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06aee83c1ec5da50e270ce.png)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安徽省水环境管控分区及水质分析
![安徽省水环境管控分区及水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63df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8.png)
安徽省水环境管控分区及水质分析董有建【摘要】淮河、长江是安徽省主要河流水系,其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巢湖是我国第5大淡水湖,淮河、长江及巢湖流域是国家重要湿地,也是富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淮河流域还是中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水污染及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三者的水环境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借鉴\"三线一单\"的工作成果,初步对三者的管控单元进行了划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水质评价.【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5页(P188-192)【关键词】水资源;水质;管控单元【作者】董有建【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1 水环境总体分析1996年,淮河与巢湖因其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被国家列入“三河三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
淮河位列“三河三湖”之首,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来,历经20余年治理,淮河流域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大幅削减,干流安徽段水质有显著提升,治理工作重点从早期的工业点源污染减排,包括造纸、化肥、制革等,转移到对城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1]。
巢湖作为长江下游重点调蓄湖泊,自“九五”以来,经过综合治理,湖区水体营养状态已由重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水质也有了大幅改善,巢湖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逐渐从过去对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等点源的控源截污转移到对农业及城市面源污染防治和入湖河流小流域治理上。
由原环境保护部、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对淮河和巢湖流域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污染防治重点[2]。
例如,淮河流域要大幅降低造纸、化肥、酿造等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提高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中防污治污水平,持续改善洪河、涡河、颍河、惠济河等支流水质,加强跨省界水体治理和风险防范;巢湖流域要加强入湖(库)河流污染防治,实施氮磷总量控制,防范蓝藻水华暴发,修复生态功能。
安徽水利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安徽水利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82f4b9453610661fd9f43d.png)
安徽水利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安徽水利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19年实现利润为127,211.22万元,与2018年的116,838.3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8.88%。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企业扩大市场销售的战略是成功的,经营业务开展良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19年营业成本为4,158,394.09万元,与2018年的3,466,599.7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9.96%。
2019年销售费用为14,720.68万元,与2018年的12,020.8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2.46%。
2019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19年管理费用为138,044.56万元,与2018年的119,346.0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5.67%。
2019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2%,与2018年的3.07%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19年财务费用为100,309.47万元,与2018年的53,539.2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7.36%。
三、资产结构分析2019年企业资金不合理占用数额较大,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紧张,资产结构不太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没有提高。
因此与2018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恶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安徽水利2019年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2019安徽省水运发展综述
![2019安徽省水运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0d0ca943169a4517623a34a.png)
2019安徽省水运发展综述2019年,安徽省水路运输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稳定在较快的增长区间,港口吞吐量、营运船舶运力继续小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较好,水上安全态势基本保持平稳。
一、水运经济运行情况水路客货运输量。
全省累计完成水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22.06万人、3038.78万人公里、12.49亿吨和6224亿吨公里,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8.80%和10.55%。
水路货运继续较快增长,铜陵、合肥、池州货运量增速分别达到30.43%、18.47%和12.59%。
港口吞吐量。
全省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5.54亿吨,其中出港2.9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51%和12.41%;全省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9.4万TEU,同比增长20.63%。
其中:蚌埠港、安庆港、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较快,分别达99.97%、24.37%、21.92%。
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074520万元,占年度预期目标的107.45%。
其中,非交通系统社会民间投资完成214310.4万元,占19.58%。
江淮运河(引江济淮)项目完成643330.6万元,占58.77%。
交通系统共完成投资211388.8万元,其中省港投集团完成206991.8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18.91%;系统内完成7598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0.70%;汾泉河、青通河、顺安河等省市共建航道整治项目22349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2.04%。
安全生产。
全省内河管辖水域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28.5件(其中一般等级事故3.5件,小事故25件),造成4人伤亡,沉船8艘,直接经济损失512万元。
与2018年相比,事故件数减少8.5件,伤亡人数增加3人,沉船数减少2艘,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64.66万元,事故四项指标呈三降一增态势。
运输船舶。
营运船舶运力持续小幅增长。
安徽省近10年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安徽省近10年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cd25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1.png)
安徽省近10年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尚晓三【摘要】根据安徽省水资源公报数据,采用信息熵和均衡度方法对全省的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展开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的10 a期间,安徽全省、省内三大流域和6个典型城市的用水结构总体相对稳定,部分年份有所波动,而且农业用水仍占据主导地位.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三大流域和典型地市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也存在着差异,其中,长江流域用水结构与全省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滁州市用水结构的均匀性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相对于"十一五"而言,"十二五"期间的用水结构有所调整:即农业用水比重下降,非农用水比重上升,整体上是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对安徽省用水结构演变特征的研究,可为安徽省"十三五"水资源管理和年度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7(048)018【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信息熵;均衡度;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安徽省【作者】尚晓三【作者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中东部,淮河、长江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全省被划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区域;省内地势西高东低、南峻北坦。
大致以淮河为界,安徽省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175 mm,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地区之间的降水量差异明显,由南向北递减,其中,淮河以北降水量最小,年平均降水量为800 mm。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6亿m3,人均占有量为1 171 m3[1],约为全国的1/2和世界的1/4,总体上,属于水资源紧缺的省份。
其中,淮河以北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79 m3,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 m3的严重缺水线,属于极度缺水地区[2]。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各项生产活动都是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体现[3]。
调查家庭用水明细报告
![调查家庭用水明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996e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e.png)
调查家庭用水明细报告2019年1月家庭用水明细报告尊敬的用户:根据您家庭的用水情况以及水表读数,我们为您提供2019年1月的家庭用水明细报告。
以下是具体数据和分析:1. 用水总量:在2019年1月期间,您家庭用水总量为XX立方米。
该数字比上月减少了XX立方米,这可能是由于冬季需求下降,节约用水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2. 家庭用水波动情况:在整个1月期间,您家庭的用水波动较小且相对稳定。
其中,工作日的用水量大致保持在XX立方米左右,而周末和假日的用水量略有增加,平均约为XX立方米。
3. 用水高峰时段:通过分析您家庭用水数据,我们发现用水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
在早晨7:00至9:00之间,家庭用水量较大,尤其是洗漱、洗衣等活动导致的用水增加。
晚上18:00至20:00之间,用水量同样较高,可能与用餐、洗澡等活动有关。
4. 瓶装水消耗情况:根据家庭用水明细报告,我们发现您家在1月份并未消耗大量的瓶装水。
这一点值得表扬,说明您的家庭对自来水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心和满意度。
5. 用水节约建议:尽管您家庭的用水表现较为节约,我们仍希望通过以下建议帮助您进一步降低家庭用水量以实现节约环保:- 安装节水器:在家中的水龙头和淋浴器上安装节水器,可有效减少用水量。
- 检查水管漏水:定期检查家中的水管是否有漏水情况,及时修复漏水问题,避免浪费水资源。
- 合理利用洗衣机和洗碗机:尽量等到装满后再运行洗衣机和洗碗机,以减少不必要的单次使用次数。
感谢您对我们服务的支持。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报告内容,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部门。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
谢谢!此致,家庭用水服务部门。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45aa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8.png)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1. 概述水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通的便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徽作为中国内河水运发展重要节点,具备了丰富的水运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本报告将对安徽省水运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安徽水运资源概况安徽省地处长江和淮河两大主要河流流域,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资源。
其中,长江总长近400公里,淮河总长近1000公里,为安徽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宿松、安庆、滁河等大小湖泊和水库也成为了安徽省水运发展的重要资源。
3. 安徽水运发展现状分析3.1 水运运量安徽水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水运总运量达到xx亿吨公里,同比增长x%。
3.2 主要水运港口安徽省拥有众多水运港口,其中包括蚌埠港、合肥港、安庆港等。
这些港口在安徽乃至长江经济带的水运运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水运发展的优势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在安徽省,由于优越的水运资源,发展水运可以有效减少货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并且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用。
4. 安徽水运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安徽水运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4.1 水深问题安徽部分河流水深不足,导致大吨位船只难以进入。
在一些河段,需要进行疏浚工程才能保证船只顺利通行。
4.2 竞争压力随着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迅速发展,安徽水运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何与其他交通方式协同发展,提高水运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4.3 高效物流配套水运发展需要与物流产业紧密结合,提供高效的物流配套设施,包括集装箱码头、仓储设施、货运枢纽等。
安徽在这方面仍需加大投入,提高配套能力。
5. 安徽水运发展策略与建议5.1 发展内河航运安徽作为内河水运重要节点,应加大对内河航运的发展力度。
通过疏浚河道、提升航道水深,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提高船只通行能力。
2019年用水调查报告3篇
![2019年用水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04b8856294dd88d1d26b40.png)
2019年用水调查报告3篇2019年用水调查报告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调查报告对节约用水的调查报告《一滴水的历程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
报告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与浩泽净水联合发起的净泽计划公益项目的成果之一。
研究人员历时一年,实地调研7个城市,综合调研20个重点城市,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等实施了详细调研分析。
报告选取中国20个重点城市(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其中实地调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三江源、重庆和长沙7座城市(地区)。
这些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
调研饮用水水源的形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为便于更好的比较,调研组还对水资源极度紧缺的新加坡供水系统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
报告以实地调研、专业人士访谈、检索的方式开展,数据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公开公布的信息、专业人士提供资料及研究论文、调研组实测数据。
报告将相关数据与实地检测数据结合,更好接近真实现状。
报告显示,在我国,目前水质状况有五大规律:水库水质好于河流水,地表水水质好于地下水,河流上游水质好于下游,河流干流水质好于支流,工业企业较少地区水质好于密集区。
此外,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3个关键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水水质。
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调查报告2019年用水调查报告(2)| 返回目录一、调查内容:秭归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情况二: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 2.入户访谈3.街头访谈三:调查背景:据统计全县有24万多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水量安全卫生标准。
全县总人口390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25100人,通过逐村逐户调查,按照饮水安全评价指标,XX年底全县仍有240758万农村人饮用水不安全、不卫生。
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共计61184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5.4%,全县生活用水量不达标人数为51808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1.5%,农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数为6695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7.8%,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60813人,占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的 25.3%。
安徽省主要河流生态需水量调查及保障措施
![安徽省主要河流生态需水量调查及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7eadd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6.png)
2020.74安徽省主要河流生态需水量调查及保障措施汤义声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长江穿省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使得全省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全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与土地、自然资源、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不相适应,资源性、水质型及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以及合肥经济圈、皖北城市群、沿江城市带等区域战略全面实施,全省用水需求和用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国民经济内部用水竞争态势日趋严峻,导致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局部河段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各行业挤占生态用水的行为时有发生,河道生态基流和敏感性生态需水量保障问题亟需解决。
一、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两部分。
生态基流一般针对河段的重要控制断面提出,敏感生态需水主要针对河流的生态敏感区及其敏感期提出。
1.生态基流生态基流是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是指维持河湖给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对应的生态环境功能不丧失,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最小流(水)量,用月均流量(或水量)表征。
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要求的下限值。
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Qp 法、流量历时曲线法、Tennant 法、频率曲线法以及湿周法等。
本次主要采用Qp 法进行计算,p 值取90%,即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以控制断面长系列(n ≥30年)天然月径流量为计算基础,采用每年的最枯月排频,并按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一般为5%~10%)进行复核。
2.敏感期生态需水河流敏感生态需水主要针对河道内生态敏感区及其敏感期提出,当涉及两种以上生态需水敏感区时,分别计算敏感生态需水量及过程,取各生态需水过程线的外包线确定总的生态需水量及过程,可采用湿周法、河床形态分析法、生物空间法、生物需求法以及Tennant 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本次针对安徽省主要河流径流特点,主要采用Tennant 法简要计算。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农村安全饮水供需水分析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农村安全饮水供需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617e7833d4b14e84246891.png)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农村安全饮水供需水分析作者:许承娟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07期摘要:针对2019年安徽省秋冬季大旱造成部分地区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的现状,该文分析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在遭遇典型干旱时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況,针对缺水局面进行了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并开展了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可靠性分析。
关键字:安徽省;农村安全饮水;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 S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7-0069-03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drinking water shortage of rural residents in some areas caused by the severe autumn and winter drought in anhui province in 2019, analyzed the balance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rural drinking water in anhui province when it encounters typical drough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water shortage, the paper gave the second balan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water resources, and gaves th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Key words: Anhui province; Safe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1 引言2019年秋冬季节,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出现了大旱情况,造成部分地区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对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分析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对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789aed0740be1e640e9a6c.png)
安徽省典型干旱年对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分析作者:许一许承娟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8期摘要:该文介绍了安徽省农村饮用水现状,分析了安徽省2019年典型干旱年的干旱情势及其对农村居民供水的影响。
通过缺水情势的分析,了解实际的干旱期农村供水缺水量,为今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安全饮水;典型旱情;缺水情势中图分类号 S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130-022019年安徽省淮河以南遭遇大旱,全省农村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居民人畜用水困难情况。
为此,本文结合2019年典型干旱年的情况,分析了农村安全饮用水带来的安全风险,针对未来5~10年农村安全饮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安徽省农村饮用水现状2005年安徽省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
2005—2019年,全省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234.1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5.00亿元、省级配套43.48亿元、市县自筹75.65亿元,覆盖了4437.96万农村居民和194.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保障,初步建立了农村供水工程体系。
为了解决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6年初,对安徽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共发现有124.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安徽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2018年)》,将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并优先安排资金给予解决。
至2018年底,实施方案明确的任务已经完成。
2019年省级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计划省级以上资金13.3亿元,各市县还利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社会投资等筹集资金15.5亿元,通过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补齐工程的短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安徽省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一、安徽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三、安徽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四、安徽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安徽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安徽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安徽省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一、安徽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安徽省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11)一、安徽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安徽省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15)一、安徽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15)三、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 (15)四、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安徽省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19)一、安徽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9)三、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 (19)四、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安徽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安徽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安徽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安徽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安徽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安徽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安徽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安徽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 表34:安徽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安徽省用水量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生态用水仅包括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和城市环境用水。
第二节安徽省用水总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2:安徽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安徽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安徽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安徽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安徽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安徽省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10:安徽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安徽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安徽省农业用水量同全国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安徽省工业用水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18:安徽省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工业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安徽省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国工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同全国工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安徽省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26:安徽省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27: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安徽省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安徽省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安徽省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34:安徽省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35: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表36: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安徽省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亿立方米)七、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安徽省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