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练习:第6章 第18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③NO2、NO、O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④⑤【答案】A【分析】根据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来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符合特征(1),正确;②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正确;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不符合,错误;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正确;⑤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该体系的ρ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答案选A。

2.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耗掉8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则1mol无水乙醇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A.10Q B.10Q~5Q C.大于10Q D.5Q【答案】C【详解】n(NaOH)=0.05L×8mol/L=0.4mol,则由CO2~2NaOH~Na2CO3,可知n(CO2)=0.2mol,则n(C2H6O)=0.5×n(CO2)=0.1mol,放出的热量为Q,所以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Q,由CO2~NaOH~NaHCO3可知,n(CO2)=0.4mol,则n(C2H6O)=0.5×n(CO2)=0.2mol,放出的热量为Q,所以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Q,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则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介于5Q~10Q之间,所以选项C不符合;故答案选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 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C【详解】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 II(CN)6- 2e-=2NaNiFe III(CN)6+ 2Na+,Na2NiFe 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CN)6,阳极: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本题选C。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答案】D【详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在铝制品表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错误;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例如铁离子等,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D。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 / s02468n(SO3) / mol00.81.4 1.8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O2) = 0.4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小于10%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 ()32n SOn O减小【答案】C【详解】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当n(SO3)=1.8mol,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SO3)=0.8mol÷2L÷2s=0.2mol·L-1·s-1,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v(O2)=0.5v(SO3)=0.5×0.2mol·L-1·s-1=0.1mol·L-1·s-1,故A错误;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与压强、物质浓度都无关,故B错误;C.原平衡,SO2的转化率为1.8mol÷2mol×100%=90%。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时,将建立等效平衡,SO3的转化率等于10%,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充入4 molSO3,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SO3的转化率减小,应小于10%,故C正确;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1molO2,相当于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 ()32n SOn O增大,故D错误。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
一样
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始态
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可间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和 终态

(3)应用
①计算反应热。如
a.C(s)+O2(g)
1
b.C(s)+ O2(g)
2
CO2(g)
ΔH1
CO(g)
热能的形式发生转化,则有如下关系:ΔH=Qp。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放热(吸热)过程≠放热(吸热)反应;因为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能量变化
反应
类型
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
变化与计算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①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
活化能
的能量,也可以表示反应的
放出
的能量,也可以表示活化分子变

化学反应 ②b表示生成新化学键
中的能量 成反应产物分子所Biblioteka 变化与计 ③c表示反应的算
吸收
放出
的能量。
反应热
ΔH=(a-b) kJ·mol-1= -c kJ·mol-1 ΔH=(a-b) kJ·mol-1= +c kJ·mol-1
ΔH=H(
ΔH=
反应产物
反应物
)-H(
键能总和-
反应物
),单位kJ·mol-1
高频考点 反应机理与能量图、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判断仍是考试热

预测考向 预测2023年高考会将反应机理与能量图结合在一起考查,对
细节性分析考查得较为细致
考向1.反应热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 + 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 mol/L、c2 mol/L、c3 mol/L(c1、c2、c3均大于0),当反应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 = 1:3B.当4v(X)正= v(Y)逆时,该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C.c1可能为0.1D.X、Y的转化率相等【答案】B【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反应过程中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物的平衡量之比必然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详解】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反应达平衡时X、Y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X、Y的平衡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其起始量之比一定也等于1:3, A和D正确;因为有起始投料与平衡量相同的可能,所以C正确;当4v(X)正= v(Y)逆时,因为3v(X)正= v(Y)正,所以v(Y)逆> v(Y)正,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B不正确,选B。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 mol·L-1B.c(Y2)=0.5 mol·L-1C.c(X2)=0.2 mol·L-1D.c(Y2)=0.6 mol·L-1【答案】B【详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 0 0.4若反应逆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2 0.6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c (Y2)<0.6,0<c(Z)<0.4,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高考真题演练学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高考真题演练学

学习资料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2018·北京高考)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 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错误! 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正确;CH4在①过程中,有1个C—H 键发生断裂,B正确;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错误!键,C正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2.(2017·江苏高考)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H2O(g)===CO(g)+H2(g)ΔH1=a 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2=b kJ·mol-1③CO2(g)+3H2(g)===CH3OH(g)+H2O(g)ΔH3=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g)+H2O(g)ΔH4=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错误!CH3OCH3(g)+错误!H2O(l)的ΔH=错误!kJ·mol-1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答案 C解析 C 错:该反应产物H 2O 为气态时,ΔH =错误! kJ·mol -1。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高考化学(苏、浙专版)练习:第六章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高考化学(苏、浙专版)练习:第六章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 Word版含解析

ΔH=436+157-2×568=-543 kJ·mol-1,D 项不正确。
答案:D
10.常温下,0.01
mol·L-1MOH 溶液的 pH 为 10。已知:2MOH(aq)+H2SO4(aq)
===M2SO4(aq)+2H2O(l) ΔH1=-24.2
kJ·mol-1;H+(aq)+OH-(aq)===H2O(l)
A.ΔH1>ΔH2>ΔH3
B.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
D.ΔH1=ΔH2<ΔH3
解析:混合时浓硫酸在被稀释的过程中放热;浓、稀硫酸在与 Ba(OH)2 反应时还会形成
BaSO4 沉淀,Ba2+、SO 2-4 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也会放出热量。因放热反应的 ΔH 取
负值,故 ΔH1<ΔH2<ΔH3。
3
2
产生 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符,故 D 错误。 答案:C 4.下列有关氢原子(用 H 表示)与氢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能:2 mol H>1 mol H2 B.H 原子间发生碰撞就可转化为 H2 C.稳定性:H<H2 D.H2―→2H 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解析:由 H 转化为 H2 时要形成化学键,而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热量,故产物所具有 的能量比反应物的低,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A、C、D 对;只有粒子间的有效碰撞 才能引发反应,B 错。 答案:B 5.(2017·山西五校联考)已知 HI 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会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ΔH2=-57.3 kJ·mol-1。
则 M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ΔH 为( )
A.+33.1 kJ·mol-1

化学一轮复习1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鲁科版

化学一轮复习1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1.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B.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6种C.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D.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二次能源,A项正确;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电能与光能、热能的转化等,B项正确;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燃料电池的供电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二者供电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D项正确。

]2.(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铝热反应B.铝与盐酸反应C.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错误;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3.(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铍和氯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2是正反应的活化能B.该反应的ΔH<0C.加入催化剂,ΔH减小D.ΔH=E2-E1B[图中E1、E2分别代表正、逆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由图可知,反应物[Be(s)+Cl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BaCl2(s)]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ΔH〈0,B正确;ΔH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加入催化剂,能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ΔH不变,C错误;该反应的ΔH=E1-E2,D 错误.]4.(2019·四川攀枝花统考)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计划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练习(2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计划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练习(2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计划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计划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计划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练习的全部内容。

一、深化点-—串联电池与膜电池常考题型面面观串联电化学组合装置原电池和电解池统称为电池,将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类题目能够考查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需要学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及巧妙处理数据的能力。

1.串联装置图比较图甲中无外接电源,二者必有一个装置是原电池(即电源),为电解装置提供电能,其中两个电极活动性差异大者为原电池装置,可知左图为原电池装置,右图为电解装置.图乙中有外接电源,两烧杯均作电解池,且串联电解,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相等。

2.“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3.多池串联装置中电池类型的判断(1)直接判断非常直观明显的装置,如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在电路中,则其他装置为电解池。

如下图中,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

(2)根据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原电池一般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电极或一个为金属电极另一个碳棒作电极;而电解池则一般都是两个惰性电极,如两个铂电极或两个碳棒。

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之间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反应.如图中,B为原电池,A为电解池.(3)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在某些装置中根据电极反应或反应现象可判断电极,并由此判断电池类型,如下图。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第一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外,还可以表现为电能和光能等。

答案 A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解析由图示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错;1 mol A2(g)与 1 mol B2(g)反应生成2 mol AB(g)吸收(a-b)kJ热量,A错,B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错。

答案 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H2O(g) ΔH1=a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③H2(g)+1/2O2(g)===H2O(l) ΔH3=c kJ·mol-1④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 B.b>d>0C.2a=b<0 D.2c=d>0解析 H2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0,a、b、c、d都小于0,B、D错;反应③与反应①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2O(g)转化为H2O(l)为放热反应,所以a>c,A错;反应②的化学计量数是①的2倍,反应热②也是①的2倍,b=2a<0,C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的热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的热效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D.钠与冷水的反应解析A、C、D均为放热反应,B为吸热反应,故选B。

答案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1。

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K a =c α2 c1-α。

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 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1、-3747kJ·mol-1和-3265 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489.0 kJ·mol-1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则4Fe(s)+3O2(g)===2Fe2O3(s) ΔH=-1641.0 kJ·mol-1解析A中依题意可计算熔化热能破坏冰中氢键的比例为62×20×100%=15%,故A选项正确;B中醋酸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左移,醋酸电离度α减小,但电离常数K a不变,故B选项错误;C中若苯分子中存在的碳碳双键,则其燃烧热应为-[3916 kJ·mol-1-3×(3916-3747)kJ·mol-1]=-3409 kJ·mol-1≠-3265 kJ·mol-1,从而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的碳碳双键,故C选项正确;D选项由盖斯定律可求出所给反应的反应热ΔH=(-393.5 kJ·mol-1)×6-(-283.0 kJ·mol-1)×6-(489.0 kJ·mol-1)×2=-1641.0 kJ·mol-1,故D选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A中煤炭、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中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D中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C2.巴黎气候大会揭开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宏伟序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核能、化石燃料等均属于“新能源”B.减少含碳物质做燃料符合“低碳”理念C.图中转化途径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的思想D.节约用电不能减少CO2的排放量解析:化石燃料属于传统能源,A项错误;减少含碳物质做燃料,就可以减少空气中碳元素的含量,符合“低碳”理念,B项正确;从题图可知,HCl循环利用,排出的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错误;目前发电主要是火力发电,节约用电就能减少CO2的排放量,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反应中符合图示能量变化的是()A.电解Al2O3得到Al和O2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铝热反应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发生时会释放能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

电解Al2O3得到Al和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符,故B 错误;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像相符,故C正确;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产生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符,故D错误。

答案:C4.下列有关氢原子(用H表示)与氢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能:2 mol H>1 mol H2B.H原子间发生碰撞就可转化为H2C.稳定性:H<H2D.H2―→2H的过程是吸热反应解析:由H转化为H2时要形成化学键,而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热量,故产物所具有的能量比反应物的低,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A、C、D对;只有粒子间的有效碰撞才能引发反应,B错。

答案:B5.(2017·山西五校联考)已知HI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会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I的平衡转化率C.降低温度,HI的分解速率加快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B项错误;降低温度,不论平衡如何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C项错误;由题图可以直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错误。

答案:A6.(2017·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B.C(s)+12O2(g)===CO(g)ΔH=-110.5 kJ/molC.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11 036 kJ/mol解析:燃烧热是指25 ℃、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B项,C未完全燃烧;C项,H2O(g)不是稳定的氧化物,H2O(l)才是稳定的氧化物;D项,C8H18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

答案:A7.分别向1 L 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ΔH2<ΔH3C.ΔH1>ΔH2=ΔH3D.ΔH1=ΔH2<ΔH3解析:混合时浓硫酸在被稀释的过程中放热;浓、稀硫酸在与Ba(OH)2反应时还会形成BaSO4沉淀,Ba2+、SO2-4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也会放出热量。

因放热反应的ΔH取负值,故ΔH1<ΔH2<ΔH3。

答案:B8.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 kJ B.220 kJC.550 kJ D.1 108 kJ解析:由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可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ΔH=-2 215 kJ·mol-1,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n(H2O)=mM=1.8 g18 g·mol-1=0.1 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Q=0.1 mol ×2 215 kJ4 mol ≈55 kJ ,A 项正确。

答案:A9.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 —F 键C .H 2(g)―→2H(g) ΔH =+436 kJ·mol -1D .H 2(g)+F 2(g)===2HF(g) ΔH =-25 kJ·mol -1解析:观察表中数据知,氟、氯、碘与氢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逐渐减小,故432 kJ·mol -1>E (H —Br)>298 kJ·mol -1,A 项正确;表中H —F 共价键的键能最大,即H —F 共价键最稳定,B 项正确;H 2(g)―→2H(g),共价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即H 2(g)―→2H(g) ΔH =+436 kJ·mol -1,C 项正确;反应H 2(g)+F 2(g)===2HF(g)的反应热ΔH =436+157-2×568=-543 kJ·mol -1,D 项不正确。

答案:D10.常温下,0.01 mol·L -1MOH 溶液的pH 为10。

已知:2MOH(aq)+H 2SO 4(aq)===M 2SO 4(aq)+2H 2O(l) ΔH 1=-24.2 kJ·mol -1;H +(aq)+OH -(aq)===H 2O(l) ΔH 2=-57.3 kJ·mol -1。

则M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为( ) A .+33.1 kJ·mol -1 B .+45.2 kJ·mol -1 C .-81.5 kJ·mol -1D .-33.1 kJ·mol -1解析:常温下,0.01 mol·L -1MOH 溶液的pH 为10,说明MOH 为弱碱。

①2MOH(aq)+2H +(aq)===2M +(aq)+2H 2O(l) ΔH 1=-24.2 kJ·mol -1 ②H +(aq)+OH -(aq)===H 2O(l) ΔH 2=-57.3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2可得:MOH(aq)M +(aq)+OH -(aq) ΔH =+45.2kJ·mol -1。

答案:B11.为探究NaHCO 3、Na 2CO 3分别与1 mol·L -1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A .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B .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C .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D .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解析:通过实验①可判断出NaHCO 3溶于水吸热,通过实验①③可判断出NaHCO3与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通过实验②可判断出Na 2CO 3溶于水放热,通过实验②④可判断出Na 2CO 3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综上所述,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C 项正确。

答案:C12.一定条件下,2SO 2(g)+O 2(g)2SO 3(g) ΔH =-197 kJ·mol -1。

现有容积固定且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下表所示:A .Q 1=197B .Q 2=Q 3C .Q 1=2Q 2D .Q 1<Q 3解析:由于反应可逆,甲容器中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 ,故Q 1<197 kJ ;乙和丙容器中平衡状态相同,故Q 2=Q 3;甲中SO 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的,故Q 1>2Q 2。

答案:B1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88.6 kJ·mol-1。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726.5 kJ·mol-1,CH3OH(l)+12O2(g)===CO2(g)+2H2(g)ΔH=-a kJ·mol-1,则a________726.5(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

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 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解析:(1)M转化为N是吸热反应,所以N的能量高,不稳定。

(2)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H2(g)属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故a<726.5。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2O+C===4HCl+CO2,当有2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290 kJ热量,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l2(g)+2H2O(g)+C(s)===4HCl(g)+CO2(g)ΔH=-290 kJ·mol-1。

(4)所给反应中共转移12 mol电子,故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1 176 kJ÷12=98 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