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坚定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在面对非法侵害时,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避免因冲动而采取不当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鼓励学生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塑造勇敢、坚强的人格品质。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做到既保护自己又维护社会正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以及寻求国家法律救济的具体方式。

2.诉讼的含义、地位和类型:使学生深刻理解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并能准确区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让学生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责任,又要掌握有勇有谋的斗争方法。

难点:1.正确引导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的行为选择:如何在鼓励学生勇敢斗争的同时,让他们明白自身的局限性,做到善于斗争,避免受到伤害。

2.对不同诉讼类型的准确判断:一些案例可能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需要学生准确分析并判断属于哪种诉讼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案例: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的父母非常生气,想要直接去找欺负小明的同学算账。

提问学生:小明的父母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侵害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不是以暴制暴,而是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2.展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遇到欺诈行为,应该如何维权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善用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善用法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教育学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自身合法权益。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法律的定义、作用、种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法律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纪守法,但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作用和种类,增强法治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法律,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2.如何正确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资料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3.安排教学场地和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定义、作用和种类,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案例,分析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法律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法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用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用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和练习题,以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法律案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消费者是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如:如果你是案例中的消费者,你会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这些问题。

善用法律教学教案

善用法律教学教案

善用法律教学教案善用法律教学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善用法律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用法律教学教案1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意识。

2.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

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了解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教学重点:善于斗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收集、分析、展示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8-114填空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的有效手段。

3._________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________。

4.诉讼也称_______,通常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______,又要_______。

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__________,而要_________,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力求在保护______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7与违法分子斗争的好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歹徒去向,及时____________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合作探究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的不同选择”(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

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
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热点导入:贾玲赢了!成功起诉一家黑咖啡生产商
“热辣滚烫出品、贾玲同款黑咖啡”,近日,知名演员、导演贾玲起诉安徽某黑咖啡生产商擅用电影《热辣滚烫》和自己卡通肖像宣传减肥黑咖啡有了新进展:涉事企业因侵犯贾玲肖像权,被判赔10万元。
(PPT图片+材料呈现)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17岁少年孟欣轩骑车外出时,在路上远远看到有老人摔倒在地,随后立马停下车,发现老人头上有血迹,随即上前把老人搀扶起来,并用老人联系其家属。
思考:如果是你,见到老人摔倒,是扶还是不扶?
教师总结: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引入课题:善用法律
阅读材料: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如何依法维权。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PPT图片+材料呈现)
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课题
5.3善用法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本框题共有”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二目组成。第一目: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主要介绍如何运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目: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主要告诉我们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方法。本框题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掌握维权的法律途径,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本课在整个法律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善用法律教学导入案例(3篇)

善用法律教学导入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教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关键环节。

在法律教学中,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精彩的导入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善用法律教学导入案例,以提升法律教学效果。

二、导入案例的选择与设计1. 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案例导入案例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合同法》时,可以选取一个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具有代表性导入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某一法律领域的普遍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法律规则,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具有争议性争议性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宪法》时,可以选取一个涉及公民权利与国家利益的案例,让学生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4. 案例具有时效性导入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例如,在讲解《刑法》时,可以选取近期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让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

5. 案例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解《民法》时,可以选取一个涉及邻里纠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

6. 案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导入案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

例如,在讲解《行政法》时,可以选取一个涉及政府监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行政法律关系。

三、导入案例的实施方法1. 案例引入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案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入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包括事实、法律关系、法律依据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案例总结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强调案例中的关键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见义勇为。

法治观念: 树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健全人格: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责任意识: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1.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呢?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教师讲解:(1)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诉讼:①含义—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③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1.教师:展示情境。

情境:“叮铃铃,叮铃铃……"放学铃声响了。

八年级(2)班的小清、小涛、小华同学结伴回家。

出了校门,拐进一条较为僻静的小路后,小涛突然拉住小清,指着前面说道:“慢,好像有人在前面干坏事,别出声。

”小清循着小涛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面不远处,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

三人往后退到拐角处,离开歹徒视线后,商量对策。

小华说:“这不关我们的事,我们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小清说:“小涛,走,我们冲上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涛说:“不行,这样做的话,可能我们会受伤害的,你在这儿盯住歹徒,我去学校向老师报告。

”请你简要评析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小华同学面对他人受到侵害时,采取逃避的态度,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样做势必助长侵害者的嚣张气焰,使侵害继续延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节课采用“一例到底”教学法,围绕“农民工讨薪”这一社会热点,也和农村孩子生活紧密联系案例,紧扣教学目标,结合本节知识,由浅入深,层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组织课堂探究,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拓展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安徽省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善用法律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舒城县棠树乡中心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
本节课《善用法律》,所选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三框,教材首先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启本框学习,再从“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两目分别介绍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拓展空间”,通过活动认识到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难点
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初中学生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根据不同的情况,巧妙地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点课堂内无法解决,只能相机而行,因此将其列为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归纳并回答:
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2015年8月10日,浙江省嘉兴市嘉善经济开发区某电子科技公司楼顶的边缘,28名男女因公司倒闭未获得赔偿而试图采用集体跳楼的极端方式讨薪。
近年来,“玩命讨薪”、
“暴力讨薪”时有发生?这种手段是否正确?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维权的正确维权方式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真实案例,激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通过热门话题“重庆坠江”事件,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认识到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提问:(1)刘某和冉某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悲剧能否避免?
(2)如果你是当时一名乘客,请为制止这场事故出招。
思考:农民工应该怎样解决讨薪问题?请你帮助出主意。
农民工“玩命讨薪”、“暴力讨薪”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玩命讨薪”,倘若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了,再多的工资又有什么用呢?“暴力讨薪”可能因触犯法律,将自己送进监狱。
诉讼手段。
环节二:找方法
4.智勇善斗
提问:如果此类事件发生在你的家人身上,你会建议他怎么做?
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三、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点评后补充: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通过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想办法向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求助,找到维权的有效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四、拓展空间
(多媒体展示)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万州区的,一辆载客的公交大巴车从近四十米高的桥面坠入长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机与乘客在内的共15人遇难。本次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因坐过站而与驾驶员冉某发生争执。监控视频显示,刘某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中的冉某,冉某身为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过程中,明知还击刘某会危及行车安全,但依然放开方向盘,与刘某扯打在一起。
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法解决纠纷的和冲突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
(1)当我们的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能力目标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知识目标
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有效途径;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知道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
由于八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法律,加之社会依法维权程度不够高,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采取极端方式维权。学生亟需要了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法律意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定探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能力,本节课围绕“农民工讨薪”这一社会热点案例,由浅入深、层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
善用法律
板书力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便于学生构建认知体系。
刘某和冉某的行为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类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作为一名乘客,面对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比如:强行制止刘某、极力劝阻、要求冉某停车、及时拨打110……一场重大悲剧即可避免。反之,正是乘客的明哲保身才导致悲剧发生。
说明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本节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本节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战略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本节课对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他们自身各种权利,使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参照P58-59阅读感悟,思考并回答: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途径是依靠法律。
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有效地获得法律帮助。
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
可以寻求国家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重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
八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法律,加之社会依法维权程度不够高,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采取极端方式维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学生亟需要了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将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分层讨论,探究新课
环节一:找途径
1.维权求助
提问:(1)农民工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如果他们不清楚如何维权,应该向谁求助?
2.寻求帮助
思考:农民工讨薪Βιβλιοθήκη 以去哪些地方去控告、举报?学生回答后,补充说明:
还可以到劳动仲裁部门、政府机关等地方去寻求帮助。
3.尚方宝剑
思考:农民工讨薪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农村学生更为关注,既是家长的血汗钱,也是养家糊口、学生读书的唯一经济来源。怎样让农民工流血流汗不流泪呢?本节课就想通过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设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治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