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对本科生培养的条标准
美国有多少种学位制度
![美国有多少种学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5e475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6.png)
美国有多少种学位制度简介美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强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是指大学为了评价和认可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学术水平而设立的一种体系。
本文将介绍美国的主要学位制度,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及学位的获得条件和特点。
一、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学士学位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的最高学位,学制通常为四年。
学士学位是许多学生进入职场和继续深造的起点。
美国的学士学位制度非常灵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
学士学位既可以是理工科、商科、社科等专业,也可以是艺术、音乐等创意类专业。
学生通常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完成课程要求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二、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硕士学位是在学士学位之后进一步深造的学位。
学制通常为一到两年。
美国的硕士学位包括专业硕士〔Master of Science, Master of Arts〕和专业学术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ster of Fine Arts〕等。
硕士学位的获得通常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研究论文或者毕业工程,并通过综合考试或者辩论。
硕士学位可以提供深入的学术或专业培训,为进一步深造或者职业开展打下根底。
三、博士学位〔Doctoral Degree〕博士学位是最高的学术学位,通常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和更深入的研究。
学制通常为三到六年。
美国的博士学位包括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和专业博士〔Doctor of Medicine, Doctor of Jurisprudence〕等。
获得博士学位需要撰写并成功辩论博士论文,展示出对特定领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造诣。
博士学位的获得不仅对学术研究有较高的要求,也是从事高级职业领域的必要条件。
博士学位通常是学术界和科研领域的门槛。
四、学位获得条件和特点1.学分要求:在美国的学位制度中,学生通常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
![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e8c6f3bb90d6c85ec3ac6a2.png)
乎对维 持 招 生 数 比对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质 量 更 感 兴
趣。
未来做好准备,但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
一
具 体 职业 而进 行 的狭窄 训练 ,而 是使 学生 能够适
人们 嘲笑 大学 失去 了重 点 ,失去 了方 向 ,失去 了一贯保 持 的传统 ,丧 失 了全面 的知识 观 ,缺 乏集 体 观念 ,课程 价值 流失 ,学 生 的知识 支离破 碎 ,效 率低 ,浪费大 ,职业主 义 与人文教 育 冲突加 剧 。为 了争夺 学 生 ,在 市 场需求 的驱 使之 下 ,许多 学校 失
现代 大学教 育
20 0 8年第 5期
美 国本 科 课 程 改 革 :追 求 完 整 的本 科 教 育
郭德红 摘 要 :美国历 次大 学本科 教 育改革 均是通过课 程 改革 实现 的 ,课程 改革被 视 为教 育 改革的 重 中之重 。2 0
世纪 9 0年代 中期 以来 ,美 国大 学针对本 科教 育 中存 在 的专 业化 和职 业化 倾 向加 剧 ,学生人 格培 养 受到 影
问题在 8 代 十 分 突 出 ,知 识 的分 割 、狭 隘 的 部 0年
门主义 和强 烈 的职业 主 义成 为 8 0年 代美 国本 科 教
一
、
美 国本 科 课 程 发 展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育最 为显著 的特征 ,人 文学科 和文化 的理 想让位 于
科学和技术的创新 ,专业化使学生在大学的体验与 职业 准备无 二 。美 国州 际教育 委员会 当时的一份研
的。
求 ,致使 本科课 程 在 其定 位 方 面 变得 过 于 职业 化 ,
本 科教 育失去 了其潜 在地 培养学 生本 应具有 的美 国
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本科生培养模式比较
![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本科生培养模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e85d08084868762cbaed500.png)
鉴西方高等教育 的经验 ,着手建 立高等教 育的多级水平
结 构 。为使俄 罗斯 高等教 育结构 改革合 法化 ,92年 3 19
“ 教育部 ” 管理 的院校 , 以实现大学教育 的扩充计划 。 在此
月 1 俄罗斯 高等学校委员会 通过了《 于俄 罗斯联邦 3日 关
高等教育 多级结构 的决定》 并 于同年 4月颁 布 了《 , 俄罗 斯 联邦 高等 教育 多级结 构暂 行条 例 》 19 ,9 6年 8月又 出 台了 《 罗斯 联邦 高等 职业 教 育@ 俄 和大学 后 职业 教育 @ 法》 ,旨在使 俄罗 斯高等 教育 改革进 一步 规范化 和制度
姚 加 惠
( 门理 工学院 高教所 厦 福建厦 门 3 12 ) 6 04
摘要 : 本科教 育是 各 国高等教 育的主体和基础 , 好本科教 育是提 高高等教 育质 量的重点 和关 抓 键 。美国、 罗斯和 台湾地 区本科 生培养 模式各具 特 色。 俄 通过对其 本科生培 养 目标 与计 划、 学要 入
和期限各不相 同。 中 , 其 基础 高等教育和完全高等教育均
属于本科教 育。
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出现并 迅猛发展 ,才使本科教 育
在整 个高等教育 中的 比重 有所 下降 。2 O世纪 7 O年代 中 期 以后 , 科教育发 展极为缓 慢 ,9 6 2 0 本 17 — 0 0年 1 间 。 5年 本科在校生数从 5599千人 发展为 72 70千人 ,每年 ,3 . ,0 . ① 仅以 1 2 — %的速度在增长 , 尤其是 19 — 00年 1 9020 0年间 ,
为缓 慢 。 直至 2 世纪 5 年 代中期 , 0 O 大学教育才迎来发展
的繁荣 时期 。 94 16 15 — 9 0年 间 , 大学 院校 扩增至 1 。 5所 之 后 ,大 学教 育 仍保 持较 侠 的发 展 势 头 ,9 0年增 至 2 17 2
国外高校专业毕业要求 参考
![国外高校专业毕业要求 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8f17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0.png)
国外高校专业毕业要求参考
在国外高校,专业毕业的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毕业。
学分要求因专业和学校而异。
通常,学士学位需要完成120-180学分,硕士学位需要完成30-60学分,博士学位需要完成60-120学分。
2. 课程要求:学生需要修读并通过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是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则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的选择。
学生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
3. 平均成绩要求:学校会根据学生在每门课程中的成绩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分,作为学生的综合学术成绩。
对于毕业要求,学校通常规定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平均成绩要求,如GPA3.0(
4.0满分制)。
4. 毕业论文或项目:对于部分专业,学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或项目来展示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该论文或项目通常需要经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和评定,并可能需要进行答辩。
5. 实习或实践经验:许多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具有一定的实习或实践经验。
这可以通过参加暑期实习、研究项目或职业实践课程来获得。
学校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相关实习或实践经验的证明材料。
6. 排名要求:在某些专业和学校中,学生需要在全班或年级中排名前几名才能毕业。
这种要求通常针对竞争激烈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学校对于专业毕业要求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和高校时,应确保了解并满足相应的要求。
北美课程体系
![北美课程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70dc9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北美课程体系北美地区的课程体系通常指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系统。
这两个国家在教育方面有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以下是关于北美课程体系的一些基本特点:美国课程体系:1. 初级教育:- 小学(Elementary School):通常为K-5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到五年级。
- 初中(Middle School):通常为6-8年级。
- 高中(High School):通常为9-12年级。
2. 高中毕业要求:- 高中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科要求,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外语等。
3. 大学入学要求:- 学生通常需要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或ACT)以及提交申请材料。
4. 大学体系:- 大学通常提供四年制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5. 学分制度:- 学生通过积累学分来完成学业,每门课程对应一定的学分。
加拿大课程体系:1. 初级教育:- 小学(Elementary School):通常为K-6年级。
- 初中(Middle School):通常为7-9年级。
- 高中(High School):通常为10-12年级。
2. 高中毕业要求:- 高中毕业要求因省份而异,但通常包括一定的学科要求,如数学、语言艺术、科学等。
3. 大学入学要求:- 学生可能需要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或ACT),但一些省份更注重综合学业评估。
4. 大学体系:- 大学通常提供四年制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5. 学分制度:- 学分制度在加拿大各省份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同样是通过积累学分完成学业。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性的描述,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要求可能因州/省份、学校和教育阶段而有所不同。
在考虑移居或就读北美地区时,建议查阅具体学校和省/州的教育部门的官方信息以获取最准确的资讯。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cfa3e8524de518964b7d25.png)
理解 ,开拓 学生 的 国际视 野 。ຫໍສະໝຸດ ①2 .问题 性 学 习
探 索 、调查 和发 现是 研究 型大 学 的核心 ,教 师 和学生 尽管处 在不 同的探究 水 平 , 都是 发现 者 、 但 学
结 合起来 ,构成一 个 有机 的整体 。合 作 是研 究型 大
◆
学 的一 种 内在精神 ,合作性 学 习是 研究 型大 学学 习
◆
◆
◆ 三 ◆三 ◆ 三 ◆三 ◆ 三 三 ◆三 一 才 ,注 重本科 生科 研 能力 的培养 已成 为与 其他 大学 ◆三 ◆理念 内在维 度 。 的
[ 关t词] 美国研 究型大学
[ 圈分 类 号 ]G6 5 (1 ) 中 4 7 2
教 ( 北保定 河 010) 70 2
本科生科研
理念
◆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54 (0 6 3 O 5 一 O 文 ◆ 0 5 8 3 2 0 )O 一 O 2 3
习者 ,他们都 把探 索 知识 、解 决人类 未 知问题 视为 自己生 命 中不可 或缺 的一 部分 。这 种探 索精神 ,把 师生联 系起来 ,把大 学 的各个 学科 联系起 来 ,把 大 学 的教学 和科研 活动 结合 起来 ,把 大学 的各项 功 能
一
以科研 为本 的学 习理念 的第二 个维 度是 问题 性 学 习。学生 在掌 握基 本理论 知识 的基础 上 ,就可 以 自己确定要 研究 的 问题领域 或 项 目,并应 用所 学 的
美 国研 究型 大学 培养本 科 生 的科研 能力 ,首先 是 明确 以科 研为本 的学 习理念 ,使 学生 掌握 以科研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e23e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0.png)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本科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美作为两个全球经济大国,其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培养目标中美两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但是在具体的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而在美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在培养目标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但美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领导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但美国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学科的融合。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但美国更加注重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在评价机制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但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希望本文的分析对于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领域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美国法律教育体系详细介绍
![美国法律教育体系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9a8a5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4.png)
美国法律教育体系详细介绍去美国学习学学专业的申请者,需要做好认真的背景调查,了解自己的专业未来学习的方向的基本的情况。
接下来就由出国店铺带来美国法律教育体系详细介绍。
一、“本科”教育要求学生在进法学院前必须有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位,大部分学生已有一个其他专业的本科学位,也有一些已拿到其他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或几个本科学位。
把法律教育放在大学本科毕业后进行,这实际上是第二学位专业教育。
学生进法学院的目的并非为了拿高学位,所以并不在乎三年法学院学业完成后自己要拿的学位叫什么。
在六十年代以前法学院的这种学位也叫学士,即Bachelor of Laws(LL.B.),后来可能觉得不好听,对学生也不公平(因为人家已经有一个或几个本科学位甚至硕士、博士学位),因此就一下子该称博士学位,即Juris Doctor,简称J.D.。
二、法学研究生教育美国法学院真正的研究生教育并非大家关注的兴奋点,“本科教育”即J.D.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本国学生绝少再读研究生。
法学院的高学历教育一般有一年制的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of Laws,简称LLM)和三至五年的博士学位(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简称SJD),通常只有外国学生攻读这些高学位。
硕士学(LL.M.)是一年制的课程,不用写论文。
所以我们听说某一个学生一年在美国就拿了硕士学位,千万不要惊讶,因为本来就是一年。
真正的法学博士学位(简称S.J.D或J.S.D.)要三到五年时间,关把得极其严格,近乎残酷,很少三年可以完成。
一般法学院都把自己的博士学位搞得非常非常难。
三、法律教育管理机构美国法律教育是由美国律师公会(ABA)和美国法学院协会(AALS)管理的,其中主要是ABA,她规定对法学院的各种要求,因为ABA是法律工作者的行会,法学院的“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她的,她当然有权利提要求。
绝大部分法学院都取得了ABA的认可,获得了ABA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2761a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2.png)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美国大学入学要求一、学历要求凡是高二在读生、高中毕业生、职高学生、大专毕业生、夜大学生,自考生及其他继续教育学历的学生(凡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均可申请美国大学读本科。
此外在校大学生/专科生也可申请转学美国。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二、语言要求美国的大学对本科生的语言最低要求是TOEFL不得低于500分(即新TOEFL61分),也有的学校对申请时的语言要求不是很严格,这样的学校通常会给语言成绩较低但其他条件符合录取标准的申请者发放双录取。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条件录取,这样的录取也是正常录取,只是申请者在到学校后要参加一段时间的语言学习,但这种学习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大学预科(美国所有大学都不设预科),学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者的进步速度,语言考试时间安排也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学习情况决定。
一旦语言考核合格,申请者会自动转入所申请的院系就读。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三、学习成绩招生官员除了看那些毫无表情的成绩外,他们更看重学生在班上或年级上的排名,以及所在学校是否是本省、本市的重点学校。
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学生最好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修课程并获得好的成绩。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四、标准化考试需要参加SAT考试或ACT考试。
某些学校的特别专业还要求申请者参加SAT II 的学科科目考试。
选择考多少科目应该根据所申请大学的录取要求来决定。
有些大学需要学生参加2科或3科的科目考试。
美国大学入学要求五、学术成就美国学校对中国的国家级比赛也相当重视。
如果有参加自然科学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的经历,或者曾经入选过国际比赛(比如数理化奥林匹克)的国家集训队,都能给申请锦上添花,证明申请人在此领域有高人一等的能力。
此外,如果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那也是值得在个人陈述中重点描述的部分,借此突出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
美国留学注意事项1.切莫搭便车在美国旅行切不可随意搭便车,这是由于美国社会治安情况造成的,搭便车而被抢去钱财或遭到凌辱之类的案件在美国屡见不鲜,有些歹徒看到路边步行的女性,就主动停车,殷勤要求送上一程。
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启示
![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b1934c90c22590102029d21.png)
平。二是知名教授不大愿给本科学生上课。本科学生在校 4 , 年 难得见到他们一面。许多课程由博士生担 任, 知名教 授热 衷于课 题研 究或 给研究 生上课 。三是上 世纪 8 代后 过分重 视专 业教 育 , 忽视 了通识教 O年 而
育 。受就业 等影 响 , 学校 只侧重 专业技 能 培养 , 略通识 教育 和从其 它 学科 中获取 知识 营养 , 工科 学生缺 忽 理 乏 基本 的人 文知识 , 人文 学科 的学生 缺乏 自然科 学知识 , 其是 学生 的表 达能力 普遍 下降甚 至很 差 。 尤
鉴于一述问题 ,98 博耶尔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 k 19 年, 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 的报告 , 美 国本科 教育存 在 的问题及 其对 策提 出 了见 解 , 对 在全美 高教 界 引起很 大反 响 。美 国人开 始思 考如 何搞 好本科 教育 , 挥 高校 的创 新与 育人 功能 。各个 大学 一改 过去不 重视 本科 教育 的做法 , 发 不再好 高骛远 , 纷纷 对本科 教育 给予更 多关 注 。他 们在 培养 目标 、 程体 系 、 学大 纲 、 课 教 教材 选择 和教 师职务 晋升 上着手 改 革 。下面是 当今美 国本 科教 育 的几 个重要 方 面 的做 法 和经验 。 ( ) 国本科 教 育的培 养 目标 一 关 虽 然美 国大学 本科生 的培 养 目标各校 自有 特色 , 教学计 划 也五 花八 门 , 但有 一个 基本 统一 的 目标 。有 的 观点认 为大学 的 目标 是帮 助学 生找 到分化 的知识 领域 间 暗藏 的 内在联 系 , 以便学生 回答 “ 我们 是谁 、 们应 我 该如何处事” 之类 的问题 ; 有的观点认为大学的 目 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技能 , 有的观点认为大学的统一 目标就是解读 、 发展和传承人类文化; 有的观点认为大学的目标就是发展智力与学术能力 ; 的观点认为就 有 是培养合格公民, 等等。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 ・ 博克提出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目标 , 这个基本
美国本科留学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美国本科留学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dac91a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1.png)
美国本科留学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美国本科留学所需要的条件条件一:IBT成绩,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是要求提供IBT成绩的。
大部分前20的学校都要求IBT 100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明确规定IBT的分数,比如哈佛大学,就没有明确规定最低的分数要求,但是又有几个国际学生IBT分数低于100分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条件二:SAT 成绩,综合排名前20的美国大学一般SAT1前两部分的平均分在1400左右,针对中国大陆的学生,部分学校没有要求一定要考SAT,但是,如果你想申请到高额的奖学金,SAT是必不可少的。
有部分学校要求必须要考SAT2,可以根据所申请的专业来选择科目。
像BOSTON UNIVERSITY大部分专业申请都需要SAT2成绩,除了COLLEGE OF GENERAL STUDIES和COLLEGE OF FINE ARTS 对SAT2是RECOMMENDED。
学校要求必须要提供,即使IBT学校收到了还是无法给学生评估的。
条件三:学生在高中前两年或三年的平均成绩至少85分,最好在90分以上,美国大学会通过申请人在高中学年的平时成绩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可参考的一个标准。
参看美国前30乃至前40的学校,几乎都要求GPA3.5以上。
条件四:排名,留学美国大学还是很看重学生在班级或年级的排名,这个排名可以很形象的展现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美国前20的学校往年录取的学生中至少有50%是排名在前10位的,如果申请人所就读的学校的平均GPA 普遍不高,但是你在年纪的排名很靠前,也会有利于体现你是否优秀。
条件五:丰富的课外活动,美国大学是很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很具体的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优点,特征,潜力,比如作为学生会的主席,能很具体的反映出学生的领导能力,比如组织同学参加了募捐活动,能很形象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能力。
还有在一些大公司实习的经历也是美国校方非常看重的。
条件六:推荐信,美国大学也是很看重你的班主任老师或任课老师以及其他领域的长辈们对你的评价的。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02763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6.png)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在美国,学历层次划分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主要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美国学历层次划分以及各个层次的特点和要求。
一、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指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通常需要完成4年的学习。
本科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1. 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学士学位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学位,通常需要完成120-130个学分的课程要求。
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并选择一个主修专业。
完成学业后,学生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2. 首年生(Freshman)和下届生(Sophomore)首年生和下届生是指本科四年制专业学位课程的前两年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并开始选择主修专业。
首年生和下届生的学分通常为60-70个。
3. 上届生(Junior)和毕业生(Senior)上届生和毕业生是指本科四年制专业学位课程的后两年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深入学习主修专业,并进行实习或研究项目,以加强实践能力。
上届生和毕业生的学分通常为60-70个。
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指在本科教育之后,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专攻某个领域的学习阶段。
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1. 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硕士学位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个学位阶段,通常需要完成1-2年的学习。
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并进行独立的研究项目。
完成学业后,学生将获得硕士学位文凭。
2. 博士学位(Doctorate Degree)博士学位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学位,通常需要完成3-7年的学习。
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某个领域,并进行独立的研究项目。
博士学位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原创的博士论文,并通过口试或答辩来展示其研究成果。
三、其他学历层次除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外,美国还有一些其他学历层次。
1. 学院学位(Associate Degree)学院学位是一种较为短期的学位,通常需要完成2年的学习。
美国高校荣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选拔标准综述
![美国高校荣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选拔标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da49401f12d2af90242e66c.png)
美国高校荣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选拔标准综述摘要:美国高校荣誉教育历史悠久,发展得比较成熟。
中国高校的优秀本科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美国荣誉教育的影响。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荣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选拔标准,总结二者的异同,指出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荣誉教育;培养目标;选拔标准荣誉教育是专为优秀学生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育形式,以便更充分地满足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
荣誉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非常普遍,不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也不论四年制大学还是两年制社区学院,都有这种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
荣誉教育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荣誉项目(honors program)、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荣誉与实验学院(honors and experimental college)、大一新生研讨班项目(freshman seminar program)等。
美国的荣誉教育还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全国高校荣誉教育理事会(National Collegiate Honors Council,简称NCHC),专门为全国的本科荣誉项目、荣誉学院以及参与荣誉教育事务的教师、学生等提供支持和服务。
截至2008年11月25日,全美共有778所高等教育机构加入该协会。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学为了探索本科生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在大众化时代保持精英教育的精髓,设立了与美国荣誉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各种教育计划,如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等。
个别学校的荣誉教育是单独设院的,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
目前中国的荣誉教育仅在少数一流大学存在,在规模上无法与美国相比。
但是,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带有的美国色彩。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比较研究,为我国本科生通识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美国高校荣誉教育的兴起及培养目标美国荣誉教育历史悠久。
3北美学位制度
![3北美学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8531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e.png)
(3)大学 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高,学校规模大,组织机构齐全 一般都能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4)专业学院(College或Institute) 这里所指的“专业”是在完成某种专门化的学习后,
以这种专门学识作为终身职业和研究方向 这里的专业学院系指独立于任何大学之外的专业学院 规模较大的大学都设有专业学院
美国高校的学期长短、开学时间和假期起止时间不同 全国通行的校历有三种(学期制、学季制、三学期制) ➢ 学期制(每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约16周) ➢ 学季制(每学年三季,每季10个星期) ➢ 三学期制——秋季学期(18周 ,9月中旬—1月中)
春季学期(18周,2月下旬—7月初) 夏季学期(4周半 ,7月初—8月初) ➢ 许多学校提供多种暑期课程(为打算提前取得学位的学生 服务;也为中、小学教师在暑期中进修某门课)
➢ 或允许以专业课程取代一门外语(如让经济系学生加 选数学或统计学课程)
博士生的考试和论文撰写资格审查 通过一组专业领域的综合性考试(笔试或口试,或两
者兼有) 论文撰写资格审查(本专业教授委员会审核考试成绩,
确定该生是否具有撰写博士论文的充分条件) 开题报告(教授委员会审查、认可博士论文选题)
四、名誉博士学位 授名誉博士学位是美国惯例 早期殖民主义者从英国引进 在毕业仪式上授予成就卓越、热心公共事业的人
如:国会议员等政界领袖、名演员等 ➢小的私立学院比州立院校授得多 ➢最多授予的是LL.D(法学博士)、LHD(古典文学博士)
和DD(神学博士)等 ➢通常不把正式学位当作名誉学位授予某人 ➢也不把名誉学位当作正式学位授予某人
也可用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硕士学位
教育学硕士(Med)
农学硕士(MAg:)
工程学硕士(MEng)
美国《学生评价标准》
![美国《学生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acd4ca6bec0975f565e24b.png)
美国《学生评价标准》一、《标准》的基本内容《学生评价标准》是继JCSEE公布了《人员评价标准》(The Personnel Evaluation Standards, 1998)和《项目评价标准》(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1994)之后,研制出的又一套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前两套标准分别用以指导教师和课程的评价,已经被许多国家翻译和使用,而第三套标准是专门针对学生评价的实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指南。
《标准》一共包含28条具体的标准,每一条标准都含有“标准陈述”、“含义解释”、“使用指南”、“常见错误”、“案例介绍”和“相关文献”等六个部分。
在内容的逻辑划分上,这些标准分别针对学生评价的四个不同方面:1.适宜性标准(Propriety Standards)。
一项学生评价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手段是否适当,要从7个方面来检查:(1)评价目的与学生学习需要的吻合;(2)评价制度和秩序的健全;(3)评价中学生隐私权的保护;(4)学生在评价中受到的尊重;(5)学生权利和利益的保护;(6)学生优点和缺点评价的平衡;(7)各种评价兴趣冲突的避免和有效的调节。
2.应用性标准(Utility Standards)。
评价要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结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应满足7个方面的要求:(1)评价对学生成长具有建设性;(2)信息使用者被明确指出;(3)收集信息的范围被清楚界定;(4)评价人员具备完善的评价知识和技能;(5)评价的价值取向经过认真的论证;(6)评价报告准确并且及时;(7)评价本身包括对评价效果的追踪。
3.可行性标准(Feasibility Standards)。
学生评价的可行性主要从3个方面反映出来:(1)学生评价的程序在实际中行得通,能够按照正确的计划在教学中实施,不被误用、滥用和扭曲;(2)学生评价的问题来自学生、家长和其他合法的信息使用者,评价能够回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他们在评价中的合作;(3)学生评价活动的开展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作保证,评价人员能够有效地设计和实施评价,充分地传播和使用评价结果。
普林斯顿大学对本科生的12项衡量标准
![普林斯顿大学对本科生的12项衡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272d10eff00bed5b9f31db8.png)
普林斯顿大学对本科生的12项衡量标准: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能力
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个人感觉最重要的两项能力是自我控制能力(willpower)与同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学对本科生培养的条标准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华盛顿协议》1.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的,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
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答: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3.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什么基本特点答: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特点:一是由被认证专业所在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认证;二是由第三方非盈利,从事认证机构的组织实施;三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合格性评估、认证;四是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五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全体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
4.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在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以下基本理念: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outcome-based)。
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强调合格评价与质量持续改进。
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价。
专业认证还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
5.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有什么关联?答: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在国家范围内,对相关工程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师建立统一标准,对符合标准的人员给予认证和注册,并颁发证书,使其具有执业资格。
一般来说,注册工程师制度包括专业教育认证、职业实践、资格考试和注册登记管理四个部分,注册工程师制度与专业教育认证的关系是包含与促进的关系:专业教育认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而注册工程师制度则是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源动力之一。
在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己在土建、环境、核安全等近10个工程领域开展试点,并逐年扩大;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注册工程师制度在我国顺利实施,满足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际发展需要。
为更好地解决工程技术人才的社会评价问题、保证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实现跨国从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互认,也为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基础。
6.什么是《华盛顿协议》答:《华盛顿协议》 (Washington Accord) 是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共同发起和签署。
该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教育学位(其学制一般为四年)资格互认,由各签约成员确认己认证的工程教育学位,并建议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已认证专业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己获得从事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
《华盛顿协议》规定任何签约成员须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和专业性社团。
截止201 3年,已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1 5个正式成员和6个预备成员。
7.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有什么积极意义?答:我国于20 1 3年6月1 9日获得<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成为该协议第21个成员(预备成员)。
加入《华盛顿协议》,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能够得到国际工程教育界的认可;意味着能够为工程教育类学生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和将来走向世界打下基础;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了重大步伐,能够促进我国工程类产业走出门、走向世界。
8.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享有哪些权利和应承担哪些义务?答: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作为其成员国,享有《华盛顿协议》对各成员国规定的各项权利及承担相应的义务。
首先,各成员国应保证本国或本地区的工程专业认证机构承认其他成员国在本国或本地区内所认证的工程专业实质等效。
其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成员国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实质等效;二是各成员国的认证结论相互认可;三是各成员国间信息相互交流。
同时,各成员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包括制定适应本国或本地区的认证章程或程序,成员国代表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会对章程和程序进行审查,如需修改,必须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成员国的同意。
成员国之间要相互监督,定期对认证标准、体系、程序、指南、出版物及也认证专业的相关信息等进行检查,成员国可受邀进行观摩认证的访问。
作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我国需在成为预备成员国时起,2年后的下一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经全员投票,一致通过后方可转为正式成员国。
在此期间,我国所制定的认证标准、程序及组织实施过程等需要接受成员国的全面检查。
无论是预备成员还是正式成员,其身份都不是永久的,需按《华盛顿协议》相关规定定期接受检查,检查不合格将按要求作降级或留待观察处理。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与管理9.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及基本架构如何?答: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以下简称认证协会)组织实施。
认证协会获得教育部授权和支持,由30余家行业组织和教育界人士参与,是非政府、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组织。
认证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协会下设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下设有15个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
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对理事会、秘书处及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行监督,接受对认证的投诉,受理对认证结论或人认证过程的申诉。
办事机构为秘书处,设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认证协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
理事会全面负责认证工作,其分支机构包括:15个专业类认证分支机构,负责该专业类的认证工作;结论审议委员会,负责认证结论的审议;学术委员会,负责与认证相关的学术工作;以及秘书处,负责具体的认证日常工作。
10.各专业领域是如何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答: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在各专业领域都成立了该领域的认证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其成员由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专家以及来自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单位和机构的人员组成。
认证分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所在专业领域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包括制订、修订本专业的专业补充标准和本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的工作文件,推荐本专业领域的认证专家人选,组织本专业类认证专家的日常培训,委派现场考查专家组开展现场考查工作,组织撰写工程教育认证的有关报告、资料、结论建议等。
11.行业组织如何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答:行业组织参与是工程教育认证最重要的特征和基本要求。
在我国,行业组织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从组织架构上看,认证协会由30余家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和教育界组成。
认证活动也是由工程教育界、企业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单位和机构的人员组成来开展认证,来自工程教育界的成员占二分之一,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低于三分之一。
二是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上看,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都是由教育界和行业界共同制定。
三是从认证的实施上看,进校考查的专家组成员由行业和教育界专家共同组成,实施认证考查活动。
认证结论审议也由包含一定比例的行业专家在内的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进行。
12.目前我国在哪领域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答: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1993年土建类专业评估,2006年正式在多个专业领域实施,迄今已走过8年的发展历程。
截止2012年底,已有15个专业领域,总计295个专业点接受认证。
15个专业领域分别是: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水利类、安全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环境工程类、交通运输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地矿类、地质类、材料类、仪器类、测绘工程类、土木类等。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认证协会将逐步扩大认证专业领域。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Graduate Attribute Profiles)为基础,符合固际实质等效要求。
现行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
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相应专业领域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补充。
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控制机制进行持续改进,最终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1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否会影响专业特色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格性,国际工程联盟制定的《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解释毕业生素质的用途时提到,毕业生素质不仅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类型专业预期结果的共性,同样可以判定各自的特色我国的认证标准正是依据《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规定了认证专业毕业生在进入职业时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保证学校可以依据这些要求制定专业自己的产出要求和培养目标,从而不会导致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趋同。
在这种基本的门槛质量之上,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既可以偏重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也可以偏重培养技术应用及开发型人才,还可以培养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人才。
在认证标准的内容上,兼顾定量的同时,主要以定性为主,同时按照专业类而非专业制定认证标准并开展认证,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影响专业的特色和个性化发展。
1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答: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这一个标准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它各个指标中。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表现和是否获取相应的素质能力进行评价,而且必须考虑全体学生;毕业时的素质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应该围绕着学生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的安排、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的配备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要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从事相应职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