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五动量和能量专项训练(有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五动量和能量专项训练(有答案和解析)

热点五 动量和能量能量观点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功能关系(含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命题的焦点,选择题、计算题中均有体现,试题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且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综合命题。

冲量和动量作为选修3-5的热点考核内容,考查频率特别高,现在作为必考内容后,其内容充实了力学解题的思路,在力学中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出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其冲量和动量的考查也会日渐重要。

考向一 与弹簧相关的功能关系 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椭圆轨道,如图1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椭圆的中心O ,另一端系一14小球,小球套在光滑椭圆轨道上。

在Q 点安装一光电计时器,已知OP 是椭圆的半短轴,长度为a ,OQ 是椭圆的半长轴,长度为b ,轻弹簧的原长等于a ,小球的直径为d ,质量为m ,轻弹簧形变量为x 时,其弹性势能可表示为E p =kx 2(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k 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

小球从图中P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12Q 处光电计时器时的挡光时间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 .小球到达Q 点时的动能等于mgbB .小球到达Q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kb 212C .小球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不做功D .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 =-2mgb (b -a)2md2(b -a)2t2[解析] 小球到达Q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k(b -a)2,由功能关系可知,小球到达Q 点时的动能等于12mgb -k(b -a)2,选项A 、B 错误;小球到达Q 点时的速度v =,小球到达Q 点时的动能E k =mv 2=,由12d t 12md22t2功能关系可知,小球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W =E p =mgb -,C 错误;由功能关系md22t2可知k(b -a)2=mgb -,解得k =-,D 正确。

12md22t22mgb (b -a)2md2(b -a)2t2[答案] D 考向二 与传送带相关的功能关系 如图2所示,长为L =10.5 m 的传送带与水平面成30°角,传送带向上做加速度为a 0=1 m/s 2的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为v 0=3 m/s 时,在其底端轻放一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物块由底端上升到顶端的过程中,求:32图2(1)此过程所需时间;(2)传送带对物块所做的功;(3)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专题综合训练2

(浙江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专题综合训练2

专题综合训练(二)1.质量为m=2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甲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此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B.10 s内恒力F对物体做功102 JC.10 s末物体在计时起点位置左侧2 m处D.10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30 J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是,下落H到B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h后到达最低点C,在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恒定,则()A.物块机械能守恒B.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物块机械能减少D.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3.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C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动能最大C.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机械能减少最多D.滑到斜面底端时,C的重力势能减少最多4.图甲为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簧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此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最小C.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D.图乙中图线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5.如图所示,某人在P点准备做蹦极运动,假设蹦极者离开跳台时的速度为零。

图中a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

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P到c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B.从P到c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C.从P到b过程中人的速度不断减小D.从a到c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轨道高h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竖直圆轨道内侧运动,已知圆形轨道半径为R,不计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2019年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综物理含答案

2019年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综物理含答案

2019年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综物理含答案xx.5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雨后空中出现彩虹B.肥皂泡的表面呈现彩色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D.一束白光通过很窄的单缝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14.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A.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C.能发出5种不同频率的光D.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1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电阻R=55Ω。

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则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为A.0.25A B.1.0AC.4.0A D.16A16.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cm),则A.质点的振幅为16cmB.质点的振动周期为2sC.在0~1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D.在1~2s内,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17.如图1所示,矩形线圈位于一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用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取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

则图3中的I-t图像正确的是18.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的部分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B.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月球的引力对其做负功C.若已知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半径、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计算出月球的密度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经过P点时和在圆形轨道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19.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1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综合训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9年2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 “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已知“墨子号”卫星最后定轨在离地面500km 的圆轨道上,地球的半径为6400km ,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 ,G= 6. 67xlO -1l N .m 2/kg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 8m/s 2,忽略地球自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墨子号”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线速度 B .“墨予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C .由以上数据不能算出地球的质量D .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墨子号”环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2.如图所示,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框abcd ,由距匀强磁场上边界H 处静止释放,其下边刚进入匀强磁场区域时恰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也为L 。

ab 边开始进入磁场时记为t 1,cd 边出磁场时记为t 2,忽略空气阻力,从线框开始下落到cd 边刚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速度大小v 、加速度大小a 、ab 两点的电压大小U a b 、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绕过球心的竖直轴水平旋转,一质量为m 的小球随碗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球与半球形碗的球心O 的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与碗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要想使小球始终与碗保持相对静止,则碗旋转的最大角速度大小为A .B .C .D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 、伸长可忽略的绝缘细线悬挂于竖直平面的O 点,竖直平面内有一方向斜向上、与水平面成45°角的匀强电场。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真题汇编【共5套11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真题汇编【共5套11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真题汇编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三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汇编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二相互作用真题汇编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五万有引力与航天真题汇编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四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真题汇编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8·全国卷Ⅰ·T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解析】选B。

列车的动能E k=12mv2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C错误;列车的动能E k=12mv2=12m(at)2=12ma2t2,则列车的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A错误;列车的动能E k=1 2mv2=12m2ax=max,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故选项B正确;列车的动能E k=12mv2=22pm,则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D错误。

2.(2018·全国卷II ·T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B、D。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的斜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3.(2018·全国卷Ⅲ·T18)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二电磁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二电磁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热点十二 电磁学综合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情境变化多,与现代科技联系紧密,近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考查角度主要有三;一是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综合在一起命题;二是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的叠加场中的运动;三是考查考虑重力的带电质点的电场、磁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向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如图1所示,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A 、B 与竖直方向成30°角放置,B 板中心有一小孔正好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O 点,y 轴沿竖直方向。

一比荷为1.0×105C/kg 的带正电粒子P 从A 板中心O ′处静止释放后沿O ′O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速度v 0=104 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30°夹角从O 点进入匀强电场,电场仅分布在x 轴的下方,场强大小E =43×103V/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60°角斜向上,粒子的重力不计。

试求:图1(1)AB 两板间的电势差U AB 。

(2)粒子P 离开电场时的坐标。

(3)若在P 进入电场的同时,在电场中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另一与P 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Q ,可使两粒子在离开电场前相遇。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释放点的集合(不计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析] (1)由动能定理qU AB =12mv 20可得U AB =mv 202q =v 202q m=(104)22×105V =500 V(2)粒子P 在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设离开电场时到O 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则L cos 30°=v 0tL sin 30°=12qE mt 2解得L =1 m ,所以P 离开电场时的坐标为(1,0)(3)由于粒子Q 与P 完全相同,所以只需在P 进入电场时速度方向的直线上的OM 范围内任一点释放粒子Q ,可保证两者在离开电场前相碰,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33x OM =L cos 30°=32m 故M 的横坐标为x M =OM ·cos 30°=0.75 m 。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选考3-3 热学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doc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选考3-3 热学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doc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一选考3-3 热学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与斥力都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D2.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解析:猛推推杆,封闭在套筒中的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套筒由牛角做成,导热能力很差,且压缩过程用时极短,故压缩过程可看做绝热过程.由ΔE=W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根据=C 可知因T增大,V减小,故p增大,选项B正确.答案:B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要使它的压强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压强,那么使用下列哪些过程可以实现()A.先将气体等温膨胀,再将气体等容降温B.先将气体等温压缩,再将气体等容降温C.先将气体等容升温,再将气体等温压缩D.先将气体等容降温,再将气体等温膨胀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等温膨胀,压强减小,再将气体等容降温,压强继续减小,故A 错;气体等温压缩,压强增大,再将气体等容降温,压强减小,故B对;气体等容升温,压强增大,再将气体等温压缩,压强增大,故C错;气体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将气体等温膨胀,压强减小,故D错.答案:B4.如图所示,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为热力学温度,t为摄氏温度.下图中描述的不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的是()解析:等温线在p-图象上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在p-V图象上是一条双曲线.答案:D5.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g取10 m/s2,ρ水=1.0×103 kg/m3)()A.2.8倍B.8.5倍C.3.1倍D.2.1倍解析: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气泡在湖底的压强p1=3.0×105 P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而T1=(4+273) K=277 K,T2=(17+273) K=290 K,温度基本不变,压强减小为原来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C项正确.答案:C6.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解析:充气袋被挤压时,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做负功),气体内能增大,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增大,综上分析知,A、C两项正确.答案:A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和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均表现为各向异性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D.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解析: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但要引起其他变化,选项C错误;扩散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选项B正确;D项也正确.答案:BD8.(2015东北三校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B.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饱和汽压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即气体温度降低,根据公式=C,气压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自然界的宏观热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不断增加,故C正确;气体的压强与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和温度相关,只增加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压强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答案: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9.(6分)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所示,则T1(选填“>”或“<”)T2.解析: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由题图可以看出T2对应的高速率分子数的百分比大于T1,所以T2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T1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即T1<T2.答案:平均动能(3分)<(3分)10.(8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向体积V油=1 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500 mL.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 mL.③先往边长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然后将均匀地撒在水面上.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N,正方形边长l=20 mm.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应填写:;(2)1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是 mL;(3)油酸分子直径是 m.解析:(1)为了显示油膜的形状,便于测量,要预先在水上撒石膏粉或痱子粉.(2)1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V油=×1 mL=2×10-5 mL.(3)根据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方格的舍去,油膜形状占据的方格数大约为119个,故面积S=119×20×20 mm2=4.76×104 mm2油酸分子直径d= mm=4.2×10-7 mm=4.2×10-10 m.答案:(1)痱子粉(1分)(2)2×10-5(2分)(3)4.2×10-10(5分)三、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1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0×105 Pa,吸收的热量Q=7.0×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解析:等压变化(3分)对外做的功W=p(V B-V A)(3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3分)解得ΔU=5.0×102 J.(2分)答案:5.0×102 J12.(13分)如图,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 ℃且平衡时,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活塞b在汽缸正中间.(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解析:(1)活塞b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活塞a、b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过程.设汽缸A的容积为V0,氮气初态体积为V1,温度为T1;末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按题意,汽缸B的容积为,由题给数据和盖-吕萨克定律有V1=V0+V0①(1分)V2=V0+V0=V0②(1分)③(2分)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T2=320 K.(2分)(2)活塞b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活塞a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设氧气初态体积为V1'、压强为p1';末态体积为V2',压强为p2',由题给数据和玻意耳定律有V1'=V0,p1'=p0,V2'=V0④(3分)p1'V1'=p2'V2'⑤(2分)由④⑤式得p2'=p0.(2分)答案:(1)320 K(2)p013.(14分)(2015湖北宜城模拟)如图所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管,管长L=100 cm,其中有一段长h=15 cm的水银柱把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管中.当管竖直放置时,封闭气柱A的长度L A=50 cm.现把开口端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直至A端气柱长L A'=37.5 cm时为止,这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大气压强p0=75 cmHg,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试求槽内的水银进入管内的长度.解析:对A部分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p A L A S=p A'L A'S(3分)及p A=60 cmHg解得p A'==80 cmHg(2分)对B部分气体p B L B S=p B'L B'S(3分)而p B'=95 cmHg p B=p0=75 cmHg(1分)解得L B'≈27.6 cm(2分)Δh=L-L A'-h-L B'=19.9 cm.(3分)答案:19.9 cm。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力学综合题考查的情景主要有板块模型、传送带、弹簧,涉及的知识为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考向一“木板滑块”模型(2018·蚌埠一模)如图1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5 m,质量均为m2=150 kg,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v0=6 m/s 冲上木板A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m1=200 kg,滑动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 m/s2)图1(1)若滑块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2)若μ1=0.4,求滑块的运动时间。

(结果用分数表示)[解析](1)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2m2)g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m2)g代入数据得:0.35<μ1≤0.5;(2)若μ1=0.4,则滑块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滑块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解得a1=4 m/s2由-2a1L=v21-v20达到B板时速度v1=4 m/s在A板上的滑动时间由v1=v0-a1t1,解得t1=0.5 s滑块滑上B板时B运动,由μ1m1g-μ2(m1+m2)g=m2a2得a2=23m/s2速度相同时a2t2=v1-a1t2解得t2=67s,相对位移Δx=v1+v共2t2-v共2t2=127m<L=2.5 m滑块与板B能达到共同速度:v共=a2t2=47m/s,然后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μ2(m1+m2)g=(m1+m2)a共a共=2 m/s2t3=v共a共=27s,t=t1+t2+t3=2314s。

[答案](1)0.35<μ1≤0.5(2)2314s考向二传送带模型如图2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 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 °,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近。

2019届二轮复习 力学综合题 课件(45张)(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   力学综合题   课件(45张)(全国通用)

[答案] (1)1.25 m
(2)vCD≥4 m/s
1.16 s ≤t≤2.1 s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考向三 与弹簧相关的问题
[例 3] 如图 3 所示,挡板 P 固定在足够高的倾 角为 θ=37° 的斜面上,小物块 A、B 的质量均为 m, 两物块由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斜面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5,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 轮,一端与物块 B 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初 始小物块 A、B 静止,且物块 B 恰不下滑,若在小钩 上挂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C 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 C 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物块 A 恰好离开挡板 P,重力加 速度为 g,sin 37° ≈0.6,cos 37° ≈0.8。
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 A、B,长度均为 L=2.5 m, 质量均为 m2=150 kg, 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 v0=6 m/s 冲上木板 A 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 m1=200 kg,滑动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 μ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g 取 10 m/s2)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力学综合题考查的情景主要有板块模型、传送带、 弹簧,涉及的知识为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考向一 “木板滑块”模型
[例 1] (2018· 蚌埠一模)如图 1 所示, 地面依次排
得:μ1m1g≤μ2(m1+2m2)g 若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 得: μ1m1g>μ2(m1+m2)g 代入数据得:0.35<μ1≤0.5; (2)若 μ1=0.4,则滑块在木板 A 上滑动时,木板不 动。设滑块在木板 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力学综合题考查的情景主要有板块模型、传送带、弹簧,涉及的知识为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考向一 “木板滑块”模型(2018·蚌埠一模)如图1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 =2.5 m ,质量均为m 2=150 kg ,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v 0=6 m/s 冲上木板A 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m 1=200 kg ,滑动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10 m/s 2)图1(1)若滑块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2)若μ1=0.4,求滑块的运动时间。

(结果用分数表示)[解析] (1)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2m 2)g 若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m 2)g代入数据得:0.35<μ1≤0.5;(2)若μ1=0.4,则滑块在木板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滑块在木板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1g =m 1a 1解得a 1=4 m/s 2由-2a 1L =v 21-v 20达到B 板时速度v 1=4 m/s在A 板上的滑动时间由v 1=v 0-a 1t 1, 解得t 1=0.5 s滑块滑上B 板时B 运动,由μ1m 1g -μ2(m 1+m 2)g =m 2a 2得a 2=23m/s 2速度相同时a 2t 2=v 1-a 1t 2 解得t 2=67s ,相对位移Δx =v 1+v 共2t 2-v 共2t 2=127m <L =2.5 m滑块与板B 能达到共同速度:v 共=a 2t 2=47 m/s ,然后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μ2(m 1+m 2)g =(m 1+m 2)a 共 a 共=2 m/s 2 t 3=v 共a 共=27 s ,t =t 1+t 2+t 3=2314s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十一力学综合题专项训练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力学综合题考查的情景主要有板块模型、传送带、弹簧,涉及的知识为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考向一 “木板滑块”模型(2018·蚌埠一模)如图1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 =2.5 m ,质量均为m 2=150 kg ,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v 0=6 m/s 冲上木板A 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m 1=200 kg ,滑动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10 m/s 2)图1(1)若滑块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2)若μ1=0.4,求滑块的运动时间。

(结果用分数表示)[解析] (1)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2m 2)g 若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μ1m 1g >μ2(m 1+m 2)g代入数据得:0.35<μ1≤0.5;(2)若μ1=0.4,则滑块在木板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滑块在木板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1g =m 1a 1解得a 1=4 m/s 2由-2a 1L =v 21-v 20达到B 板时速度v 1=4 m/s在A 板上的滑动时间由v 1=v 0-a 1t 1, 解得t 1=0.5 s滑块滑上B 板时B 运动,由 μ1m 1g -μ2(m 1+m 2)g =m 2a 2 得a 2=23m/s 2速度相同时a 2t 2=v 1-a 1t 2 解得t 2=67s ,相对位移Δx =v 1+v 共2t 2-v 共2t 2=127m <L =2.5 m滑块与板B 能达到共同速度:v 共=a 2t 2=47 m/s ,然后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 μ2(m 1+m 2)g =(m 1+m 2)a 共a 共=2 m/s 2 t 3=v 共a 共=27 s ,t =t 1+t 2+t 3=2314s 。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考点集训专题动量.doc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考点集训专题动量.doc

考点12动量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 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 )A.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B.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cosC.摩擦力对物体冲量为FtD.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2、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

在O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比b 先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同B.a 与b 同时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同C.a 比b 先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同D.b 比a 先到达S,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同3、如图所示是一种弹射装置,弹丸的质量为m,底座的质量为3m,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当弹丸以速度v(相对于地面)发射出去后,底座的速度大小为4v,在发射弹丸过程中,底座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冲量为( )A.零B. 4mv,方向向右C. 3mv,方向向右 D. 34mv,方向向左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m 的木板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

质量为2m 的木块A 以速度v 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 。

在木块A 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 板运动速率最大B.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弹簧给木块A 的冲量大小为013mv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013mv5、如图甲所示为杂技中的“顶竿”表演、水平地面上演员B 用肩部顶住一根长直竹竿,另一演员A 爬至竹竿顶端完成各种动作。

某次顶竿表演结束后,演员A 自竿顶由静止开始下落。

滑到竿底时速度正好为零,然后曲腿跳到地面上,演员A 、B 质量均为50kg ,长竹竿质量为5kg ,A 下滑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重力加速度g 取102/m s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竹竿的总长度约为3mB.0~6s 内,演员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1050NC.0~6s 内,竹竿对演员B 的压力的冲量大小为3300N sD.演员A 落地时向下曲腿,是为了缩短作用时间以减小地面的冲击力6、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 和b ,它们分别在水平推力1F 和2F 作用下开始运动,分别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两个物体都将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物体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线段//AB CD 。

2019届二轮复习 力学综合题 课件(45张)(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 力学综合题 课件(45张)(全国通用)
若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 得:
μ1m1g>μ2(m1+m2)g 代入数据得:0.35<μ1≤0.5; (2)若 μ1=0.4,则滑块在木板 A 上滑动时,木板不 动。设滑块在木板 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速度相同时 a2t2=v1-a1t2 解得 t2=67 s, 相对位移 Δx=v1+2 v共t2-v2共t2=172 m<L=2.5 m 滑块与板 B 能达到共同速度:v 共=a2t2=47 m/s, 然后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 μ2(m1+m2)g=(m1+m2)a 共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M+m)gh=μmgcos θh+mgsin θh+ΔEp+12(M+m +m)v2
解得 v=2mg 5k(M3+2m)。
[答案]
(1)65mkg
6(M-m)mg2 (2) 5k
(3)2mg
3 5k(M+2m)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物理
第二部分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
(2)设 CD 部分运转速度为 v1 时米袋恰能到达 D 点 (即米袋到达 D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 v1 之前的加速度为
a1=-g(sin θ+μcos θ)=-10 m/s2 米袋速度小于 v1 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 a2=-g(sin θ-μcos θ)=-2 m/s2 由v212-a1v2+0-2av2 21=4.45 m 解得 v1=4 m/s,即要把米袋送到 D 点,CD 部分的 运转速度 vCD≥v1=4 m/s

广东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十一力学实验专项升级训

广东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十一力学实验专项升级训

广东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十一力学实验专项升级训〔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1、〔15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下图,在纸带上选择标为0~5的6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能够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d1、d3、d5填入表格中。

距离d1d3d5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2、〔20分〕〔2018·湖北众望高中高三周练〕如下图,将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凹形轨道上,一端与轨道的A端固定,另一端正好在轨道的B端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上,桌边悬一重锤。

依照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功能关系的相关知识,可利用该装置找出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下面哪些器材〔〕A、秒表B、刻度尺C、白纸D、复写纸E、天平F、弹簧秤〔2〕假如在实验中,得到弹簧压缩量x和小球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数据如下表,经你的推导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是:〔3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5分〕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轻质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0.5kg的钩码,用垫块将光滑的长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十一 力学综合题力学综合题考查的情景主要有板块模型、传送带、弹簧,涉及的知识为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考向一 “木板滑块”模型(2018·蚌埠一模)如图1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2.5 m ,质量均为m 2=150 kg ,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v 0=6 m/s 冲上木板A 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m 1=200 kg ,滑动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10 m/s 2)图1(1)若滑块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2)若μ1=0.4,求滑块的运动时间。

(结果用分数表示)[解析] (1)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2m 2)g 若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μ1m 1g >μ2(m 1+m 2)g代入数据得:0.35<μ1≤0.5;(2)若μ1=0.4,则滑块在木板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滑块在木板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1g =m 1a 1解得a 1=4 m/s 2由-2a 1L =v 21-v 20达到B 板时速度v 1=4 m/s在A 板上的滑动时间由v 1=v 0-a 1t 1, 解得t 1=0.5 s滑块滑上B 板时B 运动,由 μ1m 1g -μ2(m 1+m 2)g =m 2a 2 得a 2=23m/s 2速度相同时a 2t 2=v 1-a 1t 2 解得t 2=67 s ,相对位移Δx =v 1+v 共2t 2-v 共2t 2=127m <L =2.5 m滑块与板B 能达到共同速度:v 共=a 2t 2=47m/s ,然后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 μ2(m 1+m 2)g =(m 1+m 2)a 共a 共=2 m/s 2 t 3=v 共a 共=27 s ,t =t 1+t 2+t 3=2314s 。

[答案] (1)0.35<μ1≤0.5 (2)2314 s考向二 传送带模型如图2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 、B 两端相距3 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 °,C 、D 两端相距4.45 m ,B 、C 相距很近。

水平部分AB 以5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

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 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

试求:图2(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与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米袋在AB 上加速时的加速度a 0=μg =5 m/s 2米袋与AB 共速时已滑行的距离x 0=v 22a 0=2.5 m <3 m米袋到达B 点之前与传送带共速,米袋在CD 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mg sin θ+μmg cos θ=ma代入数据得a =10 m/s 2上滑的最大距离x =v 22a=1.25 m 。

(2)设CD 部分运转速度为v 1时米袋恰能到达D 点(即米袋到达D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v 1之前的加速度为a 1=-g (sin θ+μcos θ)=-10 m/s 2米袋速度小于v 1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a 2=-g (sin θ-μcos θ)=-2 m/s 2由v 21-v 22a 1+0-v 212a 2=4.45 m解得v 1=4 m/s ,即要把米袋送到D 点,CD 部分的运转速度v CD ≥v 1=4 m/s米袋恰能运到D 点所用的时间最长为:t max =v 1-v a 1+0-v 1a 2=2.1 s若CD 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 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a 2。

由s CD =vt min +12a 2t 2min 得,t min =1.16 s所以,所求的时间t 的范围为1.16 s ≤t ≤2.1 s。

[答案] (1)1.25 m (2)v CD ≥4 m/s 1.16 s ≤t ≤2.1 s 考向三 与弹簧相关的问题如图3所示,挡板P 固定在足够高的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小物块A 、B 的质量均为m ,两物块由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物块B 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初始小物块A 、B 静止,且物块B 恰不下滑,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 的物块C 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C 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物块A 恰好离开挡板P ,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cos 37°≈0.8。

图3(1)求物块C 下落的最大高度。

(2)求物块C 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3)若把物块C 换成质量为(M +m )的物块D ,小物块A 恰离开挡板P 时小物块B 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 (1)开始时,物块B 恰不下滑,B 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且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kx 1+μmg cos θ=mg sin θ可得弹簧的压缩量为x 1=mg5k小物块A 恰好离开挡板P ,由平衡条件得:kx 2=μmg cos θ+mg sin θ可得弹簧的伸长量为x 2=mg k故物块C 下落的最大高度h =x 1+x 2=6mg 5k。

(2)物块C 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对于A 、B 、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得:Mgh =μmg cos θh +mg sin θh +ΔE p则得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ΔE p =6(M -m )mg25k。

(3)若把物块C 换成质量为(M +m )的物块D ,小物块A 恰离开挡板P 时,物块D 下落的高度仍为h 。

对于A 、B 、D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得:(M +m )gh =μmg cos θh +mg sin θh +ΔE p +12(M +m +m )v 2解得v =2mg35k (M +2m )。

[答案] (1)6mg 5k (2)6(M -m )mg25k(3)2mg35k (M +2m )1.如图4所示,质量为M =4.0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某时刻一质量为m =2.0 kg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 0=10 m/s 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同时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拉动长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当小木块运动到长木板的右端时,二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撤去恒力F ,长木板在地面上继续运动L =4 m 时的速度为3 m/s ,已知长木板与小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图4(1)长木板的长度;(2)作用在长木板上的恒力F 的大小。

解析 (1)长木板与小木块达到共同速度v 共后,长木板与小木块一起向右减速滑行,设此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μ2(M +m )g(M +m )=μ2g解得a =2 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2-v 2共=-2aL 解得v 共=5 m/s设小木块滑上长木板后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减速运动,经时间t 1达到共同速度v 共,对小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1=μ1g =5 m/s 2又v 共=v 0-a 1t 1 解得t 1=1 s在0~t 1内小木块的位移x 木块=v 0+v 共2t 1=7.5 m长木板的位移x 木板=v 共2t 1=2.5 m所以长木板的长度为l =x 木块-x 木板=5 m(2)设长木板在恒力F 作用下做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加速运动,对长木板,有v 共=a 2t 1 解得a 2=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1mg -μ2(M +m )g =Ma 2解得F =22 N 。

答案 (1)5 m (2)22 N2.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5甲所示。

他使木块以v 0=4 m/s 的初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利用电脑绘出了木块从开始至最高点的v -t 图线,如图乙所示。

木块到达最高点后又沿斜面滑下,g 取10 m/s 2。

求:图5(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 s 滑至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1=Δv Δt=8 m/s 2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联立解得μ=35(2)木块上滑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有 2a 1x =v 2下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下滑至出发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得 2a 2x =v 2联立解得v =2 m/s 。

答案 (1)35(2)2 m/s 3.如图6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 ,质量m A =4 kg ,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置于A 的最右端,B 的质量m B =2 kg ,现对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10 N ,A 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 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 =0.6 s ,二者的速度达到v t =2 m/s 。

求:图6(1)A 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 的大小; (2)A 、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 的大小; (3)A 的上表面长度l .解析 (1)以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A a ,代入数据解得 a =2.5 m/s 2(2)对A 、B 碰撞后共同运动t =0.6 s 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 =(m A +m B )v t -(m A +m B )v 代入数据解得v =1 m/s(3)设A 、B 发生碰撞前,A 的速度为v A ,对A 、B 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v A =(m A +m B )vA 从开始运动到与B 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有 Fl =12m A v 2A代入数据解得l =0.45 m 。

答案 (1)2.5 m/s 2(2)1 m/s (3)0.45 m4.如图7所示,弹枪AA ′离竖直墙壁BC 距离x =2.4 m ,质量m 1=0.5 kg 的“愤怒的小鸟”从弹枪上A ′点弹出后,抛射至光滑圆弧轨道最低点C 点,A ′C 的竖直高度差y =1.8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