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
它充分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灌输”,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正文】:
考察现在的小学生,我们发现他们在独立学习、团结合作、融入社会、创新奋斗等方面的基本品质还较差,普遍综合实践能力较弱,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基础教育的某些体制和学校教育的某些弊端不能不说影响着学生综合实
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基础教育历来都重视对正规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受教育基本是在一种囿固的环境里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学校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
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
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
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
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终我选择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经验储备、品质特征,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为:密切学生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大自然、社会及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地讲,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有四个方面:其一、学生了解认识自然的情感和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融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基本品质和能力。
其二、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基本品质和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准则、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健康文明的社会小公民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集体生活的健康情感与能力。
其四、探索与创新训练。
主要培
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善于探究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己不了解不理解的问题,培养其探究的兴趣、爱好、情感等品质特征,训练其探究习惯。
基于上述目标,我们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体制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有四个:实践性──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要特征;开放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囿于学校和班级,社会、社区、城市、乡村等应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教师、家长、同伴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此外,在活动培训内容方面也应该是开放的;自主性──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赏识为主要形式,教师家长只是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生存性──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认识与体验得到不断深化,创造的兴趣与情感逐渐得到加强,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将不断生存,学生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究与实践中,其品质不断得到优化,能力不断得到生存。
目前,小学正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每周安排了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训练时间,但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应选择哪些内容?怎样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才合理科学?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以下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实践是其最主要的训练形式;集中使用课时与分散使用课时相结合,根据活动形式及内容合理分配活动时间;教师家长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者与参与者,教师家长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做好三个结合,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训练内容的选择原则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还属于探索性的科目,此课程属于校本教材开发体系,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对学生选择哪些活动内容进行训练,哪些训练内容最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这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但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也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实践与探究相结合的原则。
每个综合实践活动,都尽可能考虑其活动的意义、价值,让每个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自己不了解不理解的问题。
(二)紧密联系学生自我及社会生活的原则。
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及社会生活的实际,要在活动中解决学生感兴趣而又困惑的问题,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自觉地融入社会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心态。
(三)就地就近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原则。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和条件还不许可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地域扩展得太大,同时,就地就近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便于培养学生对周边事物及问题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当然,有些探究性活动课题,学生本身可以通过文本资料、上网查询、调查了解等途径加以解决,这样的活动内容在选择时受地地域的限制性就不大。
(四)师生自主合作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原则。
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时,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要考虑教师自己对该活动领域的熟悉程度。
每期初,师生可以在考察、观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共同设计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选择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订出活动的目标,使活动更有针对性。
(五)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在选择内容时一定要突出地域社区的特色,在活动中要重点探索本地区学生感兴趣而又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活动要反映学校、社区的区域品貌、特色文化、人文特征等。
五、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有许多,但综合起来,有两条最基本的途径:
(1)以学科课教学为依托,把学科课中的一些知识直接运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每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方式也各异,教师教学时,要充分把握住这些特点,把教学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开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训练科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评价方式
通过对学生一定时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其品质特征是否得到了优化,其能力是否得到了增强,这都要通过一定的科学方式加以评价,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
其一、“过程记录评价方式”。
此种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兴趣、情感、态度等品质因素及活动质量的考察,尽量采取观察记录的方式予以表述性评价。
其二、“反思性评价方式”。
在综合实践能力形成方面,每个学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与学生共同制定出各自的综合实践能力评价标准,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继而制订出下一个评价标准。
其三、“档案袋评价方式”。
即通过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的方式来激励评价学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应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参加活动的记录、活动的产品、活动的图片音像资料等。
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要定期进行展评,展评时要尽可能组织家长参与,注意引导学生采取反思性策略对自己活动的情况进行回顾评判。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优化学生的品质特征,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
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
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3、要认真在总体上设计活动课。
要使活动课达到实效性,必须充分准备。
老实说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料的准备都要耗费我相当长的时间,这门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相当强的课程,有时所准备的资料相当难找。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个活动性科目,要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需要我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尝试——“科学实践课”两年试验小结》
【作者简介】:
马秀梅小学一级教师、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主要从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两门学科的教学。
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辅导学生多人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