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业务流程
税务检查流程简介
![税务检查流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725f9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e.png)
税务检查流程简介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为了维护税收法律的实施和税收秩序的正常进行,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审查的行为。
税务检查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合法合规,促进税收的公正、公平和有效管理。
下面将介绍税务检查的流程。
一、检查前的准备阶段在进行税务检查之前,税务机关会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首先,税务机关会核实纳税人的基础信息,包括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表和会计报表等。
其次,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税务检查。
最后,税务机关会编制检查计划,并通知纳税人接受税务检查。
通知书中会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二、税务检查的实施阶段1. 检查入户税务检查开始时,检查人员会根据检查计划来到纳税人的办公场所。
在入户前,检查人员会出示有效的工作证件,向纳税人进行合法合规检查的事由和范围的说明。
2. 调阅资料在检查过程中,税务机关有权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并进行检查和核对。
纳税人应积极配合,并按照要求提供所需资料。
3. 盘点财产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财产进行盘点,以核实其真实情况。
涉及财产盘点的检查,纳税人应提供必要的配合和协助。
4. 询问调查税务机关在检查过程中,有权询问纳税人或其负责人有关纳税问题的情况。
纳税人应如实回答,并提供准确的信息。
5. 抽样核算为了核实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的真实性,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进行抽样核算。
纳税人应提供相应的相关账簿和凭证进行核实。
三、检查结束和结果处理阶段1. 检查告知税务检查结束后,税务机关会向纳税人告知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意见。
如果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税务机关将依法追究纳税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处理结果的申诉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税务机关提起申诉,要求重新审查其纳税行为。
3. 监督和评估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后,还会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一直合法合规。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7e16b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b.png)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
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方式。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是指税务部门在进行税务稽查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操
作和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税务稽查办案流程。
一、稽查准备阶段
稽查准备阶段是税务稽查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税务部门需要对纳
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稽查的重点和方向。
同时,税
务部门还需要制定稽查计划和方案,明确稽查的时间、地点、范围和
人员等。
二、稽查实施阶段
稽查实施阶段是税务稽查的核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税务部门需要派
出稽查人员前往纳税人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稽查。
稽查人员需要对纳
税人的账簿、凭证、票据等财务资料进行检查,核实纳税人的纳税情
况和税务申报是否真实、准确。
同时,稽查人员还需要对纳税人的经
营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判断纳税人的税务行为是否存在
问题。
三、稽查结论阶段
稽查结论阶段是税务稽查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税务部门需要对稽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稽查结论。
如果发现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税务部门将会对其进行处罚,并要求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等。
如果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满意,可以向税务部门提出申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税务稽查办案流程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复杂的过程。
税务部门需要在稽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税收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税务稽查流程的程序
![税务稽查流程的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37973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3.png)
税务稽查流程的程序
税务稽查流程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稽查通知:税务部门会向被稽查对象发出通知,通知被稽查单位或个人有关稽查的时间、地点、范围和内容。
2. 稽查准备:被稽查对象需要准备相关税务文件和记录,并对可能涉及的税务问题进行审查和整理。
同时,被稽查对象可能会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
3. 信息核实:税务稽查人员进入被稽查单位或个人的办公地点,对相关的财务、税务和业务信息进行核实和查验。
他们可以要求查看账簿、发票、合同、银行记录、备案文件等。
4. 跟踪调查:税务稽查人员可能会对涉嫌违规的收入或支出进行深入调查,包括追踪交易路径、走访相关方、查阅供应商信息等。
他们还会检查是否存在虚假发票、税务漏洞、偷税漏税行为等。
5. 数据分析:税务稽查人员会对核实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查看是否存在不正常的财务数据或异常交易。
他们会比对各项数据指标、税务申报表和实际情况,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6. 结案报告:税务稽查人员会在所有调查和分析工作完成后,编写稽查报告。
报告中会包括发现的问题、涉及的金额、可能的法律后果等详细信息。
7. 监督和复核:稽查报告将被上级税务部门进行复核和审核。
如果发现问题属实,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整个流程中,税务稽查人员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保护被稽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同时保证税收的合规性和公平性。
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45f4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1.png)
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进行检查和核实的重要工作。
通过确保纳税人履行税务责任和合法纳税,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对于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维护税收秩序和国家财政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
一、税务稽查的工作流程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遵守情况等进行全面核查的活动。
其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信息收集阶段税务稽查开始时,税务部门会收集与纳税人有关的各种税收信息,包括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账簿记录、财务报表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监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等方式获得。
信息收集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为后续的核查提供依据。
2. 资料审查阶段在收集到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后,税务部门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审查,核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账簿记录、财务报表进行逐一核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为后续的实地核查提供依据。
实地核查是税务稽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走访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对其实际的经营状况、财务管理和税收申报情况进行核实。
这个阶段需要稽查人员对纳税人的账簿、单据、库存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与纳税人的核实情况进行对比,查找是否存在纳税漏洞或虚假记录。
4. 调查取证阶段如果在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违规行为,税务稽查人员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查验银行账户、与其他相关机构沟通、询问证人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证据,并加以核实和分析。
5. 结论汇总阶段在完成实地核查和调查取证工作后,税务稽查人员会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整理。
这个阶段主要是编制稽查报告,包括对纳税人的违规行为、税务违法行为的认定,给予纳税人相应的处理意见,并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二、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税务审计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进行全面核实和评估的过程。
税务调查与稽查程序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调查和稽查流程
![税务调查与稽查程序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调查和稽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e8b4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f.png)
税务调查与稽查程序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调查和稽查流程税务调查与稽查程序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调查和稽查流程税务调查和稽查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监督和审核的重要手段,旨在确保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缴纳税款,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本文将介绍税务调查与稽查的程序和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税务管理的要点。
一、税务调查的程序税务调查是指税务机关为确认企业的纳税情况,对企业的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纳税资料进行核实和审查的一种行政调查活动。
税务调查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税务机关通知和准备: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调查之前,通常会向企业发出书面通知,说明调查的目的、范围、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企业应按要求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工作,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整理相关文件和资料。
2. 调查与查证:税务人员进入企业现场,对相关会计帐簿、凭证、报表等进行核对和查验。
在调查过程中,税务人员有权查看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纳税等相关文件,也可以对企业成员进行询问,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
3. 记录与整理:税务人员需要将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调查过程中的事实、发现的问题和涉及的金额等。
这些记录将作为后续稽查和处罚的依据。
4. 反馈与监督:税务机关会向企业反馈调查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企业应按照要求整改,并配合税务机关进行后续的工作,如提供补充资料、核实数据等。
税务机关也会对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
二、税务稽查的流程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风险评估和选择性抽查的原则,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全面核查和审查的专项行政检查活动。
税务稽查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稽查计划和准备:税务机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稽查的重点,制定稽查计划,并向企业发出稽查通知。
企业应按要求提供相关会计核算、税务申报和纳税缴款等资料,以便税务机关准备和展开稽查工作。
2. 稽查实施与核查:税务人员根据稽查计划,对企业的财务核算、税务申报、发票管理、资金流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核查和审计。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0cd1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4.png)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种行政监督活动。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维护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下面将介绍税务稽查的流程和相关事项。
一、稽查立案税务稽查的第一步是立案。
税务机关会根据税收管理的需要和风险分析的结果,决定对某个纳税人进行稽查。
稽查立案是税务机关基于公平公正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确保稽查的目标客观、公正、合法。
立案时,纳税人将收到稽查通知书,通知书中应包含稽查的目的、范围、时间等相关内容。
二、稽查准备税务机关在进行实地稽查之前,会进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纳税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比如纳税申报表、会计凭证等。
税务机关还可以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确保稽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税务稽查的一个重要环节。
税务机关会派出稽查人员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稽查人员有权调阅纳税人的账簿和财务资料,并可以进行核实和核对。
纳税人在实地调查中应配合稽查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应的资料和解释。
四、初次会议初次会议是税务稽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地调查结束后,税务机关会与纳税人召开初次会议,就稽查结果进行初步沟通和交流。
纳税人可以就稽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释和意见,税务机关也会就稽查结果进行说明和提醒。
初次会议的目的是澄清稽查事实,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结案处理税务稽查的最后一步是结案处理。
税务机关根据稽查结果,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评估和判定。
如果发现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或违规操作,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处罚措施。
同时,纳税人也有权对稽查结果提出异议,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六、风险提醒在税务稽查流程中,纳税人应加强税务合规意识,主动遵守税法规定,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
纳税人应合理组织会计和财务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
同时,建议纳税人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潜在的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稽查和税务调查流程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稽查和税务调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114d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3.png)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稽查和税务调查流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企业来说,纳税义务是其社会责任之一。
为保障税收的合法征收,各国纷纷设立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
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税务稽查和税务调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稽查和税务调查流程。
一、税务稽查的概念和目的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通过检查企业的税务情况,查明其税收情况是否合法、准确、完整,有无逃税、漏税等行为的活动。
税务稽查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保障税收公平,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有效识别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税务稽查的流程税务稽查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稽查准备:稽查人员根据税务机关的指示和任务,准备稽查方案、稽查人员名单、稽查工具等。
2. 稽查通知:稽查人员向企业发出稽查通知书,通知企业配合稽查工作,并确定稽查时间和地点。
3. 稽查实施:稽查人员根据稽查方案,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对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情况、会计凭证、账册等。
4. 稽查记录:稽查人员将税务稽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企业的税收情况、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等。
5. 稽查报告:稽查人员根据稽查记录,编制稽查报告,提出对企业的处理意见,报送税务机关进行审批。
6. 处理决定:税务机关根据稽查报告和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企业采取何种处罚措施,或者认定企业没有违法违规行为。
三、税务调查的概念和目的税务调查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活动,以确认企业的纳税情况是否真实、合法,并获取相关证据。
税务调查的目的在于有效打击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保障税收的公平合理。
四、税务调查的流程税务调查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调查准备:调查人员根据税务机关的指示和任务,准备调查方案、调查人员名单、调查工具等。
2. 调查通知:调查人员向企业发出调查通知书,通知企业配合调查工作,并确定调查时间和地点。
3. 调查实施: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方案,对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查验企业的财务账簿、征收凭证、票据等。
税务违法行为调查流程
![税务违法行为调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6d73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9.png)
税务违法行为调查流程一、立案审查阶段税务违法行为调查流程的第一步是立案审查阶段。
当税务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可能存在税务违法行为时,将立即进行初步审查和筛查。
如果初步认为存在违法行为,将会立案调查,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二、调查取证阶段在立案审查阶段确定需要调查的案件后,税务机关将进入调查取证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收集证据,确认违法行为并了解相关情况。
取证手段可以包括勘验、查验、查账等,同时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资料和解释。
三、听证阶段调查取证阶段完成后,税务机关会组织听证会。
听证会是当事人有权进行申辩和辩论的场所,也是税务机关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环节。
在听证会上,当事人可提供相关证据进行申辩,并可以质证对方提供的证据。
四、行政处罚阶段经过听证会,税务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调查结果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合法、合理,并且应当依法向当事人送达。
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包括罚款、责令整改、吊销许可证等措施,旨在惩罚违法行为并维护税收秩序。
五、复议和诉讼阶段如果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进行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复议是指当事人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并要求对行政处罚决定进行重新审查。
如果复议仍未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和判决。
六、催告和强制执行阶段如果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催告和强制执行等手段。
催告是指税务机关在一定期限内要求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如逾期不履行,将进行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主要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以确保行政处罚的有效执行。
七、案件结案阶段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结案。
如果当事人已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且达到了约定的条件,税务机关将结案并通知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不满意结案决定,可以向上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诉或者采取其他合法救济措施。
总结:税务违法行为调查流程包括立案审查、调查取证、听证、行政处罚、复议和诉讼、催告和强制执行以及结案等多个阶段。
税务稽查程序简介
![税务稽查程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d0771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4.png)
税务稽查程序简介税务稽查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在履行税收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本文将对税务稽查的程序进行简要介绍。
一、稽查计划的制定税务机关首先根据纳税人的诚信记录、风险评估和税收政策等因素,确定稽查计划。
稽查计划通常涵盖了稽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范围等信息,确保稽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稽查通知的发送税务机关在确定稽查对象后,会向纳税人发送稽查通知。
稽查通知一般包含稽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等内容。
纳税人在接到稽查通知后,应积极配合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税务资料和信息。
三、现场检查与核实税务稽查人员到达稽查地点后,会进行现场检查与核实。
他们会检查纳税人的会计凭证、纳税申报表、财务账簿等相关资料,核实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否符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同时,稽查人员还可以与纳税人进行面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四、异议申报如果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检查结果有异议,可以进行异议申报。
异议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提出对稽查结果不满意的意见和解释,并要求重新核实或修改。
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异议申报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五、税务处理决定基于稽查过程中获取的证据和资料,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可以包括税务罚款、税务处罚等,旨在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
六、行政复议与诉讼如果纳税人对税务处理决定不满意,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对税务处理决定的复查;而诉讼则是在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相关案件。
七、稽查结果的公示税务机关在稽查程序结束后,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稽查结果的公示。
公示内容通常包括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稽查事项和处理决定等,旨在提高税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结税务稽查程序是保障纳税人遵守税法法规、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稽查计划、发送稽查通知、现场检查与核实、异议申报、税务处理决定、行政复议与诉讼以及结果公示等步骤,税务机关确保稽查工作的合法、公正和透明。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82a5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0.png)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流程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
下面是税务稽查流程的详细步骤:1. 稽查立案:税务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涉及纳税人的违法案件后,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如果初步认为涉嫌违法,会立案进行税务稽查。
2. 稽查准备: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定稽查范围和稽查重点,制定稽查计划。
同时,会通知纳税人进行备案登记和提供相关资料。
3. 稽查实施:税务机关会派出稽查员前往纳税人的经营地点进行实地检查,核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相关资料。
稽查员会逐项检查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是否存在漏税、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
4. 询问调查:稽查员在实地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对纳税人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和说明。
稽查员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5. 资料核对: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和比对,确保其真实性有效性。
特别是核对纳税人的销售额、进项税额、税费申报等关键数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和实际情况。
6. 发现问题:如果在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漏报、少报、错报、误报等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会对其进行调查并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7. 资料退还:在稽查结束后,税务机关会将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退还给其,同时告知相关处理意见和可能的处罚措施。
8. 处理决定:税务机关会根据稽查结果,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决定。
可以采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
9. 处理告知:税务机关会将处理决定书送达给纳税人,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义务,如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诉或采取其他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10. 监督检查:税务机关还会对已处理的案件进行跟踪监督,防止纳税人再次违法,确保税收的合法征收。
以上就是税务稽查流程的基本步骤,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稽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课件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b0c8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a.png)
目录
税务稽查概述税务稽查工作流程税务稽查方法与技巧税务稽查风险防范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01
CHAPTER
税务稽查概述
税务稽查的定义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税款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监督工作的总称。
税务稽查的主体
各级税务机关设立的稽查局。
固定间接证据
确保所收集的证据材料真实可靠,不被篡改或伪造。
保证证据真实性
04
CHAPTER
税务稽查风险防范
对已识别的稽查风险进行量化和重要性评估。
总结词
通过对涉税数据的分析、比对和评估,确定各个风险点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或消除稽查风险。
确保选案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权力滥用。
选案标准
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选案标准。
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明确的涉税违法行为。
立案条件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审批,确保立案合法合规。
立案审批
及时告知当事人立案情况,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立案告知
检查与调查程序
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03
02
01
对被查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完整备份,确保原始数据不被篡改或丢失。
数据备份
对加密的电子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取原始数据。
加密与解密
根据稽查需要,筛选和过滤出相关数据文件进行深入分析。
文件筛选与过滤
1
2
3
收集能够直接证明被查单位存在涉税问题的证据材料。
收集直接证据
收集能够间接证明被查单位存在涉税问题的证据材料,并进行固定。
如何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
![如何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7f77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c.png)
如何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税收申报及缴纳情况进行核实和检查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旨在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税务稽查的实际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税务稽查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第一步,确定稽查对象。
税务部门根据风险评估和筛选机制,选择需要进行稽查的纳税人。
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确定稽查对象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避免对纳税人的不当干预和歧视。
第二步,准备稽查资料。
税务稽查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的稽查资料,包括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账簿、财务报表等。
这些资料将作为稽查的依据和参考,有助于揭示纳税人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开展现场核实。
税务稽查人员将赴纳税人所在地进行现场核实,对纳税人的经营场所、设备、库存等进行实地查看和检查。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申报的真实性,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第四步,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
税务稽查人员将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异常情况。
这一步骤需要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提高稽查效率和准确性。
第五步,开展询问和调查。
税务稽查人员将与纳税人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调查,了解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税收申报的具体情况。
这一步骤需要稽查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调查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步,出具稽查报告。
税务稽查人员将根据实际稽查情况,出具稽查报告,详细记录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整改措施等。
这一步骤需要稽查人员具备良好的文案能力和专业知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七步,开展风险排查和跟踪。
税务部门将根据稽查报告的内容和结论,进行风险排查和跟踪,对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
这一步骤需要税务部门具备良好的协调和管理能力,确保稽查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第八步,进行处罚和整改。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和不当申报的情况,税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纳税人进行整改。
税务稽查工作程序
![税务稽查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cfbea2ded630b1c59eeb514.png)
税务稽查程序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包括选案、检查、审理、执行。
这四个环节实行分工负责,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运行机制,以保证税务稽查过程的完整性。
一、选案《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附有关资料,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立案检查。
对上级税务机关指定和税收专项检查安排的检查对象,应当立案检查。
经批准立案检查的,由选案部门制作《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连同有关资料一并移交检查部门。
并建立案件管理台账,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及时报告稽查局局长。
二、检查税务稽查对象确定后,即进入实施检查阶段,指税务稽查人员按照稽查方案所确定的方式方法,依据法定权限,有步骤地进行检查的实务操作活动。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
告知被查对象稽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但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
2.工作准备。
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前,应当查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法。
(二)实施检查税务人员实施检查应当两人以上,并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联合检查的,应当出示各自的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检查应当自实施检查之日起60日内完成;确需延长检查时间的,应当经稽查局局长批准。
实施检查的过程,主要是调查取证的过程。
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
收集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并与所证明的事项相关联。
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不得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材料。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要求其打开该电子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与原始电子数据、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资料一致的复制件。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课件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0de1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d.png)
税务稽查的目的在于发现 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规 范税收征收秩序,促进税 收公平,维护税收基础。
税务稽查的内容
税务稽查内容包括税务待 核实项目以及涉税会计凭 证和会计账簿,涉及税务 的各个方面。
税务稽查的流程
1
税务稽查的前期准备
获取被稽查企业的信息;制定稽查计划。
2
税务稽查的实施
进行现场勘验;收集证据;核对账簿;询问有关人员。
协同稽查
税务机关和其他部门之间 的信息共享、工作协作, 加强稽查力度,提升稽查 效果。
宣传教育
加强涉税人员的税法宣传 和培训,提升税务稽查的 合规性。
结束语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收征收的重要环节,需要精细化管理和合理运用。细致认 真地制定稽查计划和严格执行稽查流程,有助于提高稽查工作的效率和稳定 稽查结果的可靠性。
企业需要配合税务机关的稽查 要求,如实提供涉税资料,全 程配合税务稽查工作的顺利进 行。
稽查计划不得干预企业 正常经营
税务机关在制定稽查计划时, 应该遵循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 的原则,维护企业的利益和税 收征收秩序。
税务稽查结果及时反馈 和回应
税务稽查机关应该及时反馈税 务稽查结果,及时回应企业的 关切和问题,维护税收稳定和 企业利益。
税务稽查的责任与权利
1
税务稽查机关的责任
税务稽查机关应当依法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维护税收征收秩序,促进税收公平。
2
税务稽查机关的权利
税务稽查机关有取得、复制税务资料的权利;有对需要稽查的企业进行进出审查 的权利;有强制企业配合稽查的 技术,提高稽查效率,减 少海量数据分析中的失误 和漏诊。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是确保企业遵守税收政策,促进税收征收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本课件将介绍税务稽查的工作流程,以及稽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税务稽查程序及法律依据
![税务稽查程序及法律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f4b5b7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4.png)
税务稽查程序及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程序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履行对纳税人的税务监管职责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步骤。
稽查程序的准确执行对于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公平性和透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务稽查程序的概述以及相关法律依据两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税务稽查的过程和原则。
一、税务稽查程序概述税务稽查程序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监管的一套操作流程和步骤,主要包括案件立案、稽查调查、税务处罚等环节。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对纳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1. 案件立案税务稽查的第一步是对涉税案件进行立案。
税务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涉税案件进行审查,并对案件进行登记和分类。
2. 稽查调查稽查调查是税务稽查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审查和核实。
税务机关会通过查账、查帐、查账册、查票据等手段,综合运用纸质、电子和网络信息,掌握纳税人的涉税行为和情况。
3. 财务会计核对财务会计核对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一个重要程序。
通过财务会计核对,税务机关可以核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和账务情况,对纳税人是否存在欺税行为进行审查和核实。
4. 税务处罚税务稽查的最后一步是根据查出的涉税违法行为,依法对纳税人进行处罚。
税务机关会根据相关税收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并依法对其进行罚款、缴纳滞纳金、追缴税款等处罚。
二、税务稽查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程序的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在税收领域,我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进行税务稽查。
该法律规定了税务机关稽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我国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法律,其中第五章专门规定了税务稽查的内容和程序。
根据该法律,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稽查,确保其纳税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稽查章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稽查章程》,该章程规定了税务稽查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对于税务机关稽查工作的实施具有指导性意义。
所得税税务稽查的流程与应对措施
![所得税税务稽查的流程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4e14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0.png)
所得税税务稽查的流程与应对措施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申报和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核查的一种行政监察活动,旨在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对于纳税人来说,了解税务稽查的流程以及采取对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税务稽查风险,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流程性的方式,介绍所得税税务稽查的流程,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一、税务稽查的流程税务稽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稽查立案税务机关根据不同的线索,比如纳税申报信息不一致、风险评估结论等,决定是否对某一纳税人进行稽查调查,并在税务系统中立案。
立案时,稽查人员会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纳税申报、涉税事项进行初步了解和核实。
2. 稽查准备稽查人员在立案后,会进一步收集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问题。
在此过程中,稽查人员可能会向纳税人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解释说明。
3. 稽查调查稽查调查是税务稽查的核心环节,稽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人的涉税资料、账册、财务会计凭证等进行详细的查阅和核对。
稽查人员有权进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对涉税事项进行实地勘查和核实。
在稽查调查期间,纳税人有义务配合稽查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说明。
4. 稽查结论稽查调查结束后,稽查人员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形成稽查结论。
稽查结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正常纳税,修改申报,以及涉及税务违法的处理建议。
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况,稽查人员可能会向税务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纳税人有权对稽查结论提出异议,并进行申诉。
二、应对税务稽查的措施面对税务稽查,纳税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以应对风险和保障自身权益:1. 合规运营纳税人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遵守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合规运营可以降低税务稽查的概率和风险。
2. 完善财务会计纳税人应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确保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文件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所得税的税务检查与稽查程序
![所得税的税务检查与稽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d70a9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2.png)
所得税的税务检查与稽查程序所得税是一种按照个人或机构的所得额征收的税收制度。
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规性,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与稽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所得税的税务检查与稽查程序。
一、税务检查的概念和目的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务账簿、凭证、资料等进行全面审查的活动。
其目的是查验纳税人是否依法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税收秩序。
二、税务检查的程序1. 检查通知税务机关会向被检查对象发出检查通知书,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等。
被检查对象应按照通知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工作。
2. 检查准备税务机关在检查前会对被检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好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 现场检查税务机关将前往被检查对象的经营场所、办公地点等实地进行检查。
他们会核实纳税人的账簿、凭证、票据等,并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
税务机关在现场检查过程中会与被检查对象进行交流,了解相关情况,并将沟通内容记录下来。
他们还有权调查第三方机构和个人,以核实纳税人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
5. 报告与备案税务机关会根据检查结果,制作检查报告,并在法定期限内报送上级税务机关备案。
被检查对象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要求重新审核。
三、稽查的概念和目的稽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或者其他纳税义务人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情况以及税务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的活动。
其目的是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和纳税征收的监管。
四、稽查的程序1. 稽查通知税务机关会向被稽查对象发出稽查通知书,提前通知稽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等信息。
被稽查对象应按照通知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
2. 稽查准备税务机关在稽查前会对被稽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好稽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税务机关将对被稽查对象的纳税申报情况、税款缴纳情况、税务行为等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其合规性。
稽查业务流程(检查环节)
![稽查业务流程(检查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20efa7f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e.png)
稽查业务流程(检查环节)检查环节业务流程1 接受任务1.1 设置《税务稽查案件检查台帐》1.2 根据选案部门下达的《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及其附件《税务稽查项目书》登记《税务稽查案件检查台帐》2 分配任务2.1 成立检查组2.2 确定主查人员2.3检查部门负责人向各检查组分配检查任务2.4各检查组主查人员在《税务稽查案件检查台帐》上签收,领取检查任务3查前准备3.1 实施检查前,查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3.2 熟悉相关税收政策3.3 与主管税务机关座谈了解被查对象基本情况3.4 现场实地勘查(视具体情况)3.4 分析案情,统一思想,理清思路3.5制定检查预案,确定检查方法和措施4 实施检查4.1 向被查对象送达《税务检查告知书》,(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告知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4.2 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一)》(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及《税务检查证》(国、地税联合检查的,各自办理),实施税务检查(两名以上税务人员)4.3 向被查对象出具《调取帐簿资料通知书》(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依法调取被查对象检查时段相关涉税资料(帐表证等),并填写《调取帐簿资料清单》,双方签名盖章确认4.4 实施检查,提取税收违法证据资料,制作《提取证据专用收据》,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并固定证据4.5 就涉税事宜询问被查对象有关人员,向被询问人送达《询问通知书》(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做好《询问笔录》,依法固定证据4.6 听取被查对象口头陈述或者提供证言,做好《陈述申辩笔录》,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并固定证据4.7 向有关部门调查提取与被查对象涉税有关的证据资料、证明材料时,出具《税务检查通知书(二)》(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履行相关手续,提取并固定提取的证据资料、证明材料等。
4.8 查询存款帐户、储蓄存款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4.9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4.10 检查实施过程中,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44条情形之一,致使检查暂时无法进行的,填制《税收违法案件中止检查审批表》,报稽查局局长批准后,中止检查;中止检查情形消失后,填制《税收违法案件解除中止检查审批表》,报稽查局局长批准后,恢复检查4.11检查实施过程中,有《规程》第45条情形之一,致使检查确实无法进行的,填制《税收违法案件终结检查审批表》,移交审理部门审核,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终结检查4.12 其他税收措施,依法办理4.13 制作《税务稽查工作底稿(一)》及《税务稽查工作底稿(二)》并依法固定之4.14 检查自实施检查之日起60日内完成,确需延长检查时间的,填制《延长税收违法案件检查时限审批表》,报稽查局局长批准5结案座谈5.1 检查结束前,检查人员可以将案情向被查对象通报(涉及机密等不便泄露情形的除外),双方进行座谈沟通,制作《座谈纪要》;对被查对象的口头陈述、申辩意见,检查人员应认真对待,制作《陈述申辩笔录》,并将座谈及被查对象陈述、申辩情况在《税务稽查报告》中体现5.2 根据需要,可以向被查对象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在限期内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6 稽查报告6.1 分类(分基础资料、分年度、分税种等)整理检查资料6.2 核对检查相关证据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数据是否准确6.3 检查组全体人员讨论梳理案情6.4向主管局长、部门负责人汇报案情6.5 制作《税务稽查报告》7 移交审理7.1 填制《税务稽查案件移送审理提请书》7.2 报检查部门负责人审核7.3 制作《税收违法案件证据及其他资料交接清单》列明具体移交资料内容及数量,连同《税务稽查案件移送审理提请书》)、《税务稽查报告》及案卷相关资料一并移交审理部门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务稽查业务流程2012-04-09 12:49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稽查部门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原则。
税务稽查工作按照业务环节和特点区分,主要包括案源管理、稽查实施管理、审理管理、执行管理和协查案件管理、举报管理、大案要案管理、稽查与管理衔接等内容。
1.1 案源管理一、业务概述案源管理是按照税务稽查计划,采用资料分析、指标计算等方法对税务稽查对象进行筛选和确定。
主要包括稽查管辖、稽查计划、案件来源及确定、案源处理、案源监控、催办、督办等内容。
二、政策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主席令[ 2001]49 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 2002] 362 号);(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 2009]157 号);(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立增值税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的通知》(国税发[ 2004] 123 号)。
三、业务处理流程及规则(一)稽查管辖1.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在所属国家税务局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内实施税务稽查。
无法根据前款规定确定管辖的税收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发现地的稽查局查处。
2.对税务稽查管辖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有利于案件查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
经协商无法确定的,逐级报各自所属的同级税务局协商解决;协商后仍无法确定的,报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协调或者决定后确定管辖的稽查局。
3.上级国税局稽查局可以根据税收违法案件性质、社会影响、复杂程度以及查处难度等情况,统一组织查处或者直接查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税收违法案件。
下级国税局稽查局查处有困难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报请上级国税局稽查局查处。
4.自治区国税局稽查局可以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实施分级分类稽查:(1)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金额;(2 )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3)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4)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5)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6)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二)稽查计划1.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有计划地实施税务稽查,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检查次数,科学合理地制订年度检查计划。
2.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于年度终了前制订下一年度的年度检查计划,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稽查局备案。
年度检查计划中的税收专项检查内容,应当根据上级税务局的税收专项检查安排,本级税务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
年度检查计划可以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进行适当调整。
3.各级国税局稽查局依照年度税务稽查计划和实际工作情况,按月编制具体实施检查的分户计划。
(三)案件来源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源信息,合理、准确地选择和确定稽查对象。
选案部门对所获取的案源信息应当建立案源信息档案,实行分类管理。
案源信息主要包括:(1)财务指标、税收管理资料、税务稽查资料、情报交换和协查线索;(2)上级交办的税收违法案件;(3)上级安排的税收专项检查;(4)税务局其他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5)检举的涉税违法信息;(6)其他部门和单位转来的涉税违法信息;(7)社会公共信息;(8)其他信息。
(四)案源确定1、收集数据资料。
案源管理岗确定稽查对象前,应收集以下与案源信息有关的数据资料:(1)纳税人纳税申报资料;(2)内部管理资料。
包括税务机关在向纳税人办理业务时收集的信息数据,征管部门反馈的纳税人异常信息,税源管理部门传递的纳税评估信息资料;(3)以前年度税务稽查资料;(4)金税协查系统提取的相关信息资料;(5)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宏观税收分析数据,行业税负监控数据,各类选案分析评估指标的预警值;(6)从其他税务机关和外部职能部门获取的纳税人有关信息数据资料。
2、确定待查对象。
案源管理岗根据案源信息资料,结合稽查线索资料、税收征管现状以及以往稽查情况,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定待查对象。
(1)采用计算机选案分析系统进行筛选;(2)人工分析筛选;(3)人机结合分析筛选。
(五)案源处理1.案源管理岗确定待查对象后,制作《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附分析筛选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报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立案检查。
各级国税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稽查局经筛选未立案检查的,应当及时告知移交信息部门;移交信息部门仍然认为需要立案检查的,经所属国税局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稽查局立案检查。
上级指定检查和税收专项检查安排的待查对象,应当立案检查。
2.经批准立案检查的,由案源管理岗制作《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连同相关资料一并移交检查部门。
(六)案源监控案源管理岗应当建立案件管理台账,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稽查局局长报告。
(七)催办、督办涉税案件的催办和督办,是指对已下达的税务稽查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催办和督办的一种制度。
它是监督税务稽查任务执行情况的主要方法之一。
1.催办、督办制度的实施催办、督办制度,是对涉税案件尚未查处和尚未结案的承办单位(或承办人)发出税务稽查案件催督办通知,督促承办单位抓紧时间安排查处或结案。
税务稽查任务下达后,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应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稽查任务。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具体原因和稽查的进度,向负责催督办的部门反馈;对超期不能完成又未反馈情况的,负责催督办的部门应及时了解情况,发出《税务稽查案件催办、督办通知》,督促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反馈情况并限期完成。
2.税务稽查案件催办、督办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1)涉税承办单位(或承办人)。
(2)催办、督办的内容。
(3)催办督办的要求和时限,包括要求回复的时限和完成稽查工作任务的时限。
(4)催办督办单位和发文时间。
四、输入输出表证单书(一)输入1.《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2.《待稽查纳税人清册》3.《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4.《交办(督办/专办/情报交换)案件登记表》5.《税务稽查案件催办、督办通知》1.2 稽查实施管理一、业务概述税务稽查实施是税务检查人员根据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照案源管理环节提供资料,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被查对象进行检查的活动。
稽查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待查案件接收与分配、稽查实施准备、稽查实施处理、稽查实施查结和移交审理等内容。
二、政策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主席令[ 2001]49 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 2002] 362 号);(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 2009]157 号)。
三、业务处理流程及规则1.待查案件接收与分配稽查实施管理岗根据案源管理岗转来的《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待稽查纳税人清册》及附列资料,将待查案件分配给由主查和若干协查人员组成的稽查组(稽查实施岗)。
任务分配后,稽查实施岗在制作《税务检查通知书》(一)前如发现分配错误,应告知稽查实施管理岗。
稽查实施管理岗核实后可以撤销,重新分配任务。
2.稽查实施准备(1)稽查实施岗接收稽查任务后,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义务。
稽查实施管理岗接到稽查实施人员和被查纳税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报经本级国税局稽查局局长审定后调整稽查人员。
(2)稽查实施岗接受任务后,应当查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的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拟定《税务稽查检查实施预案》,确定检查期间、实施步骤、人员分工、检查重点和方法等内容。
3.稽查实施处理(1)稽查实施手段实施检查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可以使用实地检查、询问、调取账簿资料、查询存款账户或者储蓄存款、异地协查等手段,调查案件事实,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其电子信息系统直接检查,也可以提取、复制电子数据检查。
(2)稽查实施文书使用①税务检查通知。
稽查实施岗接受任务后,可以在实施稽查前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但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
稽查实施岗在实施检查前制发《税务检查通知书》(一),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后,在检查时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一)。
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一)时,应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按规定交被查对象签收。
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联合检查的,应当出示各自的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一)。
②调取账簿资料通知。
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一)后,根据需要实施调账检查。
需要进行调账检查的,稽查实施岗制作《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按规定将《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送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并按规定填写《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交被查对象核对后签章确认,调取的相关资料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整退还。
③查询存款账户许可证明。
稽查实施过程中,需要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案件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资金往来情况、储蓄存款的,稽查实施岗制作《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送达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④询问通知。
稽查实施过程中,需要就有关涉税事项询问有关当事人的,除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询问外,稽查实施岗制作《询问通知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送达当事人。
⑤外调或协查通知。
稽查实施过程中,需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被查对象与纳税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或协查案件时,稽查实施岗制作《税务检查通知书》(二),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送达有关单位和个人。
⑥税收保全措施。
稽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的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当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后,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依法需冻结被查对象存款的,应当填写《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冻结存款适用)、《冻结存款通知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分别送达被查对象和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被查对象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依法需查封、扣押被查对象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的,应当填写《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扣押/查封适用),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送达被查对象,并附《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或开具《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对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填写《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扣押/查封适用),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送达被查对象,通知被查对象持《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或者《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前来办理解除查封(扣押)手续;需解除冻结存款的,应当填写《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冻结存款适用)、《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分别送达被查对象和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通知被查对象以及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解除冻结存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