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7章会计账簿 教学内容:
7.1 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7.2 会计账簿的设置 7.3 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及启用原则; ②理解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方法、会计内账簿的设置; ③运用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对账、结账及错账的更正方法处理业务。 教学重点: 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 错账的更正 第8章账户分类 教学内容: 8.1 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8.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能力要求: ①知道账户分类; ②正确运用账户登记经济业务。 教学重点: 账户的分类 第9章财产清查 教学内容: 9.1 财产清查的意义 9.2 财产清查的方法 9.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能力要求: ① 知道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 ②理解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③运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未达账项,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财产清查结果。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10章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内容: 10.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0.2 资产负债表 10.3 利润表 10.4 现金流量表 10.5会计报表附注 能力要求: ①知道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会计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财务报告的内容及分类、财务报告的报送内
3.2 账户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的分类; ②理解会计账户的结构。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 第4章复式记账法 教学内容: 4.1 会计等式 4.2 借贷记账法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 ②理解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 教学重点: 借贷记账法 第5章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教学内容: 5.1 资金筹集和资金退出 5.2 存货 5.3 生产成本 5.4 期间费用 5.5 收入和利润 能力要求: ①知道制造业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所设置的核算账户的结构; ③运用“借贷记账法”对筹资、供应、生产、收入、利润及资金退出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 主要会计核算账户 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的会计核算 第6章会计凭证 教学内容: 6.1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6.2 原始凭证 6.3 记账凭证 6.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会计凭证的内容、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方法; ②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 ③运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填制、审核凭证。 教学重点: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1. 课程概述
- 会计基础的定义和意义
- 会计基础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里程碑
2. 会计概念和原则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和定义 - 会计等式和财务报表基础
-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3. 会计凭证和账户
-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
-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处理
- 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和用途
4. 会计记账和分类账
- 会计记账的原则和方法
- 会计分类账的建立和维护
- 会计分类账的分析和运用
5. 财务报表和报告
-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
- 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
6. 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 会计核算的步骤和方法
- 会计账务处理的规范和技巧
- 会计信息的管理和保密
7. 会计估计和报备
- 会计估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会计报备的程序和要求
- 会计报备的纳税和审计问题
8. 财务分析和决策
-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财务分析的指标和技巧
- 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应用
9. 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
- 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 会计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准则
- 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规划
10. 会计信息系统和技术应用
-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 会计技术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以上是一个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说明二、教学要求一、课程说明《会计学基础》是皖西学院会计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市场营销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一学期开设。
该课程是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是会计专业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来处理一般会计问题,主要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视频资源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辅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学习教材、收看视频课程、及时完成作业。
本课程的教学首先是要求学生自学文字教材,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则可收看微课解决,也可以通过参加网上讨论解决。
面授辅导课不应也不必系统讲授,而主要是在微课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章会计概述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会计的含义、内容与目标;了解现代会计学科的基本架构。
教学内容:一、会计狭义的会计:财务会计。
是一个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基本程序,向企业的信息使用者传递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代码:622510010英文名称:Accounting Its Foundations学时:54 学分:3开课学期:3适用专业:会计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建议教材:《会计学基础》(应用型本科适用教材)董惠良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一、课程目的、任务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级会计学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会计核算方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机地与现实的会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应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要在课外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加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练习。
课堂上,安排6的学时课内实践。
2.教学重点本课程作为专业基本课,是学习其他财务会计课程的入门课,教学重点:讲解会计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并不进行过深的理论探讨,以掌握簿记学为主要内容,即,主要是关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本课程要与中级会计学的课程衔接,前者以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为主,后者主要是通用类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由于理论和实训兼顾,计划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应适当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理论扩充和实训练习。
3.与先后课程的联系作为专业基本课,本课程没有前置课程,为后续课程中级会计学奠定基本原理和基础方法。
4.主要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理论教学4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期中考试和机动3学时,共计54学时。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它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统计学、旅游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它是一门学科必修课。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针对具体专业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总论(4学时)1.1会计概述(2学时)1.1.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2掌握会计的含义;1.1.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1.1.4理解会计的目标;1.1.5理解会计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会计的含义、基本职能和具体目标1.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5学时)1.2.1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1.2.2了解会计对象的内容;1.2.3了解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1.2.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重点和难点: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内容、会计等式恒等性的理解。
1.3会计的方法(0.5学时)1.4.1了解会计方法的内容;1.4.2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1.4.3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重点和难点: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2.会计核算基础(2学时)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0.5学时)2.1.1理解会计基本前提的含义;2.1.2掌握会计基本前提的内容。
2.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5学时)2.2.1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2.2.2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2.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其要求(0.5学时)2.3.1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2.3.2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4会计计账基础(0.5学时)2.4.1理解两种计量基础的含义;2.4.2掌握权责发生制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会计计量属性和权责发生制会计记账基础。
3.账户和复式记账(4学时)3.1会计科目(0.5学时)3.1.1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3.1.2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3.1.3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1.4了解会计科目的级次。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编号:165113学时:64 学分:4 讲课学时:34 上机/实验学时: 30 考核方式:闭卷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商务开课院系:高职学院教材:会计学概论.张国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主要参考书:1. 陈国辉迟旭升. 基础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 沈路.新编会计学习题及解答.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3. 郭立田.会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会计学》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会计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会计学》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型较强的课程,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批露的全过程,是学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总论1.1 会计概述1.2 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则1.3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方法2.1 会计方法与会计循环2.2 会计科目与帐户2.3 复式记帐2.4 会计凭证2.5 会计帐簿2.6 财产清查流动资产3.1 货币资金3.2 应收及预付款项3.3 存货投资4.1 投资概述4.2 短期投资4.3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5.1 固定资产概述5.2 固定资产增减5.3 固定资产折旧5.4 固定资产修理与改扩建5.5 固定资产的处置5.6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6.1 流动负债6.2 长期负债费用和成本7.1 费用的确认和分类7.2 生产成本的核算7.3 成本计算方法7.4 期间费用的核算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8.1 收入8.2 利润及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9.1 所有者权益概述9.2 实收资本9.3 资本公积9.4 留存收益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10.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0.2 资产负债表10.3 利润表10.4 现金流量表10.5 会计报表附注第十一章会计电算化11.1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1.2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11.3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11.4 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实施11.5 会计电算化管理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运用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练习题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 4学分,78学时适用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修(制)订人:黄妍君修(制)订日期:2019.6.15审核人:审核日期:2019.6.20审定人:审定日期:2019.6.25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批露的全过程,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使学生对会计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会计的重要性。
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和要求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8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方法第三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2、教学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特点、概念和分类。
各种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准则体系。
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会计的一般对象,包括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主。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3、教学重点: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任务。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权责发生制。
4、难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6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恒等式2、教学要求:了解: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理解: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
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会计恒等式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3、教学重点: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案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程的教案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案媒体和形式组织教案,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四、教案方法和教案形式建议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案媒体、采用多种教案形式组织教案。
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并安排进行会计模拟实验。
五、课程教案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案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案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六、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案内容:一、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内容()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会计的具体内容;()会计内容的抽象。
、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二、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自()监督职能、会计的作用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学基础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Accounting)课程类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学分:2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 ,实训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会计学基础》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了会计基本概念、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账簿、账户分类、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组织与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会计要素、科目和帐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物操作中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和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知识:掌握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与目标,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与财务分析的方法;熟悉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的账务处理,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等;了解企业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方法,了解一般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技能: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掌握企业在不同经济业务中具体核算方法。
3、能力:培养学生核算能力、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建议采用开卷笔试形式考核,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第一章会计概述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对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3、核算与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4、采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最基本的职能)2、监督职能其中,核算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保证。
《会计学基础》课程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40030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50 实验(上机)学时:14学分:4适用对象: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一、教学目标《会计学基础》课程是国内外会计学历教育公认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经济工作及会计从业者必修课程。
本课程与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本课程必备知识。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奠定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引领学生由非专业学习转向专业化学习。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现代会计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注意介绍会计工作的实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注意会计基础性知识讲授系统性、全面性;三是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其基本理论;四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由于课时限制,内部控制制度及方法和应用可以采取选讲方式;由于会计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进行专门职业道德培训,并通过四年专业课的学习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本门课程中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讲授可以简讲。
教学方法: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因此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法之外,还应采用“教练式”的教学方式,以巩固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即教师不仅课堂讲授而且要亲自示范演练,学生不仅听课还要动手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尽量给学生简洁、直观、生动的画面,以提高学习兴趣;减少课堂笔记,以提高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实践教学:本课程讲授完毕后,安排10课时的教学实习,实际操作有关账证表的填制方法,全面把握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基本会计处理,为后续《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实践准备。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是电子商务类一门基础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的基本内容及程序。
深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课程总学时51学时,周学时3学时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总论 3学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 3学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6学时第四章账户及复式记账的应用 18学时第五章成本计算 3学时第六章会计凭证 3学时第七章会计账簿 3学时第八章财产清查 3学时第九章会计报表 3学时第十章会计核算程序 6学时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略)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要素、复式记账法(借贷记帐法)的应用、成本的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操作等方面。
占课程总评分的30%。
期中考试占15%。
期未采取闭卷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
占课程总评分的55%。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从第六章开始,安排学生随着教学进程,针对某企业某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综合模拟实验。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个基本的认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基础教学大刚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会计学》是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学科。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阐明《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特点;认识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技能:懂得如何利用会计提供信息资料,为经济管理服务。
《会计学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
2.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原理。
3.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根据所给条件,灵活自如地处理会计业务问题。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总论1.会计的基本概念(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会计的职能(3)会计的特点(4)会计的目标*(5)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对象(1)会计的一般对象*(2)企业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3.会计准则(2)会计假设(3)会计的一般原则4.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1)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2)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程序——会计循环(二)会计科目和帐户1.会计科目(1)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 2.会计恒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3)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3.会计账户(1)会计账户概述(2)会计账户的结构(3)会计账户的分类(三)复式记帐1.复式记帐原理(l)记帐方法概述(2)复式记帐法的特点* 2.借贷记帐法(1)借贷记帐法概述(2)借贷记帐法的记账符号(3)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4)借贷记帐法的应用与会计分录(5)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方法1.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概述(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记帐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会计帐簿* (1)会计帐簿概述(2)序时账簿(3)分类帐簿(4)登记账簿的规则(5)结账和对账(6)账簿的更换和保管*(五)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筹集资金的核算(1)投入资本的核算(2)借入资金的核算2.供应过程的核算(1)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2)账户(3)核算举例3.生产过程核算(1)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2)账户(3)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4)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4.销售过程的核算(1)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2)账户(3)核算举例5.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1)利润的形成与分配(2)账户(3)核算举例(六)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1.期末存货计价* (1)存货的盘存制度(2)存货的计价方法(3)存货结转的账务处理2.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1)期末账项调整(2)期末账项结转* 3.对账和结账(1)对账(2)结账(七)财产清查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1)财产清查的意义(2)财产清查的作用* (3)财产清查的种类2.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1)财产清查的程序*(2)财产清查的方法*3.财产清查的核算(1)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2)财产清查的核算(八)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概述(1)会计报表的意义(2)会计报表的作用(3)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4)会计报表的种类* 2.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的意义(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利润表(1)利润表的意义(2)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4.会计报表的报送与审核(1)会计报表的报送(2)会计报表的审核(九)会计核算形式1.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l)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2)建立会计核算形式的要求*(3)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2.记帐凭证核算形式(1)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2)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帐务处理程序(3)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记帐凭证核算形式举例*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1)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特点(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方法(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举例* 4.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1)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2)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帐务处理程序(3)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4)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举例(十)会计工作组织* 1.会计法规体系(1)会计法规体系的意义和内容(2)会计法(3)会计准则(4)会计制度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1)会计工作管理部门(2)会计机构设置(3)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4)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3.会计人员和会计职业道德(1)会计人员(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加强基础会计工作的意义(2)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5.会计电算化(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2)会计电算化的内容(3)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四、课时分配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六、教学建议1.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进行实际操作模拟试验,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会计学基础》课程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大纲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什么是会计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会计的定义第二节会计的对象1、会计对象概述2、会计要素第三节会计的职能和目标1、会计的职能2、会计的目标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和会计方法1、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2、会计方法第五节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1、会计学2、会计学科体系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计概念,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会计学的构架。
难点: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过程理解: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学,会计学科体系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复习思考题1、会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如何理解和表述会计的定义?3、如何理解会计的职能?4、什么是资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5、如何理解会计的职能?6、什么是负债?如何理解负债是资产来源的一个部分?7、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哪些内容?8、什么是会计的目标?简述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联系和职能?9、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0、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为什么说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第二章会计循环(一):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循环1、收集有关经济业务的数据2、分析各项经济业务3、编制会计分录4、过入有关账簿5、编制调整前试算表6、账项调整7、编制调整后试算表8、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9、编制结账后试算表10、编制财务报表第二节会计恒等式1、会计恒等式的含义2、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3、收入、费用与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三节会计科目和账户1、会计科目的意义和作用2、账户第四节复式记账1、复式记账原理2、借贷记账法3、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4、过账和试算平衡第五节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2、原始凭证及其填制与审核3、记账凭证及其填制与审核4、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与保管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以会计循环为起点,认识会计核算的过程难点: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了解会计循环的步骤,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并准确阐述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内容、借贷记账法及账户结构、会计分录及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填制熟练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等式?它有哪两种表达方式?2、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会影响会计恒等式的成立?为什么?3、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什么是复式记账?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与单式记账比较有什么优点?5、试述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特点。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之一,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会计学原理与方法,掌握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够编制企业的基本账户和报表。
3. 熟悉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能够分析并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教学内容
1.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3.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 企业基本账户和报表的编制
5. 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
6. 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估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结合教材,对会计学的概念、原则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企业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问题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3. 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会计学基础2、英文名称:Accounting3、课程号:00310005二、学时总学时学时其中:授课学时实验学时三、考核方式考查四、适用专业非会计学类专业五、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面向非会计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及其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帐户的相关理论和记帐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帐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并进行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会计学基础》是本校各非会计类专业的共同选修课程之一。
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会计与财务课程。
《会计学基础》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它主要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所基本而系统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财务与会计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概论 4课时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对象和任务;会计要素;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前提以及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学原理的整体结构,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掌握会计对象、任务和会计要素,在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作概括了解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相互联系。
(二)帐户和会计科目 2课时内容包括:会计恒等式;帐户的概念;设置帐户的原则;帐户的基本结构;帐户的分类;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220022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英文名称:Accounting Foundatio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佛山校区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会计学课程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手工簿记系统的构成以及该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循环;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与成本;收入与利润;财务报表列报;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利用。
Accounting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the composition of manual bookkeeping system,and the basic operating procedures,basic methods and basic skills of the system.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general introduction;accounting basis;accounting cycle;monetary funds and receivables;inventory;investment;fixed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liabilities;owner's equity;expenses and costs;income and profit;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analysis and utiliz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课程体系中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会计学》则是会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不包括会计学)的学科基础课。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2013)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100203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学分数3学时数48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是金融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会计学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是该课程不可缺省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会计核算方法的体系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目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会计概念、对象、职能、特点;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熟练掌握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树立诚信意识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后续课程:《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
二、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宋彩群,《新编会计学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1)谢爱萍,《会计学基础》(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3)丁元霖《会计学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6月第四版(4)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5)刘伟民《会计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6)傅磊《会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7)陈国辉、陈文铭、孙光国等《基础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三、大纲执行说明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的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2.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它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统计学、旅游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它是一门学科必修课。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针对具体专业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总论(4学时)1.1会计概述(2学时)1.1.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2掌握会计的含义;1.1.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1.1.4理解会计的目标;1.1.5理解会计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会计的含义、基本职能和具体目标1.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5学时)1.2.1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1.2.2了解会计对象的内容;1.2.3了解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1.2.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重点和难点: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内容、会计等式恒等性的理解。
1.3会计的方法(0.5学时)1.4.1了解会计方法的内容;1.4.2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1.4.3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重点和难点: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2.会计核算基础(2学时)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0.5学时)2.1.1理解会计基本前提的含义;2.1.2掌握会计基本前提的内容。
2.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5学时)2.2.1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2.2.2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2.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其要求(0.5学时)2.3.1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2.3.2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4会计计账基础(0.5学时)2.4.1理解两种计量基础的含义;2.4.2掌握权责发生制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会计计量属性和权责发生制会计记账基础。
3.账户和复式记账(4学时)3.1会计科目(0.5学时)3.1.1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3.1.2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3.1.3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1.4了解会计科目的级次。
3.2会计账户(0.5学时)3.2.1掌握账户的概念;3.2.2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联系;3.2.3.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和难点:会计账户、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
3.3...复式记账原理(1学时)3.3.1掌握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概念;3.3.2了解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3.3.3深刻理解复式记账法作用;3.3.4了解复式记账方法的种类;重点和难点:复式记账方法的概念。
3.4借贷记账法(2学时)3.4.1了解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3.4.2掌握借贷记账方法的特点3.4..3掌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重点和难点: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试算平衡的概念。
4.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应用(14学时)4.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学时)4.1.1了解筹资业务的核算内容;4.1.2掌握“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固定资产”账户的应用4.2购进业务的核算(2学时)4.2.1理解购进业务的核算内容;4.2.2掌握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原材料”几个账户的应用;4.3生产业务的核算(4学时)4.3.1了解生产业务的核算内容;4.3.2掌握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成品”、“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几个账户的应用;4.4销售业务的核算;(2学时)4.4.1了解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4.4.2掌握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几个账户的应用;4.5财务成果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2学时)4.5.1了解财务成果形成的核算内容;4.5.2掌握财务成果形成核算的账务处理;4.5.3了解财务成果分配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4.5.4掌握财务成果分配业务的核算。
重点和难点:利财务成果形成业务及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4.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2学时)4.6.1了解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的目的;4.6.2掌握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调整账户的应用。
5.成本计算(4学时)5.1成本计算概述(1学时)5.1.1了解成本计算的作用;5.1.2掌握成本计算的含义;5.2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1学时)5.2.1了解成本计算程序的内容;5.2.2掌握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对象的含义。
5.3企业经营过程的成本计算(2学时)5.3.1理解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的原理;5.3.2掌握成本计算的材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6.会计凭证(4学时)6.1会计凭证概述(1学时)6.1.1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6.1.2了解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作用;6.1.3掌握会计凭证按其用途和填制程序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
6.2原始凭证(1学时)6.2.1掌握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6.2.2了解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及原始凭证的审核。
重点和难点: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6.3记账凭证(1学时)6.3.1掌握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的概念;6.3.2了解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及记账凭证的审核;6.3.3掌握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掌握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的填制。
重点和难点:记账凭证的概念、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及记账凭证的填制。
6.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1学时)6.4.1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6.4.2了解会计凭证的整理;6.4.3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
7.会计账簿(4学时)7.1会计账簿概述(0.5学时)7.1.1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及会计账簿的种类;7.1.2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会计账簿的概念及种类。
7.2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5学时)7.2.1了解会计账簿的设置的原则和基本内容;7.2.2掌握日记账及分类账的设置;掌握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的登记。
重点和难点: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的登记。
7.3会计账簿的运用规则(0.5学时)7.3.1了解启用账簿、登记账簿、更换账簿的规则;7.3.2掌握更正错账的规则。
重点和难点:更正错账的规则。
7.4结账和对账(1学时)7.4.1了解对账的概念和内容;7.4.2掌握结账的概念和内容;7.4.3了解账簿的管理重点和难点:结账的概念和内容。
7.5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0.5学时)7.5.1了解账簿的更换;7.5.2了解账簿的保管。
8.财产清查(2学时)8.1财产清查概述(0.5学时)8.1.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方法;8.1.2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种类。
8.2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0.5学时)8.2.1了解财产清查的内容;8.2.2掌握货币资金、事物和往来款项的清查。
重点和难点:银行存款的清查。
8.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1学时)掌握财产清查的结果的账务处理。
重点和难点:财产清查的概念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9.财务会计报告(3学时)9.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学时)9.1.1掌握财务报告的概念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9.1.2了解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了解财务报告的组成;9.1.3一般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要求。
9.2资产负债表(1学时)9.2.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9.2.2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重点和难点: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9.3利润表表(1学时)9.3.1掌握利润表的概念。
9.3.2掌握利润表的结构9.3.3了解利润表的内容及编制重点和难点:利润表的概念及编制10.会计核算组织程序(3学时)10.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0.5学时)10.1.1掌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和种类;10.1.2了解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共同特点。
10.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2.1了解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2.2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重点和难点: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成序(0.5学时)10.3.1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3.2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重点和难点: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10.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4.1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4.2掌握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0.5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5.1了解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5.2掌握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0.6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6.1了解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6.2掌握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1.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3学时)11.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0.5学时)11.1.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11.1.2一般了解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11.1.3了解规范体系构成11.2会计规范体系(1学时)11.3会计机构(0.5学时)11.3.1了解会计机构的概念、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11.3.2一般了解会计机构的主要任务、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11.4会计人员(0.5学时)11.3.1了解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主要权限、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种类;11.3.2一般了解会计主管人员的主要职责、总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及工作权限。
11.5会计档案(0.5学时)11.4.1了解会计档案内容;11.4.2了解会计档案管理11.4.3了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2.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1学时)12.1会计电算化概述(0.5学时)12.1.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意义;12.1.2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特点;12.1.3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12.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0.5学时)12.2.1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2.2.2理解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1.李爱华程培先《会计学基础》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雷光勇《基础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唐国强《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王瑞华《基础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5.李梦玉马葵《会计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