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资源与水利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0级通信工程陈志文 18

众所周知我国现水利资源的基本情况:总量约28100亿立米,其中河川径流量占96%,而河川径流中洪水占绝大多数且天然水资源条件很差,开发利用难度大,主要可以概括为:①洪水集中程度高、年内年际变化大,可用水量少,水旱灾害频繁,江河防洪困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狭小。②我国为世界贫水国,水资源人均(2200立米)、亩均(1900立米)占有水平仅相当世界平均占有水平的1/4和3/4;③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的格局很不匹配,开发利用难度大,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水。黄淮海辽河四流域人口占全国45%,耕地占全国43%,而水资源仅占全国9.8%。④广大中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区土壤退化和江河防洪困难,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劣。⑤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接近世界平均的三倍。其中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极限程度并进入严重枯竭阶段。

水利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由于我国特定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空间受水的制约强烈,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高,人水关系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变化剧烈。凡此种种,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压力大,要求高,而治水难度大,而水利自身发展程度低,国家进行水利建设的能力也较低。长期以来,水利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干旱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治理缓慢的三大水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水利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

21世纪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第三部战略部署将全面实施。“十五”计划是我国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面向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态势将面临着一系列转折,这些转变无疑地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到水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而导致水利发展驱动力和水利发展能力的变化,并对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这不仅表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降低,而且表现在总需水量仍将持续增长,即使按现状人均用水450立方米的水平计,人口高峰时需水也将达到7200亿立方米左右,供水增加的要求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人口增长将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消耗量和对自然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导致我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更加狭窄。

2,经济快速发展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经验表明,高速的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对水需求的急剧增长,且废污水的排放量也将急剧增长,将对业已十分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状况产生更大的压力。预计未来我国工业用水量将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5%左右,达到1700立方米左右,比现在增加600亿左右,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污水。因此,我国将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废污水处理与利用、水资源保护的三大压力。

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支持能力增强,也为水利大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对水利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仅要求水利发展保障经济建设的要求,而且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转变。

治水原则和要处理好的关系: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协调治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要在水资源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维护并扩大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坚持以水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配置好水利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格局。把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和支持条件。通过水利建设推进国土整治、荒山绿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分工合理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城市化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通过提供较为完善的水利服务,改善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坚持人水协调发展的原则:在保障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合理调整人水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布局要适应水的运动规律,给洪水以必要的行洪通道和调蓄场所;经济建设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避免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生产力和城市建设建设布局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建立人水协调的发展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即要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要求,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建立天然生态与人工生态间的合理平衡关系。

国家公布了4大措施重大措施:

水资源开发与配置工程: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在水资源紧缺地区,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合理的工业、城市及灌溉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在缺水地区严禁布置高耗水的工业项目和盲目发展灌溉面积;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为纽带,通过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初步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黄河断流和水资源统一调配,形成北方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争取到2015年供水能力达到7000亿立方米左右;通过兴建当地水源调蓄工程和局部调水工程,重点缓解西北、西南、东北、东部沿海等重要地区的缺水矛盾。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供水和排水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抓好现有大型灌区配套及节水技术改造,在节水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灌溉面积,严禁在缺水地区和未考虑节水的条件下盲目发展灌溉面积。到2015年,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4提高到0.5以上,单方水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到1.2公斤左右。在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城近郊区要建立现代化农业园区。结合灌区改造完善灌溉排水设施,防治土壤盐碱化和渍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水务局、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是适应我国的一种良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目前,全国组建水务局或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3%,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海南省已实现了辖区内的水务统一管理。实现水务统一管理的地区,在统一调配地表与地下、城市与农村、区内与区外水资源,统一编制涉水规划,提高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深圳为例,在特区成立之初,市府几个部门同时管水,形成“多头管水,权力交叉,建设不统一,规划不同步,责任不清楚,哪个部门都管,哪个部门都不管”局面,从而导致了水源紧缺,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加重。曾有一年因缺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