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明清(戊戌变法前)史学哲学的转型
冲锋舟03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三次转型(明清时期)
1.(2014·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材料。第一小问根据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 材料一 宋应星 (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 技术 ”“ 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二人各自生活的时代及个人经历分析。 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 答案 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 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 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 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 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 2)解析 从社会氛围、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 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 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 答案 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 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摘编自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明清转型
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是人类
文明演进的新起点。这种社会转型往往是由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系列变
革和革命构成的,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 展规律的重要节点。
认识“社会转型期”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所谓社会转型期就是指在国家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政治经 济体制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等逐渐实现新旧 转换和更替的过渡阶段。对“社会转型”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 观点: (1)“社会结构变动”说: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 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 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 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显著和深刻的变化。此观点侧重于量 的考察,注重微观、纵深、全面。 (2)“社会形态变迁”说:以近代中国为例,人类社会从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 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体制的转变。此观点侧重于质的分析,注重宏观、趋势。
政策
关注高考视角——练真题
命题· 视角
视角1:全球整体联系的视角——看明清经济政策
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 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 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一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 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是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 这说明这一时期 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 ②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社会 ③ “海禁“政策被废止 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 A 、 ①④ B、②③④ C 、 ①③④ D、①②④
问题探究
综合运用
马克斯·韦伯疑问——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 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已几乎全部具备了。但是,工业革 命毕竟没有在中国产生,于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的 经济迅速从领先于西方变为远远落后于西方。 恩格斯《反杜林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 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 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明清文化的转型与变革
明清文化的转型与变革明清时期的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这种变革主要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制度的转型,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带来了文化的演变和转型。
一、宗教信仰的转变随着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兴起,中国的宗教信仰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
明朝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佛教、道教等民间信仰则较为流行。
但随着清朝的兴起,汉人被迫改变自己的信仰,而满族的萨满教则逐渐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
此外,清朝也推行了“皇帝道教”的制度,使得道教宗教成为了当时教化的重要手段。
总体上,明清时期,中国的宗教信仰经历了一场变革,宗教自由度下降了不少。
二、思想观念的变迁明清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和充实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中,儒家思想逐渐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和变革,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讨论。
清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思想,抨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某些局限,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随着西方知识的传入,新兴的资本主义思想渐渐影响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封建文化和思想愈加不满。
三、文学艺术的转型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明代文学以散曲为主,清代则为诗文为主,清代的诗词更加清新、含蓄。
此外,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冲击,新兴的小说家和剧作家纷纷创作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四、社会制度的变革明清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制度转型的时期。
明代实行科举制度,清代则加强了吏治监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同时,清代还推行了“三藩之乱”、康雍乾清政府的改革,使得封建社会的矛盾和瓦解呈现出了更明显的趋势。
这一时期,商业经济日益发展,城市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文化变迁非常丰富和多元,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它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转型。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变革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思想变革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经历了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崛起,不仅国家政权发生了巨变,同时也对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历史、文化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变革。
一. 历史背景与政治体制变革明朝末期,政权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1644年清朝建立后,清朝皇帝以满族为主,实行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统治者,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社会文化变革明清时期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复兴与传统价值观强调清朝建立后,与前朝相比,清朝的政治体制更加封建,儒家思想在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人士大夫成为社会的主要精英阶层,他们追求传统的文化艺术,更加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2. 汉文化与满文化的交融满族统治者在政权上实行了"鞑靼化"政策,即尽力使满洲人融入汉族文化圈。
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满汉文化交融上,满族皇帝不仅要学习汉族的经典著作,还要使用汉语进行国家的治理。
这种满汉文化的交融使得明清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三. 思想观念变革明清时期的思想观念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证主义的兴起明朝之后,科技进步迅速,人们逐渐转变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实证主义成为一种流行的思潮,强调通过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
2. 新学思潮的兴起在明清时期,新学成为社会思想的一股强势力量。
新学主张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追求实用主义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
3. 理学与儒学的重要性明清时期,儒学在中国社会的地位更加强势。
理学兴起,成为儒学的一种重要学派。
理学主张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为核心,强调天命和人伦。
结语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变革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历史背景与政治体制的变革、社会文化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都对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史学史》课程说明书
纪传与编年之比较
第11周
第六讲明清(戊戌变法前)传统史学方法的转型(6学时)一、明清之际史学方法的进步二、乾嘉朴学的史学方法三、章学诚对史学方法的探索
明清史学方法进步的表现
第12周
四、嘉庆、道光年间的史学方法五、鸦片战争后到戊戌维新时期的史学方法
《中国史学史》课程说明书
一、主讲教师信息
姓名
江心力
性别
男中国古代史
工作单位
历史文化学院
讲授课程
明史中国史学史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jiangxinli@
二、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中国史学史
先修课程
中国通史
英文
History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第11周
基本部件
扁平型写法
第12周
第13周
基本部件
框廓型写法
第14周
第15周
结体原则
部件搭配
第16周
第17周
结体原则
整体美化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去图书馆。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去图书馆。
五、实践教学(含粉笔字、钢笔字训练等)
三、教学资源
指定教材
《中国史学史教本》,白寿彝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中国史学名著》,钱穆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中国史学史》,金毓黻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近代史学史》,吴泽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第六讲 明清(戊戌变法前)传统史学方法的转型
‚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能、所 之分,夫固有之。释氏为授其名,亦非诬也,乃以俟用者为 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而以可有功者为能,则必 实有其用。体俟用,则所固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福其 所。‛
——《尚书引义· 卷五》
历史哲学和认识方法的进步带来了史学方法的 进步。
一、明清之际史学方法的进步
他具体分析编次史料的三种目的: ‚有及时撰集,以待后人之论定者‛,‚有有志著述, 先猎群书以聚新者‛,‚有陶冶专家,勤成鸿业者‛
——《文史通义· 答客问下》 第二,裁择史实。章学诚认为史家著史,都有一个中心 思想,围绕此中心思想,然后去选择有关的史实。
第三,确定写作体例。他认为史学体例贵在圆而神。而 纪传体和编年体又各有其不足。 ‚纪传之书,类例易求而大势难贯‛。‚编年之史,能 径而不能曲,凡人与事之有年可纪、有事相值者,虽细如芥 子必书,其无年可纪与无事相值者,虽巨如泰山,不得载 也。” ——《文史通义· 史篇别录例议》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就有‚史记编 次‛、‚宋记变体‛、‚史汉互有得失‛、 ‚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三国书 法‛、‚宋书本纪书法‛、‚宋齐书带叙 法‛、‚齐书书法用意处‛、‚齐书类叙 法最善‛、‚南史仿陈寿三国志体例‛、 ‚南北史子孙附传之例‛、‚魏书多曲 笔‛、‚北史书法与周隋书不同处‛、 ‚欧史书法谨严‛、‚宋史排次失当处‛、 ‚辽史立表最善‛、‚元史列传详记日 月‛、‚明史立传多存大体‛,对廿二史 书法体例作了简明扼要的评分。
第一,对于史学的经世意识逐渐形成了辩证认识。 明清之际的学术家都坚持学术必须有经世济用的价值 。
‚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 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 之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 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 故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为。‛ ——顾炎武《亭林文集· 卷四· 与人书三》
(完整版)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第一讲导论一、填空题:1、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历史是人类生活的形成,是人类生活的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变迁。
2、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认为历史包括两个方面:(历史学家所进行的探究)和(他所探究的过去的事实)。
3、历史痕迹包括:(史迹遗存)和(文字记录),其中史迹遗存大体上有三类:(遗址)、(墓葬)和(遗物)。
4、在希腊时代,(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是最早的西方史学史。
5、(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和(史识)。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史德)。
6、1902年,(梁启超)在其著作(《新史学》)中提出了传统史学的不足之处。
二、名词解释:1、历史:它是一个社会进程,是一个时代在另一个时代发现的值得记录的东西,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使人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增加掌握现代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双重作用。
2、史学:它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一门学科,即从历史遗迹中重认历史,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将其重现。
3、“史家三长”: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和史识。
其中,史才指选择、鉴别和组织史料的能力;史学指编纂历史书所需要的丰富材料和各种知识;史识指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
三、问答题:1、简述史学的功能。
答:(1)民族性格,培养自尊与自爱。
(2)彰往而知来,总结历史经验,考察历史前途。
总之,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考察未来。
2、简述传统史学的不足之处。
答:(1)四弊: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②“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③“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④“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二病:①“能辅叙而不能别裁”;②“能因袭而不能创造”。
(3)三大麻烦:①“难读”;②“难别择”;③“无感触”。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导读】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转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两个方面,全面地探讨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一、社会变革1. 土地制度的变革明朝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归属权、开发权、收益权全部掌握在地主手中,而农民只是被动地为地主劳动。
土地制度的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农民的困苦,也抑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清朝政府在统治初期采取了“三严三厚”的土地改革政策,通过取消买卖典礼、限制恩地以及设置土地徭役等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同时,清朝政府采取了限制献地、收缩土地、建立“三七制”耕作制度等方式,来削弱地主对土地的掌控,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
2. ةراجتلا和手艺的发展清朝统治初期,对商人、手艺人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政策。
清朝政府对商人实行了“一利一禁”政策,即允许商人使用货币交易,禁止出售贵重物品;对手艺人实行了“官督民用”的政策,即在保证手艺人自由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手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得商业、手工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 社会阶级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阶级的变化也随之发生,封建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开始被商人阶级所代替。
在经济方面,商人阶级的财富开始大幅增长,甚至有些人成为了新的富贾。
而在政治方面,商人阶级也开始成为了新兴的政治力量,在地方上逐渐走向权力中心。
这种情况也使得土地贵族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二、文化转型1. 书法、绘画的发展明清时期,绘画、书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名家如文徵明、唐伯虎、石涛等人在此时期也相继出现。
文徵明作为明朝后期的重要画家,在山水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唐伯虎则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在书法、绘画、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2. 文化思想的变革明清时期,与封建、纷乱的明朝相比,清朝的社会秩序、文化优雅更受当时人们的追捧。
明清之际的文化转型与变革
明清之际的文化转型与变革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转型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这些变革和转型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形态和文化变革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和变革。
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开始呈现现代化的特征,而这种现代化的特征主要是源于明朝末期爆发的农民起义和清朝建立后的康雍乾时期的改革。
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中国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起义军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推翻了官僚统治,这意味着封建社会的瓦解。
而随后的清朝建立却使得这种变革从根本上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康雍乾时期的改革,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向着现代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文化也随之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二、儒学的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儒学自然成为了明清之际文化变革的焦点。
明朝时期,因为皇室的威胁,儒学逐渐走向了僵化。
然而在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人们开始反思儒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并开始进行重要的变革。
明朝末年,既有的儒学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金圣叹的《抱朴子》、徐震的《二程集》等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开始探讨新的思想,反对传统的儒家观念,试图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依据。
这些著作的出现,使得儒学思想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倡导“学文化、养性情”的思想。
康熙推崇各类学问,其中包括保守的儒学,也包括一些新兴的学问,如科学、地理学等。
这种倡导文化多元化的思想,使得儒学开始走向新的高峰。
如范文澜的《岳阳楼记》、章学诚的《西湖梦寻》等,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著作。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思想和新方向。
三、文化产业的兴起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变革,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文化产业的兴起也为中国的文化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书籍出版和文化产品制作的基础上的。
在明清之际,书籍出版和文化产品制作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书籍出版社数量增多,出版业开始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高峰,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转型,即从传统理学史学向经验主义史学的转变。
那么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有哪些呢?1.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明代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朝代初期的废寺变产、赎买地归、市场繁荣等一系列的废除不必要的制度和政策,扩大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掌控和使用。
对此,庞士元曾有“其生活业已转化”之言,明朝时候大量的民间实践和调查研究,为史学的资料来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2. 科技发展的推动明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印刷术、地图绘制、古迹勘察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的推进了史学研究的发展。
对古籍的印刷和整理,为史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来源。
3. 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明代时期(1368-1644),中西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交流为文化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借助远距离航行的技术,大量西方文化和知识传入中华文化领地,在海外共存相互影响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史学从此走上了一条开放的道路。
4. 思想文化的变革明代古代权威思想受到了挑战,梁永久为其时代的代表人物。
在它的“观史”中,寄托了他的新史观的思想内容,强调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想。
这种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史学理论的创新明代史学的理论开发是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张溥的《新学大义》和杨慎和钱谦益的《中国通史》思想与学术的创新更为有力地促进了史学的推进。
他们是中国史学史上有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的书籍,为后来的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科技发展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史学理论的创新。
总的来说,是明代时期整个社会的开放性和活力的体现。
解读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解读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湖北省荆州市西门中学杨枫434020一、阶段特征从中国自身看,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是中心内容;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走向封闭,由领先转为落后,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开始脱离世界历史的主潮流。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没有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从农民起义的口号看,“均田免粮”的提出,表明农民起义已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水平。
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表明封建政府不得不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从思想文化上看,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学和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从对外关系上看,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由开放到保守,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
二、知识归纳(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
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农业方面:(1)耕地面积扩大。
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代高达10亿亩。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量提高。
(3)从国外引进了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4)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5)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施标志着农耕社会赋役制度的成熟。
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厂、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生产工具进步和生产技术提高(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彩色印刷品),分工也日益细密。
商业和城市方面:(1)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2)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明中后期有30多个,到清代增长到204个。
明清史学与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研究刍议
明清史学与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研究刍议作者:谢贵安来源:《人文杂志》2017年第06期内容提要明清史学“近代转型”研究是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之学术分支,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它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明清史学中近代(modern)性因素,近代(晚清民国)对明清史学的择受及其原因,明中叶后西方史学传入对中国史学的直接影响和改变,日本史学在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之间的解媒作用。
由此四个方面,扩散至明清史学“近代转型”的历史分期,史学范式、史观、对象和规范等方面的时代转移。
此课题的研究难度在于必须兼顾“两段三方”,两段即鸦片战争前的明清和之后的近代,两个阶段既对立又彼此贯穿,三方即中、西、日,三方的史学彼此互动,共同促进了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
关键词明清史学近代转型范式〔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6-0080-06明清史学近代转型是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一个学术分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在此背景下,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也开始受到学人的关注。
明清史学属于“前近代”史学,同时又与近代转型发生密切关系,因此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史学的转型,最明显的标志是清末民初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提出。
“新史学”对传统的史学进行了全盘否定,呼吁像西方史学那样重视社会史、民族(群)史和进化史,否定中国古代皇帝家谱史和历史循环论。
他指出:“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而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
他又指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①新史学对当时的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掀起了一场史学革命的浪潮。
然而,到了30年代,新史学运动便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沿着新史学的主张,继续对传统史学进行批判和清扫,并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注入下,对所有的旧史学及其颂扬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进行批判,抛弃了英雄史观而大力赞颂群众史观;而另一种结果是激起了史学保守主义的反弹,掀起了排斥“西学”、保存国粹的思潮,国学和整理国故在民国时的大学里大行其道。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方向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方向伴随着中国古老的帝国制度的逐渐衰落,时代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陷入了困顿和危机之中,国家逐渐边缘化和落后。
为了让中国走上发展之路,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一场历史变革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其中,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方向。
一、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变革的进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扩展广泛的、深层次的变革运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推行政治改革。
在当时的中国,帝制专制的政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国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许多的改革措施来推进政治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是近现代国家政治组织的一种重要模式和制度形态,具有人民代表制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
戊戌变法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的形成过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君主立宪制度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实现国家政治体制上的现代化,也是中国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二、戊戌变法推进了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除了政治改革之外,戊戌变法还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文化的落后和闭塞让中国逐渐边缘化和落后,需要一场彻底的文化转型来使中国走出困境。
戊戌变法推进的文化变革主要包括推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文艺创作。
在教育改革方面,戊戌变法通过建立新式学堂、推动学制改革等措施,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推动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变迁。
在科技创新方面,戊戌变法抵制洋务派的倒行逆施,推动了对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学习和吸收,为中国现代产业的萌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文艺创作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文艺创作的多元化和民族化,使中国文艺创作站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梯。
三、戊戌变法推进了经济变革的加速戊戌变法还推进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加速。
在当时,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城乡分割、内外贸易不平衡、传统工艺的落后等问题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教材研究作者:高三历史备课组肖明发来源: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持“社会形态变迁”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古今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古代两大社会转型时期简介1、春秋战国(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明末清初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
明末清初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从明朝到清朝的易代,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尤为显著,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明末文化的新动向明末清初的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新动向。
在这段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开始面临挑战和变革,新学和理学思想开始兴起。
新学派主张宗教性思考的释义,注重经学的个人阅读和个人理解。
而理学则强调人文主义和通过道德提高国家治理的高度。
同时,在这个时期,一批优秀的文化人开始向西方思想靠近。
黄宗羲提出“河洛为感化,周官为理官”的思想,提倡“利民之学”。
王夫之则强调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并倡导“学以致用”。
这种新动向的出现可以看做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声。
它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现代化路线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二、清初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在明末清初时期,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学官”,如郑板桥、徐光启、杨士聪,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性的文化教育,而是重视科技、外语等方面的学习,具备了现代化发展的要素。
其次,清初出现了一批以经世济民为目标的改革派知识分子。
陈纳言提出“三民主义”,强调实事求是和利民;王充荣、陈嘉言、吴为山等知识分子,则提出了许多有关制度改革、政治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建议,探索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三、总结明末清初的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为中国宏伟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各种思想和文化实践的多元化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思想变革
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思想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变革时期之一,社会思潮与思想变革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突出。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思想变革。
首先要提到的是科技与思想的互动。
明清时期的科技进步为社会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人们开始探索宇宙和人类自身的奥秘。
从冯·三弦的地理测绘到顾恺之的天文观测,科技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一些学者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以逐渐取代封建迷信的观念。
这种科学思维的兴起带来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意义。
其次,文化交流的加强也起到了推动社会思潮变革的作用。
明清时期中国与外界的交往更加频繁,文化交流的加强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洪流。
西方的思想和科学理论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文化传统都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中国。
这些来自外界的思想和文化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基督教的传入激发了一场关于宗教和信仰的思想大辩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并与西方的宗教信仰进行对比和交流。
第三,社会阶级的变动推动了思想变革。
明清时期社会阶级的变动是巨大的,士族的影响力逐渐被商人和地主替代。
这一变动使得以往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挑战,同时也为新的思想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新兴的商业阶级和地主阶级开始追求个人利益和现实的幸福,这与儒家的传统价值观有所冲突。
因此,一批新的思想家和学者开始探索和宣扬社会变革和个人意识的重要性,他们的观点对于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要提到的是女性思潮的崛起。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女性地位的变动催生了一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群体,她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和社会地位,并为此奋斗。
同时,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也开始渗透到中国,一些女性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理论,推动了中国女性思潮的形成。
明清启蒙学术流变pdf
明清启蒙学术流变
一、儒学复兴与批判思想
在明清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传播上。
然而,这一时期的儒学并非纯粹的保守主义,而是伴随着强烈的批判思想。
学者们开始对传统的儒家教条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挑战,这种批判精神对于推动启蒙思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学思潮与实证主义
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实际问题,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来获得真实的知识。
这种实证主义的精神对于打破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推动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世致用与求真务实
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倾向,它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追求真实、实用的学问。
这种思想倾向对于打破空疏学风,推动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民间文化与世俗主义
明清时期,民间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世俗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这反映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
在明清时期,学者们开始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他们质疑传统的道德、哲学、政治观念,寻求新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这种批判精神是启蒙思潮的重要特征之一。
六、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融合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增多,明清学者开始接纳和融合西方文化。
他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七、市民意识与商业伦理
在明清时期,市民阶层逐渐崛起,商业伦理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这反映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思想解放
明清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思想解放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极具变革性质的时期。
从明清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包括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在这里,我将简单介绍这些方面的变化。
1. 社会文化变迁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比较稳定。
但是社会文化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这个时期消失了,比如说脚气病的预防,女性的脚绑等等。
同时,许多新文化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比如杂剧、戏曲、曲艺、小说、诗歌等等。
这些文化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2. 宗教信仰的变化在明清时期,佛教、道教成为了两种主流的宗教信仰。
尽管在此之前,佛教、道教在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明清时期这些宗教的发展更加迅速,影响更为深远。
同时,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近代宗教信仰,也在这个时期逐渐被引入中国。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宗教信仰变革,为中国文化和思想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3. 文学艺术的变化明清时期,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处于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明清时期尤其显著。
《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同时,歌曲、散曲、雜劇、管弦樂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4. 思想解放在众多的文化变迁中,思想的变化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异彩纷呈的。
明清时期,中国的哲学和思想逐渐解放,思想家和文人们的思考更加自由,创造力也更加丰富。
文人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尽管它充满了许多挑战和困扰,但这个时期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却给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带来了无数的启示,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中国的文化历史的内涵和丰富性。
第三讲 、明清(戊戌变法前)史学哲学的转型
2021/7/13
第三,对于史学主体的认识也有所深化。
黄宗羲的史学主体观含有史家的权利的观点。从这里可以看出从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契机。
王夫之则强调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历史本质进行了洞察,强调史家 敏锐的识见和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2021/7/13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考察政治的起源,认为 国家政治设施以及运行都是为了帝王个人的私利,君为 主,天下为客。
“(为君者)为天下 ” ——《原君》
“(为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 姓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 民之忧乐。”
——《原臣》 “(法为天下)非为一己而立”。
章学诚的史学哲学: 第一,章学诚对考据之风作了抨击。他认为史学包括
“功力”和“学问”两个层次。功力即史学的基本功,包括文字 考订、史料辨伪、史实考证;而学问则是个人独特的史学见解以 及史学撰述心得。他认为乾嘉朴学在这两个层次上缺乏自我认识, 混功力为学问。
2021/7/13
“世士以博稽言史,则史考也;以文笔言史,则史 选也;以故实言史,则史篡也;以议论言史,则史评 也;以体裁言史,则史例也。唐宋至今,积学之士, 不过史篡、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过史选、史评。 古人所谓史学,则未之闻也。”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
为了提高史学研究的真实性,乾嘉朴学还丰富发展了古 代的有关学术方法,形成了考据学的一般原则。朴学家们运 用的最普遍的是归纳法。
2021/7/13
2、章学诚及其史学哲学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
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 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炎武对社会历史发展本质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 他认为历史发展最根本的是人文道德的进化。
“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 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 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更者则有矣:亲亲也,长长也、 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自春秋之并为七国,七 国之并为秦,而大变先王之礼,然其所以辨上下、别亲疏、决 嫌疑、定是非,则固未尝有异乎三世也。故曰: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 ——《日知录·卷七·子张问十世》
(4)明清之际史学哲学的进步
第一,对历史道德和理性精神的认识富有辩证 色彩。对历史本质与历史现象的关系的理解有所深 入。
王夫之对正统论的批评以及黄宗羲对历代政治制度的批 评,都已经把历史本质当成一种客观的逻辑力量,把它与具 体历史现象特别是王朝的兴替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们超 越了具体现象的局限,开始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去具体分析 历史本质的丰富的显现过程。
“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苟非定 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 无头绪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 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氏要领也。是编分别宗旨,如灯取影。„„每 见抄先儒语录者,荟撮数条,不知去取之意谓何;其人一生之精神 未尝透露,如何见其学术。” ——《明儒学案·凡例》
黄宗羲的学案在具体撰述方法上也有一些特色。各学案都冠 以叙论,作简明扼要的说明,随后分列本案各学者之传略。而传 略除介绍学者生平和主要学术观点外,还加以评析,指出他们的 学术精髓。然后节录名学者重要著作和语录,其中资料完全取自 原著。
“皆以全集篡要钩玄,未尝袭前之旧本也。”
——《明儒学案》
(3)顾炎武及其史学哲学
第一,历史考据学治史,特别注重历史的真实,实事求是, 反对驰骋议论。
“史家以不虚美、不隐恶为良,美恶不掩,各从其实”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史记志疑序》
“大抵史家所记,典制有得有失,读史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 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俾数千百年建置沿革,了如指掌。而 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择焉可矣。其事迹则有美有恶,读史者亦不 必强立文法,擅加与夺,以为褒贬也。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俾年经月纬、 部居州次,纪载之异同,见闻之离合,一一条析无疑,而若者可褒,若 者可贬,听之天下之公论焉可矣。书生胸臆,每患迂愚,即使考之已详, 而议论褒贬,犹恐未当,况其考之未确者哉?盖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 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作史者之所记录,读史者所考核,总期 于能得其实焉而已矣,对此又何多求耶?”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
其二,王夫之对历史“命运”论发表过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 类历史有一种必然之势,从远古到他自己所在的时代,人类历史由 野蛮而臻文明,经历了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具体变化。
再次,王夫之还特别阐述了史学的功用。他认为史学 研究不能局限在历史的锁记述之上,而应该关注社会发 展的重大问题及其得失经验,以便后人从中得到启发。
同时,民族危机的暴发,也使知识分子由反思政治进而反思思想 与学术,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史学标准以及史 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认识,导致史学哲学出现新的趋向。
2、代表人物(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及其史学哲学
(1)王夫之及其史学哲学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 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 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 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 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 “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 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 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 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 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 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 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 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 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 从天乞活埋”。
顾炎武,
顾炎武花很大精力倡导传统学术的经世致用,认为 真正的学术研究必须是“考百王之典”,“综当代之 务”,是“修己治人的实学。”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 虫篆刻,亦何益哉?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其于音学深有所得, 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而别著《日知录》,上篇 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文,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 行事,以济斯世,于治世之隆,而未敢为今人道也。” ——《日知录·与人书二十五》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考察政治的起源,认为 国家政治设施以及运行都是为了帝王个人的私利,君为 主,天下为客。 “(为君者)为天下 ” ——《原君》 “(为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 姓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 民之忧乐。” ——《原臣》 “(法为天下)非为一己而立”。 ——《原法》
第三,章学诚还对史学的德、才、学、识作了深 入的论述。他认为史德即作史者之心术,也就是史家 的道德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品格,他认为只有那些有严肃使命感和 实事求是的求真意识的人,才是史家的代表。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则经世之大略 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读通鉴论·卷六》
王夫之还特别论述了关于历史经验的借鉴问题。
“资治者,非知治知乱而己也,所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也。” “故论鉴者,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 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就其偏而何以救 失。”其曰‘通’者,何也?君道在焉,国是在焉,民情在焉,边防在 焉,臣谊在焉,臣节在焉,士之行已以无辱者在焉,学之守正而不陂者 在焉。虽扼穷独处,而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故曰‘通’ 也” ——《读通鉴论·叙论四》
第二,章学诚特别重视史学的义理。章 学诚所谓史学之义,即包括史家的经世目的 和经世主张,也包括史家表述历史事实体裁 的独创性。
“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 笔削之义,不仅事具本末,文成规矩已也。以夫子‘义则窃取’ 之旨观之,固将纲纪天下,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 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 忽人之所谨” ——《文史通义·内篇四·答客问上》
——《读通鉴论·叙论一》 同时认为,从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虽非独盗逆之所可 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凡正统云者,都是对历史本质的世俗化理解, 都是把历史本质等同于一姓一朝的兴衰。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当其治,无不正者以相干,而何有于正? 当其乱,既不正矣,而又孰为正?有离,有绝,固无统也,而又何 正与不正之云邪。” ——《读通鉴论· 卷五· 叙论一》 若是从王朝兴衰立论,则不可能得出自圆其说的正统论,谈历 史本质,应该超出王朝局限,“循天下之大公。”
其次,王夫之还对人类历史的具体规则作过深入思考。
其一,王夫之对历代正统论进行了批评。
“正统之说,不知所自昉也。自汉之亡,曹氏、司马氏乘之以窃天 下,而为之名曰禅。于是为之说曰:‘必有所乘以为统,而后可以为 天子。’义不相授受,而强相缀系以掩纂夺之迹,抑假邹衍五德之邪 说与刘歆历家之绪论,文其诐辞,要岂事理之实然哉”
第三讲 、明清(戊戌变法前)史学哲学的转型
第一章、明清之际史学哲学的新趋向
第二章、乾嘉朴学与章学诚 第三章、以龚、魏为代表的史学哲学 第四章、传统正统史学精神的复兴 第五章、传统史学哲学的反思 第六章、中外历史的对比和历史进程的新认识
一、明清之际史学哲学的新趋向
1、史学哲学发生新趋向的背景
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学术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首先,中国古典哲学经过子学、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几个阶 段的发展,基本的命题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已有条件进行回顾和总结。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成熟、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已对旧有的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王夫之认为历史研究应强化主体意识,并详述了如何借鉴历史经 验的方法。
顾炎武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既强调史家的经世致用 的目的,又强调历史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二、乾嘉朴学的史学哲学
1、乾嘉朴学。
重史籍的考校与史实考证,朴学家用治经得出的方法治史,形成了 史学考据学。其史学哲学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王夫之从哲学角度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 了极富思辩色彩的剖析。他认为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 人道是天道价值中心,离开了人类历史,自然历史过程也无 所谓道。 “洪荒无辑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 则今日无他日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耐用无射道,未有车马 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种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 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 其器则无其道,诚能言之也,而人特未之察也。” ——《周易外传·卷五》
为了提高史学研究的真实性,乾嘉朴学还丰富发展了古 代的有关学术方法,形成了考据学的一般原则。朴学家们运 用的最普遍的是归纳法。
2、章学诚及其史学哲学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
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 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
——《章氏遗书·补遗·上朱大司马论文》
“近人不解文章,但言学问,而所谓学问者,乃是功力, 非学问也。功力之与学问,实相似而不同。记诵名教,搜剔 遗逸,排篡门类,考订异同,途辙多端,实皆学者求知所用 之功力尔。即于数者之中,能得其所以然,因而上阐古人幽 微,下启后人津迷,其中隐微可独喻,而难为他人言者,乃 学问也。今误执古人功力以为学问,毋怪学问之纷纷矣。” ——《章氏遗书·二十九·外集三·与正甫论文》
第二,对历史具体规则的认识也有所深入。
王夫之对自然之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得出了“天 之道,人不可以为道”(《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和“天者器、 人者道”(《思问录· 内篇》)两个相关结论。 黄宗羲对宋元明学术思想的研究,为后人研究历史现象的 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学术思想提示了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