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而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是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体劳动来实践的。本文从教师、学生与教学三个角度分析了音乐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一、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灵魂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教学活动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方法原则和教育目标等“规则”。而这些“规则”又基于教师个人元素并通过、个体劳动施加于受教育者的。由此,音乐教学因教师个体的多元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
音乐教学风格的培养既要着眼于言语表达、音容笑貌、神情举止的锤炼,更要着眼于与音乐专业特点相关联的范唱、指挥、伴奏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表现。比如,范唱,凭借教师天生丽质,利用美妙的歌喉,在那声情并茂的“下水”演示中感染学生,这对帮助感受歌曲艺术形象,理解歌曲内容、情感和风格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伴奏,作为歌唱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演唱速度和音乐表现及音准的掌握,也有效地提高歌唱教学效果。个性化语言,在启发诱导艺术体验中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感官神经,增强情感体验。比如在《大海呀,故乡》导课时,笔者发挥女性教师特有的温柔和自己的艺术特长,利用肢体和有声语言,边模仿海鸥飞翔的动作边娓娓道来:“漫步沙滩,聆听海鸥鸣声之美妙,感受海风肆意的抚摩,声声海浪此起彼伏。
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随之,学生们便在美妙的旋律中“飞翔”起来,进而深切地感受到大海少女般的温柔恬美、壮小伙似的雄壮豪迈。
教学风格一旦形成,便相对的稳定和持久。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学实践,动态审阅教学风格,努力形成高尚、健康的教学风格。
二、激发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
“音乐就是情感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因此,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奇妙音乐,其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其教育自然不能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和体验。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可见,作为音响艺术,音乐教学必先诉诸听觉。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曲旋律优美、动听,笔者以“听”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前导入,播放俄罗斯歌曲《伏尔加船夫曲》以激起学生对新课背景——俄罗斯音乐的回忆和感性认识;借助画面和说词让学生走进宽阔的“中亚细亚草原”,在聆听新歌的审美体验中熟悉旋律;最后,在用熟悉的旋律来哼唱歌词中感受音乐意境。这样,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在聆听音乐、感知音乐中学习音乐,获取审美体验。
作为情感体验的载体——音乐,其教学亦可诉诸联想与想象。钟子期借对高山和流水的联想以达到对俞伯牙演奏歌曲的理解,这就是在对生活的联想中拓展对音乐的想象、领会乐曲意境和产生情感
共鸣。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聆听,再借助想像和联想再现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和作者所赋予的深沉感怀。学生通过情境再现,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曼妙音符背后深远的意境了。
情境是“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让学生在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获取情感体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精心制作一个春花浪漫、彩蝶欢飞的动漫课件,衬之以凄美快意的音乐背景,然后通过动情的讲述,让学生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感人的爱情故事中慢慢导入曼妙多姿的歌曲情境。欣赏“抗婚”,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祝英台在万恶的封建礼教牢笼中苦苦挣扎的情形,与祝英台(小提琴琴声)一起冲撞、与封建势力(大提琴琴声)作勇敢搏斗,直到英台投坟、梁祝化蝶……至此,学生不由地透出一口气,并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爱情主题”。此情此景,认识并感受音乐所蕴含的真善美便水到渠成了。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因此,音乐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实施人文关怀,以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
音乐教学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首歌曲,而是交给他们一把打开艺术宝库的钥匙,使其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为此,精心设计一堂课,创新45分钟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必然的课
题。
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来。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似乎只是师唱生模。其实不然。音乐作为一个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学科,应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见解和感受,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极为注重语言的运用及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通过反复听唱,对歌曲旋律有了比较熟悉的掌握之后,鼓励学生多叙述自己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描述虽然五花八门,甚至啼笑皆非,但至少可以在“说”中加深对作品意境的领会。情感体验没有标准答案,更不需要标准答案。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见解,要鼓励引导。一个学生能说、会说、敢说、善说,足以说明他对音乐作品的思考与创造。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由初中阶段学生特有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许多教师喜欢控制课堂节奏,不敢给学生太多的主动,生怕乱了课堂而无法收拾。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譬如,为歌曲《新疆之春》伴奏,一些教师总是习惯于把铃鼓等乐器先交给学生,然后再按角色分配机械地去做。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抑或是凭借手、脚、头、嘴,甚至书本、桌、椅、筷等,自己去敲一敲、玩一玩、听一听,使其充分施展、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当然,游戏不乏是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实现师生互动的好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关键要把握好“度”,此时教师的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把音乐课上成一堂研究课。这是素质教育一个全新的命题,它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效提高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比如,在研究学习《唱脸谱》中,笔者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知识储备分成三个组,分别到图书馆、网站和社会上去选择、汇总、利用信息,形成一份完整、充实的总结学习报告。报告包括了中国戏曲、京剧艺术、脸谱图案和色画、古典历史人物等这些详尽的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人格养成、团结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不足。
音乐是美的艺术,作为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于引领学生倘佯在美妙的音乐殿堂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这正如音乐家奥尔夫所说的“在音乐的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