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进展---定
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发展史
一、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发展史1903年Willem Einthoven应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到图形清晰、可供临床应用的心电图,至今已整整100周年。
100年来与X线检查技术一样,久盛而不衰。
久盛不衰的原因很多,因为不少心血管疾病依靠或主要依靠心电图诊断,如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心肌梗塞的诊断、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
除此之外,心血管病学的临床进展不断扩大和提高了心电图的诊断能力,如伴随着超声心动图的进展,也促进了心电图诊断水平。
心电向量图也称心向量图,是除心电图之外描记心脏电活动的另一种方式。
两者同样反映心肌的电活动,但心电图是以连接几个或多个心动周期内心电向量图在某一电轴上的投影的时间及电压曲线,而心电向量图却以环状图形表达在横面、额面、侧面三个平面上一个周期内的心电向量变化。
因此,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立体心脏动作电位,所以它能够真正地阐明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和解释某些疑难心电图的各种波形,进而提高心电图的准确诊断率。
它对某些心脏疾病的诊断上比心电图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1959年后世界性的心电向量图专业会议每年或隔几年召开一次,深入探讨了心电向量图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大大推进了心电向量图的临床应用。
国内心电向量图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后临床应用心电向量图的单位逐渐增多,研究的层次也逐渐深入,与心电图的结合也日益密切,90年代后国内先后召开了三届全国心电向量图学术会议。
二、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图虽然也能描记P环与T环,但主要用于分析心室除级向量,即QRS 向量环。
由此可见,从心电向量图得到的信息,与心电图属于同一性质,两者只能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心电向量图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在诊断心房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肺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预激综合征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在判断多发性梗塞、小灶性梗塞、判断预激旁道的部位及室性异位搏动的起源等方面,尤其具有更重要的定位作用。
简述心电向量
简述心电向量一、引言心电向量是指心脏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电流方向和大小的总和,它是描述心电图信号的一种新方法。
心电向量分析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
二、心电向量的产生和测量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心肌细胞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会产生电活动。
2. 传导系统:传导系统将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传递到整个心脏。
3. 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Frank引导下的三维心电图、单导联法和多导联法等。
三、心电向量分析1. 心电向量图:通过测量不同方向上的心电信号,可以得到一个三维坐标系中各个方向上的心电向量。
2. 心电向量分析参数:(1)QRS复合物时限(QRS duration):反映了室壁除极时间,可用于诊断左室肥大等。
(2)QRS波形面积(QRS area):反映了室壁除极总面积,可用于评估左室负荷。
(3)ST段偏移(ST segment deviation):反映了心肌缺血和损伤。
(4)T波振幅(T wave amplitude):反映了心室复极过程,可用于评估心室肌萎缩。
四、心电向量在临床中的应用1. 诊断心脏疾病:心电向量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如左室肥大、冠心病等。
2.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监测治疗前后的心电向量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3. 预测预后:一些研究表明,心电向量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五、发展趋势1. 心电向量成像技术:目前正在发展中的一种技术,通过多个传感器同时采集信号,并使用计算机算法生成三维图像。
2. 心电向量与其它指标的结合应用:将心电向量与其它指标结合使用,如血清标志物、超声等,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六、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心电向量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同时也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心电图检查,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对照组66例患者诊断阳性者38例,阳性诊断率为57.6%,而试验组66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54例,阳性诊断率为81.8%,两者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心电向量;联合诊断;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病症,其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宫腔变小或阻塞,从而发生血管痉挛而引起[1]。
临床上主要采取心电图和心电向量检查进行诊断,两种诊断方式均以心电活动为中心,记录心脏的复极、除极等电位变化,不同的是心电图测量的为两点之间的变化,并不能代表整个空间的电位变化;而心电向量检查可记录各个瞬间所产生的电动力在整个空间的大小及方向,因此可更全面的反映心脏心电活动,有研究表明[2],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率,本文为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疗效,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8例,年龄分布在35岁-80岁,平均年龄为(66.9±8.8)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单纯心肌缺血22例;试验组男42例,女24例,年龄分布在36岁-80岁,平均年龄为(67.5±8.14)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单纯心肌缺血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发展史
一、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发展史1903年Willem Einthoven应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到图形清晰、可供临床应用的心电图,至今已整整100周年.100年来与X线检查技术一样,久盛而不衰.久盛不衰的原因很多,因为不少心血管疾病依靠或主要依靠心电图诊断,如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心肌梗塞的诊断、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除此之外,心血管病学的临床进展不断扩大和提高了心电图的诊断能力,如伴随着超声心动图的进展,也促进了心电图诊断水平.心电向量图也称心向量图,是除心电图之外描记心脏电活动的另一种方式.两者同样反映心肌的电活动,但心电图是以连接几个或多个心动周期内心电向量图在某一电轴上的投影的时间及电压曲线,而心电向量图却以环状图形表达在横面、额面、侧面三个平面上一个周期内的心电向量变化.因此,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立体心脏动作电位,所以它能够真正地阐明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和解释某些疑难心电图的各种波形,进而提高心电图的准确诊断率.它对某些心脏疾病的诊断上比心电图具有更重要的作用.1959年后世界性的心电向量图专业会议每年或隔几年召开一次,深入探讨了心电向量图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大大推进了心电向量图的临床应用.国内心电向量图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后临床应用心电向量图的单位逐渐增多,研究的层次也逐渐深入,与心电图的结合也日益密切,90年代后国内先后召开了三届全国心电向量图学术会议.二、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图虽然也能描记P环与T环,但主要用于分析心室除级向量,即QRS向量环.由此可见,从心电向量图得到的信息,与心电图属于同一性质,两者只能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心电向量图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技术,在诊断心房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肺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预激综合征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判断多发性梗塞、小灶性梗塞、判断预激旁道的部位及室性异位搏动的起源等方面,尤其具有更重要的定位作用.各导联的心电图变化,皆与心电向量图向量环的宽窄及投影大小密切相关,只有了解了心电向量图的各种变化,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心电图的各种变异,从而避免强记各种心电图的图形.心电向量图是心电图的基础.由于心电向量图是从三维的立体方面描记心电的变化,比起只从两点之间的线形变化,更能反映心电的大小、方向的全过程,许多难以理解的疑难复杂心电图均可在心电向量图上出现.三、心向量图和心电图可互补不足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同系记录心脏动作电流在身体各表面的电位差,但它们有以下不同之处:⒉心电向量图能较明确的观察到立体心脏的除极和复极的电激动过程,能较明确的反映出心脏的生理电活动和病理状态的电活动.而心电图只能记录心脏动作电流在体表电位差,需根据心电图图形间接推断心脏的生理电活动和病理状态.故心电图对观察心脏电活动过程不如心电向量图直接而明确.⒊心电向量图对心房、心室激动的顺序和瞬间向量的改变以及空间部位比心电图明确,尤其对房室肥大,心肌梗塞,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T向量的改变等为心电图所不及.早在1961年,Heckert等分析了心脏病患者1000例,其中266例心电向量图检查与临床和/或尸检资料相符,而心电图仅31例相符.Wolff等以167例尸检与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对照,结论也是心电向量图诊断的准确性大于心电图.对大面积心肌梗塞诊断的准确率大于90%以上,小面积为35%,对同时存在的左心室肥大不掩盖心肌梗塞的表现,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率也在90%以上.⒋心电图是心电向量图在各导联上的投影,故心电向量图能合理解释心电图各波产生的原理并协助诊断疑难心电图.⒌心电向量图只能记录一个心动周期,故对房室关系、P-R间期、S-T段改变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等如不用时间心电向量图则不如心电图明确,尤其操作以及图形分析麻烦.一、可在同一次心搏上测量各种数据,便于心电图参数测量的标准化二、测量P波及QT间期离散度⒈ P波离散度:P波离散度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最宽P波与最窄P波之差.正常应<40ms, >50ms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匀性的电活动,容易诱发快速性的房性心律失常,因此,P波离散度增大是体表心电图预测心房颤动的一项新的指标.⒉ QT间期离散度: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在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QT与最短QT间期之差.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心室复极离散度的新指标.三、对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准确性明显优于单导联心电图⒈游走心律的定位诊断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对游走心律的诊断优于单导联心电图.可以明确是在窦房结内、心房内或窦房结至房室交界区内游走.⒉房性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对偶发性的房性心律失常,如用单导联心电图记录,它只能在个别导联上记录到,我们也就无法对P波的起源作出定位.即使是在多导联中都记录到房性心律失常,由于不是记录的同一心搏,此时不能完全排除起源部位可能不在同一处.⒊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对交界性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优于单导联心电图.例如:有时在临床工作中常记录到PⅡ、Ⅲ、aVR、aVF均为倒置,此种情况有两种可能—游走心律、交界性心律.⒋室性QRS波群的定位诊断同房性心律失常.⒌预激综合征旁道的定位诊断在预激综合征时可根据QRS波群起始40ms向量及QRS主波的方向,推测旁道所在的部位.⒍宽QRS波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观察12导联同步记录的同一次心搏QRS波群形态特征,从两个面去推断QRS波群的起源,对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明显优于单导联心电图.四、射频导管消融术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在广泛开展的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12导联同步心电图标测就不可能成功消融心律失常.五、能提高心电图的记录质量,便于资料管理心电图波形清晰、不失真,激光打印机打印出的心电图便于永久保存,有利于建立心电数据库,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可实现心电信息远程传输与会诊,心电信息资源共享.六、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心室晚电位VLP又称延迟电位,是指出现在QRS终末部、ST段内的一种高频、低振幅、多形性的心电活动,它实际上是在心室某部小块心肌内延迟发生除极所产生的一种碎裂电活动.由于这种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在几十微伏mV以下,其频率下限为25~100Hz,上限为300~500Hz,与肌电频谱部分重合,加之环境电磁干扰,故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则可以记录到该电活动.人们早就认识到心肌的电不稳定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众多的研究均在试图寻找尽早捕捉到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有效方法.SAECG作为一种无创且能捕捉到心电不稳定的碎裂电活动—晚电位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VLP常见于有自发或诱发的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塞后的患者.一、VLP的病理生理基础VLP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心肌组织形态学和电生理功能呈不均匀状态.解剖学研究证实,心肌梗塞愈合后部位中有存活心肌,位于心内膜下、心肌内或心外膜下,其数量、大小不一,称为岛状存活心肌,与坏死及后来的纤维化区域混杂交织,岛状存活心肌细胞的排列及相互连接,受到纤维组织分隔,造成挤压,牵拉致扭曲变形,甚至破坏.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揭示出岛状存活心肌传导速度并未减慢,而坏死和纤维组织的绝缘屏障作用,给冲动传导造成障碍,导致曲折、迂回,造成传导方向和速度的不同步和迟缓.在这些部位采用微电极通过心内膜或心外膜标测,可以直接记录到高频、低幅或多个分离的延迟出现的碎裂电位,因为这种碎裂电位可延伸到正常的心室激动波之外,而进入体表ECG的ST段上,所以称之为晚电位.能记录到VLP的区域称为“致心律失常电生理基质”,是潜在的折返激动所在地,如果条件具备,折返性室速一旦发生,便可在折返环径路内持续存在.体表VLP是局部心肌激动延迟的表现.在心肌梗塞的狗模型和临床心肌梗塞和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研究表明,SAECG上的VLP与自心内膜或心外膜直接记录的局部心室电图上的VLP密切相关.二、VLP的检测方法有创性直接记录法⒈心外膜标测在心脏直视手术中进行,可用戒指式电极或采用含有数10个双极电极的网套进行多点同时标测.⒉心内膜标测用导管电极作右室或左室内膜标测,主要是标测左室,也可在心脏直视手术过程中,采用网套式多个电极进行多点心内膜标测,记录心室电图,观察有无VLP.无创性体表记录法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和具有高分辨性能的记录器自体表记录的ECG,称为SAECG,属于高分辨ECG范畴.所记录到的VLP与有创性直接标测记录到的实时碎裂电位,在对应时限上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可行和可信的.由于体表无创性技术简便易行,患者无任何痛苦,并可重复进行,倍受临床重视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三、VLP的识别、测量一VLP的识别在SAECG上呈现为QRS终末部以及ST段内可见高频、低幅碎裂波,其中常有一个或几个较明显的尖峰波,频率在20 Hz~80 Hz,振幅25μV以下,持续时间在10ms以上,即是VLP.二VLP的测量⒈时阈分析为使VLP测量标准化,Simson把三个正交导联经过滤波的信号综合为一个综合向量,产生一个QRS波群,称为滤波后QRS波群,VLP的基本参数主要从这个滤波后的QRS波群导出.VLP 的分析受高通滤波和噪声水平的影响较大,高通滤波取25Hz或40Hz所获结果不同.噪声水平>μV或<μV,分别产生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上升.因此,必须注意VLP检测中采用的高通滤波及噪声水平.研究表明,25Hz为较理想的高通滤波频率.其测量的方法现普遍采用的是计算机自动测定分析法.滤波后QRS波的起始和终点都需目测审定,数据分析应包括三项参数:①滤波后总QRS波时限QRS-D;②滤波后QRS终末40ms的平均平方根电压RMS40;③滤波后QRS终末电压低于40μV的时限简称低振幅信号,LAS.VLP的判断标准除外束支传导阻滞,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两项者可确定有VLP.滤波25~250Hz:①QRS-D≥120 ms;②LAS≥40 ms;③RMS40≤25μV.滤波40~250Hz:①QRS-D≥114 ms;②LAS≥38 ms;③RMS40≤20μV.三项指标中,RMS40作为基本指标,如果RMS40阳性,加上其它两项中的一项或两项都阳性,则诊断为VLP阳性.⒉频阈分析分析方法有二维频谱分析和三维频谱分析两种方法,现常采用后一种.四、VLP的临床意义一VLP与室性心律失常VLP是心室肌内存在有非同步性除极和延迟传导的电活动表现,无疑,它可以参与构成折返激动,而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机制就是折返激动的形成.可见,VLP与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研究资料表明,VLP可作为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VLP最常见于有持续性室速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其敏感性为58~92%,特异性72~100%.Simson的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后有持续性室速的患者,92%有VLP;而心肌梗塞后无复杂室早的患者7%有VLP.Breithardt报道,有室速或室颤的患者,LAS持续时间平均51ms;而对照组中无一例有VLP.一项前瞻性研究提示,VLP能预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否有发生室速或猝死的倾向.二VLP与心室功能有报道,VLP与心功能不全有着某种联系,尤其是室壁瘤患者.Breithardt等发现,局部室壁运动低下的患者其VLP检出率为22%,而局部室壁运动丧失的患者其VLP检出率为54%.Dennis等报道,手术切除电活动异常的心肌并同时切除室壁瘤,VLP的消失及心室激动时间的缩短与LVEF改善相一致.提示VLP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左室功能低下.然而,也有持相反意见者.三VLP与不明原因晕厥临床上对常见不明原因的晕厥作出正确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鉴于VLP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关系密切,故目前常用VLP检测来筛选心源性晕厥.Garg 等对24例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VLP检测,在9例能诱发室速和室颤的患者中,8例VLP阳性,且QRS-D时限明显延长152±25 ms;而15例未诱发出室速和室颤的患者中,无1例VLP阳性,QRS-D时限仅为104±12 ms,差异非常显着.四VLP与缺血性心脏病Breithardt报道177例,VLP检出率为55%,而冠心病伴室速的检出率为83%45/54.该作者同时观察到,1支病变者VLP检出率为35%,2支病变VLP检出率为33%,3支病变VLP检出率为3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认为,VLP检出率与冠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而Hombach发现,1支病变者VLP检出率为24%,2支病变VLP检出率为74%,3支病变VLP检出率为92%;而4例非典型冠心病患者中无1例出现VLP.提示VLP的检出率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明显正相关.国内黄从新等报道急性心肌梗塞组高于陈旧性心肌梗塞组,但无显着性差异;下壁心肌梗塞组高其它部位心肌梗塞组,其差异亦无显着性.尽管各家报道不一,综合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VLP检出率为30~50%;冠心病伴室速患者VLP检出率>80%;心肌梗塞后伴室速患者VLP检出率最高,可达92%.提示VLP可作为心肌梗塞后可能发生室速或室颤的预测指标.五VLP与其它心脏疾病除上述与VLP有关的疾病外,尚有报道在一些其它疾病中也能检出VLP.Baciarello等报道1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记录到了VLP.该病可累及多器官,心脏为其中之一,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尤其是传导异常.Fontaine等报道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变性病患者中发现VLP.此病的特征是心肌退行性变和纤维化并伴有室速.此外,右室发育异常、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心肌病、心肌炎等患者也能记录到VLP.综上所述,VLP的临床意义在于:是心室内折返的重要标志,可有助于解释部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是心室内折返的定位依据,可为手术切除折返组织提供指导;可作为部分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预测指标;可作为一种鉴别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的筛选方法;可做为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五、VLP的临床局限性SAECG是一项较新的无创性检测技术,其检测方法与指标迄今尚不完全成熟、不统一,故还不能作为一项常规诊断工具.在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不一定能检测到VLP.其可能原因有:信号叠加过程中触发点飘移,导致VLP抵消;信号振幅太小而被噪声淹没;起源于左室前壁的VLP可被接踵而至的高大的下壁除极波掩盖;VLP发生太短,如恰好落在QRS波群之后,可被滤波器滤掉;束支传导阻滞、异位心律的患者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造成诊断困难;计算机识别误差;非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一般不会形成VLP.此外,在检测技术中还有一些其它电生理学上的局限性,例如:信号叠加技术只适用于规则的重复信号,而不能叠加文氏型顺序出现的VLP信号;SAECG不能反映单向阻滞区;局灶性起源的室速可发生在窦性心律时呈现VLP的心脏,而与VLP完全无关;VLP可能反映了局部心肌的电生理异常,但患者最终发生的室速、室颤和猝死,可以由新的电生理紊乱所致,而与原已存在的电生理异常完全无关或仅部分有关.一、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分析,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无创性心血管检测技术,是通过测量连续的正常RR间期变化的系数,从而反映心率的变化程度.它可作为一项诊断工具例如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炎,心脏移植术后的组织排斥等,更重要的是可作为一项预后指标,预测可能发生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或猝死的高危性.可用来预测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技术有:有创性电生理评定;VLP;LVEF以同位素测定;Holter监测发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以上4项技术中,有创性电生理检测技术阳性率最高约70%,但它是有创性方法,需要在大医院才能进行.其它3项技术各自的敏感性较低,阳性预告率也不够高.大量研究证实,HRV 分析与这3项无创性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心律失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告率.研究现状为了HRV研究结果的可比性,1994年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和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专题委员会共同组成了包括数学、工程、生理和临床方面的着名专家委员会讨论制定了方案以规范HRV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在美国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Circulation, 1996, 935:1044~1061发表了长篇特别研究报告,就HRV研究的指标、命名和测量方法标准化等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指南,以规范HRV的研究.在国内1996年陆再英教授在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4期上发表了专题报告“HRV 分析方法学的标准化及结果的正确评价”.同年成立了全国HRV研究协作组,制定了HRV研究方案,统一了机型—蓝港HOLTER-STAR系统,蓝港公司依据HRV研究国际推荐的标准,并对该系统的HRV分析软件指标和计算方法做了相应的修改.1997年屈建石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电学专业组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上发表了“HRV检测与分析工作规程的建议”的报告.二、分析方法及推荐使用的指标一时域分析法选定的指标及推荐使用的指标有:①统计法:SDNN、SDANN、RMSSD、SDNN index、NN50count、PNN50; ②图解法:HRV Triangular index、TINN.在以上指标中,进行长程24hHRV 分析时,特别推荐使用SDNN和三角指数,进行短程5 minHRV分析时,推荐使用SDANN及RMSSD.二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的功率谱密度有反映RR间期变异的,即ms2/Hz,有反映瞬间心率变化的,即Beats2/Hz.前者对反映各频谱变化的敏感性远高于后者,故报告中推荐使用ms2/Hz.典型的频谱可有三个分离的峰,大致位于、和以上,分别称为低、中、高频峰.高频峰是迷走神经调节的,而低频峰和中频峰则是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共同调节的.整个频谱区又可分为四个区间:超低频ULF,<;极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上述四个区间加上总频谱TF及LF / HF,这样频域分析法共得出6项参数.对短程分析建议采用以下指标:5 min total power ms2、VLFms2、LFms2、LF normnu、HFms2、HF normnu和LF / HF等7项指标.LF norm和HF norm分别为LF段和HF段功率标化后的值,标化后的LF及HF更能直接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变化.其计算方法为:LF norm=100×LF /总功率-VLFHF norm=100×HF /总功率-VLF对长程分析不宜采用LF norm、HF norm及LF / HF等指标,除可采用 total power、LF、HF外,ULF与时域指标SDANN相当,也可采用.频域分析法注意事项⒈要求较高的采样率,一般以250~500Hz或更高为宜;⒉要严格区分长程与短程HRV分析,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所得出的结果不能相比;⒊频域分析尤其是短程频域分析,应避免有早搏或漏搏等情况.软件设计中应设有自动识别的功能和可选择性消除或插入的功能;⒋采用FFT的频域分析,应提供频谱曲线图及频带的具体数据.短程HRV与长程24hHRV分析不同处在于两种分析方法的意义有很大不同,短程HRV应在上午8:00~11:00进行为好,患者应在平卧静息5分钟以上,控制好患者和环境条件,避免各种可影响自主神经活动的暂时性因素,如情绪激动、兴奋、深呼吸、吸烟和饮酒后等,使频域分析的结果,亦即各段的资料,能反映固有的自主神经活动的状态.而24小时的长程频域分析,不可能很好控制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因而其结果只能反映大致的状况.一正常人的HRV年龄是主要决定因素:随年龄↑→HRV↓.性别与HRV:有两种结论.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LF占优势,夜间HF占优势.二病理情况下的HRV及其临床应用1、冠心病心肌梗塞MI后的HRV明显降低Kleiger等对多中心心肌梗塞后80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最初4年HRV的SDNN<50ms 的患者死亡率是>50ms患者的5倍.另有研究表明,HRV对MI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危险性分级中,其预测价值比VLP、LVEF大.当HRV降低<20ms及VLP阳性将预示MI后患者会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长程24 hHRV判断AMI后危险性的指标高度危险的患者:SDNN<50ms,三角指数<15ms;中度危险的患者:SDNN<100ms,三角指数<20ms.HRV与心肌缺血有关1992年荷兰研究者对6693例心血管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在2年随访观察中245人发生了猝死,他们发现HRV可作为显示心性猝死高危因素的独立指标,HRV低<25ms的患者日后出现猝死的机率要明显高于约倍HRV高>40ms的患者.2、心衰患者与HRV之间的关系HRV预测CHF患者的预后价值Frey等对50例CHF患者观察发现,SDNN<70 ms和SDANN<55 ms时对CHF 6个月的死亡预测敏感性分别为100 % 和80 % ,特异性均为87 % .HRV与CHF时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Soejima等观察发现,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其HRV趋向降低.CHF患者中HRV与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对CHF患者HRV的影响3、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也同样会出现HRV的改变.4、心脏移植等其它心血管疾病心脏移植后患者,其HRV明显降低.射频消融后HRV也明显降低.心肌病等其它心血管也同样会出现HRV的改变.5、非心血管疾病在Ⅰ型糖尿病、尿毒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吸烟等也均可导致HRV的改变.高频心电图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脏无创性检测技术,是将心电图机频响提高,增益加大,采用快速扫描的方法,即将频带加宽、波形放大、走速加快,可以描记到常规心电图上描记不到的高频成分,也称高频切迹或叫高频心电图切迹.它着重检测心电图波形上频率在100~1000Hz范围内的高频小波,分析其强度、相位和数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占心电图波形总量的3%以下的高频波,可以显示许多早期心脏疾病的信息,对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溯源与发展早在1917年Oppenheimer等偶然发现QRS波群上存在切迹.1930年Reid和Gracdel等先后报道在心电图上有高频成分存在,但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49年Gilford等首次采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记录到了心电图上QRS波上的高频成分.1950年Dunn等报道ECG中高频成分的临床意义.1952年Langner等人采用阴极电子示波器进行快速扫描示波,并用摄像技术记录了12导联的快速的QRS波形,发现冠心病患者QRS波中高频切迹数量明显多于正常人.进入80年代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HFECG得到了新的发展.60年代后,我国开始用阴极电子示波器进行HFECG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高频心电图仪不断改进,国内外现均采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对HFECG进行分析,HFECG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内于1976年开展这项工作,尤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6年成立了全国高频心电图研讨会,现已召开了六届HFECG学术交流会,在1993年第四届全国HFECG研讨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操作规范和判断标准的建议.二、HFECG的定义及检查方法HFECG的定义用频响范围在~1000Hz以上的检测系统将心电活动信号在体表记录下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HFECG.也曾被称为宽频带ECG或高保真ECG.是将ECG机的频响提高、增益加大、扫描速度加快,即将频带加宽、波形放大,以便观测其高频成份的ECG.高频成分分类⑴切迹notching,N:是指在QRS波上升肢或下降肢中,既有斜率上的改变也有方向改变的节段,频率>100Hz,时程≤10ms1~7 ms,幅度≤82μV的心电变化;⑵扭挫slurring,S:是指在QRS波上升肢或下降肢中,仅有斜率上的改变而无方向改变的节段,⑶顿结beading,B:是指在QRS波上升肢或下降肢中出现圆点,既没有方向也没有斜率上的变化,只是进行速度变慢但方向不变,这种顿结只能在屏幕上有所显示,而在打印机上无法显示.检测方法⒈导联系统⑴ 6导联:三个最大肢导其导联轴互为垂直,即Ⅰ与aVF,Ⅱ与aVL,Ⅲ与aVR和V4、5、6导联;⑵正交心电导联系统:即X、Y、Z导联系统.⑶ 9导联:三个最大肢导和V1~V6导联;⑷心电图12导联系统⒉高频切迹数的临床判断标准。
心电向量的临床应用
心电向量的临床应用心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是记录心脏激动时生物电活动在空间的方向和大小的检查技术,主要用于心血管病的辅助诊断。
实践证明,用心向量图的观点和理论来分析的解释心电图波形,能更正确在理解临床心电图中各种波形的发生机制和变异。
普通心电图上一些诊断可疑或不明确的现象,心向量图却能提供支持、肯定或否定诊断的资料,以弥补心电图的不足,提高诊断率。
例如QRS波群错折有传导阻滞、小灶性蚀缺、QRS环在空间的扭曲等多种可能,而用心向量检查可以加以鉴别。
一、心向量图的形成原理心肌在激动时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电变化,这种生物电变化在每一瞬间的除极和复极的心肌细胞数目并不相同,因此有着量的差异,另一方面,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所以又有着方向的变化。
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变化的心脏生物电活动称之为心电向量。
它在每一特定的时间都以瞬间综合向量表现出来。
如果将每一瞬间的综合向量记录下来,即形成空间心向量环。
临床所记录的心向量图就是空间向量环在3个不同观察面上的投影。
心电图则是心向量在不同导联轴上的投影。
二、临床应用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心电图波形,提高诊断水平。
2.对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障碍和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正确率,特别对复合性改变者(如束支传导阻滞伴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伴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伴心室肥大等)。
3.对早期冠心病和早期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敏感性较强。
在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上提出心向量诊断早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正确率达80%-85%,而心电图只有38%。
心向量图诊断心肌梗死有突出的优越性,阳性率超过90%,而心电图仅有25%~75%;定位准确性也较心电图高,尤其是能发现心电图常不易发现的小灶性心肌梗死。
4.对心房内传导障碍、真假左前分支阻滞及真假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非梗死性异常Q 波的鉴别、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分型和瓣膜上下压力差的估计等有一定临床价值。
心电向量图操作步骤及常见图分析
判断心律失常类型
心电向量图可以判断心律失常的 类型,如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 律失常等,有助于医生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方案。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诊断心肌缺血
心电向量图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引起的 电活动异常,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 并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02
心电向量图的制作步骤
采集心电图数据
采集心电图数据是制作心电向量图的第一步,需要使用心电图机记录受检者的心电 图信号。
选择适当的导联,通常使用常规的12导联系统,包括六个肢体导联(I、II、III、 aVR、aVL、aVF)和六个胸导联(V₁至V₆)。
确保心电图机的设置参数正确,例如增益、滤波器设置等。
心电向量图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远程心电监测
利用心电向量图实现远程心电监测,方便患者在家中或医疗机构外进行实时心电监测和诊断。
远程会诊与协作
通过心电向量图实现远程会诊和协作,促进不同地区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诊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向量图操作 步骤及常见图分 析
目录
• 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概念 • 心电向量图的制作步骤 • 常见的心电向量图分析 • 心电向量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心电向量图的未来发展
01
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向量图定义
心电向量图是一种以向量形式表示心 电图各导联电信号的图形,通过在三 维空间中绘制心电活动的综合向量, 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动态变化。
将计算出的心电向量数据绘制成心电向量图。 心电向量图通常使用球形或平面图表示,将心电向量投影到相应的坐标系上。
解读心电向量图
心电向量图医学百科
⼼电向量图医学百科⽬录1. 拼⾳2. 英⽂参考3. 概述4. 基本概念5. 标记⽅法6. 分析⽅法1. 定性分析项⽬2. 定量分析项⽬7. 正常⼼电向量图8. ⼼电向量检查的优缺点9. 应⽤进展10. 适应证11. 禁忌证12. 操作⽅法13. 注意事项14. 相关⽂献拼⾳xīn diàn xiàng liàng tú英⽂参考vector cardiogram概述⼼电向量图是在⼼电图之后发展起来的,但⼜是⼼电图的理论基础,两者都是⼼电活动的反映,仅记录的⽅法不同。
弄清楚空间向量的投影之后,便能明了⼼电向量图与⼼电图的关系。
概括的说,⽤平⾏光线从三个相互垂直的⽅向,向⽴体向量环进⾏投射便可以在三个平⾯上得到同⼀⽴体向量环的三个不同形状的平⾯向量图,这便是第⼀次投影。
三个常⽤的平⾯是额⾯、横⾯和侧⾯。
平⾯向量图在⼼电图导联轴上的投影,便产⽣普通⼼电图的基本波形,此即为第⼆次投影。
额⾯⼼电向量环在肢体导联上的投影形成肢体导联⼼电图;横⾯⼼电向量环在⼼前导联上的投影便形成⼼前导联⼼电图。
由此可见,⼼电向量图和⼼电图是以各不相同但⼜密切联系的⽅法来研究⼼脏电活动的。
对⼼电向量图的理解有助于⼼电图图形的解释。
临床应⽤表明,⼆者各有其优点。
⼼电向量图的空间综合与时间延续概念丰富了⼼电活动的整体观念,推动了其理论系统,是⼼电图最好的解释。
⼀般说来,除⼼律失常外,它对各种⼼电异常的诊断,敏感性优于⼼电图,⼆者联合应⽤。
可以互补长短、获得完整的⼼电资料,提⾼对⼼电异常的诊断率。
但由于⼼电向量图检查仪⽐⼼电图机昂贵,操作及图形⽐较繁琐,因此,临床应⽤受到限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管领域⽇趋⼴泛的应⽤,许多国内外⼚家,把多项⼼电检查:⼼电图、⼼电向量图、信号平均⼼电图、⾼频⼼电图、频谱⼼电图以及⼼率变异性融计算机为⼀体。
⽽且操作简单、快捷,图形丰富,并可根据需要放⼤、缩⼩,部分切割分析。
心电向量和心电
图4—1 心电向量综合法
二、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产生一系列于细胞 表面上运动着的电动力,称为电偶。电偶的移动是 有一定方向的,虽然每个单位面积心肌细胞所产生 的电偶数完全相同,但由于心肌并不是一个规则的 整体,因而当心肌在进行除极的过程中,有时除极 面比较大,有时比较小,这自然就产生了量的差异。 由于除极程序既有方向的变更,又有量的变化,故 用向量表示这种电动力(电活动)最为理想,此即 心电向量。
向量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又叫
矢量。通常向量用箭头指示方向,用箭杆长
短表示力的大小。单纯向一个方向前进的向
量,称为单纯向量。当有几个向量同时存在
时,可把他们同时叠加起来,综合成一个向
量。
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时,叠加的结果,其综合向量的方 向仍和原来方向相同,其量的大小为原来两个向量数量之和。 两个向量方向相反时,其量的大小为原来两个向量数量之差。 当两个向量的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成角度时,则用 平行四边形综合法则进行叠加,即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把这两 个向量作为该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就是他们的综合向量。这个综合向量的方向和数量,可以从 图上测量或用数学方法计算。 当存在多个向量时,可按照上述原则,先取两个向量叠加,把 综合得的向量和第3个向量叠加,再把第2次综合得的向量和第4 个向量叠加。依次进行下去,不论有多少个向量,最后都可合 成一个向量(图4—1)。
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图
心电向量图能够全面、细致地反映出心脏的除
极方向、顺序,以及立体空间的变化。在临床应用 上,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伴有束支阻滞的诊断, 心房、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等图形的分析,较心 电图有更大的优势。一部分心电图不能明确的问题, 可以通过心电向量图的检查而得到进一步的判断。 同时,随着科学仪器的进展,连续心电向量自动诊 断系统的研制成功,除了提供更多的数据指标外, 还可以对室性过早搏动进行原点定位。另一重要方 面,还可利用心电向量图的概念解释心电图的图形 变化。心电向量图的一些进展不断丰富了心电学的 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着心电学的不断进 展。
临床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经典与进展心电图!
•
损伤型ST段抬高的产生机制有多种学说,主要有
以下几种:
• 1.舒张期损伤电流学说
•
当某一部位心室肌由缺血发展到损伤以后,心肌
细胞膜的电阻降低,在复极后的静息期,损伤区心室
肌细胞膜外仍有一部分正电荷不断地进入细胞膜内,
而使膜外电位降低(图9-5中Y线)。而健康心肌细胞膜
外电位较高(图9-5中X线),因此在健康部位心肌与受
膜下心肌扩布,形成QRS波群。QRS波群向量的起始10-20ms为室 间隔及心内膜下心肌的除极向量,30~40ms代表右心室及大部 分左心室除极产生的向量,最后为左心室后基底部的除极。在 正常人,QRS波群的前30~40ms的向量大致指向左下方偏后。因 此,当某一部分心肌坏死时,该处不会产生心电向量,综合向 量将背离梗死区,因此在面对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坏死型Q波或 QS波,而对应导联上则出现R波增高(图9-1)。目前,虽然关于Q 波形成的机制尚有争论,但QRS波群的向量学说已得到较广泛的 认可。
• (3)穿壁性心肌缺血:倒置的T波进一步加深,伴QT间期
延长
• (二)损伤型ST段改变 • 随着心肌缺血的进一步加重,将出现损伤型ST段改变,表
现为面对损伤区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为AMI早期的 另一种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的形态、程度及其动态演变 对诊断AMI和预后判断均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经典与进展心电图
主要内容
一、急性心肌梗死 经典内容
二、急性心肌梗死相 关进展
心肌梗死心电图机制诊Leabharlann 标准的变革黄金时间和诊治理念
分类的变革
三、其他
提高对再发性AMI的警 惕性
心电图检查对判断AMI病 情及预后的价值
临床心电向量图学教程
《临床心电向量图学教程》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心电图室潘二明主任河南省省直第一医院心电图室李琦主任第一讲心电向量图的优势心电向量图(VCG)已成为提高和补充心电图(ECG)诊断的重要工具,可用于诊断房室肥厚、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预激、心肌梗塞、肺心病、心肌病等。
同时也是心电图图形解释的理论基础。
心脏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脏的电激动所引起的。
心脏电激动表现为心肌的除极和复极。
心肌除极是电源(+)在前、电穴(-)在后;复极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的电偶移动有方向(箭头指向+极)和大小(箭杆代表长度)的量(电偶)称为向量。
心脏是个中空的肌性器官,激动时每一瞬间都有朝向上下左右前后的电激动(向量),我们用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有角度的两向量用平行四边形求合力的方式求出每一瞬间综合向量。
按时间的先后把每瞬间综合向量的顶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立体的空间心电向量环。
立体空间心电向量环投影到额面、侧面、横面就形成了平面心电向量(即现在的心电向量图,为第一次投影)。
额面:由肢体导联轴组成,额面向量环投影到各导联轴上就形成了肢体导联心电图。
横面:由胸前导联轴组成,横面向量环投影到各导联轴上就形成了胸前导联心电图。
所以说:心电图是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二次投影。
所以,心电图工作者应该或必须懂得心向量。
正如何秉贤教授所说:“没有心向量的知识要提高心电图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电向量图仪和心电图仪均是记录心脏电激动的精密医疗仪器,原理是相同的,但记录的方法有所不同。
VCG是观察立体心电的变化,记录心脏活动各瞬间所产生的电动力在空间的方向及大小,一般只能记录一次心动周期的电激动(现在能长时间记录一系列的心动周期的电激动),能全面地反映心房、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的心电立体图形。
对心房、心室肥大、心肌梗死(MI)、心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的定位、观察QRS环T环的改变比心电图佳。
而心电图观察PR间期、心律失常和ST段变化比心电向量图佳。
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进展---定
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进展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清启1920年,Mann用Einthoven导联体系手工描记出心电瞬时向量,并首次提出VCG的概念,称之心电向量图“monocardiogram”。
Fahr用手工VCG分析法鉴别左右束支电流的传导,成为VCG的最早应用实例。
1937年Schellong通过阴极射线示波器直接机器记录VCG,但描记程序繁琐且记录精确度差。
1956年Frank综合其他描记方法,报道了其校正的正交导联系统,并提出:VCG在心房异常、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和(或)肥厚以及下壁心肌局灶性瘢痕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普通ECG。
VCG作为临床心电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显著提高了心电学的诊断水平,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传统应用世界上最权威的VCG专家,美国Cincinnati大学的Te-ChuanChou教授,在1986年专文论述:“ 什么情况下VCG比ECG优越” ,他总结世界上VCG 应用30年的经验,认为:1.VCG诊断心房肥大、右室肥厚要比ECG可靠;2.诊断心肌梗死(MI),尤其是下壁MI,或在伴有LBBB或左前分支阻滞时,VCG无疑优于ECG。
3.在心室预激的诊断和旁路的定位方面,VCG也有帮助。
4.在心室复极异常的某些情况下VCG可更明确。
5.在心腔增大、心肌缺血,可提供一定的信息;可用于心房扩大、心室肥厚的辅助诊断;6.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
国内认为:VCG主要应用于:(1)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2)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3)预激综合征;(4)心房和心室肥大的诊断;(5)T环改变的诊断。
何秉贤教授讲: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某些医院已不将VCG列为常规检查,只在特殊情况下应用。
还因为在心律失常的诊断方面,目前VCG比不上ECG,又由于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的进展, VCG逐渐被淡化了。
现在,再回首应认识到,没有VCG的知识,要提高ECG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临床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
由体表采集到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②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 比关系;③与探查电极位置的方位和心肌除极 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 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这种既具有 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心电“向 量”(vector),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其长 度表示其电位强度。
向量心电图
时间向量图
VCG与ECG比较,在以下几方面的诊断价值优于 心电图:
心肌梗塞:尤其是下壁和后壁心肌梗塞 束支及其分支阻滞 应激症候群:对WPW旁道定位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对异位心律失常的定位
点。根据光点运行的轨迹观察心脏的激动过程, 心室激动程序: 室间隔—右心室—左心室,由
于光点可以显示方向、时间大小,就可以把心 脏激动的细微变化显露无遗。
心电图只能记录两点间的电位差,而心脏是个
立体器官,必须要三维空间才能显示,向量图
就进一步揭示心脏立体结构、生理、病理变化。
组织学证实蒲氏纤维在心内膜下分布是不均匀
在容积导体中各处都有强弱不同的电流 在流动着,因而导体中各点存在着不同 的电位差,通过电偶中心可作一垂直平 面,因面上各点与正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距离相等, 故在此平面上各点的电位均等于零,称 为电偶电场的零电位面,零电位面把电 偶的电场分为正、负两个半区。
基本概念
心电图的波形是由心脏的电活动所产生的,它 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心脏的生理机能。由于 简单无创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心电图的 产生与心电向量密切相关,心电向量图记录了 每一时刻心脏电轴的活动规律。与心电图的P -QRS-T波形相比,心电向量图看起来更像 一个椭圆形。
六轴系统
胸导联的导联轴
心电向量汇总ppt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向量图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向量图
额面心电向量图初始向量指向左上,初始向上向量 的电压、时限及左向力均符合下壁心肌梗死
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
X轴有增宽挫折的终末S向量,Z轴有宽大的终末R` 向量。
V1导联呈rSr`型r` 大于r, S1与SV5无明显增宽,常常诊为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此为A型预激横面向量图:环体呈顺钟向转位,初始向量指 向左前,54ms内泪点密集,大部分环体在左前,故胸导联 QRS主波方向均向上。
此为A型预激的右侧面向量图:环体呈逆钟向 转位,初始向量指向前下,呈S样弯曲,初始 向量54ms内泪点密集,大部分环体在前上, 故胸导联QRS主波方向均向上。
此图为前面A型预激综合征向量图的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 QRS起始处均有典型的δ波,V1-V5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上 , δ波方向也向上
常规第五肋间心电向量图不符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终末向 量特征,终末延缓小于30毫秒。
马海氏预激综合征伴房性早搏二联 律
马海氏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向量图:横面向量图终末右 前无右束支阻滞的典型附加环。心电向量符合预激综 合征的特征性改变
RA 肥大ECG
P II、III、aVF > 0.25 mV ( 肺型 P 波,P-pulmonale )
F
额面
横面
F面初 始向量 指向左 下,环 体光滑 无蚀缺, 无局部 扭结, 电轴极 度右偏 不符合 下壁心 肌梗死
右侧面
额面
放大额面向量图显示:初始14毫秒向量指向 左下方,不符合下壁心肌梗死的向量图特征
此图为 心房纤 颤伴下 壁导联 异常Q 波,临 床可疑 陈旧性 下壁心 肌梗死
心电向量图ppt课件
22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的关系
• 将上述额面心电向量环的每一点依次再 投影在各肢体导联轴上,可记录出各肢体 导联的心电图;横面心向量环在各胸导联 轴上的投影,可描记出各胸导联心电图。 此即心向量环的第二次投影。
25
额面心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
• aVR导联 P环和T环均投影在aVR导联轴 的负侧,因此P波和T波均向下。QRS环起 始的最大向量投影到aVR导联轴的负侧,得 向下的Q波;后一小部分向量投影在该导联 轴的正侧,得向上的r波;因此,aVR导联 的QRS波群呈Qr型。
26
额面心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
• 由一个心动周期中循序出现的瞬间综合 心电向量的顶端连接线所构成的环状轨迹, 称为心电向量环。
3
心向量图
• 心脏是个立体形结构,心电向量环也呈立 体图形。通常采用空间心电向量环在3个互 相垂直的平面上(额面、横面、右侧面) 的投影来表达该空间心电向量的方向和大 小。
• 心向量图就是用心向量图机对这3个平面心 电向量环的记录。
• 2. 心尖前壁向量 当心室去极到0.02s时, 激动已达心尖部,此过程产生的综合向量 指向左前而略向下。
11
QRS 环
• 3. 左心室向量 激动达右心室后基底部及 左心室侧壁,由于左心室侧壁是整个心脏 中心肌最厚的部分,形成最大向量。因左 心室位于左后下,故此向量也指向左后下。 此过程在心室去极开始0.04s内完成。
•
27
横面心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投影
心电向量图诊疗常规
心电向量图诊疗常规【原理】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是记录心脏激动过程中顺序产生的瞬间综合向量电势所形成的空间向量环投影在横面、额面、左或右侧面三个面上的图形。
平面心电向量图是立体心电向量环在不同面上的投影,而心电图则是平面心电量图在导联轴上的投影。
【临床意义】VCG可以对心电图表现进行解释,对某些病变的诊断优于心电图。
如:1.对诊断心肌梗死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对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2.诊断束支和分支阻滞较为准确可靠,尤其是并发其他心电图改变时。
3.为预激旁路定位提供较正确的依据,尤其是并发其他心电图改变时。
4.可较为准确地定位室性早博。
5.协助诊断房室肥厚。
6.对ST-T改变较为敏感,指标丰富。
【适应征】心电图检查疑有上述病变且需要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者。
【方法】l.病人取平卧位,如不能平卧,可取坐位。
2.采用Frank导联体系;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导联线,连接方法如表7-1。
表7-1 Frank导联系统1注:(1)电极C位于A、E电极之间,与X轴及Z轴各构成45º角,参与构成X轴和Z轴。
(2)各胸部电极均与第5肋间水平。
3.在监视屏上观察心电向量环,待基线稳定后选择有特征的图形,记录静态的VCG和连续的时间VCG。
[诊断标准]心电向量图包括上额面(F面)、横面(H面)和右侧面(RS面)的向量环,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以下标准仅供参考。
(一)成人VCG主要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见表7-2。
表7-2 成人VCG主要指标的正常参考值2*此表摘自张开滋、刘海洋、吴杰等.心电信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二)常见异常的VCG的诊断:1.房室肥大:(1)右房肥大:①P环总时限正常,<100ms;②最大向量位于左、前、下,振幅增大(≥0.20mV);③前向力>0.10mV, 向前/向后向量比值>1;④P环可不闭合,Ta向量位于右、后、上。
- 3 -(2)左房肥大:①P环总时限延长,>100 ms;②最大向量位于左、后、偏上,振幅增大;③后向力>0.10 mV,后向/前向向量比值>2,向左向量>0.09 mV;④P环可不闭合,Ta向量位于右、上;⑤P环在H面呈顺钟向运行或逆顺“8”字形运行,F面和RS面环形增宽,可有切迹,归心支与离心支的夹角增大,≥36°。
临床心电图学的研究进展
临床心电图学的研究进展张贞美;马慧;刘光青;刘凤琴;张文博【摘要】@@ 心电图学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学科.现将其近两年来的一些新进展作以下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rn1良性与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鉴别ER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电图改变,既往认为属于正常变异,为良性心电图改变.近年来发现少数ERS患者可能发生猝死及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ERS呈家族性发病时常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称为恶性ERS.临床见到ERS患者,应详询病史及家族史,仔细阅读分析心电图,将少见的恶性ERS与常见的良性ERS鉴别开来,见表1.【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0(050)033【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心电图;早期复极综合征;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病【作者】张贞美;马慧;刘光青;刘凤琴;张文博【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心电图学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学科。
现将其近两年来的一些新进展作以下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1 良性与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鉴别ER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电图改变,既往认为属于正常变异,为良性心电图改变。
近年来发现少数 ERS患者可能发生猝死及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
ERS呈家族性发病时常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称为恶性ERS。
临床见到 ERS患者,应详询病史及家族史,仔细阅读分析心电图,将少见的恶性 ERS与常见的良性 ERS鉴别开来,见表1[1,2]。
表1 良性 ERS与恶性ERS的鉴别诊断指标良性ERS 恶性ERS晕厥病史无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史无有猝死家族史无有早期复极家族史无有早期复极心电图类型心尖部型下壁、侧壁、混合型(ST段抬高主要见于 V3~V5导联)(ST段抬高可见于下壁、侧壁导联及多个导联)伴 Brugada综合征无有J波电压<0.20 mV ≥0.20mV ST段抬高、J波易变性无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无有基因异常无有2 心肌缺血心电图拇指法则2008年杨钧国等[3]提出,V1导联 T波直立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心电图表现,称之为心肌缺血心电图拇指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进展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清启
1920年,Mann用Einthoven导联体系手工描记出心电瞬时向量,并首次提出VCG的概念,称之心电向量图“monocardiogram”。
Fahr用手工VCG分析法鉴别左右束支电流的传导,成为VCG的最早应用实例。
1937年Schellong通过阴极射线示波器直接机器记录VCG,但描记程序繁琐且记录精确度差。
1956年Frank综合其他描记方法,报道了其校正的正交导联系统,并提出:VCG在心房异常、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和(或)肥厚以及下壁心肌局灶性瘢痕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普通ECG。
VCG作为临床心电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显著提高了心电学的诊断水平,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统应用
世界上最权威的VCG专家,美国Cincinnati大学的Te-ChuanChou教授,在1986年专文论述:“ 什么情况下VCG比ECG优越” ,他总结世界上VCG 应用30年的经验,认为:
1.VCG诊断心房肥大、右室肥厚要比ECG可靠;
2.诊断心肌梗死(MI),尤其是下壁MI,或在伴有LBBB或左前分支阻滞时,VCG无疑优于ECG。
3.在心室预激的诊断和旁路的定位方面,VCG也有帮助。
4.在心室复极异常的某些情况下VCG可更明确。
5.在心腔增大、心肌缺血,可提供一定的信息;可用于心房扩大、心室肥厚的辅助诊断;
6.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
国内认为:VCG主要应用于:
(1)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
(2)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
(3)预激综合征;
(4)心房和心室肥大的诊断;
(5)T环改变的诊断。
何秉贤教授讲: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某些医院已不将VCG列为常规检查,
只在特殊情况下应用。
还因为在心律失常的诊断方面,目前VCG比不上ECG,又由于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的进展, VCG逐渐被淡化了。
现在,再回首应认识到,没有VCG的知识,要提高ECG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新进展
近几年,随着生物工程学及信息学的进展,VCG领域也相应有了较快的发展,简单介绍如下:
(一)心电向量图仪器方面的进展
1.90年代以前的心电向量图仪器简介
2.90年代期间的心电向量图仪器
3.2000年代的心电向量图仪器
4.新型心电向量图仪器介绍:
(1)时间VCG和连续VCG
(2)动态VCG
(3)运动VCG
(4)多功能立体VCG
(二)心电向量图理论及诊断技术方面的进展
1.传统的空间心电向量理论为什么会遭到质疑?
2.多维心电图形成的思考
3.心电向量投影理论的再思考
4.合格心电向量图仪器的紧迫性
(三)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1.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敏感性高于传统ECG,
2.VCG可用于手术中监测心肌缺血,
3.VCG应用于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梗死合并束支、分支阻滞的诊断;心肌梗死合并预激的诊断。
4.VCG估测心肌梗死面积,
5.不典型的预激综合征,例如Mahaim型者,P—R间期不缩短,但有δ波, 可表现为QRS增宽,难以与束支阻滞区别。
在VCG上可表现出传导延缓的部分是在起始部,而束支阻滞是在终末部。
有认为VCG对δ向量的方位的定位比ECG
明确,可协助对旁道的定位。
6.可以作为射频消融手术前的旁路、室性早搏起源点的定位的参考,
6.VCG用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7.VCG用于急性肺梗死的诊断;
8.VCG用于破碎QRS波的鉴别;
9.可观察T环角度、方向、形状、大小、长宽比例、旋转方向和速度、QRS-T 夹角和与最大QRS的比例
10.立体Tp-Te的测定及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11.假性电轴的鉴别、心电运动试验等。
12.可用于心肌病、心肌炎等复杂心电表现的检测。
13.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