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总复习练习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bc6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6.png)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如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
2. 分析、综合、概括文言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
3. 探讨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观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讲解文言文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文言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分析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练习题的解答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信息。
4. 课后练习题:编写适量的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分析综合的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分层学习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复习和提升。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00c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b.png)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解题技巧,提高应试成绩。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的复习。
2.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复习。
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复习。
4. 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的复习。
5. 文言文文段概括和分析的复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句子结构分析技巧。
4.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方法。
2. 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熟悉常见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3. 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让学生学会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4. 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成分。
5. 复习文言文文段概括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段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篇目解析与鉴赏能力的复习。
2. 文言文文学常识的复习。
3. 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的复习。
4. 文言文主题思想的复习。
5. 文言文艺术特色的复习。
七、教学方法1. 通过解析经典文言文篇目,使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方法。
2. 讲解文言文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 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
4. 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领会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八、教学步骤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详细解析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言文。
2. 复习文言文文学常识,让学生掌握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fe6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b.png)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语境。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复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分析方法回顾: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句式分析、词义理解、文化背景等。
2. 文言文综合运用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片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理解和解读。
3. 文言文鉴赏能力培养:通过分析一些经典文言文作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2. 讲解:针对每个练习的文言文片段,讲解分析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语境。
3. 练习:学生自主分析其他文言文片段,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进行解读。
4.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的结果,共同探讨文言文的含义和特点。
5. 总结:对所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文言文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片段的分析理解能力,检查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分析结果,促进学习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片段:准备一些文言文片段供学生练习分析。
2. 文言文分析方法指导:提供相关的文言文分析方法指导资料供学生参考。
3. 课堂讨论工具:准备一些讨论工具,如白板、卡片等,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文言文片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典型的文言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08ed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d.png)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则。
2.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较为复杂的词类活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规则。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 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类活用规则,解析文言文句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含各种词类活用现象。
3. 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讲解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2. 第五章: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副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九、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七、教学资源:八、教学进度安排:九、课后反思:十、拓展活动:本教案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为主线,重点关注了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课后反思和拓展活动等环节。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4b34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9.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回顾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成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复习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常用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3.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重点复习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
4.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介绍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5. 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的练习: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提高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对文言文的理解深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复习。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翻译和赏析练习的情况,纠正错误并提供反馈。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应的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供学生复习和练习。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知识点的讲解和示例。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复习文言文词汇: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记忆。
2. 复习文言文语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师介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
4. 阅读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a938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2)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回顾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言文篇目,说明喜欢的原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式;(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翻译和解读;(2)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共同完成翻译和解读任务;(3)各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进行解答;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汇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复习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 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解读,提高翻译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729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f.png)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扫读、略读、精读。
常见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扫读、略读、精读的实践。
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常见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第二章:文言文断句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意群、语气、语法结构。
常见的断句标志词和断句方法。
2.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断句的原则和标志词。
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忠实原文、准确表达、语言通顺。
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鉴赏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常见文言文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鉴赏的角度和手法。
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文言文应试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应试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应对文言文考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言文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分析历年考试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章:文言文词汇复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文言文词汇。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文言文词汇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重点文言文词汇的回顾与复习。
常见文言文词汇的用法和例句。
6.3 教学活动复习重点词汇,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5bd9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d.png)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分析文言文结构、人物、事件、观点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综合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概括文言文的主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分析方法回顾:从句子结构、词义、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文言文人物分析:关注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事迹等。
3. 文言文事件分析:梳理事件发展脉络,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 文言文观点分析:提炼作者观点,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5. 文言文综合练习:选取典型文言文进行实战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文言文,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言文的能力,突破文言文分析的瓶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技巧。
2. 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文言文为例,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感受分析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分析心得,互相学习。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自主分析文言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文言文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分析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典型文言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感受分析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文言文分析心得,互相学习。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自主分析一篇文言文,教师及时指导,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案例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ce3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0.png)
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3. 文言文写作的常用句式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和文言虚实;2. 对于生僻字和病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备有文言文教材和练习册;2. 辅助教具:黑板、文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们提问,复习之前学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文言文的时代背景、特点等。
2. 让学生们通过口头回答或写在黑板上的方式回顾文言文的常见病句。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常见的句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结构等。
2.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实关系,让学生们了解文言文中的典型的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
三、例题解析(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适当难度的古文讲解,引导学生们逐句解读,理解全文的意思和脉络。
2. 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的用法,引导学生们分析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3. 解析句中的生僻字和病句,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
四、练习巩固(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检验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设计一些写作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锻炼他们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梳理,帮助学生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讲解和解析古文,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文言虚实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通过练习巩固了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文言文水平。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b155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a.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caf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e.png)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75b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特点和用法。
3.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转换和运用。
2. 如何在实际阅读中准确识别和理解文言文句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或资料。
2. 准备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作为教学案例。
3. 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引发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3. 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是否有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学习有困难,需要给予个别辅导。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翻译一段文言文,要求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
2. 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并解释其特点和用法。
3.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记忆。
十、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2c9fb700abb68a982fb4d.png)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所学的文言文,并依靠考纲与课本找出文言词语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以提高文言的阅读能力,作好备考的准备。
二、教学设想:以学生间的互相解答、教师的辅助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复习旧的文言文段中的知识点,以旧带新,总结出文言文学习与记忆的规律,以指导初中会考的复习。
三、教学步骤:1、导入(师生明确复习课的目标、以及共同选点进行文言文的评析)投影文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问题设计:在文段中找出所学的文言知识点。
文段中没出现的其他文言知识点。
(学生讨论、师生分析)3、总结规律:初中文言学习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言实词,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品味其中的变化;一是文言虚词,则需从它们的大致用法、用途着眼。
4、初中会考文言知识点的切入:A、熟读并背诵名篇中有关资料,了解常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名句B、掌握有关文言字句的基本常识:文言实词:注意古今异义的区别、注意辨析一词多义多音的现象、通假字的现象、词性活用的现象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乎"等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式;留、补、删、换、调5、练习引入吾欲之南海顷之,烟炎张天操蛇之神闻之宋何罪之有?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其真无马耶?以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扶苏以数谏故悉以咨之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吾恂恂而起人不知而不愠然足下卜之鬼乎?在乎山水之间6、文言虚词的规律的整理。
7、总结。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116c9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9.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f759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1.png)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文言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断句、标注、理解词义、推测句意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翻译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3. 学习效果: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和辅导书:提供学生所需的文言文学习资料。
2.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翻译工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和问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供相应的辅导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七、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文言文,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课堂讲解:对文言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文化解读:为学生介绍与文言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e8e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4.png)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文言文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和学习。
而在4、5年级的语文上册,文言文的内容就会更加深入和复杂,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更加用心和努力。
因此,在这里,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帮助学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知识。
1.熟练掌握常用句式和词语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常常熟悉各种语句向外部的扩张。
特别是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学生需要逐步掌握和强化这些常用语言的记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在教学对话中,请在研讨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提供适度的书籍和文献供学生参阅。
2.对历史文化、习俗等背景知识的了解文言文是一个在历史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中产生的语言。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需要逐步了解和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习俗、节令等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表达和隐含的文化意义。
在针对某些文言文进行研究时,请通过故事、绘本和相关的视频等方式展示背景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
3.建立全面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充分掌握各个语法知识点和规则。
特别是那些比较常见的语法构造,例如主谓宾、主谓表等等,需要学生加以强化和记忆。
对于某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点,建议可以进行逐步拆解和分析,也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
4.条理清晰、逐句分析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逐句分析,追寻作者隐藏的语言信息。
学生可以从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等方面逐句分析,建立起文言文的条理清晰性。
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要逐步了解语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考试时,学生要将这种条理清晰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
5.动手实践、积累经验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多进行动手实践,积累实战经验。
例如,学生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体验;或者可以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实战经验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在施教中必不可少。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bfdf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3. 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4. 翻译与解读: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2. 利用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文言实词测试,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文言实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取一段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学生学习。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文言实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69f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d.png)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共含4篇),欢迎阅读! 篇1: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教学目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践导学式教学过程:一、引言前面我们重点复习了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和虚词,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串讲式地复习了文言文的句式及句子的翻译。
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综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集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揭示课题:篇2: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三、考试要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今年高考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种信息——加以正确的判断。
(板书)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进行逻辑思路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
(板书)3、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出作者对某一事件或道理的观点态度。
(板书)小结:根据对高考说明的分析理解,我们不难看出:加强阅读,提高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是增强我们提高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前提。
因此,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
四、阅读下面语段,分组设擂翻译要求:1、以组为单位,全班分为二组,每组选1#2人为组长。
2、每组各读一遍。
(读得准确、流畅的,计5分;相对的,计3分)3、以设擂台的形式,相互设疑、相互翻译。
以翻译数量的多少和正误与否,确定胜负。
每组最多只能设二句。
(每句5分。
翻译正误分。
计:5、3、0分)4、简述解题思路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6ce7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b.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能够流畅地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翻译和演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复习;2. 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3. 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4. 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文言文阅读活动;5. 翻译和演绎的文言文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与运用;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式结构的辨析;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示范朗读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文言文,讨论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翻译和演绎: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提高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 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5. 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能够体现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文言文案例,分析其词汇、句式及修辞特点。
3. 小组合作: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文言文阅读一.掌握文言翻译六种方法:1.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2.扩:把单音字换成双音词。
如:俗——庸俗辱——玷辱、侮辱3.拆: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没有依靠;妻子:妻子儿女;如“在郡多有出息”中“出息”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有志气”的意思,而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
4.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代词的指代意)5.删: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
6.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
同时还应保持原;又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应把“好事”调到“少年”之前。
二.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
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
如: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
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配偶。
3、遇到多义词时,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项。
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
三.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顺装”过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如、甚矣哉,为欺也!(2)宾语前置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项王曰:“沛公安在?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4)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
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一)杨生畜一犬,甚爱之。
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
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
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
”行人曰:“以此犬见与。
”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
”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
”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
生知其意,遂应之。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若不与我,“与”:_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___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二)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尹翁归传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
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
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
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
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
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
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后堂待见。
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
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斗变:斗殴闹事。
B.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秉:执掌。
C.延年曰:“何伤?”伤:伤害。
D.汝不任事也任:胜任。
2、对下列句子中的“其”和“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甚奇其对②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③定国乃谓邑子曰④今君乃亡赵走燕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尹翁归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一组是()①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②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③案事发奸,穷竟事情④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⑤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尹翁归通晓法令条文,精于击剑,且不畏权贵,不受贿赂,所以他官职虽小,商人们都很怕他。
B.得到太守田延年的赏识器重之后,尹翁归表现出很强的办案能力,按罪量刑,依法办案。
C.尹翁归第二次为官后,仕途通达,由卒史而督邮,而都内令,又升迁为弘农都尉,最终官拜东海太守。
D.尹翁归能取得优异的政绩而青史留名,田延年功不可没。
因为尹翁归虽然倨傲狂妄,但田延年不但没有计较他、苛求他,反而采取了宽容态度,并放手重用他。
6、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两个画线句子。
①属县长吏虽中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又不可干以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去:离开(2)破:击破2.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3.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三)1.C2.(1)止:阻止(2)遂:于是……就……3.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4.(略)言之成理即可(四)1.①走:跑②释:放下③身:自己④冀:希望2.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3.守株待兔(略)(五)1.①斯:这样②谢:道歉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3.(略)(六)1.转身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3.叶公好龙4.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七)1.A2.凿壁偷光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八、1、C(这里的“伤”是妨碍的意思)2、C(①中的“其”,代词,他的;②中的“其,代词”,指“我”;③中的“乃”,副词,就;④中的“乃”副词,竟然,3、B(①句并列关系,②句④句是因果关系,③句是转折关系)4、D(②反映尹翁归直爽的性格和书生气,⑤写尹翁归官拜太守去向廷尉于定国辞行,与表现他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无关)5、D(“独伏不肯起”这一细节表现了尹翁归的直爽性格和书生气,而不是倨傲狂妄)(6)①所属各县的官吏被人检举而受到查办。
②(我)又不能以私情来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