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草莓生产,培育壮苗是关键:壮苗标准是无病虫危害,具有5~6片正常叶,叶色不浓也不淡,呈鲜绿色,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克以上,根茎粗1.0~1.5厘米,株型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小苗,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引起退化,影响产量知果实品质。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优点1.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
2.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3.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即扩大培养实验室,就可全年生产,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4.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
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二、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技术要点1、配制培养基常用的是MS培养基,它既有草莓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也有微量元素锌、铜、铁、钼等,还含有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和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与植物激素等。
在这些营养成分中加入琼脂使其凝固。
具体操作过程为:①煮琼脂,边煮过搅拌,使其全都溶解。
②从母液中取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放于烧杯中。
③把①中的溶液和糖加入琼脂水中。
④调节pH值为5.8左右。
⑤把溶液分装到三角瓶中,用铝铂纸包好平口。
⑥标上记号,放入消毒锅内蒸气消毒。
2、材料和接种草莓生长点培养宜采用匍匐茎尖端的生长点。
生长点接种时期,考虑到既要匍匐茎生长充实,又有利于进行病毒鉴定及繁殖,故以6~7用力好。
采芽和接种应在无菌室内进行。
生长点的大小以带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3~0.5厘米)为宜,每个烧瓶宜接1~2个茎尖。
3、培养草莓接种后,将三角瓶排放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一般为温度保持在22~25℃,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勒克斯,经4~8周后,可直接分化成小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之草莓的脱毒与快速繁殖

一、草莓简介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
草莓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丰富的胡萝卜素)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2、(滋补调理)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3、(治病)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4、(防癌)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回主页)草莓营养价值高,口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近几年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但由于病毒病的传播感染,导致草莓品种种性退化,产量、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严重影响了草莓的发展。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草莓易得的病:二、草莓易得的病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
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
叶片上卷呈汤匙状。
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
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4、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
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5、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
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6、除此之外,草莓还容易有一些病虫危害,例如:线虫危害: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蛴螬危害: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草莓组培苗技术

草莓组培苗技术
草莓组培苗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草莓繁殖方法,其优点包括繁殖速度快、无病虫害、品质稳定等。
下面就草莓组培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
1. 材料:新鲜草莓植株、无菌培养基、无菌器皿等。
2. 工具:手术刀、镊子、酒精灯等。
二、操作步骤
1. 选取健康的母株,将其茎尖部位取下,去除叶片和侧芽。
将茎尖切
成长度约为1cm左右的小段,每段保留一个芽点。
2. 将切好的草莓茎尖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无菌培养基中,进行离体
培养。
在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并定期更换
新的无菌培养基。
3. 在培养基中生长出小苗后,将其转移到含有较低浓度植物生长素的
新培养基中进行继续生长。
此时需要注意控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
度,以避免过度生长。
4. 当草莓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将其移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土壤中进行生长。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伤害草莓苗根部。
5.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施肥等因素,以保证草莓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避免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
2. 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和器皿,以保证草莓苗的健康生长。
3. 在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或过湿对草莓苗的影响。
4. 植物生长素的浓度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以保证草莓苗正常生长。
草莓的组织培养

草莓的组织培养草莓(Fr agaria ananass a Ducde)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世界性水果。
草莓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对胃肠病、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
草莓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春末夏初即可采收投放市场。
草莓产业链较长,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各种食品,同时是“农家乐”项目中的主要水果。
但是草莓生产长期以来,都依靠传统的分株繁殖法生产种苗,病毒病成为草莓生产的瓶颈,以茎尖培养法结合脱毒,用试管苗进行繁殖,是解决草莓生产中这一问题的途经。
1草莓茎尖培养之一(1)材料与方法品种为“丰香”,自田问选取健壮草莓母株上生长充实而小叶尚未展开的匍匐茎顶端约3~4 cm长的顶芽,用自来水冲洗2~3 h后,在超净台上进行灭菌处理。
先用小镊子将匍匐茎的外部大叶摘除,再用70%酒精处理30s,用饱和漂白精液浸泡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
在双筒解剖镜下由外向内逐层剥去幼叶,直至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切取0.2 mm、0.5 mm、1.0 m m左右大小茎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所有培养基均含有3%蔗糖,0.8%琼脂,pH值为 5.6。
培养条件:光照31.25 μm ol/m /s,14 h/d,温度25±2 0C。
将分化的组培苗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继代40 d或更长时间继代1次。
将生长健壮的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试管苗驯化,生根培养20 d后,将生根试管苗瓶口打开,培养室内放臵2~3 d取出后洗净其根部的培养基,移栽到炼苗基质上,温度保持在15~25~C,相对湿度85%-90%,适当遮荫,后期逐渐通风,增加光照,常规管理。
(2)结果激素配比:草莓茎尖的成活与生长都需要BA的参与,而对NA A并无要求。
B A的最适浓度在0.2~0.5 mg/L,而以BA 0.5 m g/L的成活率高,达66.7%茎尖大小:草莓茎尖成活率受剥取茎尖大小的影响非常大。
草莓植物组织培养

对影响草莓组培繁殖系数的碳源因素进行了探 讨研究。 结果显示:蔗糖和市售白砂糖为草莓组培快繁的 最佳碳源。 恒温培养26天,繁殖系数均能达到15以上,从经济 角度考虑,可以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用白砂糖作碳源, 当浓度为3%时,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繁殖系数最高, 长势最好。
用不同质量的有根或无根组培苗 (285.6mg、201.6mg、153.4mg)在 山皮土和合成土中进行扦插试验结 果表明,苗木质量越大,成活率越高;苗 木质量相同时,在合成土中扦插成活 率高.
以IBA0.1mg/L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 为100%,平均根条数为2.4条。 不加IBA及IBA浓度超过0.2mg/L,多数 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后 在愈伤组织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 低。
使用无土育苗基质,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 肥能力,透气性能好,PH5.5~6.5,物理化学性质 稳定,最好经过灭菌。 一般用2~3种基质混合使用,如草炭、蛭石按体 积比2﹕1混合。 在移苗前1d,将混合好、已润湿的基质装入穴 盘,轻压;用1000倍的普力克浇透,以杀死基质 中残存的病原菌。第二天移苗时,基质含水量大约 为80%,即适合移苗。
感谢观看
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关键
选择不定根直接生自茎基,根多且粗壮,叶片在3片以 上,叶大、厚、深绿的生根苗,成活率普遍较高。 栽培基质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掺拌灭菌,用煤渣作基质时,还要用0.2%冰乙酸中和使 碱性降低。 移栽时采取“深栽浅埋”。深栽就是在移栽时根要栽 得深,浅埋的标准是使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 土表。 注意控制光照与温度、湿度。小苗移栽后,放在温室内 或塑料拱棚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维持在80 %左右为宜。同时由于刚移栽的小苗茎杆脆嫩,应尽量采 用喷雾状浇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遮光50%, 一周后,可逐渐增强日光照射。
草莓组织培养

草莓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法是培养草莓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腋芽的增殖迅速扩大繁殖,幼株经训化培育后,移栽到草莓园中使用。
组织培养不受环境影响,可进行工厂化生产。
优点是可有效脱除病毒,获得无病毒种苗;并且繁殖快,1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产生几千甚至数万株优质组培苗,可迅速推广新品种。
组织培养繁殖的操作程序如下:一、取材和消毒在植株生长季节,最好8月份,取园中建苗的匍匐茎4~5cm长,先用1%洗衣粉水洗刷表面污物及绒毛,再用流水冲洗1小时。
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无菌条件下,将冲洗后材料再截成2~3cm长,先浸入70%酒精中半分钟,再浸入10%漂白粉上清液或0.1%升汞水中消毒15~2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
将消毒后的材料用摄子夹到盛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已经过高压灭菌),置于双目解剖镜下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一般保留1~2个叶原基,切取0.2mm左右。
若草莓植株经过40~41℃热处理4~6周,可剥取0.3mm左右的茎尖分生组织。
切取茎尖分生组织后立即置于培养基中。
二、诱导芽分化(初代培养)切取草莓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含有0.1×10-6赤霉素,0.2×10-6吲哚丁酸、1×10-6BA (6-苄氨基嘌呤、30g/L蔗糖,6~7.5g/L琼脂,pH值5.8左右,经1.1kg/cm2高压消毒15分钟的MS培养基上。
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勒克司、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的培养条件下,20~30天后即开始分化新芽,新芽不断生长和增殖,形成小芽丛。
接着小芽丛萌发,约经3个月,培养基上的一簇无根小植株即可长成2~3cm高。
将附加6-苄氨基嘌呤浓度控制到(0.2~0.4)×10-6,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芽分化。
三、小植株增殖(继代培养)切取芽丛上小植株,在芽分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即可达到小植株增殖效果。
在培养基上适当提高6-苄氨基嘌呤浓度可提高增殖效果。
植株的增殖倍数因品种和培养基的不同有所差异。
草莓的 组 织 培 养与快速繁殖

草幕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于莉娟‘ 陈 涛“ 黄 敏“ 桑有顺今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110 613
摘 要: 利用植物生物技术对生产上适栽苹毒品种进行茎尖剥离、 脱毒。 对适合草毒增殖、 分化、 生根的培养 基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经济、 高效的快繁体 系。本文来用两种培养基进行草每红心的组 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将诱导芽分化和试管苗增技合二为一, 了培养周期, 缩短 节约了大量人力、 物力, 了生产成本, 降低 在短期 内即可获得大童脱毒组培苗。 获得的脱毒组培苗具有生长旺盛一致, 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产童高、 省水肥的优点。脱毒组培苗的培育和大童生产, 为大田生产优质草毒 提供了优 良的种苗, 大大提高了苹毒果实的产全和品质。 在种质资源保存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本研
究成果为草毒的快速繁殖提供 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健词: 生物技术 草毒 组织培养 快速繁技
近年来 , 草每作为经济作物栽培发展很快, 随着栽培面积的加大, 病毒病害 日趋严重。国内专家研究证 明, 感染了病毒病的草毒果实逐年变小、 畸形, 品质差, 生长缓慢, 一般减产 30-8 0。解决这一问题有效 00 0o 的方法之一是利用草落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脱毒苗, 并在好的隔离条件下进行种苗繁育。 20 年以来, 作者所在的生物实验室科技人员借鉴国内专家研究结果, 0。 对草薄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的 培养进行了研究, 摸清了脱毒苗繁育规程和速繁体系, 已具备了生产脱毒种苗的成熟技术和条件, 先后引进 了“ 甜蜜”“ 、红心”“ 、丰香”“ 、超甜” 等优良草薄品种, 采用热处理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了 规模化生产, 成功地培育了数十万株脱毒苗。
草莓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草莓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操作技术;3. 了解草莓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草莓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将草莓的茎尖、叶片等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芽和根,最终培育出新的植株。
该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脱毒效果好、产量高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1. 草莓品种:草莓品种选择应考虑抗病性、产量、品质等因素;2. 外植体: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匍匐茎;3.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4. 激素:6-BA、NAA、IBA;5. 灭菌剂:75%酒精、氯化汞;6. 其他:手术刀、镊子、剪刀、培养皿、移液枪、超净工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草莓匍匐茎剪成2-3cm长的小段,用75%酒精消毒30s,然后用氯化汞消毒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2. 外植体切割:用手术刀将消毒后的草莓匍匐茎切成2-3mm的小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3. 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4. 外植体接种: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密度为每皿10-15个;5.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28℃,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16h;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状况,记录芽的分化、增殖、生根等情况;7. 幼苗移栽:当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其从培养皿中取出,放入装有蛭石或珍珠岩的育苗盘中,进行移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芽分化:接种后10-15天,外植体开始分化出绿色芽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芽点逐渐增多,长度逐渐增长;2. 芽增殖:芽分化后,继续培养一段时间,芽点数量明显增多,芽长也明显增长;3. 生根:当芽长达到1-2cm时,将幼苗从培养皿中取出,放入装有蛭石或珍珠岩的育苗盘中,进行移栽。
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

草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草莓(Fragaria spp.)为重要的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
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
•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
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草莓繁殖容易,结果早,收效快。
尤其是近年的促成栽培,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使草莓的成熟期大大缩短,从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6月份,都有新鲜草莓上市,填补了水果的淡季市场。
(1)形态特征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为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
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存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
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
离生雄蕊20~35枚。
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
•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式生于花托上。
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2)生物学特性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
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荫。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
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而叶片则较大,因此蒸发量大。
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
草莓组培育苗

草莓组培育苗近年来,由于草莓长期连作,病毒侵染严重,造成植株矮化、果实变小、品质低劣、长势衰退、产量下降,严重危害草莓生产。
调查表明草莓病毒危害在我国老产区感染较重,危害草莓的4种主要病毒是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轻性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
人工脱除草莓病毒育苗技术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解决草莓病毒问题的主要手段。
组培苗的优点草莓组织培养繁殖主要采用茎尖外植体,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繁殖优良新品种、加快其推广栽培。
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草莓脱毒苗,并可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组培原种苗作母株比田间普通生产苗作母株生长更健壮、繁殖的匍匐茎苗更多,繁殖后代生长势强、产量高。
什么是草莓脱毒苗?脱毒草莓是取其分生区细胞先脱分化成具有全能性的愈伤组织,然后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长成植株后再种,这样的草莓由于不产生毒素影响自己生长,所以可以长的更大不易烂。
一般作物的脱毒苗都是当季栽培,收获后需要使用新的脱毒苗种植下一茬。
所以一般脱毒苗栽培都是一次性的。
如果是还在培养箱中的脱毒苗,就可以进行扩繁增值,多年使用。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主要操作过程(一)消毒接种从田间选择纯正该品种无病虫害、带茎尖生长点的匍匐茎茎段,用流水冲洗0.5h,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0%乙醇浸泡30s,转人0.1%升汞中浸泡8~10min,并不断摇动,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6 次。
无菌条件下剥去茎尖外苞叶及茸毛,剥取0.2~0.5mm茎尖接种于培养基上。
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0.2mm 茎尖脱毒率可达 100%,但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因此,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0.5~1.0mm 茎尖接种,但不能达到完全脱毒。
草莓茎尖培养多采用 MS培养基,附加 BA 0.5mg/L,蔗糖30g/L、琼脂5~7g/L, pH5.8左右。
接种后将玻璃瓶放在培养室中培养,室温25~28℃,每天光照 12~14h,光强 2500~3000lx。
(二)继代扩繁经过30 天左右的培养,产生高2.5~3cm的小芽丛苗。
草莓植物组织培养开题报告

草莓植物组织培养开题报告1. 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通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无菌条件下培养和繁殖植物组织细胞,以获得大量无病害种苗的方法。
草莓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草莓生长环境的限制,如病虫害、气候条件等,种植草莓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开展草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繁殖无病害种苗,为草莓生产提供可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草莓的无菌苗,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了解草莓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及优化培养条件,预计可以获得大量的无菌苗,为草莓生产提供可靠的种苗资源。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繁殖草莓种苗的技术方法;•探索草莓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优化培养条件;•为草莓种植业提供可行的无病害种苗,提高品质和产量。
3. 研究方法3.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用材料为:草莓离体茎尖、激素培养基、琼脂和无菌培养瓶等。
3.2 实验步骤1.将草莓的离体茎尖用无菌技术取出,并进行表面消毒处理;2.将消毒后的茎尖切割成约0.5 cm的小段;3.将茎尖放置于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4.设置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等;5.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茎尖是否有新的生长点;6.对生长点进行分离和培养,以获得无菌苗。
3.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草莓离体茎尖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生根率、茎尖长度等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4. 预期结果预计本次草莓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可以获得大量无菌苗,并观察到茎尖的增长和分化现象。
通过经验以及文献资料的参考,预期结果如下:•发芽率高于90%,说明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技术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根率达到50%,显示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和培养条件的有效性;•茎尖长度较长,说明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正常进行。
5. 讨论与展望本次草莓植物组织培养的初步成功,为草莓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繁殖方法。
通过培养的无菌苗,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虫害的传播,提供健康的种苗,有助于提高草莓生产的品质和产量。
草莓组织培养方案

草莓叶片组织培养方案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认识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和类型;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实验意义:
1、扩大了植物繁殖途径;
2、便于无性微繁体系的保存;
3、有利于种子繁殖率低;
4、便于工厂化生产等。
实验材料:
草莓叶片
实验方法:
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培养基:
诱导愈伤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使用MS+6-BA 0.5 mg /L + NAA 0.1mg/L,并附加3%蔗糖、6g/L琼脂;生根培养基使用 MS+IBA0.5mg/L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附加2%蔗糖、6g/L琼脂,pH5.8。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时数每天16 h,光照强度1500~2000 lx。
参考文献:
[1]朱丽君,张馨玉,袁云香,伍席军,房苗苗. 草莓组织培养的研究概述[J]. 辽宁农业科学,2014,06:56-58.
[2]孙瑞芬,李天然,李堃,石慧芹,张颖力,贾利敏. 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04:49-53.。
草莓组织培养

草莓的组织培养一、茎尖1.概述李慧等人通过对草莓茎尖离体培养的试验研究表明:取草莓茎尖为外植体,以0.35 mm大小为宜;用MS+0.5 mg/L 6-BA+O.2 mg/L NAA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高;以1/2 MS+O.1 mg/L IBA 生根效果最好。
2.结论(1)再生途径:草莓刚抽出的匍匐茎的茎尖(2)灭菌方法:洗去泥土、灰尘,再用自来水冲淋2~3h,置超净工作台上进行75 ﹪乙醇和0.1 升汞不同时间的灭菌处理,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
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6一BA+0.2mg/L NAA+3 蔗糖(w/v)+0.5﹪卡拉胶,pH值为5.6~5.8。
每个灭菌处理接种2O枚外植体,l5d后观察记录外植体的污染、死亡、无菌成活生长等情况。
(3)培养基:①芽诱导试验,于MS培养基附加0.2 mg/L NAA、IAA、IBA不同种类生长素的培养基中,20d后调查记录幼芽分化情况。
②继代培养与扩大繁殖,MS培养基附加0.5 mg/L6-BA、0.01 mg/L NAA。
③根诱导试验, 用1/2 MS附加不同浓度(mg/I )IBA 有0.05、0.1、0.2、0.5及不加IBA的5个处理.(3)条件:培养基均在1~ 1.1大气压下热压灭菌20min。
培养温度(25±2)℃。
每日光照12h,光强2 000Lux。
3.参考文献[1] 韩碧文,等.植物组织培养中器官建成的生理生化基础[J].植物学通报,1993,10(2):1-6.[2] 孙敬三,桂耀林.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二、胚状体1.概述郏艳虹,熊庆娥等人:对草莓丰香不同器官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及形态发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配比对各器官体细胞胚的诱导事均有明显影响。
2.结论(1)再生途径:用其花药、花蕾、叶、叶柄、子叶、下胚轴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草莓植物组织培养

1 .培养程序和培养基
5--6月于晴天的下午在健壮、无病的草莓刚抽出的匍匐茎上取茎 尖,大小为0.3--0.4m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用于草莓茎尖培养诱导芽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6-BA0.5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粉6.5g/L, pH值调至5.8--6.0。 在草莓茎尖的扩大繁殖阶段,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0.5mg/L、 NAA0.01mg/L。 扩大繁殖主要是将丛生苗分块即每5--7株切成一块,转入继代培 养基。在转苗过程中,去掉原生叶片有利于新苗分化,在扩大繁殖 中随时清除愈伤组织,有利于新苗增殖和生长。 诱导生根培养基用1/2MS附加不同浓度IBA。
以IBA0.1mg/L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 为100%,平均根条数为2.4条。 不加IBA及IBA浓度超过0.2mg/L,多数 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后 在愈伤组织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 低。
使用无土育苗基质,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 肥能力,透气性能好,PH5.5~物理化学性质 稳定,最好经过灭菌。 一般用2~3种基质混合使用,如草炭、蛭石按体 积比2﹕1混合。 在移苗前1d,将混合好、已润湿的基质装入穴 盘,轻压;用1000倍的普力克浇透,以杀死基质 中残存的病原菌。第二天移苗时,基质含水量大约 为80%,即适合移苗。
2.操作技术要点及培养条件
(1)灭菌与接种
预处理
灭菌彻底,常把接种材料先进行湿润处理,使灭菌剂能顺利地渗入材料。可用多种 湿润剂,我们采用的是75%的酒精,湿润的时间为半分钟至1分钟。
灭菌处理
在草莓组织培养中常用灭菌剂的种类很多。用过次氯酸钠10%水溶液(含有
效氯0.4--0.5%),浸泡接种材料10--15分钟;次氯酸钙(漂白粉),用其 饱和上清液,浸泡接种材料15--30分钟;过氧化氢10--12%水溶液浸泡 10--20分钟;新洁尔灭5--10%水溶液,浸泡10--15分钟;升汞0.1%水 溶液,浸泡8--10分钟。其中前4种灭菌剂对接种材料比较安全,但因灭菌 时间较长,常常使接种材料的外层氧化变褐,以致影响培养效果。升汞有 很强的杀菌能力,但浸泡时间稍长会造成接种材料中毒。因此,在草莓组 织培养中,如把握好时间,升汞是应用较多的灭菌剂。灭菌后的接种材料, 要用无菌水充分清洗,通常要换水3--5次。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草莓(F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
目前在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试验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数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赛选能保持优良遗传性的植株,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
一、母株选择建立无菌体系中,筛选母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大量试管苗的质量问题。
母株应选择健康且已达到生育期的植株。
改善供试母环境条件也是外植体成活的一个因素,快繁用的母株必须保持在适于新梢继续萌发的条件下生长,这样才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为此,必须有一个带补充光照装置的温室,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并调节光质和温度,从而影响植株代谢,进而影响植物及激素产生。
二、外植体处理草莓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比较好。
可从用分株、组织培养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
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茎尖,采用70%无水乙醇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
这种消毒方法污染率低,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
三、培养条件切割已经灭菌的茎尖,使之长3mm,然后保持极性集中到芽诱导培养基上,经3-4周的培养后,外植体上分化出较多的嫩茎,这时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当嫩茎长出3-4枚较大的叶片后,即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生根诱导。
经过2-3周培养,就能形成带根系的再生植株,培养温度22-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2000-6000lux。
四、褐化问题在草莓组织培养中,从外植体接种到成苗,褐化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1.消毒:接种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褐化死亡,这常在封闭式的环境内操作时发生,如在接种箱、无菌室内,应降低操作室环境温度,或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操作时间。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

高科技组织培养技术及草莓组织培养研究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24年第05期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使用草莓茎尖、花药、叶片等进行组织培养,能实现草莓的快速繁殖。
所培育出来的幼苗,产量也比一般繁殖方法多一成以上。
笔者在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梳理了草莓组织培养的常用途径和常见问题及对策。
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茎或叶的表皮、叶脉、幼嫩茎或芽组织(如芽、胚轴等)用无菌水清洗,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利用细胞分裂增殖、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等机制来生产植株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是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变异植株,获得大量优良品种,进行遗传育种和细胞工程研究。
组织培养也可用于植物转基因、基因转移、细胞融合等研究,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基因工程手段(图1)。
1.2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的配制、生长调节剂的选择与使用以及无菌操作等。
外植体选择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
应根据植物的种类、组织或器官、胚状体或种子、器官的大小等,从生理状态和形态结构上进行选择。
无菌操作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组织培养是成功的前提。
培养基配制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根据外植体选择相应类型的培养基,同时要注意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配比,其中糖、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水是基本培养基。
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激素浓度。
生长调节剂使用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方面。
要根据外植体和培养基类型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
1.3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一是培养基。
培养基是由基本培养基、附加成分组成。
基本培养基包括基础营养物质和基本生长因子,基础营养物质有无机盐类,如 NaCl、 KCl;有机成分主要为糖类或氨基酸等,如蔗糖、麦芽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观察几个视野,若多数花粉只有一个核并被挤向一侧,
即为单核靠边期,表明此时花药适合作外植体。
通常花粉单核靠边期的草莓花蕾形态是:未开放,
花萼略长于花冠或花冠刚露白,花冠白色或淡绿色且不
松动,花药微黄而充实。
(二)材料预处理
将从田间采集的花蕾,用 湿纱布包好放塑料袋中,扎 好袋口,置4℃左右冷藏箱
中放置24~48小时。
草莓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
任务1
采集草莓花蕾、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
配制草莓花药培养的培养基
任务3
任务2
花蕾表面消毒、花药培养
任务4 任务5
诱导试管苗、鉴定并增殖培养 试管苗移栽和管理
采集草莓花蕾、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 一、检查花粉的发育时期(材料选择)
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方法:从田间采集花蕾数个,从每花蕾1~2枚花药于 载玻片上,加醋酸洋红1~2滴,用玻棒或镊子将花药 压碎,剔除碎片,加盖盖玻片镜检(压片染色法)。
草莓的》的学习,我们已经 了解到大多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 有没有不用种子来培育植物的方法呢? 扦插
营养繁殖
嫁接
压条
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近三十年来由于组织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 ,发展极为迅速,发表的文献浩如烟海,几 乎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在广 泛进行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组织培养 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
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 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 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思考: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生物体的 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 体的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离体的植物 脱分化 器官、组织、 细胞 愈 再分化 伤 组 织 根 植 物 体
芽
教学目标
目标
会草莓花药培养和脱毒苗快速繁殖
促成目标
会采集合适的草莓花蕾做为外植体消毒灭菌 能剥取花药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小苗、继代增殖 能对花药培养试管苗染色体观察 会进行试管苗驯化、移栽
草莓的介绍
草莓(Fragari a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 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鲜艳美丽、芳香浓 郁、柔软多汁。且富含糖、蛋白质、磷、钙、铁 及大量维生素和有机酸。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 成果浆、果汁、果酒及各种冷饮和速冻食品,深 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配制草莓花药培养的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丰香、明宝
B5或MS+BA2.0+KT2.0+IAA4.0
分化培养: MS+BA2.0+ZT2.0+NAA0.2
诱导生根: 1/2MS+NAA0.1
花蕾表面消毒、花药培养
材料消毒:将接种材料用自来水洗干净20min,用无轻轻擦
干。然后将材料放入已消毒过的广口瓶内,加入70%酒精 浸润30s,倒去酒精,再倒入0.1%升汞消毒8min,倒去消 毒液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
花粉培养的方式
平培养: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其形 1. 成花粉胚状体,最终分化为植株。 2. 液体培养: 悬浮培养,通气性差。 3. 双层培养:上-液体+下-固体 4. 看护培养:花粉-滤纸-固体培养基 5. 微室培养: 6. 条件培养:在花药培养基中加入失活的花药提取物。
微室培养
作业:
花粉培养过程
花粉培养 从花药中游离出花粉粒,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 化启动发育为单倍体植株的技术。 特点: 它可以避免花药壁、药隔及花丝等体细胞愈伤 组织的干扰,可以获得大量的花粉植株。 花粉的分离与纯化: 分离法:自然散落法、挤压法、机械游离法(磁力搅拌) 纯 化:用不同孔径的无菌筛子除杂。 茄子用270目screen
接种:用消过毒的镊子或接种环将花药接种于愈伤诱导
培养基上。接种密度宜高。
1、外植体带菌
2、培养基及接种器 具灭菌不彻底
3、接种操作时带入
4、环境不清洁
诱导试管苗、鉴定并进行增殖培养
草莓花药培养自然加倍频率很高,尤其是继代培养的材料, 因而可不进行人工加倍处理。
试管苗驯化和移栽
将高2~3cm,根系发达的小植株移入温室,打 开瓶盖炼苗3d。然后洗去培养基,即可移栽。 疏松通气、适宜的保水性、清洁卫生是组培苗 对基质的基本要求。