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部内容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部内容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部内容第一单元光。

一、光和影。

1. 光源。

-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而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是反射太阳的光。

2. 影子的形成。

-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3. 实验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 可以通过改变手电筒(作为光源)的位置,观察影子的长短、方向等变化。

例如,当手电筒从侧面照射物体时,影子较长;当手电筒从正上方照射物体时,影子较短。

二、阳光下的影子。

1. 日影观测仪。

- 日影观测仪也叫圭表,可以用来测量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等,从而了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2.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影子的方向在一天中也会发生变化,早晨影子在西边,中午影子在北边(北半球),傍晚影子在东边。

三、光是怎样传播的。

1. 光的传播路线。

-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我们可以通过小孔成像实验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在一个暗盒的一侧扎一个小孔,在另一侧放一张半透明纸,用蜡烛作为光源,会发现蜡烛的像倒立地呈现在半透明纸上。

2.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 生活中有很多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如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三点一线”)、排队看齐等。

四、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现象。

-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例如我们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的像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 反射规律。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实验盒来探究反射规律。

3.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 汽车的后视镜、医生用的额镜(凹面镜)、潜望镜等都是光的反射的应用。

潜望镜是通过两块平面镜使光线经过两次反射,从而在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背诵内容汇总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背诵内容,为学生提供参考和复。

第一单元:小神奇竹筒(15个课时)1. 竹的分类:- 烟囱竹- 绿竹- 毛竹- ...2. 制作竹筒的过程:- 挑选合适的竹子- 前期处理- 制作竹筒- 后期处理- ...3. 使用竹筒的好处:- 可以盛放水、米、面等物品- 方便携带- ...4. 竹简的历史:- 竹简的起源- 竹简的制作过程- 竹简的用途- ...第二单元:地球与太阳系(10个课时)1. 太阳系的成员:- 太阳- 八大行星- 小行星带- ...2. 地球的特点:-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地理环境- ...3. 地球的图像:- 地球的图像表示方法- 地球的经纬度- ...4.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 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 ...第三单元:食物与营养(15个课时)1. 食物的来源:- 植物食物- 动物食物- 食物的加工- ...2. 营养的分类:- 主要营养素- 微量元素- ...3.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的构成- 食物网的概念- ...4. 牛奶的制作过程:- 牛奶的来源- 牛奶的加工过程- ...第四单元:人体的骨骼与肌肉(10个课时)1. 人体骨骼的组成:- 头骨- 身体骨骼- 手骨和脚骨- ...2. 人体肌肉的作用:- 呼吸肌肉- 运动肌肉- ...3. 保护骨骼和肌肉的措施:- 骨骼的保护- 肌肉的保护- ...4. 骨骼和肌肉的对比:- 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差异- 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差异-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背诵内容汇总,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较多,部分如下:
课程总目标:能通过各种形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单元一:观察与察觉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完成《观察记录单》。

单元二:形状与结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测量和记录、整理
数据。

探究硬币或铁丝等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单元三:运动和力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决定下沉快慢的因素。

单元四:生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成长需要时间和营养)。

单元五: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的公转(四季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例如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
道常见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以及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等。

建议查阅教材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文重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文重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文重点梳理本文档旨在对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课文进行重点梳理,以下是各个课文的重点内容:单元一:住在地球上- 课文名称:地球是我们的家- 重点内容: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它是一颗自转和公转的行星,也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 课文名称:日月地的相对位置- 重点内容:太阳是我们的主要光源,月亮是我们的卫星。

它们的相对位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单元二:生命在于运动- 课文名称:骨骼与关节- 重点内容: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关节使骨骼可以活动。

- 课文名称:肌肉的作用- 重点内容: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使身体运动。

单元三:生命无边界- 课文名称:植物体也有“器官”- 重点内容:植物也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

- 课文名称:动物贴近地面生活,植物不同- 重点内容: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些动物贴近地面生活,而植物则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中。

单元四:水的奥秘- 课文名称:水的性质- 重点内容:水有颜色、味道、形状和状态等特性,并且它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液体。

- 课文名称:水的三态- 重点内容:水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单元五:人与自然- 课文名称:对自然理解的不同- 重点内容: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取决于科学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 课文名称: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 重点内容:我国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保护等。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文的重点内容梳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包括:1.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这些器官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这个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阳光等条件。

3.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4. 动物的种类和特征: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介绍了多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5. 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生存,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等。

不同的动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性。

6.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胎生和卵生。

动物的发育过程也各不相同,有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孵化过程,有的则需要经过变态发育。

7.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则水资源匮乏。

为了节约用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8. 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从地表、大气和地下水源中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环节。

9.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而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状况。

天气和气候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影响。

10. 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许多自然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如节约用水、保护森林、治理污染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的身体1.1 身体结构- 人体由头、躯干、四肢组成- 头部的主要器官有眼、耳、鼻和口- 脊柱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 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内部器官,使身体保持形态- 肌肉的作用是使身体产生运动,保持体型1.2 身体的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人的五种感觉- 探究眼的结构和视觉- 探究耳的结构和听觉- 探究鼻的结构和嗅觉- 探究舌头的结构和味觉第二章:生物与非生物2.1 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和非生物有哪些区别- 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之处- 动物的运动方式- 植物的按需生长特点2.2 生物的繁殖-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动物繁殖的方式:卵生、胎生、产卵第三章:力3.1 力的引入- 什么是力- 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2 浮力与密度- 什么是浮力- 浮力的应用- 什么是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3.3 摩擦力- 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应用第四章:食物4.1 饮食结构- 营养物质的作用- 食物的分类- 食物的消化吸收4.2 植物的制作食物- 光合作用的过程- 从植物到食物4.3 动物的摄取食物- 动物的消化器官- 消化器官的功能第五章:天文和地理5.1 地球的旋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公转- 四季的变化5.2 空气、水和天气- 空气存在的意义- 水存在的意义- 大气对地球的保护和影响5.3 地球的分层- 地球的组成- 地球的分层结构第六章:科学实验6.1 科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后的处理和探究6.2 探究水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启示。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有许多,包括天体运动、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水的循环等。

以下将依次介绍这些重点内容。

首先,天体运动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个重点。

学生将学习到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四季交替的原因等知识。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从而认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

其次,光的传播也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个重点。

学生将学习到光的传播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规律。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学习到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

接下来,声音的传播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另一个重点。

学生将学习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等知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理解到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因。

最后,水的循环也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到水的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蓄水等环节。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了解到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理解到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的重要过程。

除了上述重点内容,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还包括其他内容,如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总之,五年级上册科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天体运动、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水的循环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科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 空气和水的特性空气和水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物质。

我们会学习到它们的特性和性质。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而水是无色、透明的。

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观察气体的体积和重量变化,深化对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理解。

同时,我们将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凝固、沸腾以及溶解的过程。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各种变化。

我们会学习到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并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固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蒸发和凝结过程,以及气体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3. 火的形成和燃烧我们将学习到火的形成和燃烧的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到火的形成需要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火的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充分接触且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燃烧。

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物质和现象,我们还将学习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探究,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我们将学习到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过程。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部分,我们将了解到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适当的温度等条件。

2.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我们将学习到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式。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将了解到不同动物的体型、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脊椎、按外骨骼等。

3.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我们将学习到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将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探究动物繁殖的方式,如卵生、胎生和无性生殖等。

三、力和简单机械此外,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还将了解力和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1. 力的作用和测量我们将学习到力的作用和测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小报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小报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小报内容一、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

-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

例如,我们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在有充足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它能很快发芽;而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如把种子放在干燥没有水分的环境里,种子就很难发芽。

2. 蚯蚓的生活环境。

-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这是因为蚯蚓依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潮湿的环境能保持它体表的湿润,方便呼吸;同时,阴暗的环境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对它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土壤中的腐殖质能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

二、光。

1. 光的传播。

-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实验来证明,比如小孔成像实验。

在一个密封的盒子一侧扎一个小孔,在盒子里面点燃蜡烛,在盒子另一侧的光屏上就能看到倒立的烛焰像,这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光屏上形成了像。

2. 光的反射。

-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现象。

当我们照镜子时,镜子表面光滑,能将光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射,所以我们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反射光的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2865千米;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470千米。

2. 火山和地震。

-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升喷发而出。

地震则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四、运动和力。

1. 摩擦力。

- 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当我们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这个摩擦力能让我们的脚不至于滑倒,使我们能够稳步前行。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

物体表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弹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如: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

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

五年级科学必背内容2018.10.16一单元:太阳和影子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

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是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9、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做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2、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时的月相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4、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5、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6、白天开放的花郁金香、万寿菊、白香水百合。

夜晚开放的花牵牛花、合欢树、蔷薇花、丝瓜花、夜来香、昙花、紫茉莉。

17、白天活动的动物公鸡、蝴蝶、蜜蜂。

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猫头鹰、蝙蝠。

白天夜晚都活动的动物狗、猫。

18、昼夜现成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晚上。

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

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西东;长短长。

22、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二单元:光的行进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空气和水中是直线行进的。

2、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墙上形成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五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光的折射: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例如,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

2.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形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3. 棱镜:棱镜是一种由两两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用以分光或使光束发生色散。

4. 反射: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 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6. 潜望镜原理: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放置。

潜望镜的应用有很多,被广泛用于军事上作为侦察仪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详细内容,建议查阅课本或者咨询相关老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地球上的物质地球上的物质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近100种。

2. 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分子间距离较近,没有流动性;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远,有一定的流动性;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最远,可以自由流动。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

不同物质之间的性质各不相同。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如物质的状态改变;化学变化会改变物质的组成,如燃烧过程中物质发生变化。

4. 测量物质的质量和容积量度物质质量的单位是克,量度物质容积的单位是毫升。

利用天平可以测量物质的质量,利用和量杯可以测量物质的容积。

第二单元:物体运动的规律1. 物体运动的均匀性和变速性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均匀运动或变速运动。

均匀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相等距离;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过不相等的距离。

2. 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速度的计量单位可以用米/秒、米/小时、千米/小时等表示。

3.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4. 物体运动的轨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称为轨迹。

轨迹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

第三单元:声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声的传播声音是可以传播的,一般通过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进行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介质和振动物体产生。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

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后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称为镜面反射;光线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称为漫反射。

4. 光的折射光线在由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本背诵内容的简要内容概述。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知识点、日积月累(必背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知识点、日积月累(必背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知识点、日积月累(必背内容)一、实验部分1.1 物质的性质- 实验一:水的沸腾- 目的: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沸腾现象,理解沸腾的条件。

- 材料:烧杯、热水、温度计、计时器。

- 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3. 加热烧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沸腾的时间。

- 注意事项: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 实验二:磁铁的性质- 目的: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探究磁铁的性质。

- 材料:磁铁、铁钉、铅笔、直尺。

- 步骤:1. 将磁铁的一端靠近铁钉,观察吸引现象。

2. 将磁铁的另一端靠近铁钉,观察排斥现象。

3. 用直尺测量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范围。

-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避免磁铁的磁性减弱或消失。

1.2 力的作用- 实验三:摩擦力的大小- 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压力之间的关系。

- 材料:木块、毛巾、斜面、弹簧测力计。

- 步骤:1. 将木块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推动木块所需的力。

2. 将木块放在毛巾上,重复上述实验。

3. 比较不同接触面积下摩擦力的大小。

-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

- 实验四:重力的方向- 目的:验证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材料:气球、绳子、铅笔。

- 步骤:1. 将气球吊在绳子上,观察气球的下垂方向。

2. 改变气球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3. 记录实验结果,验证重力的方向。

-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避免气球受到外力干扰。

1.3 生物的特征- 实验五:植物的蒸腾作用- 目的: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其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 材料:植物、透明塑料袋、标记笔。

- 步骤:1. 将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并在塑料袋上标记时间。

2. 观察一段时间内植物的蒸腾现象,并记录。

-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保持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宜。

二、知识点部分2.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溶解:溶解度、溶解过程。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如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等。

为了帮助孩子们巩固这些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五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

1. 植物生长与繁殖在五年级上册的植物生长与繁殖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功能。

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支撑植物身体并输送物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能量。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分株繁殖等。

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在动物的生存与适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结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根据其骨骼结构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不同的动物还有不同的皮肤、毛发、羽毛等特征使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3. 物体的构造与性质物体的构造与性质单元帮助我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物体的构造。

例如,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我们还讨论了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以及它们与力的关系。

4. 平衡与运动在平衡与运动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物体的平衡和运动定律。

我们了解到力的作用会影响物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学习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5. 天文地理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了解了四季变化的原因。

我们还学习了地球的不同地理特征,如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湖泊等。

6. 健康与生命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身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保持健康的方法。

我们了解了人体的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饮食均衡、锻炼身体等方法。

通过对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我们可以巩固对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存与适应、物体的构造与性质、平衡与运动、天文地理、健康与生命等多个方面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还对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复习,同学们能够更加熟练掌握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核心知识点,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抽背内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抽背内容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抽背内容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4、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太阳明的物体。

5、(1)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6、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中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10.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1)地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

(2)地慢: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地慢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1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2.地震的危害(1)地震发生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13.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

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

(2)在不能逃离室内时,应立即找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

如结实的柜子下、靠立在墙根,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14.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五年级上册部编版科学必背内容

五年级上册部编版科学必背内容

五年级上册部编版科学必背内容一、自然界的变化1. 昼夜变化:地球自转导致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白天太阳升起,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黑夜太阳消失,星星出现。

2. 四季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的不同季节的变化,春季气温回升,生物复苏;夏季气温升高,阳光强烈;秋季气温下降,果实成熟;冬季气温寒冷,植物休眠。

3. 冰的融化:当冰接触到高温环境时,温度上升,冰会逐渐融化成水。

4. 水的沸腾: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大量热气,温度继续升高,水会沸腾成水蒸气。

二、物质的变化1. 固体的熔化:当固体物质受到高温时,温度升高,固体变热,分子运动加剧,形成液体物质。

2. 液体的凝固:当液体物质受到低温时,温度下降,液体变冷,分子运动减缓,逐渐凝固成固体物质。

3. 气体的液化:当气体受到高压或低温时,分子的运动减缓,排列更加紧密,气体逐渐液化成液体物质。

4. 物质的燃烧:当物质接触到足够高温的火源时,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光和热。

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1. 大脑:人类的思考和记忆中心,控制人体的各种感觉和活动。

2. 心脏:负责将血液从肺部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保持血液循环。

3. 肺: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作用。

4. 肝脏:分解和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合成和储存重要物质。

四、科学实验方法1. 观察:仔细观察和描述现象、物体等的性质、特点和变化。

2. 提出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3. 做实验:根据问题的要求设计实验,进行操作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5. 提出猜想: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和猜测。

6. 再次实验:根据猜想设计新的实验,验证或修正猜想。

通过对以上必背内容的研究,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研究科学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注意:文档中的内容仅为个人整理,如有出入或误差,请以教材为准。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内容汇总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内容汇总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内容
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的必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课程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必背内容摘要:
1.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俱乐部
- 生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 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外部特征、内部结构和生物的功能;
- 动物的生活方式:食性、栖息地和生活性;
-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方式。

2. 第二单元:物质和能量
-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离和混合:分离技术和混合技术;
- 能量的传输和转换:光能、热能和声能的传输;
- 化学和物理变化的差异。

3. 第三单元:水和我们的生活
- 水的重要性:生命活动和环境中的水;
- 水的净化和循环:自然净化和人工净化;
- 水的状态变化:水的沸腾、凝固和蒸发。

4. 第四单元:地球与天空
- 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生物环境;
- 天空中的物体:太阳、月亮和星星。

5. 第五单元: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意义和步骤: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分析;
- 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安全知识;
- 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这些是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的必背内容。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手册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手册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手册重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手册重点内容如下:
- 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 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 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

-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 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

- 脉搏与心脏的跳动有关,脉搏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

- 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注射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必背内容2018.10.16一单元:太阳和影子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

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是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9、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做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2、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时的月相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4、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5、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6、白天开放的花郁金香、万寿菊、白香水百合。

夜晚开放的花牵牛花、合欢树、蔷薇花、丝瓜花、夜来香、昙花、紫茉莉。

17、白天活动的动物公鸡、蝴蝶、蜜蜂。

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猫头鹰、蝙蝠。

白天夜晚都活动的动物狗、猫。

18、昼夜现成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晚上。

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

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西东;长短长。

22、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二单元:光的行进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空气和水中是直线行进的。

2、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墙上形成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5、照镜子时,如果我们看见字母E字,那么在镜子里看见这个字母的影像是,这是由于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左右颠倒的。

6、镜子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物体在这些镜子里成的影像都不同。

家里梳妆台用的是平面镜,五官医生用的是凹面镜,汽车的后视镜用的是凸面镜。

7、把不锈钢勺子当镜子,凸面照出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照出的影像是倒立的。

8、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射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9、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0、老花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1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2、凹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在屏上成正立的像。

13、把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叠在一起,调节一定距离形成一个简易的望远镜。

14、我们可以用背对太阳向空中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15、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的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过滤掉。

16、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彩色光。

17、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8、蓝色滤光片,看到白色衣服是蓝色。

19、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20、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1、我们能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2、常见的自然光源有阳光,萤火,闪电。

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灯光、烛光、电筒光。

23、凸透镜有聚焦、放大、成像的作用。

24、玻璃杯中的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作的。

25、分解阳光的工具是三棱镜。

26、让光透过红色玻璃照射在白色纸板上,纸板呈红色。

27、墙面涂上白色涂料,主要原因是利于光的反射。

三单元:电和磁1、电池有两集,分别是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2、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除了灯泡和电池外,还需要导线。

3、一个完整地电路应该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四部分组成。

4、要让小灯泡变得更亮一些,可以增加电池。

5、开关的作用是:是否让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人体、湿毛巾、铁丝、图钉、大地、钢尺等,绝缘体有塑料、干木头、纸等。

8、把多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因绝缘体过热引发火灾。

9、干木头被打湿的情况下会变为导体,说明绝缘体可以转换为导体。

10、在对电路暗盒进行检测时,如果灯泡亮了,说明电路是接通的;如果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断开的;如果灯泡变亮,说明可能增加了电池;如果灯泡变暗,说明可能增加了其他用电器。

11、我们实验用的电源一般都采用干电池,不能使用其他电池,以免发生危险。

12、常见的磁铁形状有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等。

13、磁力最大的部位是两极。

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表示。

1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它被称为司南。

15、地球是一个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6、用磁铁的一个极沿着同一方向多次摩擦铁钉,可以使铁钉具有磁性,这种现象叫作磁化。

要消除铁钉的磁性,可以加热或敲打。

17、不能接触磁铁的物品有磁卡、软盘、磁带等。

18、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

磁力大小与铁钉粗细、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因素有关。

19、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电流强度、铁钉粗细、线圈匝数。

20、电磁铁和普通磁铁一样有南极和北极。

21、电磁铁通电后,吸引指南针南极的一端是北极,吸引指南针北极的一端是南极。

22、把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改变以后,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

23、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增大电流、增粗铁钉、增加线圈匝数。

24、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点:都能吸铁,都能指示方向。

不同点:电磁铁通电才具有磁性,磁极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2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26、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不仅能吸铁,还能指示方向。

4、呼吸和血液循环1、呼吸一次是指人呼出气体,吸入空气一次。

2、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次,心跳每分钟大约60~80次。

3、用澄清石灰水检测我们呼出的气体,结果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4、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6、健康人的肺是红色的。

吸烟人的肺是黑色的。

7、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8、鼻腔里有鼻毛和粘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9、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10、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1、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测。

12、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13、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运动。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血液相对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5、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在饮食的搭配上要荤素结合,每天还要喝6~8杯水。

16、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

17、我们呼吸时,需要的是空气里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等废气。

1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被称为“气体交换站”19、鼻、咽喉、气管、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

20、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心脏健康。

2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器官。

2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等。

23、吸烟有害健康,对肺的损伤最大。

24、在做剧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情况是呼吸加快,心跳加快。

25、下列器官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咽喉、肺。

26、静脉、心脏等器官属于血液循环器官。

5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27、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8、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29、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30、要得到充分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31、颜色混合规律中,三原色是红、黄、蓝。

32、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不同颜色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温度高的水中,颜色的扩散比在温度低的水中快。

做出的解释是:一种颜色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水温有关。

33、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34、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35、三球仪是一个解释: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规律的模型。

36、模型除了具体事物外,还可以用图形、公式来展现。

37、计算时间的工具被称为日晷。

38、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39、日心说-----哥白尼40、潜望镜镜片----平面镜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