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实验1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 -1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1(2)

环境化学 -1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1(2)

Ellipsometric Search for Vapor Layers at Liquid-hydrophobic Solid Surfaces. Y. Takata, J.-H. J. Cho, B. M. Law, and M. Aratono pp 1715 - 1721; (Research Article) DOI: 10.1021/la052599s
Langmuir, 2006, 22 (4), pp 1715–1721
Figure 2 Three rough surfaces in superhydrophobic Cassie’s state. A) Microstructure model; B) Nanostructure model. c) Hierarchical micro-and nanostructure model; Blue:water; gray: solid; white: air.
硅铝粘土层 准三层,d001~2.17 nm
硅铝粘土层 倾斜立式,d001~2.21 nm
图4-7 经CTMAB交换后的蒙脱石的层间距
探针
表面
原子力显微镜
7.88 [nm]
10.00 nm
bent
2 1 . 0 5 x 2 1 . 0 5 n m0 . 0 0
内蒙膨润土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断面线性轮廓AFM图


作用区域


感觉到表面

“feel” the
surface
环保应用 水合氧化铁、氧化铝——汤鸿霄院士(生态中心)
典型Al13硫酸盐与转化为Al30硫酸盐沉淀晶体形貌图像
铝总量, % 平均电荷
平均电荷

水环境化学1

水环境化学1

α0 , α1 , α2为分布系数,与pH 有关。
因此封闭碳酸体系各主要形态与pH有关,而CT与pH无关
④开放碳酸体系特点及各主要形态计算 特点: * CT ≠常数 * [H CO *]总保持与大气相平衡的固定数值 2 3 即:[CO 2 (aq)] = KH p CO 2

CT = [H2CO 3 *] /α0 =[CO 2 (aq)] /α0 = KH p CO 2 /α0 [HCO 3 - ] = α1KH p CO 2 /α0 = K1 KH p CO 2 / [H+ ]
(3)水生生物
自养 异养

几个问题 天然水中主要离子总量可以粗略地作为TDS
A.名词—总含盐量(TDS)(≡总溶解固体量)
TDS=[Ca 2 + +Mg 2 + + Na+ +K+ ]+ [HCO3 - + SO4 2 - +Cl - ]
总含盐量 (总溶解固体量)为1000~10000 mg/L
的天然水称为咸水(淡水的总含盐量< 1000mg/L)
[CO32-] = K2[HCO3-] / [H+]
(2)
= 4.69×10-11×1.00×10-3 /1.00×10-8
= 4.69 ×10-6mol.L-1
例2
若 水 体 pH 升 高 到 10.00, 碱 度 仍 保 持
1.00×10-3 mol•L-1 ,再计算该水体中各碱度 成分的浓度。 碱度 = [ HCO3-] + 2[CO32-] + [ OH-]( mol.L-1) [OH-] = 1.00×10-4 mol.L-1
查表3-1(教材P102),氧气在25℃水中的亨利常数 KO2=1.28×10-8moL/(L· Pa) 则根据亨利定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O2(aq)]=KO2· 2=1.28×10-8×0.2029×1.013×105 PO =2.63×10-4moL/L 由于氧的分子量为32,所以其溶解度为8.4mg/L或8.4PPm. 结论:25℃时 [O2(aq)]=8.4mg/L 问:若已知25℃湖水中溶解氧浓度为0.32 mg/L,大气中氧的分压 为多少?

环境化学: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1
pressure
第一节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CO2的溶解度
已知: 干空气中CO2的含量为0.0314%(体积),水
在25℃时蒸气压为0.03167×105 Pa, CO2的亨利定律
常数是3.34×10-7mol/(L·Pa) (25℃), CO2溶于水后发生
的化学反应是:
CO2+H2O = H++HCO3-
CO32-
60
α 40
20
0
2
4
6
8
10
pH
图3-1 碳酸化合态分布图
12
第一节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对于开放体系,应考虑大气交换过程:
[CO 2 (aq)] K H pCO 2
CT [CO 2 (aq)] / 0
1
0
K H pCO 2
1
K1
[HCO ] CT 1
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已经被联合
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第一节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一、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1.天然水的组成
天然水体——包括水、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
以及底泥和水生生物。
天然水的组成按形态分为:可溶性物质和悬浮物质。
悬浮物质包括:
悬浮物、颗粒物、水生生物等。
一般情况下,天然水中存在的气体有O2、CO2、
H2S、N2和CH4等。
表3-2 海水中主要溶解气体的含量范围
气体
含量范围
/mg·L-1
O2
0~8.5
N2
CO2
H2S
Ar
8.4~14.5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1]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1]

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1)刘 晶 刘迎晖 贾小红 王泉海 张军营 郑楚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摘 要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台架上采用EPA 推荐的Ontario Hydro 方法,测量了燃烧不同煤种排放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烟气中汞以颗粒态和气态汞的形式存在.气态汞总量在9 23 g Nm -3范围内,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占气态汞总量的52% 83%,而二价汞占17% 48%.飞灰中汞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底灰中汞的浓度,表明汞在飞灰中富集,在底灰中分散的行为.关键词 烟气,汞,形态分布.在燃煤烟气中存在着多途径的Hg 0 Hg 2+氧化还原转化过程[1],元素汞(Hg 0)易挥发,具有低的水溶性,是大气环境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形态,在大气中被长距离地输运而形成全球性的汞污染.一价汞(Hg 2+2)化合物在大气中很不稳定,而无机汞(Hg2+)化合物比较稳定,一般都是水溶性的.烟气中汞形态的分析方法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取样分析法,主要包括EPA 方法29,EPA 方法101A,汞形态吸附法[2],MIT 固体吸附剂法[3],有害元素取样链法[4]和X 射线荧光分析法[5].第二类是在线分析法,是基于AAS,CVAAS,CVAFS 和新兴的化学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其优点是在线的、实时的分析.Laudal 等[6]在燃煤电厂烟道气中Hg 0和Hg 2+的分离研究中,认为EPA 方法29与固体吸附剂法都会使Hg2+的测定结果偏高,而Ontario Hydro 方法分离这两种形态较为合适,该方法也是美国环保局(EPA)推荐作为标准的方法.因此,本文采用Ontario Hy dro 方法研究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1 实验部分1 1 样品的采集实验采用小龙潭褐煤,焦作无烟煤和平顶山烟煤三种煤样,煤样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与汞含量如表1所示.采用美国E PA 推荐的Ontario Hydro 方法进行取样.取样探枪由纯度高、耐高温的石英管制成.抽取的烟气首先经过滤球,过滤其中的固体颗粒,从而实现烟气的气固分离,过滤后的烟气将依次经过8个采样瓶,各种形态的汞将逐一被吸收.1# 3#采样2002年4月11日收稿.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22212)资助课题.第22卷 第2期2003年3月环 境 化 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Vol.22,No.2 M arch2003瓶装有100ml KCl 溶液用以捕获Hg 0;4#采样瓶装有100ml 5%HNO 3-10%H 2O 2溶液;5# 7#采样瓶装有100ml 4%KMnO 4 10%H 2SO 4溶液,用以捕获Hg 2+;8#采样瓶装有200 300g 的硅胶.1# 8#采样瓶均浸在冰浴中.表1 煤样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与汞含量Table 1 Ulti mate,proxi mate analysis and mercury con ten t of coal samples煤 样工业分析/%M ar A ar V ar FC ar 元素分析/%N ar C a r S ar H ar O ar Hg/ g g -1小龙潭褐煤14 6013 7446 9124 741 4249 212 475 4013 160 0769焦作无烟煤1 8914 3512 9470 821 1377 140 523 041 930 2190平顶山烟煤0 7414 5214 4970 251 3776 850 573 752 200 22801 2 实验装置及燃烧工况实验是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进行的,炉膛积木式结构,内径0 175m,总高度3 5m,其中反应段高度为1 93m,由结构相同的六级组成,每级都采用电阻丝加热,加热功率为6kW.在电阻丝外部,是耐火材料的保护层和炉膛外壁.给粉系统采用微型电磁振动给料器给粉,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给粉量.空气经由送风机后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进入给粉器,携带煤粉由炉顶喷入炉内,垂直向下流动.分级的二次风由分级风管从炉膛四周均匀喷入,其高度位置分上、中、下三层.在炉膛上部,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燃烧.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总的空气过剩系数 为1 20,给粉量为5kg h -1.经热电耦测量三种煤的燃烧温度范围为980 1120!.烟气采样时,石英取样枪伸入水平烟道部分,取样点的烟气温度在350 500!范围内,利用真空泵抽取烟气,烟气流量为0 5m 3h-1,取样时间为2h.1 3 样品的消解及测定KCl 溶液:在500ml 容量瓶中稀释样品,移取10ml 试样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0 5ml 浓H 2SO 4,0 25ml 浓HNO 3和1 5ml 5%KMnO 4溶液,混合后放置15min.然后加入0 75ml 5%K 2S 2O 8溶液,密闭消解罐,放入MARS 5型微波加速反应器(美国CE M 公司)中.缓慢加热至90!,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将样品移入50ml 容量瓶中用三次蒸馏水定容.消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必须呈紫色,若溶液无色则表明KMnO 4有损耗,则应再加入KMnO 4直至溶液呈紫色.分析前加入1ml 10%的硫酸羟胺溶液,这时溶液应呈无色.记录加入溶液的体积.HNO 3 H 2O 2溶液:在250ml 容量瓶中稀释样品,取5ml 试样,加入0 25ml 浓HCl,置于冰浴中冷却15min,小心加入0 25ml 饱和KMnO 4溶液以除去H 2O 2,每次加入间隔15min,加入前先混合试样,在加入5次0 25ml 饱和KMnO 4溶液后,再仔细增加0 5ml,直至溶液呈紫色,表明H 2O 2完全反应.分析前加入1ml 的10%硫酸羟胺溶液,这时试剂应呈无色.记录加入溶液的体积.H 2SO 4 KMnO 4溶液:在分析前现消解.在样品中溶解约500mg 固体硫酸羟胺,直至样品溶液澄清无色,在500ml 的容量瓶中稀释样品溶液.分析前加入1ml 10%硫酸羟胺1732期 刘晶等: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174环 境 化 学 22卷溶液,此时试剂应呈无色.记录加入溶液的体积.灰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将05g的灰样(误差<00001g)混合3ml浓HCl,3ml浓HF,3ml浓HNO3,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将其密封,放入微波加速反应器中,缓慢加热至50psi,保持5min,然后再加热至80psi,保持20min后冷却至室温.在消解罐中加入15ml4%硼酸,将消解罐密封,缓慢加热至50psi,保持10min,冷却至室温,将样品移入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消解后得到的样品溶液均采用SYG I型冷蒸气原子荧光光谱仪(C VAFS)进行汞的测定,该仪器对汞的检出限为10-11g ml-1.2 结果与讨论21 烟气中气态汞和颗粒态汞的分布烟气中气态汞和颗粒态汞的分布如表2所示.以颗粒形式存在的汞可以部分的被袋式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等除尘设备除去.但是颗粒态汞大多存在于亚微米颗粒中,而一般除尘器对这部分粒径的飞灰的脱除效率较低.飞灰中残留的碳颗粒对汞有吸附作用,吸附的程度取决于烟气的温度、飞灰颗粒的含碳量、表面性质等[7],而吸附了汞的碳颗粒可以被除尘设备从烟气中除去.表2 烟气中气态汞与颗粒态汞的分布Table2 Distribution of vapor phase mercury and particulate mercury in flue gas气态汞/ g N m-3占烟气总汞比例/%颗粒态汞/ g N m-3占烟气总汞比例/%烟气总汞/ g Nm-3小龙潭褐煤173152515170274969017焦作无烟煤88891117151288980401平顶山烟煤230564762538452448440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烟气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汞较少.对于这三种煤,气态汞占总汞的比例在11% 48%之间,以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汞占52% 89%.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汞较高,原因可能是实验的炉膛温度不高,为980 1120!,使飞灰中大量的残留碳颗粒对气态汞进行吸附,增加了颗粒态汞的含量,减少了气态汞的含量.烟气中的总汞浓度在48 80 g Nm-3之间,实验中的取样点是位于除尘器之前,所以这是在除尘器没有运行时汞的排放量,如果除尘器的脱除效率较高,将能脱除其中一部分颗粒态汞,降低汞的排放.气态汞中单质汞和二价汞的分布如表3所示.在一维炉实验中,炉膛温度为980 1120!,气态汞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单质汞占气态汞总量的52% 83%,二价汞占17% 48%.在炉膛内高于800!的高温燃烧区,煤中的汞几乎全部转变为元素汞Hg0并停留在烟气中,随烟气冷却,烟气中的汞将经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有大于1/3的Hg0与烟气中其它成分发生反应,形成Hg2+的化合物[8].烟气中Hg0和Hg2+的形态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煤种,烟气温度,反应条件,气体成分和飞灰成分等.表3 气态汞中单质汞和二价汞的分布Table 3 Distribution of Hg 0and Hg 2+in vapor phase mercury煤 样Hg 2+( g Nm -3)(%)Hg 0( g Nm -3)(%)气态汞总量( g N m -3)小龙潭褐煤3 93522 713 38077 317 315焦作无烟煤4 25947 94 63052 18 889平顶山烟煤3 88916 719 16783 323 0562 2 飞灰与底灰中汞的分布在燃烧过程中,煤粉气流从上至下流经炉膛,煤粉经历着火、燃烧等一系列过程.燃烧产生的较大尺寸颗粒由于惯性作用直接落入灰斗而形成底灰;而较小尺寸的灰颗粒即飞灰继续随气流流向尾部烟道.飞灰与底灰中的汞分布如表4所示.对于这三种煤,飞灰中的汞浓度大大地超过了底灰中的汞浓度,说明汞在飞灰中富集,在底灰中分散的行为.这是由于煤中的汞在燃烧过程中的蒸发 凝结机理,在炉膛内的高温区域汞蒸发进入气相,烟气中的气相汞在较低温度下凝结在细小的飞灰颗粒表面上,从而造成汞在细小的飞灰颗粒上的富集现象,而且飞灰中残留的未燃尽碳充当了活性碳的作用,也可以吸附气相中的汞.表4 飞灰与底灰中汞的分布Table 4 Mercury distribution in fly ash and bottom ash原煤汞/ g g -1飞灰汞/ g g -1底灰汞/ g g -1小龙潭褐煤0 07690 0600 0118焦作无烟煤0 21900 1610 0091平顶山烟煤0 22800 0330 01273 结论本文在一维煤粉燃烧炉台架上采用Ontario Hydro 方法测量了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情况.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烟气中的汞总量为48 80 g Nm -3,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汞较少,这主要是飞灰中的残碳对气态汞的吸附造成的.气态汞含量在9 23 g Nm -3范围内,主要以单质汞的形式存在,单质汞占气态汞总量的52% 83%,而二价汞占17% 48%.飞灰中的汞浓度大大地超过了底灰中的汞浓度,表明汞在飞灰中富集以及在底灰中分散的行为.参 考 文 献[1] Lindberg S E,Stratton W J,Atmospheric Merc ury Speciation:Concentrations and Behavior of Reactive Gaseous M ercury inAmbient Ai r.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 hnology ,1998,32(1)∀49 57[2] Laj ava K,Laitinen T,Application of the Diffusion Screen Tec hnique to the Determinati on of Gaseous Mercury and Mercury1752期 刘晶等:燃煤烟气中汞形态分析的实验研究176环 境 化 学 22卷(#)Chloride i n Flue Gas es.Int.J.Environ.Anal.Che m.,1993,52(1 4)∀65 73[3] Babur,Nott,Intercompari son of Stack Gas Mercury M easure ment M ethods.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1995,80∀1311 1314[4] Wand J,Xiao Z,Lindqvist O,On line Meas urement of Merc ury i n Simulated Flue Gas.W ate r,Ai r and Soil Pollution.1995,80∀1217 1226[5] Kvietkus K,Xiao Z,Li ndqvis t O,Denuder Based Techniques for Sampling,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Merc ury in Air.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1995,80∀1209 1216[6] Laudal D,Nott B,Bro wn T et al.,Mercury Speciati on M ethods for Utility Flue Gas.Fresenius J.Anal.Che m.,1997,358:397 400[7] David Hassett,Kurt Eykands,Mercury Capture on Coal Combus tion Fly As h.Fuel,1999,78∀243[8] Hall B,Lindqvist O,Ljungs trom E,Mercury Chemis try i n Simulated Flue Gases Related to Was te Inci neration Conditions.Environmental Sc ienc e Tec hnology,1990,24(1)∀108MERCURY SPECIATION IN COAL FIRED FLUE GASLIU Jing LIU Ying hui JIA Xiao hong WANG Quan haiZ HANG Jun ying Z HE NG Chu guang(National Laboratory of Coal Combus ti on,Huazhong Uni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Wuhan,430074)ABSTRAC TThis article discussed and c ompared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of mercury speciation in coal fired flue gas.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unidimensional pulverized c oal combustor. Ontario Hydro method recommended by EPA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mercury speciation in flue gas during combustion of three different coals.The results sho w that mercury in flue gas exists as vapor phase mercury and particulate mercury.The content of vapor phase mercury is about9 23 g Nm-3and it consists mainly of Hg0,the content of Hg0is52% 83%,and Hg2+is17% 48%.The c ontent of mercury in fly ash is far more than that in bottom ash.It suggests tha t mer cury enriches in fly ash and disperses in bottom ash.Keywords:flue gas,mercury,speciation.。

土壤环境化学 (1)

土壤环境化学 (1)
b. 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c. 土壤胶体中SiO2/R2O3比值越大,阳离子交换量 越大; d. 土壤pH值下降,阳离子交换量降低。 可交换性 阳离子 盐基离子(Ca2+、Mg2+、K+、 Na+和NH4+等) 致酸离子(Al3+、H+)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 盐基离子,且已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土壤。
面也显著地增大。
胶体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受到
内外部两种不同的引力,因而具有多余的自由能即表
面能,这是土壤胶体具有吸附作用的主要原因。
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胶体的吸附性越强。
蒙脱石的比表面积最大(600-800 m2/g),高岭 石最小(7-30 m2/g),有机胶体的比表面积也大 (~700 m2/g)。
缓冲碱:H2CO3 + OH- = H2O + HCO3-
次生矿物
2.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土壤肥力
的表现,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含量在土壤中
一般为5%以下。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 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 殖质两大类。
3. 土壤水分(Water in Soil)
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中固、液、气相结构图
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
覆盖层(A0)
淋溶层(A)
淀积层(B) 母质层(C) 基岩(D)
1. 土壤矿物质(Soil Minerals)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
成的。按成因类型分类: 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 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化学组成和结 晶构造都没有改变。 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 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 变。

环境化学实验1

环境化学实验1

环境化学实验1活性炭吸附实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②掌握用实验方法(含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吸附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2.实验装置及材料(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间歇式吸附用用三角烧杯,在烧杯内放入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

(2)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装置连续式吸附采用有机玻璃柱D25mm×1000mm,柱内500~750mm高烘干的活性炭,上、下两端均用单孔橡皮塞封牢。

各柱下端设取样口。

装置具体结构如图4—10所示。

(3)间歇与连续流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①振荡器(1台)。

②有机玻璃柱(3根D25mm×1000mm) ③活性炭。

④三角烧瓶(2个,500mL) ⑤COD测定装置。

⑥配水及投配系统。

⑦酸度计(1台)。

⑧温度计(1只)。

⑨漏斗(6个)。

⑩定量滤纸。

3.实验步骤(1)间歇式吸附实验①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然后在10 5℃烘箱内烘24h,再将烘干的活性炭研碎成能通过270目的筛子(0.053mm孔眼)的粉状活性炭。

②测定预先配制的废水水温、pH值和COD。

③在5个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粉状活性炭。

④在每个烧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废水进行搅拌。

一般规定,烧瓶中废水COD(mg/L) 与活性炭浓度(mg/L)比值为0.5—5.0。

⑤将上述5个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即可停止。

(振荡时间一般为30min以上)。

⑥过滤各三角烧瓶中废水,并测定COD值,上述原始资料和测定结果记入表4—11。

(2)连续流吸附实验①配制水样或取自实际废水,使原水样中含COD约l00mg/L,测出具体的COD,pH 值、水温等数值。

②打开进水阀门,使原水进入活性炭柱,并控制为3个不同的流量(建议滤速分别为 5 m/h, l 0 m/h, 15 m/h)③运行稳定5min后测定各活性炭出水COD值。

④连续运行2—3h,每隔30min取样测定各活性炭柱出水COD值一次。

环境化学 -1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1(3)

环境化学 -1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1(3)

假设含有3%SOM、3%水、94%无机成分,中间部分 为HA,在其孔隙中包含有1个三糖和1个六肽;周围部 分为8个硅氧层;SOM通过Fe3+和Al3+离子与硅酸盐结 合;该模型中包含23个氢键,其中13个为SOM分子内 氢键、9个为在粘土组分中、1个为SOM和硅酸盐层之 间。SOM结构模型中的孔隙能够容纳有机物质、无机 物质和水,其官能团能与金属和无机矿物发生反应, 并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成分
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基 于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 质。具有奇数质子或中子的 核子,具有内在的性质:核 自旋,自旋角动量。核自旋 产生磁矩。
NMR观测原子的方法,是 将样品置于外加强大的磁场 下,现代的仪器通常采用低 温超导磁铁。
Classes alkyl C (0-50 ppm) O-alkyl C (50-110 ppm) aromatic C (110-160 ppm) phenolic C (140-160 ppm) carboxyl C (160-185 ppm) carbonyl C (185-220 ppm)
Schnitzer和Khan的富里酸模型(1972)
元素组成式为C308H328O90N4。其结构特点是芳香环通过脂肪链 相互连接,氧原子以羧基、酚羟基、醇羟基、酯、醚和酮的形 式存在,氮原子以杂环和氰基的形式存在;碳的骨架中含有大 量不同尺度的孔隙,可以捕获和固定其它有机物质(如糖类和 蛋白质等)、无机物质(如粘土矿物和金属氧化物等)和水分子
Schulten和Schnitzer(1993)的HA的二维结构模型 Schulten和Schnitzer(1990)应用热解场离子化质谱法(PyFIMS)和裂解/色谱-质谱(Py-GC/MS)等手段分析腐殖酸

环境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环境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环境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点1.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及其影响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

环境化学实验是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2.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环境化学实验主要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过程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在实验中,应遵循化学反应原理、仪器分析原理和环境监测原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包括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过程、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等。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离子交换实验、环境污染物检测实验等。

4. 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环境化学实验所需的基本技术包括:化学实验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环境化学实验的常用技术1. 化学实验技术化学实验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

包括:物质的称量、溶液的调配、化学反应的进行、沉淀的制备、溶液的过滤、溶液的蒸发等。

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

包括:色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适用合适的仪器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进行环境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

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土壤监测技术等。

在实验中,应熟练掌握各种监测技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环境化学实验的应用1. 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实验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的分布和浓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 环境治理环境化学实验在环境治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为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环境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工作。

环境科学实验报告

环境科学实验报告

环境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环境科学中的某一特定问题,通过实验数据的收
集和分析,揭示该问题的本质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仪器设备以及样品等。

2.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1. 进行环境科学实验的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实验操作
等环节。

2. 实验结果的数据记录:详细列出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和观察
结果,并进行图表的展示。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
能的解释和结论,探讨实验结果对环境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启示。

四、实验结论与展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对环境科学问题的结论,并展望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本次环境科学实验报告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和分析,在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环境化学1

环境化学1

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2,含有全部大气质量的3/43,自然界的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自由大气层4,集中了几乎全部水蒸气5,通常的大气污染发生在这一层,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也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特点:1,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2,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大气现象3,在高15~60千米范围内,有厚约20千米的一层臭氧层逆温现象:对流层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近地面层的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地形逆温等辐射逆温:是地面因强烈辐射而冷却所形成。

(原因)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只有污染物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逆温现象经常发现在较低气层中,这时大气稳定性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逆温会使上下层空气温差减小,使他们之间减少对流,从而使空气减少运动,污染物漂浮在大气上空,没有空气的运动,污染物难以扩散,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长期存在,不利于污染物迁移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个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

①逆温现象:如:高压区形成下沉逆温,加重局部污染。

②地理地势:——局地环流海陆风:白天——海风(海上吹向大陆)夜间——陆风(陆地吹向海洋)城郊风:热岛效应,形成烟幕,导致市区大气污染加剧。

山谷风:白天——谷风(沿山坡的上升气流)夜间——山风(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坡下滑)山谷风转换时,往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总:风和大气湍流越强,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越易散开,降低局部污染。

环境化学原理-1-1

环境化学原理-1-1

绪论
环境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 环境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 探索、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 法探索、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并在 为之提供科学的解决办法这一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化学学 科的重要分支。 科的重要分支。
环境化学与各基础化学之间的关系
环 境 分 析 化 学 高分子 化学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
环境化学原理
资源与环境学院 朱端卫 Tel:87287184(O); : );65008421(H) ( ); ( ) E-mail:zhudw@ :
主要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Schwarzenbach R.P., Gschwend P.M., Imboden D.M. 、 王连生等译《环境有机化学》 化工出版社, 著,王连生等译《环境有机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 2、王晓蓉编著,《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王晓蓉编著, 环境化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陈静生主编,《水环境化学》,高教出版社,1987 、陈静生主编, 水环境化学》 高教出版社, 3、何燧源等编著,《环境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何燧源等编著, 环境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4、魏世强主编,《环境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魏世强主编, 环境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5、叶常明等主编,《21世纪的环境化学》,科学出版社, 世纪的环境化学》 科学出版社, 、叶常明等主编, 世纪的环境化学 2004 6、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高教出版社,1997 、戴树桂主编, 环境化学》 高教出版社, 7、金相灿主编,《沉积物污染化学》,中国环科出版社, 、金相灿主编, 沉积物污染化学》 中国环科出版社, 1992
13、Hydrobiologia(IF1.5) 、 ( ) 14、Sci Total Environ(IF2.6) 、 ( ) 15、J Ecology(美国 ,4.3) 、 (美国IF, ) 16、Water Res(美国,IF3.6) 、 (美国, ) 17、Soil Sci Soc Am J(美国,IF2.2) 、 (美国, ) 18、Aust J Soil Res(澳大利亚,IF0.86) 、 (澳大利亚, ) 19、 Soil Sci.(美国,IF1.0) 、 (美国, ) 20、 Can J Soil Sci(加拿大,IF1.0) 、 (加拿大, )

2024年环境化学(带)

2024年环境化学(带)

环境化学(带附件)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归趋和影响的科学。

它是环境科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揭示化学物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效应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关注化学物质在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和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物质。

二、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检测、测定和监控方法,为环境化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环境污染化学:研究污染物的来源、排放、迁移、转化和归宿,探讨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

3.环境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探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代谢和生物降解等过程。

4.环境催化化学:研究催化剂在环境污染物降解和资源化中的作用,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5.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循环,探讨化学物质在地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

6.环境化学污染控制:研究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政策和法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1.采样与分析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技术,获取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形态和分布等数据。

2.模型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预测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实验室模拟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环境条件,研究化学物质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4.现场监测方法:利用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5.联合研究方法:结合多种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四、环境化学的发展趋势1.环境纳米化学:研究纳米材料在环境化学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潜力。

环境化学1

环境化学1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优先控制的毒性 强、难降解、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 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 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发生变化。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 效应、环境生物效应。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迁移及 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体积分数 逐年上升
北半球:夏季出现浓度最小值(光合作用及化石燃料取 暖);南半球:季节变化不明显(大部分为海洋,陆地 主体为荒漠和无植被冰盖)。
南半球:变化不明显
北半球:年较差较大,且 随纬度增加迅速增加。中、 高纬地区度大气传输
危害:影响全球气候
额外CO2的出路:进入海洋、进入生物圈、停留在 大气圈(影响最大)
重排:
b.自由基-分子相互作用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c.自由基-自由基相互作用 自由基二聚:
自由基偶联:
(2)自由基链反应
理论:可一直进行;实际:会被与增长反应竞争的自由基双 分子反应终止。
二、光化学反应基础
1.光化学反应过程: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 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a.初级过程:化学物质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
源:天然:以甲烷转化最重要。
汇:1)土壤吸收:土壤中细菌将CO代谢为CO2和CH4。 2)与氢氧自由基反应:是主要消除途径。 链反应,去除 50%的CO CO浓度分布及停留时间(短)
南半球低、北半球高
城市浓度比非城市高,城市浓度与交通密度关系大。
b.CO2: 无毒、无味,是重要温室气体
源:人为(矿物燃料燃烧); 天然(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腐败和燃烧)。 汇:光合作用

838环境化学实验设计题

838环境化学实验设计题

838环境化学实验设计题环境化学实验设计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方面。

在这里,我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和可能的结果等多个角度来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

环境化学实验的目的可能包括检测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研究环境中化学反应的影响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步骤。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实验原理,这涉及到所用到的化学原理和仪器的原理等方面。

此外,安全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废物的处理等。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可能的结果,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具体的环境化学实验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或者环境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比如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

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如化学品的使用和废物的处理等。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评估,或者研究环境中化学反应的影响等。

总之,环境化学实验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和可能的结果等。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方面,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化学物质环境化学

化学物质环境化学

化学物质环境化学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化学作用及影响化学物质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以特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物质。

它们在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化学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化学物质的环境分布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中。

大气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水体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如溶解的氧气、溶解的盐等,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则主要是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二、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化学物质与环境中的生物相互作用,对生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臭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植物叶片出现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含量降低等现象。

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对水生生物也有不同的生物效应,某些有机物被水生生物摄食后,可能在其体内引发毒性作用,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对植物根系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例如土壤中过量的盐分会导致植物根系受到离子毒害,影响其正常生长。

三、化学物质的降解与迁移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降解和迁移。

在大气中,化学物质可能被光解或氧化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然后随着大气运动迁移至其他地方。

在水体中,化学物质可能受到水体循环和生物降解的影响,逐渐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而在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速度较慢,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分解降解。

四、化学物质的环境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和废水排放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某些物质可能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可燃气体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形成毒性物质链,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五、环境化学研究与减排措施为了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环境化学研究日益重要。

研究者通过分析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例如开发新技术来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改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使用效率等。

环境化学原理-1-5精品文档

环境化学原理-1-5精品文档

由表3-7可以看出,只要水环境中存在S2-,几 乎所有的重金属离子均可从水体中除去。在天然水 体中,S2-的含量约为10-10 mol/L,相当于3.210-6 mg/L。以Cu2+为例,CuS溶度积等于6.310-36,在 25℃下:
[Cu2+][S2-] = 6.310-36 把天然水中S2-的浓度代入上式,便可得天然水 中Cu2+的平衡浓度: [Cu2+] = 6.310-36/10-10 = 6.310-26 (mol/L) 由此说明,只要天然水中有少量S2-存在,Cu2+ 完全可从天然水中沉淀出来。
[H])1 Ka2

如在pH = 7,cT = 310-3 mol/L下
2 = 3.8210-4
[Ca2+] = Ksp/cT 2
= 2.910-9/(310-33.8210-4)
= 2.510-3(mol/L)
= 2.5(mmol/L)
- lg[Ca2+] = 2.60
不同深度水体PO4-P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
结论:1)长江口海域PO4-P沿长江径流入海方向 的浓度分布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最高 值出现在咸淡水交界面附近, 为2.06μmol/L;2) 连续观测数据显示, PO4-P浓度可能在4h的时间 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3) 在混合水区,由于水 深较浅,水体混合较容易,垂直方向上各元素的浓 度平均值差异不大; 4) 在水深较深的海水区,随 着水深的增加, PO4-P浓度平均值总体上呈上升 趋势。
■ 水中Ca2+对pH的调节作用
C1:CaCl2 2mmol/L C2: CaCl2 8mmol/L N1:NaHCO3 2mmol/L N2: NaHCO3 8mmol/L 因此,CaCl2在降低盐碱性水体的pH有显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吸附实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②掌握用实验方法(含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吸附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2.实验装置及材料(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间歇式吸附用用三角烧杯,在烧杯内放入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

(2)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装置连续式吸附采用有机玻璃柱D25mm×1000mm,柱内500~750mm高烘干的活性炭,上、下两端均用单孔橡皮塞封牢。

各柱下端设取样口。

装置具体结构如图4—10所示。

(3)间歇与连续流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①振荡器(1台)。

②有机玻璃柱(3根D25mm×1000mm)③活性炭。

④三角烧瓶(2个,500mL)⑤COD测定装置。

⑥配水及投配系统。

⑦酸度计(1台)。

⑧温度计(1只)。

⑨漏斗(6个)。

⑩定量滤纸。

3.实验步骤(1)间歇式吸附实验①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然后在10 5℃烘箱内烘24h,再将烘干的活性炭研碎成能通过270目的筛子(0.053mm孔眼)的粉状活性炭。

②测定预先配制的废水水温、pH值和COD。

③在5个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粉状活性炭。

④在每个烧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废水进行搅拌。

一般规定,烧瓶中废水COD(mg/L)与活性炭浓度(mg/L)比值为0.5—5.0。

⑤将上述5个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即可停止。

(振荡时间一般为30min以上)。

⑥过滤各三角烧瓶中废水,并测定COD值,上述原始资料和测定结果记入表4—11。

(2)连续流吸附实验①配制水样或取自实际废水,使原水样中含COD约l00mg/L,测出具体的COD,pH 值、水温等数值。

②打开进水阀门,使原水进入活性炭柱,并控制为3个不同的流量(建议滤速分别为5 m/h,l 0 m/h,15 m/h)③运行稳定5min后测定各活性炭出水COD值。

④连续运行2—3h,每隔30min取样测定各活性炭柱出水COD值一次。

将原始资料和测定结果记人表4—12。

4.实验相关知识点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多的一种非极性吸附剂。

与其他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的特点。

通常比表面积可以达到500一1700m2/g,这是其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的主要原因。

活性炭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吸附机理是活性炭表面的分子受到不平衡的力,而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达到平衡时,单位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的量称为平衡吸附量。

在一定的吸附体系中,平衡吸附量是吸附质浓度和温度的函数。

为了确定活性炭对某种物质的吸附能力,需进行吸附试验。

当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即(4-8)式中q一一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V——污水体积,L;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的浓度,g/Lm——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q与吸附平衡时的浓度c之间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在水处理工艺中,通常用的等温线有Langmuir和Freundlich等。

其中Freundlich 等温线的数学表达式为q=Kc1/n(4-9)式中K——与吸附剂比表面积、温度和吸附质等有关的系数;n——与温度、pH值、吸附剂及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g,c——同前。

K和n可通过问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

将上式取对数后变换为(4-10)将g和c相应值绘在双对数坐标上,所得直线斜率为1/n,截距为K。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活性炭进行连续吸附操作。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性能可用博哈特(Bokart)和亚当斯(Adams)关系式表达,即(4-11)因exp(KN0H/v)》1,所以上式等号右边括号内的l可忽暗不计,则工作时间t由上式可得(4-12)式中t——工作时间,h;v一流速,即空塔速度,m/h;H一一活性炭层高度,m;K——速度常数,m3/(mg/h)或L/(mg/h);N0一一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物质的吸附量,mg/L;c0——入流溶质浓度,mol/m3或(mg/L);c B——允许流出溶质浓度,mol/m3或(mg/L)。

在工作时间为零的时候,能保持出流溶质浓度不超过c B的炭层理论高度称为活性炭层的临界高度Ho。

其值可根据上述方程当t=0时进行计算,即(4-13)在实验时,如果取工作时间为t,原水样溶质浓度为c ol,用三个活性炭柱串联(见图4—l0),第一个柱子出水为c B1,即为第二个活性炭柱的进水c02:,第二个活性炭柱的出水为c B2,就是第三个活性炭柱的进水c03,由各柱不同的进出水浓度可求出流速常数K值及吸附容量N。

5.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间歇式吸附实验①根据表4-11记录的数据以lg(c0-c)/m为纵坐标,lgc B为横坐标,得出Freundlich(费兰德利希)吸附等温线图,该线的截距为lgK,斜率为1/n。

或利用q、c相应数据和式(4—9) 经回归分析,求出K、n值。

②求出K、n值代入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则(4-14)图4-10 活性炭柱串联工作图表4-11 间歇式吸附实验记录表2)连续流吸附实验①实验测定结果按表4—12填写。

原水COD浓度c0=mg/L,水温℃,pH值,活性炭吸附容量No=g/g活性炭。

表4-12 连续流吸附实验记录表②由表4—12中所得t~H直线关系的截距,即为式(4—12)中的应用关系式求出K值。

然后推算出的=10mg/L时活性炭校的工作时间。

③根据间歇吸附实验所求得的q即为N0值,把上表的c o,V代入下式中求得吸附容量下吸附时间与吸附层高度的关系为(4-15)6.注意事项①间歇吸附实验中所求得的q,如出现负值,则说明活性炭明显地吸附了溶剂,此时,应调换活性炭或原水样。

②连续流吸附实验中,如果第一个活性炭柱出水中COD值很小,小于20mg/L,则可增大流量或停止后继吸附柱进水。

反之,如果第一个吸附柱出水COD与进水浓度相差甚小,可减少进水量。

思考题1.吸附等温线有什么实际意义,做吸附等温线时为什么要用粉状活性炭?2.间歇式吸附与连续式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是否一样?为什么?3.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Bohart-Adams关系式各有何实际意义?斜板沉淀实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KL-GSXC-1-B型改良升流式斜流沉淀池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②比较斜流沉淀池与普通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2.实验装置及材料①KL-GSXC-1-B型改良升流式斜流沉淀池②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具塞称量瓶、烘箱、滤纸、漏斗、量筒、烧杯等。

③水样:实际工业废水或粗硅藻土等配制水样。

3.实验步骤①将处理水倒入贮水槽;②选择控制器板面定时/不定时开关;③打开电源,启动水泵电机,调整流量。

流量调整要适当,过大会降低沉淀效果。

具体选择视具体废水水质而定。

④待处理毕(自动定时停机或视效果手动停机),取样化验,并开泵抽洗内腔。

⑤测定进出水样悬浮物固体量。

悬浮性固体的测定方法如下:首先调烘箱至(105土1)℃,叠好滤纸放入称量瓶中,打开盖子,将称量瓶放入105℃的烘箱烘至恒重。

然后将已恒重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称量瓶,烘干至恒重。

⑥悬浮性固体计算式中ω1——称量瓶十滤纸质量,g;ω2——称量瓶十滤纸十悬浮性固体的质量,g;V——水样体积,100mL。

⑦计算不同流速条件下,沉淀物的去除率。

设进水悬浮物浓度c0,出水的悬浮物浓度c i,水样的去除率。

4.可能故障及处理①空气开关老跳闸水泵电机或电机烧毁短路,或启动电容损坏,找出故障更换维修之,或换新泵。

②漏电保护器动作本机水泵电机或控制器处有短路现象,找出故障或维修或更换之。

③水泵不上水水泵水管堵塞,或自吸灌水管灌水太少。

斜板除油实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KL-XBGY-1-B型斜板隔油池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斜板隔油池的除油原理。

2.实验装置和材料①KL-XBGY-1-B型斜板隔油池②测定油含量的设备:分析天平,具塞称量瓶、烘箱、滤纸、漏斗、量筒、烧杯等。

③水样:实际工业废水或油等配制水样。

3.实验步骤①将待处理的含油废水倒入贮槽内;②在控制器板面功能开关上选定时或不定时运行;③观察水泵进水管浮子是否正常浮动;④一切正常后,开启电源开关,开启水泵;⑤调整流量计流量,达到进水、出水与出油面动态平衡;⑥如定时运行,在此之前设定定时时间,然后功能开关打到“不定时”档,待调整完毕后,再迅速打回“定时”档;⑦待定时自动停机或手动停机后,取水样化验,并再开泵清洗设备。

⑧如果水温很低,油粘设备,可开启加热装置。

⑨测进出水油含量,计算油的去除率。

4.可能故障及处理①空气开关老跳闸水泵电机或电机烧毁短路,或启动电容损坏,找出故障更换维修之,或换新泵。

②漏电保护器动作本机水泵电机或控制器处有短路现象,找出故障或维修或更换之。

③水泵不上水a水泵水管堵塞,或自吸灌水管灌水太少。

b.可能是电机烧毁或电容损坏。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1.实验目的(1)熟悉呼呼仪的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2)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的基本含义。

(3)分析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及生物毒性。

2.实验原理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耗氧的速率恒定不变。

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呼吸耗氧的特性反映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规律。

一般情况,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易被微生物降解,反之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内源呼吸耗氧量及与有机物接触后的生化呼吸耗氧量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上时废水中有机物一般是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当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重合时,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但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尚无抑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下时则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瓦呼仪的工作原理是,在恒温及不断搅拌的条件下,使一定量的菌种与废水在定容的反应瓶中接触反应,微生物耗氧特使反应瓶中氧的分压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

测定分压的变化,即可推算出消耗的氧量。

3.实验设备与试剂Array(1)瓦呼仪一台(图4—13—1)。

(2)离心机一台。

(3)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装置套。

(4)测酚装置(5)苯酚。

(6)硫酸铵。

(7)磷酸氢一钾。

(8)碳酸氢钠。

(9)氯化铁。

4.实验步骤(I)活性污泥的培养处理①取已建污水厂活性污泥或带菌土壤为菌种,在间歇式培养瓶中以含酚合成废水为营养,曝气或搅拌.以培养活性污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