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配套文档:第7章 第2节 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含解析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学习导航] 1.举例说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2.结合教材阐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重难点击] 1.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课堂导入】人们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进化论,最终建立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以种群作为生物进化单位的理由(1)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并且是个体的表现型,而个体表现型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2)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可以通过生殖而世代延续,并且在群体中扩散,因此生物进化应该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
2.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彼此之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3.基因库与基因频率(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合作探究1.基因库会不会伴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答案个体所携带的基因随着个体的死亡而从基因库中消失,但是个体会通过繁殖把自身的基因传给后代,所以基因库不会伴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而是在代代相传中得到保持和发展。
2.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
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答案A配子占60%,a配子占40%。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8:7.2.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C.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机械集合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基因交流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C.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总是由突变引起的4.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6.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又没有灭绝,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B.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C.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D.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7.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C.自然选择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8.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差异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Q点时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9.关于基因库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10.某小麦种群中TT个体占20%,Tt个体占60%,tt个体占20%,由于某种病害导致tt个体全部死亡,则病害发生前后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50%、50%B.50%、62.5%C.62.5%、50%D.50%、100%11.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C.两者都变化D.两者都不变12.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0:7.2.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对点训练]题组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答案] B[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人类不断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答案] D[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就会发生进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人类不断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3.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答案] B[解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故A 正确;突变率一般是不变的,故B 错误;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故C 正确;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故D 正确。
4.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 、Dd 、dd 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被逐渐淘汰。
在这个种群中,D 、d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55.3%,44.7%B .52.5%,47.5%C .47.5%,52.5%D .55%,45% [答案] A[解析] 因为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因此,种群中DD 、Dd 的个体所占比例变为1095、8595,因此D 的基因频率为1095+8595×12≈55.3%,d 的基因频率为8595×12≈44.7%。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单选题1.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生境的蝴蝶。
通过“ 假蝴蝶实验”,发现封闭生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
这种现象体现了A. 种群是的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C. 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较开阔生境暗,封闭生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B正确,A、C、D均错误。
2.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 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 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 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该群体的基因型为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Bb自交后,F1为1/4BB、1/2Bb、1/4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两者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正确。
杂合子Bb 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可均为突变型,B正确。
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87.5%:12.5%=7:1,C错误。
F1(1/4BB、1/2Bb、1/4bb)自由交配,F2中BB为1/4、Bb为1/2、bb为1/4,前后代基因型频率不变,D正确。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鼠发生了进化B. 人类猫叫综合征与21三体综合征的机理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是无子西瓜【答案】C【解析】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不能说明该小鼠肯定发生了进化,A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仍然是四倍体西瓜,而其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西瓜是三倍体西瓜,D错误。
人教版试题试卷人教新课标必修2基础达标测试(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人教新课标基础达标测试基础·巩固1.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A.突变B.可遗传的变异C.自然选择D.迁入和迁出解析: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生存,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将被淘汰。
答案:C2.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 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4 0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 00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4%和36%B.36%和64%C.50%和50%D.82%和18%解析:控制人眼的褐色和蓝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于男性女性都是成对存在的,30 000人中共有基因30 000×2=60 000个。
蓝眼3 600人,含 7 200 个a基因。
褐眼26 400人,其中纯合子12 000人,含A基因24 000个;杂合子(26 400-12 000)=14 400人,含A基因14 400个,含a基因14 400个。
则A的基因频率=(24 000+14 400)/60 000=64%,a的基因频率=(7 200+14 400)/60 000=36%。
答案:A3.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 )A.13.2%B.5%C.14%D.9.3%解析:根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假设抽取了小学生100名,则其中基因型为 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各有44、5、1、43、7名,则X b的基因频率为:X b=(5+1×2+7)/[(44+5+1)×2+43+7]×100%=9.3%。
答案:D4.下列对生物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自发突变率低,且大多对生物有害,所以不可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生物变异的方向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基因突变率虽低,且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有关基因库、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果蝇眼色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B.秦岭地区所有金丝猴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C.某个种群中某等位基因如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D.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2.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B.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值C.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持和发展D.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恒定不变的答案D解析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等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项错误。
3.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AA和Aa个体的数目之比为1∶2,在自然状态下种植,若不同植株结实率相同,每一代都淘汰aa的植株,则F2中AA∶Aa为()A.3∶2B.5∶4C.7∶2D.19∶8答案C解析这批豌豆中,AA占1/3,Aa占2/3,其中1/3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均为AA;2/3A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为2/3×(1/4AA、1/2Aa、1/4aa),F1中,AA、Aa、aa的数量之比为(1/3+2/3×1/4)∶(2/3×1/2)∶(2/3×1/4)=3∶2∶1,淘汰aa的植株后,AA占3/5,Aa占2/5,其中3/5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均为AA;2/5A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为2/5×(1/4AA、1/2Aa、1/4aa),F2中,AA、Aa、aa的数量之比为(3/5+2/5×1/4)∶(2/5×1/2)∶(2/5×1/4)=7∶2∶1。
4.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
则该校学生中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B.92%、8%C.78%、92%D.8%、92%答案B解析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X b的基因频率为7.36%+0.32%×2+4%×42.32%×2+7.36%×2+0.32%×2+46%+4%100%=8%,则X B的基因频率为92%。
高中生物 第1章第1节 第3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 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 1自交产生的F 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 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D .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答案 D解析 由③白果――→⊗白果+黄果可知,新出现的性状为黄果,即黄果为隐性性状,白果为显性性状,A 、B 正确;黄果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为aa ,C 正确;由①黄果aa×白果A_→黄果aa +白果A_,可知,亲本白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 错误。
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体,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哪项最简便易行( )A .甲×乙B .甲×乙得F 1再自交C .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 .甲×甲、乙×乙答案 D解析 植物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鉴别和保留植物纯合显性性状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即甲×甲、乙×乙。
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没有出现性状分离的为纯合子,D 正确。
3.遗传因子组成为MM 的绵羊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mm 的绵羊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Mm 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A.雄性、mm B.雌性、MmC.雄性、Mm D.雌性、mm答案 B解析有角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MM,所生小羊一定含有遗传因子M,且此小羊无角,则其应为母羊,因为含遗传因子M的公羊一定有角,而遗传因子组成为Mm的母羊无角,所以这只小羊为遗传因子组成为Mm的母羊。
4.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尖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3:7.2.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如果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 >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C.在持续选择条件下,a基因的频率不可能降为0D.AA的基因型频率增加,aa基因型频率下降,Aa基因型频率不变2.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C.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3.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
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
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5.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而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
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2:7.2.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2.如图表示某个种群基因型的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
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A.0.11B..0.4C.0.5D..0.553.人工养殖了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5.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方向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内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和方向6.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B..25%C.50%D..75%7.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图),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8.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9.某小麦种群中TT个体占20%,Tt个体占60%,tt个体占20%,由于某种病害导致tt个体全部死亡,则病害发生前后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50%、50%B..50%、62.5%C.62.5%、50%D..50%、100%10.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C.两者都变化D.两者都不变11.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12.由于真菌传染而使某森林所有树的颜色都变成灰白色。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5:7.23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内的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下列可以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D.迁移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5.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分别为RR、Rr、rr的个体组成,数量分别是30、50、20,则基因R 的频率为()A.30% B.50%C.45% D.55%6.自由交配和自交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依次是()A.改变、改变B.不变、不变C.改变、不变D.不变、改变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结构的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因此它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8.瓢虫的体色黑色(A)对白色(a)为显性,现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三组,每组100个瓢虫,基因型如下表所示,计算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38.5%、61.5% B.39.5%、60.5%C.42.0%、58.0% D.40.0%、60.0%9.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A.幼小生物B.生物个体C.生物细胞D.生物种群10.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生活在同一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B.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所有的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C.种在同一块地里的所有的二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所有的人11.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25%,该种群自交一代,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A.50% B.25% C.40% D.60%12.二十年前,某一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场所被两条呈“十”字形交叉的高速公路分割成独立的4块,该种群也由此被分成甲、乙、丙、丁4个独立的种群。
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练习:第7章第2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含解析
第 7 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 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 课时种群基因频次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以下对于基因库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指一个种群中所含有的所有基因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基因库却可跟着生殖世代持续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所有基因D.基因突变能够改变种群基因库的构成答案: C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为,生物进化的本质是()A.种群基因频次的改变B.种群基因型频次的改变C.个体基因频次的改变D.个体基因型频次的改变答案: A3.以下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资料()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答案: C4.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 基因型个体占30% ,aa 基因型个体占 20% ,则亲代 A 的基因频次和 F1中 AA 的基因型频次分别是()A.55% 和 32.5%B.55% 和 42.5%C.45% 和 42.5%D.45% 和 32.5%答案: B5.以下不可以表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存,淡色桦尺蠖被裁减B.杂交育种经过不停地自交、挑选和裁减使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率愈来愈高C.杂合高茎豌豆经过连续自交,以致后辈纯合子频次愈来愈高D.青霉菌经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答案: C6.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平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的。
研究人员检查了某地域的 1 000 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以下表所示。
请剖析回答:比较项有条纹 (显性 )无条纹 (隐性 )共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11共计510490 1 000(1)在这 1 000 只蜗牛中, aa 的基因型频次为 ________;假如 Aa 的基因型频次为42%,则 a 基因的基因频次为 ________。
(2)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壳上________(填“有条纹”或“无条纹” )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
2018-2019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7章第2节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Word版含解析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知识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2.在豚鼠中,黑毛(B)对白毛(b)是显性,如果某豚鼠种群中BB占81%,Bb占18%,bb占1%。
则该种群基因库中B、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99%1%B.90%10%C.81%19%D.50%50%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知识点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4.[2017·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长期使用杀虫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进而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D.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久而久之,种群基因库会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知识点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2018·海口模拟]下列不属于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作用的是()A.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之一B.自然选择可诱导生物发生定向变异C.自然选择可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自然选择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6.[2017·岳阳一模]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没有影响()A.随机交配B.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C.自然选择7.如图L7-2-1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图L7-2-1A.1950~1980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C.1990年,a基因的频率大幅下降导致该物种的丰富度减小D.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8.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的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30:7 2 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aa个体20只,Aa个体50只,AA个体30只,则基因a的频率为A.30% B.35% C.40% D.45%2.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4% B.36%,64% C.57%,43% D.92%,8%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2/3 B.49/91 C.11/17 D.49/100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甲种群:Aa个体为20%,aa 个体为30%,乙种群:AA个体为36%,aa个体为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甲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D.若以甲种群为原始环境,则乙种群向基因A方向进化了6.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则该校学生中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 B.8%、92% C.78%、92% D.92%、8%7.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Ⅰ、Ⅲ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Ⅱ段发生剧变的过程中,A和a基因频率不可能相同C.在Ⅱ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强D.Ⅰ→Ⅲ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无子西瓜9.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26:7 2 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题组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2018·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期末)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持和发展B.自然状态下,一个生物个体的死亡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化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答案] C[解析]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基因库不会因某个个体死亡而变化,而是在代代相传中得以保持和发展,A、B正确;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D正确。
2.(2019·辽宁抚顺六校联合体高一期中)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答案] B[解析]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故A正确;由于存在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故C正确;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故D正确。
3.(2019·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一质检)下列因素中对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 .基因突变D .染色体变异[答案] A[解析] 一个无穷大的果蝇群体在理想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经过多代,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仍可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都会使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明显改变。
4.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 、Dd 、dd 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 的个体被逐渐淘汰。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24:7 2 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选择题(28分,每题2分)1.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突变和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经过生殖隔离C. 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使种群定向进化D.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特征3.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是A.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一定发生改变B.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种群的进化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B.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但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影响C.小麦吸浆虫在接触敌敌畏后能产生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能增强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D.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二倍体母本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狮虎兽”的诞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C.高茎豌豆逐代自交,若后代基因型频率改变,则表明其发生了进化D.一个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6.下表为科研小组对某地不同时期(分别用甲、乙表示)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的变化情况调查汇总的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甲基因型AA TT AaTT aaTT AA 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个体数40 50 6 30 18 4 21 38 3 210乙基因型AA TT AaTT aaTT个体数166 118 16 300 A.甲时期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时期B.甲时期种群的基因库大于乙时期C.两个时期种群的进化方向都是由自然选择决定D.由甲时期到乙时期发生了生物进化7.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纯合高茎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B. 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C.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可育出三倍体西瓜,表明这两种西瓜并无生殖隔离D. 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经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频率增加8.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7章第2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含解析
第 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 1 课时种群基因频次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知识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以下相关种群基因库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含这个种群所含有的所有基因B.生物的个体老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生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所有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构成2.在豚鼠中 ,黑毛 (B)对白毛 (b)是显性 ,假如某豚鼠种群中BB 占 81%,Bb 占 18%,bb 占 1%。
则该种群基因库中B、b 的基因频次分别是()A.99% 1%B.90%10%C.81% 19%D.50%50%3.以下对于基因频次、基因型频次与生物进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样基因型频次的改变必定致使基因频次的改变B.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次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后辈所形成的种群中,A 的基因频次大于 a 的基因频次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集体中色盲的基因频次大于女性集体知识点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资料4.[ 2017·石家庄模拟 ]以下相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基因重组并不是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资料C.长久使用杀虫剂简单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从而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D.隔绝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沟通,长此以往 ,种群基因库会形成显然差别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绝知识点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 2018·海口模拟 ]以下不属于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作用的是()A.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之一B.自然选择可引诱生物发生定向变异C.自然选择可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次发生定向改变D.自然选择使有益的变异获得保存,不利的变异被裁减6.[ 2017·岳阳一模 ]以下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次必定没有影响()A.随机交配B.基因突变C.自然选择D.染色体变异7.如图L7-2-1 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平等位基因的基因频次变化状况,剖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图 L7-2-1A.1950~1980 年间该种群一直没有发生进化B.1990 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C.1990 年 ,a 基因的频次大幅降落致使该物种的丰富度减小D.变异是有益仍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计的环境8.杂交实验表示 ,桦尺蠖体色受一平等位基因 S 和 s 的控制 ,黑色 (S)对淡色 (s)为显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4:7 2 1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如果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将会出现()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传递给子代B.该种群的全部个体为纯合子C.该种群的繁殖速度加快D.该性状对环境条件有很大的适应性2.某相对独立的海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1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A.43%B.48%C.52%D.57%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4.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
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5.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下列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6.(2015·安徽,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7.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指一个种群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基因库却可随着生殖世代延续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答案:C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个体基因频率的改变 D.个体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答案:A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答案:C4.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 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答案:B5.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D.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答案:C6.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的,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进行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会使生物产生多种基因型,但它们都是不定向的。
(2)A基因的频率=2AA+Aa2(AA+Aa+aa)×100%=2×35+602×(35+60+5)×100%=65%,由于A与a两者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a基因的频率为35%。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1)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原材料(2)65%35%(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级基础巩固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答案: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三倍体无子西瓜答案:A3.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为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等位基因B、b的频率为B=0.25,b=0.7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B.该动物群体发生了进化C.等位基因B、b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D.该动物群体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答案:D4.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 B.48%C.52% D.42.5%答案:B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为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6.(2015·课标全国Ⅰ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该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0.5,所以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
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aa的基因型频率也是0.25,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所以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且A和a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0.5。
(2)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
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
子一代中A和aa的比例为2∶1,即Aa和aa的概率分别是2/3和1/3,所以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3和2/3。
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AA=1/3×1/3=1/9,Aa=(1/3×2/3)×2=4/9,aa=2/3×2/3=4/9,所以AA∶Aa∶aa=1∶4∶4,AA个体致死,所以Aa和aa的个体数量比应为1∶1。
答案:(1)1∶11∶2∶10.5(2)A基因纯合致死1∶1B级能力训练7.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 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解析: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为TT为20%,Tt为60%,tt为20%,可以算出T的基因频率=20%+60%×(1/2)=50%;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小麦种群中只有TT和Tt两种基因型,所以TT的基因型频率=20%÷(20%+60%)=25%,Tt的基因频率=60%÷(20%+60%)=75%,进一步算出T的基因频率=25%+75%×(1/2)=62.5%。
答案:B8.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由题目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20+2×2)/(100×2)×100%=12%,B错误;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C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低,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答案:D9.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公式:p代表基因V的频率,q代表基因v的频率,(p+q)2=p2+2pq+q2=1,q2=4%,q=1/5=0.2,p=1-1/5=4/5=0.8,残翅果蝇vv=20 000×4%=800(只),纯合长翅果蝇VV=20 000×(0.8)2=12 800(只),杂合长翅果蝇Vv=2×0.2×0.8×2 000=6 400(只),则杂合长翅果蝇比例=6 400/20 000=0.32,残翅果蝇比例为4%。
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后,VV=32 800只,Vv=6 400只,vv=800只,V的频率=(32 800×2+6 400)/(20 000×2+20 000×2)=0.9,v的频率=1-0.9=0.1。
杂合长翅果蝇比例Vv=6 400/4 0000=0.16,残翅果蝇比例=800/40 000=0.02,即2%。
答案:D10.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解析: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频率将增加,a基因频率将减小,由于a 个体生存能力较强,a基因不会被完全淘汰。
答案:A11.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
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
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
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