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Ⅴ和Ⅷ含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制备高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32袋血液,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的4h、7h、12h、17h 将其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后解冻测定并比较四组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另取4袋血液在全血采集后的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做配对比较。

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凝血因子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乙、丙三组凝血因子Ⅷ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丁组未能符合要求;配对比较中,7h与17h速冻的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

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全血采集后越快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越高;在12h内制备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凝血因子Ⅷ【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46-02新鲜冰冻血浆是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制备成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而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凝血障碍病人的常用疗法[1]。

凝血因子Ⅷ含量高低是新鲜冰冻血浆质量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凝血因子Ⅷ适宜在-20℃下保存,在全血或液态血浆中容易失活。

为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的影响,本文运用分组对照及配对比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随机选取36袋全血(400ml/袋),将其中32袋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做分组对照实验。

1.2 方法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在采集后4、7、12、17h制作为新鲜冰冻血浆,将其迅速放入速冻机冻结成固体,放入低温冰箱内保存;剩余的4袋在采集后的7h 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放入低温冰箱内保存,这部分血浆做为配对比较组。

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促凝活性测定(一)正常值(一期法)1、凝血因子Ⅱ:72.9%~118.9%。

2、凝血因子Ⅴ:64.5%~140.3%。

3、凝血因子Ⅶ:85.8%~123.2%。

4、凝血因子Ⅹ:89.5%~120.3%。

(二)影响因素1、血和抗凝剂比例应准确。

2、标本要及时送检,不能久置,时间长了活性减低。

(三)临床意义测定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和缺乏程度,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疾病的检查。

1、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增高,意义同内源性凝血因子测定,但肝病除外。

2、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但较少见,获得性减低者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口服抗凝剂等。

二、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促凝活性测定(一)正常值(一期法)1、凝血因子Ⅷ:77.3%~128.7%。

2、凝血因子Ⅸ:67.6%~128.5%。

3、凝血因子Ⅺ︰C:81.6%~118.4%。

4、凝血因子Ⅻ︰C:71.7%~113.1%。

(二)影响因素1、血和抗凝剂比例应准确。

2、标本要及时送检,不能久置,时间长了活性减低。

(三)临床意义可测定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和缺乏程度,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疾病的检查。

1、血浆量:Ⅷ、Ⅸ、Ⅺ、Ⅻ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病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肝病时Ⅷ升高。

2、血浆中凝血因子Ⅷ降低,见于血友病A。

按减低的程度分为重(<2%)、中型(2%~5%)、轻型(5%~25%)以及亚临床型(25%~45%),血管性血友病(vWD)的降低程度不如血友病明显,一般在20%~40%,DIC时凝血因子Ⅷ被消耗,故也减少。

3、凝血因子Ⅸ降低,见于血友病B,临床分型同血友病A,其次见于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CDIC和口服抗凝剂等。

4、凝血因子Ⅺ降低,见于凝血因子Ⅺ缺乏症、肝脏疾病和DIC等。

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均行凝血四项检测,分析不同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及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采集量2 ml标本的TT、APTT、PT均短于重新采集合格标本,FIB水平低于采集量合格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室温内(20 ℃~25 ℃)保存4 h标本APTT明显长于2 h标本,TT 短于2 h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TT长于未溶血标本,APTT、PT短于未溶血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r/min 离心15 min与4 000 r/min离心5 min后,标本的FIB、TT、APTT、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集量不合理、室温保存时间过长及标本溶血将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为较快获得临床检测结果可采用 4 000 r/min离心5 min替代3 000 r/min离心15 min。

标签: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速度;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凝血四项检查是诊断血栓性或出血性疾病、疗效评估和术前预测凝血功能及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其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将对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造成直接影响[1]。

血凝的实验室检测不是分析某一中特定物质,而是监测一系列酶促反应终点,故其诊断结果易受凝血标本存储时间、采集量、离心时间、溶血等多种因素影响[2-3]。

因此,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异常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治疗准确性的提高。

基于此,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00份血液标本展开研究,旨在探讨采集量、保存时间、溶血及离心时间与速度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实验室检查凝血四项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注 : 女 性 不 合 格 翠 比较 , P <0 0 与 .5
性(P <0 0 ) .5 。见表 l 。 从表 l 可见 , 性献 血者中 , 男 年龄 在 3 5岁 , 【 O一3 A T不合 格
男性在社会生活 中普遍承受更 大的压力 、 持续疲 劳及过 度饮酒 等不 良生活方式 有关 。在男 性 自愿无 偿献 血者 A T不合 格 的 【 年龄 比例 中, 以 3 一3 岁者居高 。因此 , 尤 o 5 在献血前 , 针对男性 献 血者应进行更加 细致 的健康情 况 征询 , 近期有 过 量饮酒 、 对 过 度疲 劳的献血者 , 应劝 其延 期献 血 , 也可 采取 采血前 有针 对 性地 对部分男性献血者( 主要为 3 加 岁 ) o~ 进行 A T快速检测 , L
输 血 研究 ・
不 同保 存 时 间对 血浆 凝 血 因子 活性 的影 响
于彦 居 霍树辉
凝血因子与 0h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 >O0 ) P .5 。见表 1 。
裘 l 不 同保存时间部分凝血 因子检测结果 j-s - I
新鲜 冰冻血浆 ( F ) 于采血后 6—8h内从 全 血 中( C FP 是 AD
率最高(02%)并且 , 1. 8 , 当年龄增大和减小 时 ,L 不合格 率均 AT
呈递减趋 势。而女性献 血者 中 ,【 A T不合 格各年 龄组变化 不 明 显, 但隐含着随年龄增大不合格率缓慢上升 的趋势 。
3 讨 论
A T易受多种 因素影响 , L 除肝胆 、 心血管疾病和骨胳疾病能
2 结 果
注 : 其 他 3 因 子 比较 , P <0.5 与 种 0
3 讨 论
F Ⅷ是不稳定 因子 , 随着 时问的延长 其活性 明显降 低 , 融 在

不同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FⅧ因子含量影响

不同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FⅧ因子含量影响

不同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FⅧ因子含量影响摘要】新鲜冰冻血浆应最好在采血后6h(保养液ACD)或8h(保养液为CPD 或CPDA-1)内,但不超过18h 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成固态的成分血[1]。

本文将血液采集后严格控制4℃冷链保存8h、12h 和18h 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进行FⅧ因子检测,观察不同保存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影响。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FⅧ因子Zhang Zaizhen,Li XinjuAbstract:fresh frozen plasma should be the best in the blood after 6 h(maintains fluid ACD)or 8 h (maintenance liquid for CPD orCPDA - 1),but no more than 18 h will be isolated,and frozen into solid components of the blood plasma [1].In this article,we will strictlycontrol 4 ℃ after blood collection logistics 8 h,12 h and 18 h after preparation of fresh frozen plasma F Ⅷ factor test,to observe the effectsof different preservation time of fresh frozen plasma.Keywords:fresh frozen plasma;F factor【中图分类号】R7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13-01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采集血液规格为400ml 全血90 份,采血时间≤13min,采集血液后放入4±2℃的血液保存冰箱中保存,然后用血液转运箱将血液运至血站进行分离制备,在转运过程中,转运箱的温度保持在4±2℃。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摘要】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2149例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测定。

结果在2149例标本中有273例有误差,误差率12.7%。

其中采血量比例不当者253例,占92.7%;标本与抗凝剂没充分混匀者11例,占4.02%;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占2.93%;混有肝素者1例,占0.33%。

结论标本采集不当与送检时间是导致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凝血四项;影响因素;解决方法凝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了靠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外,护理人员对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凝血四项是判断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凝血系统病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Rod-gers等研究认为,Duke法测定出血时间不能作为凝血功能的预测指标[1]。

2000年卫生部明令停止使用术前的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测,用凝血四项取代,使临床标本量激增。

丛玉隆等认为:血液离体即开始变化,随存放方式和时间的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同[2]。

本文分析了非疾病因素异常结果和标本、收集及放置时间的关系,探讨造成凝血四项误差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本院住院患者,由护士采集送到本科。

收集我院2009年至2010年2149例标本住院患者静脉血。

收集不合格标本273例(非病理因素引起结果异常者),其中血量比例不当者253例,标本与抗凝剂没充分混匀者11例,混有肝素者1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者8例,重新抽血复查。

1.2 仪器SYSMEX 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1.3 试剂SYSMEX原装试剂1.4 比色杯原厂比色杯。

1.5 试管杨州市华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2 ml血凝管带盖。

1.6 方法检测项目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影响促凝剂和抗凝剂凝血试验的因素

影响促凝剂和抗凝剂凝血试验的因素

影响促凝剂和抗凝剂凝血试验的因素血清是临床生化检测的重要标本,目前主要通过采集静脉血液待血液完全凝固后离心分离的手段来取得血清标本。

正常情况下,离体后的血液标本需要60分钟以上才能完全凝固,甚至不凝固,难以满足实验室快速检测的需求。

这时就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处理以加快血液凝固的速度,常用的的促进血液凝固的方法是在采集后的血液标本中加入白陶土及脑磷脂等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的促凝剂。

这些促凝剂适量加入血液后,可以为凝血因子充分提供接触异物的活性表面激活凝血因子。

一、影响凝血效果的几个因素:1、凝血速度:血液凝固机制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最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过程。

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有时会出现纤维蛋白析出的丝状物、块状物,是因为没有规范化使用促凝采血管所致。

在制备真空采血管选择凝血速度过快的促凝剂会导致纤维蛋白收缩过快使脆弱的红细胞碎裂而引起轻度溶血,血块比重大于血清,所以血清在上血块在下,此时血清下端和血球上端仍有接触,细胞仍然可利用血清中养分使血糖测定值下降,乳酸脱氢酶,血清钾测定值上升,当使用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时,由于分离胶比重大于血清而小于血块,所以,上层为血清、中层为分离胶、下层为血块,因而血清中各种成分保持着生理水平。

2、凝血温度:血液自然凝固与温度有关,血液在玻璃试管中在37°水浴中30min就能凝固。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采血后血液和促凝剂没有充分混合时或者血液没有完全凝固就离心,很容易形成纤维蛋白胶冻样凝固或者纤维蛋白丝状物其比重比血块小,所以留在血清层,部分附着于分离胶周围,如果此时直接上机可造成自动分析采血针的堵塞。

3、促凝剂用量:使血液达到最佳促凝效果所需加入的促凝剂的相对量。

采血管公司在制备促凝剂采血管时,促凝剂喷涂不足或者配好的水溶性促凝剂当天没有用完,次日继续使用而而导致促凝剂效力降低。

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在促凝剂的作用下逐渐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如果促凝剂量不足或失效而延长了凝血时间,此时离心可导致纤维蛋白的析出。

化浆温度及时间对凝血因子VIII的影响

化浆温度及时间对凝血因子VIII的影响

化浆温度及时间对凝血因子Ⅷ效价的影响
杨向有(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1)概述:冷沉淀是由新鲜冰冻血浆 ( FFP) 制备而成,是人凝血因子Ⅷ生产的原料,为最大限度保护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的效价,提高凝血因子Ⅷ提取收率,对冰冻血浆融化温度和时间进行了试验进行研究。

试验目的:通过实验确定冰冻血浆融化的温度和时间
原材料:冰冻血浆(本公司单采血浆站)
仪器设备:①精密温度计
②全自动凝血仪
③低温离心机④不锈钢桶
试验过程:
①从冷库(-20℃以下)领取冰冻血浆40kg,用75%乙醇擦拭表面,用冷注射用水(10℃以下)冲洗表面,用手术刀将血浆袋切开,
②将血浆平均分成4份放入不同的容器中再将冰冻血浆桶放入不同温度:5℃、15℃、25℃、35℃水中,并进行搅拌融化;
③保持水浴温度,分别于1h、2h、3h、4h、5h取样送质检部门做Ⅷ因子效价检测。

注意事项:在血浆融化过程中,冰冻血浆要一直处于搅拌状态,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检测结果:见表9-3
表9-3:化浆水浴温度及时间对Ⅷ因子活性影响
试验讨论:
通过试验,化浆温度水温在25℃,3.5h融化完;水温在35℃,2h融化完。

化浆温度和化浆时间对Ⅷ因子效价有较大影响,温度在15℃,时间3h时Ⅷ因子效价最高。

因此确定化浆水浴温度控制在15℃,3h内化浆完毕,进入下步操作,制备人凝血因子Ⅷ制剂。

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5-26T14:49:15.3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0期作者:别艳红[导读] 凝血功能检测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

(庆阳市合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庆阳 745400)【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

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

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关键词】存放时间;存放温度;凝血功能【中图分类号】R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51-02凝血功能检测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

目前各医院检测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4项。

标本离心时间及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

标本离心时间及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

标本离心时间及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及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合格标本50例,按不同离心条件及放置时间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

结果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5 min APTT、PT缩短,与离心10 min作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8 min四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标本室温放置2 h各项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4 h、6 h APTT、PT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本3 000 r/min离心8 min即可进行凝血筛选检测;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PT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 h。

标签: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统称为凝血四项,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常用检测项目,可作为反映机体内外凝血机制功能异常的筛选实验,在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诊断、手术前准备、抗凝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作用,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该研究从标本的离心时间和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仪器与试剂STA-R Evolution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法国Stago)、109 mmol/L枸橼酸钠真空抗凝管(武汉致远)、TDZ4A-WS低速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

1.1.2 标本来自本院住院的无凝血功能异常史的普通患者50例。

血凝实验影响因素

血凝实验影响因素
油三酯均有干扰,当血红蛋白> 100mg/ L ,肝素> 1 mg/ L ,总胆红 素> 136. 8μmol/ L ,甘油三酯> 3. 5 mmol/ L时尤为显著. 在实
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溶血标本或重新抽血后再测定,对脂血或黄 胆标本来说,应该先澄清或去黄胆,然后再上机分析,以减少对测定 结果的影响。
血凝检测的影响因素
20/01试验结果错误的发 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
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 无论是用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和实验诊断,血栓
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Diagnostic Solutions for Life
Diagnostic Solutions for Life
3、采血技术或采血过程的影响。当压脉带时间超过一分钟,一 方面可使水和低分子量物质从血管内向血管外转移,引起血细 胞和血凝蛋白浓度增高;另一方面可引起血凝的激活。
4、采血的部位。血标本采集严禁在输液,特别是输入肝素处或 附近进行。
Diagnostic Solutions for Life
输液是临床必需的治疗措施,在不能停止输液的前提下仍 然需要采集临床样本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避免输液导致的血
液稀释,切不可从输液管内采血。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远离输
液处采集样本。对于危重患者,临床输液量大,样本采集次数 多,往往带有桡动脉测压管或中心静脉置管,这类患者可以从
置管中采血,但必须做到桡动脉弃血5 ml ,输液中的中心静脉弃 血5 ml后才可以采集止凝血样本,否则对某些临床检验结果(如
4、生活习惯: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vWF和其他凝血因 子水平增加,并可使凝血酶生成及血小板激活增加;红葡萄 酒有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中度酒(乙醇)的饮用,可抑 制血小板的反应性。

不同分离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探讨

不同分离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探讨

[ 7 】王学菊. C 一 反应蛋 白和 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 中的应用价值f J ]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 版 ) , 2 0 1 2 , 1 4 ( 1 ) : 4 8 — 4 9 . 【 8 ] 徐 建 利, 吴志光. C 一 反 应 蛋 白检 测 在 小 儿 急 性 呼 吸 道 感 染 诊 断 中

诊断 、 疗效 监测 、 预后 判 断有着 重要 的价值 。 综 上 所 述 ,在 儿 童急 性 呼 吸道 感 染 时 .血 清 C R P水 平 的急速 上 升可 作 为细 菌感 染 和 肺炎 支 原
体感 染 的早 期 鉴别 诊 断指 标 . 及 时 指导 临 床 用药 . 从而有 效 提高 临床 对疾病 的诊 断水 平 。
胞 的 阳性 率 为 7 2 . 9 % 这 说 明在 细 菌感染 和支 原体 感 染鉴 别 中 , C R P优 于 WB C , 因此 , C R P可作 为 细 菌 感 染 和 支 原 体 感 染 的初 筛 指 标 同时 也 说 明 C R P可在 感 染早 期 可 靠地 判 断究 竟是 细 菌 感染 还 是 支原 体 感染 . 为 临床抗 菌 药 物 的选 用提 供 参 考
细菌 、 肺 炎支 原体 或 病毒 中的 一种 , 可 不 必 急 于使
用 抗 生 素 治 疗 如 果 患 儿 血 清 C R P检 测 结 果 >
3 0 mg / L可视 为细菌 感 染 的阳性 指标 .应 主动 采用
抗 生 素治 疗 C R P的检测 也 可 指导 细菌 感 染 的用
( 江 西 省 血 液 中心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5 2 )
摘 要 : 目 的 分 析 不 同分 离 时 间 制 备 新 鲜 冰 冻血 浆 ( F F P 】 对 凝 血 因子 Ⅷ ( 简 称 Ⅷ 因 子) 含 量 的影 响 。方 法 时间( 6 — 8 h 、 9 - 1 2 h 、 1 3 — 1 8 h ) 分 为 3组 , 对 3组 新 鲜 冰 冻 血 浆 产 品进 行 凝 血 因 子 Ⅷ 含 量 检 测 。结 果

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研究

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研究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6期(总147期)整体护理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护理过程,与责任护理相结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10]。

整体护理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人员依据护理程序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护理服务不仅包括患者在院内的护理,术后方便患者享受健康指导及医疗护理服务,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护理的主动性,针对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获得优质、连续、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了解需求,注重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合作,促进护理人员学习,方便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及沟通,提升护理质量[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及IP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高,表明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排尿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整体护理中术前禁食,排出肠道内积粪和积气,清洁灌肠,嘱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针对情绪很不稳定,主诉疼痛难忍,与其谈话,耐心倾听,共同做深呼吸[13]。

整体护理强化患者治愈的信心,使患者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手术配合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轻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对暂时性尿失禁、膀胱痉挛、尿道感染做到及早防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4,15]。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排尿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郑艳.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程度调查及护理预防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1):102-104.[2]肖磊,姚丽,狄桂平.舒适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5):3067-3070.[3]陈丹,王秋萍.优质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4):49-52.[4]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60.[5]付灵芝.坦索罗辛联合物理训练防治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7):1017-1020.[6]韦华清,林月双,陆志莉,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病人提肛肌训练时机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6,30(28):3543-3545.[7]谢丽娟.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360-362.[8]初淑媛.优质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57-159.[9]陈彩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908-911.[10]李叶英.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应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93-94.[11]侯军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有效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7):1099-1101.[12]胡丽平.预见性护理对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8):56-58.[13]陈海云,江小春,韩美玲,等.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3):274-276.[14]朱爱满,陆春.循证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体温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16-120.[15]张爱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整体护理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8):1234-1235.本文责任编辑:韩志英●基础医学●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研究拉珍 次白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目的 分析新鲜冰冻血浆的内凝因子Ⅷ含量与制备时间之间的关系。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影响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影响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影响目的探讨不同制备时间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FⅧ)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血浆的最佳及最长的制备允许间隔时间。

方法以200份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全血采集后6、8、13、18h内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标识,将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检测其FⅧ活性和Fg含量。

结果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FⅧ含量活性随制备时间延长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h合格率为96%,8h合格率为94%,13h合格率为86%,均满足质控要求的75%受控要求,而18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出来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只有54%,达不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要求,6、8、13h合格率与1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了保证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及满足临床用血需求量,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新鲜冰冻血浆最佳选择在采集后6~8h内,最长不宜超过13h分离并速冻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料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resh frozen plasma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time on the content of factor VⅢ(FⅧ)and fibrinogen (Fg)content in cold coagulation factor.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and the longest time interv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of cold coagulation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Methods 200 blood sampl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Fresh frozen plasma after whole blood collection 6h,8h,13h,18h was identified.Fresh frozen plasma prepare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prepared into cold coagulation factors.FⅧactivity and Fg content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content of activeFⅧin fresh frozen plasma prepare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of the four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paration time,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n Fg content(P>0.05).The qualified rate of 6h was 96%,the qualified rate of 8h was 94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13h was 86%,which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of 75%.However,the qualified rate of cold coagulation factor isolated from fresh frozen plasma prepared in 18h was only 54%,which could not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of cold coagulation factor.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6h,8h,13h and 18h,there wa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s and meet the demand of clinical blood,the best choi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resh frozen plasma was within 6-8h,the longest should not exceed 13h to separate and froze the fresh frozen plasma as raw material.[Key words] Fresh frozen plasma;Preparation time;Cold precipitation;Quality influence冷沉淀凝血因子是用新鮮冰冻血浆(FFP)制备的成分血,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缺乏Ⅷ因子(FⅧ)的血友病A,另外还可对因大失血、肝功能障碍等凝血因子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进行辅助治疗[1-2]。

不同温度、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分析

不同温度、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分析

不同温度、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分析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血浆中凝血因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在15 ℃和2 ℃~6 ℃的温度下制备血浆各25份,每一试管留取血液5 ml。

将同一温度的血浆分别在6、8、10 h速冻标本,72 h内将速冻成固体的血浆在37 ℃的水中解冻,立即采用血凝法检测各凝血因子的活性。

结果:15 ℃下保存的血液在6~10 h纤维蛋白原、FⅦ、FⅨ、FⅩ等因子活性降低不明显,FⅤ和FⅧ因子在6~10 h活性下降显著,与其他同一温度下的因子活性降低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6 ℃下保存的血浆在6、8和10 h 内FⅤ、FⅦ、FⅨ、FⅩ、纤维蛋白原等均在正常范围内,各凝血因子降低不明显。

结论:在2 ℃~6 ℃环境下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优于15 ℃下制备的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2 ℃~6 ℃冷藏环境6~10 h及15 ℃下8 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血浆。

标签:温度;时间;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含量血浆是血液中的非细胞成分,其含有多种成分,主要包括水分、糖类、无机物、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蛋白质等。

临床中所用血浆多为血站提供,用于制造血液制品的主要是血浆站提供,血站主要为临床提供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等[1]。

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指采集后储存在冷藏环境中的全血,时间最好在6 h以内。

血浆站采集后的血浆放置于-35 ℃以下的冷库在2 h 内速冻成形。

不同时间和温度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有所不同。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时间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随机抽取2015年5-8月笔者所在血浆站采集符合《药典》健康要求的580 ml 血浆,血浆分别放置在2 ℃~6 ℃和15 ℃的温度下各取样本血浆25份。

将血浆放置在制备室,采用十万级净化密闭环境中取样,每个试管中留样5 ml,2 ℃~6 ℃的血浆在6、8、10 h内冰冻,将其保存在储存冰箱中,15 ℃的血浆在6、8、10 h内冰冻,温度由室内空调设定和调控。

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

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

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血凝四项是研究参与外源性及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常用的临床检验,主要用于诊断怀疑有凝血系统病变的患者。

血凝四项在国内外早已广泛应用于口服抗凝药治疗的监控、手术、导管插入术、透析和重症监护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筛查某些与凝血有关的疾病等。

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凝血因子血样收集与操作间隔时间应为室温2h,2~8℃4h,-20℃2周,一70℃6个月,但根据临床经验,这些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对血凝四项试剂检测贮存室温下0,4,6,12h的凝血因子血样结果进行研究,以达到初步了解室温保存凝血因子血样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的目的。

标签::血凝四项;血样室温贮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组:共10例,病例来源于嵩明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

1.2材料本试验所用试剂由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PT、APTT TT、FIB试剂批号分别为0907031、0907081、0907174、0906093。

正常人参考值PT为10.7-14.3 S、APTT为21~36.5 S、TT为10-16S、FIB为2-4g/l。

1.3方法准确取血1.8mL加入浓度0.129 tool/L(3.8%)的枸橼酸钠0.2mL(9:1)混合30min内离心3000r/min 10min,一定不能混入血小板和红细胞,然后取血浆室温分别存放3、5h、7h,用BE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凝四项。

2结果正常的样品置室温3h、5h、7h检测结果,见附表:2.1结果分析:PT检测室温存放5h、7h的血样与室温存放3h的血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时间延长PT略有延长;APTT检测室温存放5h、7h的血样与室温存放3h的血样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有延长情况;TT检测室温存放5h的血样与室温存放3h的血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室温存放7h的血样与室温存放3h的血樣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TT随着时间延长有缩短的情况;FIB检测室温存放5h、7h的血样与室温存放3h的血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变化微小。

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时间质量控制

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时间质量控制

临床探索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的比较(±s,°)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肘关节是人体较为复杂且重要的铰链式关节,具有屈伸、旋转等功能,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可对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松解配合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治疗,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肘关节功能,多用于手术松解术后的辅助治疗[2]。

康复训练可促进水肿液或血液回流,减轻关节周围肿胀,增加运动范围,防止再粘连,是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

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与肌肉状态,在康复效果方面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1] 刘芳,陶思攸,曾惠芬,等.针刀松解术对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僵硬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氧自由基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5):1310-1313.[2] 叶立亮,付保恩,史福全,等.肘关节创伤术后围手术期的系统康复治疗[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时间质量控制黄洁雯,甘芳香 (茂名市中心血站,广东茂名 5250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段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Ⅷ的影响,最高限度地保障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安全性指标合格的血液48袋,按照全血采集后新鲜冰冻血浆不同分离时间分为3组,第1组是在采血后≤8 h,第2组是在采血后9~12 h,第3组是在采血后13~18 h,再制备成冷沉淀,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对冷沉淀凝血因子Ⅷ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3组不同时间段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差异显著,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合格率呈递减趋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凝血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

凝血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

凝血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发表时间:2014-07-23T15:54:15.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晓莉陈少倪胜南张颖[导读] 凝血标本中的各凝血因子离体后的变化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选用仪器与试剂。

刘晓莉陈少倪胜南张颖(江苏省泗阳康达医院检验科 223700)【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提供帮助。

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

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凝血标本时间温度检验【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57-01凝血四项是医学检测的重要指标,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1],它主要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血栓性或出血性疾病、术前凝血功能预测、监控抗凝血类药物应用以及疗效评估的。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机体的自我止血功可以凝固血液从而减少血液流失,进而避免造成生命危险,若机体止血功能受阻,机体的自我凝血能力下降,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威胁。

冷沉淀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冷沉淀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冷沉淀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徐亮【摘要】选取120袋全血,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各40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的8、8~10及10~12h将其制备为新鲜冷冻血浆,再制备为冷沉淀,测定并比较三组冷沉淀中的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甲组冷沉淀样本中的Ⅷ因子水平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两项指标与乙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丙组与乙组相比,Ⅷ因子与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血采集后10h内进行冷沉淀制备,对凝血因子无显著影响,应将冷沉淀制备时间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0h内.【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25)023【总页数】2页(P5421-5422)【关键词】冷沉淀;制备时间;凝血因子;影响【作者】徐亮【作者单位】广元市中心血站,四川广元628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冷沉淀是通过将新鲜冷冻血浆在1~5℃的封闭条件下融化,利用无菌处理技术将血浆中冷不溶物质分离所得的物质,是血友病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病症的常用疗法[1]。

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是冷沉淀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上述两项指标进行测定,并评价冷沉淀的制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冷沉淀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我站分别于全血采集后8、8~10及10~12h制备冷沉淀,并对其中的凝血因子进行测定比较。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20份全血(400ml/份),均为无偿献血者的健康全血。

将全血样本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40份。

1.2 方法甲、乙、丙三组分别在血样采集后8、8~10及10~12h制备为新鲜冰冻血浆,再利用改良快速融化离心法将冰冻血浆制备为冷沉淀,制备步骤为:(1)在水浴箱内,使水温保持在1~4℃水平,并将新鲜冰冻血浆放入水浴箱进行溶解;(2)90min后取出血浆,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温度为4℃;(3)离心结束后在无菌条件下将上层血浆分离,所得下层血浆及沉淀物即为冷沉淀,将其快速放入低温箱内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lation parameters of CPD fresh—・frozen plasma and CPD cryopre— cipitate—poor plasma after
storage at
4 degrees C for 28
days[J].
Transfusion,1993,33(9):735—738.
・262・
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V和Ⅷ 含量的影响
兰竹 广东省珠海市中心血站(519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标准时间范围内(即6 h)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时间因素对凝血因子V和Ⅷ含量
的影响。方法采用凝固法对按要求收集的300份FFP进行凝血因子V和Ⅷ定量。结果凝血因子V在不同制 备时间无差别,凝血因子Ⅷ在不同制备条件下有差别,但均符合产品的国标要求。结论6 h制备FFP与2 h及4 h制备有差别。 【关键词】
24 h
淋巴细胞是一组异质性细胞,在外周血白细胞分 类中占20%一40%,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过程 中,约有95%的细胞发生凋亡…。儿童淋巴细胞比例
抽取外周血标本,分成3组:A组
(1 h室温组):EDTA—K2抗凝静脉血置室温1 h;B组 4。C组):EDTA—K2静脉抗凝血置4。C冰箱 h;C组(24 h室温组):EDTA—K2静脉抗凝血置室
(收稿日期:2006—11—28编辑:张素文)
儿童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淋巴细胞 形态的影响
林桂真陈美莲黄仁魏蒋小辉
梁宁宁林玉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广州510630)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样本分别置室
温1 h、室温24 h及4℃24 h,制成薄片,瑞氏+姬姆萨染色(Wright—Giemsa stain),在显微镜(10 x 100倍)下观察
较成人略高,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担当重要
的作用,但一些外来因素可引起淋巴细胞变异,导致细 胞核的结构受到影响或破坏,可见到较多核碎裂型细 胞、凋亡型细胞。本文观察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不 同温度与时间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儿全部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共62 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 d一12岁。
量有较大下降,结果见表4。
表1
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V和Ⅷ含量(i-I-s)IU/ml
表2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V含量的方差分析
1.1一般资料记录血液采集时间,分别留取2,4,

h制备好的FFP及辫子各100份,次日融化后检测凝 血浆速冻机、三洋低温冰冻、start4
表3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Ⅷ含量的方差分析
制备好的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Ⅷ含量进行了方 差分析,发现有差别,说明在6 h内,制备时间对凝血 因子Ⅷ有影响,结果见表3;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3个 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Ⅷ含量两两比较的t检 验,发现2 h组与4 h组差异无显著性,2 h组与6 h组 差异有显著性,4 h组与6 h组差异也有显著性,说明 凝血因子Ⅷ在血液离体4 h后6 h内制成的FFP中含

表4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Ⅷ含量两两比较的t检验
3讨论 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的差别在于凝血因 子V和Ⅷ含量,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含量必须 达到0.7 IU/ml,FFP保存一年后变为普通冰冻血 浆¨]。通过控制采集、运输、制备、保存的方法来提高 FFP的质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国采供血事业是近 年来才取得长足发展,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 全国各地区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转变。因 此在采集、制备、运输、保存方面各有较大的变化,并且 各地区使用的方法都有少量差别,而国家标准对此规 定得不够细致拉1。研究本站的FFP中凝血因子V和Ⅷ
温24 h。分别涂2张薄片,用瑞氏一姬姆萨染液染色, 晾干,镜检。 1.3仪器 日本OLYMPUS显微镜。

1.4细胞计数与分类显微镜(10 形淋巴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数。 1.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100倍)视野下,
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分类计数异
万方数据
性。细胞形态学分析与常见的异形淋巴细胞不同,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变性,部分细胞核质呈龟裂状、裂痕状,分裂 成2~3块;部分细胞核呈核空洞,核质向四周浓聚,形成中央淡染区,或者核形成多个空泡;部分细胞核呈撕裂状, 固缩的核质呈爪子向外伸展或形成多个有丝相连的微核;而细胞胞浆无变化,染色多为深红色,少数细胞呈红蓝 色,嗜天青颗粒仍存在,细胞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细胞变性。结论外周血标本放置时间长时,淋巴细胞易出现变 性,细胞变异数与存放时间、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存放时间不断延长变性细胞也逐渐增多,46C保存比室温保 存变性小。因此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学应在短时间内观察,防止保存条件对淋巴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 【关键词】 儿童淋巴细胞时间温度变异 1.2标体制作 (24
血因子V和Ⅷ的含量。 1.2设备和试剂
血凝仪。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 究所、四川协和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凝血因 子V促凝活性检测试剂盒、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检测 试剂盒。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检测方法采用凝固法(磁珠法)检测,每次检 测均制作标准曲线,以保证结果的可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f检验。 2结果 不同制备时间条件下凝血因子V和Ⅷ含量见表 1。对2,4,6 h制备好的新鲜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 V含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无差别,说明在6 h内, 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V无影响,结果见表2;对2,4,6
淋巴细胞的形态,分别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观察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数,计算变性指数。结果1 h室温异常淋 巴细胞平均值为1.98%,24 h室温及4℃24 h淋巴细胞变性指数分别为(12.63±6.17)%和(3.44 4-3.27)%;室
温条件下,1 h组与24 h组比较(P<0.001);在40C条件下,1 h组与24 h组比较(P<0.01);各组问差异均有显著
P J,HARVEY M S,BRIET E,et 81.Coag-
后6 h内制成的FFP中含量有较大下降,这与张远鹏 等一1的研究有出入。虽然该含量符合临床治疗要求, 也符合国家对FFP的质量标准要求,但我们从中可得 到以下可能性:无偿献血的全面推广使有计划、大批量 的来血站献血大幅减少,街头依靠采血车采集血液的 比上装配的贮血冰箱容量不大,停车后才 开始制冷,因此冷藏、保存效果较差,破坏了部分凝血 因子ⅧH1。同时,街头采集的血液必须经运输回血站 进行分离、加工,而运输过程温度波动明显,分离、加工 过程也不能全程在合适温度下进行。所以上述因素可 能使4 h后制备好的FFP中凝血因子Ⅷ含量减少明 显。本研究提示我们,针对南方天气炎热时间较长,街 头无偿献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在南方炎热地区的血
万方数据
亡壅匡堂!坚生兰旦筮!!鲞筮!塑
含量与制备时间关系,发现凝血因子Ⅷ在血液离体4

・263・
站应增加“冷链”设备的投人,同时改变部分工作方 式,包括提升车载冰箱质量,增设冷藏送血车,增设低 温工作台,增加送血回血站加工的频次等等,从而进一 步提高FFP质量,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 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杜,2002:9—10.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17. 张远鹏,罗红林,王丽.凝血因子Ⅷ在FFP制备过程中受时 间和温度的影响[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1):82. [4]SMAK—GREGOOR
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V新鲜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临床主要使用的血液成分 之一,对治疗出凝血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在大手术和急 性失血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凝血因子Ⅷ 是血友病患者不足或缺乏的一种因子,对这种患者的 止血,凝血因子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 FFP中不稳定凝血因子(V因子和Ⅷ因子)的含量是评 价新鲜冰冻血浆质量的关键点。利用凝固法对比研究 不同制备时间(2,4,6 h)对两因子含量的影响,以发现 在现有标准要求下,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血液采集、分 离、保存的要求,从而提高FFP的质量。 1资料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