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斯韦勒费恩

斯韦勒费恩

筑原则是时刻对地形、气候、时间、材料和工艺保持敏感,寻求符合自
然法则的建筑;在密斯那里学到的是建筑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指导原则:
建构形式的建造逻辑和几何形式的句法逻辑。1953年,伍重返回丹麦,
并与费恩和克尔斯莫合作了一段时间。费恩曾经的合伙人佩·菲尔德曾
指出:费恩的承重与非承重体系的清晰的关系,与伍重如出一辙。
主要荣誉及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布鲁塞
尔世博会挪威馆(1956一1958),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1958一
1962),伯得克别墅(1965一67),
海德马克博物馆(1967一1979),
巴斯克别墅(1987一1990),冰
川博物馆(1989一1991)和瑞典
渡假别墅(1991一1992)。
费恩是七个建筑师
在费恩看来,摩洛哥的孩子是无法用纸笔描绘出他们居住的房子。房子是基于它
所生长的土壤,并用土壤建造而成。比如沙漠中的村落,都是用沙子配以一定比例的水,
然后浇灌进木模型中,经过几天的太阳曝晒后,建造房屋用的材料便成型了。这个木模
板每个村庄都有固定的模数,是根据沙浆的干燥速度和强度来确定的。因为整个村庄
都使用统一的拼装材料,因而建筑的形式都是类似的,不同的是每个建筑都根据太阳的
于运用材料的诗人,这对费恩后来的建筑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费恩后
来在专访中说,他并不认为普鲁威结构优先的原则过于理性,相反他也认
为“结构是母语,而建筑是外来语汇”。
在普鲁威的安排下,费恩拜访了柯布西耶,并参加了他的工作室沙龙。
费恩最深刻的印象是柯布西耶用1:1的图纸来推敲阳台的构造。现在,
费恩在自己的工作室中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推敲细部。
经历对他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3年返回至巴黎,在法国建筑师让·普鲁威

《现代建筑大师》课件

《现代建筑大师》课件
影响
社会性:注重 建筑的社会价 值和文化意义, 反映社会和文 化的发展趋势
设计理念的影响
现代建筑大师 的设计理念对 现代建筑产生
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设计理 念推动了现代 建筑的发展, 改变了城市的
面貌
他们的设计理 念影响了其他 领域的设计, 如工业设计、
平面设计等
他们的设计理 念影响了人们 的审美观念和
YOUR LOGO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现代建筑大师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现代建筑大 师的背景
03.
现代建筑大 师的作品
04.
现代建筑大 师的设计理 念
05.
现代建筑大 师的建筑材 料与技术
06.
现代建筑大 师的未来展 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现代建筑大师的背景
02
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建筑开始 萌芽
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在欧洲兴 起
20世纪30年代,现代建筑在美国得 到发展
20世纪50年代,现代建筑在全球范 围内普及
20世纪60年代,现代建筑开始受到 批评和反思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兴 起,对现代建筑产生影响
设计理念的形成与现代建筑大师对建筑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和 探索密切相关
设计理念的内涵
功能性:注重 建筑的实用性 和功能性,满 足人们的实际
需求
创新性:追求 创新和突破, 不断探索新的 建筑形式和材

美学性:注重 建筑的美学价 值和艺术性, 追求美的享受

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

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

里瑟别墅
1949年毕业后,费恩在导师阿尔内· 范尔斯莫的带领下与伍重等一批北欧建筑 师在巴黎加入了国际建协,并与法国建筑师让· 普鲁威结识,参与 其工作室的工作。他在此期间尽其所能地吸收勒· 科比西耶(Le Corbusier)的作品。
让 普 鲁 威
·
1952至53年,费恩前往摩洛哥进行访问。他在那里遇到了朴素的阿拉 伯风格建筑。
摩 洛 哥 默 罕 默 德 五 世 墓
哈桑二世清真寺

费恩在摩洛哥发现的不是抽象的形式, 而是建造的真实。他找到了地域 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某些碰撞点。他在参观完摩洛哥后谈到“ 当我们出发去学 习传统建筑的时候,事实上这是一个发现新事物的旅程。 ” 费恩认为自己 在摩洛哥看到了赖特别墅的影子——同样是粗糙朴实的材料,以及整体被打 散成各个局部的布局方式,另 外还有密斯无限延伸的墙和柯布西耶诗意的露 台和屋顶。随后 ,经克尔莫斯的介绍, 他有幸结识柯布西耶 ,并深入 了解 其设计思想。费恩的这些经历为他进一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这些国际经验 帮助他将当时最为成熟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融合在一 起,并最终成为挪威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的代表。
费恩及其同事盖尔· 格龙(Geir Grung)1955年以在奥斯陆设计了现代主义风格的厄 肯养老院获得突破性进展。三年之前,费恩、格龙和七位其他年轻建筑师与阿尔内· 科 尔斯莫共同成立了挪威的“奥斯陆进步建筑师小组”(PAGON),开始推广现代主义建筑。
厄肯养老院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 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 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 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从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 德· 凡· 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 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 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 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 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现代主义建 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 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 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

挪威冰川博物馆
挪威冰川博物馆是挪威建筑师斯维勒· 费恩1989年设计,该作品是建筑 师利用本土景观而非强行引入外来物进来的一个典范。博物馆通体灰色, 犹如一个冰裂隙正处于菲亚尔兰的两座大山的底部,且所在位置非常切合 逻辑,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此外,挪威冰川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 地形、地貌和季节的因素,融合了包括古朴的摩洛哥风格和现代的纽约风 尚等多种风格的元素。特别是,建筑师斯维勒· 费恩通过对挪威本土元素的 应用,如北欧的光线、灰色的石头、苍翠的森林等,将现实和虚幻协调一 致,创造出堪称时代经典的作品。
进入晚年后,斯维勒.费恩设计了一连串受到高度称赞的挪威博物馆:如位于菲 亚尔兰的挪威冰川博物馆(1991)、位于阿尔弗达尔的奥克茹斯特中心(1996)、位 于鄂尔斯塔的伊瓦尔· 奥森中心(2000)和位于霍尔登的挪威摄影博物馆(2001)。 2009年2月23日,斯维勒.费恩在奥斯陆逝世,终年84岁
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挪威著名建筑师,1924年生于挪威的康斯伯格市
(Kongsberg)。1949年从奥斯陆建筑学院(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毕业。毕业 之后,斯维勒.费恩前往摩洛哥旅行,研究了当地自然纯朴的建筑风格。他发展了 对真实建筑的一种新的尊重,反对抽象的形式,推崇建筑的诗意和直觉的重要性。 离开摩洛哥之后,斯维勒.费恩在巴黎与让.普鲁威(Jean Prouvé)一道工作,并且遇 见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从他们那里,费恩吸收了城市现代主义的设计思 想。他在设计中借鉴古老的建筑技术,利用天然材料,将当时最为成熟的建筑方 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融合在了一起。
建筑杰作 34岁时费恩就设计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挪威馆。 他在1960年代的设计了两件伟大的作品: 威尼斯双年展的北欧馆 位于哈马尔的海德马克博物馆 北欧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海德马克博物馆建在哈马尔大教堂遗迹旁,标志着他从纯现代主义转向个人风格 的建筑天地。该博物馆蜚声世界,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会前往参观。费 恩的挪威冰川博物馆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志性作品。 在自然中漫步 费恩还设计了许多私人住宅。位于巴姆布的灌木别墅(1990)因其视觉风格以及 建筑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在建成后即被提名。他对空间的巧妙运用让人仿佛 在大自然中漫步。

斯维勒费恩作品分析

斯维勒费恩作品分析

北欧馆是费恩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在这个作品中,费恩关注屋顶结构 和材料,并通过精心的构造设计使其成为控制阳光进入室内的阀门,并 完成了围绕树木展开的充满诗意地建构。树木,迷离的光线,清晰的建 构元素,隐喻了挪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建造传统。
新 技 术:
挪威馆的蚕茧薄膜以蚕茧为原材料,配以一定比例的尼龙丝,用 特制胶水等混合晾干后,光线透过屋顶薄膜进入室内后变得均匀而温 和,形成透光的“屋顶”。包括精心的构造设计使其成为控制阳光进 入室内的阀门,围绕树木展开的充满诗意地建构。
挪威冰川博物馆通体灰色,犹如一个冰川裂缝正处于菲亚尔兰的两座大山的底 部,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和季节的因素,融合了包括古朴的摩洛哥风格和 现代的纽约风尚等多种风格的元素。
冰川博物馆以收集、制作和传播关于冰川和气候的知识为目标,是松恩峡湾区 域一座壮观的建筑。博物馆是一个与国际冰川学会、挪威徒步旅行协会等联合成立 的非营利组织,曾获得国际大奖的展馆建筑与周围风景相融合。
新材料的发展不是基于“高技”而是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 在使用的原则下发展新材料。
传统:
树木,迷离的光线,清晰的建构元素,隐喻了挪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建造 传统。相对于欧洲的中心文化而言,挪威一直游离 在这中心文化之外,处于整 个欧洲的边缘。这一方面是由于挪威地处欧洲大陆最北部,地理边缘造成了文 化上的边缘化;另一方面由于挪威曾长期受外族统治,在这数百年的外族统治 期间,挪威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统治集团的政治中心先是哥本哈根厚实斯德 哥尔摩,而挪威则一直是政治上的边缘地区。因此挪威鲜有具有纪念意义的宏 伟建筑,传统民间建筑则一直占主导地位一一尤其突出体现在木材的应用上, 这是挪威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木材加工工艺及对材料的特殊体 验在建筑上的自然反映。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及对材料隐含特性的敏感体验成为 贯穿挪威建筑发展的线索,同时也生成了挪威建筑的独特性。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电报电话大楼
水晶教堂
1980刘易斯 巴拉干
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 他于1902年出生在 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 , 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 , 有很 多起伏的小山丘 , 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 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屋都有挑檐及 设置景观喷泉 , 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 。 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 , 并影 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 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 , 但未再进学校攻读 , 全靠自己进修 。
1991 罗伯特 文丘里
母亲之家
巴特勒学院胡堂
1992 阿尔巴罗 西萨
1933 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缠萨Alvaro Siza 堪称 葡萄牙建筑的一代宗师。西萨的作品,常以简单却极其优雅的色 调与诗意的构筑来呈现,他对建筑尺度的精准控制与对环境的敏 锐反映,奠定了其独特创作基础。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盖蒂中心
新协和图书馆
1985 汉斯 霍莱因
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年3月30日-2014年4月24日),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 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 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 界公私收藏。
芝贝欧文化中心
贝页利基金会博物馆
1999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 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 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 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奥斯卡·尼迈耶等的呼应自然理念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不盲从潮流,独立思考,他的建筑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白色。他曾 说:“白色是我作品的特色之一,我用白色来澄清建筑概念,提高视觉形式的力量。白色实际是能够强化对自然界所有 其他色彩感觉的颜色,对着白色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虚实的表演。在意识的大海和客观现实的大地之间,是这种 不断变化的白色的线” 。从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设计的白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图底 关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墙面映衬着自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大自然既对立又融洽。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
——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 分析
重庆大学
普利兹克奖( )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 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 凯悦基金会( )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 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 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 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擅长将历史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他曾说,“今; 的技术是世界性的,如果使用不慎,能轻易破坏场所的精神;另一方面, 土所是地方化的概念,地方传统和其它约束能抑制技术奇妙的潜力”于 设计的奇芭欧文化中心,从堪纳克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采用先进的现 代生术建造出新建筑,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新。 此外,让·努维尔将建筑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统一体,他在一些建筑创 作中也不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如他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 中心就是-例,建筑的南立面花窗采用的是阿拉伯传统装饰图案,且用现 代材料和技、加以建造,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而创新。这 说明,伦佐·皮玉诺与让·努维尔能用现代技术表达建筑的时代精神,并且 力求创造性地表炙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使建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 现创新。

普利兹策建筑奖历届获奖名单及简介

普利兹策建筑奖历届获奖名单及简介

历届获奖名单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11年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迄今为止在33届颁奖中,共有36人获奖。

风格之外的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

风格之外的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

风格之外的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摘要:回顾斯维勒·费恩的职业生涯,他的作品游离在风格之外,巧妙的运用了挪威本土材料,他另辟蹊径的将现代主义与北欧的地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他的建筑活在当下,却神奇般的拥有永恒的意义。

关键词:斯维勒·费恩;挪威;材料;地域文化;现代主义;1.引言1997年,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茨克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北欧建筑师。

费恩是是现今最有影响力的挪威建筑师,也是二战后推动纳维亚地区建筑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另辟蹊径将现代主义与北欧的地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他的作品继承了现代运动的箴言,也展现了北欧文化和精神。

2.早期经历1924年8月14日,费恩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矿业城镇——孔斯贝格。

在他八岁时,全家搬到了挪威的港口城市——滕斯贝格。

这两座城市一个保守稳定,一个开放积极,作为费恩童年生活的地方,他们对于费恩一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独子的费恩本应接管父母传下来的泰勒马克农场,但在机缘巧合下,费恩进入到奥斯陆国家艺术与技术大学,建筑学迅速引起了他的兴趣,从此他便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二战德国占领期间对教育的荒废,并且急需大量的建筑设计人员,挪威政府在位于首都奥斯陆的国家艺术与技术学院开办了建筑学方面的速成课程,费恩就在其中,从师于阿尔内·科尔斯莫。

科尔斯莫对当时挪威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现代主义实践在费恩事业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在科尔斯莫的带领下,费恩、约恩·伍重和舒尔兹等北欧建筑师一起组成了奥斯陆进步建筑师小组,共同创作和推广现代建筑。

同年,费恩与约恩·伍重、盖尔·格龙两位好友共同参加了国际建筑协会组织的小住宅设计竞赛,并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很快他们便引起了巴黎建筑师让·普鲁威的关注。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建筑界的奥斯卡,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

美国海亚特基金会(The Haytt Faundation)设立的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cker Archtecture Prize)每年度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和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认为是建筑师最具声望的奖励,人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以普利兹克家族的姓氏命名。

该家族的商业经营活动中心在芝加哥,很久以来就以支持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宗教、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普利兹克建筑奖设立于1979年,其评选程序和奖项均依照诺贝尔奖的做法而设定,向每年度的获奖者颁发10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张获奖证书。

从1987年起增发一枚铜质奖章,次年又增发一尊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铜质奖章的设计是以芝加哥著名建筑师——人称摩天楼之父的路易斯·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正面刻有普利兹克建筑奖字样,反面刻有亨利·沃顿于1624年在其《建筑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三个基本条件,即坚固、实用、愉悦。

该奖接受所有国家的提名,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评论家、学术研究人员、建筑师、建筑社团还是工业家,实际上对提高建筑水平作出贡献的人都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而不管其具有何种国籍、种族、资金或意识形态。

34年来共有17个国家获奖,以获奖次数计名次,美国排名第一(8次),英国和日本并列第二(4次),巴西、意大利、葡萄牙、法国、瑞士5国并列第三(2次),其余9国(包括中国)均为获奖1次。

年份获奖人(生年)国籍语录(设计理念)代表作1979菲利普·约翰(1906)美国建筑都是掩蔽体,没有信条,从足迹开始西格拉姆大厦、水晶教堂1980路易斯·巴拉甘(1902)墨西哥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墨西哥城规划景观居住区1981詹姆斯·斯特林(1926)英国现代主义运动领导人作品突出历史连贯性和周围的城市环境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1982凯文·洛奇(1912)美国曾与沙里宁合作,风格多变纽约联合国综合大楼,迪尔总部建筑1983贝聿铭(1917)美国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建筑与环境结合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1984理查德·迈耶(1934)巴西追求现代建筑精神(功能流线、光、空间平衡)美蒂中心、“新协和”图书馆1985汉斯·霍莱因(1934)奥地利重要的不是设计者是设计作品,通过绘图、拼贴及雕刻成就墙体的艺术巴赫市博物馆1986戈特弗里德·玻姆(1942)德国让作品的内容和过去联系起来VDR新建筑(科隆)1987丹下健三(1913)日本城市、交通和建筑是统一的系统追求信息价值东京新市政厅大厦、代代木国家综合体育馆1988戈登·邦夏(1909)美国喜欢用建筑表达自己的观点耶鲁大学珍本图书馆奥斯卡·尼迈耶(1907)巴西通过某种形式把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表现出来巴西议会大厦1989弗兰克·盖里(1929)美国与其说房子是一个整体,不如说是由十几个部分组成的古根海姆博物馆1990阿尔多·罗西(1931)意大利《城市中的建筑》1966年出版,吸取古典建筑经验进行创新圣卡培尔多殡仪馆、费埃德里斯塔居民综合体1991罗伯特·文丘里(1925)美国强调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借用古典语言符号普林斯顿大学巴特勒学院“胡应湘堂”1992阿尔巴多·西萨(1933)葡萄牙建筑师并没有创造发明,而是反映现实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1993桢文彦(1928)日本建筑应该放在城市文脉之中,与城市成为一个整体藤泽体育馆1994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1944)法国理性出自场所,将包豪斯与当代建筑理论结合音乐花园1995安藤忠雄(1941)日本个性化的空间,通过墙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水的教堂(没有屋顶)1996拉斐尔·莫尼欧(1937)西班牙建筑是从具体地域与建筑家的自由思维之间的对话中脱颖而出的现代建筑和艺术博物馆1997斯维勒·费恩(1924)挪威创立挪威建筑学会,建筑元素通过结构和材料厂显示表现力艾弗·阿森博物馆1998伦佐·皮亚诺(1927)意大利建筑是一种需要耐心的游戏,它是一个集体性的工作芝贝欧文化中心、新大都国家科技中心1999诺曼·福斯特(1935)英国建筑是一门关于人类及其生命活动质量的艺术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卡里艺术馆2000雷姆·库哈斯(1944)荷兰“新城市主义”不关心行为客体的组织安排,而是孕育着潜在的可能性乌特勒克教育馆,cctv大楼,(北京中央电视台)2001雅克·赫尔佐格(1950)瑞士把毫无特色建筑转化为戏剧化和艺术化的工业建筑(尺度和比例巨大)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机改建)、国家体育馆(鸟巢)皮埃尔·德·梅隆(1950)瑞士2002格伦·马库特(1936)澳大利亚我对做大规模的项目没有兴趣,小一点的项目给我提供试验机会玛格尼住宅、唐宅2003约翰·伍重(1918)丹麦我喜欢在可能性的边缘走动悉尼歌剧院2004扎哈·哈迪德(1950)英国我们可以确信建筑是无重力的、可以飘浮的园艺博览会展馆、广州歌剧院2005汤姆·梅恩(1943)美国我需要关于世界的想象,这个想象不会超越明天植入自然的建筑2006保罗·门德斯·达·洛查(1928)巴西巴西雕塑博物馆2007理查德·罗杰斯(1933)意大利建筑是一种集体作业,委托人扮演重要角色波尔多法院2008让·努维尔(1945)法国我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地向前发展阿拉伯世界协会、Guthrie剧院2009彼得·卒姆托(1929)瑞士人们相逢于建筑,如今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后意识形态的社会里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2010妹岛和世(1956)日本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始终在理顺建筑各要素间的关系 21世纪金泽美术馆、再春馆制药女子公寓女孩世界西泽立卫(1966)日本2011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设计既顺应时代又呼应传统,巧妙地沿用石料又有现代细节布拉加体育馆2012王澍(1961)中国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是设计的起点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院象山校区。

斯维尔费恩

斯维尔费恩

Ivar dia Aasen 荣膺 挪威 Image from Encyclopæ Britainica 普利茨克奖 文化中心 国家 建筑博物馆
Sverre Fehn the Master
费恩的现代主义其诗意性在于地域和全球 视野的交集。费恩融合了现代主义的理性 与对景观和挪威建筑传统、环境、气候和 地域的感性认识,从给定的景观中创造出 新的概念,以使建筑发生归属感。费恩的 博物馆即是展示这种并行思路的创见,既 融于周围景观、环境和地点,又与之对比 凸显。费恩开创了挪威地方主义的现代主 义,体现了挪威之精神。这些都给了费恩 Image from Encyclopæ dia Britainica 阐释他建筑内涵的语汇。
Norsk Bremuseum Fjæ rland
顶部除了窗的设计外还有供人观赏风景的平台, 合理利用了顶部空间
二层利用了下凹顶窗剩余 的空间
展区用柱廊划分了 空间
Norsk Bremuseum Fjæ rland
优点: 1、流线十分清晰,便于参观及布置展区
2eum Fjæ rland
建筑整体是几何形体与 有机形体的聚合,纵向 的翼状体横亘在山谷中, 圆形和菱形依附于两侧, 翼型体量纵向缢裂形成 入口,两侧巨大的梯步 引导人流上至屋顶,与 最近的雪山取得某种联 系。内部空间通过测天 窗采光,室内空间的组 织也据此展开。混凝土 外墙与陡峭的悬崖发生 对话,有力地回应冰川 运动作用的遗迹。
From “Above and Below the Horizo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 January 1999
Norsk Bremuseum Fjæ rland
挪威冰川博物馆被认为是建筑师利用本土景观而非强行 引入外物进行设计的典范。博物馆通体灰色,犹如冰川 裂缝处于菲亚尔兰的两座高山的底部,且所在位置非常 切合逻辑,扮演着庄严肃穆的冰川解释者的角色。

建造的思想

建造的思想

建造的思想摘要: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1997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本土建筑特征,而且建造思想的思想深入其中,同时体现了现代主义建构录像。

费恩的作品不仅注重光和影的设计,而且对材料的运用有其特色之处,尤其在后期的作品中,材料的运用与建筑空间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材料建造有机斯维勒·费恩,挪威人,生于1924年。

2009年2月23日在奥斯陆逝世,终年84岁。

斯维勒·费恩的老师阿尔内·克尔斯莫在他事业早期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1952至53年,费恩曾前往摩洛哥进行访问。

他在那里遇到的自然纯朴建筑,为他的进一步发展定下了基调。

一年之后,他在巴黎与法国重要建筑师让·普鲁威共同工作和学习,并尽其所能地吸收勒·柯布西耶的作品。

这些国际经验帮助他将当时最为成熟的建筑方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融合在了一起。

“身体建构世界,同时也被世界建构。

当我感到混凝土坚硬而冷漠的时候,我把身体视为柔软和温暖的参照。

身体与世界的这种互动关系就是神体。

惟有这种神体才能构造和理解建筑。

神体乃是对世界作出回应的感知存在”——安藤忠雄著名挪威建筑理论家及现象学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曾这样评论到:“实践建筑意味着整合一个世界,并通过建造将时间‘空间化’,这也许就是费恩的建筑最重要的组成。

”用建造的观点来解读建筑师费恩的建筑,意指“建造”和“建造的形式”,即用材料来实现建筑最基本的原则及实现的形式。

建造的基础是材料,只有充分理解到深藏在本质中的可能性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和实现建造。

没有建造的思考,建造就不存在。

对于费恩个人而言,费恩更喜欢用“房间”这个词而不是“空间”,费恩认为后者过于“空洞”。

使用“房间”这个词是用来抵抗现代的抽象”空间”,隐含一种可触摸的围合。

费恩的设计有着非凡的诗意。

他对光和影的运用是极具创造性的。

他强调水平和竖向元素的搭接,他对材料、场地、结构和功能都有着非凡的感知力。

费恩:人必须坚强,才能应对好建筑

费恩:人必须坚强,才能应对好建筑

077
对话遗产 CONSERVATION DIALOGUE
1 挪威西海岸群岛自然景观
2 奥斯陆施莱纳别墅
对话遗产 CONSERVATION DIALOGUE
0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挪威Maihaugen露天博物馆收藏传统井干式乡土木屋
4 Maihaugen露天博物馆收藏挪威传统井干式食品贮藏屋3
5 挪威Innlandet郡海德马克乡间原木农用谷仓
“在挪威,自然是常态,而在其他许多地方,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 是耕地。”
英格瑞德:国外的一般印象是,挪威的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受到两方面 影响:我们与原始的自然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及我们发达的木构建筑技 巧。您怎么看?
本期这篇对费恩的访谈,由《挪威建筑评论(Arkitektur N)》杂志 前主编英格瑞德·阿拉玛斯(Ingerid Helsing Almaas)女士于1997 年9月18日在费恩的奥斯陆事务所完成,是阿拉玛斯所撰《挪威当代 建筑指南(Norway: A Guide to Recent Architecture)》中的一部 分。2010年,这篇采访的挪威语全文由原作者翻译成英文后在www. architecturenorway.no上线,以面向更多国际读者。2
而在1997年,当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作为北欧 国家第一位获奖人荣膺普利兹克建筑奖,上述尴尬局面或多少有所改 观。当然,如果考察其行迹,无论是费恩早年即在挪威国外享有的知名 度,还是他与伍重(Jørn Utzon)、建筑电讯派(Archigram)的库 克(Peter Cook)等彼时欧洲先锋派建筑师的密切互动交流,乃至他 在设计创作中从不惮于在其文化背景之外的广阔领域汲取养分,这种开 放性在彼时整体偏于内向自足的挪威建筑师群体中无疑也属于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