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上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节动量动量定理课件(共15张PPT)
1)内容表述:
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 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2)数学表达式:
I p 或
3)定理的导出:
Ft mv2 mv1
或
F p t
F ma Ft mat I mv p
4)实质:合力的冲量是引起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学标指引 知识导学 技法指导 练习提能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D. mv-mgΔt,0
学标指引 知识导学 技法指导 练习提能 课后作业
3.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 图中甲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 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 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大小为v,这时物体B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乙,在 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 ) A.mv B.mv-Mu C.mv+Mu D.mv+mu
下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
运动,已知圆周上的A、B两点间的劣弧所
对的圆心角为90°,则小球从A点顺时针运动到
B点时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方向
为
。
学标指引 知识导学 技法指导 练习提能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典例3. 质量为2kg小球正在做平抛运动,重力加速度为10m/s2,
则某2s内,小球动量的变化量为
例2.在距地面高为h,同时以相等初速v 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 3)物理意义:用来量度物体“运动的量” 的物理量。
若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地面对人的平均阻力为
。
3)物理意义:用来量度物体“运动的量” 的物理量。
0
直下抛质量相等的物体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以下说法 mv+Mu D.
质量为50kg的某人,从某平台上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下落1s后双脚开始着地,然后曲腿又经过0. 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
m11m 2m2第) 1(1v页10/共2v92页0 )2
2. 一般非弹性碰撞
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 形变不能完全恢复,有一部分动能 转化为内能,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 减少。 动力学特征: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 恒且减少。
m1v10+m2v20=m1v1+m2v2 ;
Ek损
fs
(
(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快船快,人慢船慢,
人左船右;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
xx12=
v v
12=mm21.
第25页/共29页
例6 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 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 和人相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 解:设任一时刻人与船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作用前都静 止.因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所以有mv1=Mv2
第18页/共29页
• [例4] 以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初速度v0
射出的炮弹,到达最高点时因爆炸分成质量分别
为m和2m的两块,其中质量为2m的一块沿着原 来的方向以2v0的速度飞行。求:
• (1)质量较小的那一块弹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2)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炮弹的动能?
第19页/共29页
第10页/共29页
2、分类
(1) 、 完全非弹性碰撞:
运动学特征: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典型问题如子弹打 木块。
动力学特征: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动能损失最多。
m
1v
10
+m
v
2mv12v010=(mm21v+20
m
2)
v
m1 m2
2. 一般非弹性碰撞
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 形变不能完全恢复,有一部分动能 转化为内能,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 减少。 动力学特征: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 恒且减少。
m1v10+m2v20=m1v1+m2v2 ;
Ek损
fs
(
(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快船快,人慢船慢,
人左船右;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
xx12=
v v
12=mm21.
第25页/共29页
例6 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 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 和人相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 解:设任一时刻人与船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作用前都静 止.因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所以有mv1=Mv2
第18页/共29页
• [例4] 以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初速度v0
射出的炮弹,到达最高点时因爆炸分成质量分别
为m和2m的两块,其中质量为2m的一块沿着原 来的方向以2v0的速度飞行。求:
• (1)质量较小的那一块弹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2)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炮弹的动能?
第19页/共29页
第10页/共29页
2、分类
(1) 、 完全非弹性碰撞:
运动学特征: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典型问题如子弹打 木块。
动力学特征: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动能损失最多。
m
1v
10
+m
v
2mv12v010=(mm21v+20
m
2)
v
m1 m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13.1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基础自测
1.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位 移方向
解析 此题考查动量大小的决定因素和动量的矢量 性.物体的动量越大,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越大, 不一定惯性(质量)大,A项错;对于同一物体,质量 一定,所以动量越大,速度越大,B项对;加速度 不变,但速度一定变,如平抛运动的物体,故C项 错;动量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与位移方向 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 B
2.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的是
( ).
解析 A中子弹和木块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B中 在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始终受墙 的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C中木球与铁球的系 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D中木块下滑过 程中,斜面始终受挡板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 答案 AC
3.如图1-1所示,A、B两物体的中间用一段细绳 相连并有一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 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 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在C 上向相反方向滑动的过程中( ).
图1-1
A.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A、B组成 的系统动量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A、B组成 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 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 恒 D.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 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动量守恒定律 (共39张PPT)
V= (m+M)v0/M
(12分)质量为M的小船以速度V0行驶, 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 m 的小孩 a 和 b ,分别静止站在 船头和船尾,现小孩a沿水平方向以速率(相对于静 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然后小孩b沿水平方向以同 一速率(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 . 求小孩 b 跃出后小船的速度. 解:设小孩b 跃出后小船向前行驶的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3)注意参与相互作用的对象和过程
(4)注意动量守恒定律的优越性和广泛性—— 优越性——跟过程的细节无关 例A、例B 广泛性——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的系统,也适用 于多个物体的系统;不仅适用 于正碰,也适用 于斜碰;不仅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也适 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物体。
(5) 注意速度的同时性和相对性。 同时性指的是公式中的v1 、v2必须是相互作用前 同一时刻的速度,v1' 、v2' 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 时刻的速度。
规定木箱原来滑行的方向为正方向 对整个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 mv =MV+m v箱对地= MV+ m( u+ V)
M=70kg m=20kg
注意 u= - 5m/s,代入数字得 V=20/9=2.2m/s 方向跟木箱原来滑行的方向相同
u=5m/s
例D、一个质量为M的运动员手里拿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踏跳后以初速度v0与水平方向成α角向斜上 方跳出,当他跳到最高点时将物体以相对于运动员的 速度为u水平向后抛出。问:由于物体的抛出,使他 跳远的距离增加多少? 解: 跳到最高点时的水平速度为v0 cosα 抛出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v物对地=u物对人+ v人对地= - u+ v 规定向前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M+m)v0 cosα=M v +m( v – u) v = v0 cosα+mu / (M+m) 平抛的时间 t=v0sinα/g ∴Δv = mu / (M+m)
人教版高三物理复习课件:动量守恒定律 (共11张PPT)
(2)当两车距离最近时,两车速度分别是多少?
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将要发生相互用的 物体可视为系统。
(2)进行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确 定 系统动量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守恒? (3)明确始末状态:一般来说,系统内物 体将要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结束, 即为作用过程的始末状态。
∴ 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故 p = p'
2、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 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 持不变。
3、公式: p p
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v1 v2
v
' 1
v
' 2
A
B F1 A B F2
A
B
v1 v2
v
' 1
v
' 2
A
B F1 A B F2
A
B
在碰撞过程中,据动量定理得
F 1tm 1v1 m 1v1 F 2tm 2v2 m 2v2
由牛三得:F1 = – F2
即 m 1 v 1 m 1 v 1 ( m 2 v 2 m 2 v 2 )
(4)选定正方向,列动量守恒方程及相 应辅助方程,求解作答。
小结
项目 内容
公式
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将要发生相互用的 物体可视为系统。
(2)进行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确 定 系统动量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守恒? (3)明确始末状态:一般来说,系统内物 体将要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结束, 即为作用过程的始末状态。
∴ 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故 p = p'
2、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 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 持不变。
3、公式: p p
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v1 v2
v
' 1
v
' 2
A
B F1 A B F2
A
B
v1 v2
v
' 1
v
' 2
A
B F1 A B F2
A
B
在碰撞过程中,据动量定理得
F 1tm 1v1 m 1v1 F 2tm 2v2 m 2v2
由牛三得:F1 = – F2
即 m 1 v 1 m 1 v 1 ( m 2 v 2 m 2 v 2 )
(4)选定正方向,列动量守恒方程及相 应辅助方程,求解作答。
小结
项目 内容
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v+m(v-u), mu
解得:v=v0+M+m.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应用 几个模型:
(一)碰撞 (二)反冲运动、爆炸模型 (三)人船模型:平均动量守恒
㈠、碰撞:做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相遇而发生相互作用,
在很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这
一过程叫碰撞。 特点:相互作用时间短,相互作用力极大。动量守恒。
及弹簧看作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系统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系统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都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 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变式训练
木块a和b用一根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 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
若: m1 <m2, v1 < 0 , v2>0 入射球返回,被碰球前进。
若: m1 >m2, v1 > 0 , v2>0 入射球与被碰球均前进。
⑵、解决碰撞问题须同时遵守的三个原则:
①.系统动量守恒原则
②.动能不增加的原则
③.物理情景可行性原则
例如:追赶碰撞:
碰撞前: V追赶 V被追
碰撞后:
在前面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不 小于在后面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同速度V0前进,当人相对于水面以速度u向相反
方向将物体抛出时,人和船的速度为多大?(水 的阻力不计)
若相对于船以速度u向相反方向将物体抛出,则
人和船的速度又为多大?
解析:取人、船、物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水的阻力不
计,系统的动量守恒.以船速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抛出物体后人 和船的速度为 v,物体对地的速度为(v-u).
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a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守恒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平板车上,人与
车的总质量为M ,人和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 上向右运动.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 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 变.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 系统动量守恒. ⑵.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 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 ⑶.当某个方向上受合外力为零,在该方向 上动量守恒.
A.v 甲:v 乙=(M+m):M B.v 甲:v 乙=M:(M+m) C.人对甲车的功 W1 大于人对乙车的功 W2 D.人对甲车的功 W1 小于人对乙车的功 W2
答案 BD
例、平静的水面上有一载人小船,船和人共同
质量为M,站立在船上的人手中拿一质量为m的
物体.起初人相对船静止,船、人、物体以共
1、种类:
⑴、弹性碰撞: 碰后分开,动量守恒、总动能不变
⑵、非弹性碰撞:
碰后分开,动量守恒、总 动能减少
⑶、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后粘在一起,动量守恒、总动能减少最多
正、斜碰
一种特例:
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0 与质量为m2的静止 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求碰后量小球的速度。
设:碰后m1的速度是v1, m2的速度是v2
【特别提醒】 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由 于物体较多,作用过程较为复杂,这时往往要根据作 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多个动量守恒方程,或将 系统内的物体按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成几个小系统,分 别建立动量守恒方程.
例.质量都是 M 的甲、乙两小车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甲车上站着一个质量为 m 的人,现在人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v 从甲车跳上乙车,接着以同样大小的相对于地的速度反向 跳回甲车,最后两车速度大小分别为 v 甲、v 乙,则( )
成的系统.
应用时一定要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守恒 条件性
条件.
相对性
应用时,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 动量,必须相对于同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 同一时刻的动量,p1′、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
在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动量,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
3.常用的三种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总 动量 p′);
(2) △p= 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等于零 );
(3)Δp1=-Δp2(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各自动量 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动量守恒定律的“六性”
六性名称
具体内容
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 系统性
总动量 守恒:
m 1v0m 1v1m 2v2
总动能 不变:
1 2m1v021 2m1v121 2m2v2 2
解得: 讨论:
v1
m1 m2 m1 m2
v0
v2
2m1 m1 m2
v0
若: m1= m2, v1=0 , v2=v0 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交换速度。
若: m1 << m2, v1=-v0 , v2=0 很轻的物体碰撞很重,轻物原速返回,重物不动。
相加.
矢量性
对于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 ,应先选取正方向,凡是与选取的正方向一致的动量 为正值,相反为负值.
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 而且适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题型一 动量守恒与否的判断 【例 1】 光滑水平面上 A、B 两车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 两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
例、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直径相同的a、
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选定向右为正方向,
时,车的速度变为( D )
A.MvM1--Mm v2,向右
B.MM-v1m,向右
C.MvM1+-Mm v2,向右
D.v1,向右
4.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确定相互作用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3)判断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恒条件; (4)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的正、负号; (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解得:v=v0+M+m.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应用 几个模型:
(一)碰撞 (二)反冲运动、爆炸模型 (三)人船模型:平均动量守恒
㈠、碰撞:做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相遇而发生相互作用,
在很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这
一过程叫碰撞。 特点:相互作用时间短,相互作用力极大。动量守恒。
及弹簧看作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系统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系统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都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 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变式训练
木块a和b用一根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 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
若: m1 <m2, v1 < 0 , v2>0 入射球返回,被碰球前进。
若: m1 >m2, v1 > 0 , v2>0 入射球与被碰球均前进。
⑵、解决碰撞问题须同时遵守的三个原则:
①.系统动量守恒原则
②.动能不增加的原则
③.物理情景可行性原则
例如:追赶碰撞:
碰撞前: V追赶 V被追
碰撞后:
在前面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不 小于在后面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同速度V0前进,当人相对于水面以速度u向相反
方向将物体抛出时,人和船的速度为多大?(水 的阻力不计)
若相对于船以速度u向相反方向将物体抛出,则
人和船的速度又为多大?
解析:取人、船、物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水的阻力不
计,系统的动量守恒.以船速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抛出物体后人 和船的速度为 v,物体对地的速度为(v-u).
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a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守恒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平板车上,人与
车的总质量为M ,人和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 上向右运动.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 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 变.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⑴.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 系统动量守恒. ⑵.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 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 ⑶.当某个方向上受合外力为零,在该方向 上动量守恒.
A.v 甲:v 乙=(M+m):M B.v 甲:v 乙=M:(M+m) C.人对甲车的功 W1 大于人对乙车的功 W2 D.人对甲车的功 W1 小于人对乙车的功 W2
答案 BD
例、平静的水面上有一载人小船,船和人共同
质量为M,站立在船上的人手中拿一质量为m的
物体.起初人相对船静止,船、人、物体以共
1、种类:
⑴、弹性碰撞: 碰后分开,动量守恒、总动能不变
⑵、非弹性碰撞:
碰后分开,动量守恒、总 动能减少
⑶、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后粘在一起,动量守恒、总动能减少最多
正、斜碰
一种特例:
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0 与质量为m2的静止 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求碰后量小球的速度。
设:碰后m1的速度是v1, m2的速度是v2
【特别提醒】 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由 于物体较多,作用过程较为复杂,这时往往要根据作 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多个动量守恒方程,或将 系统内的物体按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成几个小系统,分 别建立动量守恒方程.
例.质量都是 M 的甲、乙两小车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甲车上站着一个质量为 m 的人,现在人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v 从甲车跳上乙车,接着以同样大小的相对于地的速度反向 跳回甲车,最后两车速度大小分别为 v 甲、v 乙,则( )
成的系统.
应用时一定要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守恒 条件性
条件.
相对性
应用时,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 动量,必须相对于同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 同一时刻的动量,p1′、p2′…必须是系统中各物体
在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动量,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
3.常用的三种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总 动量 p′);
(2) △p= 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等于零 );
(3)Δp1=-Δp2(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各自动量 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动量守恒定律的“六性”
六性名称
具体内容
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 系统性
总动量 守恒:
m 1v0m 1v1m 2v2
总动能 不变:
1 2m1v021 2m1v121 2m2v2 2
解得: 讨论:
v1
m1 m2 m1 m2
v0
v2
2m1 m1 m2
v0
若: m1= m2, v1=0 , v2=v0 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交换速度。
若: m1 << m2, v1=-v0 , v2=0 很轻的物体碰撞很重,轻物原速返回,重物不动。
相加.
矢量性
对于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 ,应先选取正方向,凡是与选取的正方向一致的动量 为正值,相反为负值.
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 而且适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题型一 动量守恒与否的判断 【例 1】 光滑水平面上 A、B 两车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 两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
例、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直径相同的a、
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选定向右为正方向,
时,车的速度变为( D )
A.MvM1--Mm v2,向右
B.MM-v1m,向右
C.MvM1+-Mm v2,向右
D.v1,向右
4.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确定相互作用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3)判断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恒条件; (4)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的正、负号; (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