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时间: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称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实现全国统一,为封建历史上的第三次统一。

2. 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605年起,隋炀帝开凿。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隋朝科举制创立: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作用: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

推动教育发展。

4. 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

第二单元:唐朝时期1. 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臣:魏征(敢于直言)、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

措施: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官吏。

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西域统治。

贡献: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 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措施:整顿吏治,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重视农业生产。

贡献: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名臣:姚崇、宋璟。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

贡献: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三单元:唐代社会与文化1. 民族关系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

实例:文成公主入藏,促进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2. 对外关系遣唐使: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学习唐朝文化。

鉴真东渡: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玄奘西游:西行天竺求取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3. 文学艺术唐诗:代表人物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书法:颜真卿、欧阳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创始人: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

隋朝统一时间:589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 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隋文帝的统治措施:发展经济,编制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制度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人口和耕地面积,隋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王朝。

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增加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阶段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历史书p3,p31,p68页。

第2课“贞观统治”至开元全盛时期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的都城:长安二世。

贞观的治理1。

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注重民力;;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提倡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相对清晰,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国力逐渐强大。

在历史上,当时的统治被称为“贞观统治”。

3、武则天皇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年间,唐太宗继续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经济,不断增强了唐朝的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二、“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裏。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二、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為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

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2、手工業(1)絲織業(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城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一、元(1206-1368年)1.元朝(元世祖)巩固统治措施的表现:A.经济方面:⑴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⑵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⑶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⑷商业繁荣。

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⑸中外交往频繁。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B.政治方面:行省制度(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⑴中央设中书省⑵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⑶加强对西藏、琉球的管辖。

2.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始于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在元朝。

元朝在西藏设的行政机构是宣政院。

3.海运路线:刘家港(今江苏太仓)--黄海----渤海----直沽(今天津),再经陆上运往大都。

4.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A.⑴汉族来到边疆⑵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⑶契丹、女真等族融合⑷形成新民族回族B.作用: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⑴时间:北宋毕升⑵特点:经济省时⑶作用:大大促进文化的传播⑷传播:15世纪,欧洲出现,比我过晚四百年。

6.指南针:⑴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司南⑵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⑶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⑷意义: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7.火药的应用:⑴发明时间:唐代炼丹家⑵唐末,开始用于战争。

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⑶传播:13、14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⑷意义: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欧洲历史进程。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明(1368-1644年)1.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方面:①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离朝政;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③设厂卫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明太祖:锦衣卫明成祖:东厂)④迁都北京(1421年),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⑤实行削藩政策,强化君权。

(完整精品)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完整精品)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完整精品)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复习提纲
第一章西周时期
1.1 西周政治制度
- 西周的政治制度
- 西周天子的权力与地位
- 西周封建制度
1.2 西周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西周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 西周商业的发展
1.3 西周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
- 西周的科学技术
- 西周文化艺术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
2.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度的演变
2.2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和战争
- 鲁国孔子与齐国的外交
- 各国之间的战争
2.3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 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发展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第三章秦汉时期
3.1 秦汉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
- 中央集权制
- 法律制度
3.2 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秦朝的政治成就
- 汉朝的经济、文化、科技成就
3.3 秦汉的外交关系和对外战争
- 与匈奴的战争与和约
- 南越的灭亡与西域的开发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纲要
4.1 从五代到南北朝
- 五与南北朝时期
4.2 隋唐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外交和文化艺术- 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外交
-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4.3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 宋朝的科技成就
4.4 元朝时期
- 元朝的建立
- 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
4.5 明朝和清朝时期
- 明朝和清朝政治制度- 明朝和清朝的思想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精品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精品文档】

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一隋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衰弱。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二唐、宋、明、清的经济发展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三民族交融和对外交往
特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由对外开放、积极交流,转变为闭关锁国;和平友好交往与对外开放是主流。

认识: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四隋到清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代特征〕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建立、统一与灭亡〔1〕建立: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2〕统一: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2、开通大运河〔P3〕〔1〕目的:为了加强,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①时间:605年、〔皇帝〕下令开通②“三点、四段、五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达余杭;自北向南依次是、通济渠、、江南河;自北向南依次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

〔3〕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和文化交流。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P3〕〔1〕开创:①时,逐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时,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扩大了;同时也推动了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多年。

【参考答案】1.〔1〕581 长安〔2〕589〔3〕江都2.〔1〕南北交通〔2〕隋炀帝洛阳涿郡永济渠邗沟淮河钱塘江〔3〕经济3.〔1〕隋文帝进士科〔2〕选官制度中央集权统治基础教育1300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7~8〕〔1〕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经济上: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其他:吸取隋朝速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广纳,知人善任,如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

(2)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兴盛,历史上称之为“”。

3、女皇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P8~9〕治国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和;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农业生产。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第二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对外交流第三章两河流域文明- 农业革命、城市的建立和国家的形成-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两河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四章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带来的生产条件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古埃及的政治、宗教、文化制度及其特点-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五章古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的产生及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哲学、艺术、体育活动以及科技成就- 古希腊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六章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城邦和共和国的创建及政治制度的变化- 古罗马的法律、文化和科技成就- 古罗马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七章伊斯兰文化的兴起- 阿拉伯民族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影响- 、穆斯林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伊斯兰文明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第八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中的民族关系- 韩滉、班固《汉书》中的“五方诸侯”及分封制- 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融合及其推动历史的发展- 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第九章早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产生原因、发展及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物资、文化在两个丝绸之路中的交流和影响第十章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的历史背景、技术和发展过程- 欧洲人的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中的人类活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完成以上研究内容后,应该掌握以下技能:- 研究历史文献,理论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领会文化、思想内容并加以评价- 理理解科技文化的发展变革及其对社会影响,研究古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历史- 理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等商业、文化交流活动对世界文化进程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作用- 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特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

3、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长的运河。

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正式诞生的标志)2.意义1)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 徭役、兵役繁重3)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灭亡:公元618年(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1.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1.即位: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统治措施(1)纳谏: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要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1.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主要内容有渡江战役、解放全国大部分地区、平津战役、琴岛
战役等。

3. 历史巨变:指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包括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4. 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
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等。

5. 构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政策、中苏关系、中美
关系和经济建设等内容。

6. 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指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农业合作化等。

7. 文化大革命: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广泛群众性革命
运动,主要内容有群众运动、造反派运动、红卫兵运动等。

8.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指建设新中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农业、工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等的进步。

9. 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主要包括中苏关系的决裂、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镇经济改革、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等。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1 秦国的崛起- 李斯变法- 秦国的军事强大1.2 秦汉的争斗-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刘邦的胜利与建立汉朝1.3 秦汉政权的发展- 秦汉政权的组织体系- 郡县制的建立1.4 秦汉文化的传承- 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西汉王朝的兴衰2.1 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西汉的边疆扩张2.2 王莽篡权与公孙氏的- 王莽的改革失败- 公孙氏的与灭亡2.3 东汉王朝的兴起- 光武帝的- 东汉的统治和衰落2.4 西汉文化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秦汉之后的中国3.1 三国时期的分裂- 曹操与刘备对抗- 孙权的东吴3.2 三国时期的兴衰- 吴蜀之间的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3.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统治与北方民族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的传入与发展- 文化繁荣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4.1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影响4.2 中华文明的传播- 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4.3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的起源- 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4 对外交往与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以上是《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纪传体通史形式归纳整理)第一部分本纪与世家一、隋文帝杨坚本纪:1、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开皇之治”。

二、隋炀帝杨广本纪:1、开凿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民众,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三、唐高祖李渊本纪: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四、唐太宗李世民本纪:1、“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统治措施:注重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2、对科举制的贡献: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3、民族关系:(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对外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他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成就:(1)唐太宗为父亲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参与编创《秦王破阵乐》。

五、武则天本纪: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发展农业;创设殿试和武举,选拔贤才;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1.什么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共同生活、互相依存的社会形态。

2.旧石器时代- 标志:用石制品作为主要生活工具。

- 表现:狩猎、采集、原始农业。

- 代表遗址:河姆渡、大汶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新石器时代- 标志:使用新石器(石质硬度较高的玉、石英等)制成器物。

-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被称为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

- 代表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

4.世界几大文明古国-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统治者为贵族,被称为“向阳之地文明”。

- 黄河流域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统治者为王公,被称为“沃土之地文明”。

- 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玛雅半岛和中美洲地区,玛雅人多神,文明成果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等。

- 希腊文明:强调自由、民主和人的尊严,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源泉。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依次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阶段,政治制度由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变。

- 政治制度类型:夏朝“”,商朝“分封制”,周朝“封建制”。

2.春秋战国争霸-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时期,分为东周、西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家纷纷涌现。

3.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将中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 汉朝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第三章西方古代文明1.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拥有民主、哲学、科学等重要成就。

- 罗马文明为西方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化时期,拥有法律、军事、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2.教的诞生与传播- 教起源于,发源于约旦河东岸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小镇,创始人为。

- 在罗马帝国时期,教禁止传播,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后才开始得到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一、知识回顾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朝建立的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数百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8、大运河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使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1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著名的谏臣)1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1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大一统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状况1. 大一统时期的政治制度•历朝历代都采用中央集权的制度;•大一统时期,实行行省制,设置都督府、州、县等行政机构;•都督府是行省的最高行政机构,由皇帝派遣大将军掌握全国武装力量兼任都督,在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职权。

2. 大一统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隋朝时期,实行国家经济统一管理和对外贸易政策,向外国输出大量丝绸和其他豪华商品;•唐朝时期,加强对外交通和对外经济的管理,推行科举制度,开创了盛世文化;•五代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瓷器渊源地景德镇。

二、唐宋时期的大量科技发明和文化繁荣1. 宋朝时期的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诞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造纸术在唐朝时期开始流传,使纸张得以大规模制造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京杭大运河的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 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盛产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北宋时期是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时期,不仅出现了活字印刷、火药等重大发明,还有诸如黄庭坚、苏轼等名人的一代文化风采。

三、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状况1.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元朝称帝后,实行行省制,相对前朝管治水平有所提高;•明朝时期,实行省、府、县三级管理制度,府为省下辖的中等行政单位;•清朝时期,设置直隶、总管等重要行政机构,并盛行官僚制度。

2. 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状况•元朝时期,实施蒙古政策和外族掌权,山西等地文化产出出现缺失;•明朝时期,兴办科举制度和开设官学、书院等教育机构,文化上迎来了一段较为繁荣的时期;•清朝时期,封建文化盛行,诸如《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相继问世。

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1.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鸦片战争后,中国从闭关锁国的政策中逐渐走向开放,遭受多次不平等条约之累及;•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进行了历史性的政治变革,从此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就是在此历史背景中孕育而生,声援“救国救民”的口号也成为众人的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回顾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朝建立的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数百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2).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8、大运河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使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1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著名的谏臣)1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1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16、开元之治(1).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朝(2).措施{任用贤才,如姚崇等{重视吏治{崇尚节俭(3).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7、农业{兴修水利(共修建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18、农耕技术改进:水稻采取育秧移植栽培,江南地区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19、创新工具:曲辕犁和简单的蔬菜品种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的地位,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0、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21、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22、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市分为“市”和“坊”(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23、唐朝的衰亡(1).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玩乐,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2).灭亡:9世纪后期,爆发农民起义,907年,唐朝灭亡。

24、、科举制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5、、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26、、科举制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例:房玄龄、孔颖达)27、科举制的完善①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②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③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④.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28、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新罗著名文学家崔致远,就是唐朝是新罗在长安中进士的佼佼者)29、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

30、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1、隋唐对外交往的概况: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来往。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32、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国交往密切。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33/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4/唐玄宗时,高僧鉴真至六次东渡,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35、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36、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x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距今近一千四百多年,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河北赵县)。

38、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9、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这部经卷原藏敦煌莫高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

40、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写成《千金方》,后世尊称孙思邈为“药王”他故乡的一座山也被称为“药王山”。

4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42、隋唐的两位书法家:(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人称“颜体”作品:《颜式家庙碑》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

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作品:《玄秘塔碑》45、书法概况: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46、绘画概况: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

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俩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47、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48、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那里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学等也极为珍贵。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隋唐时期文化繁华的原因:1》、政治上:国家统一、安定、强盛;2》、经济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民族政策开明,各族交往密切,共同创造祖国的历史;4》、对外方面:开放、宽容,和亚欧国家频繁来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5》、先进的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各式各样的人才;6》、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49、隋唐乐舞得特点: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舞乐,再加以创新,呈现盛世特点50、隋唐乐舞的代表:唐太宗时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时的《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被诗人白居易赞为:“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51、10世纪初期,首领阿保机(辽太祖)建立契丹国(又称辽国),都城上京,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5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结束分离局面。

53、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54、12世纪初期(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金太祖)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55、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6、1005年,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1125年金朝灭了辽朝。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5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害。

1141年末,南宋于金达成“绍兴和议”。

58、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59、金迁都: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60、南方发展农业的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劳动力。

②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产。

61、农业发展的表现:①粮食作物;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优点:耐旱涝、生长期短、生长力强、稻穗长),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苏湖熟,天下足),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

62、丝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63、棉织业:从海南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64、制瓷业:宋代时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

65、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海船的优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66、商业都市:开封、杭州67、海外贸易的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68、海外贸易的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高港,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69、纸币的出现: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意义: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70、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原因: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的少数民族南侵,南方地区长期处于想多稳定的环境。

71、衣: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待业特点。

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7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羊肉价格高,多以鱼肉为主。

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