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合集下载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xxxxx2. 课程代码:xxxxx3. 学分:xx4. 适用年级:xxx5. 课程负责人:xxxxx6. 授课教师:xxxxx二、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xxxxx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xxxxx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xxxxx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重要研究领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xxxxx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xxxxx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2. 能力培养: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通过课程内容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四、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将分为以下模块进行教学:1. 模块一:xxxxx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习内容:xxxxx的定义、xxxxx的基本原理、xxxxx的相关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 授课时数:x学时2. 模块二:xxxxx的应用领域- 学习内容:xxxxx在xxxxx领域的应用案例、xxxxx在xxxxx领域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授课时数:x学时3. 模块三:xxxxx实践项目- 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进行xxxxx实践项目,包括xxxxx的设计、xxxxx的实施和xxxxx的评估- 教学方式:实践项目指导、实地考察- 授课时数:x学时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占比:30%- 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2. 期中考试占比:30%3. 期末考试占比:40%- 期末考试内容包括对xxxxx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六、参考教材1. 主教材:xxxxx2. 辅助教材:xxxxx七、其他要求1. 学生必须按时上交作业和实践项目报告,并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2. 课程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有重要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仪器分析实验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仪器分析法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监测物理、化学等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物理学、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仪器的发展,从而分析化学已经由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向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过渡,随着新材料、新器件、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图象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等各方面的成果逐渐融入仪器分析方法,使分析化学技术获取物质定性、定量、形态、形貌、结构、微区等各方面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仪器分析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许多相关学科中,因此《仪器分析》已被列为化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一些非化学专业也逐渐将仪器分析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严格的实验相关知识与实验技能训练,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实践教育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化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一门核心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开设《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要领。

学会一些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运用仪器对实际物质进行分析分离的基本思路。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发展理论。

仪器分析实验中一些大型仪器的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信息量大、技术要求高,还需要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细致的分析与图谱解析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本门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分析仪器正确地获取精密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得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掌握所用仪器的结构和各主要部件的基本功能,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实验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操作该类仪器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仪器分析实验》大纲是依据朱明华二十一世纪教材《仪器分析》的理论内容进行配套编排的。

质谱、核磁等仪器分析技术留待其它课程讨论;本大纲注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光谱分析:包括红外、荧光、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教学大纲教育学概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教育学概论》课程是为接受教师教育课程的本科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作为教师教育类基础课程,本课程一方面需要把有关教育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充分地反映出来,充分反映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为学生继续接受教师教育类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能够指向于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学科的实践性特征。

本课程的定位是:第一,基于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充分反映教育学理论的人文性、实践性是《教育学概论》课程的追求。

为此,它有别于以往的教育学课程。

以往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性”过于强烈,降低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第二,它充分地反映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体现教育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避免以往“教育学”课程所呈现的教育知识被静态化、模式化、标准化的弊端。

第三,本课程知识的呈现是以单元形式实现的。

即每个单元自成体系,和其它单元之间又有内在关联。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对本课程有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又能够使每位授课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共性的前提下兼顾个性。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引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形成初步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教育学的愿望和决心,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打基础、做好铺垫,为今后的教师生涯奠定初步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科教育背景,避免把他们当作学习教育理论的教育专业学生。

为此,要关注学科教育,为其以后接受学科教育训练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括十个单元,内容涉及教育学及其价值;教育及其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等。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离散数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离散数学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凡以离散量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数学均属于离散数学。

由于计算机有离散性的特点,所以离散数学为计算机科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工具。

离散数学还能培养学习者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离散数学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建立的,它形成于七十年代初期,是一门新兴的工具性学科。

(二)教学目的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其它后续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系统结构等打下基础,并为学生今后处理离散信息,提高专业水平,从事实际工作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

(三)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本专业最需要的离散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4篇内容,共6章: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与关系、函数、代数系统和图论。

(四)教学时数每周3学时,共计54学时。

(五)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若有条件,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二、本文第一篇数理逻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形式逻辑的一门科学。

所谓数学方法,主要是指引进一套符号体系的方法,因此数理逻辑又叫符号逻辑。

现代数理逻辑有4大分支: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

本篇介绍它们的共同基础——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第一章命题逻辑教学要点: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真值表、重言式、蕴涵式、对偶与范式的定义;命题符号化;常用的等价式与蕴涵式;命题公式的等值演算;给定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和取范式;命题演算的推理。

教学时数:10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命题及其表示法(2学时)理解命题的定义,掌握常见的5个命题联结词,并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第二节命题公式、真值表及等价公式(2学时)了解命题公式、真值表的定义,理解命题公式的等价,熟练掌握真值表的作法,熟练掌握常用的等价公式,掌握命题公式的等价演算。

第三节重言式和蕴含式(2学时)掌握重言式、蕴涵式的定义,掌握蕴涵式的证明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蕴涵式。

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公共管理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

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性学科。

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突破了原有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的一门新型学科,其目的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则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从形式上看,公共管理学的产生,是西方国家政府在财政上摆脱赤字、在组织上摆脱僵化的官僚制窠臼、在政治上摆脱信任危机的直接产物,但其实质,是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寻求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公共生活治理形态的一种积极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新的时代文明。

本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和管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管理技能,训练思维和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信息,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的同时,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提高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在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公共管理学科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其讲授的内容主要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绩效,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公共物品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

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机应用科学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使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建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有效、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体会计算机网络开发的理论、方法,亲身感受计算机网络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的工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网络开发方法和有关工具,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二)教学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使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进行相关的实际网络工程设计、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安全与系统防范策略设置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深入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术,了解网络系统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网络系统漏洞等相关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根据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的学习要求,配合教学过程,由学生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相关网络设备的综合实验任务,以达到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的目的。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36学时(实验36学时,共9周)。

(五)教学方式通过分析具体设计任务,确定方案,画出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写出具体配置步骤情况,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二、本文(一)基本要求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206-西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6-西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电子商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选修课。

学习本课程应有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准备。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技术,熟悉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掌握开展网上营销的常用方法,会建立简单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三)教学内容电子商务的定义,基本特性,产生的几个阶段,EDI基本概念,工作方式,联合国EDI标准以及EDI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功能及优势等。

电子商务的功能,电子商务一般框架。

电子商务的不同分类,消费者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以及国际电子商务和国内企业电子商务。

国内、国际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法律、税收、安全、商业准则和规范)及最新发展动态。

支持电子商务实现的主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该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包括网络技术,网络的概念Internet技术、Internet应用、WEB 服务、WEB技术及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安全技术,包括电子商务安全的概念、电子商务安全的需求分析、常用的安全技术(防火墙、密钥系统、消息摘要、公钥和私钥系统、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电子商务安全协议标准(SET、SSL)。

支付技术,包括电子支付的概念,主要的电子支付方式(信用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

网上支付的实现过程,网上支付工具的管理。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物流技术。

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和GIS、GPS技术,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

网上零售的概念,发展动因,网上零售商品的种类网上顾客的类型,网上零售的销售模型。

网上销售企业的收益模式。

电子商务在政府、银行业、制造业、服务业中的运用。

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特点,网络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手段。

网站推广,网络广告,网上调查概念与实现技术。

WINDOWS_NT课程教学大纲

WINDOWS_NT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师范类课程教学大纲WINDOWS NT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操作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补充与实践,是计算机应用专业限选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结合对计算机新技术、新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能结合实践解决实际计算机问题。

(三)教学内容介绍有关WINDOWS SERVER 2003相关技术的知识。

循序渐进地分别讲解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文件系统管理,分区管理,容错管理,网络环境及相关的网络服务。

(四)教学时数建议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部分36学时,总计72学时。

(五)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结合上机实验。

二、本文理论部分第一篇基础知识第1章网络知识教学要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础概念,了解相关的网络结构和配置的网络协议。

教学时数:建议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结构(1学时)了解网络的物理构成方法。

掌握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

理解点到点通信和广播通信这两种通信子网的设计。

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第二节网络协议(1学时)了解NetBEUI, NWLink协议。

掌握TCP/IP协议内容和原理。

熟练掌握网络互连。

考核要求:识记相关概念和分析不同网络结构。

第2章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与配置教学要点:通过对WINDOWS SERVER 2003的介绍来了解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的相应步骤和配置情况。

教学时数:建议2~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1~2学时)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过程。

理解计算机中域的概念。

熟练应用登录WINDOWS SERVER 2003及查看WINDOWS SERVER 2003文档。

第二节WINDOWS SERVER 2003的配置(1~2学时)理解注册表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课程性质:《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

其基本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概论,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微观决策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有关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开发、发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108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和必要的社会实践。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有关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图形和基本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一章导言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

一般说来,它至少应含有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产品质量控制等。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的集中的研究,如资源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

计算机应用艺-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计算机应用艺-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本大纲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计划和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要求,参考教育部高等学 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6)和关于进一步 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精神,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制订。
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 Word、Excel、PowerPoint 等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尤 其是制作高质量 PPT 的能力;掌握音频、视频的简单编辑和处理方法;学习 Photoshop、Flash 和 Dreamweaver 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使用 Photoshop 进行图像的编辑和处理,使用 Flash 制作 简单的平面动画,使用 Dreamweaver 制作简单的网页和编辑网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 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今后走上教师或其它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 理解 Word 2010 中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的审阅和修订等;Excel 2010 中数据 模拟分析和运算,宏功能的简单使用,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等;PowerPoint 2010 中幻灯片的放 映设置等内容;
3. 掌握 Word 2010 中字体、段落和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表格的计算和排序,图形、图像、 SmartArt 和图表的插入、编辑和处理,邮件合并功能,目录的生成方法等;Excel 2010 中公式和函 数的高级应用,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数据的排序、筛选、 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等;PowerPoint 2010 中幻灯片的 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幻灯片中 SmartArt、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 编辑和应用,幻灯片中动画和切换效果的设置,链接操作、按钮等交互操作的设置等内容;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软件测试技术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先行课是数据结构、程序设计(C和Java),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开发能力和数据库开发管理能力,对软件开发流程要比较熟悉。

对专业的学生而言,本课程为他们奠定了软件质量管理的基础,增强了他们的质量意识;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他们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对软件产品进行有效的测试,控制软件产品的质量。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方法,能够使用一些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了解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为能够胜任软件测试岗位要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以现代软件测试思想为指导,通过课程的贯彻实施,除了全面学习传统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外,还通过突出全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概念、软件质量分析手段、现代软件测试技术、主流测试工具应用以及测试方法等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测试流程、掌握现代软件测试的各种原理、技术和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相关测试;使学生具备软件测试的必备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软件测试的流程和技术、方法,深入剖析和探讨各种测试类型和不同阶段比较成熟的技术及方法,包括从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概念,软件静态测试、动态测试、自动化测试、可靠性测试、本地化测试等。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90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54学时,实验:36学时。

(五)教学方式理论部分:主要采用以讲授为主。

讲解和结合案例讲解相结合,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课堂讲授着眼于加深基本理论及测试技术的掌握,技术讲解以案例分析为主。

实验部分:以现代IT企业软件测试需求为背景,以主流的软件测试技术方法为基础,以当前软件测试通常应用为典型实例,学习并使用各种测试类型的测试工具,掌握适用于不同测试类型测试工具的主要功能、应用流程及实际案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马慧芳-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马慧芳-西北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系统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在高等院校数学计划中,它是继高等数学之后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方面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1.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试验:随机试验的概念。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样本点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

频率与概率: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与关系,概率的性质。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的概念,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中事件的计算。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计算事件的条件概率;概率的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用这些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独立性:事件独立性的概念,用事件的独立性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概念,用随机变量表示随机事件。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分布律,几种重要的离散型随机变n重贝努利试验,n重贝努利试验中随机事件概率的计量:(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算。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用分布函数计算事件的概率。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概率密度的定义及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的关系,用概率密度计算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几种重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概念,求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概念及性质,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

西北师范大学XX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楷体小四-西北师范大学在线

西北师范大学XX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楷体小四-西北师范大学在线

西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软件综合开发与维护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初步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和技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过程等理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软件工程的综合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课程须完成下列内容:1)项目可行性研究✧成立项目小组并选定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召集小组成员选择开发项目✧项目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格式要求,由项目组长执笔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制定项目开发计划✧项目组长召集小组成员针对所选项目开展讨论开发计划,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大小、范围、复杂程度等✧项目组长召集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解与任务分配✧确定任务进度✧确定完成项目的环境和工具✧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的格式要求,项目组长执笔完成《项目开发计划书》3)需求分析✧按照项目任务分配结果和项目进度要求,由任务承担人开展项目的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不得超越前述项目的大小、范围、复杂程度等✧项目小组的其他成员配合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的格式要求,由任务承担人执笔完成《项目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由教师完成对《项目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的评审工作,并给出评审意见4)初步设计✧按照项目任务分配结果和项目进度要求,并依据《项目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由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任务✧项目小组的其他成员配合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任务✧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的格式要求,由任务承担人执笔完成《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由教师完成对《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评审工作,并给出评审意见5)详细设计✧按照项目任务分配结果和项目进度要求,并依据《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由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详细设计任务✧项目小组的其他成员配合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详细设计任务✧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的格式要求,由任务承担人执笔完成《项目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由教师完成对《项目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评审工作,并给出评审意见6)实现✧按照项目任务分配结果和项目进度要求,并依据《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和《项目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由任务承担人完成项目的具体实现任务✧由任务承担人给出实现的源程序清单(打印或磁盘)7)测试✧按照项目任务分配结果和项目进度要求,并依据《项目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和《项目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由任务承担人完成对已实现部分的软件或模块的测试任务✧按照《软件文档编写概要》的格式要求,由任务承担人执笔完成《项目测试报告》(四)教学时数实验36学时(五)教学方式课程采用基于项目和团队的教学和组织方式。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1. 课程概述
1.1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1.2 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
1.3 学分
{学分}
1.4 学时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5 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名称} 1.6 授课对象{年级/专业}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具体知识目标} 2.2 技能目标{具体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具体情感目标}
3. 教学内容
3.1 教学模块
{模块一/模块二/.../模块N}
3.2 教学子模块
{子模块一/子模块二/.../子模块N} 3.3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
4. 教学方法
4.1 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4.2 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如:PPT、教材、实验设备等}
4.3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 5. 考核方式
5.1 平时成绩
{占比,如:30%}
5.2 期中考试
{占比,如:30%}
5.3 期末考试
{占比,如:40%}
5.4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如: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6.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如:每周授课内容、作业布置与截止时间等} 7. 参考教材与资源
{参考教材、文献、网络资源等}
8. 课程负责人与助教
8.1 课程负责人
{姓名、职称、联系方式}
8.2 助教
{姓名、联系方式}
9. 课程反馈与改进
{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以及课程负责人和助教对课程的改进措施}
{content}。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通修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通修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通修课程教学大纲《儿童发展概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儿童发展概论》是教科院四个本科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的通修课程之一,也是教育专业与心理专业的基础性科目。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阐述和介绍了从初生到青年初期(0一I8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与特点,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学目的如下:1、全面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了解和掌握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技术。

3、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和巩固。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十一章,其内容包括: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课时分配为每周3学时,上一学期。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以讲述法为主,辅之以小实验、实地观察,见习以及看教学片等活动。

在讲述中可运用以下方式:1、描述性讲解根据教材编排顺序,理清线索,阐明知识的逻辑关系,展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结构。

2、要点抽象式讲解在对有关章节简明提要的基础上,抽象出主要知识点,并对其涵义进行阐释。

3、实例分析式讲解从儿童发展的典型事例或实验入手,启发学生思考,从中推演出一般原理。

4、观点演释式讲解直接提出某种理论、原理或者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模式,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一、儿童发展的基本性质二、儿童发展的基本模式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二、儿童发展研究的类型三、儿童发展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考核要求:识记:发展、儿童发展、儿童心理发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应用:掌握并能初步运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技术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胎儿发育的过程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作为儿童心理发展基础的身体发展、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熟练掌握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法律实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法律实务是法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它属于法学专业应用型课程。

它概括性介绍了律师、公证事务的程序、权利和义务,以及基本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规程,具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基本能力。

在课程体系上,该课程以学生系统学习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前提。

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它以实训为主要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律师、公证制度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了解并掌握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认识这些制度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能够运用这些具体的法律制度和知识,解决法律实务问题,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训,掌握从事律师、公证工作的基本技能、经验,熟悉办理案件的流程和技巧。

根据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以及办案经验,深入认识这些法律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完善我国律师、公证制度进言献策。

搞好法律实务课的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法律实务的学习,可以了解和借鉴西方国家律师与公证制度中有益的东西,为完善我国的律师和公证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该国的法制水平的提高,这不但要求司法机关必须廉洁、高效,而且还要求有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职业法律服务工作者阶层的存在;法律的适用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任务和职责,它同时也应该是所有律师和公证员的职责。

为了使我国的法律服务工作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遵循律师和公证工作的发展规律,进行恰当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

所以,学习和研究律师与公证制度,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律师和公证这两个法律服务职业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相关制度,办理相应业务时应该遵守的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

研究范围涉及律师和公证行业所包括的所有业务。

本课程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上编是律师制度,内容包括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律师的性质和任务、律师资格与律师职务、律师的权利和义务、律师的素质、律师的执业原则、律师的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律师事务所、律师管理、律师业务及收费、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中的律师代理、律师参与非诉讼法律事务、法律顾问、咨询与代书等;下编是公证制度,内容包括公证制度概述、公证机关的任务和公证的基本原则、公证机关的业务范围、公证书的效力及其制作要求、公证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公证管辖、办理公证的程序、公证费的征收、公证文书档案、公证实务概述、合同公证、与经济相关的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公证、金融类公证、房地产公证、继承公证、遗嘱公证、收养关系公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专业、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涉及到了数学、电子、物理及计算机方面的许多相关知识,它是任何网络相关课的前导课,也是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机理必不可少的核心课。

该课的前导课主要有《数据通信》、《计算机组成原理》、《JA V A程序设计》等课程,该课的后续课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高级编程》、《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4、掌握以太网、因特网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方法(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着重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各层的功能和协议,以及当今计算机网络领域中采用的最新技术,包括链路控制,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多路访问,传输控制,网络互连,安全与管理,高层协议,协议工程,性能分析等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以太网和连接因特网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3+2 总学时:90学时(讲授54学时,实验36学时)(五)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并辅之以网络实验教学。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网查询研究与分析或进行实地调研,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本课程结合相关实验,提供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基本技能,以及网络教学材料的设计方法。

二、本文理论部分第1章概述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2)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概念。

(3)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难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概念。

教学总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学时)1.2 因特网概述(1学时)1.3 因特网的组成(1学时)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学时)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学时)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2学时)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学时)第2章物理层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连接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4)掌握信道复用技术。

(5)掌握两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了解宽带接入技术。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信道复用技术。

难点:信道复用技术。

教学总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0.5学时)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1学时)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0.5学时)2.4 信道复用技术(0.5学时)2.5 数字传输系统(1学时)2.6 宽带接入技术(0.5学时)第3章数据链路层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了解点对点协议PPP。

(2)掌握CSMA/CD协议。

(3)理解以太网信道利用率。

(4)掌握以太网的MAC层。

(5)掌握扩展以太网的基本技术。

【重点与难点】重点:点对点协议PPP,CSMA/CD协议,以太网的MAC层。

难点:CSMA/CD协议,以太网的MAC层。

教学总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1学时)3.2 点对点协议PPP(1学时)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1学时)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2学时)3.5 扩展的以太网(1学时)3.6 高速以太网(1学时)3.7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接口(1学时)第4章网络层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掌握IP协议。

(2)掌握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3)理解ICMP协议。

(4)掌握因特网基本路由协议。

(5)了解IP多播。

了解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5)掌握Ethernet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对数据包的分析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IP协议,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路由协议,Ethernet软件使用。

难点: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路由协议。

教学总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1学时)4.2 网际协议IP(2学时)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3学时)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1学时)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3学时)4.6 IP多播(1学时)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1学时)第5章运输层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掌握UDP协议、TCP协议。

(2)理解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3)掌握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4)理解TCP可靠传输的实现,理解TCP流量控制。

(5)了解TCP拥塞流量控制,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5)掌握TCP报文分析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TCP首部格式,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难点: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教学总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5.1 运输层协议概述(1学时)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学时)5.3 传输控制协议TCP 概述(2学时)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2学时)5.5 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1学时)5.6 TCP 可靠传输的实现(1学时)5.7 TCP的流量控制(1学时)5.8 TCP 的拥塞控制(2学时)5.9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1学时)第6章应用层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理解DNS协议、ftp协议,TELNET协议,WWW协议。

(2)理解电子邮件相关协议。

(3)理解DHCP协议。

(4)理解SNMP协议。

(5)了解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5)掌握基本网络命令,并能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DNS协议,电子邮件协议,DHCP协议,SNMP协议,网络命令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网络命令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总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6.1 域名系统DNS(1学时)6.2 文件传送协议(1学时)6.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1学时)6.4 万维网WWW(1学时)6.5 电子邮件(1学时)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学时)6.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学时)6.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1学时)第7章无线网络教学要点:[具体内容]【基本要求】(1)理解无线局域网WLAN。

(2)了解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3)了解无线城域网WMAN。

【重点与难点】重点:无线局域网WLAN。

难点:802.11标准。

教学总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7.1 无线局域网WLAN(0.5学时)7.2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0.25学时)7.3 无线城域网WMAN(0.25学时)第8章下一代因特网教学要点:【基本要求】(1)理解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ng)。

(2)了解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3)了解P2P 文件共享。

【重点与难点】重点:IPV6协议。

难点: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教学总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安排:8.1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ng) (0.5学时)8.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0.25学时)8.3 P2P 文件共享(0.25学时)实验部分(一)基本要求[具体规定应达到的实验能力] <宋体五号>(二)实验项目总表(三)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实验一熟悉实验室环境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室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熟悉实验室环境。

实验设备:全部实验室的相关设备。

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应用。

实验设备:PC机2台、直通双绞线2条、集线器或交换机1台。

实验三网线的制作实验目的:理解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掌握网线的制作方法。

实验设备:双绞线、水晶头(RJ-45)、压线钳、测试仪等。

实验四分组嗅探器的使用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Wireshark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协议实体间的交互以及报文交换。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以太网环境。

实验五分析以太网数据帧实验目的:掌握以太网帧的构成,了解各个字段的含义;进一步熟悉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以太网环境。

实验六交换机综合设计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掌握交换机常用的配置命令。

掌握创建VLAN相关命令,理解Port Vlan的配置,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实验设备:交换机及配置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系统。

实验七分析IP数据包格式实验目的:掌握IP协议的作用和格式;理解IP数据包首部各字段的含义;掌握IP数据包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以太网环境。

实验八路由器综合设计实验目的:学会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方法,掌握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掌握RIP、OSPF路由协议的应用与配置,通过RIP、OSPF协议相关命令实现动态路由,掌握路由故障的调试方法。

实验设备:路由器及配置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系统。

实验九分析TCP数据报格式实验目的:掌握TCP协议的作用和格式;分析数据报各字段的含义及作用;理解三次握手的过程;学会计算TCP校验和的方法;了解TCP的标志字段的作用。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以太网环境。

三、参考书目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6。

2、[美] Andrew 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3、吴功宜,《计算机网络教师用书(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本课程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方式讲授,力求反映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为直接的经验。

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