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微重力

合集下载

微重力对细胞骨架影响的研究

微重力对细胞骨架影响的研究

和组织块 的生长及代谢提供 良好的培养环境 , 可进行高密度
Ab ta t h a e u sr c:T e p p r smmai s te rsac rges o e e et o c ga i n c ts eeo n rc n e r,ds r e h e erh p ors ft f c fmirr vt o yok ltn i ee tyas i- z h o y
第1 5卷第 1 期 2
20 年 l 08 2月
现 代 农 业 科 学
Mo en Ag iu tr l ce c s d r r l a in e c u S
Vo .5 N .2 I O1 1 De .0 8 c2 0
微重力对细胞骨架影响的研究
张 丽芳
( 河南省 中牟县第一高级 中学, 河南郑州 4 15 ) 540 摘 要: 绍了近年 来微重力对细胞骨架影响研 究的进展 ; 介 详细论述 了微 重力对细胞骨 架的影响、
生物在长期的进 化过程 中, 形成 了与地球重力环境相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力 环境下生物效应 的结果冈 。大量 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它的
应 的生理结构 与功能特征 , 进入太空后 , 但 地球 重力完全消 失, 生物有机体处在一种失重状态 。空 间飞行的最主要特征 就是失重 , 空间飞行试验表 明 , 在脱离重力 或在微重力条件 下, 物体 所受重力被空 间飞行产 生的惯性力抵消 , 应的负 相 荷减少 ,包 括人在 内的真核生物 的细胞结 构明显地受到影 响, 微重力能可逆地促进细胞 的生长 。 同时 , 微重力也促使细 胞改变它们的细胞骨架形状 以适应外界的微重力环境[ 1 1 。笔
中 图分 类 号 :R822 5.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45 (0 81 - 0 3 0 10 - 6 020 )2 0 1_ 3

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流体行为与相变特性

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流体行为与相变特性

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流体行为与相变特性引言:微重力环境是指在太空或模拟太空条件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几乎为零的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中,物质的行为会发生许多有趣的变化,特别是在流体行为与相变特性方面。

本文将探讨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流体行为与相变特性。

一、流体行为的微重力效应1. 表面张力的影响在地球上,重力对流体表面造成了额外的张力,使得液体呈现出球形或凸起的形状。

而在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几乎消失,导致液体表面变得非常平坦。

这使得微重力环境成为研究复杂表面现象的理想平台,例如液滴的行为与薄膜的形成。

2. 对流的影响在地球上,重力驱动了液体的对流现象,即由于温差引起流体的循环。

而在微重力环境下,没有了引导对流的重力因素,导致热量很难有效传递,使得流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这为研究传热与质量传递过程提供了便利。

3. 界面现象的变化微重力环境对于界面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界面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的接触区域,在地球上往往受到重力的影响。

而在微重力环境下,由于重力的减弱,界面现象的表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液滴的形态变化与气泡的行为。

二、相变特性的微重力效应1. 水的沸腾现象地球上的沸腾现象是由于液体底部受热,加热后的液体上升,形成气体泡。

而在微重力环境下,没有了上下的方向性,气体泡不能上浮,导致沸腾的行为与重力条件下有所不同。

这为研究沸腾的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2. 相变的影响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和质量传递受到阻碍。

这将改变相变过程的动力学特性,降低相变的速率。

同时,相变的界面现象也会受到影响,如固液相变时的晶体生长和凝固速率。

三、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技术1. 零重力室为了模拟微重力环境,科学家们设计了零重力室,即可以消除大部分重力的实验环境。

在零重力室中,可以进行流体实验和观察流体行为,为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现象提供了便利。

2. 微流控技术微流控技术是指利用微流体流动的特性进行精密操控和实验的技术。

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

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

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备受关注。

微重力指的是在太空环境中,由于万有引力的微小影响,物体的重力效应被抵消而呈现几乎零重力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物质的运动和传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微重力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化学反应而言,微重力条件下的研究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对于一些反应机理的了解,并且有望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合成材料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已经有许多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实验被成功地进行了,其中有一些反应呈现出了与地球上大相径庭的特殊反应现象。

一、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的意义在地球上,由于重力的存在,物质往往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和受力分布方向的影响下呈现出复杂的流动和传输特点。

因此,在地球上进行的化学反应研究受到重力的影响很大,常常难以掌握反应机理的真实路径和细节。

而微重力状态下,物质的自由落体和弥散性质表现出极为特殊的运动状态,对于化学反应的反应路径和物质传输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反应机理,并为制药、合成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微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研究的具体案例1. 生长单晶体单晶体生长是制造电池、半导体器件等高科技产品必须的技术,而微重力条件下的单晶生长成为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微重力状态下,单晶的生长过程不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从而使得单晶的生长速度和晶体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反应失效一些化学反应在微重力条件下会呈现出严重的反应失效,即物质无法成功反应。

这是由于在微重力状态下,热和质量的弥散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反应发生的不稳定性。

这种反应失效现象不仅对于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望为反应的深度控制和调整提供新的思路。

3. 新型晶体材料的制备在微重力条件下,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新型的晶体结构。

例如,空间中的氧气与另一种气体产生的反应在地球上难以控制,但在微重力状态下,这种反应可以十分稳定地进行,从而获得新型晶体材料。

空间站科学实验

空间站科学实验

空间站科学实验空间站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基地,不仅是航天员长期居住的地方,更是开展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在微重力、高真空和极端温度等特殊环境中,科学家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地面无法实现的实验,从而推动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

微重力环境是空间站科学实验的一大特色。

在这种环境下,物体的质量虽然保持不变,但由于缺乏重力作用,物质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会有所不同。

这为材料科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

科学家可以研究不同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微重力条件下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以期望发现新的材料合成方法,甚至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实现的新型材料。

流体物理学同样受益于空间站的特殊环境。

在地球上,流体的运动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在空间站中,流体行为的研究可以摆脱这一限制。

这对于理解流体在没有重力作用下的基本规律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改进液体燃料的管理和推进技术,对深空探测任务尤为关键。

生物学实验在空间站上也极具价值。

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中的生长与分裂显示出独特的模式,这对基础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比较空间站和地球环境下生物样本的差异,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重力对生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探索在太空中维持生物生命的可能性。

医学研究也是空间站科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的航天员会出现肌肉萎缩和骨密度下降等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对于未来长期太空探险至关重要。

此外,微重力环境下的蛋白质结晶实验还可能促进新药物的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不仅限于基础研究。

它们还涉及了许多与地球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科学。

例如,通过研究植物在空间站内的生长情况,科学家希望优化植物栽培技术,为未来的地外定居点提供食物自给的可能性。

总之,空间站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实验室,使得科学家能够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实验,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可能带来地球上的技术创新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随着空间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空间站将成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科学实验平台,成为人类科技进步的新高地。

微重力 2 微重力燃烧实验

微重力 2 微重力燃烧实验
KC-135空中加油机
地面模拟微重力设施
实验时,当飞机取得尽可能大而且有上升角度的初速度 后,驾驶员努力保持飞机的水平速度为常数,垂直加速度为 零,这样就可飞出抛物线径迹,这时机舱内可获得与初速成 正比的微重力实验时间.所能获得的微重力时间取决于飞机 性能,一般初速度越高,获得的微重力时间越长,这样的机 种往往较小.一般的运输机可以获得数十秒的失重时间.飞 机作抛物线飞行的优点是一次起飞可以进行多次微重力实验 .但由于受科里奥利力的限制,达到0.001g 水平已可以算作 是较高精度了.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研究单位主要从事飞机抛 物线飞行,研究火焰燃烧、蔓延.
轨道飞行微重力设施
微重力现象的研究随着太空飞行概念的形成有了重要的 认识,并且发展了费用较低的地面模拟研究.可是地面研究 的持续时间短,从70 年代开始美国、欧空局、前苏联、日 本等开始研制在飞行器上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80 年代 后期至今已在许多仪器上装载了微重力实验装置.空基实验 系统包括返地式卫星、航天飞机、载人飞船、太空实验室、 空间站等.
太空实验器材
在太空进行搭载的燃烧实验设备随实验材料、研究环境不同而互 不相同,种类繁多.主要有验
地面环境重力产生的自然对流作用使燃烧过程变得十分复 杂,而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对流基本消失,这为研究燃烧过程 的机理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微重力燃烧研究正在进一步推进燃 烧科学的发展.目前,微重力燃烧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 类: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本里我主要讨论的是微重力条件下 进行燃烧实验研究所用到的设备.
地面模拟微重力设施
微重力持续时间取决于火箭的能力,如果使火箭按抛物 线飞行较长路程就可获得较长的实验时间.火箭方式费用不 低,但比轨道飞行如航天飞机、空间站要低得多.为避免大 得多的损失,在重大航天计划实施之前,一般先以火箭实验 来发现飞行实验中的兼容性、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

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案例

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案例

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案例微重力技术在物理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概述:微重力是指物体在宇宙空间中减弱的重力环境。

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特性、相互作用和行为规律。

本文将介绍几个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的物理实验研究案例,包括液体表面张力、粉尘行为以及流体流动等。

一、液体表面张力研究实验台上的重力会对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影响,但在微重力环境中,液体的表面张力会显著增强。

为了研究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将不同种类的液体放置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研究,并观察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微重力环境下的液体表面张力较高,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

这为开发新型材料和理解液体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粉尘行为研究粉尘是微重力环境下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一项名为“粉尘晶体”的实验,旨在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粉尘颗粒的行为。

实验中,科学家将微小的粉尘颗粒散布在特定区域,并观察它们的聚集与运动情况。

结果显示,在微重力环境中,粉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弱,导致粉尘形成无序的结构。

这一研究不仅对地球上的粉尘物理学有重要启示,还为未来的宇航任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流体流动研究流体流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微重力环境为研究流体流动提供了理想条件。

科学家利用微重力技术开展了一项名为“流体混合”的实验研究,旨在研究微重力环境下流体混合的规律。

在实验中,科学家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流体注入微重力环境下的容器中,并观察它们的混合状况。

实验结果显示,微重力环境下,流体的对流和扩散作用会发生变化,导致两种流体的混合程度减弱。

这一研究对于了解流体的物理特性和流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利用微重力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研究是探索物质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液体表面张力、粉尘行为和流体流动等问题,科学家们深入探索了微重力环境下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行为规律。

流体的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

流体的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

流体的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是指在低重力或零重力状态下,流体的流动特性和行为。

这种环境可能出现在航天飞行器中、太空站以及一些实验室内。

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对于理解流体力学和应用于空间科学和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经典流体力学模型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适用性经典流体力学模型是基于重力场的,因此在微重力环境下其适用性受到限制。

例如,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无法产生自然对流,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重力驱动机制。

因此,传统的对流换热模型需要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

2. 表面张力对微重力环境下流动的影响在微重力环境中,表面张力开始起主导作用。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处具有的分子吸引力所引起的现象。

在地球上,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流动时会产生靠近容器壁面的附着层,而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支配的流体流动更加复杂。

3. 液滴行为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微重力环境为研究液滴行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验平台。

在微重力环境下,液滴的形状和稳定性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液滴在微重力环境下会变得更加圆滑和稳定,且难以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4. 混合和传质过程的改变微重力环境下的混合和传质过程与地球上的流体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无重力状态下流体的对流受到限制,传质主要通过扩散来实现。

因此,在微重力环境下,理解和掌握传质机制对于航天科学和技术领域至关重要。

5. 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控制和应用在微重力环境下,流动控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优化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流动,可以实现有效的热管散热系统、微重力实验室中的样品处理以及微重力生物科学实验中液滴的操作等。

总结:流体的微重力环境下的流动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航天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微重力环境下,经典流体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表面张力、液滴行为、混合传质以及流动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微重力环境下流体流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生物实验

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生物实验

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生物实验航天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领域,而生物学研究也是这个领域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微重力是指在距地球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空间中,航天器周围的万有引力减小所导致的微弱重力环境。

这种环境对生物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航天学家利用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环境,展开了大量的微重力生物实验。

一、微重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地球上,生物都是在较强的重力环境下生活的,而一旦置身于微重力环境中,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植物来说,微重力会导致它们的根系缩短,根毛数量减少,并且叶面积增加。

而在动物方面,一些实验表明,长时间处于微重力环境中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等问题。

二、微重力生物实验的意义微重力生物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微重力对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增加航天技术的发展。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未来长期宇宙航行中的人类生活提供借鉴。

三、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生物实验类型1. 植物实验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

实验表明,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中,会出现形态和解剖学方面的改变,例如茎的生长不良、根的生长不足等。

有些实验还发现,微重力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主要集中在小型生物,如昆虫、水生动物和小鼠等。

这些动物在微重力环境下也会出现种种问题,例如重力对视觉和听力的影响、重力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科学家可以了解微重力对生物的影响,并提高人类在太空中生活的适应性。

3. 微生物实验微重力环境也会对微生物造成影响。

大气中的微生物会进入航天器并繁殖,这可能会对宇航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同时,在微重力环境下,微生物可能会产生与地球环境下不同的物质代谢产物。

四、结语微重力生物实验为人类认知微重力环境下生命的基础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科学依据。

未来,在太空探索中,这些数据和结果能够指导人类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工作,并保障宇航员的健康和长时间安全生存。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研究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研究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研究一、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研究概述微重力环境对流体的流动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在航天器内部的流体管理、空间站的微重力科学实验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流体在微重力条件下的行为与地球上的常规流动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对微重力下流体流场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1.1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的核心特性在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的流动主要受到表面张力、粘性力和热毛细力等非重力因素的影响。

这些力的作用导致流体流场出现一些独特的现象,如液滴的形态变化、流体界面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流模式的改变等。

1.2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的研究意义微重力流体力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流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基本物理过程,而且对于发展新的流体管理技术、优化空间实验设计以及探索宇宙中的流体现象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二、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微重力流体流场行为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地面模拟实验和理论模型的建立。

通过模拟微重力环境,研究人员可以在地面实验室中观察和分析流体的流动特性。

2.1 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实验方法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落塔、抛物线飞机飞行和中性浮力水槽等。

这些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接近于真实微重力条件的实验环境,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2.2 微重力流体流场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建立是理解微重力下流体行为的关键。

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人员可以预测流体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特性和行为模式。

这包括流体稳定性分析、对流模式的模拟以及流体界面动力学的研究。

2.3 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的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验证理论模型和理解流体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高速摄影、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等,研究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流体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细节。

三、微重力条件下流体流场行为的工程应用与未来展望微重力流体流场行为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科学价值,而且在工程应用中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外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身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外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身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外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身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太空探索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外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然而,外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身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太空中微重力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外太空中微重力环境的影响1. 骨骼系统的影响在微重力环境下,由于身体不再承受地球引力,骨骼系统会发生明显的退化。

由于缺乏负重刺激,骨密度会逐渐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2. 肌肉系统的变化缺乏地球引力的作用,肌肉在太空中容易萎缩和丧失力量。

尤其是身体重要的核心肌群,如腹肌和背肌,会明显减弱,从而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3. 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在微重力环境下,心血管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

由于血液不再受到重力影响,流动性变差,导致体液分布不均,易发生头晕、胸闷等心血管问题。

4. 免疫系统的压力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影响,抵抗能力减弱,容易感染病菌。

这对长期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宇航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二、应对策略1. 运动训练在太空任务中,宇航员需要参与特定的运动训练,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功能。

这些训练包括抗阻力性训练、有氧运动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运动训练,宇航员可以减缓肌肉和骨骼的退化速度。

2. 药物干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些药物,以减轻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制钙离子增效剂,以增加骨骼的钙沉积;同时,他们还在研究免疫调节剂,以提高人体对抗病菌的能力。

3. 重力辅助设备为了减轻微重力环境对身体的负荷,科学家们还在开发重力辅助设备。

例如,引入特殊的运动机械,模拟地球上的重力环境,让宇航员的骨骼和肌肉得到适当的负荷刺激。

4. 饮食调整科学家们还研究了饮食对人体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影响。

他们发现,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改善骨骼和肌肉的退化情况。

另外,饮食中的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也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所帮助。

5. 心理支持长时间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对宇航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是指宇航员在太空中所处的微重力环境。

尽管看似轻松自在,实际上这种环境对人类身体和健康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骨骼系统的影响比较显著。

由于微重力环境下,人体不再需要承受重力的作用,身体内的骨骼和肌肉组织就不再需要维持原来的体力负担,这使得骨骼和肌肉组织的质量和量都会发生变化。

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下的宇航员,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其骨密度下降,骨组织质量减少,易引起骨折等问题。

同时,肌肉萎缩和功能衰退也会导致宇航员的体力和健康状况下降。

其次,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宇航员的身体处于无重力状态,人体流体不再像在地球上那样受到重力的限制,容易导致液体在身体内部堆积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这会影响到人体对水分的吸收和排泄,让宇航员容易出现水肿等问题。

此外,在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心脏的负担较轻,血液循环速度也减缓,这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还会影响到宇航员的免疫系统。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微重力环境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更薄弱。

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减缓,免疫系统的功能也会减弱。

这使得宇航员更加容易罹患感染等问题,身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也会降低。

因此,对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们需要探索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减缓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不良影响,让人类在未来的深空探索中更加安全地前行。

通过对太空中微重力环境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地球上的健康问题。

微重力实验装置原理

微重力实验装置原理

微重力实验装置原理
微重力实验装置主要利用微重力环境下物理现象的特殊性质,结合精准控制技术,以更准确地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微重力环境是指物体在离心机、空间站或高空飞机等环境下所处的物理状态。

在这种环境下,物理现象的表现与地球上不同,例如液体的表面张力、物质运动的惯性效应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利用微重力实验装置可以在这些特殊条件下进行更直接的研究。

微重力实验装置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传统的落塔和抛物线飞机,以及现代的电磁弹射微重力装置。

电磁弹射微重力装置使用了电磁弹射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实验对象加速到高速,然后让其在一个特定的轨道上运动,从而模拟出微重力环境。

微重力

微重力
要把这样一个精密的实验室长途运输送往发射场,整个过程都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保证平稳和安全。工 作人员一丝不苟地进行装箱前的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李春华介绍,实践十号卫星研制成功,将为中国开发出一 个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平台,使国家的空间微重力研究有了新的技术手段。
射前准备
测试中的实践十号卫星
2016年2月24日凌晨,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4月的发射 任务进行最后的备战。实践十号卫星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
按照计划,“实践十号”将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在短短15天的太空飞行中,完成涉及微 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六大领域的19项实 验。之后,卫星再把实验样品带回地球,为微重力环境及复杂辐射环境中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实践 十号”就是太空中临时搭建的一个实验室。
实现方法
在地面获得微重力(mg)的手段主要有落塔或落井((1~10)s的mg时间,(10e-4~10e-6)g的mg水平)、 抛物线飞行的飞机(20s左右的mg时间,10e-2左右的mg水平)以及各种空间飞行器(数天~数年的mg时间,10e4g的mg水平)。
比如美国NASA GRC的2.2s落塔和5.18s落井,德国ZARM的4.74s落塔,日本JAMIC的10s落井和MGLAB的4.5s 落塔,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的2s落塔,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3.60s落塔 ;实验飞机主 要有美国的KC-135,法国的A-300,日本的MU-300等;探空火箭主要有美国的Black Brant,德国的TEXUS,日本 的TR-1A等;空间飞行器主要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和空间实验室,俄罗斯已坠毁的和平号空间站(Mir)。

微重力流体力学

微重力流体力学

微重力流体力学
微重力流体力学是研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微重力环境中,由于缺乏重力的作用,流体的行为与地球上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微重力流体力学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控制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行为以及相关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微重力流体力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流体的空间分布、运动和变形等方面。

在微重力环境中,流体经常呈现出非常复杂的行为,例如表面张力效应、液滴形状的变化、乳液和泡沫的行为等。

此外,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流动也受到微重力的影响,例如传统的流体动力学理论不能适用于微管内的流动行为。

微重力流体力学在航天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天器中,微重力环境会对流体的运动和传热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了解和控制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行为对于航天器的设计和操作非常重要。

此外,微重力流体力学的研究还对于其他领域如生物医学、化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微重力流体力学是研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行为的科学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和控制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行为以及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微重力环境

微重力环境

微重力环境
微重力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重力与其它行星相比要小得多,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失重状态。

例如:当人在太空飞船中时,由于失重而飘浮起来;在离心机里转动的线圈周围会形成一个密度很大、很均匀且温度较低的液体区域。

科学家认为,微重力环境对宇航员将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首先,可以减少宇航员运动器官和骨骼肌肉系统的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在外层空间运动过程中,若带着沉重的设备穿越云层进入稠密大气,不仅需消耗更多燃料,也给探测器平台本身增加了额外负荷。

而微重力则使这种现象避免了。

再者,当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其速度还要逐渐降下来,最终稳定在1.6公里/秒左右,这时若再穿上笨重的宇航服,无疑是不明智之举。

若改用太空服装,由于它质量轻,穿着舒适方便,可供宇航员长期工作,并且成本只是同类材料制造的普通宇航服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

第四,如果让宇航员出舱活动,应该选择微重力条件,因为那时没有任何东西能把他们压垮。

然而由于太阳粒子辐射及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导致皮肤癌等疾病,医疗专家提醒宇航员不要直接暴露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目前有些国家的宇航员已开始享受微重力环境。

但是必须记住,此时宇航员的血红细胞还保持在工作水平,所以饮食仍按地面规律进行。

随着技术发展,也会出现自动调节器,可使人在零重力情况下睡眠。

我们所说的“微重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重力”。

在地球上的重力值是约为9.8N/ KG,而微重力环境,重力值将达到9.0N
/ KG 左右,如果这个数字与重力值相差过大,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危害健康,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不建议人直接体验这个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观测站的形式, 可以用以前的AMP 采用观测站的形式 , 可以用以前的 AMP S 为基 础,根据当前最大的AMPs(t)来预测将来岩体内释 根据当前最大的AMP (t)来预测将来岩体内释 放的能量值E 放的能量值E。 根据测量重力变化,可以确定应力集中区域, 根据测量重力变化,可以确定应力集中区域, 对冲击地压及震动危险区域进行定位。 对冲击地压及震动危险区域进行定位 。 图 8 - 5 为 STASZIC矿观测的重力异常RBGAi-1与趋势Ti-1的分 STASZIC矿观测的重力异常RBGA 与趋势T 矿观测的重力异常 布图。 布图。
∂g ∆g = = ∆Wzzw ∂z ∆h
(8-1)
由于岩石介质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由于岩石介质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 可以测量 重力的变化。重力(法向) 重力的变化。重力(法向)与地理宽度的变化可用 下式表示 γ0=γa(1+βSin2φ-β1Sin2φ) - 式中 γ0——法向重力值 法向重力值 γa ——考虑相对平面的法向重力值 考虑相对平面的法向重力值 β、β1——系数 、 系数 φ——地理宽度 地理宽度 (8-2)
(∑E)——研究期间内能量总和对应的AMPi-1增加总和。 研究期间内能量总和对应的AMP 增加总和。 AMPs(∑E) 研究期间内能量总和对应的 D(∑E)——经验趋势,实际中D(∑E)按最小二乘法确定 经验趋势,实际中D(∑E D(∑E) 经验趋势 D(∑
D=A∑E+B Rez(∑E)——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Rez(∑E) 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巷道 约定水平面
图8-1 测量重力变化示意图
2g0 △gBB= R
(hd+hs)-2πGρhd+2
πGρhg+△gt+△gg
( 8-3)
=0.3086(hd+hs)+0.04187(ρghg-ρdhd)+△gt+△gg )+△
式中: g0——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值 R——地球的平均半径(6370m) G——引力常数 hd——测量点距约定水平的高度 hs——测量仪器的高度,精确到0.01m hg——从地表平均高度起距测量点的深度 ρg,ρd——岩层hg 和hd的平均密度 △gt——地表重力修正值 △gg——井下井巷中观测点的重力修正值
8.3
测量方法与观测仪器
重力法进行测量时, 重力法进行测量时 , 重力仪布置在危险区域附
测量巷道的倾角不大于10° 近 , 测量巷道的倾角不大于 ° , 测量巷道最好 在观测区域的上部或下部,最好是石门穿过 个以 在观测区域的上部或下部,最好是石门穿过2个以 上的煤层。测量点的间距一般为 上的煤层。测量点的间距一般为10~50m,测点的 , 高度精确到0.01m。 。 高度精确到
图8-5 STASZIC矿观测的重力异常 矿观测的重力异常RBGAi-1与趋势Ti-1 与趋势T 矿观测的重力异常 的分布图
由图可见, 之间存在AMPi-1的异常变化。说明该 的异常变化。 由图可见,在33~37之间存在 之间存在 部分是卸压区。在第8系列 系列, 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部分是卸压区。在第 系列,AMP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说明压 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力 迅 速 增 长 。 发 生 能 量 为 E=8×107J 的 震 动 。 而 AMP9-1 和 = × AMP10-1表明,震动发生后产生的压力降。而后在 表明,震动发生后产生的压力降。而后在AMP11-1表明, 表明, 压力又回到原来的水平。 压力又回到原来的水平。而AMP14-1和AMP16-1的压力跳动是两 次破坏顶板和放卸压振动炮的结果。其后高应力保持 周到第 次破坏顶板和放卸压振动炮的结果。其后高应力保持3周到第 17循环的 循环的AMP17-1。 循环的
△g=△g0+△gBB-γ0
( 8-4)
重力微异常为差的异常,计算第i次测量与第一次 重力微异常为差的异常, 计算第 次测量与第一次 测量之差(△ 或相邻二次之差(△ 测量之差 △gi-△g1)或相邻二次之差 △gi-△gi-1)或 或相邻二次之差 或 式中1 次与所选的某次之差( 第 i次与所选的某次之差 ( △ gi-△gk), 式中 1 < 次与所选的某次之差 k≤i。 。
AMPi-1定义为Ti-1的振幅度。它是 - 定义为T - 的振幅度。它是RBGA 曲线的梯度值, 曲线的梯度值,其变化对应着岩石密度梯度的 变化, 变化,与岩层开采引起的应力变化具有简单的 关系。 AMPi-1 增加时对应着压力的集中 , 可 关系 。 - 增加时对应着压力的集中, 以提前预计观测区域内岩层释放的能量。 AMPi-1减小时,对应岩层应力释放,卸压。 - 减小时,对应岩层应力释放,卸压。
测 量 仪 器 有 美 国 公 司 Worden,LaCwta, Romberg和加拿大公司 和加拿大公司Scintex生产的重力仪。重力 生产的重力仪。 和加拿大公司 生产的重力仪 仪主要测量重力值的变化,其灵敏度很高( 仪主要测量重力值的变化 , 其灵敏度很高 ( 10-7 到 10-8重力值)。其原理如图 所示,这种情况下, 重力值) 其原理如图8-2所示 这种情况下, 所示, 重力的微小变化,将使产生较大的倾斜度。 重力的微小变化,将使产生较大的倾斜度。
8.6
揭露老巷及其充填程度
地下的老巷和采空区对地表建筑物及工业区有很大的威胁。 地下的老巷和采空区对地表建筑物及工业区有很大的威胁。
根据老巷与采空区上方重力场中的密度与周围岩体的密度之差, 根据老巷与采空区上方重力场中的密度与周围岩体的密度之差, 可以采用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确定其位置。 可以采用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确定其位置。 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定义为: 重力垂直梯度的分布定义为:
4 Fs 5 2 0 β 1 l l' mg
3
系统臂长, 回转轴, 质量, 弹簧, 1—系统臂长,2—回转轴,3—质量,4—弹簧,5——弹性 系统臂长 回转轴 质量 弹簧 弹性 作用臂, 平衡状态时与平面的夹角, 作用臂,β——平衡状态时与平面的夹角,mg——重力 平衡状态时与平面的夹角 重力 图8-2 重力仪原理示意图
80
(RBGA)i-1
μGal
40 0 -40 16
Ti-1
(AMP)
21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66
测量长度
图8-4 微重力异常的趋势及变化幅度
点号
AMP tgA= L
(8-5)
波兰与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 AMP(t)和 t)存在着如下关系 存在着如下关系: 波兰与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 , AMP(t) 和 E ( t) 存在着如下关系 : (∑E)=D(∑E)+ AMPs(∑E)=D(∑E)+Rez(∑E) 式中 (8-6)
8.5
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
重力法广泛用于矿山震动与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之中。 重力法广泛用于矿山震动与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之中。
其主要是确定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 确定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 其主要是确定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微重力异常曲线 RBGA趋向性的变化特征。 趋向性的变化特征。 趋向性的变化特征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震动与冲击矿压前,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震动与冲击矿压前,岩体的体积 将会增加,从而使岩体的密度降低,微重力异常值 将会增加,从而使岩体的密度降低,微重力异常值RBGA 将发生变化。 其变化趋势为T,该趋势的斜率估计量为A, 将发生变化 。 其变化趋势为 , 该趋势的斜率估计量为 , 见图8-4所示。 见图 所示。 所示
重力正异常
重力负异常
重力异常在找矿中的应用
8.1
物理基础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密度、大小、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密度、大小、形 状及距离的函数: 状及距离的函数:
Gdm dF = 2 r
式中 dF—单元的引力 单元的引力 G –引力常数 引力常数G=6.67×10-11 N·m2/kg2 引力常数 × dm—单元质量 单元质量 r –单元距测量点的距离 单元距测量点的距离
8.2
井下测量重力的递减法
为了同一平面观测到的重力进行相互比较, 采用Bouger递 为了同一平面观测到的重力进行相互比较 , 采用 递
减法,如图8-1所示 所示。 减法,如图 所示。假设巷道的观测点处于所取平面的最低高 度。
Δgt
地面形状
Δgt
平均高度
Δgt
+2πGρg hg
井 筒
hg
Δg g
hs +2πGρd hd hd
对某地的实测重力值,通过高程及地形校正后, 对某地的实测重力值,通过高程及地形校正后,再 减去理论重力值,差值称作重力异常值。如为正值, 减去理论重力值,差值称作重力异常值。如为正值,称 正异常;如为负值,则称为负异常 正异常;如为负值,则称为负异常。前者反映该区地下 负异常。 的物质密度偏大,后者则说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偏小。 的物质密度偏大,后者则说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偏小。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通过发现各地的局部重力异常 通过发现各地的局部重力异常来进行找矿和勘查地下地 重力异常来进行找矿和勘查地下地 质构造的。 质构造的。
实际中,对于两水平来说,可用重力异常来: 实际中,对于两水平来说,可用重力异常来: 1)揭露测量水平之间的地质情况; )揭露测量水平之间的地质情况; 2)研究开采引起的岩层密度的变化; )研究开采引起的岩层密度的变化; 3)揭露岩体引力升高的影响下,膨胀过程的发展。 )揭露岩体引力升高的影响下,膨胀过程的发展。
在重力差法的测量中, 地表的重力修正值△ gt 是 在重力差法的测量中 , 地表的重力修正值 △ 个常数, 而实际岩石的平均密度值为2.6× 个常数 , 而实际岩石的平均密度值为 × 10 3 kg/m2, 因此,所测点的 递减的微重力异常为: 因此,所测点的Bouger递减的微重力异常为: 递减的微重力异常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