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高中数学人教A选修2-1-全套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学案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人教版数学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学案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预习课本P43~47,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椭圆有哪些几何性质?什么叫做椭圆的中心、顶点、长轴与短轴?2.什么是椭圆的离心率?随着离心率的变化椭圆的形状有何变化?[新知初探]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x2a2+y2b2=1(a>b>0)y2a2+x2b2=1(a>b>0) 范围-a≤x≤a且-b≤y≤b -b≤x≤b且-a≤y≤a 顶点A1(-a,0),A2(a,0),B1(0,-b),B2(0,b)A1(0,-a),A2(0,a),B1(-b,0),B2(b,0) 轴长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点F1(-c,0),F2(c,0)F1(0,-c),F2(0,c) 焦距|F1F2|=2c对称性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离心率e =ca(0<e <1) [小试身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长轴长等于a ( )(2)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 -c ( ) (3)椭圆的离心率e 越小,椭圆越圆( ) 答案:(1)× (2)√ (3)√2.椭圆25x 2+9y 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 A .5,3,45B .10,6,45C .5,3,35D .10,6,35答案:B3.若椭圆x 2a 2+y 2=1的焦点在x 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2B .12C .22D .52 答案:A4.若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x 2m +y 22=1的离心率为12,则m 的值为________.答案:32由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典例] [解] 椭圆方程变形为x 29+y 24=1,∴a =3,b =2,∴c =a 2-b 2=9-4=5.∴椭圆的长轴长和焦距分别为2a =6,2c =25, 焦点坐标为F 1(-5,0),F 2(5,0),顶点坐标为A 1(-3,0),A 2(3,0),B 1(0,-2),B 2(0,2), 离心率e =c a =53.求椭圆的性质时,应把椭圆化为标准方程,注意分清楚焦点的位置,这样便于直观地写出a ,b 的数值,进而求出c ,求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等几何性质.[活学活用]已知椭圆C 1:x 2100+y 264=1,设椭圆C 2与椭圆C 1的长轴长、短轴长分别相等,且椭圆C 2的焦点在y 轴上.(1)求椭圆C 1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2)写出椭圆C 2的方程,并研究其性质.解:(1)由椭圆C 1:x 2100+y 264=1可得其长半轴长为10,短半轴长为8,焦点坐标(6,0),(-6,0),离心率e =35;(2)椭圆C 2:y 2100+x 264=1,性质:①范围:-8≤x ≤8,-10≤y ≤10; ②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③顶点:长轴端点(0,10),(0,-10),短轴端点(-8,0),(8,0); ④焦点:(0,6),(0,-6); ⑤离心率:e =35.利用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典例] (1)长轴长是10,离心率是45;(2)在x 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解] (1)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或y 2a 2+x 2b 2=1(a >b >0). 由已知得2a =10,a =5. 又∵e =c a =45,∴c =4.∴b 2=a 2-c 2=25-16=9.∴椭圆方程为x 225+y 29=1或y 225+x 29=1.(2)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如图所示,△A 1FA 2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OF 为斜边A 1A 2的中线(高),且|OF |=c ,|A 1A 2|=2b ,则c =b =3, a 2=b 2+c 2=18,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18+y 29=1.(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即先明确焦点的位置或分类讨论.一般步骤是:①求出a 2,b 2的值;②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③写出标准方程.[活学活用]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是短轴长的5倍,且过点A (5,0). (2)离心率e =35,焦距为12.解:(1)若椭圆焦点在x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题意得⎩⎪⎨⎪⎧ 2a =5×2b ,25a 2+0b 2=1,解得⎩⎪⎨⎪⎧a =5,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若焦点在y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由题意,得⎩⎪⎨⎪⎧2a =5×2b ,0a 2+25b 2=1,解得⎩⎪⎨⎪⎧a =25,b =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625+x 225=1.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或y 2625+x 225=1.(2)由e =c a =35,2c =12,得a =10,c =6,则b 2=a 2-c 2=64.当焦点在x 轴上时,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00+y 264=1;当焦点在y 轴上时,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00+x 264=1.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 2100+y 264=1或y 2100+x 264=1.求椭圆的离心率[典例] 设椭圆C :x a 2+y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A .36B .13C .12D .33[解析] 法一:由题意可设|PF 2|=m ,结合条件可知|PF 1|=2m ,|F 1F 2|=3m ,故离心率e =c a =2c 2a =|F 1F 2||PF 1|+|PF 2|=3m 2m +m =33.法二:由PF 2⊥F 1F 2可知P 点的横坐标为c ,将x =c 代入椭圆方程可解得y =±b 2a ,所以|PF 2|=b 2a .又由∠PF 1F 2=30°可得|F 1F 2|=3|PF 2|,故2c =3·b 2a ,变形可得3(a 2-c 2)=2ac ,等式两边同除以a 2,得3(1-e 2)=2e ,解得e =33或e =-3(舍去). [答案] D[一题多变]1.[变条件]若将本例中“PF 2⊥F 1F 2,∠PF 1F 2=30°”改为“∠PF 2F 1=75°,∠PF 1F 2=45°”,求C 的离心率.解:在△PF 1F 2中,∵∠PF 1F 2=45°,∠PF 2F 1=75°, ∴∠F 1PF 2=60°,设|PF 1|=m ,|PF 2|=n ,|F 1F 2|=2c ,椭圆的长轴长为2a ,则在△PF 1F 2中, 有m sin 75°=n sin 45°=2csin 60°, ∴m +n sin 75°+sin 45°=2csin 60°,∴e =c a =2c 2a =sin 60°sin 75°+sin 45°=6-22. 2.[变条件,变设问]若将本例中“PF 2⊥F 1F 2,∠PF 1F 2=30°”改为“C 上存在点P ,使∠F 1PF 2为钝角”,求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知c >b ,∴c 2>b 2. 又b 2=a 2-c 2,∴c 2>a 2-c 2, 即2c 2>a 2. ∴e 2=c 2a 2>12,∴e >22. 故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2,1.求椭圆离心率及范围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若已知a ,c 可直接利用e =ca 求解.若已知a ,b 或b ,c 可借助于a 2=b 2+c 2求出c 或a ,再代入公式e =ca 求解.(2)方程法:若a ,c 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 ,b ,c 的关系式,借助于a 2=b 2+c 2,转化为关于a ,c 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 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 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 的值或范围.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是(0,13),另一个顶点是(-10,0),则焦点坐标为( )A .(±13,0)B .(0,±10)C .(0,±13)D .(0,±69)解析:选D 由题意知椭圆焦点在y 轴上,且a =13,b =10,则c =a 2-b 2=69,故焦点坐标为(0,±69).2.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2B .32 C .34D .64解析:选A 依题意,△BF 1F 2是正三角形,∵在Rt △OBF 2中,|OF 2|=c ,|BF 2|=a ,∠OF 2B =60°, ∴cos 60°=c a =12,即椭圆的离心率e =12,故选A .3.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与椭圆x 225+y 216=1有相同的长轴,椭圆x 2a 2+y 2b 2=1的短轴长与椭圆y 221+x 29=1的短轴长相等,则( ) A .a 2=25,b 2=16 B .a 2=9,b 2=25C .a 2=25,b 2=9或a 2=9,b 2=25D .a 2=25,b 2=9解析:选D 因为椭圆x 225+y 216=1的长轴长为10,焦点在x 轴上,椭圆y 221+x 29=1的短轴长为6,所以a 2=25,b 2=9.4.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轴,直线AB 交y 轴于点P .若AP =2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2B .22C .13D .12解析:选D ∵AP =2PB ,∴|AP |=2|PB |. 又∵PO ∥BF ,∴|PA ||AB |=|AO ||AF |=23,即a a +c =23,∴e =c a =12.5.椭圆mx 2+ny 2+mn =0(m <n <0)的焦点坐标是( ) A .(0,±m -n ) B .(±m -n ,0) C .(0,±n -m )D .(±n -m ,0)解析:选C 化为标准方程是x 2-n +y 2-m =1,∵m <n <0,∴0<-n <-m .∴焦点在y 轴上,且c =-m -(-n )=n -m . 6.椭圆x 24+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________.解析:当焦点在x 轴上时,4-m 2=12⇒m =3; 当焦点在y 轴上时,m -4m=12⇒m =163. 综上,m =3或m =163. 答案:3或163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55, 且过P (-5,4),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e =c a =55,∴c 2a 2=a 2-b 2a 2=15, ∴5a 2-5b 2=a 2即4a 2=5b 2.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5y 24a 2=1(a >0),∵椭圆过点P (-5,4),∴25a 2+5×164a 2=1. 解得a 2=45.∴椭圆方程为x 245+y 236=1. 答案:x 245+y 236=18.设F 1,F 2分别为椭圆x 23+y 2=1的左,右焦点,点A ,B 在椭圆上,若1F A =5F B 2,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设A (m ,n ).由1F A =5F B 2,得B ⎝ ⎛⎭⎪⎫m +625,n 5.又A ,B 均在椭圆上,所以有⎩⎪⎨⎪⎧m 23+n 2=1,⎝ ⎛⎭⎪⎫m +62523+⎝⎛⎭⎫n 52=1,解得⎩⎪⎨⎪⎧ m =0,n =1或⎩⎪⎨⎪⎧m =0,n =-1,所以点A 的坐标为(0,1)或(0,-1). 答案:(0,1)或(0,-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22,过点F 1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16,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解:设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由e =22知c a =22,故c 2a 2=12,从而a 2-b 2a 2=12,b 2a 2=12.由△ABF 2的周长为|AB |+|BF 2|+|AF 2|=|AF 1|+|AF 2|+|BF 1|+|BF 2|=4a =16,得a =4,∴b 2=8.故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8=1.10.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右顶点是A (a,0),其上存在一点P ,使∠APO =90°,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设P (x ,y ),由∠APO =90°知,点P 在以OA 为直径的圆上,圆的方程是⎝⎛⎭⎫x -a 22+y 2=⎝⎛⎭⎫a 22.∴y 2=ax -x 2.①又P 点在椭圆上,故x 2a 2+y 2b2=1.②把①代入②化简,得(a 2-b 2)x 2-a 3x +a 2b 2=0,即 (x -a )[(a 2-b 2)x -ab 2]=0,∵x ≠a ,x ≠0, ∴x =ab 2a 2-b 2,又0<x <a ,∴0<ab 2a 2-b 2<a ,即2b 2<a 2. 由b 2=a 2-c 2,得a 2<2c 2,∴e >22. 又∵0<e <1,∴22<e <1.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椭圆x 225+y 29=1与x 29-k +y 225-k =1(0<k <9)的关系为( )A .有相等的长轴长、短轴长B .有相等的焦距C .有相同的焦点D .有相同的顶点 解析:选B c 21=25-9=16,c 22=(25-k )-(9-k )=25-9=16,所以两椭圆有相等的焦距.故选B .2.过椭圆x 24+y 23=1的焦点的最长弦和最短弦的长分别为( )A .8,6B .4,3C .2, 3D .4,2 3解析:选B 过椭圆焦点的最长弦为长轴,其长度为2a =4;最短弦为垂直于长轴的弦,因为c =1,将x =1代入x 24+y 23=1,得124+y 23=1,解得y 2=94,即y =±32,所以最短弦的长为2×32=3.故选B .3.与椭圆9x 2+4y 2=36有相同焦点,且短轴长为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x 22+y 24=1B .x 2+y 26=1 C .x 26+y 2=1D .x 28+y 25=1解析:选B 椭圆9x 2+4y 2=36可化为x 24+y 29=1,可知焦点在y 轴上,焦点坐标为(0,±5),故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则c =5.又2b =2,即b =1,所以a 2=b 2+c 2=6, 则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6=1. 4.(全国丙卷)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P 为C 上一点,且PF ⊥x 轴.过点A 的直线l 与线段PF 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E .若直线BM 经过OE 的中点,则C 的离心率为( )A .13B .12C .23D .34解析:选A 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 (-a,0),B (a,0),F (-c,0). 设E (0,m ), 由PF ∥OE ,得|MF ||OE |=|AF ||AO |, 则|MF |=m (a -c )a .①又由OE ∥MF ,得12|OE ||MF |=|BO ||BF |,则|MF |=m (a +c )2a.② 由①②得a -c =12(a +c ),即a =3c , ∴e =c a =13.故选A . 5.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顶点和上顶点,F 为右焦点,且AB ⊥B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在Rt △ABF 中,|AB |=a 2+b 2,|BF |=a ,|AF |=a +c ,由|AB |2+|BF |2=|AF |2,得a 2+b 2+a 2=(a +c )2.将b 2=a 2-c 2代入,得a 2-ac -c 2=0,即e 2+e -1=0,解得e =-1±52. 因为e >0,所以e =5-12. 答案:5-12 6.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20,短轴长为16,则椭圆上的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10,b =8,不妨设椭圆方程为x 2100+y 264=1,其上的点M (x 0,y 0),则|x 0|≤a =10,|y 0|≤b =8,点M 到椭圆中心的距离d =x 20+y 20.因为x 20100+y 2064=1,所以y 20=64⎝⎛⎭⎫1-x 20100=64-1625x 20,则d =x 20+64-1625x 20= 925x 20+64,因为0≤x 20≤100,所以64≤925x 20+64≤100,即8≤d ≤10. 答案:[8,10]7.已知椭圆x 2+(m +3)y 2=m (m >0)的离心率e =32,求实数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并写出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解:椭圆方程可化为x 2m +y 2m m +3=1,由m -m m +3=m (m +2)m +3>0,可知m >m m +3,所以a 2=m ,b 2=m m +3,c =a 2-b 2= m (m +2)m +3, 由e =32,得 m +2m +3=32,解得m =1. 于是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14=1, 则a =1,b =12,c =32.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1;两焦点坐标分别为⎝⎛⎭⎫-32,0,⎝⎛⎭⎫32,0;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0),(1,0),⎝⎛⎭⎫0,-12,⎝⎛⎭⎫0,12.8.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 的左、右焦点,过点 F 1的直线交椭圆 E 于 A ,B 两点,|AF 1|=3|F 1B |.(1)若|AB |=4,△ABF 2 的周长为16,求|AF 2|;(2)若cos ∠AF 2B =35,求椭圆E 的离心率. 解:(1)由|AF 1|=3|F 1B |,|AB |=4,得|AF 1|=3,|F 1B |=1.因为△ABF 2的周长为16,所以由椭圆定义可得4a =16,|AF 1|+|AF 2|=2a =8. 故|AF 2|=8-3=5.(2)设|F 1B |=k ,则k >0且|AF 1|=3k ,|AB |=4k . 由椭圆定义可得,|AF 2|=2a -3k ,|BF 2|=2a -k . 在△ABF 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B |2=|AF 2|2+|BF 2|2-2|AF 2|·|BF 2|·cos ∠AF 2B ,即(4k )2=(2a -3k )2+(2a -k )2-65(2a -3k )·(2a -k ). 化简可得(a +k )(a -3k )=0,而a +k >0,故a =3k . 于是有|AF 2|=3k =|AF 1|,|BF 2|=5k .因此|BF 2|2=|F 2A |2+|AB |2,可得F 1A ⊥F 2A ,故△AF 1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c =22a ,所以椭圆E 的离心率e =c a =22.。

新编人教A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

新编人教A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目录1.1.1命题及其关系1.1.2四种命题的关系1.2.1充分条件1.2.2充要条件1.3.1逻辑联结词1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2.1.1曲线与方程(1)学案2.1.2曲线与方程(2)学案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学案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学案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2.5曲线与与方程学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学案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3.1.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1.5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利用向量方法求距离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利用向量方法求角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向量证法§1.1.1 命题及四种命题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本2—6页完成下列问题1、命题:;2、真命题:假命题:。

3、命题的数学形式:。

4、四种命题:。

(1)互逆命题:。

(2)互否命题:。

(3)互为逆否命题:。

注意:数学上有些命题表面上虽然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将它的表述作适当的改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从而得到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二、自主探究:〖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x<;(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5)215>(7)明天下雨;(8)312〖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2.2椭圆》复习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2.2椭圆》复习教案

1. 一、知识要点: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几何性质 椭圆椭圆 双曲线双曲线 抛物线抛物线定义定义 1.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2a>|F 1F 2|)的点的轨迹轨迹 1.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2a(0<2a<|F 1F 2|)的点的轨迹的点的轨迹2.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 的点的轨迹.(0<e<1) 2.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 的点的轨迹.(e>1)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图形图形方程 标准方程方程 12222=+b y a x (b a >>0) 12222=-by a x (a>0,b>0) y 2=2px 参数方程 为离心角)参数q q q (sin cos îíì==b y a x 为离心角)参数q q q (tan sec îíì==b y a x îíì=y pt x 22(t 为参数) 范围范围 ─a £x £a ,─b £y £b |x| ³ a,y ÎR x ³0 中心中心 原点O (0,0) 原点O (0,0) 顶点 (a,0), (─a,0), (0,b) , (0,─b) (a,0), (─a,0) (0,0) 对称轴x 轴,y 轴;轴; 长轴长2a,短轴长2b x 轴,y 轴; 实轴长2a, 虚轴长2b. x 轴 焦点焦点 F 1(c,0), F 2(─c,0) F 1(c,0), F 2(─c,0) )0,2(p F 焦距 2c (c=22b a -) 2c (c=22b a +)离心率 )10(<<=e a c e )1(>=e a c ee=1 准线准线x=c a 2± x=ca 2±2p x -=渐近线y=±abx 焦半径 ex a r ±= )(a ex r ±±=2px r += 通径通径a b 22 a b 22 2p 焦参数焦参数ca 2ca 2P (1))0(12222>>=+b a b y a x ,焦点:F 1(-c,0),F 2(c,0),其中c=22b a -. (2))0(12222>>=+b a a y b x ,焦点:F 1(0,-c),F 2(0,c),其中以标准方程)0(12222>>=+b a by a x 为例: ①范围:|x|≤a,|y|≤b;②对称性:对称轴x=0,y=0,对称中心为O(0,0);③顶点A(a,0),A′(A(a,0),A′(--a,0),B(0,b),B′(0,a,0),B(0,b),B′(0,-b);-b);长轴|AA′|=2a,短轴|BB′|=2b;④离心率:e=ac,0<e<1;⑤准线x=±ca 2;⑥焦半径:|PF 1|=a+ex,|PF 2|=a-ex,其中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二、基本训练1.设一动点P 到直线3x =的距离与它到点A (1,0)的距离之比为3,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的轨迹方程是 ( )()A 22132x y += ()B 22132x y -=()C 22(1)132x y ++=()D 22123x y +=2.与曲线)9(192522<=-+-k ky k x 之间具有的等量关系之间具有的等量关系( )()A 有相等的长、短轴有相等的长、短轴 ()B 有相等的焦距有相等的焦距()C 有相等的离心率有相等的离心率()D 有相同的准线有相同的准线3.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长、短轴都坐标上,且过点(3,0)A ,则椭圆的方程是圆的方程是 ,1.椭圆的定义: 第一种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焦距. 第二种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1的正常数,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 2.椭圆的标准椭圆的标准方程方程: c=22b a -. 3.椭圆的参数方程:îíì==q qsin cos b y a x ,(参数θ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的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的离心率离心率). 4.椭圆的几何性质:曲线192522=+y x .4.底面.底面直径直径为12cm 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的平面所截,的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这个椭圆的长截口是一个椭圆,这个椭圆的长y xOF 1F 2P αβyO x1lF 2 F 1 A 2 A 1 PMl短轴长短轴长 221(0)x y a b a b +,+=>>,P 为椭圆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12,F 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1)若a =Ð21F PF ,21PF F b Ð=,求证:离心率2cos2cosb a ba -+=e ;(2)若q 221=ÐPF F ,求证:21PF F D 的面积为2t a n b q ×.例4设椭圆2211x y m +=+的两个焦点是12(,0),(,0)(0)F c F c c ->,且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直线1PF 与直线2PF 垂直.(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设l 是相应于焦点2F 的准线,直线2PF 与l 相交于点Q ,若22||23||QF PF =-,求直线2PF 的方程.程.,离心率 .5.已知.已知椭圆椭圆22=>>的离心率为35,若将这个椭圆绕着它的右焦点按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2p后,所得新椭圆的一条准线后,所得新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方程是163y =,则原来的椭,则原来的椭圆方程圆方程是 ;新椭圆方程是;新椭圆方程是 . 三、例题分析 例1(05浙江) .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长轴A 1A 2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轴的交点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求椭圆的方程圆的方程;(Ⅱ)若直线l 1:x =m (|m |>1),P 为l 1上的动点,使∠F 1PF 2最大的点P 记为Q ,求点Q 的坐标(用m 表示).例2设A B 是两个定点,且||2AB =,动点M 到A 点的距离是4,线段M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MA 于点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例3.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ïîïíì³<<+)4(2)40(442b bbb ;(B) ïîïíì³<<+)2(2)20(442b bbb ;(C) 442+b ;(D) 2b2. P A 3316 ()B )32(4- ()C )32(16+ ()D 163.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的左焦点为 F ,(,0),(0,)A a B b -为椭圆的两个顶点,若F 到AB A 777- ()B 777+ ()C 12()D 454.(05天津卷)从集合{1,2,3…,11}例5(05上海)点A 、B 分别是分别是椭圆椭圆1203622=+y x 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位于x 轴上方,PF PA ^。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得概念与命题得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就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得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得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得例子,培养她们得辨析能力;以及培养她们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得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得概念、命题得构成难点:分清命题得条件、结论与判断命题得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得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得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得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得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您能判断她们得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得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得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得表述都就是陈述句得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得判断为真,(2)(4)(6)得判断为假。

教师得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就是肯定一个事物就是什么或不就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得,可以判断真假得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得定义得要点:能判断真假得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得例子.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得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就是否就是命题,从“判断”得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得理解. 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就是否为命题?(1)空集就是任何集合得子集. (2)若整数a就是素数,则就是a奇数.(3)指数函数就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 (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就是不就是命题,关键瞧两点:第一就是“陈述句”,第二就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就是命题.解略。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高考数学总复习教学案.docx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高考数学总复习教学案.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1年高考数学总复习教学案复习内容:抛物线【知识与方法】1、若点P 到直线x =-1的距离比它到点(2,0)的距离小1,则点P 的轨迹为 (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P (m ,-2)到焦点的距离为4,则m 的值为( )A .4B .-2C .4或-4D .12或-23、抛物线y =4x 2上的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 ( )A.1716B.78 C .1 D.15164、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y 2=±4x B .y 2=±8x C .y 2=4x D .y 2=8x5、已知过抛物线y 2=6x 焦点的弦长为12,则此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是 ( )A.π6或5π6B.π4或3π4C.π3或2π3D.π26、已知M (a,2)是抛物线y 2=2x 上的一定点,直线MP 、MQ 的倾斜角之和为π,且分别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则直线PQ 的斜率为7、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 (1,0),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2,2),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 ____.8、过点M (1,0)作直线与抛物线y 2=4x 交于A 、B 两点,则1|AM |+1|BM |=________.9、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直线y =x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P (2,2)为AB 的中点,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与应用】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 2=2px 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5.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设点C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以C为圆心的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求证:圆C过定点.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1)如果直线l过抛物线的焦点,求OA·OB的值;(2)如果OA·OB=-4,证明直线l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拋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经过点A(2,2),其焦点F在x轴上.(1)求拋物线C的标准方程;(2)求过点F,且与直线OA垂直的直线的方程;(3)设过点M(m,0)(m>0)的直线交拋物线C于D、E两点,ME=2DM,设D和E两点间的距离为f(m),求f(m)关于m的表达式.华侨城中学2011年高考数学总复习教学案(教师版)复习内容:抛物线【知识与方法】1、若点P 到直线x =-1的距离比它到点(2,0)的距离小1,则点P 的轨迹为 (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解析:由题意知,点P 到点(2,0)的距离与P 到直线x =-2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定义得点P 的轨迹是以(2,0)为焦点,以直线x =-2为准线的抛物线,故选D.答案:D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P (m ,-2)到焦点的距离为4,则m 的值为( )A .4B .-2C .4或-4D .12或-2解析:设标准方程为x 2=-2px (p >0),由定义知p 到准线距离为4,故p2+2=4,∴p =4,∴方程为x 2=-8y ,代入P 点坐标得m =±4.答案:C3、抛物线y =4x 2上的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 ( )A.1716B.78 C .1 D.1516解析:抛物线化标准方程为x 2=14y ,准线方程为y =-116,M 到准线的距离为1,所以到x 轴的距离等于1-116=1516.答案:D 4、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y 2=±4x B .y 2=±8x C .y 2=4x D .y 2=8x解析:不论a 值正负,抛物线的焦点坐标都是(a 4,0),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a4),令x =0得y =-a2,故△OAF 的面积为12×|a 4|×|-a 2|=a216=4,故a =±8.答案:B5、已知过抛物线y 2=6x 焦点的弦长为12,则此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是 ( )A.π6或5π6B.π4或3π4C.π3或2π3D.π2解析:抛物线焦点是(32,0),设直线方程为y =k (x -3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k 2x 2-(3k 2+6)x -94k 2=0,设弦两端点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3k 2+6k 2,∴|AB |=x 1+x 2+p =3k 2+6k2+3=12,解得k =±1,∴直线的倾斜角为π4或3π4.答案:B6、已知M (a,2)是抛物线y 2=2x 上的一定点,直线MP 、MQ 的倾斜角之和为π,且分别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则直线PQ 的斜率为 -12解析:由题意得M (2,2),设P (212y ,y 1),Q (222y ,y 2),由k MP =-k MQ ,得12122y y -=-22222y y -,推得y 1+y 2=-4, 故k PQ =21222122y y y y --=2y 1+y 2=-12.答案:B 7、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 (1,0),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2,2),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 (1,0),∴p2=1,抛物线方程为y 2=4x .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4,y 21=4x 1 ①,y 22=4x 2 ②,①-②得y 21-y 22=4(x 1-x 2),∴(y 1+y 2)(y 1-y 2)=4(x 1-x 2),∴y 1-y 2x 1-x 2=1,∴直线l 的斜率为1,且过点(2,2), ∴直线方程为y -2=x -2,∴y =x .答案:y =x8、过点M (1,0)作直线与抛物线y 2=4x 交于A 、B 两点,则1|AM |+1|BM |=________.解析:设直线方程为y =k (x -1),代入y 2=4x ,得k 2x 2-(2k 2+4)x +k 2=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k 2+4k 2,x 1x 2=1,∴1|AM |+1|BM |=1x 1+1+1x 2+1=x 1+x 2+2x 1x 2+x 1+x 2+1=1.答案:19、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直线y =x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P (2,2)为AB 的中点,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 2=ax .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4,21y =ax 1,①y 22=ax 2,②∴①-②得21y -22y =a (x 1-x 2),∴(y 1+y 2)·y 1-y 2x 1-x 2=a ,∴a =4×1=4,∴y 2=4x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 2=2px 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5.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设点C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以C 为圆心的圆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求证:圆C 过定点. 解:(1)依题意,得p2+4=5,∴p =2.∴抛物线标准方程为y 2=4x .(2)证明:设圆心C 的坐标为200,4y y ⎛⎫⎪⎝⎭,半径为r .∵圆心C 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r 2=4+204y ⎛⎫ ⎪⎝⎭2,故圆心C 的方程为204y x ⎛⎫- ⎪⎝⎭2+(y -y 0)2=4+204y ⎛⎫ ⎪⎝⎭2,从而变为⎝ ⎛⎭⎪⎫1-x 220y -2yy 0+(x 2+y 2-4)=0, ①对于任意的y 0∈R ,方程①均成立,故有⎩⎪⎨⎪⎧1-x2=0,-2y =0,x 2+y 2=4,解得⎩⎪⎨⎪⎧x =2,y =0.所以,圆C 过定点(2,0).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与抛物线y 2=4x 相交于不同的A 、B 两点. (1)如果直线l 过抛物线的焦点,求OA ·OB 的值;(2)如果OA ·OB =-4,证明直线l 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解:(1)由题意:抛物线焦点为(1,0),设l :x =ty +1代入抛物线y 2=4x ,消去x 得y 2-4ty -4=0, 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4t ,y 1y 2=-4∴OA ·OB =x 1x 2+y 1y 2=(ty 1+1)(ty 2+1)+y 1y 2=t 2y 1y 2+t (y 1+y 2)+1+y 1y 2=-4t 2+4t 2+1-4=-3.(2)设l :x =ty +b 代入抛物线y 2=4x ,消去x 得y 2-4ty -4b =0设A (x 1,y 1),B (x 2,y 2), 则y 1+y 2=4t ,y 1y 2=-4b ∴OA ·OB =x 1x 2+y 1y 2=(ty 1+b )(ty 2+b )+y 1y 2 =t 2y 1y 2+bt (y 1+y 2)+b 2+y 1y 2=-4bt 2+4bt 2+b 2-4b =b 2-4b . 令b 2-4b =-4,∴b 2-4b +4=0,∴b =2,∴直线l 过定点(2,0).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拋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经过点A (2,2),其焦点F 在x 轴上.(1)求拋物线C 的标准方程;(2)求过点F ,且与直线OA 垂直的直线的方程;(3)设过点M (m,0)(m >0)的直线交拋物线C 于D 、E 两点,ME =2DM ,设D 和E 两点间的距离为f (m ),求f (m )关于m 的表达式.解:(1)由题意,可设拋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 因为点A (2,2)在拋物线C 上,所以p =1. 因此,拋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y 2=2x . (2)由(1)可得焦点F 的坐标是(12,0),又直线OA 的斜率为22=1,故与直线OA 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1.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x +y -12=0.(3)法一:设点D 和E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和(x 2,y 2),直线DE 的方程是y =k (x -m ),k ≠0.将x =y k +m 代入y 2=2x ,有ky 2-2y -2km =0,解得y 1,2=1±1+2mk 2k.由ME =2DM 知1+1+2mk 2=2(1+2mk 2-1).化简得k 2=4m.因此DE 2=(x 1-x 2)2+(y 1-y 2)2=(1+1k 2)(y 1-y 2)2=(1+1k 2)4(1+2mk 2)k 2=94(m 2+4m ).所以f (m )=32m 2+4m (m >0).法二:设D (s 22,s ),E (t 22,t ).由点M (m,0)及ME =2DM ,得12t 2-m =2(m -s22),t -0=2(0-s ).因此t =-2s ,m =s 2.所以f (m )=DE = (2s 2-s 22)2+(-2s -s )2=32m 2+4m (m >0).。

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全套,7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全套,78页)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二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二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2.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2.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案

2.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 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学习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

从一次函数y=kx +b(k≠0)引入,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求直线的方程问题。

在引入过程中,要让学生弄清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研究直线可以从研究方程及方程的特征入手。

在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时,根据直线这一结论,先猜想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再根据猜想得到的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充分体现坐标法建立方程的一般思路,为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及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基础。

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1.教学重点: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并会应用2.教学难点: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推导过程.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目标一、情境导学笛卡尔出生于法国,毕业于普瓦捷大学,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

在笛卡尔之前,几何与代数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他站在方法论的自然哲学的高度,认为希腊人的几何学过于依赖于图形,束缚了人的想象力。

对于当时流行的代数学,他觉得它完全从属于法则和公式,不能成为一门改进智力的科学。

因此他提出必须把几何与代数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真正的数学”。

笛卡尔的思想核心是:把几何学的问题归结成代数形式的问题,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从而达到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目的。

依照这种思想他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我们知道给定一点和一个方向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这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一个点P 0(x 0,y 0)和斜率k 就能唯一确定一通过对解析几何创始人,数学家笛卡尔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体会坐标法的思想方法,并提出问题,明确研究问题运用方程思想,求解直线点斜式方程。

条直线,也就是说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坐标(x,y)与点P0的坐标(x0,y0)和斜率k之间的关系是完全确定的,那么这一关系如何表示呢?二、探究新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P(0,3),斜率k=-2,Q(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的任意一点,如图所示.由于P,Q都在l上,所以可以用P,Q的坐标来表示直线l的斜率y-3x-0=2,即得方程y=2x+3.这表明直线l上任一点的坐标(x,y)都满足y=2x+3.那么满足方程y=2x+3的每一组(x,y)所对应的点也都在直线l上吗?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名称已知条件示意图方程使用范围点斜式点P(x0,y0)和斜率ky-y0=k(x-x0)斜率存在的直线点睛1.点斜式应用的前提是直线的斜率存在,若斜率不存在,则不能应用此式.2.点斜式方程中的点只要是这条直线上的点,哪一个都可以.四、小结五、课时练本课在求直线的方程中,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本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都是由点斜式推出的。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设计(全套)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设计(全套)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数学:2.2.1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1)

数学:2.2.1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1)

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内容: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⑴从知识上说,它是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⑵从方法上说,它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所以说,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小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推导;第二课时:运用椭圆的定义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三、课程目标⑴知识目标:①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②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⑵能力目标:通过自我探究、操作、数学思想(待定系数法)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合作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⑶情感目标: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会形数美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五、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借助多媒体)先演示本章开头语中用一个倾斜平面截圆锥,可以得到截口曲线(椭圆);今天我们就着手研究这个内容.(进而出示本节研究的课题的教学目标)2、(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椭圆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尝试画图、形成感知1、动手画椭圆(1)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硬纸板、细线、铅笔,同桌一起合作画椭圆.(2)动画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动画1)2、同学们作完图、观察完演示后,思考下面问题:⑴.结合实验,你应如何给椭圆下定义?定义含有几个要点?⑵.在画出一个椭圆的过程中,细绳的两端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运动的?⑶.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的长度变了没有?说明了什么?⑷.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长度与两定点距离大小有怎样的关系?3、教师再进一步明确椭圆概念、焦点、焦距概念,强调形成椭圆的条件.(三)探究椭圆的标准方程1、复习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由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教师给予纠正)2、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 ⑴建系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如何恰当地建立坐标系.教师巡回察看各个同学的建系情况,然后让几个同学说出自己建系的依据,师生共评,寻找最佳方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建系如下几种情况: 方案一:把F 1、F 2建在x 轴上,以F 1F 2的中点为原点; 方案二:把F 1、F 2建在x 轴上,以F 1为原点; 方案三:把F 1、F 2建在x 轴上,以F 2原点;方案四:把F 1、F 2建在x 轴上,以F 1F 2与x 轴的左交点为原点; 方案五:把F 1、F 2建在x 轴上,以F 1F 2与x 轴的右交点为原点; 经过比较确定方案一.以两定点1F 、2F 所在的直线为x 轴,线段1F 2F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设c F F 221=()0>c ,则()01,c F -,()02,c F . 已知图形,建立直角坐标系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第一、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第二、注意图形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关系.⑵设点设()y x M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M 与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a 2(c a 22>).由定义得到椭圆上点M 的集合为{}a MF MF M P 221=+=. ⑶列式将条件式a MF MF 221=+代数化,得()()a y c x y c x 22222=+-+++ (*)(图1)⑷化简先让学生各自在练习本上自行化简,教师巡视.预测学生问题:①若学生采用两次平方的方法化简,最后应得到()()22222222c a a y a x c a-=+- (*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给予指导和提示,然后选出1—2位学生的推导过程展示出来,并请学生本人作简要陈述.然后教师提出:有无较为简单的方法化简(*)式呢? 请学生观察式子()()a y c x y c x 22222=+-+++,引导学生联想等差中项的定义:“n p m ,,成等差数列p n m 2=+⇔”, 知()22y c x ++,a ,()22y c x +-成等差数列,可设 ()()⎪⎩⎪⎨⎧+=+--=++.,2222d a y c x d a y c x再设法消去d ,即可将(*)式化简为(* *)式.若学生先想到利用等差中项的概念式化简得(* *)式,则教师提出采用两次平方的方法请学生一试,也可得(* *)式.②b 的引入由椭圆的定义可知,c a 22>,022>-∴c a , 让点M 运动到y 轴正半轴上(如图2),由学生观察图形自行获得a ,c 的几何意义,进而自然引进b ,此时222c a b -=,于是得222222b a y a x b =+,两边同时除以22b a ,得椭圆的标准方程为:()012222>>=+b a by a x . ③教师对标准方程的说明ⅰ.椭圆的标准方程既简洁整齐,又对称和谐;ⅱ.上述方程表示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其中222b ac -=;图2ⅲ.以上的推导过程,没有证明“以满足方程12222=+by a x 的实数对),(y x 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后自行证明;ⅳ.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并且焦点为),0(),,0(21c F c F -,则椭圆方程为12222=+b x a y ()0>>b a ,这也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它可以看成将方程12222=+by a x 中的y x ,对换而得到的;ⅴ.对于给定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要判断焦点在哪个轴上,只需比较与2x 与2y 项分母的大小即可.若2x 项分母大,则焦点在x 轴上;若2y 项分母大,则焦点在y 轴上. ⅵ.对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都有()0>>b a ,焦点都在长轴上,且a 、b 、c 始终满足222b a c -=(四)、实例演练例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53,22⎛⎫- ⎪⎝⎭,求它的标准方程.分析:有两种解题思路:思路1:利用椭圆定义(椭圆上的点⎪⎭⎫ ⎝⎛-2523,到两个焦点()20-,、()20,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a ,求出a 值,再结合已知条件和a 、b 、c 间的关系求出2b 的值,进而写出标准方程;思路2:先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方程的标准方程12222=+b x a y ()0>>b a ,再将椭圆上点的坐标⎪⎭⎫⎝⎛-2523,代入此方程,并结合a 、b 、c 间的关系求出2a 、2b 的值,从而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1022=+x y . (五)、回顾小结,归纳提炼1、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填表.建系设点-列等式-代坐标-化简方程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 (六)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各椭圆的焦点位置,并说出焦点坐标、焦距.(1) (2)2、已知F 1、F 2是椭圆 的两个焦点,过F 1的直线交椭圆于M 、N 两点,则四边形F 1MF 2N 的周长为 .3、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七)、板书设计(八)布置作业练习:第42页1、2、3、4; 作业:第49页 习题2.2 中 2、322134x y +=22341x y += 192522=+y x 1162522=++-my m x。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1命题及其关系1.1。

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二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二

的判断为真, ( 2)( 4)( 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
9.怎样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
( 1 ) 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 2 )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10.练习、深化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 P,则 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 对顶角相等。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
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 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